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愤》假期晚背资料(文言词句释义、作文素材提炼、文化常识梳理、名句默写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书愤》假期晚背资料(文言词句释义、作文素材提炼、文化常识梳理、名句默写精选).docx(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书愤晚背资料(文言词句释义、作文素材提炼、文化常识梳理、名句默写精选)一、文言词句释义书愤(书写自己的愤恨之情)早岁(早年,年轻时)那(即“哪)知世事艰(指抗金大业屡遭破坏),中原北望气如山(北望中原,收复故土的豪迈气概坚定如山)。楼船(指采石之战中宋军使用的车船)夜雪瓜洲(在今江苏邢江南长江边,与镇江隔江相对,是当时的江防要地)渡,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秋风大散关(在今陕西宝鸡西南,是当时宋金的西部边界)。塞上长城(比喻能守边的将领)空自许,镜中衰鬓(年老而疏白的头发)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名传后世),千载谁堪(能够)伯仲(原指兄弟间的次第,这里比喻人物不相上下,难分优劣高低)间!【译文】
2、年轻时就立志北伐中原,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艰难。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热血沸腾啊怨气如山啊。记得在瓜州渡痛击金兵,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收复了大散关捷报频传。想当初我自比万里长城,立壮志为祖国扫除边患。到如今垂垂老鬓发如霜,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不由人缅怀那诸葛孔明,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有谁像诸葛亮鞠躬尽瘁,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二、作文素材提炼事实论据1、环境造就人陆游出生于名门望族、江南藏书世家。陆游的高祖陆轸是大中祥符年间进士,官至吏部郎中;祖父陆佃,师从王安石,精通经学,官至尚书右丞,所著春秋后传、尔雅新义等是陆氏家学的重要要典籍。陆游的父亲陆宰,通诗文、有节操,北
3、宋末年出仕,南渡后,因主张抗金受主和派排挤,遂居家不仕;陆游的母亲唐氏是北宋宰相唐介的孙女,亦出身名门。陆游出生于两宋之交,成长在偏安的南宋,民族的矛盾、国家的不幸、家庭的流离,给他幼小的心灵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印记。2、择师的重要性陆游自幼聪慧过人,先后师从毛德昭、韩有功、陆彦远等人,十二岁即能为诗作文,因长辈有功,以恩荫被授予登仕郎之职。3、秦桧弄权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陆游进京临安(今杭州)参加锁厅考试(现任官员及恩荫子弟的进士考试),主考官陈子茂阅卷后取为第一,因秦桧的孙子秦坂位居陆游名下,秦桧大怒,欲降罪主考。次年(1154年),陆游参加礼部考试,秦桧指示主考官不得录取陆游。从此陆
4、游被秦桧嫉恨,仕途不畅。4、志向的价值少年时陆游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志向。他生在民族矛盾尖锐、国势危迫的时代,一贯坚持抗金主张,但在政治斗争中,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但是他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理想。他的诗歌内容丰富,有的抒发政治抱负,有的反映人民疾苦。理论论据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选自冬夜读书示子聿;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选自示儿;3、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选自书愤;三、文学常识梳理陆游(1125-1210),宋代爱国诗人、词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
5、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信念始终不渝。他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存诗9300多首,是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风格雄浑豪放;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词作数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放翁词渭南词等数十个文集传世。四、名句默写精选1.书愤中的“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两句,慨叹世事艰
6、难,追述了作者年轻时收复失地的雄心壮志。2书愤中,诗的开头“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两句回忆过去,塑造了诗人早年的形象。3 .书愤中,“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两句塑造了一个雄心勃勃,豪情满怀,以为驱逐侵略者,收复失地,指日可待的早年的自我形象。4 .书愤中的“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两句,是理想与现实作对比,本希望大家能同心同德抵抗金兵,但现实却是自己被排挤不能继续抗战,恢复中原愿望无法实现。5 .书愤中的“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两句,指的是青壮年时期少不更事,根本不知道收复中原这件事竟是这样艰难。6 .书愤中,陆游把自己早年形象与晚年形象作对比,早年是“中
7、原北望气如山”,而到了晚年却“镜中衰鬓已先斑晚表明自己想杀敌报国却屡次遭受排挤打击的悲愤。7 .书愤中,颔联“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两句撷取了两个最能体现“气如山”的画面来表现,不用一个动词,却境界全出,饱含着浓厚的边地气氛和高昂的战斗情绪。8 .书愤中,“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两句将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9 .书愤中,“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两句写诗人徒自抒发蹉唬岁月,壮志未遂而鬟发先斑的感慨。10 .陆游在书愤中形象地概括了水、陆两路大军进攻敌人的壮观场面的诗句是“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11 .书愤中,颔联“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船关”两句妙在
8、对仗工整,顿挫铿锵,且一气贯注,组接无痕,以其雄放豪迈的气势成为千古传诵的名联。12 .书愤记述两次抗金胜仗的句子“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13 .书愤中采用蒙太奇手法构成一幅幅堂堂正正、浩浩荡荡军容画面,形象飞动、画面壮阔的诗句是“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14 .所谓“列锦”,就是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经过选择组合,巧妙地排列在一起,构成生动可感的图像,用以烘托气氛,创造意境,表达情感的一种修辞手法。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再如温庭筠商山早行中的佳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而陆游书愤中的诗句“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9、,也同样以几个名词组成而不着虚字。15 .书愤中描述陆游青壮年时期的战斗生活的句子是:“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16 .书愤中既是叙事又是写景,概括了25年前的两次胜利的战斗句子是: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17 .追忆往事,是陆游诗歌中常有的内容,如书愤一诗中“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一联,就是对抗金历史的回忆。18 .书愤中,“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两句只用六个名词组接,勾勒出两幅气壮山河的战争图画,将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19 .书愤中,“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两句通过追诉早年抗金杀敌的英雄事迹,有力地烘托出作者“气如山”的气魄,表达了一种高昂的战
10、斗情绪。20 .书愤中,“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两句诗也足见陆游浩荡诗才。“楼船”与“夜雪”,“铁马”与“秋风”,意象两两相合,便有两幅开阔、壮盛的战场画卷。意象选取甚为干净、典型。21 .书愤中,“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J这两句诗写的是南宋人民抗金的两次胜仗,给了诗人信心,南宋人民完全有能力保卫自己的国家。所以诗人的报国壮志如山一样雄壮,如山一样坚定,如山一样不可动摇。22 .书愤中,“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两句叙事,追忆青壮年时期的豪情壮举,刻画了一个横戈跃马、浩气如山的奇男子形象。23 .书愤中,诗人用刘宋名将檀道济典明志。“塞上长城空自许”写出他以此自许,可
11、见其少时之磅礴大气,捍卫国家,扬威边地,舍我其谁的决心。24 .书愤中,“镜中衰鬓已先斑”写壮志未酬,年华已老,统治者无心救亡,收复失地、企盼统一的愿望落空。25 .书愤在今昔对比中更强烈地抒发了岁月蹉蛇、壮志难酬情怀的诗句是“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26 .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两句是写现在,由于投降派把持朝政,使诗人的豪情壮志付诸东流。27 .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两句写岁月不居,壮岁已逝,志未酬而鬓先斑,这在赤心为国的诗人是日夜为之痛心疾首的。28 .书愤中表达作者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的诗句是“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29 .借古人自况来表达自己的某种志向的表现手法叫用典明志。书愤中用典明志的诗句是“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30 .书愤同是歌咏诸葛亮,杜甫蜀相中的“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注重他的丰功伟绩;陆游书愤中的“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注重他的精神品格。31 .书愤中,“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两句诗人以诸葛亮自况,以此自勉,表明他敬仰诸葛亮、渴望建功立业,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J2-jO32 .书愤中,以武侯自况,表明自己鞠躬尽瘁,收复失地的句子是“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