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个全国防灾减灾日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6个全国防灾减灾日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心得体会.docx(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16个全国防灾减灾日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心得体会全面提高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要事。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6个全国防灾减灾日,此次全国防灾减灾日的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一一着力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我国幅员辽阔,地理形态多元,容易遭受地震、泥石流、台风、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基层一线面临灾害威胁最直接,而防灾能力往往最为薄弱。如果我们能在基层一线实现对灾害的早防范、早发现、早预警,就能为早处置、早救援赢得宝贵时间和有利条件,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防灾减灾救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多方协同。一方面,要通过强化区域、部门
2、联动,加强灾害预警和应急响应,组建专职和补充防灾等多元力量,提升基层风险意识和应急处突能力,以更加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灾害。我们知道,灾害的萌芽、发展、扩大都有一个自然的物理过程,因此,研究并掌握自然灾害规律,压紧压实各部门的责任,在防范、发现、响应、处置、救援等全流程、各环节形成高效衔接,这对于全面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十分必要。同时,还要将防灾减灾人员力量、物质资料向基层一线倾斜,提升基层防灾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针对基层可能发生的各类灾害事故,要有计划地开展应急救援、卫生防疫、自救互救、转移安置等专业培训和实战救援演练,广泛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理顺体制机制,力争将各类风险隐患发现在基层、解
3、决在一线。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科技研发水平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科技成果和设备被投入到防灾减灾的实战应用中。电磁监测卫星、电子摄像头、无人机、生命探测仪等一大批“高科技”产品发挥着人力所不能及的重要作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应用则更进一步为应急管理治理赋能。以科技加持每一道防线,推动“人”“物”“技”等资源互补,做好研判、预警、应对,可以帮助我们最大程度将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积流成河、聚沙成塔。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关系到防灾减灾工作基础是否牢固。只有从每一个人、每一支队伍、每一项技术着手,从基层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实践中总结积累经验,才能汇聚起防灾避险和应急管理巨大力量,筑
4、牢防范灾害的“铜墙铁壁”,共同守护我们的美好家园。要补齐基层短板。防灾减灾的重点在基层,基层基础是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要前提。要结合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统筹推进基层应急能力建设,促进乡镇(街道)政府专职消防队、企业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灾害信息员等多元力量发展,加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满足辖区居民紧急避险和临时安置需求,修订完善基层各类应急预案,因地制宜开展多种形式的演练活动,通过演练查找问题,调整内容,改进工作,全面提升基层的指挥调度能力、监测预警能力、公众避险能力、快速救援能力和应急保障能力。要补齐落实短板。防灾减灾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任重道远,不是一早一夕之事,必须在落实上久久为功、善作善成。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担负起防灾减灾救灾主体责任,坚持防灾减灾并重、兴利除害结合、治标治本兼顾,把专业技术、基层组织、人民群众等各方面力量充分调动起来,既要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又要在发生重大险情、出现突发事件的关键时刻,冲得上去、豁得出去,牢牢把握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主动权,绝不能在这方面犯麻痹大意、心存侥幸等致命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