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研究生循证医学科研能力的实证.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199036 上传时间:2024-04-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药研究生循证医学科研能力的实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医药研究生循证医学科研能力的实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医药研究生循证医学科研能力的实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医药研究生循证医学科研能力的实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医药研究生循证医学科研能力的实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药研究生循证医学科研能力的实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药研究生循证医学科研能力的实证.docx(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中医药研究生循证医学科研能力的实证摘要:目的旨在验证项目驱动式教学法用于提升中医药研究生循证医学科研能力的效果。方法项目为布置学生分组完成系统评价/meta分析论文,其中,教改班实施项目驱动式教学法,随理论课程逐步推进完成项目;对照班在结课后集中完成项目。用PRISMA报告规范评价论文报告质量,并结合论文质量和项目参与度进行成绩综合评定。结果教改班的论文报告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班,其中研究方法和讨论与结论部分提升最明显。教改班学生的成绩综合评定也显著高于对照班,不同性别和专业的学生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可有效提高中医药研究生的循证医学系科研能力和项目参与积极性。关键词:项目驱动式教学

2、法循证医学中医药研究生;科研能力1研究方法1.1问题分解采用循证医学标志性的PIC0S5要素分解本研究的研究问题。(1)P(participants,研究对象):江西中医药大学2016和2017级中医药专业研究生。(2)I(intervention,教改措施):项目驱动式教学法。(3)C(COntrol,对照措施):传统教学法。(4)0(outcomes,结果评价指标):论文报告质量、成绩综合评定。(5)S(studydesign,研究设计):纵向对比研究。1.2研究对象教改班为选修循证医学课程的2017级研究生,1个班级共49人。对照班为选修循证医学课程的2016级研究生,1个班级共33人。

3、教改班和对照班的师资力量完全相同,由3名教师主讲,分别讲授循证医学概论和基本方法、文献检索与管理以及系统评价/meta分析制作方法3个部分。1.3教改实施步骤(1)学生分组。由于制作系统评价/Meta分析需团队配合,故将全班分为46人为1组,小组成员尽量为相同或相似专业。每组通过自荐或推选方式选出1名组长,有一定科研经历、科研热情较强者优先。(2)项目拟定。研究生循证医学课程总共32课时。首先通过9个课时的理论授课,让学生熟悉、理解和夯实循证医学基础理论知识。然后,各小组通过组内讨论拟定一个项目主题。项目拟定方式为学生自拟,教师协助确定。题目要求:研究问题有创新性;具备可行性,即预期工作量适中

4、;与中医药专业相关,最好与组内学生的研究方向相关。(3)项目实践。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核心实践环节包括:文献检索、文献筛选、数据提取、质量评价、数据分析、论文撰写,对应第1032课时理论课程。项目驱动式教学要求包括:学生在学习理论课前需预习授课内容,带着项目实施过程中所遇问题听课并思考解决方案;教师在课堂讲授时深度剖析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项目实例温针灸与其他针灸方法治疗原发性肥胖症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让学生逐步结合理论熟悉实践过程;每次理论课后,学生开始进行当前课程内容对应的项目实践,由组长牵头,小组分工协作。鼓励学生在遇到问题时通过主动分析、组内讨论、组间协作等方式寻找解决方

5、案;每次课程设置1020min提问时间,学生可提出实践过程中所遇问题,教师即时答疑解惑;设立每周课后答疑时间,教师集中解答课堂上未完全解决的疑难问题。上述步骤随理论课程循环循序推进,直至完成论文撰写。(4)对照班教学方法。对照班级采用传统教学法,在理论课程中穿插讲授相同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实例,并分组布置项目任务。但不实施项目驱动式教学法,不要求学生随理论课程推进实践项目,学生一般在课程全部结束后完成项目。1. 4结果评价指标(1)论文报告质量。用国际公认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报告规范PRISMA(PreferredReportingl-temsforSystematicReviewsa

6、ndMeta-Analyses)评定项目论文的撰写质量。该清单包含27个条目,去除2个本研究不涉及的条目“计划书发表情况的报告”和“利益冲突的报告”后剩余25个条目,每个条目根据报告的完整性和正确性两方面进行评分:最低O分,最高4分,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表明论文报告质量越符合PRISMA规范要求,教学效果越好。(2)学生成绩综合评定。学生成绩依据个人负责部分的论文报告质量结合平时表现综合评定,满分为100分:个人部分论文报告质量:本研究要求小组内每名学生均需主要负责项目中的一部分(如:文献检索、文献筛选、数据提取、质量评价、数据分析等,每个环节的实际评分根据难度系数加权),该部分相应的报告质

7、量评分在综合评定中占比60%;平时表现:根据项目参与积极性和团队贡献,采用教师评价、自评互评等评价方式,在综合评定中占比40%o在该评定方法中,某篇论文整体报告质量高并不意味着组内某名学生的课程成绩一定好,反之亦然。1. 5统计分析纵向对比分析教改班和对照班的PRlSMA报告规范评价结果。本研究的结果评价指标均为数值型资料,故采用均数和标准差进行描述性统计,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组间对比;组间差异采用均数差(meandifference,MD)及95%可信区间(confidenceinterval,CI)表示。采用亚组分析检验不同性别和不同专业学生(临床医学类VS非临床医学类)对成绩综合评定得

8、分的影响。检验水准取。二0.05。统计分析软件采用R3.6.Oo2结果2. 1学生基本资料本次教改实践历时2年,教改班和对照班的每个小组均完成1篇系统评价/meta论文的写作。教改班共49人,其中男生24人,女生25人;临床专业19人,非临床专业30人。对照班33人,其中男生15人,女生18人;临床专业12人,非临床专业21人。两班学生的性别(P=0.754)和专业(P=0.825)构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可比性较好。2. 2PRISMA报告质量得分教改班和对照班分别完成了9篇和8篇系统评价/Meta分析论文。根据PRlSMA报告规范评价,两班论文报告质量总分分别为(58.012.7)分和(4

9、1.17.8)分。组间比较结果显示:教改班的论文报告质量总分高于对照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各分项得分的比较结果显示:教改班的研究方法和讨论与结论两部分得分高于对照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讨论与结论部分教改班的研究背景和研究结果部分得分绝对值高于对照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班标题与摘要部分得分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 3成绩综合评定综合考虑学生个人负责部分的论文报告质量和项目参与度进行成绩综合评定,教改班得分为(85.65.7)分,对照班为(81.04.1)分。两班比较结果显示:教改班的综合评定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按不同性别和不同专业进行亚组分析,结果均显示教改班综合评定

10、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班。亚组差异检验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和不同专业的成绩综合评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讨论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提出:“中医药未来发展应加大对循证医学临床研究的支持力度,以循证医学验证为基础,逐步提高医生的医疗水平”。循证医学科研内容覆盖了除基础研究外的所有临床研究及相关方法学研究,其科研方法学对提高医学生的科研水平至关重要。因此,中医药研究生有必要学习循证医学课程,以切实提高科研实践和创新能力。对于兼具理论和实践性的课程,仅理论授课容易导致理论和实践脱节,难以实现最终教学目标。项目驱动式教学法能将课程理论知识充分融入实践项目,避免两者脱节,从而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并显著提高

11、实践能力。项目驱动式教学法满足医学专业培养实践性强的需求,近年正成为医学学科领域教学法改革的新趋势,其在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等学科领域的应用取得了良好成效。循证医学是一门源于实践、用于实践的学科,故项目驱动式教学法也符合该课程的教学改革需求。通过教改实践和对比分析,我们发现:仅32课时的项目驱动式教学即可显著提高学生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报告质量,教改班论文报告质量总分比对照班高出多达168分。分项中,研究方法部分的报告质量提升最为明显,其次为讨论与结论部分。研究背景和研究结果部分得分的绝对值虽有提升,但两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在项目驱动式教学法的帮助和督促下,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课堂教

12、学知识,最能提升对系统评价/Meta分析制作方法的掌握。讨论部分质量的提升可能在于对项目研究的局限性有了更好地认知并能对其客观阐述。成绩综合评定分析也显示:项目驱动式教学法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个人科研能力和项目参与积极性,且不同性别和不同专业学生间无明显差异,提示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具有较好的普适性。本研究中,虽然学生的论文报告质量有显著提升,但总分绝对值仍不高。以笔者教学团队长期从事系统评价/Meta分析制作和发表的经验估计,达到发表要求论文的PRISMA报告质量得分应至少70分,最好80分。本研究教改班论文的PRlSMA得分为(58.012.7)分,17篇论文仅1篇得分70分(79分),大部分论文

13、的报告质量离“可发表”的理想水准仍有一定差距。笔者认为其原因包括:学生本科阶段对循证医学的基础课(医学统计学和流行病学)的学习和掌握不足,仅通过32课时的循证医学理论和项目驱动式教学仍难以达到最高要求;课程的理论和实践部分注重教会学生掌握系统评价/Meta分析制作方法,对于如何调查文献、写作背景及如何分析数据、撰写结果等内容课时不足,故相应的报告质量仅小幅提升或没有提升,这些不足之处为今后该门课程的继续深化教改提示了方向。督促每组学生按时推进项目、保证实践质量是项目驱动式教改成败的关键。本研究采取的质量控制措施包括:组长调动组员积极参与项目实践,每次课前汇报项目进展,紧跟进度,若有困难可组间互

14、助或教师协助解决;教师定期查阅项目进展情况,设立每周课后答疑时间集中解决疑难问题,确保项目驱动式教学法顺利开展;对整篇论文进行拆分,实行个人部分负责制,将论文报告质量和项目参与积极性纳入课程考核办法。这些措施均对各小组项目的按时完成起到了推动作用,可供其他课程参考。本研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是本研究的论文样本量较小,总数为17篇。主要因每年选修循证医学的研究生人数有限,且必须46人分组协作才能完成项目。二是受限于每年只有1个教学班,本研究采用了纵向对比设计,这种设计可能会受到时间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偏倚。综上,本教改研究结果显示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可有效提高中医药研究生的循证医学科研能力和项目参与积极性。但由于学生的专业基础薄弱和课时数有限,项目实践结果离发表水准仍有一定差距。尽管如此,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项目驱动式实践,仍基本掌握了循证医学科研实践的核心理念及系统评价/meta分析论文的制作和写作方法,这将对他们今后的临床科研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