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研讨交流发言材共十篇.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198782 上传时间:2024-04-01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57.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研讨交流发言材共十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研讨交流发言材共十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研讨交流发言材共十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研讨交流发言材共十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研讨交流发言材共十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研讨交流发言材共十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研讨交流发言材共十篇.docx(3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研讨交流发言材共十篇第1篇,共10篇“千万工程”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浙江大地的生动实践。通过这几天的实地考察学习,我开阔了眼界,转变了观念,收获了理念,外桐坞村“独特艺术风情”、安吉余村生态环保理念、永安稻香小镇以“稻”为基的特色产业发展、环溪村和荻浦村生态人居提升、生态文化传承及民宿经济等美丽乡村建设的经验和做法,让人深受启发。我们要更好地学习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真理力量和磅礴实践力量,学习运用“千万工程”实践经验,扎实推进XXXX乡村振兴工作持续走深走实一

2、是坚持高水平规划引领。外桐坞村借助独特的自然资源及丰富的人文资源,依托美院让艺术落户于农户家,打造“农家石榴村+历史文化村+艺术创意村”一体化的综合体艺术村;永安村稻香小镇结合村庄环境特色、建筑特征、乡土植物等元素进行规划设计,使得乡村景观与周围环境和谐共生。这些表明前期规划设计至关重要。因此,在编制乡村规划上我们要高起点,因地制宜制定乡村规划,着眼遵循乡村发展规律、体现乡土特点、乡愁味道,挖掘人文景观,培育“美丽乡村+”旅游、民俗文化、休闲娱乐等新业态,有条件的地方适时组织开展农业种养体验、亲子研学等项目,发展农业体验游、农业休闲游等活动,推动田园变公园、村庄变景区、农房变客房,通过美丽乡村

3、建设和美丽经济运营打造新型村级田园综合体,充分把“生态优势”变成“民生福利”。永安稻香小镇在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村民议事功能,充分发动村里的党员干部、组长骨干、村民代表、乡贤人士及种粮大户等,以网格热议、圆桌畅聊、草垛议事等形式,共同谋划村庄发展新路径。这方面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学习。应该调动广大村民共建共治共享美好家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村民的“话语权”,进行决策推进改革时,坚持大家的事情大家商议办,广泛开展民情恳谈、村民说事、百姓议事等协商活动,激发农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让农民群众成为助力乡村建设发展的内生动力和主力军。二是突出产业支撑。咱们这几天观摩的几个村庄,都有自己的支柱产业,

4、像外桐坞村的茶叶种植,安吉余村、环溪村、荻浦村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产业,尤其是永安村以“稻香小镇”为核心,形成的农文旅融合新型农村产业发展之路,给我们提供了发展思路。乡村产业的发展是农村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我们应坚持建设村庄和经营村庄相促进,深入挖掘特色农业资源,结合各镇村实际建立特色产业,延长农产品产业链,逐步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农产品深加工业、农家乐产业和休闲乡村旅游业。要进一步激活土地、资金、资产、人力等生产要素,盘活利用农村集体所有的资产资源,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推动建立以农民为主体、新型经营主体为载体的发展格局。三是持续推进村容村貌改善。安吉

5、余村从原来的工业村、污染严重村发展为现在的生态旅游、乡村度假景区,正是在“两山”理念的指引下,依靠良好的生态环境富了起来。这说明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发展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生态环境越好,对生产要素的吸引力、集聚力就越强。对此我们应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大力推进“污水革命”、“垃圾革命”、“厕所革命”,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铺设、改造农村污水管网,完善镇村污水处理设备设施,进一步优化农村生态环境。要逐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从花钱少、见效快的入手,先易后难、层层递进加大道路、通信、文体、养老等人居设施环境和公共服务体系的有效配套。按照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总体部署,XX市委、市政府坚

6、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从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开始,到建设“宜业、宜居、宜游“美丽乡村,XX市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村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农民生活品质持续提升。持之以恒,一以贯之抓推动。全市上下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将深化“百千工程”、建设美丽乡村作为XX市农业农村工作的龙头工程。不断完善“四个一”推进机制:一个由党政主要负责人挂帅的领导小组;每年召开一次高规格现场推进会;市委书记、市长亲自作一次工作部署讲话;组织开展一次专项性督查。全市上下形成了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2018年,XX市又把推进农村人居环境

7、整治提升作为“六争攻坚、三年攀高”的重要内容,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强化监督考核和奖惩激励。汇聚合力,一心同归抓落实。近年来,“五水共治”“四边三化”“两路两侧”等专项行动进一步汇聚各级各部门合力,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建设。特别是组织实施提升农村品质专项行动以来,市委宣传部加大农村精神文明示范线、农村文化礼堂创建力度。市文明办推动了农村环境卫生保洁“四无一机制”,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市住建局开展美丽宜居村庄建设,推进安居宜居美居“三居”工程和农污设施运维管理。市国土资源与规划局牵头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村庄规划和农房设计促进高水平建设美丽乡村的实施意见,引导农民建房和村庄建设风貌。市水利局推进农

8、村饮用水改造提升、农村水环境示范创建。市妇联动员广大妇女和家庭参与,助力村庄整治,创建美丽庭院,推动农户庭院内外洁化、序化、绿化、美化。务实求是,一路争先抓创新。这些年来,XX市特别强调创新争先。XX市世界银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建设为浙江省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动提供了实践样本;美丽乡村合格村、美丽乡村示范镇村、美丽乡村风景线等创建标准的制定走在全省前列。美丽乡村建设内容不断丰富,创建形式不断创新,创建动力持续增强,经历了一个由点到面、由表及里、由单兵突进到整体联动的深化拓展过程。创建模式上由点上创建向“整镇示范、整县提升“拓展,目前已有30%的区县(市)成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县;创建内容

9、上由完善基础设施为主向深层治理深化拓展,实施厕所、污水、垃圾三大革命,充分挖掘农村历史文化内涵,以前注重的是村容村貌的改善,现在更加注重农村“山、水、林、田、路、房的整体改善;建设主体上由政府主导推动逐渐向政府、社会、农民合力推动转变,尤其是更加注重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发挥。第3篇近年来,XX市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两山”发展理念和对“XX要努力成为美丽中国建设样本”的重要指示精神,抢抓全省“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建设和全市“拥江发展”机遇,多措并举,合力推进,为生产美、生态美、生活美的“三美XX”建设和打造美丽中国样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全市累计创建美丽乡村940个,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46.2

10、%,基本形成了“点上出彩、线上美丽、面上整洁”的美丽乡村新格局。一、主要做法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XX市始终坚持科学发展的理念,按照规划先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建管并重、注重实效的原则,以提高人居环境质量为目标,以改善村容村貌为重点,扎实推进“五位一体”创建和“三大革命”,先后经历了示范引领、普遍推进、重点深化、巩固提高等四个阶段,充分印证和诠释了“千万工程”在XX的生动实践和成功经验,为建设独特韵味别样精彩的世界名城提供了丰富的乡村元素。(一)创新理念,多规合一。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和指南,规划是美丽乡村的牛鼻子。在建设中,XX市始终坚持用超前的理念进行规划和指导,以美丽乡村、区县协作、三江两

11、岸等建设为载体,按照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管理“一张网”,久久为功,善作善成,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形成了“串点成线”,由“一片美”到“全域美”的良好局面。(二)完善体系,多类创建。围绕美丽乡村建设,XX市出台了美丽乡村建设升级版行动计划、关于开展新一轮“风情小镇”建设的实施意见等10余项政策文件,市县两级先后配套制订美丽乡村示范乡镇、精品示范线等20多个评价标准和美丽乡村设计导则、工法手册等技术指南,确保了美丽乡村建设的质量和成效。(三)丰富载体,多措并举。XX市从最初的整治村、精品村、风情小镇,到近几年的精品线路、精品区块、杭派民居,不断推陈出新,确保了美丽乡村建设创建载体持续深

12、化。其中,风情小镇、精品村、精品示范线,率先在全省乃至全国实施,已成为XX美丽乡村的一张金名片。其中,“大下姜”区域联合体已成为全省全国首个乡村振兴实体化运作的综合体。(四)强化保障,多元投入。“十二五”期间,XX市在保持支农资金预算和增幅不变的前提下,每年另行安排10亿元城乡统筹专项资金,加上区县协作资金、联乡结村资金、农村公益金、三江两岸资金,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城乡统筹资金支持体系。据统计,20112019年市级财政共安排专项资金49.34亿元,有力地保障了美丽乡村建设。二、基本经验(一)注重特色,分类型打造。创新管理机制,将建设项目分类型、分层次有序推进。第一类是以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和重点

13、整治村为载体,对全市所有行政村进行整治,侧重于改善村容村貌、实施农村环境整治;第二类是193个中心村,侧重于形成中心村集聚辐射功能;第三类是397个精品村,侧重于开展“五美”建设;第四类是43个市级风情小镇,侧重于按照“四宜”标准进行建设;第五类是142个历史文化村落,侧重于保护古建筑、传承古文化、美化古村落。第六类是23个杭派民居,侧重于打造XX人文特色。(二)自我加压,景区化推进。XX率先提出了“全域景区化”的理念,美丽乡村建设得以“点、线、面”全方位推进。一是进行连线连片打造,建成了70条美丽乡村精品线和14个精品区块;二是进行景观通建设,在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两岸145个村庄,建成了

14、120余公里绿道;三是进行村落景区开发,成功创建106个省级3A级村落景区。景区化发展促进了美丽乡村建设提质增效,实现了串点成链,从“盆景”变“风景”的跨越。民本为要,生态化治理全面开展了污水治理、垃圾处理、公厕整治等三大革命,实施了村庄生态环境修复工程,累计投入70多亿元,完成了1772个村生活污水治理,建设终端8914个,新增受益农户达60万余户;建设农村生活资源化处理站点474个,覆盖127个涉农乡镇(街道)、1837个村;标准化改造了农村公厕4566座;完成了1793个村庄生态环境修复工程。实现了污水治理、垃圾处理、公厕整治行政村全覆盖,村庄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在省考核和绩效评估中

15、始终位列前茅。(三)强化支撑,产业化开发。大力发展农村电商、文化创意、养生养老、运动休闲等新型产业,推动了农村发展方式、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变。2018年,全市乡村接待游客6476.77万人次,实现经营收入68.97亿元;农村电商销售额突破120亿元。实现农村美丽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四)做好传承,保护化利用。持续做好传承、挖掘并开发农村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建筑文化。一是对142个古村落开展了不同程度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累计投入资金2.45亿元;二是依托农民集聚区建设、村落建筑修复等载体,建成23个杭派民居示范点,累计投入资金0.8亿元;三是将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列入市政府

16、民生实事,强化推进力度,已建成农村文化礼堂768个。三、存在问题虽然XX市的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离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对XX的新期望,对照兄弟地区美丽乡村建设的先进做法,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一是覆盖面还不够广。全市共有行政村2036个,目前已创建的市、县两级美丽乡村只占行政村总数的46.2%(市级占33.2%),其中精品村占比仅为19.5%,创建比例仍有待提高,创建力度仍有很大提升空间。二是创建标准偏低。各地虽然出台了美丽乡村建设设计(指导)导贝h管理手册(规定)、工法手册、负面清单等一系列技术服务指南,但在建设过程中使用率不高,导致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建设与相关标准还有较大差距,

17、村庄的特色彰显还不够。三是长效管理不到位。部分村垃圾分类不到位、村容不整洁、杂物乱堆乱放现象依然存在。特别是城乡结合部的外来务工人员聚集村,人口多,容量小,管理不够精细,村庄环境较差。管护费用不足,美丽乡村管护专项经费村均不到40万元,XX县、临安区甚至不到10万元,难以维持日常运维管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虽然实现了建制乡镇全覆盖,但缺少源头户分类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因此建立健全美丽乡村建设长效运维管理和监督考核机制刻不容缓。五是保障措施有待加强。在资金投入方面,东部区县在政策力度、财政投入上较大,西部区县则投入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美丽乡村建设成效的显现。在产业发展方面,部分乡村产业发展依然

18、先天不足,“造血”功能不强,村级集体经济较弱,美丽乡村建设管理费用主要靠转移支付,全市还有六成多的中心村、精品村年度管理费用大于经营性收入。在土地供求方面,用地指标已成为美丽乡村建设所需项目工程推进中的制约因素,基层对用地保障呼声强烈。四、下步设想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且持久性工程,需要不断深化、不断完善、不断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XX将重视经验提炼,正视存在问题,以深化“千万工程”,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为主线,高水平推进,高质量提升,高标准打造,扎实推动XX美丽乡村建设向更高水平、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和更好品质迈进。争先创优,高水平推进XX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根据省级部署,全面开展新时代美丽乡村建

19、设。以“多规合一”为抓手,坚持巩固一批、创建一批、培育一批,努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配置标准化、公共服务配套标准化、工程建设质量标准化和长效管护机制标准化。一是抓系统梳理。组织开展全市行政村现状调查,分析查找各村在生态保护、宜居建设、经济发展、公共服务、乡风文明、乡村治理等方面的薄弱环节,摸清底数,制定方案,落实措施,有计划地推进新时代美丽乡村创建。二是抓达标创建。对照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规范,从建设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的村抓起,坚持守底线、保基本与促提升相结合,每年以总任务村数的25%左右的进度,推进新时代美丽乡村创建,到2022年全市所有行政村达到新时代美丽乡村的标准。三是抓示范创建。积极组织开展省

20、级美丽乡村示范县、示范乡镇、特色精品村和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示范村的创建,强化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四是抓长效管理。健全完善长效管护机制,在思想观念上,真正解决重建轻管、重“面子”轻“里子”的现象;在工作力量上配强队伍,重视发挥乡村人才的作用;在资金使用上,继续发挥市级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真正解决执行不到位的现象。善作善成,高质量提升XX农村人居环境。以村庄清洁行动为契机,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确保完成省定系统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全域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整体提升村落保护利用、统筹提升城乡融合发展30大项任务和市定“十类覆盖、百处风景、千村精品、万户美丽”23项任务。一要进一步

21、统一思想认识,不断强化各地各部门的责任主体作用,强化攻坚力度、提高工作效率。二要进一步细化目标方案,明确年度任务,理清责任主体,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全市上下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三要进一步完善保障机制。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强化有效督查,实行联合督查、跟踪督查,定期通报督查情况,对重视不够、落实不力的,要限时整改,努力破解面上工作推进不平衡、投入机制不充分、运维管理不完善等问题。提档升级,高标准打造XX精品特色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充分把握加快建设“一城一窗”战略机遇,打造富有XX特色的精品亮点。一是围绕拥江发展,打好十镇百村攻坚战,继续开展以沿

22、江、沿湖、沿线精品村为重点的乡村提升行动,进一步扩大精品村覆盖范围。二是围绕精品精致,持续推进风情小镇建设,科学确定创建主体的发展定位和目标思路,因地制宜、特色发展、移步换景,达到3A级景区村落标准。三是围绕乡愁印记,继续保护利用历史文化村落,传承历史文脉,彰显文化底蕴。切实把历史文脉挖掘好,把历史遗迹保护好,把历史文化传播好。四是围绕“镇镇连线,继续深化美丽乡村精品示范线创建,变单独行政村创建为整区域连片推进,变点上成景、线上成形向面上成品推进,使XX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继续保持全省全国的领先地位。第4篇各位同志:按照局党委中心组学习安排,我重温了在西安听取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

23、精神,对提升政治能力、提升思维能力、提升实践能力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认识;深入学习了关于“千万工程”和“XX经验”两个重要批示精神,对如何发挥职能职责,全面履职尽责有了更深入的思考。下面,结合自己所学所悟,围绕“以学增智:深化千万工程、践行xx经验”主题作如下发言,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第一,全面理解和贯彻落实重要批示精神,不断提高政治能力坚持以学增智,就是要通过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提升政治能力,增强高举旗帜、紧跟核心的思想和行动自觉。一是要提高政治判断力。判断意味着选择,选择就要有标准、有依据。增强政治判断力,就要以国家政治安全为大、以人民为重、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本,善于从党和人民的立

24、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出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把正确政治方向贯穿到谋划重大战略、制定重大政策、部署重大任务、推进重大工作中去。二是要提高政治领悟力。政治领悟力体现出领导干部研判问题的高度、深度和广度。领导干部政治站位越高,对党和国家重大战略决策、重大工作部署、重大任务和目标认识就越深刻,政治领悟力越强,政治担当的责任心越强,贯彻落实就越坚决果断,工作思路就越清晰。提高政治领悟力,就要时时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对标对表,突出领悟好关于XX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注重联系“两个大局”和“国之大者”来思考谋划XX的工作。三是要提高政治执行力。政治执行力,是同党中央精神对表对标,把

25、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决执行到位、把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实到底的能力。提高政治执行力,要求切实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以实际行动和工作成效体现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本色。第二,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提升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能力的最直接体现。今年是“八八战略”实施XX周年,也是“千万工程”实施XX周年和“XX经验”提出XX周年。“千万工程”是在XX工作期间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充分彰显了以非凡魄力开辟新路的远见卓识和战略眼光,全面展现了人民群众伟大实践同人民领袖伟大思想、伟大情怀相互激荡形

26、成的凝聚力和创造力。“XX经验”是在XX工作期间亲自倡导并带头下访群众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充分彰显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千万工程”和“XX经验”是当前开展主题教育的生动案例和鲜活教材,必须学思践悟其中蕴含的战略思维、系统思维、生态理念和务实作风,不断提高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一要深刻领悟其中蕴含的理念方法。学战略思维。同志在XX工作期间就坚持以全局的视角和长远的眼光谋发展、抓工作,“千万工程”和“XX经验”都集中体现了把握大势、高瞻远瞩的战略视野,把握规律、科学决策的非凡魄力。我们要增强战略思维能力,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

27、大复兴的全局高度谋划XX工作,既善于跳出来“观大势”,又善于钻进去“谋要事”。学系统观念。同志在XX工作期间带头坚持系统观念、运用系统方法,“千万工程”和“XX经验”都是运用两点论、重点论、优势论的典范。我们要更加注重运用系统思维,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努力在整体推进中实现重点突破,在多目标平衡中寻求“最优解”。学前列意识。同志来XX工作特别是担任XX省委书记后,就把“干在实处怎么干?走在前列怎么走?”作为思考和探索的中心课题。“千万工程”和“XX经验”也是立足XX工作应该走在前列、能够走在前列、始终走在前列来谋划实施、推动落实的。我们

28、要拿出敢当“弄潮儿”、敢闯“新蓝海”的姿态,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找座次、定坐标,不断厚植发展优势、巩固良好态势、塑造领先胜势。二要深刻领悟其中蕴含的为民情怀。“XX经验”“千万工程”是我们党贯彻群众路线、坚持人民立场的重要体现,它坚持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群众蕴含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在实践中,很多创新的方式方法都来源于基层群众。这启示我们在工作中要倾听群众声音、问计于群众,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并将其作为一项制度化、民主化、法治化的机制固定下来,真正为群众办实事、干实事。三要深刻领悟其中蕴含的问题导向。同志在XX工作期间就带头坚持调研开局、调研开路,直面XX

29、发展“先天的不足”“成长的烦恼”,特别是敏锐捕捉改革开放中先发多发并发的一系列矛盾问题,通过谋划“千万工程”和“XX经验”等有效载体,在解决问题、务求实效、群众满意上下功夫。我们要树立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大兴调查研究,聚焦一些新问题、深层次问题、重大问题,找到产生问题的症结根源,找准解决问题的思路办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XXX事业高质量发展。第三,不忘XXX初心提升XXX本领,不断强化实践能力坚持以学增智,就是要通过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提升实践能力,增强领导现代化新XXXX的过硬本领。一要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本领。要牢牢掌握好“千万工程”和“XX经验”中的世

30、界观和方法论,迅速掀起学习研讨热潮,把案例蕴含的理论方法和经验启示,转化为解决问题、促进工作、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推动XX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要结合XX实际,深入研究剖析XXX的成功经验,深入贯彻落实讲话精神,认真总结梳理我单位XXX的XX情况、运行机制、发展动力、服务需求和未来方向,真正把XXX建实建强,使XXX成为我X服务乡村振兴发展、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基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培养XXX人才提供有力支撑。二要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服务群众的本领。全面、完整、正确理解“千万工程”经验、“XX经验”“枫桥经验”,运用融入到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共同缔造、强基赋能等活动中,精准找到切入点

31、、结合点,把“六个坚持”“六个必须”“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面对面做群众工作”等方法理念,真正运用到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的各环节。要主动回应关切,借鉴“民生有所呼、我有所应”“接诉即办”等经验做法,把相关问题纳入民生项目清单,用“四个体系”逐项推进整改落实,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努力取得让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有获得感的成果。三要把学习成效转化为防范化解风险的本领。紧盯XXX、安全生产等各领域,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同时,要严防自身和干部队伍中滋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及精神懈怠、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等风险,以“关键少数”的自身正、自身硬、自身廉引领带动

32、全市XXX系统各级永葆为民务实清廉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第5篇2003年6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审时度势、高瞻远嘱,作出了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的决策。20年来,“千万工程”的内涵外延不断深化拓展、迭代升级,造就了浙江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促进了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的有机融合,在浙山浙水之间绘就“千村向未来、万村奔共富、城乡促融合、全域创和美”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2018年9月,“千万工程”获得联合国最高环保荣誉一一“地球卫士奖”。“千万工程”之所以能够在全国起到示范效应、在国际上得到充分认可,根本就在于根植其中的精髓要义贯通历史、

33、现实和未来,链接浙江、中国和世界。先洗脸后化妆,修复美丽生态。新世纪初,浙江经济在高歌猛进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特别是农村乡镇企业迅猛发展,“村村点火、户户冒烟”,随之而来的是环境“脏、乱、差”问题日益突出,人民群众对环境问题的反映日益增多。“千万工程”以整治环境问题为先手棋,从垃圾收集、村内道路硬化、卫生改厕、河沟清淤、村庄绿化向面源污染治理、农房改造、农村公共设施建设拓展,实施生态修复,不断擦亮生态底色,走出了一条以点带线、连线成片再到全域规划、全域建设、全域提升、全域美丽的新路径。今天的浙江,农村整体面貌发生深刻变化,规划保留村生活污水治理覆盖率100%,农村生活垃圾基本实现零增

34、长、零填埋,农村卫生厕所全面覆盖,森林覆盖率超过61%,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居全国前列,成为首个通过国家生态省验收的省份。好风景造就好钱景,发展美丽经济。“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贯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各阶段、各环节、全过程,注重抓好发展强村、反哺富村,实现了“美丽风景”向“美丽经济”的有效转化,走出了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的兴村富民之路。2005年8月15日,习近平同志来到XX余村考察,高度评价余村下定决心关闭“高收入”的矿区、全面走绿色发展之路的做法,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今天的浙江,乡村旅游、养生养老、农村电商等新业态蓬勃发展,农村居

35、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3年的5431元提升到2022年的37565元,村级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占比已达51.2%o随着“千万工程”持续推进,浙江不断打通拓宽“两山”理论转化通道,“绿水青山”在永续增值中充分释放发展动能。变“要我干为我要干,共建美好生活。“千万工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不断解决好农业农村发展最迫切、农民反映最强烈的实际问题。正因如此,“千万工程”又被当地农民群众誉为“继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党和政府为农民办的最受欢迎、最为受益的一件实事“。但要想把这件实事办好,就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和主导地位,充分调动并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推进

36、“千万工程”进程中,浙江坚持从农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关心的事情做起,由表及里、塑形铸魂,把精神文明建设贯穿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全过程,努力把农村建设成农民身有所栖、心有所依的美好家园。同时,注重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建立“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部门配合、社会资助、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建设机制,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推动、共同建设的大格局。从美丽生态、美丽经济到美好生活,“千万工程”走的是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路子,根本目的在于为乡亲们谋幸福。牢牢把握这根准绳,认真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的好经验,因地制宜,务求实效,我们就能在与人民群众的“双向奔赴”中激发乡村振兴的磅

37、礴伟力。第6篇“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千万工程”全面实施20年来,探索出一条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小切口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科学路径,深刻改变了浙江农村的面貌。202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我市与浙江部分省辖市地域相邻、山水相依、人缘相亲,有基础、有条件学好用活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把“千万工程”经验中蕴含的思想理念、科学方法和务实作风转化为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实际行动,加快探索高质量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市域路径,为建设具有我市

38、特色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奠定坚实基础。一、“千万工程”经验的重要启示“千万工程”经验内涵丰富、路径清晰,蕴含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习把握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能够为XX在新发展阶段科学谋划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指明路径、提供重要启示。以人为本的根本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其实施过程始终坚持以农民实际需求为导向,自觉从农民的角度想问题、定政策、干工作,尊重民意,维护民利,强化民管,从群众需要出发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断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升农民生活质量,真正践行了“群众要什么,我们干什么”的人民至上理念。生态优

39、先的发展理念。从解决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环境“脏乱差”做起,全域推进农村污水、垃圾、厕所“三大革命”,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小切口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创建生态品牌、挖掘人文景观,培育“美丽乡村+”农业、文化、旅游等新业态,将乡村打造成为“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线一风光、一县一品牌”的美丽大花园,打通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转化通道,诠释了生态优势的多重价值。因地制宜的科学路径。立足不同地形地貌,结合地方发展水平、财政承受能力、农民接受程度等开展环境整治,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标准有高有低,不搞整齐划一。坚持以科学规划为引领,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体现乡村特点,注重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让

40、千村展现千面,走各具特色的乡村发展路径。久久为功的扎实作风。自“千万工程”实施20年来,浙江省紧盯“千万工程”目标不动摇,保持工作连续性和政策稳定性,每五年出台一个行动计划,每个重要阶段出台一个实施意见,既不“刮风”搞运动,也不超越发展阶段提过高目标,先易后难,层层递进,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建设任务顺利完成,积小胜为大胜,以量变促质变,推动“千万工程”持续迭代升级、迈向纵深。由表及里的推进方法。注重软硬结合、塑形铸魂,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深化“千万工程”内涵,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推动移风易俗,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步提升。以美丽宜居的环境聚人气,让农民身有所栖;以丰富多样的文化提精神

41、,让农民心有所依,使农民成为改善环境的参与者、乡村发展的受益者和文明乡风的传承者,把农村建设成为宜居宜业的美好家园。二、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的积极成效2018年开始,我市系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先后实施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十四五”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以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持续推动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提档升级,并取得了显著成效。20192021年,3个县(市、区)先后获得省政府督查激励。环境设施持续完善。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等现阶段重点任务全面推进,环境设施持续完善提升。连续两年将整村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纳入市政府民生实事工

42、程,完成超10万农户的户厕整改和提升任务。通过组织开展农村改厕提质年和新改户厕质量大比武活动,推进农村改厕质量逐步提升。分类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每年组织实施一批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提高村级污水处理能力;组织开展已建设施“回头看”专项整治,制定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办法,提高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效率,全市生活污水治理率达42%以上,设施正常运行率达80%以上。加快构建“户分类投放一村分拣收集一镇回收清运一有机垃圾生态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体系,全市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运率和无害化处理率均超过99%o村容村貌整体改善。全市各地以“四清一治一改”(即“清理农村积存垃圾,清

43、理河塘沟渠,清理农业废弃物,清理无保护价值的残垣断壁,加强乡村公共空间治理,加快改变农民生活习惯”)为重点,深入实施常态化村庄清洁行动,打好村庄清洁行动季节战役,全市5个县区先后获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通过组织实施村庄垃圾清理专项行动,对城乡接合部、铁路沿线、高速公路沿线、国省干道和农村县乡道沿线、河道沿线,以及宅旁、村旁、田旁、路旁、水旁等开展全面清理,扮靓村容村貌。通过支持村民民主议事,推动建成1200个村内道路等村级公益事业项目,加快改善村民出行条件,农民群众满意度超过95%。“村绿院美”成效明显,全市累计建成“绿美村庄”近万个,“万村妇女争创美丽庭院”行动持续开展,农户充分利用村内

44、闲置地,整理打造美丽菜园、美丽果园,“户洁院美”在广袤农村大地上蔚然成风。管护机制不断健全。坚持建管并重,通过机制创新提升工作效能,促进农村人居环境常治长效。市级按每村8万元对村庄环境管护进行补助,指导各地推动农村人居环境管护内容清单化、管护队伍专职化、管护资金硬性化。先后制定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建设评价办法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评估办法,建立健全长效管护制度框架。各地将村庄环境卫生等要求纳入村规民约,深入开展“红黑榜”、积分制、志愿服务等多种活动。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问题线索发现处置机制,利用市监督管理平台、“问题随手拍“App等信息化手段强化社会监督,累计受理各类问题线索680多件次。

45、各地积极探索新型管护模式,通过搭建数字化管理平台,提升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效率。示范效应逐渐凸显。2022年XX启动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建设计划,突出“生态美、环境美、人文美、管护水平高”的“三美一高”目标导向,建成首批6个示范县、60个示范镇、673个示范村。注重彰显乡村特色、突出风貌塑造,留住历史遗存与乡愁记忆,累计建成省级特色田园乡村665个、认定省级传统村落502个,79个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展现出可观可感的“农村美”现实模样。全市涌现出一批农村环境有效改善的市县典型,2019年以来4个市(县、区)获得省政府督查激励,呈现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与弘扬文明乡风的叠加效应,7项基层经验做法入选

46、全国村级乡风文明典型案例。三、探索高质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市域路径近年来,全市农村人居环境大幅改善,获得农民群众广泛好评,但仍存在区域差距大、特色不够突出、农民参与不足、长效管护缺失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乡村高质量建设与城乡融合发展。全市具备良好的环境禀赋与工作基础,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在我市乡村大地同样具有蓬勃生命力,把“千万工程”经验与全市实际结合起来,有利于破解阶段性发展难题,高质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紧扣重点任务,补齐突出短板。聚焦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等重点任务,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让农民过上与时代同步的现代生活。一是稳步推进农村

47、厕所革命。充分考虑农民实际需求,结合地域特点,选择适宜模式,同步推进农村户厕新建改造与整改达标,严格把好农村户厕建设质量关,确保改一个成一个,让农民群众用得满意、用得舒心。二是统筹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因地制宜,梯次推进,采取就近接管、建设集中式或分散式处理设施、资源化利用等模式,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以行政村及新型农村社区为单元,统筹推进农村改厕和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组织开展已建设施“回头看”行动,持续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和已建设施运行率。全面排查整治较大面积的农村黑臭水体,有序推进农村生态河道建设,整体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三是大力抓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在全市城乡统筹的垃圾收

48、运处置体系已基本实现自然村全覆盖的基础上,推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源头减量,提高垃圾分类处置能力,探索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建立“户分类投放一村分拣收集一镇回收清运一有机垃圾生态处理”的全链条收集处理体系,健全常态化垃圾排查清理机制。突出点面结合,彰显风貌特色。立足各地自然禀赋、人文积淀和发展基础,分区域、分类型、有重点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特色风貌塑造与农耕文化传承,呈现富有地域特色、承载田园乡愁、体现现代文明的乡村形态。一是抓好点位打造。深入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持续深化公共空间治理,着力改善村庄公共环境。有条件的地区因地制宜打造美丽特色点位,引导农民建设美丽庭院,自觉做好庭院内外环境管理,

49、建设富有农村生活气息的美丽菜园、美丽果园、美丽村景、美丽田园。二是推动集中连片。依托自然地理、河流水系、交通线路、重要景区等,跨村、跨镇、跨县一体推进自然要素和道路、村庄、景区、园区等生产生活要素整合更新,推进村庄环境集中连片整治提升,点线结合,以点带面,串珠成链。持续深入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加强重要节点空间、公共空间、建筑的景观设计,保护自然肌理和传统建筑,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特色生态、特色文化,推动特色田园乡村从点的建设向区域辐射延伸,培育建设特色田园乡村示范区。三是体现文化特色。加大农耕文化保护传承力度,推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持续推进传统村落保护,深入挖掘和提升传统村落的文化价值和文化竞争力,做好传统村落保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