《移动通信技术及应用课后习题答案4-5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移动通信技术及应用课后习题答案4-5章.docx(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4章1. 4G指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LTE代表“长期演进;LTE俗称3.9G,这说明LTE的技术指标已经与4G非常接近了,有的地方将4G等同与LTE;LTE与4G相比较,除最大带宽、上行峰值速率两个指标略低于4G要求外,其他技术指标都己经达到了4G标准的要求。还有LTE包括TDD-LTE和FDD-LTE两种制式。2. OFDM(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ng),是一种正交频分复用技术,是由多载波技术MCM(Multi-CarrierModulation,多载波调制)发展而来的,是一种无线环境下的特殊的多载波传输方案,它可以被看作一种调制技术,也
2、可以被当作一种复用技术。OFDM结合了多载波调制(MCM)和频移键控(FSK),通过串并变换将高速的数据流分解为N个并行的低速数据流,把低速的数据流分到在N个子载波上同时进行传输,在每个子载波上进行FSK。这些在N子载波上同时传输的数据符号,构成一个OFDM符号。OFDM是通过大量窄带子载波来实现多载波传输。子载波直接相互正交。信号带宽小于信道的相应带宽。3.LTE系统结构见图4-34.LTE空中接口的分层结构如下图所示,各接口功能见表4-1EUTRAN图LTE空中接口的分层结构5. LTE协议栈的三层主要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下图给出了物理层周围的 E-UTRA无线接口协议结构。物
3、理层与层2的媒体接入控制(MediaACCeSSCOntrOI, MAC) 子层和层3的无线资源控制(RadioResourceControl, RRC)层具有接口。其中的圆圈表示 不同层/子层间的服务接入点(SerViCeAeCeSSPOint, SAP)。物理层向MAC层提供传输信道(Transport ChanneDoMAC提供不同的逻辑信道给层2的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 RLO子层。图LTE物理层无线接口协议结构6.LTE分别为FDD和TDD设计了各自的帧结构。分别是图4-4FDD帧结构和图4-6融合TDD结构。7MIMO技术,就是通过收发端的多天线技术来
4、实现多路数据的传输,从而增加速率。MIMo大致可以分为3类,空间分集,空间复用和波束赋形。8 .LTE和CDMA都是移动电信系统中使用的基本技术,但LTE即长期演进技术,是介于3G和4G通信标准之间的技术,而CDMA则是指第二代(2G)和第三代使用的一组协议代(3G)无线通信。CDMA使用扩频多址技术进行传输,而LTE是使用正交频分发:用(OFDM)的第四代移动通信标准,该正交频分复用在每个18OkHZ的许多窄载波上发送数据。LTE更好地处理多路径信号,没有信号干扰,并提高了灵活性和效率。9 .产品特点:(1)面向TDLTE,体系结构先进。(2)采用资源池设计方式,提高硬件资源利用率和系统的容
5、错能力。(3)应用数字中频技术提高信号处理能力。(4)扇区处理能力强,支持单个扇区的大功率覆盖和大带宽覆盖。(5)智能风扇控制,提高风扇寿命,降低噪声。(6)支持带内自适应滤波抗干扰。(7)支持RRU级联,灵活扩展无线覆盖范围。(8)支持23202370MHZ25702620MHz工作频段,应用方便。10 .硬件结构:EMB5116TD-LTE主设备中包含交换控制和传输单元(SCTE)基带处理和Ir接口单元(BPOG),另外还包括背板(CBP)、风扇单元(FC)、环境监控单元(EMA/EMD)和电源单元(PSA/PSC),扩展传输处理单元(ETPE)O11 .1 .业务EMB5116TD-LT
6、E支持的业务包括:背景/会话类、流类、基于PS的会话类(VOIP)定位业务、MBMS等业务。(1)数据业务(2)定位业务(3)支持E-MBMS2 .功能(1)先进的平台架构(2)支持单天线和多天线的基带数据的汇聚与分发(3)测量(4)智能天线波束赋形技术(5)周期性校准(6)功率控制(7)同步控制第5章1.5G指第5代移动通信技术;5G网络为“大连接时代”的计算、存储、网络资源以及连接提供一个一体化的分布式平台。这一统一的连接架构可以提供更高的峰值速率、低至亳秒级的时延,以及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能效,为万物连接时代提供最有力的支撑。2. 5G的网络架构如图5-5o3. 5G的技术路线:随着技术的演进,5G将利用IoOGHZ以下的任何频谱资源,包括现存的蜂窝频带、6GHz以下新频带以及亳米波频带。从技术特征、标准演进和产业发展角度分析,3GPP定义并行的两条路线,5G存在新空口和4G演进空口两条技术路线。4. 5G的关键技术:亳米波技术、微基站技术、大规模MlMO技术、波束赋形技术、同时同频双工技术、端到端通信(D2D)技术、F-OFDM技术、NOMA技术、信道编码。各技术原理见课本P206-P213o5. 5G典型应用案例见课本P216-P227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