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弹唱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实际运用分析研究教育教学专业.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265422 上传时间:2024-04-2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琴弹唱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实际运用分析研究教育教学专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钢琴弹唱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实际运用分析研究教育教学专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钢琴弹唱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实际运用分析研究教育教学专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钢琴弹唱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实际运用分析研究教育教学专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钢琴弹唱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实际运用分析研究教育教学专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钢琴弹唱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实际运用分析研究教育教学专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琴弹唱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实际运用分析研究教育教学专业.docx(1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钢琴弹唱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实际运用钢琴弹唱,即边弹奏钢琴边演唱的一种艺术形式,需要钢琴与演唱的统一配合。钢琴弹唱的范围较广,可以在音乐课堂教学和各类课外活动中使用,是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所必备的基本职业要素。在音乐课的教学中,老师的弹唱即是范唱,它将给学生以最为直观的听觉与视觉感受,并使得学生对所范唱的歌曲形成一个整体的认识,从而激发学生对音乐课堂的热情。这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的提高和完善自己,强化自弹自唱的能力。关键字:钢琴;弹唱;小学;音乐教育Thepracticalapplicationofpianoplayinginmusiceducationinprimaryschool.Abs

2、tractPianoplaying,whichisanartformthatisplayedwhileplayingthepiano,requirestheunityofpianoandsinging.Thewiderangeofpianoplayingcanbeusedinmusicclassroomteachingandvariousextra-curricularactivities.Itisanecessaryprofessionalelementforamusicteacher.Intheteachingofmusiclessons,theteachersingsandsingsis

3、thedemonstrationsinging.Itwillgivestudentsthemostintuitivelisteningandvisualexperience,andwillenablestudentstoformaholisticunderstandingofthesongstheysingandsing,therebystimulatingthestudentstothemusicclassroom.enthusiasm.Thisrequiresteacherstocontinuouslyimproveandperfectthemselvesintheprocessoftea

4、chingpractice,andstrengthentheabilitytoself-playandself-song.Keywords:pianoplayingprimaryschoolmusiceducation摘要IAbstract11目录m前言1一、小学阶段对音乐感知的发展1(一)小学生心理、生理的发展1(二)小学生音乐才能的变化2(三)钢琴弹唱与学生学情结合2二、钢琴弹唱在小学音乐课中所需的协调性2(一)弹唱中弹奏问题的解决3(二)弹唱中演唱问题的解决3(三)弹唱所需的控制力4三、钢琴弹唱在小学音乐课中所需的技巧性4(一)弹唱中弹奏的和声技巧4(二)弹唱中的无旋律伴奏5(三)弹唱在

5、课堂教学中的情感处理一6四、参考文献8本文出于对“钢琴弹唱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实际运用”的研究目的,深刻的认识与了解到小学音乐课堂中钢琴弹唱的重要性。当今的教育改革越发重视学生的全方位发展,音乐课堂不能再是一味地借助多媒体课件和书本进行。这需要教师加强专业技术,优化弹唱技巧,带动课堂气氛,挖掘小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弹唱这一音乐技能在音乐教育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也越来越被重视,需要教师对钢琴弹唱中的节奏、和声、调式调性等方面具有十分的把握,也对音乐教师的专业技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小学阶段对音乐感知的发展(一)小学生生理、心理的发展课堂中的钢琴弹唱可以是教师自弹自唱,也可以是教师弹学生唱。学生在

6、最初对钢琴弹唱的概念也不是很清楚,无法将演唱与教师的弹奏完美结合。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各个方面着手研究。在小学学习期间的学生处于童年期,主要的学习方式由学前班的游戏学习法转为小学的课堂学习。个性意识与思维方式随着活动范围的扩大以及文字语言的掌握逐渐发展。生理方面的发展体现为:小学是学生身体迅速成长的时期,随着神经系统和头脑发育的越趋成熟,为教学提供了方便。小学低年级生在刚开始接受正式教育时会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只限于具体概念。而到了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学习动机开始显现,学会抽象概括,对学习有了明确的认识。心理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初入学的童年期学生,对事物的感知并不精准。通过在学校的系统的学习,能够

7、开始逐渐感知和辨别事物之间的异同。记忆能力开始增强,但是在课堂上注意力无法完全集中,不够稳定。到了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创造能力增加,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面的扩大和情感上不断地丰富,学生有了审美意识。音乐课堂活动中最重要的就是学生的兴趣,只有学生对这门课程产生了兴趣,才能主动积极的集中注意力听讲,保证学生学习的质量和课堂秩序。(二)学生音乐才能的变化小学学习期间是人的一生中音乐才能发展最快的时间段,在学校音乐教学中,学生的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日趋增加,儿童的音乐才能可以达到较高的水平。随着对节拍和速度的学习,学生的节奏感越来越强,逐渐可以辨别不同的速度和节拍,也可以保持速度和节奏的稳定性。最初学生

8、在保持速度一致性的时候,需要依靠外部的身体动作,再过渡到身体内在的感知来控制。在旋律方面的学习,小学生开始逐步认识音阶的高低和简单的和弦音高变化,并开始意识到调式调性和旋律进行的方向。(三)钢琴弹唱与学生学情结合小学的音乐课堂中,应多使用钢琴弹唱进行教学,有助于帮助学生近距离感受音乐的魅力,不再是枯燥无味的音响和多媒体课件,实时的感受音乐中的节奏与韵律。学生跟着琴声演唱,提高学生对音乐课堂的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教师可根据学生的音高进行升高或降低音域,提高课堂效率,也方便歌曲中细节方面的处理。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与钢琴弹唱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在感知发展的根本上,理解乐理知

9、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刚从以游戏教学为主的学习方式转为以学科教学的学习方式,这需要一个过渡时间。到了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逐渐加强,课堂中可以加入更多的书面理论进行巩固,提升学生的乐理知识。由于学生还处于儿童期,思维开始由具体转变到抽象形式的阶段,因此在教学中需要从具体逐渐转变到抽象思维的发展。关于节奏、节拍的学习,小学生在随着对速度统一性的理解程度逐渐加深,可以从简单的身体动作,比如击打、演奏打击乐等发展到复杂的身体动作,比如指挥和律动。在旋律方面的学习,当小学生在识别音高的能力加强以后,就可以在听与唱的同时,继续发展其旋律感,包括对各种大小调式调性的理解。二钢琴弹唱在小学音乐课中所需的

10、协调性钢琴弹唱中最突出的问题即是弹与唱的协调、统一,容易呈现能唱不能弹或能弹不能唱的问题。训练弹唱中的协调性即是可以将钢琴的弹与唱合理的结合在一起,以适应在音乐课堂中的实际运用。(一)钢琴弹唱中弹奏问题的解决教师在分开练习弹奏时应与歌曲相结合。首先要“默唱”,即边弹边想着歌词,以便于同时想着歌词与曲调,但主要集中力还需放在“弹”上面,确定每个音,每个小节怎样弹奏,做到成竹在胸。接着可以在弹奏曲调的同时哼唱歌曲或哼鸣歌曲,在哼唱时感受歌词随着曲调走的感觉,但主要的精力还应放在弹奏上,同时注意手型和指法的变化。以上练习扎实以后,可进行过渡练习,边弹伴奏的同时边模糊唱词,唱词的声音要连贯,音准节奏准

11、确,弹奏流畅,使弹奏与演唱能够协调统一。再多反复进行几次模糊唱词训练即可做到清楚唱词。因为上课时需要根据学生的音域不同,在弹奏时需要进行移调,所以在平时练习时也需进行移调弹奏的训练,有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音域进行移调演唱。范唱时唱原调效果不佳,可以适当的移调弹唱,以达到最佳效果。练习过程中可以在原调的基础上升高或降低半音、全音。移调弹唱的歌词和旋律不会发生转变,所以对歌词方面影响不大,也需要教师要将主要注意力分配在移调弹奏方面,更易于注意琴键位置和指法的变化。为了使课堂具有新意,培养老师的创新意识,可以进行编曲弹唱,以便于提高教师的自信心、提升弹唱训练的效果。因为是老师自己作曲,所以在节奏变化上

12、的掌握会轻车熟路,弹奏技巧上也没有问题,减轻了“能弹不能唱”的弹奏压力,使二者能够慢慢熟练,使弹与唱更好的结合。(二)钢琴弹唱中演唱问题的解决弹唱中的“唱”的练习过程中需要借助于键盘,帮助控制音准。教师在开始训练时可以弹任意时长的音,与此同时心里想着该音的唱名,但嘴可以随意讲话,做到“一心二用二随后可以进一步的由心里默想升级为按节奏朗诵歌词,开始训练之前想着音高和唱名,在朗读时的重点在于节奏,这样比较容易掌握。大声朗读对于歌词的把握是非常有益的,与此同时,慢速朗读则是一种极为有帮助的手段。著名歌唱家蒋大为先生说过:“大声且慢速的朗诵歌词,体会其中的律动,并做到字正腔圆。在这一步工作做好之后,剩

13、下的任务就是将刚才朗诵的词装进旋律中去,这便是歌唱,怎么说就怎么唱。”节奏掌握扎实后可以随着音高呼节拍,节奏发生了变化,但呼拍依然是“一、二、三、四”,加上曲调难度的加大,相比下也容易掌握。用同音反复练习弹唱也可解决弹唱中能弹不能唱的问题,用歌曲中有同音反复出现的片段、乐句、小节或者自编曲调进行练习。这项练习与呼拍练习恰恰相反,每小节的音高相同,歌词不同。唱词的同时随着音高走。因为同音反复的缘故,所以弹与唱的问题都不难,可以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三)钢琴弹唱所需的控制力为了能够更好的适应课堂中弹唱的实战要求,在准备过程中需要训练弹唱的控制力,也是弹唱的提高阶段。在熟悉唱词的前提下进行边弹边轻声

14、唱词,以达到歌声与琴声紧密结合,适当的调整歌曲的情感和演唱技巧。还可以用变化强弱、快慢的方式练习弹唱,这种练习根据歌曲的歌词内容、情感以及节奏、力度和速度的变化,处理歌曲技巧,表现歌曲情感等细节。在练习之前要读好乐谱,确定歌曲的速度和力度变化。处理好歌声与琴声之间的音量关系,二者不能互相淹没,可相对的突出歌声。延音踏板不可踩下去就不松,导致音响杂乱,两种声音都不清晰,课堂效果极差。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控制好踏板、音量和节奏的问题,让学生在能听清歌词的情况下做到“琴声并茂”。三钢琴弹唱在小学音乐课中所需的技巧性(一)弹唱中弹奏的和声技巧和声是钢琴弹唱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可以毫无疑问的说:“没有

15、和声这一因素,钢琴弹唱将寸步难行因为,和声是钢琴弹唱的灵魂所在。纵观和声的发展历程,其脉络大致上是这样的:最早时期的音乐形式都是单旋律的。在经过了许多年之后,人们渐渐地感觉到,单旋律太过于单调,于是就有了这样的情况,你唱一条旋律,我也唱一条旋律,两条旋律同时进行,便成为了多声思维最初级的形态。又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两条旋律在时空上错开来演唱,便形成了二声部复调的形式,两条旋律为“你最我赶、此起彼伏”的关系。后来,随着各方面缘由的变化更替和复调音乐的历史发展,复调产生了三个声部的、四个声部的,甚至是更多声部的形式。这些旋律原本都是独立存在的,但将乐谱摆在面前时,从纵向上看,人们忽然发现,几个音是可

16、以摞在一起的,并呈现为“音串”的形式。众所周知,这便是我们现在所熟悉的和弦。总的来说,和声是复调简化过了的一种形式,在音乐的发展历程中,对音乐发展其主要作用的因素主要有人们的审美水平、社会的大环境以及当时的文化思潮。音乐正是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逐步发展、丰富并完善起来的。1 .和声的功能功能性是和声特征的其一部分,是指和声在音乐创作发展中所体现的一种必然的逻辑,是和声有规律性的一个体现。毫无疑问的讲,和声的产生是在大小调的基础上的。在限定的调式范围里,各音级的作用互不相同。各个音级的特性不同,而就是借助这些音级的矛盾冲突,才导致了音乐发展的明确方向,为其提供动力。举例为,在大调式与小调式中

17、都需要一个主音来作为本调的中心音,使得调性具有稳定的特性。所以,在主音上建立的三和弦音就具有这种特性,也一般出现在作品的开始与最终结尾部分。但调式中的七级音却具有极不稳定的特性,七级音的出现也就代表了作品中具有紧张、不安的气氛或情绪。但随着音乐作品的发展,最后需要通过解决,回到主和弦。因此可以得出,在一个固定的调式调性中,每个和弦所处在的位置都会担任一定的角色,担当其需要负责的功能。反之,如果和声的发展违反了一定的和声发展规律,那么就会往消极方面发展,对音乐的发展起到反作用。这便是和声里的反功能,反功能进行为属和弦至下属和弦的进行。这两者之间各声部的材料均不同,单声部之间的走向多为二度向下行,

18、导致了听众在聆听时缺少安全感,并且毁坏了音乐中所必需的良好的联系。所以,在弹唱中的弹奏方面应当避免。2 .和声的色彩色彩性在和声中起到的作用是,在音响效果上创造出的不同色彩的感觉。这个特性在营造音乐氛围和音乐作品的主要情感起到重要作用。色彩性这一特质将会潜移默化聆听者欣赏时的心理变化。比如,草原升起不落的太阳这首调式为羽调式的民族歌曲,歌曲中的主和弦,小三和弦起着蓬勃向上的气势。因此,在为乐曲最后一小节配置和弦时,可采用具有明亮色彩的大三和弦,即把主和弦的三音升高半音。学习者可以在钢琴上按照这种方式进行弹奏,并与之前的小三和弦进行音响效果的对比。导致和声色彩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与和弦本身的结构、

19、和弦中所需的声部数量、和弦所在的音域以及和弦所运用的排列方法等方面。3 .和声的布局和声的最后一个特性为布局性,即音乐作品的结构划分所需要和声的功能。众多音乐作品曲式结构各不相同,一般歌曲的体裁上,一般会有乐段、单二、三部曲式等。和声的布局性使得音乐的层次更加鲜明,运用终止式来发挥其作用,这些终止式例如半、全终止、阻碍终止等,均是为了使音乐作品的乐句、乐段的层次能够清晰地划分开来。(二)弹唱中的无旋律伴奏“无旋律”伴奏是指在钢琴弹唱中的钢琴部分没有歌曲主旋律,只有伴奏织体的内容。其意义在于没有了主旋律弹奏的负担,使双手更自由、更灵活,可以有更多的内容用在伴奏部分的编配和弹奏上,使伴奏部分层次更

20、加丰富。从另外一个角度讲,主旋律已经是客观存在,伴奏部分重复弹奏主旋律,会使整个音乐层次变得混杂,也显得重复而多余。但是,“无旋律”伴奏并不是没有主旋律,此时歌曲主旋律在于伴奏弹奏者的内心,而且在伴奏弹奏过程中,始终坚定地在心中“演唱”。正是因为这样,“无旋律”伴奏难度不降反升,尤其是手里失去了一个主旋律的弹奏指引,与主旋律之间的配合难度加大。这需要一个技术和音乐感觉的习惯过程。无旋律伴奏的类型和方法分为两种:简单剥离和多层次低音及音型组合。1 .无旋律伴奏中的简单剥离简单剥离是指在为歌曲旋律编配伴奏和弹奏时,首先感受到的是旋律,包括旋律中的和声以及调式调性。所以一般而言,带旋律伴奏是最佳选择

21、,但经过后来的感知可得,与“带旋律”伴奏相比,“无旋律”伴奏的最简单的做法就是将旋律去掉,弹奏时只弹伴奏部分。在一般的乐谱中,我们可以将右手所弹奏的主旋律除掉,左手伴奏部分的单音留下,然后将左手的柱式和弦移至右手弹奏,即可成为无旋律伴奏。如遇到左手单独承担低音的演奏,可以适当地加入一些延长时值、断奏、连奏、跳音奏法等节奏的变化。另外,在“带旋律”伴奏时左手承担主要内容,为了方便演奏,从弹奏低音到跨越柱式和弦时,跨度不应过大,也就导致了柱式和弦的音域会偏低。而“无旋律”伴奏时,柱式和弦由右手来承担,这时候的音区便有了更多的选择权,可以达到根据自身的条件、意愿做选择。2 .无旋律伴奏中的多层次低音

22、及音型组合多层次低音及音型组合的训练为“无旋律”伴奏的运用提供了帮助,我们可以在了解歌曲主题旋律的调性以及和声走向,再进行伴奏音型的选择,最终结合和声的相关引导,便可将“无旋律”伴奏练习的炉火纯青。在弹奏单旋律和内心歌唱时可以感受歌曲的调性。体会歌曲的速度和情感,从而确定伴奏的手法类型和节奏。可以采用歌曲中的高潮句作前奏,前奏也一定是带旋律的弹奏方法。若两段之间需要加间奏,那么可以与前奏一样,也可另创编间奏与前奏。弹奏时需要注意低音时值的变化。在带旋律的弹奏中,需顾及低音与中间和声层次的距离、是单音还是八度,不同的选择会导致弹奏难度的不同。因此在弹奏带旋律伴奏时编配的低音不要太低,并使用单音;

23、在无旋律的编配和弹奏中,可以使用八度和各种音区的低音。(三)弹唱在课堂教学中的情感处理教师在课堂中的弹唱起到引导学生、激发音乐思维的作用。所以在范唱时,要注意情感的表达,做到身心与气息合一。只有身体在足够放松、积极地状态下才能够发出丰润、舒展、流畅的声音。节奏是表达音乐情感的元素之一,但如果只是局限在节奏片面的音乐将是毫无感情、枯燥无味的。所以要注意节奏与力度、变化速度的关系处理,将节奏和速度变得“有弹性”,与演唱良好的结合在一起。要注意弹唱的良好结合,以唱为主,唱的声音要清楚,弹奏的声音不能盖过演唱的声音,做到烘托的作用。由于小学音乐的演唱歌曲大多为儿童歌曲,篇幅短小,音域较窄,节奏和旋律不

24、难,比较统一。在伴奏时要与学情相结合,歌曲旋律清晰。学生演唱时伴奏,可以升高八度或两个八度弹奏,这样学生容易听清伴奏。伴奏音型不要太复杂,根据歌曲的情绪内容来编配伴奏音型,要与儿童的性格特点相结合,不要太过复杂,不要有太难的节奏型,音量要适当,不能掩盖演唱的音量。弹唱作为教学工作中极为重要且普遍运用的技能,要做到一专多能、综合发展。本文旨在小学生对音乐课堂的兴趣特点以及练习钢琴弹唱的协调性与技巧性进行研究。宏观上看,钢琴弹唱是需要弹奏、演唱的协调统一,要合理的分配节奏与和声的布局。钢琴弹唱的运用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技能问题,更多的是弹唱中的协调,能有更高的演唱弹奏和音乐理论分析能力,弹唱的过程中还要融合情感的表达,创新弹唱技法。激发学生对音乐课堂的兴趣,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培养学生的音乐知识素养,在弹唱中感受音乐之美。参考文献1李虻编著:音乐教师实用手册,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1版,第149页2翟爱静、李春俊主编:经典儿歌即兴伴奏与弹唱,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12页3余小信、朱彤编著:钢琴即兴伴奏思维训练,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笫208页4杨照著:呼吸,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65页5张宇.钢琴弹唱实践教学的应用研究A.2018-26邱红云著:钢琴教学法,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7年,第203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