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我国民营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建议》9400字(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媒体环境下我国民营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建议》9400字(论文)】.docx(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新媒体环境下我国民营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研究1相关理论概述11.1 我国民营企业的界定11.2 新媒体的概念22新媒体环境下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创新现状22.1 民营企业发展概况22.2 新媒体环境下民营企业融资机制创新32. 2.1基于大数据征信的网络贷款33. 2.2P2P网络借贷34. 2.3众筹融资平台42. 3民营企业人才策略创新机制42. 3.1民营企业人才培养创新机制43. 3.2民营中小企业人才评价创新机制54. 3.3民营中小企业人才资本化创新机制53新媒体环境下我国民营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63. 1众多民营企业的质量创新匮乏63.2企业原始创新少,多数为模仿型的创新64
2、我国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的策略思考64. 1必须真正建立以人才为核心的创新基础64.1.1 完善激励企业内部全体员工创新积极性的措施64. 1.2加大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引进力度74. 1.3加强与高校及科研机构的人才交流对接74. 1.4建立与实施“首席技师工作室”74. 2企业应尽可能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创新模式71 .2.1选择适合自己发展实力的技术创新研发模式74 .2.2选择适合自己创新发展的管理模式75总结8参考文献8摘要新媒体信息技术的普通使得在网络得到广泛的使用,而企业信息化的实现主要是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加强管理,并且利用信息资源的有效分配与使用来帮助企业进行生产过程自动化、管理方式网络化
3、、决策支持智能化和商务运营电子化,这样才能增加企业的竞争力,改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及决策的效率,最终实现企业效益的不断增加。针对这一点。本文研究了新媒体环境下民营企业创新方面的融资机制和人才策略创新方面的创新机制进行阐述,并对新媒体环境下的民营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针对相关问题提出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策略思考。关键词:新媒体;民营企业;创新在新媒体环境下我国民营企业的创新研究改革开放30年以来,推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动力,由最初的国有、集体企业混合逐步过渡到国有、民营和外资三大企业类型,且民营经济份额不断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统计显示,近5年来作为民营企业代表的私营企业和股份制企业的工
4、业增加值年度增长率都高于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水平。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已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尽管我国民营经济有了长足进步,但是我国民营企业仍处于发展初期,起点低、底子薄、整体层次不高、竞争力较弱。国内最新研究成果表明,中国企业平均寿命为6.5-7岁,而民营企业只有2.9岁。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经济全球化日渐端倪,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如何突破这种困局,已经成为我国民营企业经济迫在眉睫的战略难点。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积极探索民营企业自主创新之路,提升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我国民营企业的战略制高点。从最初的模仿创新模式,逐步转变到合作创新模式,到当前的自主创新模式,我国民营企业积极探索着强化自身核
5、心竞争力的创新模式。但是,我国民营企业是在特定时期、特定背景和经济条件下发展起来,带有比较浓厚的地方乡镇企业创业创新的特色。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内市场竞争、技术竞争、人才竞争日趋激烈,传统的创新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我国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1相关理论概述1.1 我国民营企业的界定对于“民营企业”的界定,一直以来都是有多种不同的说法,简单可以概括为四种:第一种观点是从企业所有制归属的角度进行界定。认为,我国长期以来一直以所有制的性质区分不同类型的经济成分,在民营企业涵义的界定中也要从这个角度分析。值得一提的是,持有这种观点学者对民营企业的界定与西方国家是一致的,“西方国家把国有之外的企业统称为
6、民营企业二第二种观点是从企业经营方式的角度进行界定。这种观点认为民营企业同国营企业的内涵是相互对立统一的,但都属于企业经营方式的范畴。经济学家晓亮把民营企业界定为七类企业形式,即一是个体或私营经济,二是乡镇企业,三是民营科技企业,四是股份合作制企业,五是“三资”企业中国家不控股的外资经济,六是股份制企业中国家不控股的企业,七是国有民营企业和公有私营企业。第三种观点是前两种观点的综合观点。它认为,任何经营方式总是一定的财产主体所采取的。民营企业是非国有国营企业,是指除国有国营企业以外的所有制形式、经营方式的总称,它以是否为“国有(营)”的标准来界定一个企业是否属于民营企业。第四种观点认为,民营企
7、业是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概念,具有过渡性,并且认为其本质是私营企业。这个观点以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为代表,并从中西方“民营”的共性和我国经济(特别是传统的集体经济民营化)的可能性趋势出发,指出民营企业很大程度上就是指私有企业。1.2 新媒体的概念由于数字信息技术的极速发展,互联网等新媒体己从窗口变成了引擎,改变着生活,推动着进步。人们对新媒体的关注越来越多、也越加深入。新媒体在业界的蓬勃发展也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导到“互联网+”的模式上,例如互联网教育、互联网金融、互联网旅游、互联网传统产业等,使得各界对新媒体的研究随之进一步加深。新媒体就是伴随着网络和数字技术的裂变式发展带来了信息资讯传播工具
8、的调整变化,从而产生形成了区别于电视、广播、杂志等传统媒体,而又形式开放、传播迅速、内容多样的新载体。诸如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等。2新媒体环境下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创新现状2.1民营企业发展概况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民营企业获得较快发展。根据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1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分析报告显示,我国民营企业500强的入围门槛逐年提升,仅2014年,民营企业500强的入围门槛就已经从2013年的91.22亿元提高到95.09亿元,增加了3.87亿元,民营企业的制造业500强入围门槛从2013年的46亿元提高到46.67亿元,民营企业的服务业100强入围门槛从2013
9、年的102.06亿元提高到116.88亿元。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对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扩大财政收入、提供再就业以及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都具有重大作用。“十三五”规划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对我国民营企业提出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和指导计划。建议涵盖民营经济如何发展的多方面内容,并提出把经济发展转型、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升级、体制机制改革的工作作为战略重点,这些对民营经济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和导向性。”团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更需要开放优越的发展环境。建议提出,要降低实体企业运行成本,减少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并规范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这对减轻民营企业负担,为企业进一步发展提供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十分重要。但随着我国经济
10、发展步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民营企业的盈利能力呈现逐年下降趋势。2014年,我国民营企业500强的资产净利率从前一年的4.52%下降到4.29%净资产收益率从前一年的14.35%下降到14.04%。但相关数据显示,由于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近两年来民营企业盈利下降幅度已明显趋缓。2.2新媒体环境下民营企业融资机制创新正规金融对民营企业的服务水平明显不足,而民间金融或非正规金融具有其内在的局限性,往往导致风险事件频发,这是推动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形成和快速发展的重要背景之一。近年来,中国对普惠金融的支持也是推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重要动因,普惠金融强调全方位更有效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金融服
11、务,特别是那些被传统金融忽略的农村地区、贫困人口和民营企业。在新媒体时代,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精神不断渗透到金融业,深刻地改变了传统的金融领域。互联网金融既是传统金融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延伸,也是互联网对传统金融服务的颠覆性创新。一方面,以云计算、社交网络、移动智能和大数据等为要素的新兴互联网技术不断融入传统金融领域,改变了传统的金融服务形式和金融市场结构,促进了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了金融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水平,拓展了金融交易可能性边界,另一方面,基于开放、分享、平等、普惠和去中介化的互联网精神,互联网金融强调金融的开放性和普惠性,人人组织和平台模式逐渐兴起。民营企业融资难等问题是催生和推动P
12、2P网络借贷等基于互联网的新兴融资模式诞生和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传统正规金融一直未能有效解决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在这种背景下,以互联网和大数据为代表的新兴信息技术,有效地解决了金融交易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并极大地降低了金融交易成本,产生了基于大数据征信的网络贷款和P2P网络借贷形式。此外,基于互联网的股权融资创新模式一一众筹比传统的创投和天使投资体现出了更多的优越性,这类大众参与式和市场自发性的金融服务创新模式也是我国民营企业融资模式创新的重要内容。2.2.1基于大数据征信的网络贷款互联网与大数据的快速发展催生了一种新型的征信模式一大数据征信。所谓征信就是根据各种内外部信息对客户的信用水平进行评
13、估,例如根据客户的行为特征、财务状况、行业环境和历史信用状况等对客户的贷款能力和还款意愿进行综合评价。征信的本质是根据客户违约可能性高低对客户进行分类。而互联网金融环境下,除了传统的征信数据来源,大数据主要来自电子商务平台交易信息、社交网络信息、搜索引擎信息以及基于位置的行为信息等,这些信息为大数据征信提供了宝贵的数据资源。基于大数据征信的网络贷款是在对客户相关的大数据进行分析挖掘的基础上,提取客户的行为特征,识别客户的信用水平,根据客户提出的贷款申请,通过高性能的计算分析得出客户的违约风险,从而确定相应的信用额度、贷款利率和期限,同时规定偿还方式和违约惩罚机制,网络贷款过程主要分为贷款申请、
14、审批发放和贷后管理三阶段。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更加及时、高效、精确地挖掘客户的行为特征。对于民营中小企业融资来说,互联网金融服务提供者可以基于更多渠道的数据源,通过大数据分析,更精准、高效、全面地分析民营中小企业的信用水平和经营状况,从而更加及时、科学、有效地为民营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等个性化金融服务。2.2.2P2P网络借贷P2P网络借贷是基于互联网技术,在网上进行的一种个人对个人的直接借贷模式。传统正规金融长期以来难以有效满足民营企业的融资需求是P2P网络借贷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互联网与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有效地解决了金融服务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和金融成本问题,从而让个人借贷这一早期的金融模式焕
15、发了新的活力。P2P网络借贷实现了金融服务的去中介化,实现了“金融脱媒”,个体和个体之间可以在网上直接进行信贷行为,而且借贷双方均能获益,对借款人来说,可以以更低的借款成本和更高的安全保障获得比民间借贷更便捷的融资渠道,而投资人(放款人)也能获得更高的收益回报。P2P网络借贷并不只是一种技术手段,而是一种基于互联网思维的融资理念创新,为民营企业提供了一种重要的创新融资机制。P2P借贷平台并不作为借贷资金的债券债务方,而仅作为信息提供、信息价值认定以及其他促成借贷交易完成的服务,如借贷信息发布、信用审核、投资咨询、法律支持、逾期贷款追偿和其他一些增值服务。P2P网络借贷的快速发展是对我国金融服务
16、体系的有益补充和完善,较好地满足了民营企业和个人的融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准入门槛较低,审批监管不严,目前中国的P2P网络借贷市场也出现了鱼龙混杂的现象,各种问题也随之而来。为了促进P2P网络贷款产业的健康发展,更好地发挥其满足民营企业融资的功能,有效防控金融服务过程中的各种潜在风险,需要出台更有效的监管政策法规,进一步完善监管体系,同时交易主体要提高风险防控意识。2.2.3众筹融资平台众筹融资(CroWdFUnding)的理念来自众包模式(CrOWdSOUrCing),即充分利用一个新项目潜在参与者的知识、智慧和技能等,推动建立一个庞大的资源池或资金池。基于互联网的在线众包平台被用于孵化企业
17、项目,从而形成了众筹融资。众筹是通过网络平台为项目发起人筹集从事某项创业或者活动的小额资金,并由项目发起人向投资人提供一定回报的融资模式。股权融资是众筹的一种重要模式,生产者可以白手起家开发创意项目,在发生成本前吸引足够的消费者注资。同时生产者还可以根据消费者的反应程度,重新审视自己的创意项目,这对生产者既降低了投资成本也降低了项目失败的风险,因此众筹对生产者不仅是一个筹集资金的载体,还是一个评判自身产品设计和市场前景的重要平台。另一方面,众筹融资还增强了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性,使消费者参与到产品的生产和设计过程。众筹融资平台为诸多民营企业和个人的创意、创新和创业活动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融资模
18、式,是一种重要的基于互联网金融的民营企业融资创新机制。2.3民营企业人才策略创新机制2.3.1民营企业人才培养创新机制人才培养的创新机制必须引起所有民营企业的高度重视。由于民营企业普遍存在人才的素质参差不齐的现象,高水平人才稀缺,因此必须建立起能够持续不断地培养专业性人才的创新机制。首先,人才培养绝不能只是在人才进入企业之后的短时间培训,而应当是具有可持续性的“终生学习”,其次,还应当针对不同人才的各自特点,制定具有差异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最后,还要注意人才在专业技术领域、道德素质方面的全方面发展。(1)人才终身学习制度伴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新理论、新观念、新技术在企业中的更替
19、周期己经越来越短,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人才之间的竞争,而为了在这种竞争中保持优势,企业必须实施终身学习制度,以保证企业发展所需人才专业素质的不断更新。然而,大部分民营企也对于人才的终身学习并不重视,很多企业宁愿在市场上重新找新的人才,也不愿意对己有的“老”员工进行进一步的培训,然而从企业的长远发展和企业安全及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的角度考虑,企业内部对员工实行终身学习制度才是符合成本核算原则的明智之举。(2)人才差异化的培养制度人才管理的工作核心是保障适合的人,在适合的时间,从事适合的工作,从而保障企业战略实施过程中的连续的人才供应。人才首先具有一些普遍的相似性特征或特质,但是也会存在各
20、种各样的差异,即使他们处在相同的业务领域之中。因此,差异化的人才培养制度也是企业的必然选择,必须注重人才培养和成长的个性化,通过构建各种类型和层次的人才培养机制,形成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将人才资源的作用发挥到机制极致。2.3.2民营中小企业人才评价创新机制发现、识别和选择人才是人才评价机制的重要作用和目标,人才评价机制的最终结果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人才资源的利用和人才自身的发展。民营企业要想最大限度地挖掘人才的潜能实现创新发展,必须建立和完善适应新的经济转型升级形势下的人才评价模式,通过创新且多元化的人才评价机制的吸引企业需要的且适合企业的人才,并在人才的培养和发展过程中使得人才的能力得到更大程
21、度地发掘。在构建人才评价机制时,首先要了解企业的中场及经营目标和战略。从战略及其关键成功因素中,可以分析整个企业在此战略下所要寻求的关键竞争优势。服从企业整体经营发展目标的企业员工整体素质要求是建立人才评价模型的基础。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是建立人才评价机制的总的指导方针,企业领导者应首先明确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价值观、文化及重点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全面分析企业所面临的人才挑战,将企业鱼需和严重缺乏的员工核心能力素质总结出来,据此能够构建出适应企业文化和外部环境的人才评价创新机制。一般采用定性分析方法中的工作分析和专家小组讨论等方法来确定。通过组建企业高层领导和管理者以及相关研究人员组成的专家评
22、价小组,针对不同岗位员工相关的责任和绩效标准以及期望优秀表现的特征行为和特点进行讨论,得出评价标准。通过各种数据收集方法,例如问卷调查法、访谈方法以及专家系统数据库等获取所需要的样本评价数据。结合在实际中人才的关键行为分析,对每个评价项目进行等级划分,并对不同的评价等级做出行为描述,初步建立人才评价模型。2.3.3民营中小企业人才资本化创新机制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以及国际经济格局越来越朝着全球化的方向发展,我国民营企业面临着来自国内外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特别是人才的竞争己日益成为企业之间的竞争焦点,因此对于人才的管理机制的先进性和优越性如何也成为企业能否在竞争中取得优势的关键。民营企业应当树立
23、人才资本的战略管理观念,创造良好的人才创新和发展环境,从而不断挖掘和激发大才的潜能,使己有的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化,构建人才资本化创新机制。人才资本化就是将人力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本的过程。人力资源与人才资本的区别在于,它是一种处于人力资源中的能力,当没有被开发出来的时候,它是一种潜在的劳动生产力,开发出来后便成为可利用的实际生产力。人才资本是一种隐性资本,人才资本的隐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了人才的独一无二性、难以匏制性以及本身的创新创造能力。隐性的人才资本在企业中能够发挥作用的前提是显性资本所提供的基本物质资源和外部环境条件,通过人才在企业中进行价值创造、提升企业竞争力的过程,人才资本中的隐形部分就有
24、条件转化成为一定量的显性资本,从而人才的资本价值就能够得到提升和增值,而增值后的人才资本又蕴含着更高价值的隐性资本,通过这样一种相互影响和作用,人才资本的价值提升和其带来的显性资本的增值是一个交替性螺旋上升的过程。如今的企业人才管理机制的竞争是对企业总体人才管理系统能力的竞争,因此对于人才资本化机制的创新需从系统的角度出发,注意整体性和集成性,在制度、组织、管理和技术等多个层面上共同进行。3新媒体环境下我国民营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3.1 众多民营企业的质量创新匮乏我国企业总体上质量创新不够,己成我国企业的通病。因为整个社会受功利主义意识影响,在各地政府以GDP增长为主的政绩考核下,急于追求短期效
25、益最大化,使整个社会对质量管理不够重视,由此养成许多企业经营中轻视产品质量,也不愿意进行创新来创出自己的品牌,在质量管理上出现了诸多质量安全问题。就民营企业来讲,尽管其经营中创新意识较强,但打造产品质量及服务质量的意识不强,质量创新方面存在的问题更多,特别是一些规模小的企业,不仅没有创新实力,更是在产品质量上故意做手脚,产品与服务质量均不佳,以至在激烈市场竞争以及目前经济下行压力下,纷纷倒闭了,存活下来的一些也仅能维持经营或萎缩性经营。3.2 企业原始创新少,多数为模仿型的创新我国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之路,大多数是延续着市场需求路径,走了一条低投入的创新捷径,理论上称为“市场拉动型技术”的创新轨
26、迹,实际上是采用模仿别人技术经营的路径,而真正实施突破式、原始创新的民营企业很少。这种模式的最大缺陷是缺乏前瞻性、自主创新研发不足。实践中一些企业根本不进行创新,只采用全盘“拿来”进行生产,即使一些具有创新的民营企业,也多为模仿基础上的改进式创新,目前由于绝大多数民营企业的创新目标为维持性、渐进式,模仿式仍为其创新的主流模式。4我国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的策略思考4.1 必须真正建立以人才为核心的创新基础具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进行创新的基础。依据目前众多民营企业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各企业必须从以下几方面来打造创新型的人才队伍。4.1.1 完善激励企业内部全体员工创新积极性的措施民营企业要强化创新,必
27、须先激发起全体员工创新的积极性。这是目前最可靠的、最现实的促进创新的人力资源。为此,应实施灵活的组织性形式及工作方式,提高员工自主权与主观能动性,使员工有更多的精力、时间进行创新研发。同时,通过管理机制改革,健全人才培养、使用、评价和激励机制,保护员工的创新积极性和热情。1.1.1 1.2加大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引进力度知识经济时代的市场竞争实际是高技能人才的竞争。各企业必须建立能吸引高素质人才的机制。应建立科技入股、加大科研技术在工资中的权重、股权、期权、重奖等机制,或帮助创新研发者处理好其家属、子女就业、入学等问题,以此激发、调动其科技研发人员的积极性。1.1.3 加强与高校及科研机构的人才交
28、流对接民营企业创新常因自身实力不足而受制约,可采用引进人才与“借智”并重,借“外力”进行创新。这是众多引进人才困难的小企业进行创新的可行之道。这主要是通过搭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协同平台、创建学生实习基地实现。同时也接受地方企业孵化器培养,或与大企业建立科研联盟,进行共性技术研发协作。1.1.4 建立与实施“首席技师工作室”鼓励企业内具有最高技术和创新研发经验的技师、技术工人建立“首席技师工作室”,以此作为员工进行技术攻关、创新、交流以及传授技艺的学习基地,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在技术创新中的引领作用。2 .2企业应尽可能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创新模式在现代经济社会中,每个民营企业为了能更好地促进创新发展
29、,必须根据自身特点与实力,构建真正能促进创新的模式。4 .2.1选择适合自己发展实力的技术创新研发模式民营企业进行创新,应依据自身发展的情况及实力,本着“补短板”“强长板”的原则,选择真正适合本企业特点的科技创新模式,才能在进行创新发展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实际上这是能快速提高自我创新发展能力的捷径。其一,对于规模小、资金少的民营企业,可采用市场模仿性创新模式。这是一种务实的创新发展模式。具体做法是先通过引进技术,后进行模仿学习,再消化与吸收,最后研制出具有自己知识产权的技术,但实践中注意不要机械模仿。其二,追随型技术研发创新模式。这是比模仿创新更高一层次的技术研发模式。该创新研发的优势是不求
30、最先,但求最好。此模式可减少创新支出,降低风险,成功概率较高。目前已具有一定实力的中型企业可选择此种模式。这种创新模式能够使企业跟跑研发中的企业并最终超越。日韩一些知名企业,当年就是采用这种模式实现了技术创新,实现了追随和突破发展。其三,技术领先的创新形式。实力强的企业可用技术领先战略。这样会使企业保持其技术创新的引领地位,使自己不断地站在技术的制高点,能获得市场上更丰厚的技术红利。4.2.2选择适合自己创新发展的管理模式管理制度创新是企业进行创新发展必需的制度保障和基础。民营企业在实施创新发展中,如果没有扎实有效的管理创新的保障,很难有效地进行其他方面的创新。因为多数民营企业仍是家族式的管理
31、模式,很多方面是不利于调动全体员工创新积极性的。国内外管理制度创新的案例证明,一项管理突破能给进行创新的公司带来强大的优势,并使行业的领导格局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相比之下,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带来的优势则往往较小。因此,民营企业要想通过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大胆实行管理制度创新。目前制度创新的模式也很多,民营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来选择适合自己的管理制度创新改革,以确实保证管理制度通过创新使其符合基本业务规范,真正激发全体员工的创新积极性。同时,也能通过制度创新,更好地整合内外部的创新资源,为提升创新能力奠定基础。5总结综上所述,新媒体运用于民营企业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能够为企业的生产发展
32、带来巨大的帮助。而开展需要消耗较大的资源,给企业带来较大的承受压力。民营企业需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发展策略,以保证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实现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参考文献1张萃.股权结构、社会关系网络与民营企业创新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1):77-89.2王文明.我国民营企业创新发展问题研究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6,(04):56-64.3谭福龙.新常态下中国民营企业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思考J.经济界,2015,(06):11-13.4李政,任妍.“新常态”下民营企业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J.理论学刊,2015,(10):32-39.5李冲,钟昌标.融资成本差异与
33、企业创新: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一一基于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比较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17):98-103.6张萃.内部资源不确定性与民营企业创新力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4,(08):34-39.7蔡地,黄建山,李春米,刘衡.民营企业的政治关联与技术创新J.经济评论,2014,(02):65-76.8许慧萍,王萌,赵靖宇.民营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U1.经济视角(下旬刊),2013,(09):40-41.9许建洲.广西民营企业创新发展探析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1,(20):4-6.10叶帆.民营企业自主创新障碍及其对策U1.科技和产业,2010,(02):57-5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