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篇关于实施“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和社区医院建设三年行动计划.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314383 上传时间:2024-06-0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0.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篇关于实施“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和社区医院建设三年行动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篇关于实施“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和社区医院建设三年行动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篇关于实施“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和社区医院建设三年行动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篇关于实施“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和社区医院建设三年行动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篇关于实施“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和社区医院建设三年行动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篇关于实施“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和社区医院建设三年行动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篇关于实施“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和社区医院建设三年行动计划.docx(1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2篇关于实施“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和社区医院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关于实施“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和社区医院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根据关于实施“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和社区医院建设三年行动的通知要求,为持续提升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现就2024年“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和社区医院建设有关实施方案如下:一、重点任务1.规范开展服务能力提升和社区医院建设。2024年全省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基层机构)达到服务能力标准的机构比例达到xx%以上,其中达到推荐标准占比xx%以上。启动医务人员数少于IXX人、服务人口少于X万人基层机构的“合格标准”评价,自评覆盖率达到xx%o对2022年前达到能力标准

2、的机构开展“回头看”,确保达到新版标准要求。加大社区医院建设力度,力争新增XX家以上,授权市卫生健康委组织专家开展社区医院评价,省级规范开展一致性评价。2 .建设一批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根据乡村形态发展变化,考虑人口分布、区域位置、交通条件、就医流向等因素,在县城之外选建XX个已达到推荐标准、常住人口X万以上(含辐射乡镇人口的三分之一达XX万以上)、在岗职工人数XX人以上、开放床位XX张以上、年门急诊人次XX万人次以上、总建筑面积XX平方米以上、具有一定辐射和带动能力的中心卫生院,重点加强基础设施、人才队伍、急诊急救、临床专科、特色科室、设备配备、住院床位等建设,使其达到二级综合医院水平。3

3、.开展村卫生室服务能力评价。对照村卫生室服务能力标准(2022版),开展村卫生室服务能力评价,强化和拓展符合功能定位的医疗服务。加快公有产权村卫生室建设,逐步将符合条件的公办村卫生室转为乡镇卫生院延伸举办的村级医疗服务点。积极通过乡村一体化管理实现村卫生室医保结算。2024年达到服务能力标准的村卫生室比例达xx%以上。二、重点内容1 .持续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确保安全。依托医共体(城市医联体)牵头医院带动作用,拓展基层急诊、儿科、外科、康复科、五官科、口腔科、妇科等临床科室,强化慢病一体化诊疗服务,推进医防融合及慢病全程管理。加快推进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和管理同质化,对照18项医疗核心制度,

4、全面提升基层机构医疗服务能力、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健全医疗质量管理,确保医疗服务优质安全。2 .加强硬件建设及重点医疗设备配置。根据分级分类建设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指导意见,改善业务用房条件,优化医疗设备配置,配齐基层机构开展诊疗科目相应的设备设施,有条件的机构配备CT、电子胃肠镜、MRl等重要医疗设备。加强急救设施、检验检测仪器、数字化诊疗设备和中医药适宜技术器械的配备及更新,确保机构的医疗设备现代化进程不落后。3 .加强基层卫生人员配备和培训I。完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结构,加大对全科、中医、公共卫生等医务人员的培养引进力度。稳步扩大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规模,用好和争取编制资源,适应居民服务和

5、业务发展需要。适当提高基层机构人员中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落实在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满一定年限的医务人员评聘政策。实施“基层万名医生”进修三年行动计划,选派基层骨干人员赴上级医院进修,进修期间待遇不低于本单位同等条件人员平均水平。4 .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改善基层机构中医药服务条件,参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中医馆服务能力提升建设标准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中医阁建设标准,完善中医馆、中医阁的服务内涵建设。依托县域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心,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基层机构能够规范开展XX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5 .补齐基层服务短板。根据区域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建设规划统筹配

6、备救护车,提升急救和转诊转运能力,满足急救转运需要。规范运行基层发热诊室,配齐配足应急物资并动态更新。加强全员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处置能力培训,掌握季节性传染病预防、治疗基本知识技能,在全科医师队伍中普及儿科诊疗知识,尤其是季节性传染病救治内容,有效发挥分级分层分流救治的作用。6 .加快基层信息化建设。按照基层机构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要求,提档升级信息化基础设施和设备,明确至少X名经县级培训合格的专兼职信息管理人员。完善基层远程医疗服务网络,实现与上级医院的远程会诊、诊断和培训,推动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结果互认。7 .改善群众就医体验。完善机构功能布局,探索合理设置全科诊疗中心、专科诊

7、疗中心、中医诊疗中心(中医馆)、健康管理(体检)中心、康复医疗中心、口腔健康管理中心、预防保健中心等健康服务功能区,提高服务综合性和连贯性。实行“一人一诊室”,保护患者隐私。优化就诊流程,实行预约诊疗,减少服务对象候诊时间,改进挂号、缴费、打印报告等点位布置,减少人员动线交叉流动。提供慢性病长期处方服务和缺药登记配送服务,改善药事服务水平。为慢性病患者提供饮食、运动建议,推广非药物治疗方法。设置老年人优先窗口,保留一定的人工服务,改造无障碍通道,提供轮椅、担架等便民设施。8 .加强行风建设。对照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每年开展一次自查自纠,对违反九项准则的人员,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给予相应

8、处理,情节严重的,其所在机构不能参加当年申报达到服务能力基本或者推荐标准的复核。深入开展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落实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要求,结合医保领域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整治工作,重点配合打击“假病人”“假病情”“假票据”等欺诈骗保情况。各地要将行风建设和医保基金使用内部管理作为复核评价重要指标。9 .守牢安全底线。对照安全生产法医疗机构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等,对基层机构每年开展一次“安全生产月”活动,对消防安全、房屋安全、网络安全、生物安全、危化品安全等方面风险隐患开展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严防涉医违法犯罪,坚决避免各类安全事故发生和造成人员伤亡。每年召开一次领

9、导班子安全生产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重点工作,确定预算和资金投入,满足设施设备配置和更新需要,加强安全生产人防、技防、物防。三、评价依据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评价指南(2023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评价指南(2023版)2022版村卫生室服务能力标准。四、活动安排1 .各级培训。3月底前,分级分层组织开展指南(2023版)的培训学习,各机构准确掌握标准及台账要求,完善和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将“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要求融入医院日常运营,形成常态化的持续改进机制。2 .机构自评。6月底前,各机构对照标准完成自评。3 .县级评价。6月底前,完成对村卫生室服务能力评价。8月底前,完成基层机构初评。对202

10、2年前已通过国家能力评审的基层机构完成“回头看”。4 .市级评价。9月底前,抽取部分村卫生室完成现场复核,对县级初评达到基本标准和社区医院的机构完成复评。选取2022年前已通过国家能力评审的基层机构开展“回头看”,数量不少于xx%o5 .省级评价。11月前,对申报推荐标准的机构开展复评,抽取部分通过市级复评的社区医院和村卫生室开展“一致性评价”。对2022年前已通过国家能力评审的基层机构进行抽查。五、相关要求1 .严格落实国家和省级标准。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加强对达到能力标准的基层机构进行深度督导检查,确保优质服务理念深入到日常管理与服务中。对于在“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中表现突出,尤其是完成

11、复评并通过的基层机构,在年度绩效考核和财政资金投入上给予适当倾斜。2 .因地制宜指导基层机构建设发展。各地要推动区域优质医疗资源有效整合和扩容下沉,推动基层机构业务用房改造升级,优化医疗设备配备,确保基层机构硬件设施满足高质量发展需求。加快信息化步伐,实现电子病历、远程诊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数字化应用全覆盖,提高医疗服务效率与质量。3 .精心组织部署。各地要依托县域医共体(城市医联体)优势,扎实开展各项工作。请各市于2024年11月底前,向我委基层处提交年度工作总结及相关材料,并及时总结提炼典型经验和做法,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氛围。关于实施“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和社区医院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12、为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以基层为重点”新时代党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和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综合司、国家疾控局综合司关于实施“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和社区医院建设三年行动的通知要求,持续提升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基层为重点,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全面振兴新突破和健康XX建设工作部署,落实我省“十四五”卫生与健康发展规划,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均衡布局,补短板、强弱项,持续提升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坚持中西医

13、并重,强化医防融合服务,建设优质高效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就近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到2025年,服务人口超过X万人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机构”)普遍达到能力标准,服务人口不足X万人或机构人员少于XX人的,对照标准持续提升服务能力。全省xx%的机构达到推荐标准,各市任务目标按上年度机构推荐标准达标率分为三档:第一档XXXXXXXXXX示范区XX%的机构达到推荐标准;第二档XXXXXXXXXXXX、XXXX、XX%的机构达到推荐标准;第三档XX、XX%的机构达到推荐标准(各市具体任务指标详见附件)。全省每年新增社区医院XX所以上,力争到2025年全省累

14、计建成社区医院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比例达到xx%以上。二、重点任务(一)不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申报达到能力标准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严格对照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标准(2022版)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标准(2022版)(以下简称标准)开展自评,各级复核评价要以标准为依据开展。对2021年前达到能力标准的机构开展“回头看”,确保达到新版标准要求。主要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社区医院建设,指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照社区医院基本标准(试行)和社区医院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试行),进一步完善房屋、设备、床位、人员等配备,加强住院病房、信息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提档升级,重点完善临床、公共卫

15、生、医技等科室设置,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由各市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开展社区医院评价,严格把握标准,规范复核和评价流程,确保公平公正、结果客观真实。鼓励以市为单位规范达到服务能力标准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牌,向群众展现服务能力水平,增强基层机构荣誉感和责任感。(二)重点建设一批中心乡镇卫生院。根据乡村形态发展变化,考虑人口分布、区域位置、交通条件、就医流向等因素,在常住人口较多、区域面积较大、县城不在县域中心、县级医院服务覆盖能力不足的县,可以在县城之外选建1至2个中心乡镇卫生院,原则上服务人口超过XX万、床位不低于XX张或者达到县医院床位数的1/10、能力较强、具有一定辐射和带动

16、能力,重点加强基础设施、人才队伍、急诊急救、临床专科、特色科室、设备配备、住院床位等建设,有条件的达到二级医院水平。(三)对标提升村卫生室服务能力。对照村卫生室服务能力标准(2022版),按照“市级指导、县级主责”原则,开展村卫生室服务能力评价,强化和拓展符合功能定位的医疗服务。加快公有产权村卫生室建设,逐步将符合条件的公办村卫生室转为乡镇卫生院延伸举办的村级医疗服务点。积极通过乡村一体化管理实现村卫生室医保结算。2024年,各市达到服务能力标准的村卫生室比例达到xx%以上,至2025年达到xx%以上。2024年,实现人财物乡村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比例达到xx%以上,到2025年力争达到xx%

17、以上。(四)全面加强基层卫生人员配备和培训o根据当地常见病、多发病以及居民需求,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齐全科、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口腔、中医、护理、药学、检验、影像、康复、精神卫生防治、心理健康、公共卫生等各类适宜人才。稳步扩大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规模,用好和争取编制资源,适应居民服务和业务发展需要。落实“定向评价、定向使用”政策,适当提高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中级、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面向基层加强住院医师、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助理全科医生培训I。加强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和中医、护理、药学、医技、康复等医务人员培训。有计划选派基层骨干人员赴上级医院进修,进修期

18、间待遇不低于本单位同等条件人员平均水平。(五)持续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深入实施XX省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四五”行动计划,加快推进中医馆建设,加强中医医师配备。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条件,参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中医馆服务能力提升建设标准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中医阁建设标准,xx%的中医馆完成服务内涵建设,XX%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设置“中医阁”。依托县域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心,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到2025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全部设置中医馆、配备中医医师,能够规范开展XX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xx%社区卫生服务站、xx%以上村卫

19、生室能够规范开展6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六)稳步补齐医疗应急和传染病应对及儿科等短板。提升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急救和转诊转运能力,与当地紧急医学救援体系建设统筹衔接,原则上每个机构至少配备X辆救护车,建设紧急医学救援站点。对于在城市主城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根据城市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建设情况统筹配备救护车,满足急救转运需要。达到能力标准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标准化的发热诊室(传染病诊室),设置可转换的应急物理隔离区和隔离病房(观察室),配齐配足应急物资并动态更新。服务人口较多、服务能力较强的乡镇卫生院应率先设置发热门诊(传染病门诊)。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符合规

20、范化要求的公共卫生或预防保健科室,公共卫生人员占专业技术人员编制的比例不低于XX%,至少配备X名公共卫生医师。要加强全员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处置能力培训,掌握季节性传染病预防、治疗基本知识技能,在全科医师队伍中普及儿科诊疗知识,尤其是季节性传染病救治内容,有效发挥分级分层分流救治的作用。(七)继续加快基层信息化建设。加快统筹建设县域卫生健康综合信息平台,推进电子病历、电子健康档案和预防接种等公共卫生信息互联互通共享,以市为单位,2024年建成率达到XX%以上,2025年达到xx%以上。按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要求,提档升级信息化基础设施和设备,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

21、心至少明确X名经县级及以上培训合格的专兼职信息管理人员。用信息化提升法定报告传染病和食源性疾病报送质量,到2025年基本实现在医生工作站自动生成信息并按程序报告。加快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向居民个人开放。完善基层远程医疗服务网络,实现与上级医院的远程会诊、诊断和培训,推动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结果互认。以市为单位,2024年远程医疗服务覆盖xx%以上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25年基本实现全覆盖,并推进向村级延伸覆盖。(八)逐步改善群众就医体验。规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机构标识,提高视觉形象辨识度,绿化美化环境。规范统一人员着装,做到言语和善、举止文明、态度热情。完善乡镇卫生院、社区

22、卫生服务中心功能布局,探索合理设置全科诊疗(慢病管理)、专科服务、预防保健(妇幼保健)、中医药服务、医学康复等相对集中的服务区,提高服务综合性和连贯性。推行“一人一诊室”,保护患者隐私。优化就诊流程,实行预约诊疗,减少服务对象候诊时间,改进挂号、缴费、打印报告等点位布置,减少人员动线交叉流动。提供慢性病长期处方服务和缺药登记配送服务,改善药事服务水平。为慢性病患者提供饮食、运动建议,推广非药物治疗方法。设置老年人优先窗口,保留一定的人工服务,改造无障碍通道,提供轮椅、担架等便民设施。(九)严格加强行风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照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每年开展一次自查自纠。卫生健康行政部

23、门对基层机构开展自查自纠情况进行抽查指导,三年内实现省级对地市、地市对县区、县区对机构全覆盖。对违反九项准则的人员,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给予相应处理,情节严重的,其所在机构不能参加当年申报达到服务能力基本或者推荐标准的复核。深入开展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落实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要求,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明确专门科室或者人员负责医保管理工作,每年及时开展医保基金有关制度和政策培训及基金使用情况自查,严格实名就医和购药管理。结合医保领域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整治工作,重点配合打击“假病人”“假病情”“假票据”等欺诈骗保情况。各市要将行风建设和医保基金使用内部管理作为复核评价重要指标。(

24、十)坚决守牢安全底线。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安全生产全员培训,重点包括安全生产法医疗机构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等;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年开展一次“安全生产月”活动,对消防安全、房屋安全、网络安全、生物安全、危化品安全等方面风险隐患开展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严防涉医违法犯罪,坚决避免各类安全事故发生和造成人员伤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年对上年度医疗质量安全、医疗纠纷、医疗事故等情况开展一次分析评价,按照要求参加医疗责任保险或者建立、参加医疗风险基金;每年召开一次领导班子安全生产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重点工作,确定预算和资金投入,满足设施设备配置和更新需

25、要,加强安全生产人防、技防、物防。三、组织实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市要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建立健全县包乡、乡包村帮扶机制,协调相关部门加大资金、项目和政策支持力度,确保如期完成任务目标。鼓励各地在“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基础上,探索开展体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定位和服务特点的等级(星级)评价。市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每年9月底前将年度工作总结、达到推荐标准机构名单、新建成社区医院名单等报送省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处。(二)加强工作统筹。将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和社区医院建设行动与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城市医疗集团建设、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等工作有机衔接,做到相向而行,相互促进。与乡村振兴、城乡社区建设、促进边境地区发展等重点工作统筹衔接,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三)加强宣传引导。各地要加大宣传力度,为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和社区医院建设行动持续营造良好氛围。积极发掘、树立和宣传先进人物和机构典型,鼓励对表现突出的先进人物和机构根据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奖励。通过多种形式发布和展现工作进展、成效,打造基层优质服务品牌,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影响力和认可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