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质量监测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质量监测分析报告.docx(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质量监测分析报告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首先非常感谢张三老师给予我这次交流的机会,也很荣幸能够结合上学期四年级质量监测的情况和大家进行分析汇报。今天我汇报的主题是见微知著,以题论教,我们常说教学评一体化,其中评价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一环,如何更好地发挥考试监测的指挥棒和体检仪作用是值得我们重点关注的。下面我将结合此次试题向大家汇报透过题目和学生们的作答我们能看到什么,以及如何改进后续教学,主要从命题设计依据、命题策略分析、典型试题解析、监测诊断与优化等四个方面展开。一、命题设计依据。此次命题参考国测题目的命题原则,以课程标准中的内容要求、学业质量标准为依据,指向学科核心素养
2、的发展水平,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四年级上册三个单元对应两个学科核心概念“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和“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课标中对每一项知识及能力的要求标准不同,“了解”、“描述”、“说明”等要求较低1.解析”、“探究”、“理解”等要求较高,这不仅是日常教学的参考,也是命题的重要依据。此外,课标中对四年级学生的学业质量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如果大家有去仔细研究区统考的四年级试题,不难发现就是完全按照课标中的相关要求作为依据的。同时,在命题的过程中还要讲究一些方式方法,在上个期的教学工作会议上,我们非常荣幸地聆听了刘洋老师基于国测视角的命题分享,刘老师在讲座中提到的很
3、多命题策略其实也体现在了这次试题命制中,接下来我们结合试题详细看下。二、命题策略分析。张四老师基于科学学科教育质量检测框架将试题分为知识类题目、跨学科题目和推理与论证题目三类,并且给出了具体的命题策略。第一,对于知识类题目:将知识迁移到具体的真实情境中。请大家看一下这道题目是如何在具体情境中考察提高肺活量方法的。两位同学要用气球制作气垫船,深吸一口气,将气全部呼出,发现科科的气球小很多,因此建议科科怎么做?本题考察的内容是人体是由多个系统组成维度下,肺活量这一主题内容,在考查提高肺活量的方法时,大多直接提出问题,本题较为新颖,通过两个人吹的气球大小不同,自然地引入到如何将气球吹得更大,进而考察
4、学生是否掌握提高肺活量的方法。再比如,填空题第一题,声音的强弱和高低对学生来说是极易混淆的专业科学词汇,本题考察的是声音强弱的定义,通过学生常见的电视遥控器这一情境导入,将生活中说的“音量”和科学词汇“声音强弱”结合起来,建立了与生活的联结。第二,对于推理与论证题目,要合理利用比较与分类、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等方法。请大家看这道题目,得分率只有52%,这是一道典型的比较与分类的题目,选择和被拉伸的气球皮产生一样的力的物体,也就是选择产生拉力的物体,干扰选项分别为产生压力和不产生力。很显然,比直接问以下产生拉力的物体是哪个更能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下面请大家看这道题目,探究题37题是一道典型的分
5、析与综合题目,学生并不需要死记硬背人体吸进和呼出的气体含量变化,而是需要去分析柱状图,得出呼吸前后不同气体含量的变化,进而推测人体主要吸收哪种气体以及产生哪些气体。归纳和演绎其实是两种不同的推理方法,大家还记得区别吗?一个是从特殊到一般,一个是从一般到特殊,那如果是特殊到特殊呢?特殊到特殊是类比推理,可以用此方法提出待研究的问题。请大家看一下22题用了哪种推理方法呢?演绎推理,大前提:声音的产生是因为物体在振动,小前提:说话时声带发出声音,结论:声带在振动。第三,提供情境支架。第11题提到的发球机以及第27题提到的中国大鼓,对学生来说可能并不是很熟悉,如果学生对情境不熟悉,那将会影响到知识的运
6、用,因此可以通过提供一些图片让学生作为支架。此外,提供的情境要对解决问题有帮助,例如在27题中,详细介绍了鼓中央的特点,并且说明了敲打鼓中央时振幅大、振动慢,题干中对于情境的相关说明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得出正确答案。第四,语言生活化、儿童化。这两道题的语言接近小学生的生活用语,比如“虎牙”、“蒙着被子睡觉”、“越来越闷”等,表述很生活化,可以增加试题的趣味性。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第4小题是与学生日常生活强关联的,甚至有一些学生就是蒙着被子睡觉的,但这道题却是整套试题中得分率最低的一道题目,得分率仅有44%0第五,关注思维过程的监测。从参考答案的评分标准上可以看出此次命题更加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
7、,特别体现在探究题方面,借鉴课标首次将回答水平划分为高水平回答、一般水平回答和低水平回答。很显然,不同水平的回答对应学生的思维层次不同,从评价角度促进思维型教学的落地生根。三、典型试题解析。(答题情况-看见问题-相关建议)在清楚了具体命题策略基础上,下面我们看一下典型试题的作答情况。第一,在科学基础概念考查方面。首先看第一题,音量也叫作声音的什么,学生回答称号、一种、一部分、高低等,可以看出学生基本知道音量可用来描述声音的属性,但未能转化为专业的科学概念,未能建立起生活中的音量和科学词汇中声音强弱的联系。因此,教师要善用情境帮助学生记忆,避免死记硬背,在课堂上通过列举多种情境弱化概念的抽象程度
8、,帮助学生就“音量”与“声音的强弱”间构建联系。再来看一下第五题,恢复原来形状的力叫做什么?透过学生的回答,可以发现学生容易将弹力与“拉力”、“反冲力”、“摩擦力”、“重力”等其它力相混淆,教师要带领学生从这几种力的产生过程、特点、定义等方面进行区分,让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根据材料描述辨别不同的力。第二,在高阶思维之分析与综合能力考查方面。以该题为例,要求学生推测和果果相比,此时科科的呼吸情况会有怎样的变化?通过这些中水平回答,不难发现,一方面,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欠缺,根据材料进行推导解释存在难度;另一方面,学生在进行分析时并不能综合所有信息,特别是题目中给的信息,分析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不高。因此
9、,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多给学生进行表达的机会,尤其是推理和解释的过程,教师可以适时提问引导,当学生逐步回答出来后,可以让学生再次尝试完整地说出观点,并让其他学生复述或者用自己的话再次表达,提升学生的思维灵活度。同时,建议教师在平时做练习中,让学生划出关键信息,尤其是试题中加粗或加点的字。要求学生回答完后,把答案默读几遍,看描述是否通畅完整,对比关键信息,是否都有对应的回答。第三,在高阶思维之证据与逻辑能力考查方面。以38题的第三小问为例,需要学生从提供的4个改进方案中任选其一,判断能否成功,并进行具体分析。本题提供了四个方案供学生选择,选择方案的约占50%,选择方案的约占30%,选择方案和方案
10、的约各占10%o四个方案的得分率也相差较大,方案和方案的得分率较高,方案的得分率适中,方案的得分率最低,是因为学生误解了本方案的意思。试题中明确要求学生选择方案、做出判断并且给出分析,但很多学生并没有给出自己所选方案是否成功的判断,学生缺乏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学生给出自己的方案和判断后,需要提供证据去支撑观点,但部分学生的证据是抄写方案或重复方案的内容,缺少逻辑分析和推理,比如选择方案4的具体分析和方案4的内容完全一致。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区分事实和观点,并引导学生用合理的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此外,从学生的答题情况可以发现,很多学生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是不够的,学生组织语言的过程就
11、是思维过程的外在体现。我们要在科学课堂上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用准确、客观的语句表达自己的见解。第四,在高阶思维之创新思维能力考查方面。试题中最后一题中问学生还有其他方法驱动小车吗,要求学生勾选材料并用文字或图文结合的方式分享方法。首先看一些中低水平回答,答案为纯文字或纯图片描述,写得比较笼统或者表达混乱不清,缺乏工程设计思维;此外,很多学生都是材料与方案不符,但是不少方案能够驱动小车,这些回答停留在较低层次,下面看一些高水平回答,体现了学生的创新思维,针对具体的一个创新回答展开分析。同样,在六年级试卷中的最后一题,也是一道考察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题目,涌现出了很多高水平作答,针对具体
12、的一两个创新回答展开分析。第五,在审题能力及答题能力考查方面。在阅卷过程中,发现有部分学生没有将题目答案填写在正确的位置,出现了其他题目的答案。因此,教师要培养良好的审题和答题卡填涂习惯,教师在平时的练习和检测的过程中可以多跟学生强调做题习惯的重要性,比如可以圈画题目关键词,在作答时检查题号是否对应等,都可以有效避免错位和漏题的情况。四、监测诊断与优化。通过分析典型试题中存在的问题,如何在以后教学中充分发挥监测对教学的诊断和优化功能呢?1 .科学思维的培养要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渗透思维方法新课标中将科学思维单独列出来,充分体现了科学思维的重要性,然而,通过学生的文字表达反映出学生的科学思维
13、能力较为薄弱,不能很好地使用科学思维方法,学生的思考是片面的、缺少逻辑的。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应多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过程,多追问多设问,引导学生熟悉对常见思维方法的使用流程。2 .探究实践的实施要重视科学方法的教育,培养工程思维除了重视观察、实验、测量、推理、解释等基本的科学方法之外,“工程设计与物化”作为13个学科核心概念之一,几乎每册教材都有涉及,从最后一道探究题不难看出,学生的工程设计及思维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感受处理工程问题的规范性、解决方案的多样性,以及根据反馈迭代改进作品的必要性。3 .科学观念的养成要与真实情境相结合,建立课堂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真实情境作为课标中的高频词汇,不仅仅是在导入环节和知识运用环节需要用到,在科学概念的理解和识记方面也应该多与真实情境进行结合,引导学生将新学习的科学概念与头脑中之前的生活经验和经历建立联结,避免成为一个孤立的知识点,增加学习的深度。(可结合填空题第一题举例说明,059)4 .基于大概念开展单元整体教学或项目式教学,增强知识和能力的连贯性认真研究这一套试题,发现有些题目是整合了整个单元的内容,学生必须在整个单元基础上融会贯通才能给出高水平回答。因此,在以后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探索单元整体教学、项目式教学、跨学科教学等。以上就是我对于此次试题的分析汇报,有不足之处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