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班主任策划组织班队活动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同类型班主任策划组织班队活动分析.docx(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不同类型班主任策划组织班队活动分析作者:袁文娟一年来,因工作需要,笔者在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学校观摩了近百节班队活动,并与近百位班主任进行过交谈,结果发现:不同资历、经历和认识水平的班主任,在策划组织班队活动的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特点。第一类班主任:这类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考虑得更多的是“搞一个怎样的活动。才能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教育”。他们组织活动较多。涉及范围广。但各活动间缺少内在联系,“跟风”现象严重。这类教师主要集中于担任班主任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师群体。他们对组织学生开展活动充满热情,但由于缺乏活动策划的专门培训,所以习惯于“跟风”。一是“跟年级组老师之风”。看见别的班级在搞什么活动,特别是成功的活
2、动,就迫不及待地把活动移植到自己班,但效果却常常不理想.因为一次成功的活动需要坚实的根基(班级本土性)和前期活动的铺垫、积累,简单模仿,无法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二是“跟节日教育之风”。“三八”妇女节到了,就搞一个“我爱妈妈”活动;清明节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红五月”组织学生走访劳动模范活动一个接着一个,主题与内容不断变换。这样组织活动,能给学生一定的新鲜感,但由于活动之间缺乏内在联系,不容易把活动做深,难以形成活动影响力。其实“跟风”未尝不是新教师组织策划活动的一条捷径,问题是要学会“跟什么风”“怎样跟风”。跟着别的老师做活动,关键要弄明白,人家为什么要搞这个活动?通过这个活动要达成怎样的目标?
3、自己班组织这样的活动是否具有同样的背景和价值?如果没有,就不要搬来用;如果有,则要进一步分析两班的差异,然后基于本班学生的独特性进行改动。关键要注意,活动的基点是研究自己的学生。再说“跟着节日教育走”。重大节庆日有着非常丰富的教育资源,活动搞得好,会有事半功倍的功效。例如:重阳节倡导尊老敬老,重阳节到来之际,可以想一想这一传统节日对于班级学生是否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了解一下班级学生与长辈相处是否融洽?存在什么问题,是否需要通过活动来引领?是否有典型的好人好事需要借助于活动进行宣传和表扬?是否需要引导学生去关注节日的文化内涵等等。如果活动前教师认真调查与思考过,相信设计出来的活动定会受到学生欢迎
4、,并能自然地衍生出若干系列活动。第二类班主任:这类教师策划和组织活动时更多关注的是“怎样在班级落实学校教育活动的要求”。他们组织的活动,主题集中,有形成系列的意识。但缺乏层次性。这类教师大都有35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己全面了解并基本适应学校管理及组织教育活动的基本要求,每学期都能把学校的统一要求转化为班级活动目标,并细化为一个个系列活动。例如:11月科技节,学校依托比赛,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开展科普教育。这类老师最常见的做法是把比赛项目先在班级过一遍,选出合适人选或作品参加全校比赛。以下是一位老师的活动安排。活动主题:科学在我身边活动安排:1、科技小制作活动。(1)科技小制作讲座;制作科技作品;
5、(3)作品展示,评选并推荐优秀作品参加学校评比。2、科普绘画比赛。(1)科普绘画获奖作品赏析;(2)科普绘画创作;(3)作品展示,评选并推荐优秀作品参加学校评比。3、科技小论文.(1)“怎样撰写科技小论文”讲座;(2)撰写科技小论文;习作交流,评选并推荐优秀作品参加学校评比。这样的设计,虽说活动较多,也似乎成了系列,但仔细分析这三项活动,实质只是“面”的铺陈,内容的替换,缺乏活动目标“质”的递进,难以体现教师“扶一一半扶一一放”的指导过程,也看不出系列活动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不同要求。面对同样的活动主题。下面是另一位老师的设计。活动安排:1、科普总动员。(1)找一找,秋天的校园有何
6、变化?邀请科学老师一起解释变化的原因,揭示“科学就在我身边”;(2)解读科技活动方案。2、创作齐动手。(1)选择最有趣的项目进行创作;“我的大作发布会”;根据师生建议,修改完善自己的作品;(4)受其他同学作品的启发,再选择一个项目进行作品创作,并由父母点评,修改完善。3、成果共分享。(1)给出一个理由:“我的作品代表班级参赛”;(2)投出一张选票:“XX的作品真棒”;(3)分享一个收获:今年的科技节,我一。虽说还是这几项活动,但经过老师的精心策划,不再是简单地为“参赛而活动”的设计,整个活动安排合理、富有情感。由季节的自然更替为由头引入活动,形象直观,有说服力,能激发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科学的兴
7、趣。小制作给学生自主权,选择一项最有兴趣的项目参加,经历“制作一一作品发布一一师生评议修改完善”这样一个过程,之后再选一项按流程自主活动。活动要求逐步提高。还把“师生评议”拓展为“家长评议”。通过一件作品联系学生、教师与家长,彼此之间的真情(亲情)交流又多了一个话题。如果教师在学生“成果共分享”后再作一次总结梳理,在思维、能力、品质培养方面再作一点提升就更好了。第三类班主任:这类教师在策划活动时更多关注的是“如何解决当前班级学生中存在的问题”。他们组织的活动针对性强。但对学生潜能开发不够。活动缺乏引领性。这一类班主任在促进学生发展丁作中已逐渐形成自己的想法。他们能够比较敏锐地捕捉到学生中存在的
8、问题,并且尝试通过活动解决问题。应该说这比起传统的靠“单纯说教”改变学生的认识与行为己经有了根本性的转变。例如,进入高年级,老师发现部分学生课间喜欢高声喧哗,严重影响他人休息,于是随机录下课间活动的声音,班队课时放出来给学生听。学生听后感到非常惊讶,认识到了课间高声喧哗确实妨碍别人休息,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也确实有所改变。老师也为“我与安静同行”活动的创举感到欣慰。但没过多久,新问题又出现了,许多男生课间喜欢聚在走廊打打闹闹。老师发现后便又想着开一次班队活动一一“课间要做文明游戏”这位老师的做法带有一定普遍性,“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究其原因,是该教师没能透过学生升入高年级后出现的反常现象,看到学
9、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些心理需求。进入高年级,部分男生常会通过标新立异或惹女生生气等方式引起对方注意。课间堵在教室门前不让女生通行便是其惯用手法。所以“我与安静同行”活动之后,如果老师能顺势安排参与性较强的活动,让学生体验动静有序的重要性,满足学生自我展示的需求,提供男女生正常交往合作的舞台,或许有些问题就会消失在萌芽状态。我曾看过另一个高年级的班队活动,题为“劳动真美活动的创意缘于学生进入五年级之后,老师发现学生对原来十分积极的劳动开始有所懈怠,甚至出现“溜岗”现象。和前一位教师不同,该班教师没有立即采取行动,而是静心观察,进而发现是部分男生开始变“坏”,大部分女生依旧认真工作,甚至主动把男生的工
10、作做了,且很少有人向老师报告(和四年级相比有很大反差)。于是老师马上想到:女生发育相对于男生要早,女生有扮演“姐姐”角色的趋势,男生则将错就错,过足“贪玩小弟”瘾。基于这样的认识,老师策划了“劳动真美”系列活动:1、大追踪:观察某一同学岗位劳动情况。2、大特写:记录或描写该同学劳动时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个场景。3、大演播:“一分钟赞美一一夸夸我们班的()”。引导学生向为集体、为伙伴默默无闻服务的同学表达感谢和赞美之情。4、大交流:“劳动真美”。指导学生用手抄报的形式,交流岗位劳动的收获与体验。在此基础上,老师还策划组织了“360”特别行动,以“红领巾志愿娃”“红领巾钟点工”的形式组织学生到具有
11、真实社会情境的岗位上开展活动,体验“360行,行行出状元,劳动真美”的深刻内涵。第四类班主任:这类教师在活动的策划与组织中更多关注的是“如何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发展”。他们能整体策划活动,目标清晰,有较强的资源整合意识。这类教师的学生工作已基本形成风格,活动策划意识强,能围绕学生成长发展的主线,点、线、面结合,“过去时”“现在时”“将来时”一起做,综合交叉,螺旋上升地组织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点”是作为道德基础性构成的几个基本元素对于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培养要求,“线”是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成长需求,“面”是学生丰富多彩、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每次策划活动都以“长程”的意识设计“短时”的教育活动,
12、把小的切入点一一也就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或需要关注)的问题放在学生主动健康发展的大背景之中。回溯过去,着眼现在,预设将来。“综合交叉,螺旋上升”的关键是在“线”上选“点”,与“面”链接,因为某一主题所包含的基本元素是综合的,所涉及的领域也不是单一的,所以会出现交叉,同样的内容在后续年段可以重复出现,但要求相应提高,螺旋上升。例如: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许倩老师设计的班队活动下雨啦就是基于这样的想法设计的,它是二年级“合作”主题教育的一项内容,整个系列活动包括:小队合作活动之1,游戏篇。(1)小马过河;(2)下雨啦;(3)小树叶找妈妈;(4)森林音乐会。2,岗位篇。(1)以小队为单位寻找合作岗位;
13、(2)岗位竞聘;(3)岗位评价,我们能行一经验交流;(4)岗位合作,我们真棒一一优秀小队评选。3,学习篇。(1)快乐生活一一童谣传唱;(2)美丽秋天一一树叶贴画;(3)古诗诵读擂台赛;口算接龙比赛。设计是从平日的游戏活动开始,延伸到班级岗位,最后再回到学习活动中,把四人小组建设、小队建设、语文学科活动、课间活动指导、伙伴交往指导、小干部培养等有机地整合起来,老师成了学生多彩童年生活的编织者,活动产生的效果也是综合的。以上四类班主任在班级活动策划组织过程中呈现出来的不同表现固然与其不同的资历、经历和认识水平相关,更重要的可能还与其对学生工作的解读相关。如何正确面对差异,促进不同发展水平的教师不断地成长与发展,将是学校层面学生工作和教师发展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