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自主游戏视频案例 :“积”着回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自主游戏视频案例 :“积”着回家.docx(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积”着回家一:游戏背景幼儿园要求:重孩子的自主意识,在区域游戏上也要这样做,让孩子自由自主的进行选择每当提到建构区我们就不由自主的想到各种各样的积木,孩子们用各种积木自由的进行搭建自己喜欢的东西,不仅能培养孩子的想象力,还可以让孩子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搭建。让孩子进行搭建游戏可以发展他们的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互相合作的能力。搭积木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一个游戏,每次他们都玩的很高兴。然而到收玩具的时候,却遇到问题。总有孩子不能很快的收好,或者出现乱收乱摆的情况。我观察了一下,发现了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因为孩子们都想玩运送积木的小车,有时还出现了争抢的情况,所以,在其他小朋友忙着将
2、积木收好的时候,他们却在忙着抢小车,而掉在地上的积木没人管。第二个原因是每次收来的玩具,放入框子的时候,显的很凌乱,没有人负责,孩子们的责任感也不强,甚至同一种积木都没有统一放在一个框子内。所以,他们总是到最后在老师的帮忙和催促下才能将积木草草的收好。如何让幼儿把玩过的材料快速而又准确的摆放整齐?首先:让孩子们发现问题。然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最后让幼儿讨论用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或者困难?(完成、未完成、下次活动的目标、预设的对策、困惑等)二:案例描述第一次游戏过后回到班级,我把孩子们在收积木时的视频、照片放给他们看。让孩子们自己发现问题。周徐朔马上发现了说:“老师,积木乱七八糟的。”我就接
3、着问:“哪里比较乱”?他回答说:老师,你看,正方形和圆形的积木放在了一起,而且它们有的长有的短、有的大有的小也都放在一起等等那么如何解决这些困难?伊伊小朋友就是说:“我们应该找对它们的形状”。为了让孩子更清晰更直观的了解各种各样的积木。我特意把不同类型的积木拿到班级里让幼儿进行观察比对。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们认识各种形状的积木、长短不一的板子、大小不一的三角形、,区分高低不一的圆柱体积木、区分厚和薄的积木等等,让幼儿充分认识这些不一样的积木。这时,我又抛出一个问题:“如何让积木很快的找到它们各自的家”,李文玉小朋友马上说:“老师,我们可以把这些不同的积木画出来,贴在框子上,这样我们每次在收积木的
4、时候就不会搞错了啊。你们赞同这个想法吗?孩子们纷纷点头。说干就干,只见他们拿起笔和纸,兴高采烈地画了起来。然后我又派了几个小朋友把他们画的画贴在了框子上。第二次游戏过后,孩子们开始收积木了。只见孩子们个个都收的很起劲。在回到教室以后,我表扬了收的好的孩子。又把孩子们收好玩具第一次和第二次照片、视频呈现给他们看,让孩子们说一说,两次收好玩具的效果,潘宇说:“老师这次我们摆放的积木比以前的整齐了,让人看了也舒服一些了”。孩子们都认真地点点头。在这个过程当中让孩子们有成就感、满足感,同时增强孩子们的责任感。这时胡熙宸小朋友又发现了问题,急忙跑上来告诉我:老师我们收的积木有个地方还是不整齐,你看这些积
5、木有的站着、有的趟着。有的朝这个方向,有的朝那个方向孩子们讨论了半天,最后总结出了一个好方法同一方向摆放,(其实就是方位的关系)。他接着又说“还有,我觉得可以跟教室里面的值日生一样,让有的小朋友负责每一个框子,这样不是更好吗?”那么我们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孩子们马上就是,我们可以比一比,画一画。我肯定的他们的想Popularelement法,可以把积木的长短、大小、高低拿来比一比,画一画。比过画过之后,孩子们拿着自己的画又一次去了建构场地。那小组长怎么选呢?张芯磊马上说道:“可以选在做游戏时听话的小朋友来当组长”。我又一次肯定了他的想法。真理是通过实践来验证的,说着我又让幼儿进行第三次的尝试。果
6、不其然,这次的效果很显而易见。他们获得了成功。三、案例分析整个帮积木“回家”的游戏,是追随幼儿兴趣、经验、需要,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中自主产生的探究活动。其中还包含着需要解决的问题:积木如何快速的找到“家二这些问题为幼儿提供更多自主探究、运用经验、思考和创造的空间,引发深度地思考。这样一个过程让我们看到了可贵的游戏价值。(一)首先:发现问题,由问题生成游戏当孩子们发现积木收的不整齐提出需要认识形状来区分的愿望。思考如何利用有效的办法?从而解决游戏中的摆放困难问题。孩子们通过大胆尝试、仔细观察、不断调整等方法,促进其经验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教师把问题“还给孩子”,使孩子成为游戏的主动建构者,从而
7、生成送积木“回家”游戏。(二)其次:接住问题,由问题继续游戏为了让游戏有更大更多的发展空间,可以充分利用评价环节,接住孩子们游戏中所呈现的困惑,将其变成“问题”,投入新一轮的思考、探索。从而让孩子们对积木“回家”游戏有了继续下去的兴趣和渴望。(三)最后:再现问题,由问题推进游戏通过视频、照片再现游戏过程,发现游戏中的“问题”,让孩子们自己寻找问题、寻找原因、寻找更有力的解决方法。孩子们积极的回应,让该“问题”推进了孩子再次进行游戏的积极性。四、案例反思游戏中孩子们一次又一次的进步告诉我们:学习不一定是游戏,但游戏一定是学习。我们要相信孩子的能力,给予孩子游戏的机会与条件,顺应孩子游戏的需要,把
8、握适宜的时机给予孩子们隐性的、显性的指导从而推动和促进幼儿,把真游戏还给孩子。(一)“隐性”指导,推进游戏进程在这次以收积木的自主游戏中,而不是在用积木构建的过程中,对于脱离游戏主题的情况下,老师没有干预,而是顺应孩子们的兴趣和需求。孩子们在第一阶段探索中重复摆弄积木摆放整齐的方法。1.观察是发现问题的重要前提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说:“唯有通过观察和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在需要和个别差异,以决定如何协调环境,并采用应有的态度来配合儿童成长的需要。”教师通过观察幼儿的游戏,不断发现问题,调整指导策略,同时也要根据游戏的发展提出问题或建议,用各种方式来推动游戏的延伸和扩展。用观察去发现问题,从而
9、和孩子们一起聚焦问题,寻找解决方法,推进游戏的进程。2.讨论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讨论是教师消解外在权威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教师尊重幼儿游戏自主性的一种体现。比如:每一次游戏后教师充分运用评价环节,通过照片、视频的分享引发孩子们讨论。(二)“显性”指导,游戏、教学有机结合“显性”指导能帮助幼儿获得一定的经验,从而使游戏更好地融合。针对每一次游戏观察发现的问题,老师都会进行隐性间接的指导,顺应孩子游戏的需要,发现孩子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显性介入,不断调整指导策略,从而营造出宽松和谐的游戏氛围。建构游戏还在继续,孩子们的热情依然高涨。陈鹤琴先生说:“凡是幼儿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凡是幼儿能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所以我们在游戏中应当给孩子不断表现自我的机会,自我思考的机会,以达到其思维能力和逻辑性的发展。随着游戏情节的发展和深入,我发现孩子的潜能是无限大的,只要是他们自己想要完成事情,他们就会通过多种方式和途经,自主探索寻找对策解决问题。【参考文献】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人民教育出版社2幼儿园教师基本工作教程浙江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