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软件工程规范》编制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象软件工程规范》编制说明.docx(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气象行业标准气象软件工程规范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1 .任务来源2022年9月19日,中国气象局印发气象业务软件统筹发展工作方案(20222025年)(气发(2022)103号),明确提出“由中国气象局气象发展与规划院。牵头修订气象软件工程规范(试行)中国气象局预报与网络司同意,将修订后的气象软件工程规范转化为行业标准。2022年10月28日,中国气象局政策法规司关于下达2023年气象行业标准制定计划的通知(气法函2022)33号)明确了2023年气象行业标准制定计划项目,其中气象软件工程规范(B-2023-030)由中国气象局气象发展与规划院。负责编制,标准性质为约束类标准,归口标委会为全国气
2、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45),中国气象局预报与网络司为主管职能司。2 .协作单位本标准起草单位为中国气象局气象发展与规划院。3 .主要工作过程本标准于2022年9月提出申请,2022年10月批复立项。本标准编制与气象软件工程规范(试行)修订统筹考虑、同步推进。截至2024年4月底,主要有以下工作过程:(1)工作计划阶段2022年10月.11月,完成了本标准的工作方案制定,包括工作任务、编制背景、编制思路、工作方法、组织分工、进度安排等内容,同时成立编写组。基于气象软件工程规范(试行)修订工作的文献调研、业务单位研讨等前期基础研究成果,编制形成了标准大纲。(2)初稿编写阶段2
3、022年12月-2023年1月,完成了本标准的初稿编写。本标准,按照国家标准信息技术软件生存周期过程(GB8566-2022)将气象软件开发全生命周期划分为8个阶段,同时,针对气象软件开发过程中文档要求繁杂、编制工作量过大等问题,提出个性化的软件开发文档编制需要;落实中国气象局软件统筹发展要求,采用软件组件化设计开发模式,在体系结构设计和详细设计阶段强化组件设计方案;新增软件工程监理与评审过程,增补软件工程监理任务、明确评审方式和评审结论;提出软件第三方测试和安全审计要求,增加需求变更、代码审查、安全审计、缺陷跟踪、处理反馈、代码托管等内容。(3)征求意见稿编写阶段2023年2月-2023年4
4、月,完成本标准征求意见稿的编写。2023年2月3日,中国气象局预报与网络司发函就气象软件工程规范(征求意见稿),征求全国气象部门意见。共收到6个单位修改意见28条。充分吸纳专家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2023年8月10日,中国气象局办公室印发气象软件工程规范(气发(2023)38号)。对印发后的气象软件工程规范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形成本标准征求意见稿。4 .标准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的工作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顾青峰、郭转转、翟薇、宋立雪、谭娟、郝伊一、王璐、张诗歌、刘梅。(1)工作计划阶段顾青峰、郭转转:负责工作方案标准大纲的编制;大纲的专家意见汇总,并参考专家意见修改大纲。宋立雪、谭娟、郝伊一、王璐、
5、张诗歌、刘梅:负责不同类别的资料收集,并整理归档。翟薇:负责联系专家征求对标准大纲的意见。(2)初稿编写阶段顾青峰:负责软件开发过程的总体要求、开发规划过程。郭转转:负责前言、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体系结构设计过程、附件2。翟薇:负责需求分析过程、附件1。宋立雪:负责运行及维护过程、附件5和附件7。谭娟:负责软件监理与评审。郝伊一:负责试运行及验收过程、附件6。王璐:负责测试过程、附件4。张诗歌:负责详细设计过程、附件3。刘梅:负责软件编码过程。(3)征求意见稿编写阶段顾青峰、郭转转:汇总专家对初稿的意见,根据专家意见和中国气象局预报与网络司意见修改初稿,形成本标准征求意见稿。二、
6、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论据1 .编制原则本标准,以1995年印发气象软件工程规范(试行)为基础,不仅注重延续性,还追踪落实最新软件信息领域国家和行业标准、衔接气象业务软件统筹发展工作方案(20222025年)落实中国气象局统筹集约要求,从落实新要求、体现新变化和面向全流程三个方面编制。(1)落实新要求。将气象业务软件统筹发展工作方案(20222025年)确定的集约化统筹发展和组件化开发管理要求,软件信息领域国家和行业新标准要求在标准中充分体现。(2)体现新变化。重点考虑和适应气象软件从90年代自行开发的小规模软件到目前委托外包开展大规模软件的变化情况。(3)面向全流程。修订后以软件开
7、发流程为主线,覆盖需求分析、组件化设计、开发实施、软件交付、测试验收、集成部署、运行维护等流程各环节,紧密衔接了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制度、气象信息系统集约化审查制度、竣工验收制度等中国气象局工程项目管理制度要求。2 .编制依据包括:(1)GB/T8566-2022信息技术软件生存周期过程(2) GB/T40153-2021(3) GB/T22240-2020保护定级指南(4) GB/T39412-2020规范(5) GB/T22239-2019保护基本要求(6) GB/T25070-2019保护安全设计技术要求(7) GB/T28448-2019气象资料分类与编码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技
8、术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代码安全审计网络安全等级网络安全等级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要求(8) GB/T9385-2008计算机软件需求规格说明规范(9) GB/T9386-2008计算机软件测试文档编制规范(10) GB/T15532-2008计算机软件测试规范(11) GB/T20917-2007软件工程软件测量过程(12) GB/T8567-2006计算机软件文档编制规范(13) GB/T11457-2006信息技术软件工程术语(14) GB/T20157-2006信息技术软件维护(15) GB/T20282-2006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工程管理要求(16) GB/T184
9、92-2001级别(17) QX/T617-2021(18) QX/T618-2021(19) QX/T534-2020(20) QX/T516-2019(21) QX/T31-20183.主要内容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完整性气象数字对象标识符总则气象数据服务接口规范气象数据元总则气象数据集说明文档格式气象建设项目竣工验收规范本标准包括前言、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软件开发过程的总体要求、开发规划过程、需求分析过程、体系结构设计过程、详细设计过程、软件编码过程、测试过程、试运行及验收过程、运行与维护过程、软件工程监理与评审和附录等15个部分。对比以1995年印发气象软件工程规范(试行),
10、主要调整了软件开发过程和章节结构,增加了组件设计要求和更精细的开发管理要求,并更新完善了工程文档模板:(1)更新了过程环节。1995年试行版本的开发阶段主要依据旧国标分为“可行性研究与计划、需求分析、软件设计、实现、测试、使用和维护等6个阶段”,新版调整开发过程表述与新国标一致,分为“开发规划过程、需求分析过程、体系结构设计过程、详细设计过程、软件编码过程、测试过程、试运行及验收过程、运行与维护过程”8个过程,并明确对于不同规模软件、不同开发方式可采用不同的阶段活动,可根据自身的特点做恰当裁剪。(2)调整了章节结构。1995年试行版本开发过程和软件文档分为不同章节,新版考虑到开发过程和软件文档
11、的紧密性和规范的可读性,将软件文档归入相应软件开发过程章节内表述。1995年试行版本中,质量保证和软件验收独立于软件开发过程,修订中将质量保证部分要求和验收并入相应软件开发过程,在8个过程之外增加“软件工程监理与评审”章节。(3)增加了组件化设计要求。落实气象业务软件统筹发展工作方案(20222025年)确定的组件化设计开发要求,在体系结构设计和详细设计阶段强化组件设计,相应的在设计和验收文档中增加组件相关要求。(4)细化了管理要求。为加强软件开发质量,在各过程主要任务中细化软件开发要求,增加了需求变更、算法评审、代码走查、安全审计、缺陷跟踪处理反馈、代码托管等内容,并提出了第三方软件测试、第
12、三方安全审计、软件工程监理的相关要求。(5)优化了文档模板。1995年试行版本中文档种类11个均提供模板,修订版本中文档种类12种,对5个可以采用国家标准的文档直接进行了引用,附录提供文档模板7个。同时对必须提交的文档进行了适度简化,明确除4个必须文档外,可自行约定是否编制其他文档。三、试验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技术经济论证,预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本标准,适应了气象软件从90年代自行开发的小规模软件到目前主要依靠委托企业开发的大规模软件的变化情况,突出加强对开发方的管理、强调对集约化统筹发展要求的落实。将更好实现业务软件开发全过程规范管理,进一步提升气象业务软件开发质量,支撑保障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四、与国际、国外同类标准技术内容的对比情况,或者与测试的国外样品、样机的有关数据对比情况。无。五、与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及相关标准的关系。无。六、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无。七、涉及专利的有关说明。无。八、实施标准的要求,以及组织措施、技术措施、过渡期和实施日期的建议等措施建议。本标准编制完成后,将对气象软件的开发管理提供一份专业的执行文件,本标准适用于气象部门所有软件的开发管理工作,目标对象是委托开发的管理人员。建议加强宣贯力度,让气象软件的开发者和管理者都更好掌握和执行,来更好地规范气象软件的全过程规范管理。九、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