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docx(1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泰安市人民政府关于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度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大局,进一步强化教育、科技、人才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结合泰安实际,现就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全市“441X”产业体系,聚焦科技赋能新型工业化这条主线,锚定科技创新引领现代产业体
2、系建设这个核心,以科技创新引领标志性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以前沿技术能力引领新场景、创造新需求,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科技创新源头供给能力,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搭建科技创新平台,集聚高层次人才,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形成良好的科技创新生态,打通科技创新各链条、各环节的堵点难点,举全市之力,打造提升全市科技创新水平,增强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为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提供强力支撑。二、工作目标2026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大幅增加,投入强度达到2.8%,科技创新综合实力显著提升;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强化,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200家,规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平均增长速度3%左右;新引进培养高层次科
3、技人才200名以上,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高技能人才队伍持续壮大,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数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创新资源配置更加高效,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显著增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泰安路径基本形成。三、重点任务(一)实施标志性产业链“赋能”行动1.绘制产业链科技攻关路线图。明确全市11条产业链重点科技攻关方向、重点研发产品、重点突破技术,制定各产业链科技攻关路线,建立产业链企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库。筛选一批可行性强、投资回报率高、市场前景大的技术攻关需求和一批具备一定技术领先性、建链延链补链强链的技术转化成果项目,积极融入“双十工程和
4、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项目,推进技改提级,实施一批重大技改项目和重大智能化改造示范项目,2026年前形成50项左右重大创新成果。(市科技局、市工信局按照职责分工)2 .推动标志性产业链策源能力跃升。加强应用导向的基础研究,支持标志性产业链企业与省自然科学基金设立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强化共性基础技术供给。坚持“标志性产业链+战略领域+年度榜单”,建立全链条设计、一体化部署的重大科技项目组织实施机制,企业牵头重大项目比例达到80%以上。对技术攻关产出的重大成果,符合条件的优先推荐认定为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材料、首版次软件,加速科技成果迭代创新。(市科技局、市工信局按照职责分工)3 .实
5、施科技创新联盟攻坚行动。支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产业链关联企业、研发机构等单位组建联合体,围绕技术研发、标准制定、批量生产、示范推广等环节开展协同创新,构建新型创新合作网络和利益共同体。充分发挥泰安市制造业科技创新联盟作用,带动创新链前后端和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攻关。(市科技局、市工信局按照职责分工负责)(二)实施未来产业“创新引领”行动4 .加快未来产业培育。实施未来产业培育行动,下好先手棋,抢占新赛道,积极培育区块链、元宇宙、人工智能、6G低轨卫星互联网等未来产业,支持浪潮软件、东艺数科、国星宇航、T3出行、快驴科技、征途科技等企业做大做强,努力打造未来产业集群。(市科技局牵头,市工信局、市教育
6、局、市卫健委配合)5 .加强应用导向的基础研究。持续开展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构建多元化基础研究投入机制,支持各类创新主体聚焦重点领域完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技术协同攻关机制,解决创新发展中的重大科学、关键核心、前沿技术问题。加强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布局,力争每个领域组建1家以高水平团队为核心,成果转化为导向,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创新平台。(市科技局牵头)6 .打造未来产业强企方阵。强化中小企业培育,建立未来产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库,推动中小企业加快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小巨人”企业和科技领军企业,支持建设未来产业孵化器、众创空间为入驻的未来产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发展空间战略规划
7、以及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等专业服务。支持龙头企业集聚创新资源,承担重大科研任务,攻克一批未来产业核心技术。建立未来产业“硬科技”企业榜单,形成一批在细分领域引领的明星企业。(市科技局牵头,市工信局配合)(三)实施源头供给“突破”行动7 .实施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重点征集“441X”现代产业体系存在的关键核心技术难题,能够突破产业发展瓶颈,实现国产化替代的全局性卡点技术;能够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的前瞻性断点技术;能够形成行业或产业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性堵点技术;能够通过集成新技术、新知识创造出新产品、新工艺的集成技术等,采取“揭榜挂帅”等方式组织,给予无偿财政科技资金支持,单个项目市级财政资金支
8、持不超过500万元。(市科技局、市财政局按照职责分工负责)8 .创新重大科研任务组织方式。建立由行业部门、产业界、专家智库(含金融和投资机构专家)等多方参与的指南形成机制,提升科研攻关的精准性、科学性、实效性。深入推行“揭榜挂帅”项目遴选制度,鼓励企业牵头会同高校院所联合攻关,实行首席专家“组阁”,签订“军令状”。赋予企业科技项目负责人在经费预算、考核激励、团队组建等方面更大的自主权。加强项目经费保障,将技术攻关项目资金直拨企业。(市科技局、市财政局按照职责分工负责)9 .鼓励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支持企业开展研发活动,推动企业健全研发管理制度,辅导企业做好研发费用投入统计工作,完善研发支出辅
9、助账或财务核算专账。对符合条件的,按规定落实企业研发投入财政补助政策,降低企业创新成本(市科技局、市财政局按照职责分工负责)10 .强化数字化赋能。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向制造业深度渗透融合,提升传统产业智能化、数字化水平。开展“十企领军示范、百企裂变倍增、千企数字赋能”行动,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实施“共性场景复制推广”行动,推广复制一批标准化、模块化、精准化的数字化应用场景。实施“双千兆”网络系统工程,加快布局新型数据中心、5G和千兆光网。强化农业数字赋能,运用物联网技术拓展数字农业应用场景。加快提升环境治理数字监管能力,逐步提高生态环境领域智慧化水平。(市工信局、市农业局、市生态环
10、境局、市大数据局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四)实施科技企业“育苗扶壮”行动I1.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做好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培养一批研发能力强、技术水平高、科技人才密集、能够形成核心技术产品等“四科”特征明显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打造高新技术企业后备梯队。加大“创新券”补助政策实施力度,降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成本。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提升其自主创新能力。鼓励大型企业科技设施、科研数据、技术验证环境与中小企业共享共用,培育聚集一批中小型科技企业。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2026年,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200家。(市科技局牵头)
11、12 .培强骨干企业。推动重点领域领军企业在重大战略产品研发、重大成果产业化等关键环节上实现核心突破。加大对先进制造业重点地区、行业和企业跟踪监测,着力培育一批竞争优势大、品牌效应广、创新能力强、带动作用好的集团企业。突出龙头带动,培植打造一批营业收入过500亿、100亿和50亿企业集团,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00家以上、省级以上单项冠军企业15家以上、瞪羚企业45家以上。(市科技局、市工信局按照职责分工负责)13 .推动国有企业创新示范。鼓励国有企业围绕全市产业发展布局,与行业一流企业全面对标发展,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通过定向委托、签军令状等多种方式,支持有能力的国有企业承担国
12、家和省、市重大科技项目。鼓励国有企业建设应用基础研究中心、新型研发机构、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国资委按职责分工负责)(六)实施创新平台“能效提升”行动14 .优化重点实验室布局。聚焦国家和省市科技发展规划,围绕标志性产业链布局,出台泰安市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在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医药及医疗器械、数字经济等重点产业领域领域,培育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实验室。支持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与我市共建重点实验室。优化整合市级重点实验室布局,在重点学科和关键技术领域形成持续创新能力。2026年,培育建设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150家。(市科技局牵头)15
13、 .打造创新平台体系。加强技术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制造业技术创新中心、工业企业“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平台建设。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共建科技创新平台,充分发挥各类平台在行业创新中的支撑作用,重点围绕我市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组织开展产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攻关,为工程技术研究、设计、试验和咨询等提供服务。按照“谁引进、谁管理、谁服务”原则,加强对泰安市市级共建科技创新平台的精准扶持和动态管理。(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财政局按照职责分工负责)16 .改革提升泰山创新谷。以建设区域性高水平科创中心为目标,强化区域创新协同联动,构建“引进+孵化(加速
14、)+融合”产业化落地体系、”项目+人才(团队)+政策”产业化加速体系、“技术市场+科技金融+公共服务”产业化服务体系,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有机融合,示范引领全市科技平台载体能级提升。聚焦未来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功能,加速实现创新成果产业化,促催科技创业孵化、企业创新发展、产业转型升级。2026年,累计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110个、培育科技型企业150家、建设各类创新平台30家,培育企业实现产值6亿元以上。(市科技局牵头)17 .构建科技企业“梯次孵化”体系。构建“众创空间一孵化器一加速器有效衔接的“三级梯次孵化体系”,分类提升孵化载体专业化孵化能力。建立完善“财
15、政+基金+金融”的多元支持机制,引导金融资源更好支持市级平台项目建设。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孵化器,市级财政分别一次性给予孵化器运营机构100万元、50万元资金补助,用于孵化器运营补贴。对新认定的省级加速器,市级财政一次性给予加速器运营机构30万元资金补助,用于加速器运营补贴。(市科技局、市财政局按照职责分工)(六)实施科技人才“磁场集聚”行动18 .擦亮“双百行动”品牌。组织H个产业链(集群)和重点企业,邀请本领域海内外高层次专家人才,每年组织专家泰安行活动不少于20场,邀请来泰高层次专家人才不低于100人。组织100家以上的企业“走出去”,与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开展项目合作、技术交流、成
16、果引进等全方位、深层次、多形式的精准对接,不断拓宽招才引智和科技合作方式。开展“科技副总”选聘,每年市内外高校、科研院所选聘不少于50人到企业担任科技副总,帮助企业开展与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建设、成果转化等有关工作。(市科技局牵头)19 .扎实做好人才工作。深化推进岱宗人才工程,开展急需紧缺人才引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科创资源精准配置等行动,建设融通产业、创新、人才、教育的全链条发展生态。落实人才政策加强版,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发挥人才效益。推进全市青年人才引进系统谋划,加快布局建设高校引才工作站就业创业服务站,依托书记县长高校行等活动,全面做好青年人才来泰、留泰、回泰三篇文章。
17、鼓励支持企业建设海外引才基地和“人才飞地”,用好外部人才智力资源。围绕国家级、省级科研平台,探索创新发展路径,着力打造要素集聚、人才集中、活力迸发、特色鲜明的创新生态圈。持续建设泰爱才人才服务品牌,修订出台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实施办法,持续优化政策落实体验,简化人才政策认定和兑现流程,营造栓心留人服务环境。(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按职责分工负责)(七)实施科技成果“落地生金”行动20 .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重点征集承担国家和省、市重点研发计划等产生的科技成果,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培育新兴产业等产生的科技成果,“双百行动”中遴选的来泰转化的科技成果,招商引资和基金引入的科创项
18、目等强链补链延链、技术水平高、市场前景好、效益明显的成果转化项目,采取“竞争立项”方式组织,给予贷款贴息支持,单个项目市级财政贴息不超过300万元。(市科技局、市财政局按照职责分工负责)21 .完善科研人员激励机制。完善科研人员奖励报酬制度,开展加快下放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权改革试点,在市属科研院所和高校开展职务发明成果转让收益在重要贡献人员和所属单位之间合理分配的制度改革试点。鼓励各类企业通过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方式,调动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市科技局、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市财政局按照职责分工负责)22 .发展壮大科技服务业。建设科技要素高度集中、高度活跃、高效流通的泰山科技大市场,开
19、展科技成果对接、新产品技术交易、企业研发中心建设、科创金融、知识产权、科技评价及概念验证等“一揽子”服务。构建政策带动、市县联动、机构推动“三线”协同发力的成果转化服务模式,坚持技术市场“一厅一网一资金”的发展方式,开展泰安市龙年科技沙龙及成果路演对接系列活动。发展技术交易服务队,壮大技术经纪人、技术经理人队伍,积极争取省级技术转移机构备案,持续推进泰安市技术交易中心建设,组织专家团队深入企事业单位开展点对点的技术转移转化精准服务。(市科技局牵头)(八)实施创新生态“厚植沃土”行动23 .推动全域创新发展。积极打造创新驱动示范市,深化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坚持错位发展、协同发展、互融互补,持续提
20、升创新能级和产业竞争力,加快形成“一心引领、两翼齐飞、四轮驱动”的创新发展格局。以泰安高新区为核心打造创新引领圈,形成智能电网产业区域新优势,推动生命科学产业聚集发展。鼓励泰山区、岱岳区发挥科技创新强县的示范带动作用,支持泰山区抢占卫星互联网、工业母机、低空经济等产业新赛道,岱岳区围绕新材料、精细化工、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支持新泰市、肥城市争创山东省科技创新强县,围绕高端装备制造、高端化工、新能源及装备、特色金属材料等优势产业,塑造区域发展新动能。支持宁阳县立足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型建材、钢球等产业,东平县围绕现代食品、生物医药、绿色电镀等产业创造领跑优势。(市科技局、市发改
21、委、市工信局、市科协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24 .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能源转型,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大力发展储能、光伏、锂电、氢能等新能源产业,加快推进抽水蓄能、盐穴储能、光伏发电、智能电网等重点项目,打造千万千瓦级储能之都、千亿级泰山锂谷、光伏+装备制造基地。探索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新模式,推动绿电就地消纳,布局发展智能微网,建设推广虚拟电厂,实施泰开高压光储直柔系统等示范项目。推进重点行业节能降碳,积极争创碳达峰试点。(市发改委牵头)25 .创新科技金融服务模式。用好“泰安市新型工业化科创基金”,创新“拨投贷担保“联动支持模式,以科技财政资金直拨引导、投资机构股权投资跟进、银行机构信
22、贷投放支持、担保机构贷款担保、保险机构风险保障等相结合的方式,给予科技企业联动资金支持。联合银行、担保、保险、创投等各类资本共建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形成线上金融超市平台+线下科技支行平台的发展路径,完善科技企业库、融资需求库、科技金融产品库、支持政策库,积极开展项目评估、投资路演、股权融资讲座及创业培训等活动,为科技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科技金融服务。(市科技局、市财政局按照职责分工负责)26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支撑。围绕主要作物、畜禽、果蔬等新品种选育及示范应用,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加强合作,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加强生物育种技术创新,强化种质资源收集整理、提纯复壮、创新利用,培育一批突破性新品种。实施
23、国家、省、市农业科技园区跟踪管理与问效,开展省、市农业科技园区绩效评价,实行有进有退的动态管理。优化园区结构布局,督促建设主体提高运营效能,推动创新要素向园区集聚,提升园区整体发展水平。系统谋划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创新科技特派员选派模式,有效实施科技特派员项目,将科技特派员工程从“单兵作战、单项服务响集群作战、系统服务”转变,打造泰安科技特派员品牌。(市科技局、市农业局按照职责分工负责)27 .优化科技创新营商环境。进一步深化科技计划改革,科技项目揭榜全流程网上办理,全部“云上办妥”,让科研人员“零跑腿实行“里程碑”管理,减少各类过程性评估、检查、抽查、审计等。推动以创新绩效为导向的科技项目评
24、价机制,及时对项目进行后续支持、退出或递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完善科技监督与诚信体系,扩大科研自主权,激励科研人员多出高质量成果。突出科学技术奖导向作用,调整和优化奖励机制,重点奖励创新引领作用强、特色优势突出、对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贡献大、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科技成果。(责任单位:市科技局)28 .强化科学普及和宣传教育。深入实施重点人群科学素质提升行动,依托各级科协组织和科技志愿服务组织,开展科普赶大集、科普大篷车巡展等活动。实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省科普示范工程等项目,建设培育一批农业科普基地、农业科技志愿服务队等。用好30个科技特派员产业服务团,聚焦粮油、畜牧、蔬菜等县
25、域特色产业,开展科技指导、示范推广、成果转化等活动。充分发挥健康科普专家库、健康科普资源库作用,增加优质健康科普知识供给;用好用活新媒体平台,努力打造政府、专家、媒体多方参与,群众受益的健康科普工作格局;开展“健康科普专家走基层”等活动,打通健康科普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选派优秀医疗骨干到基层担任“业务院长”,开展对口帮扶工作。(市科协、市科技局、市农业局、市卫健委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四、组织实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充分泰安市委科技委员会统筹协调作用,强化对科技创新引领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工作的全面领导。各县(市、区)政府、功能区管委及市直有关部门和单位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工作措施,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引领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工作,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市科技局作为市委科技委员会办公室所在单位要会同有关部门,对工作落实情况开展督促检查。(二)周密部署实施。坚持精准发力、狠抓落实,建立工作推进落实机制,对实施意见确定的重点任务要逐一细化分解,明确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实施挂图作战,实行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压紧压实各级各部门单位工作责任,凝聚合力推动各项目标任务落实。(三)加强宣传引导。多渠道、多角度、全方位做好宣传工作,及时总结科技创新引领现代产业体系的典型案例和经验做法,讲好泰安科技创新引领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故事,营造全社会重视科技创新、热爱科技创新、投身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