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市“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502697 上传时间:2024-06-29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59.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忻州市“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忻州市“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忻州市“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忻州市“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忻州市“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忻州市“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忻州市“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docx(4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忻州市“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2021年8月一、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1(一)发展基础1(二)面临形势3二、总体要求5(一)指导思想5(二)基本原则6(三)主要目标7(四)空间布局9三、突出重点,打造服务业三大优势产业13(一)彰显特色优势,打造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13(二)依托资源优势,打造国内一流康养休闱地18(三)立足区位优势,打造全省物流重要节点城市21四、全面推进,提升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水平25(一)高质量发展生产性服务业25(二)高品殖推进生活性服务业38(三)高标准提速产业融合发展45五、保障措施51(一)加强组织领导51(二)强化要素保障52(三)健全管理体系53现代服务业是指

2、以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为主要支撑,建立在新的商业模式、服务方式和管理方法基础上的服务产业。它既包括随着技术发展而产生的新兴服务业态,也包括运用现代技术对传统服务业的提升。随着现代技术,特别是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现代服务业已经基本涵盖第三产业。现代服务业贯通经济活动,促进要素流动,助力创业创新,是培育新动能的重要内容,是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引擎。根据忻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要求,编制本规划,规划期为2021-2025年。一、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十三五”期间,忻州市现代服务业总体增长速度稳步提升,覆盖范围逐步广泛,收益成效加速彰显,行

3、业结构持续改善,空间布局明显优化,社会贡献日趋明显,为“十四五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一)发展基础规模比重持续提升。“十三五”时期,是忻州市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的重要时期,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由2015年的317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501.8亿元,总量增长近185亿,年均增长9.8%。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呈现稳中有进的态势,由2015年的45.9%提高到202()年的48.5%,为忻州市经济增长起到了强劲的推进作用。投资力度持续强劲。虽然2020年受疫情影响,忻州市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有所下降,但2019年全市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35.77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

4、的比重已经达到43.63%。“十三五”期间,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8.2%,在三次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中占比不断提升,总体保持在百分之四十以上,投资力度持续强劲。创新发展成效显著。文化旅法产业通过品牌联动、资源整合,已经培育成忻州市战略性支柱产业。康养产业作为转型发展的重点任务势头强劲,资源优势不断显现,逐步形成以省级康养示范园区为龙头、三大小镇为网络的康养示范基地。现代物流业牢牢把握“先行”定位,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不断完善,立体式现代物流格局有序发展,通道运输的集约规模效应逐步体现。电子商务在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方面收获颇丰,县级仓储物流配送中心、农村电商物流服务体系基

5、本建立,全市乡镇快递网点覆盖率实现100%。科技创新以实施重大工程为抓手,以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为路径,实现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多元化发展模式。集聚发展初见成效。忻州古城文旅休闲集聚区、忻州“杂粮之都”产业融合集聚区、定襄永旺物流产业集聚区等成功申报省级服务业产业集聚区。集聚区充分发挥空间布局相为集中、要素资源整合发展、股务功能集成提升、产业特点特色鲜明等特征,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彰显。(二)面临形势从国际环境看,“十四五”时期,全球经济增长趋于温和,全球经济复苏步伐放缓,全球供应链出现裂痕甚至部分断裂,外部需求增长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对外贸易形势不容乐观。但国际环境变

6、化也给我市顺利实现“十四五”发展目标创造了机遇与空间。一是疫情冲击快速缩小了中美之间的产出差距,进一步扩大了我国的大市场效应,从而为我国运用市场规模优势构筑良性外部环境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二是我国抗击疫情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率先实现生产和生活正常化,有利于我市引进国际资金、技术、人才、管理和营商模式。三是针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关系,我国将加强与有关国家、区域之间在基础设施、技术研发、能源、材料以及5G项目上的进一步合作,为我市转型跨越发展增添了大量机会。四是随着疫情防控的常态化,在线科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化技术将加快运用,有力驱动我市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加速成长。从国内环境看,国内经济发展

7、进入新常态,疫情影响下中国经济增速持续领跑,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使经济发展重点领域、主攻方向更加清晰。“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中部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一系列国家战略和创新创业、“互联网+”等重大举措,进一步促使经济增长模式转到内需主导、消费拉动、科技驱动的轨道上来,为我们未来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从省内环境看,在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山西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内生动力、市场潜力和要素能力依然强劲。全省正在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全面实施创新驱动转型综改战略,为全省加快发展服务业明确了方向和重点,

8、同时为服务业集聚资本、吸引人才、合理配置市场要素资源,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优良环境,也为忻州市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要素资源和市场机遇。从忻州市自身环境看,忻州市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市委市政府将忻州发展目标定位为“高质量高速度赶超型跨越式发展,建设宜居宜业宜创宜游的创新型田园城市”,并作出一系列具体安排部署,为忻州指明了发展方向、奠定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忻州境内航空、高铁、高速公路、国省道路综合立体式现代交通网络体系不断完善,文化旅游、生态康养、现代物流等资源优势将进一步凸显;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广泛应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深度融合,科技服务、金融服务、数字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将蓬勃发展;城镇

9、化进程加快推进,将大幅提升居民收入水平,人民群众消费需求将不断升级,消费结构将不断优化。综合分析,“十四五”期间,外部发展形势和自身主动谋划都为忻州未来发展提供了积极因素,必将为忻州市服务业带来重要发展机遇,有力促进忻州市服务业快速发展。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我市服务业发展也存在很多不足,总体发展水平相对滞后,服务业总量规模偏小,平台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起步晚、规模小;多数市场主体竞争力不强,规模化、品牌化发展不足,缺少具有一定规模的本土骨干企业;科技服务、现代金融、数字信息等行业还处于低水平发展阶段,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服务作用需要进一步增强;服务业与其他产业渗透融合发展不够,融合发展

10、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工作要求和市委四届十次全会精神,深入实施“336”战略布局,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一核心三枢纽十集聚区”为基本发展格局,以文旅、康养、物流为重点,聚焦产业集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和

11、服务业行业间深度融合发展,打造富有忻州特色的服务业产业体系,助力全市实现高质量高速度赶超型跨越式发展、建设宜居宜业宜创宜游的创新型田园城市。(二)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和开放并重。打破制约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聚焦服务业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抓住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大好机遇,深入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坚持“引进来“走出去”,进一步提升服务业的改革深度和开放广度。坚持创新和融合发展。发挥创新对服务业的引领驱动作用,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信息技术推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业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抢抓产业跨界融合发展新机遇,推进服务业与农业、制造业以及服务

12、业不同领域之间的深度融合,不断提升服务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坚持重点突破和全面发展。依托忻州发展现状和资源禀赋优势,重点发展文化旅游、生态康养和现代物流产业。以优势行业和领域的突破,带动服务业全面发展。培育发展科技服务、金融服务、数字信息服务等基础性生产性服务业,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作用。加强对服务业分类指导,综合施策,形成合力,实现重点突破,增强示范带动效应。坚持产城融合和以人为本。强化服务业对城市功能的支撑,促进形成产业、城市与居民之间的良性互动。完善城市经济布局,加快发展“六新”经济,提升开发区的承载能力,加强特色小镇建设。注重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多层次服务需求,扩大供给总

13、量,优化供给结构,促进新消费需求催生的新供绐发展。始终把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作为服务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集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引导各类要素协同向先进生产力集聚。围绕核心城区、制造业基地、开放平台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增强集聚辐射和示范带动效应,发挥忻州比较优势,培育特色化服务。加强创新要素集聚,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尊重创造的城市文化。坚持可持续发展,努力创造高质量发展、高标准保护的新业绩,为忻州转型发展提供必要支持。(三)主要目标“十四五”时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打造富有特色的全新现代服务业。到2025年,忻州市服务业三大重点行业发展成效明显,生产性服务业

14、高质量推进、生活性服务业高品质提升,服务业体系更加完备、产品更加丰富,产业结构显著优化,支撑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竞争力提升的功能显著增强,成为推动全市高质量高速度赶超型跨越式发展、建设宜居宜业宜创宜游的创新型田园城市的重要驱动力。总量规模显著提升,支撑作用更加突出。依托忻州市资源优势,三大优势产业建设成效显著,全市服务业发展水平全面提升。继续发挥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经济稳定增长、消莪需求升级的基础作用,服务业发展效益在巩固中不断提升。产业结构显著优化,重点领域能级提升。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集中涌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服务业发展提质增效。文化旅游、生态康养、现代物流等

15、优势产业增速高于服务业平均增速,高端商务服务、节能环保、数字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现代金融等行业产业规模快速壮大。服务功能显著提升,创新水平更上台阶。创新服务、要素集聚、辐射带动功能进一步提升,服务业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水平显著提升。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信息技术与服务业各领域不断渗透融合,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对服务业发展的驱动作用进一步增强。融合发展成效显著,空间布局更加优化。全面推进服务业质态提升,服务业与制造业、农业等在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发展,服务业辐射带动效应明显增强,各类服务业集聚区能级进一步提升。到2025年,着力打造10个产业特色鲜明、高端要素集聚、品牌效应明显、配

16、套功能完善的服务业集聚区;中心城区高端服务业集约集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服务业加速发展;鼓励发展乡村旅游新业态,优化乡村现代服务体系。(四)空间布局坚持高质量高速度赶超型跨越式发展目标定位,深度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优化服务业产业布局,以创建服务品牌、培育特色产业、提升核心竞争能力为统领,着力打造忻州市服务业“一核心三枢纽十集聚区”的空间布局,辐射带动全市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为打造“8+6”产业体系提供服务支持。“一核心”:以忻州市主城区为核心,推动忻定原同城化发展,发挥区域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依托中心城区人口、商业、服务、交通和现有发展基础等方面优

17、势,以全面融入太原都市圈发展为目标,充分发挥“中部门户”功能作用,推动城市能级不断提升和发展形态进一步开放。全面推动商贸物流、休闲旅游、高端商务服务等功能融合,提升城区居住品质,全面增强城区核心地位和辐射带动作用,引领全市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三枢纽”:以“三大门户”为依托,建设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商贸流通枢纽。充分发挥三大门户的区位优势,扩大忻州对外开放,强化与周边地区合作,辐射忻州全域范围,积极主动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东部以繁峙、代县为枢纽,深度融入环渤海经济圈,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京津冀地区产业梯度转移服务基地。中部以忻府、定襄、原平为枢纽,积极参与太原都市圈规划建设

18、,坚持物流、金融、科技、商务、数字信息、文旅康养等一体化发展,形成融入太原都市圈发展的重要支撑。西部以保德、河曲为枢纽,融入呼包鄂榆城市圈,积极参与“黄河几字湾”区域合作,强化基础设施、跨境贸易、数字信息等领域的共享合作,做好链接呼包鄂榆城市群产业延伸发展的服务链,打造面向陕西、内蒙的西部原炭和特色农牧产品综合物流中心。“十集聚区”:围绕全市产业发展基础和特色优势产业,着力打造十个服务业集聚区。忻州古城文旅休闲集聚区。以保护活化为主攻方向,将富有历史和艺术价值的文物古迹与古城城市发展、城市功能有机融合,持续开发、保护、修复古城,将忻州古城打造为对外开放的窗口、产业升级的平台、招商引资的枢纽、经

19、济发展的高地。加快推进中华长城博物馆(园)、环城墙遗址公园、古城西城墙、秀容花园建设,建设古城风情体验区、生态康养小镇。注重古城对区域经济的引领、助推和示范作用,在现有基础上谋划新项目、新业态,不断提升古城文旅休闲集聚区服务水平。“中国杂粮之都”产业融合集聚区。依托国家级山西忻州杂粮市场、忻州海关通关服务中心、山西杂粮科技创新园区、山西省杂粮产品质量检验中心、新品种新技术新方法试验基地、忻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和忻州杂粮功能食品康养体验中心等七大板块,打造集科研、金融、物流、培训、商务、信息、检验检测、会展、咨询、法律等为一体的产业融合集聚区。云中河景区旅游休闲集聚区。以生态资源为核心,以田园自然

20、资源为特色,不断推进北部云中河景区扩容提质,加快户外拓展区餐饮中心、云溪酒店、云容商务楼、云沐温泉度假酒店等重点项目建设,不断促进云中河景区及沿岸文化元素提升,突出现代城市风情的水系文化,提升休闲功能,优化水系景观、增设涉水休闲游乐设施、建设旅游厕所等,打造集绿色观光、温泉康养、亲水休闲于一体的旅游休闲集聚区。忻府奇顿合健康养老集聚区。依托忻府区奇村、顿村和合索村温泉资源,辐射定襄凤凰山温泉、原平大营温泉,以休养、保养、疗养温泉为载体,以风情街区串联各旅游业态为框架,以乡土文化为内涵,统筹谋划战略思路、发展定位、文化定位、功能定位、市场定位、规模定位,打造集温泉度假、健康养老、文化体验、休闲运

21、动多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康养综合服务集聚区。定襄永旺物流集聚区。不断完善集聚区服务功能,大力推进智慧物流园区建设工程,加快现有和新建物流园区信息系统建设,融入全省联网化管理,建设融物流、商流、信息流于一体,集区域分拨、城乡配送、电商物流、零担专线、信息配载、贸易市场、仓储管理等多功能服务于一体的综合物流集聚区。五台山全域旅游集聚区。以五台山风景名胜区为核心,充分发挥五台山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世界五大佛教圣地之一、国家景观文化遗产、国家风景名胜区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品牌优势,加快引进战略投资者,进行全新的战略策划和产业定位,打造一流景区。依托五台山强大的客流量和旅游辐射作用,联动繁峙县、五台县旅

22、游资源,发展多元旅游业态,承接京津翼、雄安新区、环渤海及国际客源,打造以旅游集散、餐饮住宿、交通枢纽为主要功能的东部全域旅游集聚区。宁武东寨旅游休闲集聚区。全力推动芦芽山创建国家5A级景区,创新景区新业态,以芦芽山景区为核心,以东寨镇为旅游中心集镇,整合芦芽山景区及周边的重要资源点,构建大芦芽山旅游平台,打造以“地质观光+生态旅游+运动休闲+康养度假”为核心功能的旅游主题片区,带动周边地区旅游产业协同发展,打造集康养、休闲、度假、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休闲集聚区。奇岚旅游休闲集聚区。依托奇岚古城文旅项目、宋长城景区项目等发展全域旅游,完善旅游业态、服务、配套、要素等产业基础,打造文旅支柱

23、产业,促进当地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促进乡村振兴,实现转型跨越发展,构建融观光揽胜、休闲娱乐、文化体验、餐饮购物、康养度假等功能为一体的旅游休闲集聚区。河曲文旅商贸综合集聚区。以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为契机,以建设“西部门户”依托,深入挖掘千里黄河与万里长城“双龙交汇”资源优势,将黄河风情文化旅游与打造面向陕西、内蒙的西部煤炭和特色农牧产品综合物流中心融为一体,打造以河曲为中心,辐射保德、偏关的文旅商贸综合集聚区。繁峙代县“两业融合”集聚区。以繁峙和代县为重点区域,促进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双向深度融合,延伸带动原平、定襄,发挥现有制造业产业优势和产业承接规模效应,不断提升产业配套服务,推动服务业特色专业

24、化发展,鼓励科技服务、商务咨询、工业设计等高附加值生产性服务渗透融入制造环节,提升冶铸加工制造业创新能力,打造繁峙代县“两业融合”集聚区。三、突出重点,打造服务业三大优势产业(一)彰显特色优势,打造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坚持“全域旅游”发展理念,以打造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块为重点,以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全域旅游集散地为引领,加快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产品供给质量和公共服务水平,着力打造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全域旅游目的地。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统筹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板块”旅游联动开发,大力塑造“黄河风情在忻州、长城博览在忻州、太行之巅在忻州”等旅游品牌,推动五台山、雁门关、

25、芦芽山、老牛湾和忻州古城-温泉康养五大旅游产业聚集区提质增效。实施景区创A工程,持续提升五台山、雁门关、芦芽山、老牛湾一乾坤湾、天柱山等重点景区建设水平,加快推进忻州古城活化,打造一批历史文化体验、禅修朝山、温泉康养、生态休闲、冬季冰雪旅游、夜间旅游等精品旅游线路,引领旅游业态创新、产品迭代、产业融合,力争新创建1个以上5A级景区、8个4A级景区。充分发挥乡村生态、文化、红色旅游资源优势,打造一批具有历史、地域、民族特点的特色景观旅游名旗名村,推进省级AAA乡村旅游示范村和村庄景区化建设,持续创建一批“黄河人家、长城人家、太行人家”,开发系列主题休闲观光旅游精品,打造一批乡村民俗旅游品牌。专栏

26、3-1全域旅游五大重点旅游区五台佛国旅游区。以世界遗产、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五台山为核心,优先发展,重点梃升,龙头带动,打造国际心灵朝圣和文化旅居目的地、中国第一避暑名山,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休闲康养旅游区。以忻州古城和奇顿合温泉聚集区为核心,以“五台山下自在生活”体验为特色,提升古城活化和温泉开发水平,高标准、高水平打迨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争创山西休闲康养第一品牌,创建国家AAAAA级景区。雁门古塞旅游区.以世界遗产、国家AAAAA级景区雁门关为核心,修绪保护、文段融合、业态升级、龙头引领,打造长城旅游带增长极,边塞风情旅游目的地,长城军事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旅游与休闲体

27、骏基地。芦芽生态旅游区。整合芦芽山景区、万年冰洞景区、汾河源头景区、情人谷景区等生态景区为核心,保护为先,适度科学开发,构建忻州西部旅游发展的龙头引擎和区域增长极,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创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黄河峡湾旅游区。以老牛湾、乾坤湾等黄河块湾地质地貌景区为核心,发挥,长城、黄河第一次握手地”的资源优劣,文族融合、体族融合、特色发展,打造黄河旅游带龙头引擎和区域僧长极.创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叫响“游忻州就是读历史”品牌。深入挖掘梳理历史脉络、历史人物、古迹遗存、文化传承,开发线路产品,不断推出游读产品包、景点群和线路套餐,灵活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定制化、个性化需求。打造一批可亲

28、近、可品读、可观赏的文物活化利用样板,让文物从幕后走到前台,焕发出新的文化艺术魅力。持续加强推广宣传,扩大游读影响,着力塑造五台山、雁门关、忻州古城三大文旅品牌,推动全域旅游“五区三廊道”建设。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线上宣传与线下推广、静态展现与动态场景紧密结合,推出创意视频、直播互动主题作品,邀请旅游达人、网络红人分享游读感受、进行打卡体验,全方位、高频次、大力度地进行推介。多种形式推动游读活动进校园、进社区、进景区,将“游忻州就是读历史”主题植入到现有文化节庆活动中,充分利用旅博会、文博会、专题论坛等,加强主题推介,强化活动推广,真正做到好戏连台、精彩纷呈。专栏3-2全域旅游产业集聚区“五

29、区三廊道”大五台旅游产业集掇区。以文化旅游和康养旅游为主导,融合体育、康养、农牧、避暑等产业,含五台山风景区、五台县、繁峙县GI08以南区域。芦芽山旅游产业集聚区.以生杰旅游和康养旅游为主导,融合体育、研学、乡创、农牧等产业,含神池县、宁武县、五褰县,舒岚县、静乐县等部分区域。忻定原城市旅游产业集聚区。以商贸会展为主导,融合文化、研学、商业等产业.定襄温泉休闲服务产业、原平特色农业产业,忻府区(源泉板块以外的区域).原平市、定襄县。云中温泉旅游产业聚集区。以温泉康养和会议会展为主导产业,融合旅游、商贸、文创、体育等产业,以奇村、顿村为核心,整合1.河两山一湖板块,向西延伸至合索、陀罗山区域等三

30、大组团.杂粮农业与乡村旅游集聚区。以小杂粮农牧业为主导,融合旅游、康养、文创、乡创、商贸等产业,含五寨县、神池县、代县、笥岚县、解乐县全县及偏关、河曲、保健沿黄河三县东部及宁武西部。长城遗产旅游廊道。以文化休闲和体育运动为主导,融合旅游、乡创、文创、农牧、科技等产业,含繁峙县、代县、宁武县,神池县、脩关县、奇底县等六县北部区域。黄河旅游廊道。以文化休闲和体育运动为主导,融合旅游、农牧、乡创、文创等产业,以偏关老牛湾景区为核心,河曲县保德县黄河沿线乡镇为主体。红色旅游廊道.以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红色文化教育为主导,融合旅游文创、干部培训、企业拓展等产业体系,覆竞忻州市全城。发展传统经典文化产

31、业。加强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红色文化遗址、名城名街名镇名村等整体性、抢救性、复建性保护。推动忻州文化资源的厚度转化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高度,注重把“文化元素融入产业转型、产品创意、产业提升的各个方面,着力拉长产业链、补强创新链、提升价值链、优化生态链,打造极具特色的历史经典文化产业体系。在剪纸、布艺、刺绣、雕刻、漆器,青铜器等优势领域,着力培育一批发展前景好、经营业绩优、业界知名度高、产品或服务市场占有率位居行业前列的龙头企业,优化布局一批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文创小被、特色艺术街区、文创街区、文创空间,培育发展文化经纪人群体,发挥文化经纪人在创意催化、营销转化、产业链优化上的积极作用。推动文旅

32、融合创新发展,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推进文旅深度融合。重点打造五台县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纪念馆、徐向前故居和纪念馆、代县雁门关伏击战遗址、夜袭阳明堡机场遗址、白求恩模范病室旧址、西河头地道战遗址等红色文化遗址,推出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广泛开展西口情文艺汇演、九曲黄河灯会、黄河民俗文化节、黄河民间戏曲文化节等民俗文化活动,推动地方戏曲、民歌、灯会、鼓乐等民间娱乐活动进景区、进村镇、进街区。发挥民歌之乡、剪纸之乡、摔跤之乡等品牌优势,将非遗、演艺、摄影、历史、书籍、文物、戏曲等文化元素与旅游宣传推介、旅游节庆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开展形式多样、内容新颖的文旅活动。举办五台山佛事用品博览会、黄河民俗文化节、

33、长城国际营地节、雁门关长城户外音乐节、芦芽山徒步节、老牛湾全国速度滑冰系列赛等活动,打造独具魅力的忻州旅游新业态。以“心灵之舟为主题,打造忻州旅游特色品牌,讲好忻州山、河、水、田、城、人等故事,让忻州文化亮起来、忻州旅游火起来。加快智慧旅游和业态创新。鼓励文化旅游企业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移动通信等新科技,培育壮大数字动漫、在线旅游、在线阅读、数字文博等新业态。运用好山西省智慧旅游云平台,加快构建智慧旅游云服务体系,支持智慧旅游建设和乡村旅游转型升级,推出云浏览、云观赏服务,实现“一部手机游忻州专栏3-3全域旅游重点文旅项目忻州市域旅游集散综合提升项目。总投资1

34、00亿元。五台山风景区改造提升工程。总投资235.67亿元。景隆国际商贸物流扶贫产业园、扶贫旅游度假山庄项目。总投资4()亿元。秀容古城旅游综合开发项目。总投资50亿元。中华长城博物馆(园)。总投资4.4亿元。五台山石咀镇新路沟旅游小镇建设项目。总投资20亿元。五台县全域旅游综合开发项目.总投资131.64亿元。芦芽山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项目。总投资35亿元。五寨沟整沟治理登文化旅游项目。总投资45亿元。繁峙县全域旅游综合开发项目。总投资29.13亿元。雁门关景区提升工程项目.总投资8.6亿元。山西文旅集团偏关全域旅游项目。总投资10亿元。偏关生态文化旅游区项目,总投资20亿元.(二)依托资

35、源优势,打造国内知名康养休闲地树立“大健康”理念,立足忻州宜养、康养资源优势,促进医、养、旅、居、文、体多业态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温泉疗养、避暑夏养、禅修养心等旅游产品,打造集养老护理、康复护理、特色医疗、保健疗养、休闲养老于一体的大健康产业链,加快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形式多样、结构合理的康养产业体系,打造“宜居忻州康养忻州“康养新品牌。打造康养产业集群。将健康、养生、养老、休闲、旅游等多元化功能融为一体,打造健康养生、生态休闲、文旅度假三大健康产业体系于一体的康养小镇。以忻府区奇顿合温泉聚集区为核心,充分发挥品牌效应,提升温泉开发水平,高标准、高水平打造国家级温泉旅游度假区,打造全省康养产品的

36、标杆、忻州康养产品的龙头。充分发挥生态人文资源、医疗保健资源优势,鼓励具备条件的地区建立康养小镇、康养基地,打造一批融健身休闲、医疗养生、旅居养老为一体的特色鲜明、知名度高、带动力强的康养产业集聚区。重点打造云中河温泉旅游度假区、顿村温泉康养小镇、云中河清凉湾康养小镇、定裳凤凰山温泉康养小镇、大营温泉旅游度假区、五寨沟避暑康养度假区等,推动形成奇顿合健康养老集聚区、宁武县东寨镇旅游休闲集聚区、云中河景区旅游休闲集聚区联动发展的康养旅游新格局。发展医养特色服务。依托五台、静乐、繁峙、代县、五寨、宁武、苛岚等地的黄琴、台党参、柴胡等地道中药材资源优势,和现有的医疗康养产业基础,充分发挥忻州市中医院

37、资源优势,加强药食同源食品开发应用和中药养生开发,推进优势道地中药材就地转化。以建设健康忻州为引领,以医养结合、康护一体、医养游一体化为方向,大力发展医疗服务、健康旅游、健康养老、研学体验,推广医养结合特色养老服务。引进国内外高端医疗资源,突出发展高端医疗、健康管理、智慧医疗、养生保健等高端新业态,集养老护理、康复护理、特色医疗、保健疗养、休闲养老于一体的大健康产业平台,促进忻州大健康产业品牌化、规模化、网络化发展,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服务体系,推动健康需求从传统、单一的医疗治疗型向疾病预防型、保健型和健康促进型转变。加快康养产业主体培育。大力引进和培育一批综合化、专业

38、化、连锁化、品牌化具有影响力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推动融入京津冀养老服务协同发展,逐步建立与京津冀地区统一的养老服务标准规范、信用评价等。开展与周边省市对接交流,建立信息交流平台,吸引周边省市老年人来忻旅居养生、抱团养老,努力把忻州打造成面向京津冀养老养生的“后花园二促进文旅康养深度融合。以丰富旅游资源,绿色生态为核心,以现代化生态农业为主导,以健身、休闲、养老、养生为理念,深入推进农业、林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的深度融合,打造研学、康养、度假休闲三大板块。研学板块,开展山西历史、地质科学、煤海探秘等课程活动体系,针对青少年提供研学营、周末营、假期营、夏冬令营等服务。康养板块,将打造温

39、泉康养中心、精品民宿、科技大棚结合起来,为都市人群提供休憩身体、放松心灵的空间。度假板块,以越野营地、星空露营地等为载体,为广大文旅爱好者提供全时全季全龄的度假之旅。专栏3-4全域旅游重点康养项目云中河温泉康养旅游项目,总投资16.7亿元。屯页村温泉康养示范园区。总投资20亿元。4贡村温泉康养项目。总投资15亿元。忻州燕镇源顿村温泉康养项目。总投资15亿元。三亚新弘天山西奇村弘天温泉生态康养度假区项目.总投资13亿元。奇村芙瑶温泉颐养小镇项目。总投资50亿元。北合索温泉医康养老休闲项目。总投资32亿元。定襄县凤凰康养小镇建设项目。总投资80亿元。原平大营温泉湿地康养项目。总投资36.5亿元。宁

40、武东寨康养小镇建设项目。总投资11.3亿元。五寨康养慢城建设项目。总投资30亿元。五寨沟森林康养小镇建设项目。总投资20亿元。代县康养田园综合体项目。总投资25亿元。五台元境生态旅游休闲康养度假项目。总投资12亿元。五台圣境御苑康养项目。总投资5亿元。五台山云顶小镇建设项目。总投费5亿元。(三)立足区位优势,打造全省物流重要节点城市忻州横跨山西东西,东接河北,西联陕西,发展物流业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发展现代物流要以打造专业化、标准化、智能化为目标,建立布局合理、便捷高效、技术先进、绿色环保的现代物流体系,促进物流与其他产业融合创新发展。优化物流产业空间布局。以繁峙县、代县、五台县为重点,立足忻

41、州东部地区打造辐射环渤海、京津冀及雄安新区的东部资源综合物流中心,形成以繁峙代县冶金矿产物流集聚区、五台山机场空港产业物流集聚区、五台山雁门关景区旅游资源物流集聚区为重要节点的综合物流体系。以忻府区、原平市、定襄县、静乐县、宁武县为重点,立足忻州中部地区打造面向山西中部盆地城市群的中部商贸综合物流中心,打造忻府原平特色农商冶金综合物流集聚区、定襄传统锻造智慧物流集聚区、宁武静乐煤电资源物流集聚区为重要节点的综合物流体系。以河曲县、保德县、偏关县、寄岚县、五寨县、神池县为重点,立足忻州西部地区打造面向陕西、内蒙、甘肃、宁夏的西部煤炭和特色农产品综合物流中心,打造河保偏沿黄电铝资源物流集聚区、偏神

42、五奇特色农产品物流集聚区、五哥西部煤炭交易配送集聚区为重要节点的综合物流体系。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紧抓“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维安新区建设、山西中部盆地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国省战略机遇,以打造立体互联、发达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体系为目标,形成对外全面辐射和对内全面覆盖的物流服务体系。紧紧围绕物流节点和配送中心,依托商业密集区、重点产业区、重要物流园区,规划城市配送站和农村综合物流服务站,完善物流枢纽和节点建设。以交通运输体系为依托,推动交通与物流融合发展,推进物流网络基础建设,建立综合立体、无缝衔接、多式联动的物流体系,全方位推进综合运输体系提级扩容。专栏3-5物流基础设施重点建设项目公路通

43、道重点工程。重点推进忻州至兴县高速公路、朔州至神池高速公路、朔州至静乐高速公路、繁峙至五台高速公路、河曲禹庙至平鲁高速公路、忻定、忻原、忻大城际快速通遒及国省公路改扩建等项目。铁路通道束点工程。重点推进冯红铁珞(山西段)、静(乐)静(海)铁路、五台陆港及轶路专用战项目。航空通道重点工程。重点推进五台山机场改扩建工程、繁峙沛源通用机场、原平通用机场、代县通用机场、河曲通用机场、保德通用机场等项目。水运通道重点工程。重点推进偏关老牛湾至龙口航运工程、河曲县娘娘滋至元头湾航运工程、保律县大桥电站至冯家川段航运工程等项目。加快物流产业集聚发展。依托定襄永旺物流园区、忻州汇福重卡物流园区等现代物流项目和

44、杂粮陆港交易平台、原平综合物流园建设项目、晋北国际农产品物流园等项目,加快打造多式联动无缝衔接的“忻定原综合物流核心圈”。依托五台陆港等项目,打造面向京津冀的东部物流中心。依托安塘煤炭物流园区、五寨煤炭转运基地等,打造联接陕蒙,辐射全域的西部物流中心,全面提升市域物流网络能力和水平。打造新型智慧物流园区。加快建设忻州智慧物流公共服务平台,大力推进京东智联云岩岚数字经济扶贫产业园项目、国电投山西铝业智能物流协同平台等智慧物流园区建设工程,实现信息化运营、自动化分拨、智能化仓储、集成化配送、智慧化调度等新业务模式,积极打造运营管理数字化、服务体系定制化、能源节约清洁化、包装高效绿色化、设施装备自动

45、化、物流作业无人化、联程运输便捷化、票据单证无纸化、货物信息链条化的现代物流货运组织体系。推进专业化物流服务。重点推进以煤炭、焦炭、冶金物流为主的资源型产品物流服务,构建洗、选、售一体化发展的煤炭物流体系,提供一体化、综合化的煤炭物流服务;推进以小杂粮、棉花、畜禽鲜活产品、蔬菜等为主的农产品物流服务,加强发展主产区大宗农产品现代化仓储、集配中心等设施建设,完善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推进以满足居民需求、实现贸易流通等为主的商贸物流服务,加快提高供应链管理水平,推动物流与制造、销售协同联动发展。补充完善其他专业化物流服务,充分挖掘制造业物流、医药物流、电商物流等物流服务能力,增加其物流效益结构比

46、重,提高物流总体效益规模。推动物流服务降本增效。积极发展甩挂运输、共同配送、统一配送等先进物流组织模式,减少迂回运输、空载运输等无效物流环节。积极推进建设以一单到底、一站式、集装单元化为主要特征的物流服务,实现多种运输方式无缝衔接。在重点物流园区和骨干物流企业中启动物流标准化示范工程,促进物流服务标准化发展。大力发展保税仓储,物流金融等,鼓励物流企业开展物流质押金融、物流保险等金融增值服务,不断提升物流服务水平。推动物流绿色全产业链发展。大力推行绿色采购、绿色运输、绿色仓储、绿色流通加工和绿色包装管理等环保物流运作模式,实现物流低碳化运作。优化物流园区设计,严格执行节能标准,大力支持发展能源综

47、合利用技术,回收和再循环技术、资源重复利用和替代技术、环境监测技术以及智能交通系统技术等绿色物流技术,推动物流园区向绿色生态物流园区转型,提升仓储设施的节能减排性能,推广绿色循环低碳物流设备。专栏沙物流业重点建设项目忻州市“中国杂粮之都”现代服务业第聚区项目。总投资23.16亿元.国家级忻州杂粮交易市场项目。总投资10.07亿元。国家级忻州杂粮市场配套粮食仓储物流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3.04亿元。忻州杂油“链仓+”物联网产业园建设项目。总投资3.15亿元。忻府区晋北国际农产品物流园项目。总投资20亿元。忻府区汇福里卡物潦园区。总投春2.5亿元。定裒县永旺保税物流园建设项目。总投费25亿元。定襄

48、县电子商务平台建设项目。总投资8亿元。原平市煤炭物流港项目。总投资13.9亿元。原平市综合物流园建设项目。总投资11.2亿元。原平市晋北国际物潦园建设项目,总投资20亿元。宁武县西双万吨环保煤炭物流园项目。总投资10.26亿元。保德县王家家站万吨犷能项目。总投资3.5亿元。繁峙县鸿深物流园区项目。总投资5.2亿元。苛岚县安塘煤炭物流园区项目。总投资8.2亿元。四、全面推进,提升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一)高质量发展生产性服务业1 .现代金融业以建立与资源型经济转型相适应的现代金融体系为目标,强化金融服务对新兴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扩大金融服务规模,加强金融服务的深化合作,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提升金融竞争力,构建类型齐全、结构合理、安全稳健、5G全覆盖、开放创新、业态丰富、服务高效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推动金融机构对接合作。加强与京津冀、雄安新区、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地区的深度对接合作,引进各类金融机构、先进金融产品和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加强区域间金融机构信息交流对接,畅通跨区域金融资源渠道。聚焦“8+6”标志性引领性产业集群,重点发展现代金融与其他产业的对接合作与融合发展,实现整体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开放发展、创新发展、协调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