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山西左权民歌《樱桃好吃树难栽》的艺术特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山西左权民歌《樱桃好吃树难栽》的艺术特点.docx(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浅析山西左权民歌樱桃好吃树难栽的艺术特点【摘要】山西左权民歌是山西民歌的代表,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且山西左权民歌有很多知名的代表作品,词曲的创作都有一定的韵律,曲调比较优美,感情质朴自然。想要演唱好山西左权民歌,就必须了解其本身的艺术特点。其中樱桃好吃树难栽就是一首典型的开花调。本文主要对樱桃好吃树难栽这首歌曲进行艺术特点的分析。【关键词】左权民歌;樱桃好吃树难栽;演唱;艺术特点一、樱桃好吃树难栽介绍樱桃好吃树难栽这首民歌用朴实的语言表达了“哥哥”对“妹妹”的相思之情,以及“妹妹”对“哥哥”的体谅,是一种纯洁的美好爱情。这首歌曲原作为有了心思慢慢来,是刘建斌在山西歌舞剧院工作时整理改编出来的曲
2、目,是符合新时期思想、审美要求的作品。歌曲原本为徵调式,刘建斌在改编时抽取了音乐中的核心骨干音,并进行一定改编,使得歌曲既具有传统民间风土韵味,又具有新的风格面貌,整首歌曲的情感渗透力也更强。而且原有的歌词结构都是上下句对应,在改编之后,成为了三部曲式结构,情感形成了逐渐深入、直至爆发宣泄,作品的内涵也更加丰富。可以说,这是一首具有时代特征的新作品。二、樱桃好吃树难栽的艺术特点(一)改编特色樱桃好吃树难栽是对山西传统“开花调”作品的改编,而且改编非常成功自然,这首歌曲改编让传统的民歌变精致”,成为可以在舞台上演唱的曲目,提高了歌曲的审美艺术性。刘建斌对樱桃好吃树难栽的改编保留了与原作一样的首段
3、和尾段结构,以确保收尾的相互呼应,而对整体结构进行重新改编,形成了三部曲式的结构。刘建斌还特别采用一些创作手法来增强音乐的表现力。一是对原有乐句的长度进行适当扩充和紧缩,以形成音乐结构的长短交错,虽然打破了原有的均衡性,但是让音乐的表现力能够加以拓展和延伸;二是音乐的曲调在原曲调风格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拓展,主要是主题和音域的拓展,一方面将主题从“单相思”拓展为“两情相悦”,增强了歌曲的故事性,另一方面是在音域上使音高达到C3,在演唱时需要更加饱满的情绪,也会增强歌曲的表现力。(二)曲式结构樱桃好吃树难栽的结构可以分为A、B、A1三个部分。具体分析如下:1.A段曲式结构A段的调式为清乐徵调式,这
4、是我国传统五音调式,也是山西左权民歌中的常用调式,即在开头就是典型的开花调的调式引入,具有非常浓郁的地方色彩。本段中采取呼应式引入的方式,从歌唱部分开始,旋律表现激进,逐渐开始小六度音程的“滑音式”下行,这也是左权民歌开花调引入段落的主要特征,而且在有些开花调中采取的是小六度音程间插式下行。2.B段曲式结构B段是整首歌曲的核心,形成了独立的两段体结构,在这一段中旋律曲调有了更多变化,在调式上仍然是五声调式。这一段中由两部分乐句构成,首先第一部分的第一乐句是落于宫音,第二乐句是落于微音,和A段中的乐句落音点都相同,但是却形成了情感的进一步提升。在这一段落中,大跳音程的变化,高音区强弱的变化都考验
5、演唱者的气息能力,这种风格色彩的细节化使得歌曲的艺术效果更加强烈。3.A1段曲式结构Al段曲式结构是A段再现,在曲式结构上和A段类似,但是和A段不同,最后增加了一个乐句,实现了情感最大化提高。在Al段中,虽然是A段再现,保留了第一乐句的风格特色,但是后面在细节上有调整,比如多了“那个”、“妹妹呀”这样的虚词穿插,拓展了乐句的内涵。(三)歌词分析樱桃好吃树难栽这首歌曲的歌词在原有歌词上也进行了改编,但是歌曲的情感基调基本一致。由于这首歌曲是山西左权民歌,具备当地原生态特色,尤其在歌曲演唱时要用方言来进行表现,也只有把握好这些方言词汇,才能更好地表达情感。1.衬词在山西左权民歌中有很多方言衬词存在
6、,樱桃好吃树难栽这首歌曲中也不例外,而这些方言衬词也使得歌曲具备了极具亲和力的乡土气息。在这首歌曲中,“那个”、“儿”、“呀”多次出现,衬词出现的位置,往往也是断句的位置。2.叠词在樱桃好吃树难栽这首歌曲中,叠词运用也非常丰富,这也是山西左权民歌的特点。“山丹丹开花、“背洼洼开”、“光溜溜”、“烟锅锅点灯”、“一点点明、“山沟沟山洼洼金冬十针菜”、“黑油油的头发白灵灵的牙”、“毛呼噌噌的眼眼”、“妹妹”、“哥哥”,这些都是叠词,而这些叠词的应用让事物、人物、心情的描述更加贴切、形象、生动,且让原本简单的歌词变丰富,让人听起来饶有趣味。三、结论综上所述,樱桃好吃树难栽这首典型的山西左权民歌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韵味,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在进行演唱时要对其内涵、结构和改编特点进行充分分析,然后学习使用当地方言来进行演唱,以体现出丰富的情感内涵。参考文献:靳京.论山西左权民歌的演唱特点D.东北师范大学,2016.2郝志宇.左权民歌的音乐形态与艺术特色探究.黄河之声,2015(15):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