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24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24版).docx(8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国家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24版)国家卫生健康委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领导小组2024年3月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加强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发2019)23号)要求,保证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同质化,在专家研讨、专题论证的基础上,结合最新政策文件,对国家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23版)(以下简称操作手册(2023版)进行部分修订,形成国家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24版)。现将有关情况说明如下:一、修订背景根据实地调研情况、各省和各医院提出的意见建议、文件更新及实际操作中发现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操作手册,优化细化操作手册指标解释
2、及文字表述,为绩效考核工作提供精准、有效的参考依据。二、修订原则(一)稳定性。延续操作手册(2023版)中明确的绩效考核范围、指标架构和顺序。指标名称、指标属性、计算公式、指标来源和指标导向等内容基本不变。(二)统一性。为规范数据采集,统一指标说明、指标意义和相同数据的统计口径。(三)准确性。确认有关指标定义、指标说明和指标意义中涉及的数字、年份、内容、依据和脚注等,以最新政策文件和国家卫生健康统计调查制度为依据对其进行补充完善,保证权威性和准确性。(四)简洁性。修订文字表述,将需要阐明的概念以脚注形式标注,使指标说明”更直接清晰,便于使用者查找核对。三、修订内容(一)增加指标考核内容。指标4
3、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新增延伸指标非计划重返再住院率,指标15资产负债率新增延伸指标流动比率。(二)补充及更新相关工作要求。将最新规范性文件作为指标统计依据,加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开展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2023-2025年)的通知(国卫医政发2023)12号)、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推动临床专科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卫医政发(2023)22号)、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关于开展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的通知(国卫医政发(2023)11号)等文件。涉及指标3、4、11、16、19、25、26、27共8个指标。(三)进一步明确指标内涵。根据专家意见和政策要求细化
4、指标说明,涉及指标3、4、25共3个;根据实际工作开展情况和政策要求更新脚注,涉及指标4、17、20o为使相关数据具有可比性,实施动态监测,针对各省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支付方式改革对考核指标产生较大影响的,需提供说明材料。除特殊说明外,本次考核的定量指标数据在既往基础上增加2023年度数据。各地应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加强数据质控,提升数据质量,不断探索运用数据质量作为系数对指标结果进行调整的应用机制。用于全国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微创手术目录、三级手术目录等由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相关专家研究制定。全国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是一项开创性工作,也是一项需要持续改进的工作,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仍然会出现新的问题
5、,我们将不断完善操作手册,协同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高质量开展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特别说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等文件要求,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平台登录需各公立医院完成实名认证,使用数字证书进行系统登录及相关操作。二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另行制定印发。国家卫生健康委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24年3月一、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评价指标框架1二、医疗质量相关指标4(一)功能定位(指标1-3)41 .出院患者手术占比42 .出院患者微创手术占比上73 .出院患者三级手术占比上9(二)质量安全(指标4-5)114 .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6、上115 .低风险组病例死亡率上14(三)合理用药(指标6-10)166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S)167 .基本药物采购金额占比198 .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标药品金额占比.249 .重点监控药品收入占比2710 .重点监控高值医用耗材收入占比29(四)医疗服务(指标11-13)3111 .电子病历应用功能水平分级3112 .省级室间质量评价临床检验项目参加率与合格率3413 .平均住院日38三、运营效率相关指标40(五)收支结构(指标14-19)4014 .医疗盈余率4015 .资产负债率4316 .人员经费占比4517 .万元收入能耗占比4718 .医疗收入中来自医保基金的比例49
7、19 .医疗服务收入(不含药品、耗材、检查检验收入)占医疗收入比例上53(六)费用控制(指标20-22)5620 .医疗收入增幅5621 .次均费用增幅5922 .次均药品费用增幅62四、持续发展相关指标65(七)人员结构(指标23-24)6523.医护比6524.麻醉、儿科、重症、病理、中医医师占比A.67(八)学科建设(指标25-26)7025.人才培养经费投入占比7026.专科能力建设73五、满意度评价相关指标77(九)患者满意度(指标27)7727 .患者满意度77(十)医务人员满意度(指标28)7928 .医务人员满意度上79六、附件81附件1第一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81附
8、件2第一批国家高值医用耗材重点治理清单82附件3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自评报告85附件4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上报系统/平台89附件5指标解释联系人90一、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评价指标框架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共包含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10个、三级指标28个(均为定量指标),其中国家监测指标21个。二级指标及指标导向一览表序号指标名称指标来源指标导向1出院患者手术占比病案首页逐步提高T2出院患者微创手术占比上病案首页逐步提高T3出院患者三级手术占比上病案首页逐步提高T4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上病案首页逐步降低5低风险组病例死亡率病案首页逐步降低6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S)医院填报逐步降低17基
9、本药物采购金额占比省级招采平台逐步提高T8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标药品金额占比医院填报逐步提高T9重点监控药品收入占比医院填报监测比较10重点监控高值医用耗材收入占比医院填报监测比较11电子病历应用功能水平分级国家卫生健康委逐步提高T12省级室间质量评价临床检验项目参加率与合格率省级卫生健康委逐步提高T13平均住院日病案首页监测比较14医疗盈余率财务年报表监测比较15资产负债率财务年报表监测比较16人员经费占比财务年报表逐步提高T17万元收入能耗占比财务年报表逐步降低118医疗收入中来自医保基金的比例(包括门财务年报表监测比较序号指标名称指标来源指标导向诊、住院收入中来自医保基金的比例)19医
10、疗服务收入(不含药品、耗材、检查检验收入)占医疗收入比例上财务年报表逐步提高T20医疗收入增幅财务年报表监测比较21次均费用增幅财务年报表逐步降低122次均药品费用增幅财务年报表逐步降低23医护比国家医疗机构、医师、护士电子化注册系统监测比较24麻醉、儿科、重症、病理、中医医师占比国家医疗机构、医师、护士电子化注册系统逐步提高T25人才培养经费投入占比医院填报逐步提高T26专科能力上病案首页监测比较27患者满意度国家公立医院满意度调查平台逐步提高T28医务人员满意度上国家公立医院满意度调查平台逐步提高T注:1.指标中加“”的为国家监测指标。2.指标导向指该指标应当发生变化的趋势,供各地结合实际
11、确定指标分值时使用,各地可根据本地实际确定基准值或合理基准区间。二、医疗质量相关指标医疗质量指标部分,共有二级指标4个,三级指标13个,其中8个国家监测指标,均为定量指标。(一)功能定位(指标1-3)20.出院患者手术占比【指标属性】定量指标、国家监测指标。【计量单位】百分比()【指标定义】考核年度出院患者手术1人数占同期出院患者人数的比例。【计算方法】出院患者手术占比=100%同期出院患者人数【指标说明】(1)分子:出院患者手术以人数为单位进行统计,即同一次住院就诊期间患有同一疾病或不同疾病施行多次手术者,按1人统计。总数为手术和介入治疗2人数累加求和。25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
12、发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卫办医政发(2022)18号)规定,手术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以诊断或治疗疾病为目的,在人体局部开展去除病变组织、修复损伤、重建形态或功能、移植细胞组织或器官、植入医疗器械等医学操作的医疗技术,手术应当经过临床研究论证且安全性、有效性确切。26 .介入治疗即不切开暴露病灶的情况下,在血管、皮肤上作微小通道,或经人体原有的管道,在影像设备(血管造影机、透视机、CT.MR、B超等)的引导下对病灶局部进行治疗的创伤最小的治疗方法,包括:心血管疾病介入、综合介入、外周血管、神经血管介入。(2)分母:同期出院患者人数即出院人数,指考核年度内所有住院后出院患者的人数。
13、包括医嘱离院、医嘱转其他医疗机构、非医嘱离院、死亡及其他3人数,不含家庭病床撤床人数。(3)手术和介入治疗统计按照手术操作分类代码国家临床版3.0(2022汇总版)的目录实施。【指标意义】卫生部关于印发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的通知(卫医管发(2012)2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3号)和关于印发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工作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国卫医发(2018)37号)等文件均对城市二级医院和县级医院的功能和任务做了相应规定,承担常见病、多发病、急危重症抢救、部分疑难病的诊疗工作,兼顾预防、保健、康复诊疗服务。
14、手术是治疗外科疾病的重要手段,手术(含介入治疗)患者的数量和质量与医院综合诊疗技术能力(规模、人员、设备、设施等)、临床管理流程、有限资源的效率和效益相关。住院患者手术占比情况可以反映二3统计界定原则是(1)“死亡”:包括已办住院手续后死亡者、未办理住院手续而实际上已收容入院的死亡者。(2)“其他”:指正常分娩和未产出院者、未治和住院经检查无病出院者、无并发症的人工流产或绝育手术出院者。级医院的技术能力和水平。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卫办医政发(2022)18号)指出,根据手术风险程度、难易程度、资源消耗程度或伦理风险不同,手术分为四级,其中二级手术是指有
15、一定风险、过程复杂程度一般、有一定技术难度的手术;三级手术是指风险较高、过程较复杂、难度较大、资源消耗较多的手术。【指标导向】逐步提高。【指标来源】病案首页。【指标解释】国家卫生健康委病案管理质量控制中心。21.出院患者微创手术占比上【指标属性】定量指标、国家监测指标。【计量单位】百分比()【指标定义】考核年度出院患者实施微创手术的人数占同期出院患者手术人数的比例。【计算方法】出院患者微创手术占比=100%同期出院患者手术人数【指标说明】(1)分子:出院患者微创手术以人数为单位进行统计,即同一次住院就诊期间患有同一疾病或不同疾病施行多次微创手术者,按1人统计。(2)分母:同期出院患者手术人数4
16、为手术和介入治疗人数累加求和。(3)本年度纳入国家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微创手术目录,结合手术操作分类代码国家临床版3.0(2022汇总版)和大数据统计结果形成,由国家统一制定,仅用于国家27.本考核年度中,应用于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微创手术目录涉及的所有条目均纳入本指标的分母计算。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并嵌入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信息系统。【指标意义】微创手术降低了传统手术对人体的伤害,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的优越性,极大地减少了疾病给患者带来的不便和痛苦,更注重患者心理、社会、生理(疼痛)、精神、生活质量的改善与康复,减轻患者的痛苦。合理选择微创技术适应症、控制相关技术风险,促进微创技术发展。关于
17、印发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卫医发(2014)48号)中,推荐县级医院住院患者微创手术比例20%.关于印发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工作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国卫医发2018)37号)要求,县级医院提升微创等技术能力。【指标导向】逐步提高。【指标来源】病案首页。【指标解释】国家卫生健康委病案管理质量控制中心。3.出院患者三级手术占比【指标属性】定量指标、国家监测指标。【计量单位】百分比()【指标定义】考核年度出院患者施行三级手术5人数占同期出院患者手术人数的比例。【计算方法】出院患者三级手术占比=1一oo%同期出院患者手术人数【指标说明】(1)分子:出院患者三级手
18、术人数为出院患者住院期间实施三级手术(含介入治疗)的人数。同一次住院就诊期间患有同一疾病或不同疾病施行多次手术或介入者,按1人统计。(2)分母:同期出院患者手术人数为手术和介入治疗人数累加求和。(3)纳入本次考核的三级手术(含介入治疗)目录结合手术操作分类代码国家临床版3.0(2022汇总版)和大数据统计结果形成,由国家统一制定,用于国家二级公立医院绩13.三级手术指风险较高、过程较复杂、难度较大、资源消耗较多的手术。参阅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办法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22)18号)。效考核,并嵌入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信息系统。(4)绩效考核手术目录仅用于国家卫生健康委
19、组织的全国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不作为各医疗机构开展手术分级管理的依据。【指标意义】通过考核出院患者三级手术占比,衡量医院实施难度较大手术的情况,以体现二级医院诊疗技术水平。【指标导向】逐步提高。【指标来源】病案首页。【指标解释】国家卫生健康委病案管理质量控制中心。(二)质量安全(指标4-5)4.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指标属性】定量指标、国家监测指标。【计量单位】百分比()【指标定义】考核年度择期手术6患者发生并发症7例数占同期出院患者手术人数的比例。【计算方法】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人数 100%同期出院患者手术人数延伸指标:患者出院后非计划重返再住院人次数100%非计划重返再
20、住院率同期出院患者总人次数【指标说明】(1)分子:本年度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人数为择期手术和择期介入治疗患者并发症发生人数。统计住院病案首页中出14 .择期手术指可以选择适当的时机实施的手术,手术时机的把握不影响治疗效果,允许术前充分准备或观察,再选择时机实施手术。15 .手术并发症指并发于手术或手术后的疾病或情况,本年度仅统计择期手术后,并发于手术或手术后的疾病或情况的人数,包括:手术后肺栓塞、深静脉血栓、脓毒症、出血或血肿、伤口裂开、猝死、呼吸衰竭、生理/代谢紊乱、与手术/操作相关感染、手术过程中异物遗留、手术患者麻醉并发症、肺部感染与肺机能不全、手术意外穿刺伤或撕裂伤、手术后急性肾衰竭等。
21、参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三级综合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2011年版)的通知(卫办医政函(2011)54号)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三级医院评审标准(2022年版)及其实施细则的通知(国卫医政发(2022)31号)。院诊断符合“手术并发症诊断相关名称”且该诊断入院病情为“无”(代码为4)的病例。同一患者在同一次住院发生多个入院病情为“无”的择期手术(含介入治疗)后并发症,按1人统计。(2)分母:同期出院患者手术人数指同期出院患者择期手术和择期介入治疗人数累加求和。(3)本年度考核的手术并发症仅统计择期手术后,并发于手术或手术后的疾病或情况的人数。(4)本年度考核手术名称和编码参阅手术操作分
22、类代码国家临床版3.0(2022汇总版)。(5)延伸指标:考核年度出院患者出院后31日内因相同或相关疾病非计划再次入院人次数占同期出院患者总人次数的比例。其中,分子为31日内因相同或相关疾病非计划再次入院的出院人次数;分母为出院人数,不包括死亡、非医嘱离院及恶性肿瘤化疗、放疗、其他医疗照顾等。【指标意义】预防手术后并发症发生是医疗质量管理和监控的重点,也是患者安全管理的核心内容,是衡量医疗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的重要结果指标之一。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实施细则的通知(卫办医管发2012)57号)对手术后并发症的风险评估和预防措施提出明确要求:(1)医务人员熟悉手术
23、后常见并发症。(2)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措施落实到位。(3)对骨关节与脊柱等大型手术、高危手术患者有风险评估、有预防“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的常规与措施。同时提出主管部门履行监管职责,并有分析、反馈和整改措施。有重大手术并发症的案例分析报告,持续改进术后质量管理,有效预防并发症,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关于开展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2023-2025年)的通知(国卫医政发2023)12号)要求通过专项行动,降低手术并发症、麻醉并发症、围手术期死亡等负性事件发生率,及时发现和消除手术质量安全隐患。到2025年末,住院患者手术后获得性指标发生率不高于7.5%oo【指标导向】逐步降低。【指标来源】病案
24、首页。【指标解释】国家卫生健康委病案管理质量控制中心。4.低风险组病例死亡率上【指标属性】定量指标、国家监测指标。【计量单位】百分比()【指标定义】考核年度运用DRG8分组器测算产生低风险组9病例,其死亡率是该组死亡的病例数占低风险组全部病例数量的比例。【计算方法】低风险组病例死亡率=100%低风险组病例数【指标说明】(1)分子:低风险组死亡例数指考核年度低风险组出院患者死亡人数之和。(2)分母:低风险组病例数指考核年度低风险组出院人数之和。(3)利用各DRG病例的住院患者病死率对不同DRG进行死亡风险分级。16 .DRG(DiagnOSiSRelaledGrOUPS)译为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是
25、以主要诊断和.主要治疗方式,年龄、性别、并发症和伴随疾病、出院转归和住院时间等信息为关键变量,将临床诊疗过程相近、医疗资源消耗相似的出院患者归类到同一个诊断相关组(DRG)。17 .低风险组:该组患者的死亡率低于负一倍标准差,其死亡风险则称为低风险的DRG,即一旦发生死亡,死亡原因可能与疾病本身的相关度低,而与临床诊治管理过程相关度更高。通过低风险组病例死亡率衡量医院对住院患者所提供服务的安全和质量。住院患者基于DRG死亡风险分级及评分分组评分分值描述无O分表示归属于该DRG的病例没有出现死亡病例。低风险组1分表示住院患者病死率低于负一倍标准差。注:因考核指标的分母是住院患者,而非全人口,故用
26、病死率来表述死亡患者所占比例更准确。中低风险组2分表示住院患者病死率在平均水平与负一倍标准差之间。中高风险组3分表示住院患者病死率在平均水平与正一倍标准差之间。高风险组4分表示住院患者病死率高于正一倍标准差。【指标意义】体现医院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情况,也间接反映了医院的救治能力和临床诊疗过程管理水平。【指标导向】逐步降低。【指标来源】病案首页。【指标解释】国家DRG质量控制中心、国家卫生健康委病案管理质量控制中心。()合理用药(指标6-10)6.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S)【指标属性】定量指标、国家监测指标。【计量单位】DDD【指标定义】考核年度通过成人抗菌药物的平均H剂量(DefinedDa
27、ilyDoses,DDDs10)分析评价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作为用药频度分析单位,不受治疗分类、剂型和不同人群的限制。【计算方法】11lft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消耗量(累计数)【指标说明】(1)分子:本年度仅考核住院患者在院期间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不包括住院患者出院带药。(2)分母:同期收治患者人天数即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指所有出院人数的住院床日之和。包括正常分娩、未产出院、住院经检查无病出院、未治出院及健康人进行人工流产或绝育22 .WHO在1969年制定了解剖一治疗一化学的药物分类系统(anatomicaltherapeuticchemical,ATO,确定了将限定日剂量
28、(DDD)作为用药频度分析的单位。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指用于主要治疗目的的成人的药物平均日剂量。23 .指同期出院患者在住院期间抗菌药物的实际消耗量。手术后正常出院者的住院床日数。(3)由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S)受多种因素影响,为使数据尽量可比,通过反映疾病复杂程度的病例组合指数(CMI)校正。【指标意义】DDDs可反映不同年度的用药动态和用药结构,某抗菌药物DDDs大,说明用药频度高,用药强度大,对该药的选择倾向性大。处方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53号)、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4号)要求医疗机构应当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工作,分析本机构及临床各专业科室抗菌
29、药物使用情况,评估抗菌药物使用适宜性;对抗菌药物使用趋势进行分析,对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应当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建立处方点评制度,对抗菌药使用百分率、使用抗菌药的处方开展评价,对处方实施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登记并通报不合理处方,对不合理用药及时予以干预。关于印发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卫医发(2015)2号)要求加强合理用药,至2017年底前综合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控制在每百人天40DDDs以下。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发(2015)42号)规定,二级综合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用强度不超过40DDDs,口腔医院不超过40DDDs,肿瘤医院不超过30D
30、DDs,儿童医院不超过20DDDs(按照成人规定B剂量标鳏触健期蟋搀西顿寿朗祝物翱相辗的Sfi9PSo(2019)903号)要求,合理用药考核的重点内容应当包括抗菌药物的使用和管理情况;加强考核结果运用,医疗机构应当根据考核中发现的问题持续改进工作,不断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地方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将合理用药考核结果纳入医疗机构绩效考核内容,并与医疗机构校验、医院评审、评价相结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进一步师强抗微生物药物管理遏制耐药工作的通知(国卫医函(2021)73号)指出,地方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将抗微生物药物合理使用情况纳入医院评审、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合理用药考核等工作,并适当加大考核权
31、重,发挥指挥棒作用。指标春商三三8【指标解释】省级卫生健康委。7.基本药物采购金额占比【指标属性】定量指标。【计量单位】百分比()【指标定义】考核年度医院基本药物12采购金额数占医院同期采购药物金额总数的比例。【计算方法】基本药物采购金额占比_医院采购基本药物金额数一医院同期采购药物金额总数延伸指标1:基本药物采购品种数占比二医院采购基本药物品种数医院同期采购药物品种总数延伸指标2:门诊患者基本药物处方使用占比门诊使用基本药物品种数量, 同期门诊使用药品品种数量延伸指标3:住院患者基本药物使用占比出院患者使用基本药物品种数量同期住院使用药品品种数量 rO7o【指标说明】(1)分子为本年度考核医
32、院采购基本药物金额数,指医12基本药物按照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8年版)的药品(含药品通用名、剂型、规格)进行统计,药品包括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中成药和中药饮片3部分。院使用的全部基本药物的金额总和。按照关于印发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8年版)的通知(国卫药政发(2018)31号)的药品通用名、剂型、规格进行统计;分母为医院同期采购药物金额总数,为医院同期使用的全部药品金额总和。(2)延伸指标1:分子指在本考核年度医院采购基本药物品种数,依据医院使用基本药物品种总数进行统计,即考核年度医院使用的全部基本药物品种总数。分母指在本考核年度医院同期采购药物品种总数,依据同期医院使用药品品种总数进行
33、统计,即同期医院使用的全部药品品种总数。分子、分母均按照关于印发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8年版)的通知(国卫药政发2018)31号)药品通用名、剂型、规格进行统计。(3)延伸指标2:考核年度门诊患者处方中使用基本药物品种数量占同期门诊使用药品品种数量的比例。其中,分子为门诊使用基本药物品种数量,按全部门诊处方中累计使用的基本药物品种数量统计。分母为门诊使用药品品种数量,按同期全部门诊处方累计使用药品品种数量统计,不包括急诊患者、健康体检者、及未开具药物处方患者。(4)延伸指标3:考核年度出院患者在住院期间医嘱中使用基本药物品种数量占同期住院使用药品品种数量的比例。其中,分子为出院患者使用基本药
34、物品种数量,按全部出院患者住院医嘱中累计使用的基本药物品种数量统计。分母为住院使用药品品种数量,按同期全部出院患者住院医嘱中累计使用药品品种数量统计13,不包括出院患者在住院期间未使用药物者。(5)本年度统计的基本药物不包括仅作为药物溶媒使用的葡萄糖、氯化钠等溶液14o(6)考虑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中药饮片统计难度较大,因此本考核年度在计算本指标时,暂不统计中药饮片。本原则适用于指标7及其延伸指标。【指标意义】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意见(国办发(2018)88号)明确要求,公立医院对国家基本药物要全面配备优先使用,坚持基本药物主导地位,强化医疗机构基本药物使用管理,以省为单位明确公
35、立医疗机构基本药物使用13临时医嘱按条目累计计算,长期医嘱按照药品执行的品种数累计计算.14用于溶媒使用药品包括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一2018年版中的0.9%氯化钠注射液(100mK250mk500ml、IoOOmD、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100ml、250mk500ml)和5%、10%葡萄糖注射液(100ml、250mk500ml、100OmD。比例,不断提高医疗机构基本药物使用量。公立医疗机构根据功能定位和诊疗范围,合理配备基本药物,保障临床基本用药需求。药品集中采购平台和医疗机构信息系统应对基本药物进行标注,提示医疗机构优先采购、医生优先使用。关于加快药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卫医发(201
36、8)45号)要求,鼓励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疗共同体建立药品联动管理机制,做好基本药物供应保障工作,以全面配备和优先使用基本药物为基础,推进实行统一的药品供应目录,实施统一采购、统一配送。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印发关于以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为突破口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国医改发(2019)3号)再一次强调坚持基本药物主导地位,推动优化用药结构。加强对国家组织集中采购中选药品、同一通用名未中选药品、中选药品可替代品种的配备使用监测。2020年6月底前,制定实施合理用药监测指标体系,定期公布监测情况,推进实施医师约谈制度。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短缺药品保供稳价
37、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9)47号)要求通过加强用药监管和考核、指导督促医疗机构优化用药目录和药品处方集等措施,促进基本药物优先配备使用,提升基本药物使用占比,并及时调整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逐步实现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二级公立医院、三级公立医院基本药物配备品种数量占比原则上分别不低于90%、80%、60%,推动各级医疗机构形成以基本药物为主导的“1+X”(“1”为国家基本药物目录、“X”为非基本药物,由各地根据实际确定)用药模式,优化和规范用药结构Q加强医疗机构用药目录遴选、采购、使用等全流程管理,推动落实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等要求,促进科学合理用药。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做好医疗
38、机构合理用药考核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9)903号)要求,合理用药考核的重点内容应当包括公立医疗机构国家基本药物配备使用情况;加强考核结果运用,医疗机构应当根据考核中发现的问题持续改进工作,不断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地方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将合理用药考核结果纳入医疗机构绩效考核内容,并与医疗机构校验、医院评审、评价相结合。【指标导向】逐步提高。【指标来源】省级招采平台(本年度由医院填报)。【指标解释】省级卫生健康委、省级招采部门。5.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标药品金额占比【指标属性】定量指标。【计量单位】百分比()【指标定义】考核年度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15中选药品金额数占同期医院同种药品
39、采购金额总数的比例。【计算方法】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标药品金额占比100%中标药品采购金额数同期采购同种药品金额总数延伸指标: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选药品完成比例-中选药品采购完成品种数XM中选药品品种总数【指标说明】(1)分子:中标药品采购金额指考核年度医院采购的由国家组织集中采购的中选药品金额数之和。(2)分母:同期采购同种药品金额总数指包含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的中标药品在内的所有同种药品采购金额之和。(3)延伸指标:分子统计内容为集采购销协议截止时间18.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参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开展的意见(国办发(2021)2号)。24在本考核年度
40、1月1日12月31日内,统计完整集采协议周期内医院完成的中选药品带量购销协议用量的品种数。分母为同期医院应完成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的中选药品带量购销协议用量的品种数。(4)本年度该指标仅考核实施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的医院。【指标意义】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9)2号)提出,通过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实现药价明显降低,减轻患者药费负担;降低企业交易成本,净化流通环境,改善行业生态;引导医疗机构规范用药,支持公立医院改革;探索完善药品集中采购机制和以市场为主导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做好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选药品临床配备
41、使用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9)77号)要求,公立医疗机构要配备和合理使用中选药品,切实保证用量。国家医疗保障局等九部门关于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扩大区域范围实施意见(医保发(2019)56号)、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选药品配备使用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9)889号)指出将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区域范围从“4+7”个城市扩大到全国范围。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做好医疗机构合理用药考核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9)903号)要求,合理用药考核的重点内容应当包括公立医疗机构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选品种配备使用情况;加强考核结果运用
42、,医疗机构应当根据考核中发现的问题持续改进工作,不断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地方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将合理用药考核结果纳入医疗机构绩效考核内容,并与医疗机构校验、医院评审、评价相结合。【指标导向】逐步提高。【指标来源】医院填报(其中延伸指标请医院依据省级招采平台显示的情况进行填报)。【指标解释】省级卫生健康委、省级医保部门。6.重点监控药品收入占比【指标属性】定量指标。【计量单位】百分比()【指标定义】考核年度医院重点监控药品收入占同期药品总收入的比例。【计算方法】重点监控药品收入占比=100%同期药品总收入【指标说明】(1)分子:本年度重点监控药品16收入指按照国家公布的20种药品17(见附件1
43、)统计的收入之和。(2)分母:同期药品总收入包括门急诊、住院药品收入。【指标意义】关于印发第一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化药及生物制品)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9)558号)要求,各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中医药主管部门,在第一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基础上,制定省级重点监控合理用药19 .国家监控重点药品是为了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任务、控制公立医院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明确要求,也是减轻患者看病就医负担、维护人民健康权益的重要举措。第一批共20种药品。20 .重点监控药品目录参阅关于印发第一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化药及生物制品)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9)558号)。
44、药品目录并公布。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中医药主管部门和各医疗机构要建立完善药品临床使用监测和超常预警制度,加强药品临床使用监测和绩效考核。重点将纳入目录的药品临床使用情况作为医疗机构及其主要负责人的考核内容。各医疗机构要建立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管理制度,加强目录内药品临床应用的全程管理。【指标导向】监测比较。【指标来源】医院填报。【指标解释】省级卫生健康委。7.重点监控高值医用耗材收入占比【指标属性】定量指标。【计量单位】百分比()【指标定义】考核年度医院重点监控高值医用耗材18收入占同期卫生材料收入的比例。【计算方法】重点监控高值医用耗材收入占比=重点监控高值医用耗材收入100%同期卫生材料
45、收入【指标说明】(1)分子:本年度重点监控高值医用耗材收入指按照国家公布的18种耗材19(见附件2)统计的收入之和。(2)分母:同期卫生材料收入,包括门急诊、住院卫生材料收入。【指标意义】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治理高值医用耗材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9)37号)要求完善高值医用耗材临床应用管理,并将其纳入公立医疗机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关于印21 .高值医用耗材指直接作用于人体、对安全性有严格要求、临床使用量大、价格相对较高、群众费用负担重的医用耗材。22 .重点监控高值医用耗材目录参阅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第一批国家高值医用耗材重点治理清单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20)9号)。发医疗机构医用耗材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国卫医发2019)43号)要求,加强高值医用耗材规范化管理,明确治理范围,将单价和资源消耗占比相对较高的高值医用耗材作为重点治理对象。完善高值医用耗材临床应用管理,并将其纳入公立医疗机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以全面深入治理高值医用耗材,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第一批国家高值医用耗材重点治理清单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20)9号)要求,各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在第一批国家高值医用耗材重点治理清单基础上,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