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家具中屏风的功能性探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家具中屏风的功能性探微.docx(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中国古彳卷具中屏风的功能rs帽屏风作为中国古代家具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古代人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其在室内空间位置的特殊性,往往又渗透着某些独特的文化涵义,成为一种象征符号。本文将对古代屏风的实用功能和文化寓意予以相关表述。屏风;起源;功能性;寓意“屏”,通常都称“屏风”。屏风是中国古代家具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古诗词中有很多咏屏的佳句。虽然随着建筑结构的演变,屏风与人们的生活己越来越远,但作为一种传统的生活器具,对屏风进行研究,则有助于加深对古人生活方式的理解。在古代家具中,屏风看似简单,制作工艺却极为复杂,正如西汉桓宽盐铁论中有云:“一杯楂用百人之力,一屏风就万人之功。故而屏风的各种形制
2、以及材料工艺等浩如烟海,不胜枚举。鉴于篇幅所限以及学界对古代屏风的材质和工艺研究的论述文章相对较多,所以,本文仅就古代屏风的功能及其文化象征意义作相应的阐发。一、屏风的起源物原中说:“轩辕作帷帐,禹作屏。”2据史料记载,屏风最早出现于周代,不过当时没有屏风这个名称,称为“斧宸”或“斧钺”。其最初的功用是为了彰显皇权的威严。“斧钺”放置在皇帝的龙椅后面,以木为框,在木框之上再裱上绛色的布帛,然后画上象征皇权威严的斧和钺,近刃处为白色,近巩处为黑色。三礼图中曰:“几大朝观、大乡射,凡封国命诸侯,王位设触依(牖依与斧同)工网所以称其为“斧度或斧依、“斧钺”。礼记集说中云:“斧依,为斧文屏风于户牖之闲
3、。”4历代的帝王都会在龙椅后面布设一座威严的屏风。随着朝代的变更,龙椅后的屏风也在不断变更着式样,以之能彰显皇权的威严,衬托皇帝的威武。在金碧辉煌的“斧钺”衬托之下,皇帝的权威显得至高无上,封建统治阶级森严的等级制度显得更为直接。这样的屏风自然都是极尽奢华的,天子可以动用举国之能工巧匠制作。所以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斧钺”都能算是古代屏风中的代表。最初的“斧钺”经过漫长时间的发展与演变,逐渐进入民间。到了汉代,有钱有地位的人家均设有屏风,成为当时的一种时尚。屏风多以木板上漆,加以彩绘。纸张发明后,多用纸糊,上面画各种仙人异兽等图像。魏晋至隋唐五代时期,屏风的使用较前代更为普遍。不但居室陈设屏风
4、,就连日常使用的茵席、床榻等边侧都附设小型屏风。到南北朝时,屏风开始向高大方面发展,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由于厚重,在室内摆设的位置比较固定。隋唐五代时期,书画屏开始盛行,史书及当时的绘画中均看得到。著名的如唐太宗的“戒奢屏”等。宋代的屏风,形象资料颇多。如李公麟高会学琴图中的屏风,宽边框,全身素面,不加任何装饰。河南宋墓壁画对坐图中,夫妇俩生前对坐饮茶,身后有屏风遮蔽,从画面看,多是室外使用的场景,主要为显示主人的地位和身份。屏风在宋代以前基本以实用为主,装饰次之。到了明清两代,不仅为实用家具,更是室内不可缺少的装饰品。融实用性、观赏性于一体,不仅拥有实用价值,还具有美学价值。制作屏风的工艺手法
5、也异彩纷呈,成为传统工艺领域里的一支奇葩而流传,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二、屏风的功能屏风的遮蔽功能。人们把屏风视为划分空间的工具,这与早期的建筑式样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早期的建筑比较简单,不像现在这样房子建好以后各种功能空间均己划分完毕,入住以后,一般不必考虑功能空间的再次划分。而早期的建筑一般都是方方正正的,并没有将卧室、客厅、餐厅等明确地划分开来,房间里面各种功能兼而有之既是客厅又是卧室、既是书房又是餐厅。这反映在建筑上应该是意识层面上尚不成熟,还没有意识到要将室内空间进行功能性划分。然而,人是室内空间活动的主体,是有各种各样需求的。比如私密性的需要:人在睡觉的时候不愿意被别人打搅,在进行某
6、些隐蔽活动时不愿意被别人看到。那么同一房间要完成多种多样的功能诉求,是很有必要对房间进行空间的划分。所以室内摆放的屏风就起到了空间隔断的功能,用屏风划分出各种不同的功能空间。因此,早期对屏风的解释为:“屏,蔽也。”5此主要是起遮挡视线的作用,保护相对的私密性。因为屏风移动方便,所以对于空间的划分比较自由,也变化多样。五代画家顾闵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中,就以屏风将室内空间划分为许多功能空间,有会客场所、娱乐场所等,屏风既分割了画面空间也分割了室内空间,使其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作品中偶尔还有人躲在大屏风后面,不动声色地观看外面的动静,屏风此时又起到了很好的遮蔽作用。史记孟尝君列传载日:“孟尝君待客坐
7、语,而屏风后常有侍吏,主记君所与客语。6由此可见,当时的屏风应该不会太小,最起码可以在屏风后面藏一人而不被发现。1983年,广州象岗汉南越王墓就出土一件漆绘屏风,高约1.8米,宽约3米。整体由五扇彩绘漆板拼合而成,正中一扇较大,两边各有两扇较小,在中间一扇大板上还辟有一小门,左右两扇门扉可自由开闭,匠心独具,设计精巧。这样的设计使主人出入时不必绕行于两侧。此屏风既宽阔,又高耸,人藏在屏风之后当然是不会被发现的。在后汉书宋弘传一文中,曾载东汉光武帝召宋弘谈话,让他的姐姐湖阳公主在屏风之后聆听。7以此推测,当时的屏风,和南越王生前使用的漆绘屏风应该不相上下,也是又高又大。屏风的挡风功能。现存的早期
8、建筑遗址由于长时间受到风雨的侵蚀,乃至人为的破坏,我们所能见到的仅为地面上留存的平面遗迹,其建筑的高度无法考证,只有其长度和宽度可以大概地测量出来。然而,从留存下来的柱基遗迹,我们依然能够推测出当时建筑的室内特点空间跨度较大。从现存的建筑小陶塑、绘画(包括墓葬壁画、画像砖、画像石等)我们可以得到进一步的证明当时的建筑结构多为木构架结构,夯土墙,墙面上多门多窗,结构不够严密,封闭性较差。由于早期的建筑封闭性较差,致使室内空气的流动性较强,所以古人喜欢在床榻周围围上屏风,起挡风的作用。人在睡觉时整个身体都处于松弛状态,各部分机能都比较脆弱,极容易受到来自外界的侵害,所以在封闭性较差的空间里,就很容
9、易使人着凉感冒。古人用屏风合围于床榻四周,阻挡凉风的侵袭,保护床上睡眠中人的安全。这种屏风一般都是由几扇连在一起,在天气转凉的时候,将其围于床的四周。当天气变热的时候,由于屏风的阻挡,使床上通风较差,这时就将围于床榻四周的屏风收起,摆到别处。古人喜欢在夏夜里纳凉,天气较好的话干脆就睡在外面了。在床头安放一个枕屏就很有必要了。枕屏早在唐代就已出现。李白在观元丹丘坐巫山屏风中就写到:“昔游三峡见巫山,见画巫山宛相似。疑是天边十二峰,飞入君家彩屏里。”提到的就是枕屏。至宋代时枕屏尤为盛行,它一般安放在床头,形制较小。欧阳修书素屏一诗中就说到:“我行三千里,何处于我亲。念此尺素屏,曾不离我身”。“开屏
10、置床头,辗转夜向晨,可见这种安放于床头的小素屏是可以随身携带的,睡觉时将其拿出来安放在床头,其主要功用就是挡风,挡住直吹于头部的风,就可保护安睡者的健康了。屏风的装饰功能。屏风一般摆设在室内显眼的位置,与古家具相互辉映、相得益彰、融为一体,呈现出一种和谐宁静之美,成为家居装饰不可分割的整体。古时,王侯贵族的屏风制作非常讲究,用了云母、象牙、玉石、以琅、水晶、翡翠、金银、琉璃等贵重材料。制作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立式、折叠式屏风等。后来还出现了纯粹作为摆设的台屏、挂屏。按屏的建造材料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石屏、木屏、竹屏等。明清时期的屏风制作技艺也十分精美,如江浙艺人选用红木为主材,在屏风上镂雕
11、人物、花卉、山水、鱼虫、楼阁等图案,极具江南风采;福建、安徽等地的屏风,则以装饰富丽、镶嵌丰满、用料精细、坚实耐用而著称。曾销往东南亚及欧美等地,在世界家具工艺史上占据有显赫的位置。长期以来,屏风不仅是宫廷官府、豪宅贵邸的实用和装饰之物,也是备受推崇的收藏佳品。现存故宫的桐荫仕女图油画屏风,便是一件传世佳作,相传为马国贤所绘,屏风的背面有康熙皇帝的御批。屏风的附加功能。古代的屏风有时也会充当一下临时的衣架。充当临时衣架的屏风一般为170厘米左右,而这正是一般座屏的高度。从人体工学来分析,这个高度符合大多数人手臂上展的高度,人顺手随意的将衣服临时搭在屏风之上也是很自然的事。在没有严格规定的情况之
12、下,在屏风上面搭一件衣服也无伤大雅,更何况座屏上缘的结构与衣架的结构也有共同之处。在中国古代家具价值考成一书中讲述到架格类家具时,就附有明代小说石点头中的一幅图,图中所绘屏风之上就搭了几件衣服。此外,还有在屏风上安兵器架的,如山东安邱画像石上的屏风,后面右侧安兵器架,用以放置刀剑等兵器。三、屏风的文化寓意风水学尽管具有很大的迷信色彩,但却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在古代的建筑观念中是必须予以考虑的地方。而“气场”则是风水学的核心概念。反映到建筑上就是探索如何使人、建筑物、自然生态三位一体、和谐共生,也就是寻求一个“好气场”,这是风水学研究的范畴。屏风作为古代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筑中不可
13、或缺的重要成分,所以对于风水的考虑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上述的那种安放于床头的枕屏,笔者以为,更可能还出于风水的考虑。因为古人比较忌讳床头“落空”,放一个小枕屏,就有了“靠山”。在风水学的视野中,屏风则具有聚气、纳福、避邪的功能。屏风的风水作用与古代四合院中的“影壁墙”作用相似。在四合院中大门内侧设置“影壁墙”主要是用来阻挡“气”的冲煞,因为居家风水中忌讳直来直去。古建筑中的门为“气口”,气流从门进入,有了屏风或影壁墙的阻挡就不会直来直去,也因为屏风或影壁墙的阻挡,使气流必须绕行于其四周,减缓了气流的速度,气缓则不散,使气流在室内空间周而复始地运行,起到了聚气的作用,正所谓“曲则有情”。这种思想
14、发展到美学中,便有了“曲径通幽”之美,“曲水流觞”之雅。古代的屏风上多描绘一些吉祥图案,以寄托主人招福纳祥的愿望。从风水学的角度看,他们认为这些图案对于主人的运势是有帮助的。古代屏风的装饰图案往往会蕴含比较深刻的寓意。史传,唐太宗就曾将他的治国之道书于屏风之上,用以自勉并以此警示大臣。唐宪宗也曾先后命大臣,搜集历史上君臣成败教训的事例,制成连扇屏风,用来以古鉴今。统治阶级在坐稳江山之后,会利用各种手段来宣传统治阶级的思想,以教化民众,在宣传手段还比较落后的古代,屏风的图案和纹饰也起到了教化民众的作用。古人还把帝王将相、贞洁烈女等事迹画于屏风之上,目的是寓教于画,教化民风,同时也起到歌功颂德的作
15、用。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山西司马金墓出土的北魏时期彩绘漆屏,上面描绘的帝舜尽孝、班姬辞辇等故事无不是为了让后人了解这些人的事迹,并最终达到宣教目的。屏风制作工艺和屏风上记录的史料典籍、诗词歌赋、民俗民风等,使屏风具有了说教警诫、江山永固、祈福迎祥、修身养性、祛邪镇宅的精神和文化内涵。综上所述,屏风作为古代家具的重要一员,在我国古代人的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时过境迁,随着建筑结构的不断演进,建筑空间功能性的不断完善,屏风的许多功能都己在演进中消逝。随着社会的转变,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已很难把它作为家庭的陈设品,只有在剧院、茶楼、会所等特殊的文化场所才有它的身影。偶尔还有人在室内装饰时放置一扇独具东
16、方魅力的屏风,成为其室内布置的一大亮点。在了解了屏风的相关功能及寓意后,对于我们布置室内环境也许会有一定的帮助。近年来,海内外人士又开始对包括屏风在内的中国古典家具产生了兴趣,古典家具的文化美感正逐步被人们重新认识。希望人们能从屏风中挖掘出新的美感,得到新的启迪。以上几点仅为笔者的一家之言,基于各种条件的限制,难免会有不足之处。本着抛砖引玉之态度,藉此对屏风的专题性研究能有所帮助。注释:中国传统家宅理念用“曲则有情”来形容水、路的吉祥。1汉桓宽.盐铁论M.王利器校注本.北京:中华书局,1992.2明董斯张.广博物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3宋聂崇义.新定三礼图M.丁典点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4元陈滞.礼记集说M.北京:中国书店,1994年.5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6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7南朝宋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