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人面桃花》中陆秀米的革命理想.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439519 上传时间:2024-06-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人面桃花》中陆秀米的革命理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浅析《人面桃花》中陆秀米的革命理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浅析《人面桃花》中陆秀米的革命理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浅析《人面桃花》中陆秀米的革命理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浅析《人面桃花》中陆秀米的革命理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人面桃花》中陆秀米的革命理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人面桃花》中陆秀米的革命理想.docx(1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大同社会一直是历代文人心之向往的理想之所,这一理想追求在风雨飘摇的历史背景下愈发强烈,大同实践勇者时时有却无一被真正实现过。本文从人面桃花中陆秀米大同革命理想的萌生、实践及幻灭原因三方面论述,来探讨格非在新时代背景下予以我们重新审视大同理想社会的价值意义。关键词:人面桃花陆秀米大同社会革命理想AbstractThedatongsocietyhasalwaysbeentheidealplacefortheliteratiinthepastdynasties.Thisidealpursuithasbecomestrongerandstrongerunderthehistoricalbackgrou

2、ndofwindandrain.TherearealwaysbutnoneofthebravepractitionersinDatonghavebeenreallyrealized.Thispaperdiscussestheorigin,practiceandreasonofdisillusionmentof1.uXiumfsrevolutionaryidealinRenrniantaohuatoexplorethevaluesignificanceoftheidealsocietyinwhichGefeire-examinestheidealsocietyundertheidealsocie

3、tyofthenewera.Keywords:Renmiantaohua;1.uXiumi;Thedatongsociety;revolutionaryideal弓I言1一、大同革命理想的萌生1(一)大同革命理想的初步形成1(二)大同革命理想的深入认识2二、大同革命理想的实践及失败4(一)重返普济建构大同世界4(二)清兵围剿大同革命失败5三、大同革命理想的审视6(一)大同世界构建失败的原因6(二)大同革命理想的启示8四、结语11参考文献H致谢12浅析人面桃花中陆秀米的革命理想徐高峰人面桃花这部小说被认为是格非在文学创作上挑战经典和对文化传统实现新突破的呕心沥血之作。他将人面桃花放置在辛亥革命的

4、历史大环境中,将革命意志加之于一女子陆秀米中,并将她的革命理想置于盲目的世事浮沉、命运挣扎之中,让她奋斗一生去追寻一个无法企及的大同梦。格非非常注重对秀米革命道路的情感流露,“这种对历史和生命的终极关怀,启迪着我们去追寻遥远的精神家园”。从表面上看,格非是在告知我们,桃花源本身是美丽而不真实的,而秀米所遭遇的是丑陋而真实的,实则将目光投向了支离破碎而又鲜活的历史纵深处,以此挖掘人们在追寻大同社会的过程中与社会现实、人心深处的欲望相违背的种种困境,以作者独特的审美方式带领我们在历史迷雾中寻找理想、民主、公正、文明的价值和人性的纬度。本文试图从陆秀米的大同革命理想出发,通过她对追寻大同世界心路历程

5、的描绘,剖析她拼劲全力却无法企及的大同梦的失败缘由,进而发掘在时代变革和社会动荡的背景下,个体对大同社会的理想构建的正确认知和其带给我们个体重获价值的意义。一、大同革命理想的萌生小说的背景设定在清末民初,兵荒马乱,割地赔款闹革命,整个中国动荡不安,清政府处境窘迫,面临崩溃边缘,无论是主人公陆秀米的父亲陆侃这类的传统知识分子想要凭借中华五千年累积的理念与智慧付诸于实践达到救世济民,还是她的表哥张季元这类的新知识分子想要以武装起义的方式扭转乾坤,统统在时局艰险下走向惨痛的失败。虽然陆侃与张季元的大同梦最终以失败告终,但他们的所作所为及身上的大同思想却以润物细无声般影响并改变了陆秀米的人生轨迹。(一

6、)大同革命理想的初步形成小说从陆秀米发疯的父亲陆侃离奇出走写起,紧接着停笔开始写秀米,“父亲因何发疯”这长期积压在秀米心头的谜团迟迟未能解开,也正因秀米父亲毫无预警的出走使她更迫切的想要揭开这宗疑案,同时也为她即将踏入复杂社会现实埋下诸多伏笔,让曾经天真无邪、懵懂无知的陆秀米走向了成长的另一端,她开始关注这个浩瀚广阔而神秘莫测的世界。深受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熏陶的父亲陆侃虽有归隐哀世之叹,却被追名逐利之心禁锢,这冲突形成了无穷无尽的矛盾体,一遍遍地充斥着他的内心,直至完全击破桃源梦。他深知桃源理想得不到实现无疑意味着声名不能远扬,也失去统治者重新赏识和重任的机遇,因而最终疯魔走失。他的发疯不仅意味

7、着传统知识分子思想意识的信念崩塌,也预示着风起云涌的新时代即将来临。奈何当时的秀米还太小,她并不晓得父亲为什么会发疯出走,也不晓得想要打造风雨长廊有什么过错,更不晓得普济之外的广袤世界到底发生了什么,“她的好奇心就像一匹小马驹,已经被喂得膘肥体壮,不由她做主,就会撒蹄狂奔”,但恰恰是这一切令她费解的父亲的行为,令她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女变得多疑、敏感、焦虑起来,进而使得个人意识初次觉醒,大同革命理想也悄然萌发,在无形之中点拨了秀米的命运,也为她之后建立大同革命理想奠定基础。因为父亲的离去,十五岁的陆秀米迅速成长起来,个人意识也愈加强烈。她从陆家大院的人对父亲的叙述中获知父亲和他的桃花源梦想,并在

8、努力回想有关父亲的往事中逐渐掌握了父亲更多的桃源计划,以至于她对桃源理想的认知里有了大概雏形,而对于丁先生对父亲冷嘲热讽的行为,她表示不解并开始同情起父亲,甚至觉得父亲的打造计划并未有啥不妥,她并未人云亦云般觉得父亲的行为是不可理喻的,理想是痴心妄想的,随着她无数新思考新想法的涌现下,大同革命理想的种子也随之悄然萌芽。(一)大同革命理想的深入认识如果说父亲是秀米大同理想的启蒙者,那么情人张季元则是她走向大同革命理想的引领者。在秀米正处于少女初潮、性意识苏醒和对普济以外广阔世界的新奇萌芽时,博学有趣、神秘不迂腐的张季元恰合时宜地闯入她的生活,将迷茫中的秀米引上一个充满新奇神秘而又悲哀、渴慕的世界

9、。当秀米和家人们还在四处探寻父亲时,来历不明的革命党人张季元寄住在他们家并占据了父亲的阁楼。在秀米眼中,张季元的出现仿佛给一切事物都笼罩上一层浓雾,令其萌生想要探知究竟的欲望,如张季元为何要暗中四处寻找一个叫六指的木匠下落、为何他会出现在夏庄薛举人家中。况且,张季元恰逢其时地闯入她的世界里,填补了她对崭新世界认知的空白。他见多识广,受过西方科学文化教育,有着独特思维见解,如他扬言世道要变,变法革命势不可挡和预言未来社会每个人都能享受平等、自由的待遇,随心所欲生活着。除此之外,爱情的悸动情愫在他们之间悄悄萌动发芽,如两人长洲饭后竹林漫步时和离别约见交谈时隐约散发出的暧昧气息,尤其是在张季元死后秀

10、米读他的日记时的心意相通。虽然张季元的革命以失败告终,甚至惨遭追杀,不在人世,但他遗留下的日记却震撼了秀米的一生,除了使她对张季元的革命理想有了更透彻的认识外,也肯定了彼此之间存在过渐生的情愫,并且在今后的日子里她将这份情愫愈演愈烈。心中的这份爱恋裹挟她带着张季元的革命理想前行,并在追梦中重温爱与被爱的美好。”与其说秀米之后在普济开办的普济学堂是被革命巨浪裹胁进去的疯狂想法,还不如说其中也有几分为了追寻她所爱的人的脚步而带有的自觉成分”。因此,张季元的到来不仅丰富了陆秀米的知识面和眼界,还点燃了她内心懵懂的爱恋。秀米对张季元的爱慕情感如同催化剂般使其迅速栽下革命的种子,人生的航向也随之愈发清晰

11、起来。另外,小说在秀米和张季元离别时谈及到“瓦釜”这个信物。当昔日被父亲视为珍宝的瓦釜传出清丽无比、沁人心脾的声音时,她仿佛化作为轻飘飘的羽毛随风飘向了不知名的地方,同时那声音也如预知吉凶般将她的命运定格了。其实,就算张季元没带来革命思潮的涌入,她最终也会因不甘平静而走出陆家大院,因为她对未知世界有莫大的好奇心,加上书读得多,胡思乱想也就更多了。总有一天,她会弄清父亲的发疯与离去的原因,而那些层出不穷的怪想法、新知识也会引领她一步步继承父亲的桃源理想。虽然父亲向往桃源理想,张季元追寻大同世界,彼此追逐的方式有所差异,但都是为了追寻美好的生活而努力。因此,从客观上讲,张季元的出现加速了秀米的心智

12、成长与大同革命理想的到来。后来,秀米意外流落到花家舍使得她真正踏上大同革命征程,也使得她模糊的理想快速变得清晰起来。秀米惊喜发现父亲追寻的世外桃源是真真切切存在的,如他所愿,花家舍有四通八达的风雨长廊,有盛世美好的模样;同时也意外发现父亲阁楼里瓦釜引领她飘向的地方如今却清晰地引入眼帘。她在此地不由得感受到世界的荒谬与混乱,生命的飘渺与无助。随着在花家舍的所见所闻,秀米的思想和生活发生了极大变化,尤其是在总揽把王观澄遇害当天她所做的梦,预示着她无法摆脱继承花家舍重建的宿命,而花家舍也终究在重建与毁灭中循环反复,同时也预示了当时社会的悲哀与秀米无法挣脱的悲剧命运人生。当她看到花家舍的熊熊大火,有瞬

13、间觉得王观澄、表哥张季元和父亲就是同一个人,他们拥有着同一个梦,她也在这时顿悟了志士文人执着打造大同理想社会的初衷和埋下了心中对大同世界的蓝图构想。二、大同革命理想的实践及失败(一)重返普济建构大同世界花家舍意外遭受团灭,新总揽把马牟上位,他欲与小驴子联手攻占梅城,刚知晓花家舍毁与灭来由的压寨夫人陆秀米就这样猝不及防踏上了革命旅途。后来,攻打梅城战役失败,逃亡于日本的秀米满血归来并继续开展她的革命事业。多年未见的她早已不是那个天真调皮的小女孩,而是脱胎换骨般把自己变成另一个张季元,她心比天高,冷血无情,做事疯魔,成了封闭小村庄不折不扣的疯子。她的身上承载了父亲的桃源梦和情人张季元的大同理想。为

14、了大同世界的实现,陆秀米毅然将张季元尚未完成的反清事业进行到底,她组织一切革命力量,推翻一切旧制度,解放一切旧思想,排除万难建构大同社会。于是,她对普济进行一系列筹建,“她想把普济的人变成同一个人,穿同样的颜色、样式的衣裳;村里每户人家的房子都一样,大小、格式都一样,村里所有的地不归任何人所有,但同时又属于每一个人每个人的笑容都一样多,甚至连做的梦都是一样的唯有这样,人们的烦恼就会消失,幸福感就会提升。而这看似和表哥张季元同工异曲的大同梦是如何在普济开展的呢?秀米暗中将装满枪支的三大木箱运回家中埋藏,这标志着武装反抗清政府统治的第一枪已打响,紧接着她迅速成立普济地方自治会。翻新后的皂龙寺成了他

15、们的革命根据地,并在其设立了育婴室、疗养院、书籍室和养老院。按照她的设想,她要将父亲构想的风雨长廊变为现实;创办足以容纳全村人吃饭的大食堂;建立殡仪馆、监狱等名目齐全的部门。然而,这些在她眼里看似极其美好的设想,却没得到村里人的理解与认可,反而被当成疯子对待。普济村落的村民们大都不屑去享受这些“福利”。大部分部门都形同虚设,就连育婴室唯一的孩子小东西都被她母亲派人偷偷抱走,而人气较旺的养老院聚集来自四处乞讨为生的流浪汉或邻村鳏寡老人。更糟糕的是,她召集到的革命队友大都是些“不三不四”的人,且在修建水渠时也差点酿成江水决堤大祸,这使原本满腔热血的她陷入困惑并深深将自己封闭起来。尽管后来她废除了之

16、前的所有计划,如乡民们所愿兴办学堂,自封为校长,仿佛一切都走向正轨,而她却渐渐拥有了更多的革命困惑,“她觉得自己就是一只在花间迷路的蚂蚁。生命中的一切都是卑微的,琐碎的,没有意义,但却不可漠视,也无法忘记”丁心情也一天天变得沉郁起来。在命运的枷锁下,秀米如同一具干尸,把享受悲哀和死亡定义为生活。她总以冷眼旁观,事不关己的姿态面对生活,就连小东西拼尽全力为她通风报信而惨遭杀害都没被她正眼相待。她甚至把自己“比作一只娱蚣,整日爬行在皂龙寺的墙上,每一道墙缝、每一个蜂孔、每一块砖、每一片瓦,它都很是熟悉,可是你要问它,皂龙寺是个什么样子,它却说不上来”227,她根本不明白什么是革命、所做的事是否有意

17、义、又是在为谁效劳、又是谁在发号施令等等。这些疑惑彻底让她在革命理想的探索中迷失了方向,现实与桃花源、大同世界的美好梦境截然相反,那混杂着父亲对桃花源的梦想和张季元的大同世界幻想的革命,在现实社会面前显得荒唐可笑;还有在花家舍土匪和留洋的实践经历在现实面前显得一文不值。在别人眼里,她的革命就是在做一些会令她倾家荡产的荒唐可笑至极的事情,而她满怀期待的大同世界理想也被现实大海冷冷拍下,但她心中对革命的执念注定会上演一场惊天动地的乡村革命。(一)清兵围剿大同革命失败为了推翻清政府统治,秀米积极组织和领导反清革命;为了大同革命的胜利,她不惜一切代价聚集革命力量。虽然她在花家舍土匪中九死一生,又在梅城

18、攻破失败后远赴日本留学,重返普济,看似具有胆识过人、能力超凡的传奇女子,然而却只是社会动荡中的一个小人物,想要凭借一己之力的力量凝聚起的变革注定是失败的。当革命组织需要大笔资金投入时,秀米不顾劝阻狠心变卖家中所有土地,抱着倾家荡产的决心誓死将革命进行下去,不料却被自私仆人秀莲告密,紧接着“革命同志”龙庆党又为了加官进爵和骗取她的家财而狠心将她出卖。最终,普济学堂惨遭瓦解,她不仅遭受了牢狱之灾,连她的孩子小东西也无辜惨死在清兵乱枪之中,就这样,她一心聚集的革命事业在清兵围剿中戛然而止。最终,这场反清革命以悲剧收尾。实际上,在这场革命悲惨结局还未来临时,张季元的日记就早已揭晓真相。当村内谣言四起,

19、预感危险来临时,秀米用心凝聚的队伍呈现人心涣散的局面,除了谭四和翠莲,都陆陆续续仓皇出逃,而这一切的发生与当初张季元遭受清兵围剿前革命队伍逃的逃,散的散的结局显然如出一撤。最后,她重返物是人非的陆家大宅院并再次找回最初的自己时,也预示着她的生命即将终结了。三、大同革命理想的审视在格非的文学创作中,历史往往是以认识论的形式出现,以关注个人的生存和内心世界为主,以营造特定历史背景为辅。在人面桃花中也亦如此,格非通过关注个体的精神、命运和欲望,从而揭示在时代变革和社会动荡的背景下人们无法躲避时代整体性失败的悲剧命运。他将挣脱世俗的大同思想寄寓在一个妙龄少女秀米身上,又把桃源梦和大同革命交至于她。当阅

20、尽人间沧桑从监狱重返普济的陆秀米选择了以全新的生活面对接下来的人生,她不再涉足大同革命的领地,而是以“禁语”的方式来达到自我惩戒、自我审视的目的,并以静享安宁、恬静美好的心态去感受生命的真切和迎接生命中最后的时光。因此,针对秀米轰轰烈烈的大同革命人生经历,主要可以从大同革命理想构建失败的重要原因分析及启示两方面探讨大同革命理想的价值体现和生命真谛。(一)大同世界构建失败的原因构建大同世界是陆秀米穷其一生也愿为之奋斗的事业,她用心凝聚一切革命力量,破除万难构建大同世界,然而却以失败结局告终。究其原因,可分为以下两点:1、个人实践与社会环境相矛盾“举凡理想主义者,其理想主义的激进与信念,偏执或冲动

21、,都可视为具有某种程度的“疯狂”。而令他们为之疯狂的是心中的大同梦,也正是这份执念,让更多的革命者挣脱了封建社会重重枷锁,奋勇向前心神往之,渴望在时代更替中注入新鲜血液。秀米作为大同革命的一员,她用心凝聚一切革命力量,破除万难构建大同世界,况且这看似庞大而虚渺的梦却已在花家舍真真切切存在过,更使她坚定了前进的步伐。殊不知,在那风雨飘摇的乱世中,各种社会矛盾激化,大多数的人只顾贪图享乐和放纵不羁,任由思想枯竭、精神萎缩地生活着。小说中到处呈现世道人心是一片狼藉的景象,随处可见肮脏可恨的人,如生活在受伦理纲常约束的传统社会的母亲无视道德规范和革命党人张季元的纵欲尽显人性的悲凉与价值观的崩塌;生活在

22、落后迂腐思想毒害下的普济村民眼里,大同世界的构想简直就是天方夜谭,革命党人陆秀米就如同一个彻头彻尾的疯子,为了立即停止她的“胡闹”行为,母亲请来道士驱鬼,丁树则提议用绳子勒死她。作为社会小概率一员的秀米来说,大同革命是孤独者的旅程,她的革命队伍寥寥可数,而且是与些“不三不四”的人并肩作战,因而想要凭借一己之力的美貌与钱财凝聚起的变革是不可能成功的。尽管时常陷入革命困惑与自我怀疑中,她仍如走火入魔般不屈不挠斗争着,正如托克维尔所言:“革命家们仿佛属于一个陌生的人种,他们的勇敢简直发展到了疯狂”,浸透着家国的凛然大梦与抱负的她迎难而上,试图与命运抗衡,与时代较劲,但作为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下的一个小

23、人物,她对外界的冲击毫无一点反抗能力。她既无勇气改变现状,又无法放弃追寻已久的大同梦,这种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使得她的心灵无处安放,又与周围的人、世界格格不入。更何况风雨飘摇的清政府正赶上大变革的时代,帝国主义欲将中国逐渐殖民化,她还来不及看清周围的局势变化就被来势汹汹的时代大潮淹没,成为历史变革的泡影。更何况,在秀米构想的大同世界里,普济的人不但生活相同、想法相同,连所拥有的一切都是均等的,他们就如相同的个体千篇一律,丢失了人最初的独特性、差异性,显然脱离了社会现实与生命本质,无疑注定了这场革命的悲剧性。她的大同梦是美妙的,令人期待的,而生活倒是残暴的、催人作呕的。实际上,大同梦本身就是华而不

24、实的,它只是延续父亲和张季元的美丽梦境,而花家舍的建立则给了她圆梦的假象,但她没静下心来观测这个世界。花家舍是以封闭自给的形式存在的,在现实面前很快就脱下迷幻的外衣,因物质不足无法继续发展,总揽把王观澄最终选择向外劫盗钱财的方式继续村落的运营,也因此毁在了争权夺利中。由此看来,格非在描绘花家舍的真实性时也许带着讽刺成分的,花家舍内部的激烈斗争与桃花源静态美是冲突的,在社会动荡,人心不安的现实面前桃源仙境无疑显得不堪一击。同理,秀米的大同梦也亦如此,她在命运时代大环境中显得无力抵抗,因而躲不过幻灭的结局。2、理想追求与实践手段相背离大同世界之所以构建失败并不仅仅是她个人实践与社会环境相矛盾,欲在

25、时代大潮中挽狂澜而力所不及的窘境外,还表现在她的理想追求与实践手段相背离。毋庸置疑,作为革命党人的陆秀米是有拼尽全力去打造普济的决心,却没有组织和领导革新革命的能力。她没有政治家该有的智慧与野心。她没有重视人才的选拔和组织团队的能力,这导致她组织的革命队伍没有一个怀有赤胆忠心的,而是各有各的私欲,所谓一群乌合之众的聚集。这种不牢靠的革命基础注定了危难来临时各自飞结局,毫无信仰组织纪律可言。更可悲的是,大难还未降临,只是看不到利益的情况下他们就如鸟兽散,跑得无影无踪了。由始至终,她的革新思想没有变过,就是继承父亲的桃源梦,延续情人张继元的大同世界,她一路追寻他们的影子,丧失了自由的灵魂,也没有独

26、立的革新见解,完完全全将自己的命运依附在他们身上,一生的执念就为了完成他们未完成的事业,这导致了她在革新能力上迟迟无法提升。秀米空有普济大同的梦,却没有将梦想照进现实的本领。她原本就是一个略读圣书的柔弱的女子,只是随着感觉被命运推波而上,因而也不会去探寻更科学的更系统的教育和革新方法,根据她在普济一系列的所作所为在父亲的愿望清单或张季元的日记里都有迹可循。比如:她要将父亲构想的挡雨遮阳的风雨长廊变为现实,却没有周密且科学的前期准备,导致水渠的修建险些酿成江水决堤大祸。她所谓的革命无非就是靠着家财万贯和美丽容颜维持下去的,像个财大气粗的花瓶革命者,在自以为是的堆砌中编织梦想。到后来,深知理想追求

27、与实践手段相背离而陷入迷乱的深渊中,也无法凭借自身的革新能力力挽狂澜,也未能影响身边人从旧思想的禁锢中解放出来。(二)大同革命理想的启示就如赫尔博斯所说:“我写作,是为了让光阴的流逝使我安心”。一部优秀的作品应是怀有文学信仰的作家担起对社会责任感的职责,努力贴近社会现实,直戳社会痛点,用爱行文续写人类光明的故事。他们极力为这个浮躁的世界带来一股清流,为人类日渐枯竭的精神长河带来一杯清泉,滋润并温暖我们的心灵。在人面桃花中,格非始终践行他的文学初心,紧密联系实际,在密切关注现实的基础上挖掘人道本真,进而道出了陆秀米等革命者在构建大同世界过程中的酸楚与窘境。为了构建心中孜孜以求的大同世界,秀米不惜

28、搭上自己的一生去与命运的洪流抗争,却被命运的洪流推回,对于她传奇的革命人生,我们应采取理性的思维,从不同的视角去审视大同革命理想,从而更深地领悟格非在文本内容中想要传达的思想感情。前文我们已从现实背景和实践方式两方面论述了她在大同世界构建失败的原因,不可否认,从革命的结局来看,秀米是输得一败涂地的,到最后还得用禁言惩戒自身,但从精神层面去探求人类精神来说,秀米却是进步的。第一,秀米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后终于参悟了人生的真谛。历史总是滚滚向前,所有的一切都淹没在波折起伏的时代浪潮中,唯有人类的情感才是亘古不变的。因此,在时代更迭,世界变幻莫测的每一个时期里,个体如何寻找幸福和心灵慰藉的归路显得尤

29、为重要。回想当初,她曾经不惜一切代价聚集革命力量的举动简直是以卵击石的典范,在风雨飘摇的时代浪潮中,她所追求的世道太平、人心安宁的理想化生活皆是梦幻泡沫罢了。因而,在大彻大悟后的她“处处表露出渴望回到个人生活的真实图景中的冲动”o她开始在养花怡情、读书养性的惬意生活中寻找生活的真谛,在动荡不安的社会里感受曾经丢失的生命里的一切美好,在繁华喧嚣的世界里享受心底的那份安宁与淡然。她用耗尽一生的代价告诉世人,在纷繁错杂的社会中也要保持一颗纯粹美好的心,唯有如此,才能在乱世中感受到生命中真切存在的安宁和幸福。第二,“她无疑比现代人更具备一个存在与社会中的人所拥有的气概和神韵,因为他们虽不是无私到完美,

30、但他们拥有我们正逐渐丧失与丢弃的美好理想,他们的梦想,才让一代又一代的人不断传承,不断的更新,不断为之努力,他们的存在才是这个时代最美好的想象”。尽管她的梦想是追随式、盲目式的革命,但她始终渴望爱情,忠诚理想,不惧未来,甘于为理想的付出与牺牲。她试图通过革命改造这个动荡不安的世界,也试图向世间挥洒自由、平等、公正、和谐、美好的种子,以此唤醒人类心中沉睡已久的美好精神。历史证明,缔造未来需要依靠人类不断编织梦想,不断在时代浪潮中乘风破浪、所向披靡。科技在进步,时代在发展,古人自认为一个个飞向天窗的梦如今都成为现实,我们今天美好幸福的生活离不开开拓者们不断传承、更新并为之努力。不难看出,格非在人面

31、桃花中,试图用自己的文字唤醒人类心中沉睡已久的美好精神。无论在秀米所处的时代亦或格非创作的时代,还是现在,隐藏在每个人最内心深处的最纯粹的美好精神都是弥足珍贵的,给予人类不断地去感知爱与美、获得爱与美,不至于因精神的枯萎而失去自我。她的存在让这个时代有了更美的想象并拓展了人类精神的可能性,而她的革命是人类面临现实生存困境的突破,也是对历史文化困境的超越。其实,无论在动荡不安、人心飘摇的革命时代,还是在喧嚣聒噪、人心膨胀的现代,这种美好理想都不可或缺。从表面看来,秀米的一切努力都是徒劳的,但她正是靠着这些美好理想才有为梦想努力拼搏、实现自我的可能,不至于在张季元死后如同丧尸般活着,就好似一具被抽

32、离灵魂的空壳躯体,后来她在张继元的日记里,花家舍的流浪旅途中找到了努力生活下去的希望,尽管支撑她的精神信仰是追寻他们的理想,这从本质来说她的灵魂是不自由的,因为她的心和革新由始至终都不属于新时代的范畴,但恰恰是这些奇奇怪怪的新理想、新想法、新思考使得她在改朝换代的浪潮中有所期待有所向往,并做出了推翻清政府的壮举且以足够的勇气迎接新时代的挑战。同时对于秀米这类被推到风尖浪口的转折时期的革命者具备健全、科学的革命理论体系的要求是过于严格的,也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来不及思考也无能力应对这种突发局面。也许在别人眼里,秀米是狂妄自大的,梦想是荒唐可笑的,但正是由于世间有越来越多像秀米一样勇敢的开拓者,才

33、让这个世界更加美好。历史的车轮是向前推进的,一方面,人类只能在不断实践和容错中创造未来;另一方面,人类得学会用清醒的头脑审视这个世界,以旁观者的智慧去改造世界,让世界变得更美好。诚然,在审视世界这一块,陆秀米是失败的,但她用真切的行动告诉我们世界有变美的可能,只要我们清醒审视这个世界和学会趋利避害,不轻易丢失感知爱与美、获得爱与美的能力。格非渴望用自己的文字去给这个动荡不安的世界传播自由、平等、公正、和谐、美好的能量,唤醒人类心中沉睡已久的美好精神。毋庸置疑,人类正是依靠内心的美好精神一路降魔鬼怪,披荆斩棘开创未来,而大同理想社会则代表着人们内心深处最美的念想,人们总是在远眺美好的同时瞧见外界

34、与自身的丑陋,在了无边际的探索中受到约束,一代又一代的开拓者们在历史悲壮的失败和赤裸裸的现实丑陋中总结经验,并与反思自我的过程中摸索中前行,进而突破一切束缚,一步步贴近更合乎自然合乎人心的大同理想社会,续写人类新篇章。四、结语伊沃安德里奇曾说:“在将来,只有那些能够描绘出自己时代,自己的同时代人及其观点的最美好图景的人,才能成为合格的作家”巴而格非正是这么一位当之无愧的合格作家。在人面桃花中,格非努力在虚构的历史情境的裂缝里构建他认为的真实,以主人公秀米投身革命理想的蜕变的过程及其周遭人物的命运为出发点,从而探析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的精神概貌,试图在这漫长而声势浩大的革命浪潮中,对传统的全新的

35、思考和开拓的同时追寻时代最本真的精神。虽然小说到最后也没给我们留下关于通往幸福、走向大同的答案,但文字中处处流露出他回顾历史、洞照未来的“人文关怀”思想,这种关怀历史、贴近时代风貌的精神气质,易引起读者的同情与共鸣,所含的超阶级性的“人文关怀”境界,对当代也具有积极的意义。参考文献1李继晨.新历史主义视角下的迷舟U1.青年文学家,2019(12).2格非.人面桃花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4.3凡艳.论格非人面桃花中陆秀米的“革命”和命运J.沧桑,2008(04):238-239.4奚志英.呈现非英雄化的历史一一格非小说人面桃花的另一种解读U1.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105李遇

36、春.乌托邦叙事中的背反与轮回一一评格非的人面桃花山河入梦春尽江南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10):37-49.6李阳、王远舟.翩跄蝴蝶梦浪漫桃花源一一格非人面桃花的浪漫主义手法探析U1.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11.7谢有顺.革命、乌托邦与个人生活史J.当代作家评论,2005.8秦雯.乌托邦精神的当代建构与诠释J.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9.9李遇春.乌托邦叙事中的背反与轮回一一评格非的人面桃花山河入梦春尽江南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10):37-49.历经几个月的辛苦与努力,毕业论文总算告一段落,这也意味着我的大学生涯即将结束。在此衷心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

37、师,无论是论文的格式规范,或是文章要点、结构,老师都会不胜其烦地及时予以帮助指出,让我加以改正,使我的论文更为完善。老师的无私帮助和认真严谨让我顺利完成了此次论文,也让我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望在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大学生活美好而短暂,感谢城院对我们的栽培,感谢院领导、辅导员、任课老师对我们的悉心指导,因为你们,为我打开一扇全新的窗口,让文学精神一直留存在在我们心中;感谢同学们之间的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因为你们,让我感受到了世界的美好与我环环相扣!同时,我也非常感谢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图书馆、中国知网等为我撰写论文提供了很多有用的资料,非常感谢这篇论文所涉及到的各位学者,若没有各位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帮助和启发,我将很难完成本篇论文的写作。由于时间的仓促和自身专业水平的不足,整篇论文肯定存在缺点与错误。恳请阅读本文的老师予以批评指正,不胜感激!谨以此致谢最后,我要向百忙之中抽时间对本文进行审阅的各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