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内部审计的标准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内部审计的标准化.docx(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浅谈内部审计的标准化内部审计同其他任何事物一样,都遵循着从无序到有序,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最终走向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发展规律。近年来,内部审计地位的不断提高,其重要作用也愈发凸显。公众对内部审计的高的期望值与内审任务的不断加重、审计资源相对短缺形成了一对矛盾,提高内部审计效率和质量的需求,客观上推动了内部审计标准化的建设。一、什么是内部审计标准化内部审计标准化是指一项动作,即。内部审计部门制定、贯彻并推广应用审计标准。内部审计标准化是一个集思广益、总结经验的过程。审计标准化发挥人多力量大的优势,调动、利用了所有审计人员的经验和智慧,制定出一套高效的审计流程,使公司和所有审计人员都大为受益。内部
2、审计标准化应该达到以下目的。通过制定、贯彻和推广应用内部审计标准,保障审计质量、提高审计效率,并使审计成果得到董事会、管理层以及监管当局和外部审计的认可。内部审计标准化的重点在于审计流程的标准化,即不同的审计人员按照标准的审计流程审计同一对象,可以得出相同的判断和结论。这是内部审计标准化最重要的特点。目前,内部审计行业标准已经初步形成系统。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制定了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标准和内部审计准则公告。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也制定了一系列的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实务指南,为内部审计部门建设标准化提供指导。二、为什么要实现内部审计标准化内部审计机构,无论是在哪种管理模式下运作,都会遇到以下相同
3、的困难和问题。(一)审计情况复杂多变,加大了内部审计的难度内部审计的审计对象虽然多数时候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审计情况往往是不同的,存在差异性和复杂性,因而对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有较高要求。(二)内部审计人员管理模式缺乏统一性内部审计机构设置、管理制度、人员分工、审计项目小组人员职责、审计流程、报告路线等都有待进一步统一。(三)审计信息技术手段缺乏,审计方法和手段比较落后绝大多数的企业内审部门没有建立起科学系统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预警体系,不能有效识别各类重大风险,也没有建立起日常的监测体系。(四)审计人员素质差异较大,专家型人员比较缺乏对很多企业内审部门来说,初级审计人员的的工作能力不足制约了审计
4、项目的完成质量和效率。有经脸的审计人员承担了过量的工作任务,而初级审计人员由于能力不足,只能做一些最基础的工作,从而导致老人力气不够用,新人有力使不出”。要解决这一问题,内审部门必须要借助标准化的审计程序,用程序化的理念引导初级审计人员工作,最大化发挥他们的工作能力,提高审计效率的同时也有利于初级审计人员的成长。此外,实现内部审计标准化还有以下优点:1.有利于新进员工最短时间胜任审计工作标准化的审计工作程序,犹如一份审计说明书,新员工只需按图索骥进行操作,大大降低了上手的时间和难度,提高了工作质量,也更有利于新员工的快速成长。2 .保障了审计质量内部审计标准化形成的标准化审计流程,保障了不同的
5、审计人员对同一审计对象的分析基本接近,规避了过分依赖审计师的主观性,而可能产生的不稳定、不成熟的审计判断的风险。3 .提高了审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在现场审计过程中,如果有个标准底稿作指导和参考,比如e某CeI表格的链接、工作底稿操作说明等等,则能够减少审计重复性,并且为后续审计人员提供便利。4 .有利于评价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标准化的内审工作程序必然会形成标准化的审计底稿,这种标准化的底稿有利于复核审计工作和评价内部审计人员的审计质量。同时,标准化的审计底稿,也有利于市计工作的交接。标准化的审计底稿有利于接任审计人员的阅读和理解,大大提高了接任审计师的工作效率。三、如何实现内部审计标准化(一)制定统
6、一的风险评估体系实现内部审计价值的基础是正确的选择审计对象,审计对象的选择应建立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内部审计活动的起点是设立合适的风险评估系统,有效的风险评估系统有助于确定合适的审计方向。内部审计工作安排应该是全面布局、有的放矢的。风险评估标准化有助于企业关注自身发展整体性风险、系统性风险和重大风险。内部审计工作应该建立在识别主要风险的基础上,正确选择审计对象,发挥内部审计的价值。(二)制定统一的审计方案审计项目最重要的审计方案的设计。审计方案是否科学合理、细致周密、重点突出、具有可操作性,是审计项目成败的关键。理想的审计方案应该是科学、严密、完善的,是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的最佳结合。对于全体子
7、公司的审计规划,则要有统一规划布局,制定合理有效的审计方案,实现审计资源最优化配置;对于个别子公司的经济责任审计,则应该制定统一审计方案模板和审计操作手册模板,定期修改完善,达到节约审计资源,提高审计效率的目的。(三)规范、标准化审计项目实施的过程内部审计标准化的核心在于审计项目实施过程的标准化。审计实施流程的标准化,是整个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的重点,直接决定了审计项目质量。审计人员要依据内部审计章程、准则的要求,按照审计方案规定的标准化程序开展审计工作。审计项目的实施应严格按照审前培训I、召开进场见面会、审计取证、审计监证、反馈审计意见等流程来进行。在审计过程中要重视内部控制测试环节,确保对设计
8、业务的风险点识别和判定更有依据和说服力。另一方面,在审计项目实施中应注重对审计工作质量的保障,如要有规范的审计底稿的复核制度、对重大问题的判断经过审计人员讨论并经由审计组长的认定等等。特别是审计中发现的与被审计单位有异议的问题,要以审计事实为依据,确保审计结论公允、客观,经得起其他审计人员和时间的检验。(四)审计报告整体结构求同、细节内容存异审计报告是审计成果的最终体现,也是内部审计的最终产品。审计工作组通过审计报告向公司董事会、高管层展示内部审计成果、履职能力;体现内部审计的价值,并提升内部审计部门的自身权威性。审计报告的编制要在满足时效性、准确性、客观性和价值性的基础上,保证整体结构基本一
9、致,但对不同审计对象和审计类型,报告重点和内容有所区分,反映出审计的成果和结论。内部审计标准化要求:对于不同的报告,其报告路径应当一致,报告流程应当相同,报告的基本内容也要规范。内部审计部门应在不同的审计类型和审计要求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审计报告模板,如经济责任审计报告模板和专项审计报告模板等,以满足不同的汇报需求。(五)统一的审计跟进程序审计跟进是对内部审计工作过程和成果的一种反复验证。通过审计跟进程序,不仅能够实现内部审计目标,关注发现的审计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同时也对审计结论的合理性和审计建议的可操作性进行了验证,促使内部审计人员关注自己的审计质量,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满足审计标准化的要求
10、。四、内部审计标准化的一些实践体会审计工作流程标准化模板的制作包括:审计前期的资料清单模板、审计检查清单模板和底稿体系中的费用分析模板。主要的体会是:在总结以前审计工作的经验,吸收以前审计人员的经验、思路和想法并加以总结提炼,形成一个标准化的模板,提供给以后的审计人员参考使用。同样的,以后的审计人员一定又会在这个模板上加以优化,制作出更优的模板。所以,我们对审计标准化的一点实践体会就是:内部审计标准化实质就是调动所有审计人有的智力和经验,去不断优化审计工作流程,形成一个类似于工厂流水线作业的审计作业流水线,每个审计人员按照审计流程各司其职,最终完成流水线作业的产品,即:审计底稿和审计报告的这样一个过程。一个标准化内部审计流程,使得像一个非常初级的审计工作者,也能找到适合自身能力的审计工作任务,参与到审计工作的流水线中。从这个意义上,内部审计标准化对于初级内部审计人员的成长也很有好处。以上就是我们结合审计标准化的实践,对内部审计标准化的一些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