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校园欺凌共建和谐校园主题班会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拒绝校园欺凌共建和谐校园主题班会教学设计.docx(1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拒绝校园欺凌,共建和谐校园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校园欺凌的表现形式和危害。2 .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尊重他人的意识。3 .帮助学生掌握应对校园欺凌的方法和策略。4 .增强学生预防校园欺凌的责任感,营造和谐校园氛围。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清晰地讲解校园欺凌的概念、类型和特点。2.引导学生理解拒绝校园欺凌的重要性。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被欺凌者的感受,从而真正做到拒绝欺凌。2.教导学生在面对欺凌时能有效运用正确的应对技巧,同时又避免过度反应或激发更大冲突。三、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实例引出主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案例一:广西南宁13岁男生被同学泼开水致身体多处受伤:2
2、024年5月,广西南宁的张先生接到学校电话,得知其儿子小张在学校受了重伤。经了解,小张从3月开始遭受多名高年级同学的欺负,从言语霸凌逐渐升级为身体殴打和用回形针沾墨水刺青。5月7日,小张被同学扒光衣服并被泼了11次开水,导致身体多处受伤。学校支付了6000元医药费后便不再提及后续处理,张先生选择报警。最终,两名年满16周岁的霸凌者被刑事拘留,其他6名未满16周岁的霸凌者被行政拘留。案例二:邯郸肥乡区初一学生被3名同学杀害并埋尸:2024年3月10日,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初一学生王某某遭3名同学杀害并埋尸。当地公安机关将涉案的张某某、李某、马某某三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全部抓获,并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3、。该案件不仅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也得到了检察机关的高度重视。在审查过程中,河北省检察机关认为三名嫌疑人虽未成年但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且故意杀人情节恶劣,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第三款的规定,最终决定对三名嫌疑人核准追诉。案例三:赣州大公路二小女生遭霸凌致耳出血:2024年4月30日,江西赣州的罗女士称自己的女儿遭受霸凌长达三年,从一年级至三年级,被人打致耳朵出血。罗女士己向警方报案,赣州市教育局也已介入。(二)知识讲解:介绍校园欺凌的定义、形式、危害以及影响,让学生对校园欺凌有全面的认识。-校园欺凌的定义:校园欺凌是指发生在校园内外、学生之间,一方(个体或群体
4、)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哪些行为属于校园欺凌?(1)殴打、脚踢、掌掴、抓咬、推撞、拉扯等侵犯身体或者恐吓威胁的行为。(2)以辱骂、讥讽、嘲弄、挖苦、起侮辱性绰号等方式侵犯人格尊严的行为。(3)抢夺、强拿硬要或者故意毁坏他人财物。(4)恶意排斥、恐吓、威胁、逼迫、孤立他人,影响他人参加学校活动或者社会交往。(5)通过网络或者其他信息传播方式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散布谣言或者错误信息诋毁他人、恶意传播他人隐私。校园欺凌的具体表现:(1)典型欺凌者通常表现为:霸道和冲动,倾向使用暴力欺压他人;比较自我中
5、心,对受害同学缺少同情心;得到部分同辈的认同;行为上比起其他同学突出。(2)被动欺凌者通常表现为:看见欺凌者的暴力行为得逞,于是协助及附和欺凌者,有些则藉此保护自己,免受欺凌;看见欺凌者欺凌同学后,则嘲笑受害者无用。(3)被欺凌者(受害者):性格内向、害羞、怕事;在同学间不受重视,只有很少朋友,在学校中十分孤单;缺乏与同辈相处的社交技巧,容易引起同学不满和反感;有身体障碍者、有智力障碍者;沉默、表达能力不佳者;性格或行为上有异于他人。校园欺凌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受害者产生心理问题,影响身心健康,甚至影响人格发展。同时校园欺凌者实施欺凌同学的行为是一种主动攻击行为,是不会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的表现。校
6、园欺凌的类型:1.言语欺凌: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欺凌方式,包括辱骂、嘲笑、威胁、诽谤等。特征是通过语言伤害他人,给受害者造成心理压力。2 .身体欺凌:包括推操、殴打、抢夺财物等。这种欺凌通常会给受害者带来身体上的伤害。3 .社交欺凌:指的是孤立、排挤、散布谣言等行为。社交欺凌会让受害者感到被边缘化,影响他们的社交生活。4 .网络欺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欺凌也越来越多。它包括通过网络平台发送恶意信息、曝光隐私等。网络欺凌的影响范围更广,可能对受害者造成长期的伤害。5 .性欺凌:涉及性方面的言语或行为攻击,如性骚扰、性侵犯等。6 .财务欺凌:主要表现为通过网络或者其他信息传播方式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7、散布谣言或者错误信息诋毁他人、恶意传播他人隐私。校园欺凌事件频发的原因:(1)个体因素:一些学生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自我控制能力差,情绪不稳定,容易通过欺凌他人来显示自己的力量或发泄情绪;部分欺凌者可能本身有心理问题或成长环境不良。(2)家庭因素:一些家庭存在教育缺失,如过度溺爱、放任不管或过度严厉、家庭暴力等,导致孩子缺乏关爱、同理心和正确的行为引导。(3)学校因素:学校在管理上可能存在漏洞,对欺凌行为重视不够、发现不及时、处理不恰当;校园文化氛围不佳,缺乏对友善、尊重等价值观的倡导和强化。(4)社会因素:不良的社会风气、影视和网络中宣扬暴力的内容等,可能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使其模仿不
8、良行为。(5)成长阶段特点:青少年在身心发展过程中,急于寻求自我认同和群体归属,可能会通过不恰当的方式来表现自己或融入某些群体。校园欺凌的危害:变得胆怯、畏缩、自卑、孤僻,严重者可能造成人格障碍。例如,可能会认为“不要得罪比我厉害的人,没有人是值得信任的。变得敏感猜疑、警惕,没有安全感。例如,可能会想他们在看我,是不是在评论我?导致情绪抑郁,自我评价和自我价值感降低。例如,产生我的存在似乎没有任何意义。的情绪。形成讨好型人格,做事蹑手蹑脚。内心会认为我必须这样做他们才会满意。学习困难,厌学逃学。因情绪紧张焦虑,上课时注意力不能集中,学习成绩不断下降,不愿上学。(2)校园欺凌对欺凌者的影响及危害
9、:形成错误认知,性格的畸形发展,因惯性走向犯罪。成年后其犯罪概率高于平均水平。形成骄横跋扈、恃强凌弱等不良人格特点。多表现出固执、偏执、狭隘及易怒的倾向,容易与周围人发生摩擦,难以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形成暴力倾向。若欺凌行为没有得到有效矫正,欺凌者在遭遇挫折和面临困境时往往会采取极端的方式解决问题,对他人和社会造成严重危害。(3)校园欺凌对旁观者的影响及危害:旁观者欺凌行为会影响到其他学生群体,比如推动或引起效仿。旁观者容易迷失方向,缺乏辨别能力,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欺凌行为的频繁发生还会使学生群体中存在一种不安全感,影响他们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在欺凌事件中,每个参与者都会受到伤害。应对校园暴力
10、,我们也需要法律的保护。与校园欺凌有关的法律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部分已满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耍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
11、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六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履行下列监护职责:(二)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和情感需求;(三)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遵纪守法、勤俭节约,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九)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并进行合理管教。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学校应当建立学生欺凌防控工作制度,对教职员工、学生等开展防治学生欺凌的教育和培训。学校对学生欺凌行为应当立即制止,通知实施欺凌和被欺凌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参与欺凌行为的认定和处理;对相关未成年学生及时给予心理辅导、教育和引导;对相关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给予必要的家庭教育指
12、导。对实施欺凌的未成年学生,学校应当根据欺凌行为的性质和程度,依法加强管教。对严重的欺凌行为,学校不得隐瞒,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并配合相关部门依法处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百条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和司法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履行职责,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二十条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学生欺凌防控制度。学校应当加强日常安全管理,完善学生欺凌发现和处置的工作流程,严格排查并及时消除可能导致学生欺凌行为的各种隐患。(三)课堂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分享自己对校园欺凌的看法和经历,并提出预防和应对校园
13、欺凌的建议。- 学校方面:- 加强教育:学校可以开展预防校园欺凌的课程和活动,教导学生如何识别、避免和应对欺凌行为。- 建立制度:制定明确的校规校纪,对欺凌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同时建立举报机制,鼓励学生及时报告欺凌事件。- 关注学生:教师和辅导员应关注学生的情绪和行为变化,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问题。- 营造氛围: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各种活动,营造友善、和谐的校园氛围,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互相尊重的意识。- 家庭方面:- 培养品德: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教育他们尊重他人,不欺负弱小。- 关注孩子:家长要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关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帮助。- 树
14、立榜样:家长耍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孩子,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加强教育:家长可以教育孩子如何应对欺凌,如保持冷静、寻求帮助等。- 社会方面:- 加强宣传:通过各种媒体宣传校园欺凌的危害和预防方法,提高公众的认识和关注度。- 提供支持:社会组织可以为受欺凌的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和法律援助等支持。- 净化环境:加强对网络、影视等媒体的监管,减少不良信息对学生的影响。- 学生方面:- 增强意识:学生要认识到校园欺凌的危害,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学会应对:学生耍学会应对欺凌的方法,如保持冷静、寻求帮助、报告老师等。- 尊重他人:学生要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不参与欺凌行为。- 建立关系:学生可以与同
15、学建立良好的关系,增强彼此的支持和保护。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学校、家庭和社会形成合力,才能为学生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学习环境。如何预防校园欺凌?(I)加强自我保护如果可以的话尽量避免单独行动并寻找可以帮助自己的社会资源如家附近的社区组织当地志愿者组织或当地心理热线等(2)不要以暴制暴尽管可能非常难受但最好的方式是尽量不要暴力反击暴力反击可能会更加激怒施暴者伤害到自己甚至可能导致法律责任(3)不要自责被校园霸凌后受害者会因为施暴者和旁观者的一些言论而感到自责认为“为什么他们不欺负别人一定是我有问题”或是责怪自己没有足够的能力来应对这种虐待行为请相信,被欺负一定不是自身的原
16、因而是施暴者的不当行为导致了校园霸凌的发生遭遇校园欺凌怎么办?自己遭遇校园欺凌怎么办?1.保持冷静:尽量避免惊慌和过度反应,以免刺激欺凌者,使情况变得更糟。2 .及时躲避:如果可能,尽快脱离现场,避免受到进一步伤害。3 .勇敢说不:明确表达自己不接受这种行为,让欺凌者知道其行为是错误的。4 .寻求帮助:第一时间告诉信任的老师、家长或学校管理人员,让他们介入处理。5 .保存证据:如有可能,保留相关的证据,如视频、录音、文字信息、受伤的照片等,以便后续处理。6 .与同学结伴:尽量避免单独行动,和可靠的同学一起上下学和活动,增加安全性。7 .调整心态:不要过分自责或觉得羞耻,这不是你的错,积极寻求心
17、理支持和疏导,恢安信心。8 .学习自卫技能:可以适当学习一些基本的自卫技能,但要注意使用的时机和限度。9 .关注自身安全:随时留意欺凌者的动向和可能的威胁,采取必要的自我保护措施。10 .加强心理调适:寻求心理咨询,缓解欺凌带来的心理压力。I1.法律维权:在必要时,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12.教育宣传:参与反欺凌的教育宣传活动,提高大家对欺凌的认识和防范意识。(四)总结:由教师对本次班会进行总结,强调校园欺凌的严重性和危害性,鼓励学生勇敢地向校园欺凌说不,并提醒他们在遇到欺凌行为时及时向老师、家长或其他信任的人寻求帮助。校园本应是我们学习知识、接受教育的地方,但频频出现的校园欺凌却打了校园应有的宁静。校园欺凌是人际冲突的一个极端,对我们来说是双重伤害,同时也体现出人际交往的问题。我们青少年共同生活在一起,就应当互相帮助、互相谅解、互相包容,仇恨的种子长不出和平的芽,暴力不能真正的解决问题,让我们一起大声说“远离校园欺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