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中华优秀经典诗词诵读》教案第12课元代散曲.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243486 上传时间:2024-04-1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9.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职《中华优秀经典诗词诵读》教案第12课元代散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职《中华优秀经典诗词诵读》教案第12课元代散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职《中华优秀经典诗词诵读》教案第12课元代散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职《中华优秀经典诗词诵读》教案第12课元代散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职《中华优秀经典诗词诵读》教案第12课元代散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职《中华优秀经典诗词诵读》教案第12课元代散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职《中华优秀经典诗词诵读》教案第12课元代散曲.docx(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课题元代散曲课时2课时(90min)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元代散曲的创作背景(2)掌握元代散曲的主旨(3)熟悉元代散曲的诵读要点能力目标:(1)能多角度地赏析元代散曲(2)能有感情地诵读元代散曲素质目标:(1)感受元代散曲独一无二的魅力(2)传承诗词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元代散曲的相关知识、南吕四块玉别情越调天净沙秋思正宫塞鸿秋雨余梨雪开香玉双调沉醉东风渔夫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的诗词内容教学难点:南吕四块玉别情越调天净沙秋思正宫塞鸿秋雨余梨雪开香玉双调沉醉东风渔夫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的意境及情感表达教学方法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教学设计第

2、1节课:课前任务T考勤(2min)一问题导入(8min)T专授新知(25min)一课堂活动(Iomin)第2节课:问题导入(5min)一传授新知(25min)一课堂活动(10min)一课堂小结(3min)一作业布置(2min)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设计意图第一节课课前任务 【教师】布置课前任务,和学生负责人取得联系,让其提醒同学通过APP或其他学习软件,观看讲解元代散曲的视频,并让学生在学习平台上留言讨论元曲有哪些著名的作品?谈谈你对这些作品的理解。 【学生】登录学习平台观看视频,思考并留言讨论通过学生课前预习,让学生了解所学课程的大概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考勤(2min) 【教师】使用

3、APP进行签到 【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签到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掌握学生的出勤情况问题导入(8min) 【教师】洪述元杂剧窦娥冤(详见教材),并随机邀请学生回答(1)假如窦娥生活在当今社会,她可以通过哪些渠道申诉自己的冤情?(2)你知道窦娥冤的作者是谁吗?关于作者,你了解多少? 【学生】聆听、思考、举手回答通过问题导入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导入本节课课题:元代散曲传授新知(25min)【教师】讲解元代散曲的背景、意义和内容,赏析南吕四块玉别情越调天净沙秋思一、知诗词之源【教师】播放视频“元曲之美(详见教材),辅助讲解元曲的由来与类型元曲代表了元代文学的最

4、高成就,包括元杂剧和散曲。其中,散曲是继诗、词之后兴起的新诗体,与唐诗、宋词并称.不同于唐诗、宋词的典雅瑰丽,散曲句法灵活,语言直白、注重押韵,亦庄亦谐、可雅可俗,既是文人士大夫们咏物言志的载体,也是平民百姓嬉笑怒骂的工具,具有历久弥新的艺术生命力。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数(又称套曲,指连贯成套的曲子)两种形式,主要类型有叹世归隐之作、悲世悯人之作、恋情闺怨之作、即兴写景之作。其中,叹世归隐是元代散曲最突出的主题。【师生互动】【教师】提出以下问题,随机邀请学生回答问题在艺术风格上,元代散曲大致分为哪些类型?有哪些代表作?【学生】聆听、思考、回答【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元代散曲的创作大体上可分为前后两个

5、时期。前期的代表人物,如元好问、杨果、卢挚等人,兼写诗文;而关汉卿、马致远、白朴等人,兼写杂剧。由于散曲是在俚曲(又称“俗曲,指通俗的歌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前期的散曲有通俗化、口语化的特点,具有狂放爽朗、质朴自然的情致。后期的代表人物,如乔吉、张可久、贯云石等人,崇尚婉约细腻、典雅秀丽的艺术风格,讲究格律,注重修辞技巧。因此,后期的散曲更加诗词化,失去了俚俗本色。【知识便笔】元杂剧是一种戏曲形式,大多描写元代各阶层,尤其是社会中下层人们的生活和情感故事,代表作有关汉卿的斐娥冤单刀会、白朴的墙头马上、马致远的汉宫秋、郑光祖的倩女离魂、王实甫的西厢记等。二、品诗词之味南吕四块玉别情元关汉卿自送

6、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诗词资料袋】元代散曲的曲牌与宫调元代散曲的题目一般包括三个部分,即宫调、曲牌、标题。其中,曲牌是曲的音乐谱式,俗称牌子,是元明以来各种曲调名的泛称,如点绛唇山坡羊转调货郎儿金字经沉醉东风等。曲牌多来自民间,一部分由词发展而来,故有些曲牌名与词牌名相同。详见教材通过老师讲解、课堂问答、分组讨论、解析作品等,使学生了解元代散曲的基础知识,熟悉元代散曲的经典作品【诵读体会】【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全文,提出以下问题,随机遨请学生回答问题这首小令描绘了一个什么场景?表达了怎样的情绪?【学生】朗读、体会、回答【教师】洪解i寺词的注释与译文

7、内容译文从送别的那一刻起,我就陷入难舍难分的情绪,对你的相思不绝如缕。我斜倚着栏杆,用衣袖拂去如雪的杨絮。然而只见弯弯曲曲的小溪向东流去,重重的山峦遮住了你的身影,心上人真的已走远!【知人论世】教师播放视频“关汉卿与单刀会”(详见教材),讲解关汉卿生平以及所著i嗣关汉卿(约生于金末,卒于元),号已斋叟,元代戏曲作家,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合称元曲四大家.详见教材感受诗情这首小令仅七句,二十九个字,却形象、完整地描绘了一幅送别图,委婉、细腻地抒写了女子心中哀婉凄绝、缠绵白飒的离别情绪。前两句表达了女子自心上人离去后的伤痛之情。一个自字,表现了时间之长,可见难舍之深。第三句说相思只有一点,似乎不多

8、,但又不知“几时能绝,将女子藕断丝连的绵绵相思之苦表现得淋漓尽致.第四句不仅再现了暮春凄清的环境和悲凉的氛围,而且以“袖拂一个看似随意的动作,饱含了女子的无限愁思。末尾三句既有女子无可挽回的无奈,又有女子对心上人远去的失落、怅然。一声长叹人去也,看似了结,却引出了更多的绵绵相思,给人以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感受.全篇语言自然朴实,风格婉曲柔媚,情深意长,韵味悠远。曲中虽没有出现悲、伤、痛等字眼,却洋溢着凄凉、伤感的情调。一点又人去也”这些平白如话的语词中,蕴含了一个凄婉的故事,一段强烈真挚的感情.吟诵诗韵【师生互动】【教师】提出以下问题,随机遨请学生回答问题结合内容,说一说诵读时的基调应是怎样的

9、?【学生】聆听、思考、回答【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全曲的诵读基调是婉转深沉的。读者应准确把握女子的性格特征,认真揣摩其语气、口吻,怡如其分地把握女子送别心上人时的那种难舍难分。诵读时,读者应语气沉缓,语速稍慢,读出哀婉凄绝、缠绵俳恻的离别情绪。尤其是诵读末句时,读者要带有叹气的语调,一字一顿,加大吐字力度,将情绪推向高潮。【课堂讨论】【教师】组织学生分组,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以下内容开展讨论在南吕四块玉别情中,作者刻画了T立怎样的女子形象?【学生】思考、讨论、形成结论、派小组代表发言【教师】评价学生的发言越调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J晰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诵读

10、体会】【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全文,提出以下问题,随机邀请学生回答问题说一说,这首小令勾勒了T副十么图景?【学生】朗读、体会、回答【教师】讲解诗词的注释与译文内容译文天色黄昏,苍老的树上枯藤缠绕,乌鸦纷纷归巢。小桥下流水潺潺,小桥边的住户炊烟袅袅。在瑟瑟秋风中,游子牵着一匹瘦马,缓慢地走在荒凉的古道上。夕阳西卜,极度伤感的游子漂泊在天涯。【知人论世】教师讲解马致远生平以及所著诗词马致远(约12511321后),号东筒,大都(今北京)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马致远创作的戏曲以格调飘洒脱俗、语言典雅清丽著称,现存汉宫秋荐福碑岳阳楼任风子等。他亦擅写散曲,多描写幽栖的生活、恬淡的情趣和自然景物,有散曲

11、集东篱乐府。感受诗情年轻时的马致远热衷功名,但未能得志,过着漂泊无定甚至困窘潦倒的生活。在羁旅途中,他写下了这首匠心独运、自然天成的越调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仅五句,二十八个字,用极其简练的白描手法,勾勒出一幅游子深秋远行图。全曲不用T*秋字,却写尽深秋落日黄昏的萧瑟景象;不用一个思字,却将漂泊天涯的游子愁思表现得淋漓尽致。【师生互动】【教师】提出以下问题,随机邀请学生回答问题全曲是如何突出秋与思的?【学生】聆听、思考、回答【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前三句一连推出枯藤、老树、昏鸦、4晰、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个意象,既无夸张,也不用典,奠定了全曲悲秋的基调,充满了萧索的气氛,有着鲜明的画面感

12、。后两句将景物与人物交织在一起,含蓄中彰显了情景交融的意境,抒发了游子漂泊不定而又忧愁的悲凉情怀,恰当地点出了秋思的主题。此曲采用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视觉效果和感情色彩。其一,枯藤、老树、4晰、人家、古道是静景,昏鸦、流水、西风、瘦马、夕阳是动景,动静结合,相互辉映。其二,落日余晖的明亮,深秋晚景的暗淡,色调一明一暗,相辅相成。其三,昏鸦归巢衬托了游子的归宿无处,桥边人家的天伦之乐衬托了游子的羁旅之苦,在感情上形成了鲜明对比。此曲语言极为凝练却容量巨大,意蕴深远,结构精巧,顿挫有致,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吟诵诗韵【教师】播放视频”越调天净沙秋思朗诵“(详见教材),辅助分析全诗基调全曲的诵读基调是

13、忧郁悲伤的.诵读时,读者应语气舒缓,节奏不要太快,语速中慢,读出曲子所表达的苍茫、旷远、悲怆的情感.韵脚及处于偶数位的平声字(一声或二声调)的读音要拖长,如“枯藤老树昏鸦中的藤鸦二字。读罢夕阳西下,读者可长舒一口气,再浓情托出断肠人在天涯”。【课堂讨论】【教师】组织学生分组,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以下内容开展讨论在越调天净沙秋思中,作者把富有特征的景物直接组合在一起,营造出特别的氛围。假如你身处其中,面对此情此景,会有怎样的感受?【学生】思考、讨论、形成结论、派小组代表发言【教师】评价学生的发言【蚂聆听、理解记K课堂活动(10min) 【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讨论,并进行交流与分享与马致远同时代的白

14、朴,也以天净沙的曲牌创作了一首小令越调天净沙秋: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此曲意境开阔,设色绚烂,清丽隽永。曲中秋景从萧瑟、寂寥到明朗、清丽,表现了作者由冷寂、惆怅转为豁达、开朗的情感变化。这两首小令分别用到了哪些意象?所表现的意境是否相同?与同学交流讨论,说说自己的看法. 【学生】聆听、思考、讲述、颊 【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通过课堂活动,加强学生对元代散曲的认识和理解第二节课问题导入(5min) 【教师】提问引出新知识点谈谈你对散曲的认识,总结其风格特点。 【学生】聆听、思考、发言用问题导入,让学生主动探究诗词的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传授新知(25mi

15、n)【教师】讲解正宫塞鸿秋雨余梨雪开香玉双调沉醉东风渔夫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的相关内容正宫塞鸿秋雨余梨雪开香玉元郑光祖雨余梨雪开香玉,风和柳线摇新绿。日融桃锦堆红树,烟迷苔色铺青褥。王维旧画图,杜甫新诗句。怎相逢不饮空归去。【诵读体会】【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全文,提出以下问题,随机邀请学生回答问题这首小令描绘了,十么景色?【学生】朗读、体会、回答【教师】讲解诗词的注释与译文内容通过老师讲解、课堂问答、分组讨论、解析作品等,使学生了解正宫塞鸿秋雨余梨雪开香玉双调沉醉东风渔夫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的诗词内容,感受诗词的意境译文雨后雪白的梨花盛开,清香四溢;和煦的春风吹动着柳条,绿枝摇曳。温暖的阳光映照看桃

16、林,远望桃花就像红色锦缎;烟云笼罩着遍地苔薛,像铺上了青绿色的褥子。这春景有如王维的画和杜甫的诗,充满诗情画意。难得相逢,怎能不纵情游赏,痛饮而归?【知人论世】教师讲解郑光祖生平以及所著诗词郑光祖(?一1324之前),字德辉,平阳襄陵(今山西襄汾)人,元代戏曲作家。郑光祖所作杂剧今知有十八种,现存倩女离魂梅香王粲登楼周公摄政三战吕布等。他的曲词深情优美,融汇唐诗、宋词与民间俗语,又有自己的匠心独运。感受诗情郑光祖以正宫塞鸿秋创作了三首小令,表现了自己对富贵的蔑视,颂扬了隐居的清高。这里选的是第二首,描写了乡居生活的春日美景。这首小令勾勒了一幅花红柳绿、生机盎然的原野春日图,表达了作者愉悦的心情

17、,同时体现了作者狂放豪迈的性格。前四句运用层层加彩的铺陈渲染手法展现了初春原野的迷人景象。梨花、柳枝、桃花、青苔分别置于雨、风、日、烟的自然条件中,各呈白、绿、红、青的色彩与绽放、摇曳、堆垛、铺展的芳姿,尽显盎然春意。这美景富于诗情画意,令人目不暇接,水到渠成地带出了王维旧画图,杜甫新诗句”的评语。【师生互动】【教师】提出以下问题,随机邀请学生回答问题末句怎相逢不饮空归去”显得有些突兀,将此句删掉是否会更好?为什么?【学生】聆听、思考、回答【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末句以相逢不饮作为辜负良辰美景的象征。一个怎”字,表现了一种强烈的行乐须及时”的人生信念.与前面的铺排相比,此句显得有些突兀,但这正是

18、作者对于春景极其热爱的体现,使其狂放豪迈之情尽显无遗。全曲极写春景的美好,辞藻典丽,清新流畅。整首曲子洋溢着热烈欢快的情绪,使人不禁陶醉其中。吟诵诗韵全曲的诵读基调是清新舒展的。诵读前六句时,读者应声音柔和,使用轻快明丽的节奏。诵读末句时,读者要适当提高音量,加大吐字力度,语气热情奔放,读出作者对春景的热爱。【课堂讨论】【教师】组织学生分组,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以下内容开展讨论王国维人间词话云:”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正宫塞鸿秋雨余梨雪开香玉描写了怎样的景?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学生】思考、讨论、形成结论、派小组代表发言【教师】评价学生的发言双调沉醉东风渔夫元白朴黄芦岸白频渡口,绿杨堤红蓼滩头。

19、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点秋江白鹭沙鸥。傲煞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诵读体会】【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全文,提出以下问题,随机邀请学生回答问题这首曲子中塑造了,十么形象?作者塑造的目的是什么?【学生】朗读、体会、回答【教师】讲解诗词的注释与译文内容译文黄芦绕岸白频漂浮的渡口,绿杨树护堤红蓼花开满滩头。这里虽没有生死之交的挚友,却有亳无机巧、算计之心的朋友,在秋江上点水飞翔的白鹭沙鸥。鄙视那些达官贵人们的,正是那不识字、在烟雾苍茫的水面上钓鱼的老头。【知人论世】教师浴解白朴生平以及所著诗词白朴(1226-1306以后),字仁甫、太素,号兰谷先生,澳(y&)州(今山西河曲)人,元代戏曲作家。白朴

20、所作杂剧今知有十六种,现存墙头马上梧桐雨东墙记三种,皆描写爱情。他的散曲以清丽婉约见长,另有词集天籁集。感受诗情这首曲子塑造了一个自由自在的渔夫形象,借此表达作者傲视权贵、不以尘世为怀的人生态度,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前两句对仗工丽,写景如画。作者用黄芦白绿杨红蓼等色彩明艳的自然景物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的自然环境,点染出一幅清丽无比的秋江图。其中,黄、白、绿、红四种颜色交相辉映,给人以美的享受。中间三句借用鸥鹭忘机的典故,表明渔夫选择与白髭沙鸥为友。一个却字,更显回环委婉的节奏之妙。末尾两句点题,渔夫虽然不识字,却连万户侯也不放在眼里,表现了渔夫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情致。现实中的渔夫不大可能

21、这样悠闲自在,也未必敢傲视万户侯。不难看出,作者所写的渔夫是其理想人格的化身。其中,傲字表明了作者坚决不向黑暗社会妥协,保持高风亮节的态度。全曲语言清丽,风格俊逸,绘景鲜艳明丽,境界开阔,其表现的高洁情怀和处世态度直抵人的心灵,具有深厚的历史穿透力。嘴i镯全曲有节奏而不刻板,停顿可划分如下:黄芦岸/白频渡口,绿杨堤/红蓼滩头.虽无,刎颈交,却有感机友,点/秋江/白鹭/沙鸥。傲煞/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师生互动】【教师】提出以下问题,随机邀请学生回答问题该曲的诵读基调是怎样的?【学生】聆听、思考、回答【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全曲的诵读基调是深沉宁静的。诵读时,读者应注意停顿,节奏自然

22、舒缓,读出曲中的音韵美和节奏感。【课堂讨论】【教师】组织学生分组,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以下内容开展讨论在这首双调沉醉东风渔夫中,白朴笔下的渔夫是什么样的形象?寄托了其怎样的情感?【学生】思考、讨论、形成结论、派小组代表发言【教师】评价学生的发言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元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诵读体会】【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全文,提出以下问题,随机邀请学生回答问题这首散曲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作者想表达什么感情?【学生】朗读、体会、回答【教师】讲解诗词的注释与译文内容译文(华山的)山峰从西面会聚,(黄河的)波涛像发怒

23、I以的汹涌。潼关古道内接着华山,外连着黄河。遥望长安,我思潮起伏。从秦汉宫殿遗址经过,心中涌起无限伤感,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一朝兴盛,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依旧受苦。【知人论世】教师讲解张养浩生平以及所著诗词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人,元代文学家。张养浩能诗擅曲,作品题材多样,有政论集三事忠告、诗文集归田类稿、散曲集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他的散曲以豪放著称,多写弃官后的田园隐逸生活。感受诗情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年),关中大旱,张养浩被任命为陕西行台中丞以赈济灾民。隐居后的张养浩本决意不再涉仕途,但得知重召他是为了赈济灾民,便不顾年事已高,毅然应命。在赴陕救灾途中

24、,他以中吕山坡羊写了一组怀古之作,气势雄浑,感慨深切。这首散曲是一首怀古小令,虽然题为怀古,实则重在伤今,抒发了作者的历史兴亡之感,表现了作者对历代封建统治者的不满和对人民的深切同情。全曲共分三层,由写眼前所见之景转而抒发怀古之情,接着发表议论,层层深入,环环相扣,极富条理性。前三句写景,从空间的广度用拟人的手法写潼关雄伟险峻的气势。中间四句怀古,以长安为背景,跨越时代,凝练地概括出历史上所有王朝的共同命运。末尾四句议论,是作者对千百年历史的哲理式沉思,一语中的,道破了封建王朝兴兴亡亡的实质,说明了封建统治与人民的根本对立。全曲将呜咽凄怆的韵律、雄浑苍茫的景色、真挚深沉的情感和鞭辟入里的议论完

25、美结合,熔悲情壮景于一炉,汇古今兴亡于一体,形成了高远深邃的意境,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吟诵诗韵【教师】播放视频”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朗诵“(详见教材),辅助分析全诗基调全曲由情贯穿始终。因此,读者要把握景从情发、情从景出的情景关系,用心体会曲中的今昔对比、时空交错、虚实相生,感悟作者深沉的感慨。全曲的诵读基调是沉郁苍凉的。诵读时,语气深沉,语速舒缓,节奏沉郁。诵读兴亡二字时,读者应有所强调和突现;诵读末句百姓苦时,读者要适当延长读音,以表达意味深长的哲理。【课堂讨论】【教师】组织学生分组,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以下内容开展讨论作为一首怀古之作,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咏叹了怎样的历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怀古

26、之情?【学生】思考、讨论、形成结论、派小组代表发言【教师】评价学生的发言【学生】聆听、理解、记忆课堂活动(10min)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以下任务咏史怀古类诗歌是中国诗词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主要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IIS古地、凭吊古迹、咏叹史实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你还知道哪些咏史怀古之作?它们有何异同?与同学交流讨论,说说自己的心得体会。 【学生】聆听、思考、讨论 【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通过课堂活动,加强学生对宋代元曲的认识和理解课堂小结(3min) 【教师】简要总结本节课的要点本节课讲解了元代散曲的相关知识,学习了诗词南吕四块玉别

27、情越调天净沙秋思正宫塞鸿秋雨余梨雪开香玉双调沉醉东风渔夫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等经典作品,希望大家课下能够及时复习巩固,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赏析元代散曲的相关作品。 【学生】总结回顾知识点总结知识点,巩固学生对元代散曲的相关知识,以及元代散曲中的经典作品的印象作业布置(2min)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完成基础知识检测”中的相关习题。 【学生】完成课后任务通过完成课后作业,复习巩固学到的知识教学反思本节课在教学中,采用了个别学习,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等多种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这些形式为学生创造了合作交流的空间,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充足的时间,让他们有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学生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这是学生自己学习最重要的学习资源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