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市纪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第六次集体学习会上的研讨发言材料二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2024年市纪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第六次集体学习会上的研讨发言材料二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在2024年市纪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笫六次集体学习会上的研讨发言材料二篇在2024年市纪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第六次集体学习会上的研讨发言材料同志们:监督、执纪、问责是党章赋予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的三项根本职责,三者相互衔接、相互配合,共同构成纪检监察工作的完整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不断推进监督、执纪、问责的规范化制度化,先后多次修订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2016年)、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2015年、2018年、2023年)、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2016年、2019年),为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提供党内法规依据和制度遵循。健全完善纪检监察工作体
2、系,全面提升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科学化水平,以高质量纪检监察工作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必须精准用好问责利器,强化责任担当意识。下面,围绕中心组研讨交流主题,结合分管工作实际,我谈几点体会。一、问责是纪检监察工作的关键环节在由监督、执纪、问责构成的纪检监察体系中,监督作为纪检监察工作的主线,是执纪和问责的前提和基础,而执纪和问责是监督的拓展和延伸。监督是日常性工作,以发现问题为主,问责和执纪是对发现问题相关责任人的惩戒性工作。执纪是对违反党纪政纪的一种处分,而问责是对责任缺失的一种追究,是保证各项责任落实的有力手段。问责主要是对各级党委、党的工作部门及其领导成员,各级纪委及其领导成员,
3、重点是对主要负责人的问责,是对落实党组织管理治党政治责任不力的责任追究。监督、执纪、问责体现了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下纪检监察机关的职责定位。在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中,作为推进党内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成果,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成为纪检监察工作秉持的三把利剑,为纪检监察部门依据党内法规开展监督、执纪、问责提供了制度遵循和“法理依据”。从党内法规体系的位阶上看,三部条例都属于基础性、主干性党内法规,发挥“四梁八柱”的支撑作用,聚焦解决管党治党宽松软问题;在“一加四”为基本框架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中,三部条例都属于监督保障法规制度,确保党员和干部行使
4、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从中央党内法规、部委党内法规、地方党内法规体系构成上看,三部条例都属于中央党内法规,是对全体党员和各级各类党组织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党内法规。问责条例既是对纪检监察机关责任落实情况的监督,也是对纪检监察工作的工作人员和工作情况的自我约束,旨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是纪检监察体系的关键环节。问责条例的修订与执行,都与纪律处分条例和党内监督条例密切相关,三部党内法规相辅相成、协同推进,一体推进纪检监察工作制度的健全与完善,2016年版党内监督条例中有6处涉及问责。比如,第15条明确规定,党委(党组)应履行的四项监督职责之一是加强对同级纪委和所辖范围内纪律检查工作的领导,检查
5、其监督执纪问责工作情况。再如,第28条明确规定,纪委派驻纪检组发现问题应当及时向派出机关和被监督单位党组织报告,对需要问责的提出建议;对能发现的问题没有发现是失职,发现问题不报告、不处置是渎职,都必须严肃问责。最新版纪律处分条例工作纪律条款即第137条明确规定,滥用问责,或者在问责工作中严重不负责任,造成不良影响的,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党内监督条例和纪律处分条例中关于问贲的相关规定,与问责条例规定相互衔接、相互配合,推动纪检监察工作的监督、执纪、问贲三者一体推进,同时发力、同向发力、综合发力。二、问责条例的制定及其修订完善问责即
6、追究责任。中国共产党问责既是一项严肃认真的政治工作,也是以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为根本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任务。我们党的问责工作始于改革开放初期,对于党的领导干部责任范围之内出现的问题要求其承担贲任。1982年党的十二大党章第42条首次明确规定责任追究,即“坚决维护党的纪律,是党的每个组织的重要责任。党组织如果在维护党的纪律方面失职,必须受到追究“。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引进政府管理模式和责任意识的强化,党的问责制度开始逐步建立起来。1998年制定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2009年制定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2010年制定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贲任追究办法(试行)。这三
7、部党政问责方面具体规定的党内法规出台,为搭建党的问责法规制度奠定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问责制度建设,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全方位监督管理,先后制定和实施两部问责条例。2016年7月,中共中央制定并印发了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这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部规范问责工作的基础性、主干性党内法规。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该问责条例总结历史和实践经验,结合当时全面从严治党的伟大实践,对现行各类规定中十多种问责方式进行整合规范。该问责条例全文13条、将近2000字,明确了问责目的和依据、指导思想、问责原则、问责主体和对象、问责情形、问责方式、问责执行等
8、具体规定,细化了“问谁责、谁来问、问什么、怎么问”等问责实践与操作问题。针对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违反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的六类情形,规定对党组织问责采取检查、通报、改组等方式;对党的领导干部问责采取通报、诫勉、组织调整或者组织处理、纪律处分等多种形式。该问责条例明确提出与党的领导对应的政治责任,旨在使领导干部增强责任与担当意识,履好职尽好责,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该问责条例释放了失责必问、问责必严的强烈政治信号,同时突出了主体责任和聚焦抓住“关键少数”,强调要把问责作为全面从严治党利器。2016年版问责条例贯彻执行3年后,2019年中共中央印发
9、并实施修订版问责条例。新版问责条例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和依规治党,贯彻落实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第二个五年规划(20182022年)的部署要求,根据党的十九大以来新的形势、任务和要求,在2016年版问责条例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升级改造版。新版问责条例全文27条、4600多字,在条目和篇幅均比2016年版扩容一倍多。针对当前问责实践中出现的问责不力、泛化简单化等问题,新版问责条例看力提高党的问责工作的政治性、精准性、实效性,重点在问责谁、问责什么、怎样问责等方面充实了新内容,提出了新要求,明确了党委(党组)、纪委、党的工作机关启动问责调查、作出问责决定等有关事项的具体情形,为精准有效问责提供了基本制度遵
10、循。三、贯彻执行条例精准用好问责利器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问责条例修订后,关键在执行。能否贯彻好落实好问责条例,决定了问责条例存在的价值意义。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只有严格贯彻落实条例,精准用好问责利器,才能发挥“问责一个、警醒一片”的党内法规震慑效果,让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成为管党治党、全面从严治党的常态。一是压实问责政治责任。明确重申问责时效,即实行终身问责,对失职失责性质恶劣、后果严重的,不论其责任人是否调离转岗、提拔或者退休等,都应当严肃问责。通过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督促各级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自觉做到敢于问责、善于问责,以问责树起管党治党的制度刚性。二是明确问责基本要件。明确规定问责主
11、体是党委(党组)、纪委和党的工作机关。明确规定问责客体是党组织、党的领导干部,重点是党委(党组)、党的工作机关及其领导成员,纪委、纪委派驻(派出)机构及其领导成员。明确规定问责事项是11种失职失责情形。明确区分界定可以不予问责或者免予问责、可以从轻或者减轻问责、应当从重或者加重问责三种具体情形。明确规定对党组织和领导干部问责的具体方式。三是细化问责工作程序。针对问责实践中存在的程序不规范和实施操作难问题,问责条例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科学设置问责程序,依规依纪严格问责、精准问责。问责条例明确规定问责的程序性要求规定,在启动问责、调查情况、形成报告、审批决定、实施执行等5个环节予以明确规
12、定,为实现规范化问责和精准化问责提供了制度遵循。四是强化严格精准问责。问责条例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制度利器,颁布了就必须不打折扣贯彻执行,推动问责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制定和修订问责条例,既可以减少问责执行的自由裁量空间,也可以彰显党中央严格精准问责的鲜明态度。只有在问责制度上不断健全完善,才能层层传导问责压力,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长效问责机制。发言完毕,谢谢大家!在2024年市纪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第六次集体学习会上的研讨发言材料一、以政治建设凝心铸魂筑牢根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组织部门作为党委重要职能部门,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把加强
13、党的政治建设贯穿各项工作始终。一是夯实政治根基。坚持选人用人强化政治把关、干部管理强化政治监督、基层党建强化政治功能、人才工作强化政治引领,抓好领导班子政治建设情况考评,开展党内政治生活情况检杳,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始终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二是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完善党员干部理论教育培训长效机制。三是提升政治能力。把政治训练和政治历练贯穿干部成长全周期、干部教育培训全过程,推进落实“一把手”政治能力提升计划,推动干部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14、二、推进奋进有为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市委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把“敢不敢争创一流、能不能创新突破、有没有工作实绩”作为重要标准,着力建设务实担当负责的干部队伍。一是精准识别选拔干部。强化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建立“一比照、两延伸、五评价”考评方式,实行专班考核机制,由同一考核组一体负责同一班子连续几年的年度考核、平时考核、专项考核和任期考核,便于对比、分析和印证,大力选拔有情怀、敢担当、善落实、守规矩、口碑好的干部。二是强化年轻干部培养。健全年轻干部日常发现、持续培养、稳步使用的工作体系,定期开展专题调研,落实因人施策培养措施。坚持专
15、业回归、对口培养。三是坚持激励约束并重。强化职级激励,对表现突出、年龄较大的干部,及时通过晋升职级落实待遇保障,推动各年龄段的干部担当实干。认真贯彻吉林省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实施细则,探索落实“三个区分开来”的举措办法,为实干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三、强化高质量发展的人才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要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以产业链带动人才链,出台加强和改进*人才工作20条举措*市引进人才管理办法,最大限度地引进用好各类人才。一是引进急需紧缺人才。紧扣*构建能源、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特色旅游“四大产业集群”,开展人才需求调研,分类建立需求清单,明确引才方向、路径和数量。通过
16、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招聘,积极引进本地在外大学生、*周边人才和推进盐碱地治理等重点工作急需人才。二是建好实用人才队伍。依托职业院校,抓好蓝领工人定向培养、“订单式”培养,助企解决技术工人不足问题。围绕坚决扛稳维护粮食安全“首要担当”,建好“土专家”“田秀才”人才队伍,引导人才把本事用在大地上。三是留住发展所需人才。在创业扶持、住房保障、子女就学等方面落实人才优惠政策,完善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帮助人才及时解决后顾之忧。探索民企与国企、党政机关人才交流机制,通过不同领域人才流通,提升人才服务发展效能。四、以严密的组织体系强基固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
17、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强化抓基层、打基础,建强基层党组织,着力提升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能力。一是强化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管好用好乡镇党委书记、村书记、第一书记“三支队伍”,推动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规范提升,促进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出台*市村党组织书记队伍管理暂行办法,开展乡村干部学历提升行动,探索“红色支部引领红色产业”模式,全市村均集体经济收入达到73.8万元。二是强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加强基层治理专干管理和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动态调整“双三长”,完善机关党组织、在职干部到社区“双报到”机制,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实施“平急结合万人强基”三项工程,出台党建引领城乡基层治理考核评价办法,递进式推进
18、基层治理6个专项行动、100项重点任务,并建立“小投入、大治理”模式,举行街道书记、“小巷总理”业务大比武,持续推进平急转换治理体系建设。三是强化党建引领促进发展。坚持新兴领域党建与行业管理、新业态培育、产业链发展有机融合,组建法律、金融、财税、人才等发展服务团,以党建引领助企发展。通过开展新兴领域固本强基“百日攻坚行动”,配强党组织书记、党建指导员“两支队伍”,扎实开展驻企帮扶。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严治党,必须增强管党治党意识、落实管党治党责任。要结合组织部门职能职责,紧扪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找准组织工作着力点,条目化、清单式抓好工作落实。一是抓好“关键少数
19、”管理。以管住用好“关键少数”为切入点,制定了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开展关爱提醒的暂行办法,强化对依法依规履职用权、担当作为等情况的监督。二是强化干部日常监督。落实*市领导干部负面清单管理暂行办法,全面掌握干部行政处罚、失信行为、信访举报、网络舆情等负面信息,按问题性质、类别等筛选归类,建立清单档案;区分具体情形,及时采取函询、约谈、诫勉、调整等组织处理措施。三是健全谈心谈话机制。按干部管理权限,分级开展谈心活动,围绕上级决策“落没落”、急事难事“担没担”、党建工作“实不实”、纪律执行“严不严”,谈工作、听意见、多激励,推动干部在从严自我约束中走好新时代的赶考之路。发言完毕,不妥之处,请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