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征求意见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快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征求意见稿).docx(1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加快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征求意见稿)一、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及我省关于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的决策部署,以促进数实融合为主线,以提升数字基础设施水平为牵引,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积极引导数字技术创新,强化数字治理服务,努力构建数字经济产业生态,推动数字经济成为我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到2026年我市数字经济规模显著提升,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明显提升,企业数字化转型和上云用数赋智达到全省平均水平,数字治理效能进步明显,数字产业生态更加完善。力争规模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
2、业企业营业收入达到400亿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二、重点任务(一)完善数字基础设施1.升级网络基础设施。继续加快千兆城市建设,实现城市、乡镇及重点行政村千兆光纤网络普遍覆盖,具备覆盖100万户家庭的能力,千兆宽带用户超过91万户。加快拓展5G网络覆盖范围,优化城区室内5G网络覆盖,推进5G网络向乡镇和农村延伸,建成5G基站1万个。保障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安全稳定运行,提升辐射带动能力。(牵头单位:市通信发展办公室。以下除明确列出需有关县区负责之外,其余均需各县区贯彻落实,不再列出)扎实推动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向纵深发展。(牵头单位:市委网信办)加快构建工业
3、互联网平台体系及标识解析体系建设,力争培育2个以上行业型平台。(牵头单位:市经信局)2 .布局算力基础设施。按照省级算力布局规划,积极推动新型数据中心、智算中心建设发展,围绕产业发展需要构建城市智能算力供给体系,深化与上海对口合作,推进算力资源与两地算力需求高效供需匹配,支撑智慧城市、智能研发等产业发展。(牵头单位:市发改委、市数管局)3 .建设融合基础设施。协同推进市、县(区)、乡三级充换电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扩大充电站县(区)覆盖范围,实现充电桩乡乡全覆盖。(牵头单位:市发改委;配合单位:市供电公司)持续推进六安市综合交通大数据应用平台数据资源整合归集,强化部门联动,不断优化现有信息系统数据
4、应用效能,促进综合交通科技能级提升。(牵头单位:市交通局)依托全省一体化数据基础平台,积极配合省生态环境领域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逐步整合相关部门生态环境领域数据资源。(牵头单位:市生态环境局;配合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水利局、市应急局等)利用省级的“双碳管理平台,积极配合省里构建全省碳排放一张图,以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牵头单位:市发改委;配合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数管局等)(二)壮大数字产业规模4 .大力发展电子信息制造业。加强与合肥新型显示产业配套衔接,巩固显控模组基础,延伸发展显示材料、制造设备产业,提升配套能力。积极发展第三代半导体,推进半导体激光产业基地建设,拓展化
5、合物激光芯片产业链。(牵头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局;配合单位:市科技局,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开发区管委)推进智能制造、场景应用协同发展,引导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发展,支持通用人工智能多场景应用。支持重点企业发展,智能停车管理系统及设备等的开发应用,培育壮大一批人工智能企业。(牵头单位:市科技局;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围绕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车身、车路网联等领域,培育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积极引进智能新能源汽车功率半导体、智能汽车电子平台,以及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高精度定位等企业。推动发展车规级芯片,车用环境感知、电力电气芯片,培育发展决策控制、人机交互等芯片。(牵头单位:市发改委;配合
6、单位:市科技局、市经信局等)推深做实中国声谷舒城声光电产业园建设,提升企业数量和产值规模。围绕合肥家电、计算机、消费终端制造需求,提升舒城杭埠电子结构件配套供应能力水平,推进产业进一步集聚发展。(牵头单位: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经信局)5.加快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加快推进六安市软件园建设,大力发展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嵌入式软件等,创新行业软件应用,推进融合智能产品创新迭代。每年培育2件左右首版次软件产品。鼓励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与传统企业加强合作,加强信息服务企业完善信息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更好支撑工业制造、乡村振兴等方面应用需求。(牵头单位:市经信局;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科技局)6 .培育壮
7、大数据要素产业。积极参与争创国家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落实数据基础制度,参与打造以场景应用为基础的数据要素市场。制定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管理办法,在金融、卫生健康、交通等领域开展试点。(牵头单位:市数管局;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引导我市数据要素型企业通过省数据交易机构进行数据产品交易。(牵头单位:市数管局)推行企业首席数据官制度,落实并推广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等国家标准,鼓励企业开展数据治理工作。培育数据采集、清洗、标注、测评等服务生态。(牵头单位:市数管局;配合单位:市经信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局)持续推进大数据企业培育认定工作,加大数商引育力度,新增一批省级、市级大数据企业和1家大数据
8、产业园;依托市数字应用与管理产业协会,通过开展供需对接等方式,为小微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和场景服务。(牵头单位:市数管局)7 .加快发展新业态新模式。落实各级关于促进平台经济有序竞争创新发展的部署要求,为平台经济发展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内培外引一批重点企业,培育壮大平台经济规模。(牵头单位:市发改委、市市场监管局;配合单位:市经信局等)规范发展共享住宿、共享出行等共享经济,完善工作机制。(牵头单位:市商务局、市交通局、市文旅局等)加快优化智能化产品和服务运营,推进我市无人驾驶、无人配送方面场景应用,培育创新零售、反向定制等新增长点。(牵头单位:市科技局;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交通局、市商务
9、局等)8 .积极布局未来产业。围绕航空发动机关键零部件及材料、氢能及燃料电池、稀土永磁与软磁材料、氮化钱宽禁带半导体等领域,以省级开发区为主体,积极争创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牵头单位:市发改委)培育发展元宇宙产业,加大元宇宙相关产业及人才招引力度,引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企业。开展区块链技术协同创新,推进区块链多场景应用。(牵头单位:市科技局;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局等)延伸航空产业链、价值链,支持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关键零部件技术攻关,巩固行业领先地位,推动向母合金材料、关键模具、关键辅料领域延伸产业链。以应流航空产业园为载体,推进小型涡轮航空发动机研发产业化,开发推广小型通用航空器
10、、无人特种飞行器等产品。(牵头单位:市发改委;配合单位:市科技局、市经信局等)支持通用大模型技术应用,赋能我市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改造提升,以及教育、医疗等服务能力建设。(牵头单位:市科技局;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教体局等)积极发展空间信息大数据增值服务,推动空间信息数据在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应急管理、水利等领域的场景创新应用。(牵头单位:市数管局;配合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自然资源局等)(三)推进数字赋能产业9 .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鼓励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样板项目,深化一区一业一样板试点,力争打造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3个以上。争
11、创国家数字化产业链贯通工程、国家级“数字领航企业、5G全连接工厂、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和优秀场景,做好推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发展相关政策宣贯,辅导企业享受政策红利,降低项目建设成本。邀请业内优质服务商定期开展企业数字化转型专项培训,提升企业数字化转型意识和能力,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转型。(牵头单位:市经信局;配合单位:市发改委等)开展数字化诊断,分期分批对重点工业企业入企诊断,为企业提供“一对一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提升数智赋能质效,带动规上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改造覆盖,规下制造业企业数字化应用提质扩面。实施皖企登云提质扩面行动,每年实现300家以上企业与云资源深度对接。充分利用羚羊工业互
12、联网平台,征集一批数字化转型服务商、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数字化解决方案。(牵头单位:市经信局)10 .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以数字化车间及智能工厂培育为抓手,打造数字化智能化优秀应用场景,培育智能制造新动能。加快传统产业机器换人步伐,力争每年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500台左右。积极开展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数字化管理等新模式新业态探索与推广,并树立一批新模式应用标杆。推进产线升级,实施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数字领航企业、省级智能工厂、省级数字化车间达到50家。(牵头单位:市经信局)IL激发服务业数字化发展活力。围绕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新
13、材料等重点产业,培育供应链平台企业。以供应链平台为依托,加速物流、仓储、金融等供应链资源的数字化整合,服务产业发展。(牵头单位:市发改委;配合单位:市经信局、市商务局、市金融监管局、人行六安中心支行)积极培育跨境电商产业园发展,培育壮大一批跨境电商企业,鼓励支持企业租赁使用海外仓。(牵头单位:市商务局;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六安海关等)依托省安徽金融大脑,强化评保贷投易五位一体科创金融服务。(牵头单位:市金融监管局;配合单位:市数管局、人行六安中心支行等)推广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文化旅游领域应用。大力发展智慧旅游,实施一批5G+智慧旅游项目。(牵头单位:市文旅局;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
14、科技局等)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互联网+护理服务互联网+康复服务,发展面向居家、社区和机构的智慧医养结合服务。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深化医养签约合作,依托市养老服务监管平台等信息管理平台,提升医养结合信息化水平。(牵头单位:市卫健委;配合单位:市民政局)12 .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加快数字皖农建设,实施省数字乡村智慧农业暨农业产业互联网5+8试点,打造一批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数字农业工厂,数字农业农村应用场景达到IoO个。(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配合单位:市委网信办、市发改委等)推进农村电商发展,实施省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程工程。结合与上海对口合作,依托电商平台推进我市农产品出皖进沪。组织参加系
15、列助农兴农直播带货活动、网上“农交会苗交会茶博会,培育六安好网货。(牵头单位:市商务局;配合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市供销社等)推动5G、物联网、遥感、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在生物育种、种植养殖、农机装备等领域的应用推广。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众筹农业、定制农业、生鲜电商等新业态。(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配合单位:市商务局等)13 .推动区域数字化转型。培育数字化转型区域样板,加快霍邱、金寨开发区一区一业一样板示范建设,推动省级及以上开发区对标创建、整体转型,力争累计培育省级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3个以上。(牵头单位:市经信局;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四)提升产业创新能力14 .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鼓
16、励企业研发机构申报省重大产业创新计划、省重大科技专项、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加快第三代半导体激光芯片、光电子元器件、新型显示器件等核心技术攻关。(牵头单位:市科技局;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教体局)15 .引导产业创新。聚焦我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重点领域,鼓励企业研发机构申报承担省重大产业创新计划、省重大科技专项、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推动第三代半导体激光芯片、磁性材料、通讯设备等领域核心技术突破。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面向数字经济领域,加快建设市级企业研发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体系,积极培育争创省级(重点)实验室、省产业创新研究院(省技术创新中心、省产业创新中心、省制造业创新中心
17、)、省企业研发中心、省工程研究中心、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省级创新平台。(牵头单位:市科技局;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教体局)16 .培育引进人才。围绕我市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重点产业领域,定期更新发布六安市重点领域紧缺人才需求目录,精准育才引智,加快打造区域性人才发展和创新高地。(牵头单位:市人社局;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科技局等)鼓励有条件的职业院校设置集成电路、大数据、人工智能、网络空间安全等学科专业。每年组织市内高校相关专业毕业生到市内企业实习,进行重点培养。(牵头单位:市教体局)根据省数字经济评审专业调整部署,动态调整增设有关职称评审专业,按规定开展数字经济专业申报工作。(
18、牵头单位:市人社局;配合单位:市委网信办、市经信局、市数管局等)依托职业院校、技工院校、民办培训机构,开展数字领域相关职业(工种)技能培训。到2026年,培育数字经济技术技能人才320人。(牵头单位:市人社局)(五)强化数字治理服务17 .发展高效协同数字政务。围绕推动政务信息系统形态、建设模式、资金支持方式转变,全面推进一体化数据基础平台迭代工程、皖事通皖企通皖政通三端能力提升工程、数据工程、场景创新工程等四大工程。运用工业互联网思维改造优化政府工作流程,打造皖事通“皖企通前端受理、“皖政通后端办理的前店后厂模式,推动更多惠企利民服务掌上办理,更多政策免申即享。健全服务需求感知反馈机制,推深
19、做实政务服务地图。每年推出一批多跨场景应用,方便企业和群众的高效办成一件事。(牵头单位:市数管局,配合单位:市政府办等)18 .推动数字城乡融合发展。加快省一体化数据基础平台六安市节点建设,支撑市、县(市、区)开发场景应用。(牵头单位:市数管局)落实全省一网统管工作要求,推进六安城市大脑与全省一体化数据基础平台整合迁移。探索建设数字李生城市。(牵头单位:市城管局、数管局、市住建局)结合县区实际分批开展智慧社区建设试点工作,夯实智慧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牵头单位:市民政局)推动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加快实施六安市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二期,重点将应用场景拓展至燃气用户终端、瓶装液化气和水环境等领域,
20、推动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向县区延伸。规范城市生命线平台监测运营,优化生命线工程监测运营组织体系,优化预警事件响应流程,建立健全联动响应机制。鼓励和引导一级及以上施工总承包企业,在建设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推广应用BIM技术。(牵头单位:市住建局、市重点工程处)深化农村综合服务网点覆盖,推进农村地区数字社区服务圈建设。(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19 .深化监管治理体制机制改革。规范涉及数字经济发展市级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动态调整市级政府权责清单,适时调整开发区赋权清单,进一步厘清相关部门数字经济发展法定权力事项。加强涉及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决策事项合法性审查,进一步提升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
21、。(牵头单位:市政府办、市委编办、市司法局)在确保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实施包容审慎监管,探索对数字经济领域信用风险较低的经营主体年报公示信息,实施包容期守信免查触发式监管,努力构建包容有度、审慎监管的数字经济发展环境。推进平台经济协同化数字化常态化监管改革工作,推动我市电商平台及重点电商平台内经营者初步建档,逐步实现平台经济智慧监管。(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管局)20 .筑牢安全发展屏障。培育发展新型元器件、电子专用材料产业,强化数字产品制造产业链配套。支持数字经济领域重点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实施关键技术联合攻关,突破企业创新堵点。(牵头单位: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经信局)落实关键
22、信息基础设施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云平台、数据中心、5G、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物联网等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防护,定期开展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和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牵头单位:市委网信办;配合单位:市公安局、市数管局、市密码管理局等)完善网络安全管理体系,推进与省级工业互联网安全态势感知平台对接,提升企业安全防护能力。开展安全漏洞及弱密码问题扫描,及时预警和处置网络安全隐患。(牵头单位:市通信发展办公室)推动数据安全相关标准落地,落实数据隐私保护制度和安全审查评估制度,加强对重要数据、商业秘密、个人信息的保护和使用监管。(牵头单位:市委网信办;配合单位:市公安局、市数管局、市通信发展办公室等)组织开
23、展跨县区、跨部门网络安全应急演练,加大依法防范打击网络安全犯罪力度。(牵头单位:市委网信办、市公安局)(六)构建数字产业生态2L多元化培育企业主体。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智能家电(居)等新兴产业开展“双招双引,奋力招引一批投资规模大、技术水平高、带动能力强的重大项目。开展专精特新政策宣讲活动,在数字经济细分领域形成一批专精特新企业。鼓励优质企业通过项目建设、战略重组、上市融资等方式,加快成长为行业龙头企业。(牵头单位:市经信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金融监管局)22 .大力建设应用场景。鼓励多元化市场主体参与场景供需对接,依托安徽科技大市场六安市场,每年推介2个以上具有推广价值和带动作
24、用的典型场景,为企业提供场景服务20次以上。(牵头单位:市科技局;配合单位:市数管局、市发改委、市经信局等)23 .发挥国企示范引领作用。支持市属国有企业通过投资参股、并购重组、产业协同等方式,更大力度布局发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鼓励国有资本以市场化方式整合优质资源,在大数据、遥感测绘等领域补短板、强弱项。推动市属国有企业探索传统产业数字化新商业模式,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牵头单位:市国资委;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经信局等)24 .强化区域开放合作。加强与合肥高校院所协同创新,深入推进攀亲结缘工程,推进安徽工研院六安院、安大科技园六安分园建设;加快推进工大智谷(六安)落户
25、市开发区。(牵头单位:市科技局;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充分利用世界制造业大会、世界声博会等开放平台,围绕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等产业,展示六安工业发展新成就,拓展六安对外合作渠道。(牵头单位:市经信局、市商务局)三、组织实施(一)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分管副市长任召集人,市政府有关副秘书长、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数管局主要负责同志任副召集人,研究数字经济重大政策、重要事项、重大问题,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委,相关市直部门明确牵头科室和负责人,建立联络机制。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制定相关工作举措并推动落地落实。(牵头单位:市发改委,配合单位:市经信局、市数管局等)(二
26、)强化政策支持引导。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对数字经济领域重大项目用地、能耗等要素资源依法足额予以保障。充分发挥各类基金引导作用,利用资本的力量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壮大。统筹利用各级各部门财政政策资金,强化对数字经济的政策集成支持。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加大对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牵头单位:市发改委;配合单位:市自然资源局、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市经信局、市金融监管局等)(三)凝聚工作推进合力。各县区(市开发区),各部门主动作为,加强数字经济产业学习研究,围绕重点任务深入谋划、扎实推进。鼓励各级各部门在场景培育、数据开放、产业集聚等方面先行先试,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案例。鼓励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加强数字经济相关学科专业建设,会同数字经济企业开展人才定制培养、职业技能培训。(牵头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数管局、市教体局、市人社局等)(四)加强监测和评价考核。开展数字经济统计监测,强化数字经济发展动态监测和分析研究,将数字经济发展纳入市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牵头单位:市发改委;配合单位:市统计局、市经信局、市数管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