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22380 上传时间:2022-12-2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0.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docx(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9 .有人发现,中国古代史上的谏官制度有这样一个变化,由原来主要评议皇帝得失,转变为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从根本上说明()A.宰相受谏官的制约B.谏官地位高于宰相C.君主专制程度加深D.宰相地位逐渐下降10 .梁启超曾把中国古代的某机构比喻成“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者出的写字机器”。这一机构是()A.汉朝的刺史B.宋朝的通判C.明朝的内阁D,清朝的军机处11 .有学者指出:“古来帝王,由秦始皇至清代宣统,正统偏安者共二百余人,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王而不藩者,不过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而已J这里的“国家政体”指的是()A.宗法分封制B.王位世袭制C.郡县制D.中央集权制

2、12 .某同学在学习了必修I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单元以后把“古代中国君权与相权的斗争”作为其探究课题,为此他在网上搜集了下列史料,你认为在其史料中与这位同学探究的课题关系最直接的是().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绶,掌丞夫子助理万机。B.行中书省,凡十一,秩从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C.洪武九年,太平章政事、参知政事。十三年正月,诛丞相胡惟庸,遂罢中书省。D.大学士叶向高官: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13 .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中说:“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做出

3、最后的决定。所有的文件都必须由大臣审阅呈交皇帝。”利玛窦认为中国明朝时:().君主制不是中国政府的主要形式B.内阁一定程度上制约者君权C.君主与内阁大臣拥有同等决策权D.内阁掌握着明朝的行政大权14 .某班学生看到易中天帝国的终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批判一书的内容介绍“这是一个帝国制度不断成熟、完善的过程,它表现为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秦创郡县制,汉因之:隋创科举制,唐因之;宋创文官制J(文臣将兵制),明因之;明创阁臣制,消因之。”于是就此展开了讨论。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他们下列说法的对错()甲同学: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乙同学:秦朝开创的郡县制奠定了中国古代管理地方

4、的基础内同学:隋朝开始形成的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大进步丁同学: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标志着内阁的出现.乙丙对,甲丁错B.甲丙对,乙丁错C.甲乙错,丙丁对D.甲乙丙对,丁错15 .明朝后期,曾两度出任内阁首辅的叶向高说:“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之威重,下侵六酉之职掌,终以取祸。”下列选项对此理解错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 .某位学者描述中国史上的一种制度是“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责”。他指的制度应该是()A.汉代的内外朝官制B.唐代的三省制C.明代的内阁制D.清代的八旅制度2 .“胡惟庸绝不是朱元璋的真

5、正目标,朱元璋要毁灭的是胡惟康背后的那个庞然大物。”“那个庞然大物”是指()A.内阁制度B.宰相制度C.宦官集团D.胡惟庸集团3 .明史记载,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成祖简拔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至仁宗而后,诸大学士“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由此表明,明朝内阁()A.在明太祖时期已正式设立B.在明成祖时期开始参与国事C.大学士在明仁宗后是丞相D.大学士可正式统率六部百司4 .(明)何良俊在四友斋丛说卷八讲了一个宦官对权势变化的亲身体会。嘉靖年间的一位宦官说:“我辈在顺门上久,见时事几复矣。昔日张先生(内阁大学士中的首辅张理

6、)进朝,我们多要打个躬。后至夏先生(首辅夏宫),我们只平着眼看望。今严先生(首辅严嵩)与我们拱拱手,方始进去。”这则材料说明的实质问题是()A.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B.内阁首辅在朝臣中的权威逐渐下降C.明朝的礼仪制度日益规范D.明朝宦官权势膨胀5 .粱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B.分裂动藩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C.专制程度随着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6 .洪武十二年,明王朝颁布了大明律

7、,它规定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内乱等为“十恶”重罪,属于“常赦所不原”:“大臣专擅选官”、“交结朋党紊乱朝政”、“交结近侍官员”、“擅为更改变乱成法”等列罪条款又为明律所特有。这些规定A.表明皇权专制的继续强化B.规范内阁机构的运作程序C.协调了君权与相权的关系D.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7 .根据黄仁宇万历十五年的记载,万历皇帝一方而依赖内阁,另一方面以司礼监太监加以牵制,后来创造了近30年不上朝的“荒诞奇迹”。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君权至上产生的问题B.中央集权遭到了破坏C.君主权力受到了制约D.内阁的权力至高无上8 .明武宗即位,阁臣刘健等提出几条压制近幸的办法,“拟旨上,不从,令再拟

8、。健等力谏,不报,居数日又言越五日,健等复上疏,历数政令十失,健知志终不行,首上章乞骸骨(辞职),李东阳、谢迁继之,帝勉从之”。材料中的阁臣A.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B.升降由皇帝决定C.拥有制度化的决策权D.巩固了中央集权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一朱子语类材料三(宋)开宝五年,太祖诏宰相、枢密使候(等待)对殿庐,次年六月,又命参知政事升都堂与宰相同议政事,轮流知印押班奏事,以分其权。一一据李然续资治通鉴长编材料四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五军都督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顽,不敢

9、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一一皇明祖训祖训首章请回答:(I)我国丞相制度设立于哪一朝代?据材料一,指出丞相的主要职能。(2)(2)据材料二,指出唐朝中央制度的名称和主要作用。(2)(3)据材料三,指出宋朝分割相权的举措。据材料四,指出明朝政治制度的主要特征。(4)(4)据上述材料,概括我们古代政治制度变革的主要趋势。(2)请把选择题错题号写在横线上,误的是()A.明朝内阁阁臣只是顾问,不是宰相C.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决策机构B.明朝内阁不能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D.明朝内阁无法制约皇权16 .“亲亲相隐”

10、是中国封建社会项重要的司法原则,也就是指亲属之间可以藏匿、包庇犯罪而不负刑事责任。如以严苛著称的大明律中规定“同居亲属有罪互相容隐”“弟不证兄、妻不证夫、奴婢不证主”。此司法原则不能()A.影响明代司法活动的公正B.损害明代法律的权威性C.反映宗法观对法制的影响D.体现对人情伦理的重视17 .据记我:“军机处本内阁之分局。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两路,以内阁在太和门外,保直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谈密者入值缮写。后名军机处。”材料说明了()A.内阁随着军机处的建立而废止B.军机处由内阁演变而来C.雍正时期军机处成为中枢机构D.军机处因时势

11、变化而设18 .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播出之后,人们认识了消朝官吏刘墉。但是,有历史学家认为这个电视剧名犯了错误,其理由最有可能是A、刘墉不是驼背,所以不能称为“刘罗锅”B、宰相制度早在明太祖时已经被废除,所以称“宰相刘罗锅”会误导观众C、刘墉既不是驼背,也不是宰相,所以,剧名错误D、取这一剧名不过是为了哗众取宠19 .秦汉时期的县,以户口多班划分等第;从唐代起,县以地位、户口与地理条件的综合划分等级:明代以缴纳钱粮的数额多算来分等:清代则将“冲繁疲难”(分别指交通频繁、行政业务多、税粮滞纳过多、风俗不纯犯罪事件多)作为政区分等的标准。根据这些变化,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力度逐渐加

12、强B.国家政治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C.古代经济的发展水平不断提升D.划分依据从重经济转到重政治20 .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多了,录取标准总成为问题。唐朝科举考试考诗赋,宋朝则考“经义”,即仁义道德,演变到明朝,又在“经义”中渐渐演变出八股取土制度。明朝实行八股取土制度意在()A.明朝政府希望通过八股文来选拔真正的人才B.明朝政府通过八股取上来加强对民众思想控制C.受到宋明理学的影响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二、问答题21 .君权与相权的关系贯穿整个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承庙宇,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班固汉书材料二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

13、作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参考答案1-10:CBBDCAAACD11-20:DCBBBBDBAA21:(1)秦朝;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2分)(2)三省六部制。减少决策失误。(2分)(3)宋:设置枢密使、参知政事分割宰相权力。(2分)明:废丞相,皇权空前强化。(2分)(4)相权不断被削弱直至消失;君权不断强化。(2分)参考答案1-10:CBBDCAAACD11-20:DCBBBBDBAA21:(1)秦朝: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2分)(2)三省六部制。减少决策失误。(2分)(3)宋:设置枢密使、参知政事分割宰相权力。(2分)明:废丞相,皇权空前强化。(2分)(4)相权

14、不断被削弱直至消失:君权不断强化。(2分)参考答案1-10:CBBDCAAACD1.1.-20:DCBBBBDBAA21:(1)秦朝: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2分)(2)三省六部制。减少决策失误。(2分)(3)宋:设置枢密使、参知政事分割宰相权力。(2分)明:废丞相,皇权空前强化。(2分)(4)相权不断被削弱直至消失;君权不断强化。(2分)参考答案1-10:CBBDCAAACD11-20:DCBBBBDBAA21:(1)秦朝;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2分)(2)三省六部制。减少决策失误。(2分)(3)宋:设置枢密使、参知政事分割宰相权力。(2分)明:废丞相,皇权空前强化。(2分)(4)相权不断

15、被削弱直至消失:君权不断强化。(2分)参考答案1-10:CBBDCAAACD11-20:DCBBBBDBAA21:(1)秦朝;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2分)(2)三省六部制。减少决策失误。(2分)(3)宋:设置枢密使、参知政事分割宰相权力。(2分)明:废丞相,皇权空前强化。(2分)(4)相权不断被削弱直至消失:君权不断强化。(2分)参考答案1-10:CBBDCAAACD11-20:DCBBBBDBAA21:(1)秦朝;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2分)(2)三省六部制。减少决策失误。(2分)(3)宋:设置枢密使、参知政事分割宰相权力。(2分)明:废丞相,皇权空前强化。(2分)(4)相权不断被削弱直

16、至消失:君权不断强化。(2分)参考答案1-10:CBBDCAAACD11-20:DCBBBBDBAA21:(1)秦朝;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2分)(2)三省六部制。减少决策失误。(2分)(3)宋:设置枢密使、参知政事分割宰相权力。(2分)明:废丞相,皇权空前强化。(2分)(4)相权不断被削弱直至消失;君权不断强化。(2分)参考答案1.-10:CBBDCAAACD11-20:DCBBBBDBAA21:(1)秦朝;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2分)(2)三省六部制。减少决策失误。(2分)(3)宋:设置枢密使、参知政事分割宰相权力。(2分)明:废丞相,皇权空前强化。(2分)(4)相权不断被削弱直至消失

17、:君权不断强化。(2分)参考答案1-10:CBBDCAAACD1.1.-20:DCBBBBDBAA21:(1)秦朝: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2分)(2)三省六部制。减少决策失误。(2分)(3)宋:设置枢密使、参知政事分割宰相权力。(2分)明:废丞相,皇权空前强化。(2分)(4)相权不断被削弱直至消失;君权不断强化。(2分)参考答案1-10:CBBDCAAAa)11-20:DCBBBBDBAA21:(1)秦朝;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2分)(2)三省六部制。减少决策失误。(2分)(3)宋:设置枢密使、参知政事分割宰相权力。(2分)明:废丞相,皇权空前强化。(2分)(4)相权不断被削弱直至消失;君

18、权不断强化。(2分)参考答案1-10:CBBDCAAACD11-20:DCBBBBDBAA21:(1)秦朝;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2分)(2)三省六部制。减少决策失误。(2分)(3)宋:设置枢密使、参知政事分割宰相权力。(2分)明:废丞相,皇权空前强化。(2分)(4)相权不断被削弱直至消失:君权不断强化。(2分)参考答案1-10:CBBDCAAACD11-20:DCBBBBDBAA21:(1)秦朝;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2分)(2)三省六部制。减少决策失误。(2分)(3)宋:设置枢密使、参知政事分割宰相权力。(2分)明:废丞相,皇权空前强化。(2分)(4)相权不断被削弱直至消失:君权不断强化。(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