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区“十二五”时期体育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261343 上传时间:2024-04-2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4.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房山区“十二五”时期体育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房山区“十二五”时期体育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房山区“十二五”时期体育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房山区“十二五”时期体育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房山区“十二五”时期体育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房山区“十二五”时期体育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房山区“十二五”时期体育发展规划.docx(2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北京市房山区“十二五”一般专项规划房山区“十二五”时期体育发展规划2011年5月-/13HUs规划性质:“十二五”时期,是北京市推进有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实施“三个北京”发展战略的重要发展期;是房山区全面推进“三化两区”建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历史机遇期;是房山体育紧抓首都建设国际体育中心城市发展机遇,加快打造体育强区的战略突破期。为了明确新时期房山体育改革与发展任务,促进房山体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好地发挥体育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中的重大作用,特制定本规划。编制依据:本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条例、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根据北京市房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2、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北京市“十二五”时期体育发展规划以及市、区有关会议精神,结合本区体育工作实际制定。规划期限:2011年一2015年一、“十一五”回顾1(一)发展成就(一)主要问题二、面临形势5三、总体战略6(一)指导思想(二)基本思路(三)发展目标四、主要任务9(一)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提高全民健身科学化水平(二)完善竞技训练管理体系,实现竞技体育规范化(三)构建场馆管理服务体系,发挥场馆设施集聚作用(四)建立体育产业发展体系,形成“两带一区”体育产业发展格局(五)健全市场监管体系,提升体育法制化水平(六)完善体育人才队伍培养体系,优化体育人才发展环境五、重点工程18(一)良乡体育中心

3、二期工程(二)房山体育健身中心工程(三)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工程(四)体育产业集聚区工程(五)体校教科训一体化工程六、保障措施21(一)创新体育发展体制机制(二)提升体育发展投入水平(三)加强体育宣传和科学引导五”回顾“十一五”时期,全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抓奥运机遇,体育发展逐步摆脱了相对落后局面,取得了丰硕成果,进入了跨越式发展新阶段。(一)发展成就服务奥运成效显著。圆满完成了房山地区奥运火炬传递工作和奥运保障任务,树立了房山新型城市的良好形象,为建设体育强区打下了坚实基础。紧紧围绕喜迎奥运主题,先后组织了迎奥运和谐社区杯乒乓球赛、房山区第八届全民运动会、奥运倒计时、奥运文化广场等数百项

4、次大型赛事活动,极大提高了群众参与体育、关注奥运的热情,为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做出了积极贡献。群众体育成绩斐然。不断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责,大力推进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了全区社会化、网络化的群众体育组织,覆盖率达到98%,加强了对各类人群的体育健身服务与指导。各体育协会社会化、实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独立举办赛事活动的能力不断提高,到2010年独立注册体育协会已发展到21个,承办区级赛事40余项次。基层体育骨干的培训力度得到进一步增强,社会体育指导员总数达到1302名,各项目裁判员总数达到942名,满足了基层组织开展体育活动的需求。逐步改善了基层晨晚练辅导站点的设备条件,保证了基层体育活

5、动的开展。体质监测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建立了以区国民体质监测中心(二级站)和13个三级站组成的分片服务、布局合理的国民体质监测网络,每年测试群众2000人次以上。学校、社区、农村、职工体育均取得显著进步,持续开展“体育三下乡”活动,代表北京市参加第六届全国农民运动会获民兵军事三项五公里武装越野第一名,被授予突出贡献奖。全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由35.2%增加到42.8%,连续三年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全民健身先进单位。竞技体育实力显著增强。专职教练员增加到30名,在训项目扩大到13项。2006年参加北京市十二届运动会取得了20金、26银、14铜的好成绩。2007、2008、2009年参加北京市单项

6、锦标赛成绩连续三年创造历史新高。周期内,向市优秀运动队输送运动员44人,为北京市夺得一枚2009年全运会金牌。参加北京市第十三届运动会共获得金牌51枚、银牌48枚、铜牌42枚,打破北京市纪录4项次。房山代表团荣获奖牌榜第六名,总分第七名的好成绩。被市运会组委会授予“突出进步奖”、“精神文明代表团”、“优秀承办单位、体育场馆设施作用提升。良乡体育中心一期工程建成投入使用,承办了2011年房山区先进表彰暨春节团拜会、房山区九运会乒乓球比赛等大型赛事活动,初步发挥了地区体育场馆的中枢作用。各级政府重视对体育事业的投入,区财政按常住人年人均1.5元、乡镇财政按常住人口年人均1元标准安排体育活动经费的规

7、划要求得到落实。全区有区级体育设施3处,学校体育设施243处,机关、企事业单位体育设施78处,配建全民健身工程859套,村、社区全民健身工程(设施)实现全覆盖。全区人均公共体育场地面积达1.3平方米。体育产业快速发展。编制完成了房山区体育产业发展规划,为体育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全区体育运动项目经营单位发展到66家,经营范围涵盖保龄球、游泳、网球、壁球、篮球、乒乓球、高尔夫、棋牌、健身等29项。体育体验园区达49个,体育旅游景点达25处。体育经营安全有序。积极开展体育法制和安全宣传教育,组织专门力量规范管理体育经营活动,通过加强检查、落实整改、明确责任,全区体育经营活动没有发生一起重大事故,游泳

8、减溺连续5年实现零事故。社会影响不断扩大。组织了长阳半岛杯高尔夫名人赛、“房山杯”北京市名人乒乓球邀请赛、北京青龙湖国际红酒城自行车邀请赛等重要赛事,促进了高端体育要素向房山集聚,不仅把房山推向了国际,而且把国际要素带到了房山。通过举办两年一届的全民运动会、全民健身体育节以及每年20多次的区级赛事活动和100O多项次的基层体育活动,使体育活动逐渐融入群众生活。房山区体育在提高居民素质、传播优秀文化、提升地区形象、带动地区经济、建设北京国际体育中心城市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二)主要问题体育基础设施资源仍显不足。一是目前政府对体育事业的资金投入还远远不能满足群众健身需要。二是全区人均公共

9、体育场地面积比例较少。三是体育设施结构不合理,室内体育设施明显少于室外体育设施,山区体育设施建设投入明显不足。高端赛事引进和品牌赛事培育不足。自奥运火炬在房山传递以来,我区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使群众参与率不断提高,健身意识不断增强,但是在运作水平、经济效益、品牌影响力上还存在不足。体育产业发展步伐需进一步加快。体育产业基础还比较薄弱,体育企业融资能力、融资渠道还很有限,缺乏市场竞争力,体育企业数量不多,缺乏有一定影响力和带动力的现代化、专业化龙头企业。二、面临形势“十二五”时期是房山区体育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一是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为我区体育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10、极大调动了群众的健身热情。为后奥运时期体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市民对体育活动的关注更多、支持更大、参与更广、要求更高。全民健身条例的颁布实施为体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法律保障。二是首都建设国际体育中心城市、实施“城南行动”、实施“三化两区”新房山战略,为房山体育加快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围绕“两轴、三带、五园区”的区域发展新格局,房山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房山体育发展水平要与“现代生态休闲新城和首都高端制造业新区”发展要求相适应。体育工作在新型城市化道路和功能区建设中需要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需发挥更加重要的功能。三是国家和北京市大力支持体育产业发展,为房山区体育产业发展创造了重大机遇。国

11、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市委、市政府颁布了关于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同时,体育彩票销售管理部分权限下放至区县,也为体育工作开展提供了更多政策和资金支持。三、总体战略(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北京市建设世界城市和国际体育中心城市目标,结合我区“三化两区”建设的战略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坚持科学发展,发挥体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多功能效应,努力增强房山区体育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坚持改革创新,探索新时期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可持续发展新模式;构建房山体育发展新特色,打造房山

12、体育发展新格局,为房山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二)基本思路“十二五”时期房山区体育发展要坚持“六五三一”的基本思路,即:完善六大体系,建设五大工程,推进三化进程,实现一个目标。完善六大体系:即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竞技训练管理体系、场馆建设管理服务体系、体育产业发展体系、体育市场监管体系、人才培养体系。这六大体系既相对独立,又互为支撑,共同构成了房山体育发展的“六星”架构。建设五大工程:即良乡体育中心二期工程、房山体育健身中心工程、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工程、体育产业集聚区建设工程、体校教科训一体化工程。以五大重点工程推动房山区体育发展新格局的形成,使房山区体育为北京国际体育中心

13、城市建设贡献力量。推进三化进程:即推进房山区体育的社会化、产业化、法治化进程。三个进程既是经验总结,又是远景判断,还是有力保障,共同搭建了房山体育发展的“三角”支撑。实现一个目标:即实现建设体育强区的目标。建设体育强区是房山区在“十二五”时期跃居首都发展前列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充分发挥体育独特价值和综合功能的战略要求,也是我区体育事业发展到新历史阶段的内在体现。(三)发展目标快速提高群众体育发展水平。群众体育意识普遍增强,到2015年全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保持在49%以上;群众体育组织和骨干力量不断增强;群众体质明显改善,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率达到95%以上;全民健身活动更加丰富,群

14、众健身需求得到更好满足。全面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2014年北京市第十四届运动会努力进入全市前六名;周期内完成输送优秀后备体育人才50人以上;力争在2012年奥运会、2014年亚运会上有房山籍选手参赛并首获奖牌;确立与“三化两区”新房山建设相适应的竞技体育发展地位。基本形成均衡的体育设施网络。基本形成以良乡体育中心、房山体育休闲广场、长阳CSD中央休闲特色健身体育园区为核心,以23个乡镇级体育广场为中间层次,以村(社区)级健身公园为基础、以社会体育场馆设施为补充的统一协调、覆盖全区的体育设施网络。全区所有的村、社区都建有全民健身工程,人均公共体育场地面积提高到2.1平方米以上。构建有区域特色的

15、体育产业体系。完善体育产业发展规划,构建与房山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符合现代产业和现代体育发展规律的,特色突出、结构合理、布局均衡、设施完备、服务周到的现代体育产业体系,培育具有我区特色的体育产业链,将体育与文化、体育与旅游相结合,发展体育产业新模式。体育产业增加值和对国民经济贡献度逐年增加,体育产业成为我区经济新的增长点。进一步优化体育发展法制环境。体育相关法律、法规得到普遍贯彻,建立相应的执法监督体系和行政许可制度、体育法律宣传服务机制,体育执法队伍法律素质明显提高,体育管理部门的法制调控能力进一步增强,体育行业法治化、规范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依法治体的工作局面基本形成。四、主要任

16、务(一)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提高全民健身科学化水平1 .完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健全群众体育服务体系进一步强化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群众体育组织建设,调整充实全民健身委员会。进一步加强体育协会工作,对现有协会进行充实调整,每年增加12个区级体育协会,加快协会实体化进程,使全区独立注册的体育协会达到30个,进一步发挥协会在群众体育活动中的积极作用。推动建立乡镇体育协管员队伍,加强基层体育活动开展、体育项目推广普及以及体育设施管理力度。2 .大力开展群众健身活动,进一步满足群众健身需求以全民运动会、大型群众性体育活动为引导,以创建北京房山国际体育文化节“一区一品”全民健身活动为品牌,以

17、群众身边日常、小型、分散、多样的体育活动为主体,倡导开展科学文明的体育健身活动,每两年举办一届区域性全民运动会,促进体育的生活化,让体育走进乡镇、村、社区,走进群众生活,形成人人参与健身活动的局面。全区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人数达到49%以上。3 .壮大群众体育骨干队伍,加强基层体育活动指导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重点培养锻炼指导型、技能传授型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不断提高体育健身指导和服务的能力。继续加强晨晚练辅导站点建设,改善晨晚练辅导站点的软硬件条件。到2015年,晨晚练辅导站点数量达到700个,社会体育指导员总数达到3000人以上,单项体育裁判员进一步发展壮大,数量达到1500人,满足基层开

18、展体育活动和举办赛事的需要。4 .完善国民体质监测系统,促进群众科学健身推动建立“房山区万人体质健康档案”,掌握全区国民体质状况和发展趋势,为促进群众健康提供科学指导,为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提供科学依据。加强体质测试中心、站、点的建设,到2015年,全区体质测试站全部达到国家二、三级站点标准。继续改善各测试站点软硬件条件,年测试能力达到3000人次以上。采取集中、分散、巡回等形式,方便群众测试,逐步扩大受测面。鼓励、支持区重点中学及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建立体质监测站点。5 .抓好学校体育基础工作,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目标,

19、抓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工作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创建工作。充分利用学校场地资源,大力发展青少年俱乐部,力争总数达到12个。6 .深入推进社区和农村群众体育发展坚持开展体育进社区工作,继续开展创建社区体育俱乐部、体育生活化社区工作,积极完善社区体育组织,加强社区体育骨干培训,加快社区体育场地建设,大力开展居民健身活动。举办区级社区运动会,力争形成品牌效应,推动社区体育工作全面发展。继续开展“体育三下乡”活动,充分发挥区、(镇)乡、村三级积极性,通过赛事推动、典型带动等方式,推动农村体育活动开展。参加北京市第七届农民运动会和代表北京市参加全国农运会成绩超上届,保持在全市农村体育工

20、作前列。7 .进一步加强职工体育和老年人体育、残疾人体育发展继续加强与有关部门协作,大力推行工间操和适合职工、老年人、残疾人开展的体育赛事活动。深入推进全民健身进机关、进厂矿活动,鼓励、支持机关赛事活动有特色、上规模、成传统,加强对干部职工尤其是一线职工的健康干预,推动职工体育工作全面开展。建立老年人体育协会,加强对老年人群的体育关怀。(二)完善竞技训练管理体系,实现竞技体育规范化1 .构建体教结合新机制坚持体教结合,充分发挥区体校龙头带动作用,合理规划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布局,与区体校业训项目对接,调动全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积极性,明确各自业训工作和人才培养、输送的责任和任务,形成比较完备的后备人

21、才输送体系,建设运行良好的体育人才培养和业训工作梯队;形成以区体校为龙头,以良乡二中、北师大良乡附中、周口店中学为重点,以全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为基础的塔型、网状业训工作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良好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2 .调整运动项目结构和布局实施金牌战略、精品工程,金牌总分并举。在项目设置上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突出重点,扬长避短”工作方针,集中力量发展符合我区实际的射击、举重、摔跤等项目,继续发展跆拳道、拳击、武术、游泳、田径等潜优势项目,引进曲棍球、网球、射箭、高尔夫等项目,提高我区竞技体育整体实力。3 .注重人才队伍建设,提高训练水平落实教练员培训再教育制度,加强

22、对现有教练员的在岗教育培训,鼓励深造继续学习和报考职业资格认证,不断提高教练员科学训练水平。引进竞争上岗机制,加大考核力度,实行优胜劣汰,引进高端人才,推动聘任上岗。加强对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业余训练工作的指导,切实抓好参加全国及市级比赛的运动队的组建和集训工作,适当扩大运动员编制和集训人员规模,坚持“从难、从严、从实践出发、大运动量”的科学训练原则,提高集训质量,建立良好的后备人才选拔、测试、训练和输送的体系。建立科学训练保障体系,加强医务和科研工作,充实体校医疗、科研人员力量,提高设施条件,做好伤病治疗康复,依靠科学训练提升运动技术水平。(三)构建场馆管理服务体系,发挥场馆设施集聚作用1 .发

23、挥良乡体育中心集聚效应完成良乡体育中心全部工程任务,形成集游泳、球类、田径、健身于一体的大型体育场馆群。发挥集聚效应,举办赛事活动,开展竞技训练与培训,满足周边群众健身的需要。实行市场化管理和运营,坚持拓展多元经营,积极谋求场馆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从真正意义上减轻财政负担,力争在2015年实现盈利。2 .强化基层体育设施建设进一步增加资金投入,每年高标准建设6个符合区域发展的乡镇级体育广场,全区所有乡、镇、街道都建有符合北京市基层公共体育设施规范性建设指导意见(试行)标准的乡镇、街道体育活动中心(广场)、网球场、门球场。在全区行政村健身工程配建率达到100%的基础上,2000人以上行政村以及山

24、区居住分散的村都有2套以上健身工程;每年推进建设100个农村篮球场,在2015年使全区85%的行政村都建有水泥或塑胶篮球场;力争每个村都建有3个以上健身项目的健身公园。新建小区建有符合标准的健身场地和设施,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均根据居民数量配备相应的体育场地设施。积极做好现有体育设施对社会开放工作,力争全区有条件的学校、厂矿、机关的体育设施实现对外开放。(四)建立体育产业发展体系,形成“两带一区”体育产业发展格局1 .北沟建设休闲体育运动产业带主要包括霞云岭乡、大安山乡、史家营乡、佛子庄乡、南窖乡、河北镇。根据这一地区山地多的地质特点,重点开展登山、自行车、汽车、定向运动等项目的体育运动,逐渐发

25、展和培育青少年拓展、山地自行车运动等体育项目基地,形成休闲体育运动产业带。2 .南沟建设户外体育运动产业带主要包括蒲洼乡、十渡镇、张坊镇、大石窝镇和长沟镇。这一地区规划成为滑雪、山地极限、攀岩、射击等项目的运动基地,与本地区完善的酒店、景区、交通服务设施、秀丽山水等旅游资源相结合,建设户外体育运动产业带。3 .长阳商务体育集聚区以房山中央休闲购物区(CSD)建设为契机,重点打造高尔夫球、网球为主的永定河沿岸绿色体育高端赛事活动,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商务体育集聚区。建设CSD网球运动中心。通过合理规划布局,建设能够承接国际性网球赛事的网球专用比赛场地和可开展各类普及性网球活动的训练场地,配套建设

26、具有网球文化特点的休闲娱乐场所。承办北京市各类传统网球赛事和各类国内、国际商业性网球赛事活动。将网球专用比赛场地打造成为国内职业联赛主场。打造与北京国际体育中心城市定位相适应的网球文化与赛事活动基地。永定河沿岸绿色体育赛事。重点是瞄准建设中央休闲购物区的高端形态,以现有高尔夫球场群为基础,以永定河生态和文化经济产业带建设为契机,积极培育和推广、举办国际、国内高水平高尔夫球赛事,壮大高尔夫俱乐部实力,加快全区高尔夫运动市场化和产业化步伐,力争使高尔夫运动成为CSD建设的热点和亮点。4 .大力推动体育彩票健康发展继续扩大体育彩票销售网络,提升体育彩票专卖店形象和销售环境,加强监管力度,拓宽销售渠道

27、,提供优质服务;争取北京市体育局和北京市体育彩票管理中心支持,不断扩大我区体育彩票影响力,实施体育彩票经理人培训计划,增加销售点数量,使销售额有大幅增长,为体育事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五)健全市场监管体系,提升体育法制化水平1 .加强体育法制教育和宣传紧紧围绕法制宣传日、奥林匹克日等重要节点开展重点宣传,依靠执法检查和各类体育赛事活动开展普法宣传,努力营造良好的体育法制环境,不断提高广大群众尤其是体育项目经营单位体育法制意识,加快我区体育法制化进程。2 .完善体育行政执法的体制机制严格体育行政执法行为和执法程序,加强对体育行政执法行为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提高执法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坚持文明执法

28、、公正执法,依法维护社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体育权利。3 .加强对体育经营活动的安全监管充实体育执法力量,提高体育执法水平,依法行政,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范体育项目经营单位的经营行为;严格体育赛事活动审批,规范各项赛事活动。继续保持游泳减溺零事故。(六)完善体育人才队伍培养体系,优化体育人才发展环境1 .完善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制度研究制定并实施高水平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引进方案,鼓励体育经营管理人员、教练员等专业技术人员在岗学习和技能培训,提升能力素质、提高训练科学化水平和管理规范化制度。加快竞技体育管理体制改革,整合体育资源,推进体教结合,使优质的体育训练资源和优质的文化教育资源紧密结合,研究制定

29、房山区优秀体育人才共建培养政策,逐渐形成适应房山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体育健康快速发展的体育后备人才发展新格局。2 .加快引进体育高端专业人才引进高端专业人才,尤其是有强烈事业心、思想作风过硬、业务精通的教练员15-20名,使每个重点项目都有1-2名具有市级先进水平的教练员,打造一支由高水平教练员、优秀运动员、一流管理人员和后勤保障人员构成的体育人才队伍。3 .健全体育人才评价标准体系完善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体育人才评价标准,进一步完善人才的选拔、任用机制,完善各项奖惩制度,切实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为体育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五、重点工程(一)良乡体育中心二期工程良乡体育中心二期

30、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总面积为59056平方米,主要建设标准体育场、大众健身馆和室外活动场地及路面硬化绿化等附属设施。总建筑面积为18998平方米,其中8000座体育场建筑面积为7172平方米,大众健身馆建筑面积为11772平方米,管理用房54平方米。二期工程计划2012年破土动工,2013年12月竣工并投入使用。(二)房山体育健身中心工程将房山体育场进行合理规划,全面改造升级,建成既符合群众体育发展需要,又符合竞技体育训练要求的房山体育健身中心。一是通过合理布局,扩展办公楼功能,装修改造面积达8900平方米的办公楼宇,增加体育用品展厅、体质测试大厅、器材健身大厅、健身房等设施;二是提升训练馆整体功

31、能,改造附属设施,将其改造成规模较大的羽毛球和乒乓球馆,提高使用率;三是新建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的搏击馆,用于拳击、散打、跆拳道、摔跤、柔道等搏击运动的训练,进一步增强房山体育健身中心功能。同时,依托项目的专业化体育场馆,积极探索体育产业发展新模式,以丰富的产业内容与新颖的经营管理方式,开拓体育产业经营发展的新思路,有效满足群民健身活动需求。(三)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工程建设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的房山区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建立房山区国民体质监测系统和数据库,将区、乡镇(办事处)、村(社区)三级国民体质监测站点统一管理,形成监测管理、数据传输、指导服务为一体的网络管理平台,为群众提供体质测试评估、

32、体质综合评价和运动处方等服务,打造京西南专业性最强、综合性最高的国民体质监测中心,为北京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提供国民体质监测数据,长期动态观察研究房山区市民体质状况。(四)体育产业集聚区建设工程围绕“两带一区”体育产业发展格局,重点推进长阳CSD中央休闲健身体育园区、十渡极限乐园、大石窝大力士竞技广场、窦店富恒逍遥棋仙园、蒲洼狩猎休闲运动园、张坊滑雪运动休闲园等体育产业建设项目,结合各乡镇的特点,打造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定向穿越挑战赛、CSD中国业余高尔夫球冠军赛、国际大力士竞技赛等高规格、高水平品牌赛事,将北沟休闲体育运动产业带和南沟户外体育运动产业带发展成集休闲健身娱乐、极限运动体验、乡镇产

33、业特色、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北京山地户外运动体育产业集聚区”。(五)体校教科训一体化工程加快竞技体育管理体制改革,推进体教结合,研究制定房山区优秀体育人才共建培养方式,整合体育资源,使优质的体育训练资源优势和文化教育资源优势紧密结合,逐渐形成适应房山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体育健康快速发展的体育人才新格局。六、保障措施(一)创新体育发展体制机制深化体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进体育行政部门职能转变,实现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创建服务型政府。体育行政部门要将工作重点集中在优化体育发展政策、制定体育发展规划、引导体育发展方向等全局性、根本性问题上来,将体育事务性工作移交给以区体育总会为核心的体育社团进行运作,

34、推进体育的社会化和市场化进程。(二)提升体育发展投入水平各级政府、街道办事处、局(公司),要全面贯彻执行体育法,将体育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本单位重要日程,尤其要确保体育事业资金投入。建立多渠道筹资机制,完善体育发展政策,拓宽投资渠道,将体育事业经费和基本建设资金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和基本建设投资计划,体育事业投入要随着财政增长而增加,要按照区财政按常住人口年人均3元、乡镇财政按常住人口年人均2元的标准安排体育活动经费。扩大公益性体育设施供给,保证重点项目建设。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办体育,研究制定体育产业发展相关政策,设立区体育事业发展基金,鼓励社会团体及各界人士对体育事业的资助和捐赠;

35、通过投融资政策,鼓励多元化体育服务业投资形式,积极支持私营、个体及国内外投资者参与开发我区体育赛事、健身娱乐、体育中介、体育咨询、场馆管理等体育经营活动。政府在市场准入、工商登记、土地使用、信贷税收、劳动用工等方面提供便利。推动体育服务业发展。(三)加强体育宣传和科学引导体育事业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惟有形成全社会共同认识和参与的合力,才能实现规划确立的目标。因此,要多角度、多渠道,广泛、深入地开展体育宣传工作和国民体育教育工作,动员全区人民关心体育、了解体育、参与体育、支持体育,形成强烈的体育意识和科学健身的意识,营造良好的体育发展氛围,形成巨大合力,实现我区体育事业新的跨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