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发展新质生产力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新篇研讨发言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发展新质生产力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新篇研讨发言心得体会.docx(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发展新质生产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新篇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黑龙江时首次提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当前实践中,新质生产力已显现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推动力与支撑力。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路径。我们要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的深刻内涵,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新篇。一、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之举。应从改造升级传统产业
2、、巩固提升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以及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四个层面同步发力,形成创新驱动、高端引领、结构优化、绿色低碳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一)巩固提升优势产业是保持产业发展优势的重要手段。要聚焦轨道交通装备、通信设备等具备良好发展基础和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深入开展质量提升和品牌建设行动。通过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品牌,以优质供给提升产业发展质效。(二)改造升级传统产业是提升整体产业能级的基石。应持续实施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升级工程,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一方面,通过引进和应用先进的生产工艺、装备和信息技术,提升传统产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能源消耗
3、和环境污染;另一方面,引导传统产业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构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生产和服务体系,实现从“制造”向“智造”转变。(三)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是应对未来挑战、把握发展机遇的战略选择。加强对未来产业的前瞻谋划、政策引导,围绕制造业主战场加快发展未来产业。未来产业是指尚未形成产业化规模,但具有巨大发展潜力和广阔市场前景的新兴产业,如量子信息、光电子、脑科学与类脑智能等。提前布局未来产业,有助于我国抢占全球科技和产业竞争的制高点,为未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动能。(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是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关键。应着力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网联汽车、航空
4、航天、生物制造等新兴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加快北斗产业发展和规模应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新兴产业代表着科技和经济发展的前沿方向,具有高成长性、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特点,对于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引领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二、着力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在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的背景下,着力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以创新驱动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一)持续优化创新平台网络,提升中试能力,为制造业创新提供有力支撑。加快建设现代化中试能力,新建一批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试验验证平台,为制造业创新提供从实验室到市场的中间
5、环节支持,缩短创新周期,降低创新风险,加速创新成果的产业化进程。这些创新平台将成为制造业创新的重要载体,为制造业创新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推动制造业创新从单一产品创新向系统化、集成化创新转变,提升制造业创新的整体效能。(二)加快推动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发展。大模型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技术,以其强大的数据处理和模型构建能力,能够有效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推动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开展“人工智能+”行动,通过政策引导、项目支持、平台建设等方式,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制造业各环节的广泛应用,实现人工智能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提升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三)打造世
6、界领先的科技园区和创新高地,为制造业创新提供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科技园区和创新高地将成为制造业创新的重要集聚区,汇聚国内外创新资源,形成创新要素高度集聚、创新活动高度活跃、创新成果高度转化的创新生态系统,为制造业创新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和创新服务,推动制造业创新从单打独斗向协同创新、开放创新转变,提升制造业创新的整体效率和效益三、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当前,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5G应用在工业领域的深入推广,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已成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塑造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一)适度超前建设5G、算力等基础设施,为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提供硬件支撑。5G以其高速率
7、、低时延、大连接等特点,能够有效提升工业生产的数据传输能力和设备连接能力,为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应用场景提供有力支持。算力作为支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核心资源,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基础设施。加大5G、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力度,构建覆盖全国、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的5G和算力网络,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强大的硬件支撑。(二)推动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构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新平台,工业互联网作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平台,能够实现设备、数据、业务等资源的互联互通,提升制造业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通过政策引导、项目支持、平台建设等方式,推动工业互联网在制造业各环节的广
8、泛应用,构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新平台。通过建设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示范等措施,提升工业互联网的服务能力和应用水平,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力支撑。(三)持续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建设智能工厂,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是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实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智能制造专项等项目,推动制造业企业开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建设智能工厂,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通过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为中小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咨询、培训、技术支持等服务,帮助中小企业克服数字化转型中的困难和挑战,加快数字化
9、转型步伐。学习感悟:锻造高素质干部队伍助推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到“新质生产力:这个令人耳目一新的原创性概念,指明了我国新发展阶段激发新动能的决定力量。如今,从广袤原野到繁华都市,从生产车间到研发场所,从辽阔大洋到浩瀚太空,处处涌动着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热潮。向“新”而行,以“质”致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正在活力奔涌的春天里描绘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图景。中国式现代化是新起点上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路径变革、发展跃升,发展新质生产力一一在生产力水平上实现更大突破、更大跃升、更大发展,是时代所需、发展所急、大势所趋,更是推进中国式现
10、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也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需要。一要锻造高素质干部队伍,助推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干部是决定性因素,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一支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组织部门要在干部工作中有针对性地引导广大干部涵养先行的志气、先行的格局、先行的思维,练就创新的本事、革新的勇气、出新的作为。要大力健全“干部为事业担当、组织为干部担当”的良性机制,营造基层“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氛围。要坚持严管厚爱,对干部既要严格教育、严格要求、严格培养,又要真心信任、真情关怀、真正爱护,在干部日常管理中既要体现法纪的刚性和硬度,也
11、要彰显组织的柔性与温度。同时广大干部必须自觉在学习工作中贯彻时代要求、适应时代需要、体现时代特质,广泛汲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理论知识,走进基层、下沉一线,在火热实践中展现新时代党员干部的眼界格局新气度、能力跃升新气象、干事创业新气势。二要建强高素质基层党建,激活新质生产力释放动能。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特点在于创新,关键在于质优。组织部门必须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要在打通党建“最后一公里”上下功夫,尤其在“三新”领域党建工作中不仅要实现“有没有”,更要解决“优不优”的问题。要站在新的起点上,继承和发扬伟大建党精神,因地制宜设立党建文化、打造党建
12、品牌、统一发展目标,利用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更好地凝聚起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强大合力。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党建与产业、经济与文化相融相生、互促互进的交流平台,让党组织在产业链中为发展新质生产力举旗定向、谋篇布局,以组织之力夯实新质生产力之基。要立足基层党建的平台优势、制度优势、服务优势,为劳动者队伍“筑巢”,让社会温暖触手可及,让职业荣誉油然而生。三要集聚高水平人才生态,引领新质生产力开创未来。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强调“当今世界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教育竞争”、“强起来要靠创新,创新要靠人才”。这就要求组织部门需要人才观念的全新
13、升华、人才视野的全面拓宽、人才战略的全域布局,要以更高站位、更广视野、更大格局,自觉把人才工作放在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最大的政治中来考量、来谋划、来推进。要自上而下牢固树立“大人才观”,始终坚持以战略需求为导向、以发展大局为重点,将人才工作同中心工作同频共振、同向发力。要人事相宜、精准发力,用慧眼在寻才觅才中求贤若渴、用良方在引才留才中如获至宝、用胆识在育才用才中各尽其能,为各类人才构造“干事能成事”的平台、提供“有为就有位”的舞台、丰富“实干出实绩”的载体,集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以人才海纳百川推动区域融合发展。要大力营造“近悦远来、归如流水”的人才生态,在日常管理中解决好人才的“小事小情工让人才切实感觉舒心、感到尊重、感受温暖,确保既引得进“人工更留得住“心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