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全国小学优质课比赛教学设计--北京郭宴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全国小学优质课比赛教学设计--北京郭宴伟.docx(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从模仿游戏开始教学设计教学基本信息学科信息技术学段小学年级六年级课程名称从模仿游戏开始授课教师郭宴伟学校首师大附属回龙观育新学校指导教师陈军学校北京市昌平区教师进修学校教材书名:信息技术第一册(3-6年级用)信息技术第四册(7-9年级用)出版社:北京出版社出版日期:2014年6月学科阅读推荐1 .图书艾伦图灵传:目前公认的最权威的图灵传记。2 .电影模仿游戏:根据以上传记改编,2015年获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3 .图书电子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教育供给侧改革要求一线教师作为教育产品的直接供给者,通过教育教学创新满足学生信息化社会背景下学习需求:1 .整合课程内容:跨学科、多视
2、角关注基础素质培养,使课堂更贴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习惯。2 .创新教学手段:贴近最新信息技术发展前沿,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元、可选择的课堂环境,替代和打破原有单一的课堂资源和学习模式。3 .满足个性发展:引导学生建立基础信息素养的同时给学生充分的想象和创新空间,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4 .面向未来需求:结合最新信息化成果与信息技术发展历史,从小培养学生对未来技术探索的兴趣。关键词:整合内容、创新手段、个性发展、面向未来技术环境软硬件要求硬件:VR一体机、Pad软件:全息投影课程资源、VR课程资源、AR课程资源教学背景分析教材分析1 .选材综合,注重教材关联性。本课综合选自小学和初中教材中相关
3、联内容,分别属于教材的起始课程:小学教材信息技术第一册第一单元第2课中“形形色色的计算机”初中教材信息技术第四册第一章第二节中“信息处理的主要工具”2 .关注教材小初衔接内容,承上启下,通过历史展望未来。小学教材要求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概况,理解计算机的功能及应用;初中教材要求学生了解信息处理工具的发展,学习个人计算机内部组成。两者作为小初衔接内容,均对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史提出了要求,考虑计算机是我们当下生活最密切的信息处理工具,所以选取计算机史作为课程讲授内容的主线进行设计。3 .凝炼教材核心知识点,培养基本素养和兴趣是根本。从教材中提炼并紧紧抓住“计算”这朴素基础的概念,将教材中简短的计
4、算机史拓展到人类计算史中去讲解和把握,借助模仿游戏体验和技术内容支持,还原出因为“计算”的需要,使得新事物从无到有变化发展的真实历史脉络,进而帮助学生理解和领悟计算的乐趣与人类对技术发展的需求。4 .拓展教材深层次需要,建立面向未来思维。通过将教材中计算机功能、计算机史、信息技术发展概况等内容与历史、英语、数学等多学科融合,搭建起计算思维和信息意识,并引导学生将这种思维获得和意识领悟的基础,带入到日后包括初高中阶段的软件学习和编程学习之中,不断进行认知升级与迭代。5 .合理转化教材展现方式,寓教于乐,化难为易。教材中计算机发明的历史是经历了具体需求f抽象理论一具体实现,这样一个抽象与具体交替的
5、过程,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理解起来存在很大困难,也是教学的难点。因此通过重构教学环节,将计算机的发明放到人类计算的演变过程中,并辅助全息投影、VR、AR课程内容,带领学生亲历计算思维的形成过程、再现知识的抽象过程,从而激活学生思维,达到深入浅出的教学效果。学情分析:1 .教学对象基本情况分析本课程的授课对象是乌鲁木齐八一中学附小六年级多民族学生,他们通过三、四年级的学习,已经可以熟练使用部分计算机应用软件,五年级的课程开始转向综合实践应用。但是他们对计算机本身的深层次认知、抽象概念的理解、计算思维的形成,还有待进一步学习补充。2 .已有知识基础情况分析结合普遍情况下小学最后毕业阶段的课程,如果继
6、续停留在具体某几款应用软件的操作学习,学生学习的边际效用就会递减,适时地调整内容穿插讲授计算机文化、梳理人们在信息技术领域创新的历史背景,让学生从操作层面的认知提升到意识层面的认知,从而为他们接下来的初中课程进行有效衔接和认知铺垫。3 .教学预设匹配度分析针对当地学生特点,结合多民族文化背景与认知习惯,借助更直观的全息投影、VR、AR等技术资源,贴近当下学生需求,替代和打破原有单一的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沉浸式和交互式的课程体验,让学生带着好奇与兴奋去亲历思维的形成过程、再现知识的抽象过程,从而在一个个模仿游戏探究的过程中初步理解计算涵义、形成计算思维、提升信息素养,并且吸引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和
7、强烈的驱动力在课下继续自主深入阅读和探究,从而获得自我认知升级与实践创新灵感。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人类计算的历史,初步认识计算的简单涵义,知道计算工具出现的原因。2. 了解计算机发明的时代背景和技术背景,理解计算机是计算工具中的一种。3. 了解计算机演变的历史,知道计算机作为计算工具在不断发展变化中。过程与方法:1 .通过模仿游戏,体验人类不同阶段对计算的需求,了解人类计算的发展历史。2 .通过VR虚拟再现二战时期密码机,经历计算工具解决问题的过程,形成初步计算思维。3 .通过AR具象炸弹机实物的真实细节,探索计算机发明的历史背景,从轻交互的体验乐趣中产生深入探究的兴趣
8、。情感、态度、价值观:1 .形成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意识。2 .建立信息技术学科的计算思维,形成信息意识,尝试解读身边信息技术相关事物。3 .树立正向科技价值观,理解科技是人类进步的动力、科技为人类美好生活服务。教学重点:理解计算机作为计算工具而产生、发展与变化。教学难点:初步认识计算的初级涵义,体会计算的需求对推动计算工具不断发展的作用。教学过程教学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置意图技术应用、全息大白开启探究指导学生传看全息大白,分析现象,引出计算机背后的故事。倾听观察思考或回答兴趣驱动引发思考全息投影生动带入模仿游戏1:模仿二战加密解密游戏带领学生学习简单加密解密方法,发现字母替代计算
9、的作用,引出计算中有趣故事。二、寓教于乐深入探究模仿游戏2:模仿古代人计算游戏带领学生寻找古代人最初的计算需求,了解最初计算工具的产生与变化。模仿游戏3:模仿计算问题游戏安排学生进行数字计算,发现问题,对比认识计算工具的优势,体会产生新计算工具的需求。模仿游戏4:VR模仿谜机加密游戏指导学生佩戴设备,体会新计算工具解决问题的优势与特点。模仿游戏5:VR模仿谜机解密游戏指导学生佩戴设备,进一步固化计算工具对计算需求支持的认知。模仿游戏6:AR模仿炸弹机破译游戏指导学生使用设备,操作探究,进一步引导学生感受计算工具的进步源于计算需求的增长。参与游戏思考互动适时回答体验探究发现新知情境游戏历史角度潜移默化理解认知虚拟现实真实感受增强现实趣味探究-、重温历史纵向深化问题互动1:对各种计算工具的计算能力的提问。引导学生了解计算机发展方向之一:更快更强。问题互动2:针对生活中实际计算机应用产品的提问。引导学生了解计算机发展方向之一:更微型化生活化。倾听思考适时回答结合生活启发想象培养兴趣四、总结梳理强化意识由浅入深总结梳理,展望未来,推荐阅读,继续学习。倾听思考适时回答梳理拓展面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