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汽车供应商品质监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汽车供应商品质监查.docx(2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供应商品质监查QAV1报告以上是在4个阶段将13个评价相关项目进行判定所得的结果监查实施人:编写人:批准:收件方各一份供应商广州本田联络事项请以月日为期限将改善相关计划合适的内容汇总并提交。品质保证责任人检查主任技术者研究开发中心所长采购部部长国产科科长生产部长PQ-S0803-D-03供应商品质监查品质保证体制判定表将分作成I广州本田零件品质科审核:作成:WO大分类中分类确认观点相关项目南认具体的事实(特别记跋或要点记录)yr元力1经管方廿及组织1.品质方针1.品质方斜及目标中有否融入蛭管者的意志?65312为了具体实现Ia原方针及目标.细分到推进工作开展的负责人或实施郃门的部门目标及具体的
2、开展措施等是否明曲?2.业务(工作)税IR1业务(工作)炽织中以下的事项是否明融? 工厂部、科、系等的蛆螟名及相银长名 总公司,工厂企业.JW公司部门及组织等的职务职责 如”长等的煲责人不在时的代行人2品庆体系1.IS质保证体系保软程1.品质保证体系图中以下事项是否明确?经管者的审批印等对于在开发规划楂售、色后凰务的各阶段中的品厦保证工作的实旅时间,主管部门及实诙部门向下阶段过度时的负伤人的评价活动及记录方法等65312.晶质保证体系IB和业务俎锐图的职能IIR责是否一致?3有关品质保证的规程(规定)及R制定/修改的规则及负责人等是否明确?(品质教育,规格、零件、供应商、机88工序检,可塞性膜
3、,内部品质监查不良对策、持采,标准类及设备等的各管理皆搜)4予知、俊测/再发.未发防止等是否结合到源流改善上?3规格及设计管理管控1.块格管理管控1图垢及我格书等的工艺管理管控规则是否明确?86312.图纸及规格书进行了更改,废除及修改后,有否像好更改废除的记录井进行保管?2.设计管理管控1杷过往的品质实颈(过往例等)及予知、预潴的相关项目到设计及12格上的双则、途径是否朝用?2.品质貌咯的未然防止,再发防止相关IB目均否依据以上的现则途径反映到IS维及双格中?4标准类管理管控1 .检查基灌2 .工序品质管理管控我3 .作业标准1有否定出标准类的制定,发行、修改保管等规则?86312.有否定出
4、制定餐要工序的基准及方法等?3有否依照以上相关计划,以对缺咯的未然防止及再发防止的观点出发.把过往的品质情况及予知预泅相关项目作为制造条件及检S重点反映到标准类上?向新车种上的反映是否也进行了?4检查基度.工序品质If理管控表及作业标准等的标底类的相关项目和基减有矛盾时,是否已辘改善?5供应商管理管控1,合同合约1是否有制定要求品质的规则?107412是否已制定了初牧管理管控等的品厌管理管控的基本相关项0?2.监盍、评价1有否实施3原监查、评价,指导的规定?3.收货枪查1到货事件有否用检壹基推等进行品质确认?2.当发现了不良时,有否对及时处理及必须作出对策的进展状况进行8认?6零件管理If控1
5、.初牧If理管控1.初物的定义是否已明确?86312.枇组管理管控1是否已制定了批组管理管控的记录方法及保皙期跟等的规则?3.谀别管理管控1是否已制定了识别对象零件及现示方法?(类似,工作完成/未完成、合格/不良,保依修理,试产.扑修等各零件)4.防止品质下降管理管控1防尘、防铁、包袋、保管及运输的各项规格是否已标准化了?7工序管理管控1 .制造条件的管理2 .工序内检查3 .工序黜6的改善1管理修控制造条件的方法及基准是否明隔?107412.工坊内缺电的处理般则/途径是否明确?3.工序内检堡有否按照已制定的方法及基准实施?(使用代工序表/作业标准等)4对担当者是否已进行了实技训域并对只记录进
6、行5S理管控?5是否已检查确认了工序内检查方法的妥当性?另外检查结果中在否用管理修控图把攫住工序的变化,并已适当地采取了处理对策?8制造设备的管理管控1.制造设备的管理Vfg1是否已制定了保养检青的相关计划并获用了认可?B6312,是否已制定了检查记录及保管的费则?3.是否已制定了异常发生时的处理般则?(包括对做事忤)4,是否已像好设备保养等的同鹿未然防止的对应工作9最终检查及可It性试验1.最绛检定1.纭陶产品的处理规则是否明确?65312有否以客户提供的品质信息为侬IS对零件及工序进行了检直并把对策合适的方案反t到源流上去?2.可靠性试脍1实箍可靠性试总的相关项目、相关&目的必要性、基准、
7、条件、实修的规则等是否朗2.评价嬉果是否己反馈到懑流上去?10检里用的机器的管理管控1.计测QA机器2,可拿性试验机密1.是否已定出保养管理管控时象的机器?65312.发生刷Jfi时,包括零件是否进行了处理/改善?3.有否按规则及基派实地定期及始业的检叁?(例:完或定期检查的机器有否标上记垮等标明?)4检查用机器的数18有否保管/膻理好以便能进行追溯?11不良对策及将果1.不良对策2.林果3.偌后服务1不良的对策软则及近要度的列定基度是否明0?107412.有否依规则进行品质信息的反馈?3.有否依规期进行缺陷的记录及保管?4负贵人有否对重大及再发不良的对策是否合造、时间是否住等进行评价?(从最
8、究查明真正的原因到作出对策、熟住制止问题等)5有否进行重大及樽发不良对策的横向展开?6对于特来,规定是否明碉?还有是否与正当的评价及再发昉止相结合?7有否对于在用户中发生的铁路讹及时作出回答的体制?12内部品愦监叁1.内舐晶质就叁1.内部监查中以下的事JB是否明确? 有经莒者及品质保证负责人的认可印的融入了Kit芯的判定基准及球认双点等 品质体制监查及零件品质监查等的可:则 评价负贵人/评价人实故或报告负责人/实施部门或报笆部n.推进负责人,推进主管部门 监鱼的记录的方法及保管期限等65312.是否已决定按相关计划实施内BMi质监查?3内部品质监查相关计划中右否融入经管者的意志、实施目的及范国
9、是否明?4对在监查中明Sl存在的铁隔、问麴的处理,有否推进到完全解决?13品质教官及训炼1 .品旗救官2 .品质训练1软白及训练有否全部课程的教学相关计划并形成体系化86312.秋日及训姓中,年度相关计划是否明确?(定期J时,成果乐透)3.教育训融的负责人及推进负责人是否已设;$?4品质If理管控的基本8S分是否已向全从业员进行教K?:充分。:大致充分:不太充分X:不充分1/18页QAV-1确认观点集目录表示大分类()表示中分类。1 .经营方针及组织(-1.品质方针-2.业务组织)12 .品质体系(-1.品质保证体系-2.规程)23 .规格及设计管理管控(-1.规格管理管控-2.设计管理管控)
10、34 .标准类管理管控(7.检查基准-2.工序品质管理管控表-3.作业标准)45 .供应商管理管控(-1.合同合约-2.监查/评价/指导-3.到货检查-4.变化点管理管控)56 .零件管理管控(7.初物管理管控-2.批组管理管控7.识别管理管控-4.品质下降防止管理管控-5.支给品的管理管控)77 .工序管理管控(T制造条件的管理管控-2.工序内检查-3.工序不良的改善-4.新工序的重点管理管控)98 .制造设备的管理管控(7.制造设备的管理管控)119 .最终检查及可靠性试验(T最终检查-2.可靠性试验)1210 .检查用机器的管理管控(7.计量/QA机器-2.可靠性试验机器)1311 .不
11、良对策及特采(7.不良对策-2.特采-3.售后服务)1412 .内部品质监查(7.内部品质监查)1513 .品质教育及训练(-1.品质教育-2.品质训练)16注意事项1 .本观点集是在QAVT时,作为极力减少确认相关项目及评价(观点)等的误差的指南,请注意此处所列的相关项目不须全部采用,而是根据厂家的规模及行业种类选定相关相关项目使用。2 .评价等级分1)不充分:要从根本上重新整改2)不太充分:要整改/改善3)大致充分:可维持现状4)充分:非常优秀4个等级。修改的观点本观点集为了将来供应商的自主监查,以下记观点将QAVT观点集(93Tl-Ol版)作了部分修改。1 .为促进产品指标的提高增加提高
12、产品指标的观点。以PDCA进行运作的观点作了整改。2 .在确认观点集的表格里追加检查栏,以确认相关项目完成或未完成。3 .为使将来的供应商内部监查自立化,尽可能使用IS09000系列用词,习惯ISO用词。4 .追加相对于IS09000系列尚不足的观点(要求相关项目)。5 .从品质总检查中重审了合适的内容,并追加不足的观点(要求相关项目)。2/18页品质方针的概念大分类1.经营方针及组织根据公司中长期品质方针制定年度品质方针,贯彻到工厂、部、科各个阶层,并明确目标与实施合适的内容。通过此项工作实现公司全体目标。另外,在反省去年工作的基础上设定目标值。以改善品质保证体制、降低不良为目的,明确达成目
13、标值、时期等,取得期待的成果。中分类PDCA确认观点相关项目特别记载或重要记录确认-1品质方针PD品质方针及目标中是否包含了经营者的意愿。2)品质方针的制定规则是否明确。3)总结及推进品质方针的责任者及主管部门是否明确。4)品质目标是否尽量用定量或定值清楚地表示了。5)为使品质方针及目标具体化,开展活动的推进责任者与实施部门制定的部门目标及具体展开的措施是否明确。6)目标是否在反省了去年的工序内部及到货品质情况后设定的。D7)经营者、品质保证责任者及主管部门是否在推进相关计划的工作。8)实施部门是否在进行务必实现相关计划的工作。C9)经营者及品质保证责任者在开展过程中是否定期对进展情况进行评价
14、、指导及提出建议。A10)实施部门是否将指导及建议反映到业务中。11)经营者、品质保证责任者是否将到货品质情况等评价结果反映到第二年度的品质方针及目标中。-2业务组织PD业务组织的以下事项是否明确。工厂、部、科、系等组织名及组织长名总公司、事务所、其他公司、部门及组织长等的职责组织长等不在时的代理者2)经营者在任命品质保证责任者后是否赋予其能明确职权及行使权利的地位。D3)部门责任者是否根据其职权开展活动,并防止部门间业务的遗漏及重复等。C4)品质保证责任者是否作为品质责任者对品质业务的进展情况进行评价。A5)是否将此评价结果与业务组织的改善联系上了。品质保证体系图的概念大分类2.品质体系将从
15、产品(零件)的开发至销售/售后服务各个阶段的品质保证业务分配到各部门,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与品质保证必要业务并使之图示化。此时,品质保证体系图能明确地记载公司制定的实施决议。为保证制造零件的品质,明确部门间的关系,同时明确各时期必须实施的事项。中分类PDCA确认观点相关项目特别记载或重要记录确认-1-2品质保证体系规程P1)品质保证体系图中的以下事项是否明确。 经营者的承认印等。 从开发相关计划到销售售后服务各阶段的品质保证业务的实施时间、主管部门及实施部门 向下个阶段移动时的责任者的评价活动及记录方法等2)品质保证体系在各阶段的实施事项是否明确。 开发相关计划阶段(对象为使用自有图纸的供应商)顾
16、客需要、预测、市场品质、过去缺陷等必要的基本数据的整理及反馈。O开发流程图等的作成与必须实施的主要业务。 开发阶段T量产准备阶段O将在试作品制作及可靠性试验等开发过程中从失败事例中得到的技术窍门反馈到量产准备阶段中 量产准备阶段T量产阶段决定区分内制委外过去缺陷的反映及潜在问题相关项目等的研究O初期及量产中必须管理管控的品质特性相关项目的决定工序品质管理管控表、作业标准等量产用品质标准类的配备、完成及熟习教育设备、模具、治工检具等产品的生产设备类的配备完成及熟习教育符合技术要求的可靠性试验的完成、试验结果的把握、对策及保证(以上下限值的最差值来保证)把握重要品质相关项目的品质水平(工序能力指数
17、等)及将之反映到量产检查方式中去量产阶段T量产品到货T得到市场消息O发生变化时对初物管理管控等的变化点进行管理管控对市场发生的不良的信息的取得、原因分析、对策及向其相关部门的反馈3)品质保证体系图与业务组织图的职责是否一致4)品质保证有关规程(决议)的制定/修改规则及其责任者是否明确。(品质教育、规格零件、供应商、机器、工序、最终检查、可靠性试验、内部品质监查、不良对策、特采、标准类及设备等各项管理管控)D5)经营者或品质保证责任者是否根据职责将上记P相关项目传达给各实施部门,并与实际工作相协调。C6)经营者或品质保证责任者是否根据职权责任随时或定期地监视品质保证体系及规程类等与实际业务的协调
18、情况,对其进行评价并保留了记录。A7)经营者或品质保证责任者是否根据职权责任对品质保证体系及规程类等与实际业务不协调情况等的不良相关项目进行了改善指导并保留了记录O大分类3.规格及设计管理管控4/18页确保有关规格图纸及配套资料的最新版的使用,时常防止误使用及专有技大分类3.规格及设计管理管才空术的泄露。为对不良进行再发防止及未然防止,要将过去的品质实绩/预测相关项目、可靠性/耐久性试验等试验结果等反馈到图纸及规格书中去。中分类PDCA确认观点相关项目特别记载或重要记录确认-1规格管理管控D图纸及规格书等的规格管理管控规则是否明确。2)是否规定了最新图的管理管控及旧图的处理方法。3)是否指定了
19、图纸及规格的应用的决定者。P4)是否确立了能迅速将规格变更传达给各相关部门的体系。是否明确了相关部门的职责。5)是否在新规格应用完毕后进行反馈。6)是否理解了广本的图纸与公司内部用图纸的相关性。7)是否确立了能将规格变更的应用结果传达给规格管理管控或设计部门的体系。D8)是否对最新的图纸及规格书进行了管理管控及活用。C9)图纸及规格书是否正确,是否定期或随时进行了确认。A10)是否对图纸及规格书的改废及修改保留了记录。-2设计管理管控(限定在图纸上反映品质信息的范围)PO过去的品质实绩预知预测相关项目反映到设计及规格中的规则途径是否明确。2)可靠性及耐久性试验相关项目的试验结果反映到设计及规格
20、中的规则途径是否明确。3)生产技术及工序能力调查结果反映到设计及规格中的规则途径是否明确。4)设计审查(评价)的评价者、评价相关项目、改善推进部门及职权责任是否明确。D5)是否根据上记方法途径将品质不良的未然、再发防止反映到了图纸及规格书上。6)客户与公司内部用的图纸及规格书是否整体符合。C7)是否实施了设计审查。A8)是否将审查结果进行了反馈并与规格的变更相联系。5/18页大分类4.标准类管理管控为使不良的再发防止与未然防止/不良品的发生防止与流出防止/作业能有效、合理且安全地进行,使标准类标准化,为保持最新的标准类在实际作业现场活用而实施改废及管理管控。中分类PDCA确认观点相关项目特别记
21、载或重要记录确认-1检查基准D是否规定了标准类的制定、发行、修改保管等规则。-2工序品质管理管控表P2)是否制定了要求品质、过去的公司内外的品质信息及预知预测相关项目在标准类的反映的规则途径。-3作业标准3)是否制定了品质水平及过去缺陷在标准类的反映的规则途径。-4检查成绩表4)是否规定了标准类的制定、改废的责任者及主管部门。5)是否明确了改变检查方式的规则。6)是否明确了指定重要工序的基准及方法。7)是否明确了重点管理管控相关项目在标准类的反映的规则。8)是否制定了全部记录检查基准等要求相关项目的规则。9)是否规定了维持管理管控记录类的规则,使记录类在不易劣化及丢失的环境及设施下受到保管及容
22、易检索。D10)是否适时地且按照规定对标准类进行制定、发行、修改及保管。11)是否根据以上相关计划以不良的未然及再发防止观点将品质信息及预知预测相关项目作为制造条件及检查重点反映到了标准类中。12)重点管理管控相关项目是否能活用有明确记录的标准类。对标准类的管理管控是否在随时能活用的状态下进行的。13)是否按规定修改检查方式的。C14)是否确认了记明了重点管理管控相关项目的标准类的实施情况与活用结果。15)是否能确认及发现标准类的记录合适的内容等有无问题。16)是否对检查相关项目及频率等与实力的协调化进行评价。A17)在确认重点管理管控相关项目时有遗漏时,是否进行了跟踪。18)当标准类有问题发
23、生及发现时,是否及时改善了。19)是否对标准类的修改、改废等实施了履历管理管控。20)当检查基准、工序品质管理管控表及作业标准等的标准类相关项目与基准相矛盾时,是否进行了改善。21)当标准类中规定的重要管理管控相关项目及工序等令人难以理解时,是否进行了改善。大分类5.供应商管理管控为采购品质安定的零件,对供应商提示必要的品质管理管控事项,根据提示合适的内容签定实施合同合约,再对其实施情况进行验证与指导。中分类PDCA确认观点相关项目特别记载或重要记录确认-1合同合约PD选定新的供应商时,是否规定了选定标准。2)是否制定了关于与供应商签定有关品质合同合约的规定。3)是否制定了要求品质(图纸、规格
24、书、品质基准、工序QC表等)的规则。4)是否制定了将重要管理管控相关项目明确反映到品质基准(要求品质)等的规则。5)合同合约合适的内容的修改及传达方法是否规则化。6)被传达合同合约合适的内容的关系部门是否明确。7)有无初物及批量管理管控等的品质管理管控的基本相关项目的制定规则。D8)是否按照选定基准来选定新供应商的,有无记录。9)供应商及有关品质的合同合约是否符合规定。10)要求品质是否按规定制定的。11)合同合约是否根据规定传达给各关系部门的。12)是否规定了初物管理管控等品质管理管控的基本相关项目。C13)责任者是否对新供应商的选定进行了确认及承认。14)责任者是否对合同合约、要求品质及品
25、质管理管控的基本相关项目的决定进行了确认及承认。A15)在制定合同合约、要求品质及品质管理管控基本相关项目时,如有不良发生,是否进行了更正。-2监查/评价/指导PD是否制定了品质监查评价指导的实施规则。D2)品质监查等指导是否有相关计划地实施的。是否明确了品质保证体制与制造工序的对象后再实施监查的,是否保管了记录。3)在实施监查评价指导时,是否遗漏了管理管控相关项目。4)是否明确定期及随时实施品质监查等指导及评价的目的。C5)是否对供应商的品质的把握及指导进行了评价,有无保管记录。6)是否对重点管理管控相关项目无遗漏地进行了确认。A7)是否对品质水平的把握评价、指导进行了跟踪,有无保管记录。8
26、)当重点管理管控相关项目有遗漏时,是否进行了追加等跟踪。9)品质监查中发现品质管理管控的基本相关项目与规定不符时,是否进行了对应的跟踪,有无保留记录。7/18页大分类5.供应商管理管控为采购品质安定的零件,对供应商提示必要的品质管理管控事项,根据提示合适的内容签定实施合同合约,再对其实施情况进行验证与指导。N3中分类PDCA确认观点相关项目特别记载或重要记录确认-3到货检查(交纳品)PD是否制定了包含检查方式(抽检数据检查无检查等)的零件的品质保证规则与基准。2)是否规定了供应商对交纳零件的重点管理管控项目负有品质保证的责任。D3)零件是否符合检查基准等规则。4)是否全部记录了检查基准等的要求
27、相关项目。5)记录类是否在不易劣化及丢失的环境及设施下受到保管及容易检索。6)对于零件的重要管理管控相关项目的品质保证是否根据一级供应商的规定实施的,有无记录。C7)是否对零件的重要管理管控相关项目进行了确认及评价。8)是否根据零件的检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评价确认。9)当发现不良品时,是否及时地采取了适当处理及对策,是否确认了进展情况。A10)当零件的重要管理管控的评价结果中有异常时,是否进行了改善并保留记录。11)零件的统计、分析、评价结果是否向根源进行了反馈。12)当到货零件的品质发生不良时,是否进行了处理方法及根源的对策的指导。-4变化点管理管控PD是否制定了当供应商的M/1.、材料
28、、设备、制造条件等发生变化或不良时的申请等联络的规定。D2)当供应商的M/1.、材料、设备、制造条件等发生变化或不良时,是否按照规定进行申请等联络的。C3)当供应商的M/1.、材料、设备、制造条件等发生变化或不良时,是否进行了申请等联络、异常有无的确认评价。A4)当确认/评价第3)项时发现了异常,是否进行改善并留有记录。大分类6.零件管理管控为保证零件的品质,确实把握从制造到交货期间发生的变化点,彻底实施先入先出及批组管理管控,以求防止不良品的混入及区分对象批组。ND中分类PDCA确认观点相关项目特别记载或重要记录确认-1初物管理管控PD初物管理管控规则是否反映了本田发行的供应商初物管理管控要
29、领。2)初物的定义是否明确。3)是否制定了初物管理管控的记录方法及保管期间等规则。D4)初物管理管控是否按初物检查、初物事前报告/初物提示及记录的保管规则进行的。5)初物管理管控是否按照到货零件、公司内工序/零件及出货零件等各自的规则进行的。C6)是否对初物管理管控的预实(相关计划实绩)管理管控等进行了进展确认及把握。7)初物管理管控中发现异常时,是否包括责任者在内都进行了对应及确认。A8)是否将初物异常品的原因反馈到根源中并进行了改善。9)为使初物管理管控毫无遗漏地切实实施,是否进行了跟踪。-2批组管理管控PD批组管理管控规则是否反映了本田发行的供应商批组管理管控要领。2)批组管理管控的对象
30、零件是否明确。3)批组管理管控的表示方法是否标准化。4)是否制定了批组管理管控的记录方法及保管期间等的规则。5)是否制定了从生产线退回修理或再检的零件另作批组管理管控的规则。D6)批量的先入先出、检查及记录的保管等的管理管控是否按照规定实施的。C7)初物管理管控中发现异常时,是否包括责任者在内都进行了对应及确认。A8)是否将批组管理管控发生异常的原因反馈到根源中并进行改善。大分类6.零件管理管控为保证零件的品质,确实把握从制造到交货期间发生的变化点,彻底实施$入先出及批组管理管控,以求防止不良品的混入及区分对象批组。ND中分类PDCA确认观点相关项目特别记载或重要记录确认-3识别管理管控P1)
31、是否规定了识别的对象零件及其表示方法。(类似、作业完成/未完成、合格/不良、保留、修改、试作、补修等各种零件)D2)是否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识别管理管控的。C3)识别管理管控中发现异常时,是否包括责任者在内都进行了对应及确认。A4)识别管理管控中发现异常时,是否将其原因反馈到根源中并进行了改善。5)改善事例是否作了记录并活用到再发防止中。-4防止品质下降的管理管控PD防尘、防锈、包装、保管及运输的各种规格是否标准化。2)梅雨等季节条件、长期休假及滞留品的防锈/防尘对策是否明确地标准化。3)是否将上记1)2)规定的使用合适的保管设施并保证最终产品的品质的事项规则化。D4)品质下降防止管理管控是否按
32、照规定的方法实施的。C5)品质下降防止管理管控中发现异常时,是否包括责任者在内都进行了对应及确认。A6)是否将锈、脏污、变色等品质下降的异常品反馈到根源中并进行了改善。7)是否保留了改善事例的记录并将其活用到再发防止中。-5支给品的管理管控PD支给品管理管控是否反映了与本田协议的零件供应基本合同合约书第4节支给品的合适的内容。2)接受方或支付方发现不良品时的处理及联络方法是否明确。D3)接受方是否对支给品进行了确认。C4)支给品管理管控中发现异常时,是否包括责任者在内都进行了对应及确认。A5)是否将支给品的异常反馈到根源中及进行了改善。6)是否保留了改善事例的记录并将其活用到再发防止中。10/
33、18页大分类7.工序管理管控为生产品质持续安定的产品,使实际工作中的决议符合基准与规定,并根据决议开展工作。而且要明确发生不良时的措施方法。N3中分类PDCA确认观点相关项目特别记载或重要记录确认-1制造条件的管理管控1)是否规定根据证据数据设定制造条件。2)制造条件的管理管控方法及基准是否明确。3)是否制定了变更制造条件时的(管理管控相P关项目)责任者的设定等规则。4)工序内检查的检查频率、记录等的方法及基准是否规则化,是否规定其必须在自工序内保证的可能频率下设定。-2工序内检查5)是否明确了工序不良的处理的规则/途径。6)是否明确了制造条件设定值反映到工序的作业标准等的规则。7)功能检查用
34、的管理管控样件是否能在工序中得以活用。8)制造条件的管理管控是否根据规定的方法及-3工序不良的基准实施的。设定值是否在作业标准中反映及改善实施。9)责任者是否确实地传达了制造条件的变更合适的内容。10)是否对在制造工序中使用的辅助材料(化D学溶液及溶液棒等)进行了管理管控。11)工序内检查是否按照指定的方法及基准实施的,有无保管记录。12)工序不良的处理是否按照规定实施的。13)是否对担当者实施了技术训练。是否对其记录进行了管理管控。C14)责任者是否对有无按照规定的生产条件生产进行了确认评价。15)是否对制造条件改变后有无确实实行实施相关项目进行了确认、承认、评价。16)因制造条件的改变而发
35、生不良时,责任者是否对零件处理及对策进行了评价及决定。17)是否对在作业标准中反映出的制造条件设定值与各资料符合与否进行了评价及决定。18)因辅助材料的改变而发生不良时,责任者是否对零件处理及对策进行了评价及决定。19)因工序内检查发生不良时,责任者是否对零件处理及对策进行了评价及决定。11/18页大分类7.工序管理管控为生产品质持续安定的产品,使实际工作中的决议符合基准与规定,并根据决议开展工作。而且要明确发生不良时的措施方法。N3中分类PDCA确认观点相关项目特别记载或重要记录确认C20)工序内检查的记录是否根据规则进行确认、评价(承认)的。21)是否确认了工序内检查方法的妥当性。检查结果
36、是否通过管理管控图等把握了工序的变化。22)在处理工序不良时,是否对零件及工序两方面进行确认后再决定对应方法的。A23)责任者是否对无根据地设定制造条件等不良现象进行了改善及跟踪。24)责任者是否跟踪了对无根据地改变制造条件的深入分析、取得根据等改善活动。25)当在作业标准中反映的制造条件的设定值不对时,是否进行了跟踪。26)责任者是否对辅助材料管理管控的不良进行了深入跟踪。27)是否采取了把握品质变动的行动。28)当工序内检查的数据记录的确认结果发生异常或无记录时,是否进行了改善。29)是否对工序不良的原因在零件及工序两方面向根源反馈。-4新工序的重点管理管控PD是否制定了新工序的重点管理管
37、控相关项目反映到管理管控资料中的的规则。D2)工序管理管控是否按照反映新工序重点管理管控相关项目的资料实施的。C3)责任者是否对新工序重点管理管控相关项目在资料中的反映及实施情况进行了确认及评价。A4)当新工序的重点管理管控相关项目在工序内资料中没得到反映或无记录时,是否进行了跟踪。12/18页大分类8.制造设备的管理管控为持续安定地生产均一性产品,有相关计划地实施始业检查、定期检查,将制造设备的突发故障降至最低限度。N3中分类PDCA确认观点相关项目特别记载或重要记录确认-1制造设备的管理管控PD保养检查的日常定期对象设备名的设定指定及检查后初物零件的评价、记录等、管理管控方法是否规则化。2
38、)是否设定及承认了保养检查的相关计划。3)保养检查的方法及基准是否标准化。4)是否具备了能确实管理管控基准值的附有最小刻度的测量器具类。5)是否制定了检查记录及保管的规则。6)是否制定了发生异常时的处理规则及设定对应责任者的规则。D7)保养检查是否按照规则进行管理管控的。8)日常定期检查是否按照相关计划实施的。9)始业及定期检查是否按照标准实施的。10)保养检查后的初期产品是否按照确认个数的基准进行检查及记录的。11)检查结果是否按照规则进行记录及保管的。12)发生异常时,是否按照规则进行对应处理的。C13)是否对保养检查按照规则管理管控了与否进行确认、评价。14)是否对检查按照相关计划及标准
39、实施了与否进行了进展管理管控。15)责任者是否把握了检查结果记录等记载的设备的可靠性等情况。16)发生异常时,责任者是否对处理方法及对策进行了确认的裁决。17)是否进行了暂停等的把握、确认及改善的推进。A18)当保养检查没有按照规定实施时,是否改善了。19)当检查没有按照相关计划及标准实施时,是否对此期间生产的零件采取了处理及对应。20)是否在设备预防保护等方面采取了未然防止的对应。21)发生异常时,是否对此期间生产的零件采取了处理及对应。22)发生异常时,责任者是否根据规定把握合适的内容,采取了改善等跟踪措施。23)是否将新机种等的新设备的保养检查专有技术横向展开了。大分类9.最终检查及可靠
40、性试验13/18页为保证零件的品质,实施防止不良品流出的检查及保证耐久品质的可靠性试验。ND中分类PDCA确认观点相关项目特别记载或重要记录确认-1最终检查PD最终检查基准是否明确。2)基准的作成及承认部门及责任者是否明确。3)最终检查的检查前/后及合格/不合格的区分方法是否规则化。4)处理不良品的责任者与处理规则是否明确。5)检查基准等的要求相关项目是否有记录并在不会劣化及丢失的环境及设施下受到保护且容易检索,是否将此项维持管理管控的方法规则化。D6)最终检查是否按照基准及规定实施的。7)对合格品是否进行了先入先出的管理管控。8)处理不良品的责任者是否按照规定进行处理的。9)是否进行了类似零
41、件及尾数等管理管控的防止。10)检查记录及保管是否按照规定实施的。C11)不良品对应的责任者是否对处理方法进行了确认评价并进行了记录管理管控。12)对检查结果是否实施了统计、分析及评价。13)是否根据客户的品质信息对零件及工序进行了确认,并贯彻其对策合适的方案。A14)当评价结果有问题时,不良对应的责任者是否进行了改善。15)是否将检查结果的统计、分析及评价结果与不良合适的内容向根源反馈了。16)通过客户的品质信息对零件进行处理实施最终检查及对根源采取对策等是否都进行了反馈。-2可靠性试验(只限于图纸及规格书中明确指定的相关项目)PD可靠性试验及量产试验的实施相关项目、相关项目的必要性、基准、条件及实施规则等是否明确。2)可靠性试验及量产品试验的实施相关计划的周期等是否明确。3)检查基准等的要求相关项目是否有记录并在不会劣化及丢失的环境及设施下受到保护且容易检索,是否将此项维持管理管控的方法规则化。D4)规则、基准及相关计划等是否按照规定实施的。5)记录及保管是否按照规定实施的。C6)责任者是否对评价及分析结果进行了确认。A7)当评价分析的确认结果不符合规则时,是否进行了改善。14/18页大分类10.检查用机器的管理管控为确保保证零件品质的测量数据的可靠性,对计量机器、QA机器及可靠性试验机等实施适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