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集成安防工程2024版程序文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系统集成安防工程2024版程序文件.docx(11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文件编号:TDWYCX0131受控状态:受控版本号:A/O天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依据IS09001-2025、IS014001-2025、GB/T28001-2025编制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平安程序文件ProcedureforControlofquality、environmentsoccupationalhealthandsafety版本号:第A版持有部门:综合部编制:陈冬梅、陈任审核:陆凯凯批准:刘凯旋20240201发布20240201实施天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发布更改状况一览表文件编号TDWrY-CX-2025版次第8版受控状态受控分发号编制会签批准生效日期换版修改记录通知单号换版、修改说
2、明修改人修订状态/日期Ol02序号文件编号文件名称页次1TDWY-CX-Ol组织环境与相关方要求限制程序42TDWY-CX-02风险与机遇限制程序73TDWY-CX-03组织变更管理限制程序134TDWY-CX-04公司学问限制程序175TDWY-CX-05危急源识别、评价和更新限制程序206TDWY-CX-06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和更新限制程序267TDWY-CX-07方针目标和管理方案限制程序298TDWY-CX-08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限制程序329TDWY-CX-09文件限制程序34IOTDWY-CX-IO记录限制程序3911TDWY-CX-Il内部审核限制程序4112TDWY-CX-I2
3、管理评审限制程序4413TDWY-CX-13人力资源限制程序4714TDWY-CX-14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限制程序5115TDWY-CX-I5监视和测量设备限制程序5316TDWY-CX-I6产品实现过程策划限制程序5617TDWY-CX-I7与顾客有关过程限制程序5818TDWY-CX-18软件开发限制程序6219TDWY-CX-19安防工程设计和开发限制程序6520TDWY-CX-20物资选购限制程序6921TDWY-CX-21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限制程序7322TDWY-CX-22安防工程施工限制程序7623TDWY-CX-23标识和可追溯性限制程序8124TDWY-CX-24顾客财产限制
4、程序8325TDWY-CX-25订正和预防措施限制程序8526TDWY-CX-26信息沟通限制程序8827TDWY-CX-27应急打算与响应限制程序9028TDWY-CX-28事故、事务及不符合限制程序9229TDWY-CX-29过程与绩效的监视和测量限制程序9930TDWY-CX-30合规性评价限制程序10331TDWY-CX-31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平安运行限制程序105文件编号:TDWY-CXOi组织环境与相关方要求限制程序1、目的为保证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平安管理体系的策划能实现预期的结果,识别、监视并评审与公司的宗旨、战略方向相关的内外部环境;识别、监视并评审与公司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
5、方期望或要求;依据内外部因素与相关方期望或要求,结合本公司己有的优势和劣势,识别出风险和机会;针对识别的风险和机会,策划应对措施。2、范围适用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平安管理体系全部相关的部门与过程。3、职责3.1 综合部:确定内外部环境因素和相关方期望或要求。3.2 总经理:批准风险和机会的应对措施。3.3 管理者代表:组织各部门进行内外部环境因素和相关方期望或要求的识别评价、并拟定应对措施,对结果进行审核整理。3.4 工程部:负责技术风险分析、质量风险分析。3.5 营销部:负责市场风险分析。3.6 财务部:负责经营风险分析。3.7 财务部:负责财务风险分析。3.8 其他各部门:协作进行内外部环
6、境因素和相关方期望或要求的识别评价、并拟定应对措施。4、程序4.1组织环境管理4.1.l在建立与持续改进管理体系时,公司将充分识别理解并考虑那些与公司的宗旨、战略方向相关,并影响公司实现管理体系预期结果实力的内部和外部环境。4.1.2内外部环境要素识别与评估:在每年的管理评审前,由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识别并评估其适用性,具体部门及识别项目如下:O综合部:内部(公司价值观、企业文化、人员实力、体系运行、过程实力等),外部(地理位置、现存污染、法律、竞争、市场、文化、社会和经济环境等)。2)工程部:内部(产品质量、人员实力、学问、业绩表现等),外部(法律、技术、竞争、社会和经济环境等)。3)营销部:
7、内部(产品交付实力、资金筹备、技术水平、人员实力等),外部(行业市场趋势、同行竞争力、有关的法律法规等)。4)财务部:内部(资金实力、选购人员实力等),外部(法律、原材料价格、竞争、市场、文化、社会和经济环境等)。5)管理者代表:内部(战略、学问、人员实力、业绩表现等),外部(社会和经济环境等)。6)工程部分析与环境影响有关的环境:a)与气候、空气质量、水质量、土地运用、现存污染、自然资源的可获得性、生物多样性等相关的、可能影响组织目的或受组织环境因素影响的环境状况;b)外部的文化、社会、政治、法律、监管、财务、技术、经济、自然以及竞争环境,包括国际的、国内的、区域的和地方的;c)组织内部特征
8、或条件,例如:其活动、产品和服务、战略方向、文化与实力(即:人员、学问、过程、体系)。D)所确定的内外部问题可能给组织或环境管理体系带来风险和机遇,执行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限制程序。4. 1.3各部门将识别结果登记在组织内外部环境要素识别表上,提交管理者代表进行汇总整理。4.1. 4内外部环境要素监测与更新:管理者代表每年在管理评审前组织一次全面的内外部内外部环境要素识别与评。另外各部门在获得内外内外部环境要素信息变更时,应刚好告知管理者代表,由管理者代表对组织内外部环境要素识别表进行修订。4.2相关方期望或要求管理4.2.1相关方期望或要求识别与评估:相关方包括但不限于顾客、全部者、组织中的
9、成员、供应商、银行、工会、合伙人、竞争对手或社会团体或行业协会。在每年的管理评审前,由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识别并评估其适用性,具体部门及识别项目如下:1)管理者代表:全部者、合伙人、竞争对手或社会团体。2)财务部:供应商、竞争对手或社会团体。3)营销部:顾客、竞争对手或社会团体。4)综合部:员工代表、旁边企业及居民、银行、工会、社会团体。4.2.2各部门将识别结果登记在相关方期望或要求识别表上,提交管理者代表进行汇总整理。4.2.3相关方期望或要求监测与更新:管理者代表每年在管理评审前组织一次全面的内外部内外部环境要素识别与评审。4.2.4各部门在获得内外部环境要素信息变更时,应刚好告知管理者代
10、表,由管理者代表对相关方期望或要求识别表进行修订。4.3每次管理评审前,管理者代表汇总企业内外部环境要素状况及相关方的期望与要求的相关资料,并提交管理评审。5相关文件: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限制程序6记录表单:6.1风险与机遇评估分析表6.2相关方期望或要求识别表文件编号:TDWY-CX02风险和机遇限制程序1、目的为识别风险和机遇并建立应对措施,明确包括风险应对措施、风险规避、风险降低和风险接受在内的准则,形成风险和机遇管理机制,增加抗风险实力,并按周期组织评审。2、适用范围在公司管理体系活动中需应对的风险和机遇管理,包括:a.订单过程、市场调查及客户满足度测评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B.软件的
11、设计开发、变更限制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c.外部供方评审和选购限制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d.施工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e.贮运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f动力、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管理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g.检验和监视测量设备的管理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h.合格标识、不合格品的处置及订正措施的执行和验证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i.工艺变更及材料变更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j.财务管理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k.法律标准执行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3、职责3.1公司副总负责风险管理所需资源的供应,包括人员资格、人员培训、信息获得等。负责风险评价准则的确定,并按制定的评审周期保持对风险和机遇管理的评审。3.2综
12、合部负责建立风险和机遇应对限制程序;负责按要求的周期组织实施风险和机遇的评审,监督风险和机遇评估中所实行措施的完成状况及措施的有效性。3.3各部门负责本部门各过程的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措施的执行,以规避或者降低风险。3.4营销部负责收集产品售后的风险信息、销售市场竞争性风险与机会。3.5财务部负责收集物料选购的风险信息、选购市场竞争性风险与机会。4、内容4.1风险和机遇管理策划为全面识别和应对各部门在产品生产和管理活动中存在的风险和机遇,各部门应建立识别和应对的方法,确认本部门存在的风险,并将评估的结果记录在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表。在风险和机遇的识别和应对过程中,责任部门应对可能存在风险的项目部、
13、生产过程和人员存在的风险进行逐一的筛选识别,风险识别过程中应识别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的风险:a.对产品适用的法律法规、客户要求的变更造成的风险;b.生产/服务作业过程中的平安风险;C,设备设施对产品/服务质量造成的风险;d.产品交付后的风险;4.2建立风险/机遇管理团队4.2.1建立分风险和机遇评估小组风险识别活动的开展应是一次团体的活动,各部门在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估过程中应通过集思广益和有效的分析推断下进行的,在此之前应建立一个“风险和机遇评估小组”,常务副总经理应通过授权,赐予该“风险和机遇评估小组”以下的职责:a.组织实施风险和机遇分析和评估;b.制定风险和机遇应对措施并落实执行;C,编制
14、风险管理支配:cl.组织实施风险应对措施的实施效果验证。在“风险和机遇评估小组”中,常务副总经理应指派一名人员作为该小组的组长,负责规划和支配风险和机遇的识别和应对的限制。4.2.2风险管理团队人员的任职要求为确保参与风险和机遇识别和评估的人员,其人员资质符合要求,能够胜任并且参与本部门的风险和机遇的识别和制定应对相应的应对措施,风险和机遇评估小组人员应具备以下的实力:a.熟识其所在部门的全部流程;b.有肯定的组织协调实力;c.熟识本标准的要求,并依据本标准内容策划风险分析和评估。4.3风险评估对已识别的风险的严峻度和发生频度进行评价,其评价的要求应依据本程序所规定的评价准则进行评价确认,风险
15、的严峻度和发生频度的确认用以确定风险系数,之后依据风险系数确定对风险应实行的措施。4.3.1风险的严峻程度评价准则风险严峻度用于评价潜在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害程度,依据对潜在风险的评估量化,若潜在风险发生后,其会导致的各方面的影响以及危害程度,以下包括但不限于风险产生后会导致的危害:a.法律法规、产品及客户要求;b.风险发生时导致的人身损害;c.财产损失的多少;d.是否会导致停工/停产;e.对企业形象的损害程度。注:在对风险进行严峻程度判定时,举荐扩大分析风险所带来的危害层面,以便于更有效的对潜在的风险实行措施,以达到削减或部分消退风险乃至完全消退的目的。为便于识别风险所带来的危害程度,对风险的严
16、峻程度进行区分,风险严峻度分为以下五类:a.特别严峻,b.严峻,c.较严峻,d.一般,e.稍微。下表为依据定义的风险影响和影响程度的多少进行量化,在对风险的严峻程度进行评价时,下表作为评价风险严峻度的准则:严峻程度描述严峻等级法律法规、产品及其他要求人身损害财产损失(万元)停工/停产企业形象特别严峻违反法律法规、国际/国家标准、客户标准死亡、截肢、骨折、听力丢失、慢性病等财产损失210不行复原重大国际、国内影响5严峻省内标准、行业标准受伤须要停工疗养,且停工时间23个月IOV财产损失5需较长时间调整后才可复原省内、行业影响4较严峻地区标准受伤须要停工疗养,且停工时间V3个月5V财产损失20.5
17、间歇性复原地区性影响3一般企业标准稍微受伤,包扎即可财产损失V05可短时竟原企业及周边范围2稍微不违反无伤亡无损失没有停工不影响1严峻度判定过程中,当多个因索的判定其严峻程度不一样时,应遵循从严原则进行判定,即当多个因素中仅其中一个或部分因素其严峻度级别更高时,依据严峻级别高的因素作为风险严峻度进行判定。依据上表内容确定风险的严峻度后,将严峻等级数字填入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表中。4.3.2风险的发生频率评价准则风险的发生频率是指潜在风险出现的频率,为便于识别和定义,将风险频度定义为5级,如下所示:a.极少发生;b.很少发生;c.间或发生;d.有时发生;e.常常发生;通过对上述的不确定因素进行评价
18、风险发生的频度,风险的发生频率的评价以其可能发生的频率进行量化确认作为风险的发生频率的评价准则:发生频度定义等级极少发生发生概率O001%1很少发生0.00%V发生概率0.居2间或发生0.1%V发生概率近1%3有时发生%v发生概率W10%4常常发生发生概率N10%5发生频度判定过程中,当一个或多个因素在判定过程中其发生频度不一样时,应遵循从严原则进行判定,即当多个因素中仅其中一个或部分因素其发生较为频繁时,依据发生频率较高的因素作为风险发生度进行判定。依据上表内容确定风险的严峻度后,将严峻等级数字填入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表中。4.3.3风险的可接受准则风险可接受准则是通过计算得出的风险系数来判定
19、风险是否可接受,通过对风险的严峻度和风险的发生频率评价后,通过计算风险系数确定是否对风险实行措施。风险系数的计算如下公式:风险系数=风险严峻度等级*风险频度等级风险系数的大小确定是否对风险应实行的措施,如下表要求:g严峻度特别少发生很少发生间或发生有时发生常常发生特别严峻510152025严峻48121620较严峻3691215一般246810稍微12345运用风险系数作为参考值,下表为风险风险系数的范围及当风险系数达到肯定值时应对风险实行的措施:风险系数风险等级及应实行的措施风险等级风险措施15-25高风险应马上实行措施规避或降低风险5-15一般风险需实行措施降低风险1-5低风险风险较低,当
20、实行措施消退风险引起的成本比风险本身引起的损失较大时,接受风险风险的应对方式应依据实际状况进行筛选,当潜在的风险可有效的实行规避措施进行规避风险时,应制定风险规避方案,确认风险规避措施并予以执行,直至部分消退或完全消退风险。当尚无可行方案进行规避风险时,应实行有效的风险降低措施,降低潜在风险所带来的影响。下表为识别风险系数后,对风险等级的判定应急应实行的风险应对措施比照表:发生频度严峻度特别少发生很少发生间或发生有时发生常常发生特别严峻一般风险一般风险高风险高风险高风险严峻低风险一般风险一般风险高风险高风险较严峻低风险一般风险一般风险股风险高风险一般低风险低风险一般风险般风险一般风险稍微低风险
21、低风险低风险低风险一般风险在进行风险分析和风险应对过程中,应保持风险措施的方案和实施结果的跟进应记录,记录的保持依据记录限制程序文件执行,风险分析和风险应对措施的具体内容应记录在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表中,便于后续的查阅和跟进。4.4风险应对各实施部门应对所识别的风险进行评估,依据评估的结果对风险实行措施,从而达到降低或消退风险的目的,风险应对的方法包括:a.风险接受;b.风险降低;c.风险规避。对风险所实行的措施应考虑尽可能的消退风险,在无法消退或暂无有效的方法或者实行消退风险的方法的成本高出风险存在时造成损失时,再选择实行降低风险或者风险接受的风险应对方法。4.4.1风险接受是指企业本身担当风
22、险造成的损失。风险接受一般适用于那些造成损失较小、重复性较高的风险,当出现以下状况时可实行接受风险的方法:a.实行风险规避措施所带来的成本远超出潜在风险所造成的损失时;b,造成的损失较小且重复性较高的风险;c.既无有效的风险降低的措施,又无有效的规避风险的方法时;cl.按本文件要求的风险评估准则中计算得出风险系数低于5的低风险。4.4.2风险降低风险降低即实行措施降低潜在风险所带来的损坏或根失,风险评估实施单位应制定的具体的风险降低措施降低风险,当出现以下状况时,可实行风险降低方法:a.实行风险规避措施所带来的成本远超出潜在风险所造成的损失时;b.无法消退风险或暂无有效的规避措施规避风险时;c
23、.按本文件要求的风险评估准则中计算得出风险系数为5至15之间的一般性风险。4.4.3风险规避风险规避是指通过有支配的变更来消退风险或风险发生的条件,爱护目标免受风险的影响。风险规避并不意味着完全消退风险,我们所要规避的是风险可能给我们造成的损失。一是要降低损失发生的机率,这主要是实行事先限制措施;二是要降低损失程度,这主要包括事先限制、事后补救两个方面:4.4.4风险管理的监督与改进风险识别和评估活动是用于识别风险并综合考虑对风险应实行的有效措施,当风险系数过高时应实行风险进行规避或者降低风险,以削减风险所带来的危害或根失。风险评估实施部门应制定具体有效的措施并予以执行,在制定措施时,应考虑以
24、下方面的内容:a.制定的措施应是在现有条件下可执行和可落实的;b.制定的措施应落实到个人,每个人应完成的内容应得到明确;c.应指派一名负责人为措施的执行进度和效果进行跟进,确保实行的措施被有效的落实。4.5风险和机遇的评审综合部应按制定的周期组织实施对风险和机遇的评审,以验证其有效性。风险和机遇的评审应包含以下方面的内容:a.风险和机遇的识别是否有效且完善;b.风险应对措施的完成状况和进度;C,对产品和服务的符合性和顾客满足度的潜在影响。4. 5.1风险和机遇评审的策划风险和机遇评审应每年度至少实施一次评审,以验证其有效性。当出现以下状况是,应当适当增加风险和风险评审的次数:a.与管理体系有关
25、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有变更时;b.组织机构、产品范围、资源配置发生重大调整时;c.发生重大品质事故或相关方投诉连续发生时;d.第三方认证审核前或其他认为有管理评审须要时;e.其他状况须要时。5. 5.2风险和机遇评审的实施6. 5.2.1实施前的打算在风险和机遇评审会议之前,各部门应整理本部门对风险和机遇分析的资料,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的内容以及风险应对所实行措施的结果等记录进行汇总分析。7. 5.2.2风险和机遇应是的实施综合部按策划的要求组织个部门实施对风险和机遇的评审,产品部应保留评审的记录以及评审所确定的决议,包括后续的改善机会。风险和机遇的评审应形成包含但不限于以下
26、方面的内容:a.风险评估报告;b.持续改进的机会;c.剩余风险分析及改进措施。8. 引用文件8.1 记录限制程序9. 记录1 .1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执行6 .2风险管理支配文件编号:TDWY-CX03组织变更管理限制程序1.0目的为了对人员、管理、工艺、技术、设备、设施等永久性或短暂性的变更进行有支配的限制,从源头限制和削减在肯定条件下产生的变更对公司管理体系的有害影响,对各类变更状况实行相应有效的限制措施,确保变更过程符合管理体系要求。2.0适用范围适用于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对变更的管理,包括:管理、新扩改基建、新增环境平安设施、新作业环境、新人员、新设备设施、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设备用途
27、更改等。3.0定义3.1新扩改基建:指用于储存、生活、办公等,新增加建筑,或对原有建筑扩建、改造结构或规模的项目。3.2新设备设施、平安设施:指新增机械设备或平安设施、消耗肯定能资源,产生肯定废物、带来肯定的作业风险,或需定期维护点检、更换零部件、追加平安防护的机器。3.3新材料:指新增原材料,包装材料中可能含有新的化学成分,并具有肯定职业危害的材料。3.4新产品:指新产品生产过程中,须要增加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新作业环境、作业场所、作业人员、作业操作规程、体系管理或包装材料等。3.5设备更改:是指对设备、工具等进行改造,例:生产机具改造、手动工具等改造。3.6用途更改:是指由般用途该做特
28、殊用途,例:贮存室改为易燃化学品库等。3.7管理变更:政策法规和标准的变更,企业机构和人员的变更、管理体系的变更等4.0职贡4.1 综合部(1)负责帮助各部门对变更过程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平安的调查、策划、实施限制、验证、文件建立和完善、人员的培训等。(2)负责管理体系变更时的文件建立及修订,并将变更内容传达到各部门人员。(3)负责法律、法规、标准变更时的刚好更新,并将最新法规、标准传达到各部门人员。(4)组织对应急支配变更的沟通,帮助各部门将应急修订内容传达与员工。4. 2工程部(1)负责对作业场所合理布局,选择低能、高效、平安、噪音低的设备设施,限制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改善作业环境;(2
29、)负责设备更改前后的危急源识别及风险评价,降低设备更改带来的职业健康平安危害。4 .3财务部(1)负责获得新材料的信息、MSDS、运行时相关数据等资料。(2)负责供应商变更的主要管理工作。5 .4工程部(1)负责对工艺变更须要的生产工艺、材料等调查,限制环境负荷物质、职业危害因素;(2)负责设计变更的接收,并刚好传达设计变更的内容;(3)负责顾客要求的变更时是否会产生新的危急源作管理及限制。4. 5综合部(1)负责人员组织机构及其职责的变更;(2)负责组织对新进人员、调岗人员的环境职业健康平安培训教化;(3)负责新进人员、调岗人员职责的确定、更正及传达、并修订相关文件。4.6工程部(1)负责生
30、产工艺、技术、设备、工具等用途更改前后的危急源辨识及风险评价,限制由于设备、工具等用途变更带来的职业健康平安危害;(2)协作上述部门进行变更需求,并在生产过程中遵守、执行环境职业健康平安方面的要求,从源头限制职业健康平安风险。5、作业程序4.1 任何变更均应加以识别、评审、实施、验证、确认和限制,并在实施前得到批准;公司依据对健康、平安、环境造成影响的因素,确定变更范围。5. 2变更的级别划分:变更管理可分为重大变更、一般变更、临时变更管理。5. 2.1重大变更指对公司综合管理表现有重大影响的变更,变更前的潜在危急可能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可能造成人员伤亡事故的变更。5.2.2一般变更指工作程序
31、、设备、人员、承包商的变更,也包括管理体系风险评价过程中和管理体系各要素运行过程中的局部调整变更。5.2.3临时变更指作业场所在不变更风险评价结果的前提下,进行的短暂性变更以及本程序范围内个别条款的变更。5.3组织机构变更5.3.1公司组织机构变更必需经公司董事会批准,原则上不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机构变更后,相应的管理职责、权限应重新安排,涉及到相关部门的质量目标应重新分解。5. 3.2组织机构变更后,人事部应组织进行风险评估,并填写相应的记录。5.4 重要人员变更1. 4.1重要人员包括董事长、总经理、总工、管理者代表、副总、部门经理等;5. 4.2重要人员在聘用配备和变更时,应按岗位职
32、责和任职要求规定的教化、学历、阅历、培训等符合条件的人群中选拔。在变更前,应由人事部填写变更人信息和相关资质复印件和培训记录,经总经理审核后,由相关上一级领导批准,实施变更。5.5 新设备、新工具、新材料导入管理5.5.1工程部在选购新设备前,要对平安、能耗、排污、职业危害、报废回收性等进行评估。5.5.2财务部在新材料购买前,要考虑产品的环保性质、职业危害。5.6 管理体系变更5. 6.1公司承诺、方针和目标的变更,由工程部提出,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发布实施;6. 6.2各部门负责分管业务活动范围内各类变更的限制管理,变更管理的内容要在所涉及到的要素中体现。5.7 法律、法规变更1. 7.1当与
33、HSE管理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标准被修订,或上级颁布了新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时,综合部及相关部门HSE管理体系做出相应的变更。5. 7.2法律、法规和标准变更后的评审、确认和更新的工作程序按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限制程序执行。5.9 设备、用途更改的管理1. 9.1设备、用途更改策划时,要考虑更改带来的危急源及重大风险,要对风险进行限制,确保更改前后不会带来职业健康平安危害。5. 9.2设备、用途更改策划时,要与工程部一同对更改进行危急源辨识及风险评价,执行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限制程序,实施结果,报厂长批准。改造后,要向作业人员调查操作的相宜性及进行运用方法的教化、作业指导书的修订。5.10
34、主要供应商的变更当产品所运用的原料、辅料等关键供应商发生变更时,由财务部负责组织工程部、财务部按规定对供应商资质和质量体系进行评审其满足本公司要求供应的产品或活动的实力。5.11 工艺变更管理5.11.1 变更生产工艺,包括变更生产设备,变更生产工艺流程、工艺方法、工艺技术参数以及质量标准等,其变更可能只涉及上述某一环节,也可能涉及上述多个环节。生产工艺变更分为三类:(1)微小变更:其变更不会引起项目质量的变更,不会引起平安性、有效性的明显变更,对产品质量基本不产生影响;(2)中度变更:其变更对产品质量有影响但变更不大,不会产生明显影响,须要通过相应的探讨工作证明变更产品质量不产生影响;(3)
35、重大变更:其变更会引起产品质量的明显变更,可能对产品质量产生明显影响,须要进行全面探讨工作证明其变更对产品质量没有产生负面影响。5.11.3工艺限制参数等,应对产品须要变更的工艺方法进行平安性、有效性评估,确认对产品质量平安性、有效性无显著影响,对产品进行小批量试生产,收集数据,进行稳定性探讨,按规定进行现场检查,原始数据资料审核,经批准后,按规定修订质量标准和产品工艺规程,经批准后进行变更。6、变更管理限制6.1 申请部门必需供应具体的变更方案及变更依据。对于重大变更应供应可行性报告。负责确认变更将涉及到的部门,并在变更审批表中注明。6.2 变更完成后,申请部门变更协调员填写变更执行报告,只
36、有完成变更进行追踪批准之后,才能认为变更已经完成并允许执行。涉及变更的产品只有在变更结果得到完全确认后,方能放行。6.3 3变更限制:由变更申请部门负责指定变更协调员,变更协调员负责已获的批准的变更的内部的实施与协调,驾驭进度,保证在要求的时间内完成。若未能如期实施变更,则须以书面形式报告,以说明缘由,并再次确认完成日期。变更协调员负责通告变更实施的进展状况。6.4 变更涉及的相关部门:充分考虑变更的影响因素,对变更方案提出建议或看法,主动协作、支持变更的实施。6.5 变更评估小组:是变更的专业评审组织。负责变更的预审批,确认变更的影响因素,对相关变更内容及措施达成共识,确保各项变更是符合相关
37、法规要求的。6.6 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变更评估小组”会议,探讨变更申请,变更内容及变更的支持依据。负责刚好地对己完成的变更执行报告进行确认跟踪,并将已批准的变更的起先执行日以文件形式通知变更相关人员和相关方。质量部负责变更文件的归档。6.7全部的变更在变更前应进行风险评估,变更的实施部门对变更实施过程进行风险分析,评估结果为可接受风险时方可执行变更,应刚好将遗留风险和新带来的风险通知相关方。当合同有要求时,由营销部通知客户。6.8当发生环境、职业健康平安事故后,管理部要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分析,对导致事故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识别预评价,并组织相关变更程序。6.9其他变更管理,以变更前后变更的大小判
38、定是否需进行危急源辨识和风险评价,进行策划、实施、批准。6. 10变更的全过程要留有记录并归档保存,记录的管理执行记录限制程序。7相关文件6.1 文件限制程序6.2 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限制程序7. 3记录限制程序8记录8.1变更申请表8. 2变更验收单8. 3风险评价记录表文件编号:TDWY-CX04公司学问限制程序1.0目的为了实现公司学问在内部的共享、积累、有序传递和有效应用,提高公司的创新实力,特制定本程序。2.0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内部学问的沟通和共享的管理、外部学问管理、公司学问资产的管理与限制。3.0定义3.1学问管理:组织对显性和隐性学问进行收集和整合、积累保存、有序传递、共享沟
39、通和供应应用的一系列规范的活动。3. 2内部学问:是在公司经营过程中产生的、经过归纳整理、符合公司发展方向,有利于公司技术创新,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系列形成文件化的学问。内部学问主要包括,但不限于:公司管理学问、专业技术学问、市场营销学问、胜利阅历总结、失败教训案例、培训心得体会等。4. 3外部学问:是从公司外部(国内/国外、各行/各业)搜集,经过归纳整理,符合公司发展方向,有利于技术创新,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系列形成文件化的学问。外部学问主要包括,但不限于:外来技术资料、市场信息、学术沟通、专业会议、从建设方或外部供方处收集来的学问等。4、职责4.1 综合部负责公司学问管理的协调工作。学问管理的总责
40、任人为董事长。4.2 综合部负责公司全部制度文件和资料的管理。4.3 综合部负责公司无形资产的管理。(实物可放在总经办机要室保管)。4.4 综合部负责信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4.5 工程部负责技术文件、各级标准及专利的管理与限制。5. 6营销部负责市场信息的收集及顾客相关方信息的收集与管理限制;4.7各部门负责各自领域范围内的学问的收集、整理和发布。5、作业程序5.1 内部学问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5.1.1 建立内部信息网以便于员工进行学问沟通6. 1.2利用各种学问数据库、专利数据库存放和积累信息,从而在公司内部营造有利于员工生成、沟通和验证学问的环境,并要求员工主动进行学问积累与沟通6.1 内
41、部学问的积累与沟通6.2 .1内部学问可分为公司信息、专业技术学问、项目积累三大类。(1)公司信息包括管理制度、程序文件与公司信息公告,管理制度规定了公司各项功能的运作和发展原则及要求;程序文件用于描述各部门为实现公司经营目标,开展各项工作的程序;公司信息公告是公司事务的宣扬窗口,也是员工沟通的园地。(2)专业技术包括研发(前期研发方法、流程、技术、新技术的探讨)、生产过程限制技术与技术应用的阅历教训积累。(3)生产过程中的阅历教训积累,包括不符合项的关闭、顾客反馈、投诉处理等。5.2.2公司信息由综合部负责收集、整理与发布5.2.3专业技术学问分为技术学问与产品应用学问两类:(1)技术学问由
42、总工负责收集、整理与发布,每个技术人员都有责任主动完善该信息库。(2)产品应用学问由综合部负责收集、整理与发布。5.3外部学问的积累与沟通5. 3.1外部学问可分为外来资料、市场信息两大类:(1)外来资料包括供应商、用户和竞争对手等利益相关者的动向报告,专家、顾客看法的采集,技术动态的跟踪,行业领先者的最佳实践调查等。(2)市场信息包括国家有关宏观信息、行业信息、市场动态、客户信息等5.3.2外来资料应与内部资料相融合,由公司内部信息系统负责管理传递5.3.3外来资料由综合部和工程部负责收集、整理与发布。但两部门应要求学问相关责任部门供应帮助。相关部门有责任主动完善该信息库。5.3.4外来引用
43、资料为公司干脆引用国际、国家或行业标准及其它有关法规性文件。引用资料需经综合部审核、总裁批准后方可公开与运用。其引用资料文字版应加盖“受控”章,列入受控范围。5.3.5全部外来资料均需表明出处5.4学问的收集、供应、发布5.4.1学问的积累与保存分部门、分责任人按公司信息系统规范的格式进行保存。文字版本资料需按规定保存到相应的部门。5.4.2全部电子资料应注明保存人、保存日期、有效期等信息5.4.3保密文档不得擅自发布5.4.4组织可以公布的内外部学问,通过例会、培训、橱窗、板报、内部网络等方式进行发布和共享。5.5学问的整理、更改5.5.1相关学问管理责任部门应刚好对学问进行更新和修改,任何
44、人均可提出学问文件更改的建议,由原保存人或管理者进行修改。5.5.2相关学问管理责任部门应定期对学问(包括电子文档与文件)进行整理5.5.3肯定期限后对文档要进行归档处理,保证公开资料的时间有效性。5.5.4重要文件应进行版本管理,更新后的旧版本应存档备案5.6学问的公开、限制与保密5.6.1相关学问管理责任部门应随时对学问(包括电子文档与文件)进行查看,并有权随时删除禁止发布或不宜发布的信息,禁止发布与不易发布的标准由相关学问管理责任部门制定。5.6.2任何人均可提出学问公开、限制与保密的建议。5.6.3学问的限制级别应由公司组织特地会议探讨不同类型学问的不同授权级别,并规定相应的运用人权限6、相关文件文件限制程序7、记录学问资产清单文件编号:TDWY-CX05危急源辨识和风险评价限制程序1.O目的最大限度的识别出公司在计算机软硬件销售服务、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计算机系统集成及资质范围内的平安技术防范工程服务过程中的危急源,并使其得到充分识别和评价,并得到有效限制,确保员工健康和平安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