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党课宣讲稿范文共六篇.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67387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65 大小:68.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贯彻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党课宣讲稿范文共六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贯彻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党课宣讲稿范文共六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贯彻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党课宣讲稿范文共六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贯彻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党课宣讲稿范文共六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贯彻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党课宣讲稿范文共六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贯彻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党课宣讲稿范文共六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贯彻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党课宣讲稿范文共六篇.docx(6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目录学习二十大精神党课:以更高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1学习二十大精神党课:汲取百年组工经验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12党的二十大精神党课: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永葆先进性的根本政治要求25贯彻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党课宣讲稿32党的二十大精神党课:新精神催人奋进,新时代建功立业,新征程引领前行.38党的二十大精神党课:关于理论自信观照下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分析64贯彻学习二十大精神党课:以更高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同志们:党的二十大是一次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的大会,大会作出的各项决策部署、取得的各项成果,必将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发挥

2、十分重要的指导和保证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一体部署,并摆放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即“高质量发展”之后的突出位置,极具战略意义和深远影响。这一部署深刻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强国崛起规律、对当今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时代特征、对未来世界发展大势的深刻洞察和把握,深刻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的关心重视一以贯之,对新时代新征程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的强调与期待。今天围绕如何贯彻落实好二十大对教育工作的安排部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与大家进行交流。一、突出重点,充分认识新提法新要求,全面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一)充分肯定十年来中

3、国教育的成就十年来中国教育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式发展,特别是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上持续用力,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一是在学前教育方面,围绕破解“入园难”,国家出台了两个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和一系列相关政策,推动学前教育跨越式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二是为提高劳动力素质,高中教育也加快了普及发展步伐,如期实现了普及目标。三是我国职业教育从层次走向类型、从政府主体走向多元参与、从规模扩张走向内涵发展,建成了全世界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二)强调教育的战略地位二十大报告把教育与科技单列,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为题进行讨论,而且位置前移到第五部分,把科技、教育、人才作

4、为一个整体性的重大问题单独论述,有着特别的深意。明确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的支撑,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建设教育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明确指出了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的重要使命。在我们面临经济发展转型、科学技术“卡脖子”等问题的背景下,再次强调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三)重申党的教育方针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

5、建设者和接班人。劳动教育十年来第一次写进党代会的报告。劳动教育的回归,就是要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形成正确的劳动观,树立劳动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的观念,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体认劳动不分贵贱,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劳动习惯。(四)全面部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一是提出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在十九大提出的“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了“高质量教育体系”的目标。在这个时候,强调“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和促进教育公平,有着特别的意义。

6、今天所追求的教育公平,在于从学前教育到终身教育,让每一个个体都有机会享有优质教育资源,都有得到发展的机会,都能成为有用之才。二是对发展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教育提出了各自的重点内容。如义务教育的重点是推进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优化区域教育资源的配置;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的重点是普惠发展;高中阶段的教育重点是学校多样化发展;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的重点是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这里关于职普融通和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都是第一次出现在党代会的文件中。三是对学科建设和教材建设问题给予了特别的关注。提出要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加快建设中国特

7、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敏锐地关注到当代学科发展的趋势及其对于科技发展与一流大学建设的作用。报告还提出要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学科建设和教材建设问题,也是第一次出现在党代会的报告之中。四是提出要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把教育数字化建设与学习型社会建设联系起来,意味着国家将进一步发展面向全社会的教育智慧平台。其中“学习型大国”的提法,也是第一次明确提出。五是提出要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一方面是因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对于加强民族团结和凝聚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也是在党代会文件中第一次强

8、调。六是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是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目标任务,这次二十大报告中除了谈到加强教材建设与管理和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外,重点谈到了完善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价体系的问题。二、突出根本,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确保教育领域始终是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教育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首要的是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定不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做习近平总书记忠诚坚定的拥戴者、追随者。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9、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定不移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和推动加快教育强国建设。深刻领会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好教育。具体来说,一是要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落实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深入推进党建领航工程,持续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始终坚持严的主基调,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驰而不息纠“四风”、树新风,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和育人环境。二是坚定不移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六个

10、下功夫”重要要求,扎实推进各项改革攻坚任务,促进大中小幼思政一体化发展,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实施好学校体育固本行动、美育提升行动和新时代劳动育人工程,发挥好家庭第一课堂作用,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固根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时代新人。三、突出重点,坚定不移践行人民至上,努力办好人民更加满意的教育在新的起点上,教育工作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顺应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深化教育改革为动力,以凝聚人心、完善

11、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目标,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各级各类教育要适应人民期盼和发展需求,巩固提升普及水平,更加注重高质量发展。学前教育要多渠道增加普惠性资源,全面提升科学保教水平。义务教育要落实“五育并举”要求,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要坚持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加强县域普通高中建设。高等教育要促进内涵式发展,鼓励高校在不同定位上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

12、优势学科,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要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深入实施中职、高职办学条件达标工程,推动高职提质培优,稳步发展本科职业教育,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培养更多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二)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教育关乎公平与效率、规模与质量、国家需要与个人期望,涉及思想观念、利益调整,要发挥关键领域改革的作用,带动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综合改革。学校的职责归根结底是教书育人,要推动办学治校坚守育人的本源,坚决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完善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价体系。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完善自主招生、特才特招等选拔机制,更好发挥“指挥棒”作用。要

13、发挥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持续优化教育教学秩序和综合育人环境,巩固拓展“双减”成果,防止反弹。稳步推进民办义务教育治理,落实“公民同招”和免试就近入学,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教育督导改革要重点完善常态化监测,强化结果运用和问责机制。同时,要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加强国际教育交流合作,拓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对外开放格局,不断增强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没有高水平的教师,就谈不上高质量的教育。要深入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推动政策、资源、投入进一步向教师倾斜,引导师范院校坚持“师范为本”、以培

14、养教师为主业,支持高水平综合大学开展教师教育,保证教师队伍有充足的师资来源,加快补充思想政治、音体美等学科教师。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加大对乡村教师的倾斜支持,完善城镇优秀教师、校长向乡村学校、薄弱学校交流轮岗的激励机制,扩大中小学中高级岗位比例,提高教龄津贴标准,吸引和激励更多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四)着力完善保障条件。教育优先发展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体现在经济社会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等方面。要健全财政教育投入机制,全面落实各级政府支出责任,确保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不低于4

15、%o不断优化经费支出结构,健全各级教育生均标准,完善覆盖全学段学生资助体系,把新增教育经费更多用在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学设施改善上,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推进教育数字化,全方位奠定教育发展基础,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四、突出改革,更进一步激发教育发展活力动力,实现高效能治理新提升要深刻把握党的二十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刻把握新时代新征程对教育提出的新使命新任务,更新教育观念,进一步完善评价体系,推动更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不断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聚焦支撑人才战略,着力培育创新素养。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大力

16、发展素质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加强科学教育,抓好实验教学和科普活动,开展人工智能教育,提高学生信息素养,激发科学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广泛开展学生阅读活动,完善指导书目,培养良好阅读习惯,提高人文素养。积极探索有突出潜质学生早期发现与培养机制,服务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聚焦提升教学效能,着力增强发展动能。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新教材、应用新方法新技术能力水平。推进基础教育数字化战略,建好用好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探索信息技术多场景应用,实现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建强教研体系,充分发挥教指委和教研机构支撑引领功能。深化中小学减负提质,开展优质作业设计

17、展示交流,丰富课后服务资源,更好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促进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聚焦优化教育治理,着力深化综合改革。完善基础教育办学体制,落实政府办学主体责任,保障基础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建设基础教育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总结推广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典型经验,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充分激发办学活力。健全学校积极主导、家庭主动尽责、社会有效支持的育人机制,推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新格局。全面落实幼儿园、义务教育、普通高中和特殊教育办学质量评价指南,加快构建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科学评价体系。完善学生安全防控体系,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净化社会育人环境,切实保障学生安全。教育支撑人才,人才支撑创新

18、,创新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和综合国力提升。我们要立足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任务,深刻理解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弘扬伟大建党精神,阵厉奋发、勇毅前行,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教育新的贡献。学习党的二十大专题党课讲稿:汲取百年组工经验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同志们:组织动员能力的高低是政党执政能力与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一个政党要想获得广泛的支持就必须不断提高

19、自身的组织动员能力,与群众之间搭建起有效的良性互动模式,让民众的力量得到充分的激发和释放。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动员是指中国共产党作为组织动员主体在实现既定目标过程中运用各种方法尽可能多地获得组织动员客体即广大人民群众支持所产生出的能力与力量。“组织动员”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中的伟大创造,并一直沿用到现在。从革命年代到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都十分重视组织动员能力建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适时运用组织动员,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先后进行了国民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新中国成立以后,全党全国人民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参与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来,消灭

20、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剥削压迫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面临新的形势和内容,党依照形势的变化制定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动员策略,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纷纷加入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潮中,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实现“中国梦”新征程中,中国共产党进一步发挥党的组织动员能力,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各级党组织紧跟党中央命令

21、,冲锋在前、战斗在前,纷纷走上抗疫“前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果。回顾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革命、建设、改革的百年征程,中国共产党利用自身的组织、宣传等能力不断激活党组织动能,团结群众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积蓄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一、发挥党组织优势与领导优势双管齐下组织动员主体是组织动员活动的发起者或领导组织者,即各级党组织。组织动员主体执行力与领导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和决定着组织动员的效果。在中国共产党组织动员能力的建设中,始终重视发挥主体的组织优势与领导优势,树立主体权威,用严密的组织体系与强大的领导力保证组织动员活动强有力地实施,保证了组织动员能力建设的内生动力。(

22、一)建立严密的组织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是按照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形成了包括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在内的严密组织体系。“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并建立起了以党中央、各级地方党委和党的基层组织的纵向贯穿体系,以及城市、农村、机关、国有企业、高校、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全覆盖的横向发展体系。到2021年底,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达493.6万个,通过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纵横交错的严密组织体系将党的各级组织力量聚集起来,将各行各业的力量团结起来。党员、群众在哪里,党的组织就建在哪里,党的工作就要落实在哪里,组织动员的力量就延伸到哪里,真正地发挥出了党组织体系的整合力和凝聚力,使党的

23、组织动员工作能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组织工作,善于整合组织力量,发挥组织凝聚力。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每一位党员都是一位战士,每一个支部都是一个坚强的战斗堡垒。以党员和党支部为中心向外辐射,动员更多的人加入其中,逐渐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合力。全国上下众多党员与党组织的合力聚集在一起,有助于将党自身的组织资源和一切社会力量整合起来,共同推动各项事业的发展,实现党既定的奋斗目标。1925年中共四大决定“凡有党员三人以上均得成立一支部”,支部下设有小组,由此进一步增强了党的组织力。1927年三湾改编确立了“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建设逐渐深入到了广大的基层中。随

24、着当时国内局势的变化,中国共产党积极吸收了一切愿意为共产主义主张而奋斗的人,使党员数量和党的组织规模迅速扩大,为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迅速组建组织和支部,党的组织体系的覆盖范围从局部走向全国。改革开放后,随着发展形势的变化,十六大通过的党章规定允许“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党的决议和按期交纳党费的,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更多的人加入到中国共产党,党的组织基础进一步扩大,增强了党组织动员的辐射力和凝聚力。进入新时代以来,党的组织基本实现应建尽建,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

25、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不断健全组织体系,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推动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当前中国发展面临的现实挑战和困境对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凝聚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使党的组织凝聚力不断得到增强,就必然要求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党内外凝聚广泛共识,使全社会对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动员能力形成高度认同。通过各个领域中的党组织发挥作用,党的领导得到了贯彻、党的主张得到了宣传、党的政策了得到落实、党的执政基础进一步夯实,党的组织动员能力得到了深层释放。(二)发挥强大的政治领导力政党的领导力作为政党领导和执政水平的

26、重要决定因素,体现了政党实施领导的权威和能力,是自身力量和实力的一种无形表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保持自身强大的政治领导力是新时代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发挥组织动员能力的重要保障。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这是党中央在深入总结党的伟大实践后得出的重要经验,更是对新时代加强党政治领导力建设的重要部署。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发展的“领路者”,党的政治领导力在党的组织动员能力建设中发挥着“引擎”的重要作用。只有坚持加强党的政治领导力建设,才能在组织动员过程中实现提纲挈领、以一

27、持万的效果。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力是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逐步深化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科学的理论和正确的政治纲领指导之下,中国共产党通过领导工人运动、开展土地革命、促成统一战线、共同抗击侵略等一步步确立了党的权威,在革命和战争的组织动员中发挥了“主心骨”和“领头羊”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自然成为人民和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充分彰显出了党举旗定向的作用,有效地发挥了党的全面领导能力,顺利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正确方向和道路的指引下人民群众纷纷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潮中,社会活力充分激发

28、。历史一再告诉我们: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能够不断取得伟大胜利离不开中国共产党政治领导力的有效运用。推动党的政治领导力建设,是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重要主题,也是共产党人不断提升党性修养、加强党性教育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作为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者、社会发展的管理者所发挥出的执行与领导作用不断得到增强。只有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才能确保党始终保持强大生命力和伟大号召力,只有这样党的组织动员才有坚强的领导核心和坚定的奋斗方向,党的组织动员能力才能得到更加集中的发挥。

29、二、实现群众物质利益与精神追求双重满足组织动员客体是组织动员活动的接受对象以及实际参与者即广大人民群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总是根据人民意愿和事业发展需要,提出富有感召力的奋斗目标,团结带领人民为之奋斗。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动员始终围绕着广大人民群众,努力满足群众的各项需求并在思想上利用榜样的示范效用带动群众,在组织动员能力建设中实现了人民群众与党感情上认同、信念上统一、思路上一致、行动上同向的积极效果。(-)满足群众的物质利益物质满足是党组织动员能力建设的核心驱动,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必须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

30、民福祉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各领域全过程”。按照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诉求去确定社会各行业的奋斗目标,以物质利益的满足让群众产生对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认同,从而自觉自愿地投身到社会实践中,成为组织动员的积极回应者和主动参与者。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通过切实利民的土地政策和土改运动使农民在经济上获得了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在政治上翻了身。毛泽东强调:“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通过解决广大农民最关心的土地问题,农民才愿意听党话、跟党走。新中国成立后,党始终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在物质生活上的各种需求,切实

31、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困难,以实际的利益团结群众。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坚持深入群众,体察民情,贴近民生,了解人民所需所想,解决人民所盼所急。只有党实实在在地将群众利益与生活挂在心上,人民群众才积极主动“跟党走”“跟党干”,才会让党的组织动员更有效力。满足群众物质诉求是党的一贯宗旨。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重大现实关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抓实在,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做那些现实条件下可以做到的事情,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不断推进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等,这些都是对人民群众物质诉求的不断保障,也展

32、现出了组织动员能力建设对发挥党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一优势有着显著的助推作用。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史,只有关注人民群众物质诉求、回应人民群众物质利益诉求、逐渐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是党有效提高组织动员能力建设的基础所在。(-)发挥榜样的示范效用发挥榜样示范效用是开展组织动员能力建设的有效方法。先进人物之所以能够发挥带动作用,最主要的是他们身上具有崇高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人格魅力,能够深深地影响群众的内心世界,激励群众紧紧跟随和模仿,促使群众自觉参与到党的组织动员活动中来。作为加强组织动员能力的重要构成内容,中国共产党立足时代发展的制高点,经常性地借助树立典型示范的方法挖掘榜样的时代价值,把榜样的力

33、量融入党领导人民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不断激发全社会向上向善的正能量,为各项事业向前发展提供不竭精神动力。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发挥榜样的带动示范效用,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毛泽东曾说过:“典型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力量。”回望党的百年奋斗史,发挥榜样示范效用是党凝聚人心、提升动员能力的重要法宝,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榜样都体现着时代的价值引领和精神导向。在革命战争年代,党积极树立了一大批勇于战斗、不怕牺牲的人民英雄榜样。“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刘胡兰烈士;抗日救国的左权将军、杨靖宇将军等等。新中国成立后榜样塑造的重点转到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推动人民事业不断前进的骨干中来,宣扬了雷锋、焦裕禄、王进喜等一大批社会

34、主义建设中的先进人物。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逐渐多样化,各行各业和各个领域中都涌现出一大批模范人物,对榜样的塑造也开始变得多元化。通过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不仅可以指引组织动员的前进方向,也激发了人民群众参与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主动性,为社会主义事业阔步前行提供不竭精神伟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榜样力量转化为亿万群众的生动实践,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浓厚氛围”。这些时代楷模是引领社会发展氛围的标杆和旗帜,他们正在成为新时代精神谱系的传递者、主流价值观的塑造者。当前中国共产党组织动员能力建设仍需借助榜样发挥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开展榜样教育、发挥榜样作用、凝聚榜样力

35、量,激发群众的模仿与赶超力,才能更好地动员人民群众自觉参与到党的伟大事业中来。三、利用纪律约束与宣传教育双向发力组织动员方法是指在组织动员过程中为了更好实现目标所借助的各种形式与手段。作为将主体和客体连接互动的中间方式,组织动员方法形式多种多样,不断优化组织动员方式,可以从各个层面加强组织动员主体的动员力与执行力,也可以提高组织动员客体的认同度与参与度,是提高党组织动员能力的必要手段。(一)不断增强党的纪律约束力党的纪律约束力是指通过各种行为准则的约束而产生的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完成党各项任务的力量。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动员能力得以落实的硬性保障就是纪律约束力。党的纪律主要包括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

36、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等内容。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要通过党的纪律约束力调动全党力量、提升党员修养、加强组织管理、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对于政党而言,纪律是各级党组织和全体成员必须严格遵守的规则,纪律建设是政党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把纪律约束视为刚性要求,保证实现全党步调一致、行动统一,从而推动党的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就明确了党的纪律要求,中共二大提出了“三个服从”,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毛泽东又进一步提出“四个服从”,即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

37、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严格的纪律约束可以使党员干部按规矩办事、听命令行动,从组织内部首先集中力量达到党内高效的组织动员。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通过纪律约束使人民军队和党在群众中的形象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自觉自愿地支援部队,听从党的指挥和领导,将组织动员的力量在群众中凝聚起来,最终实现一呼百应的动员效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这么大一个政党,靠什么来管好自己的队伍?靠什么来战胜风险挑战?除了正确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外,必须靠严明规范和纪律。”中国共产党要担负起人民赋予的崇高使命,离不开硬性的纪律约束。党员干部应当自觉认识到纪律的刚性约束力,以党章

38、、党规为基本遵循,推动党员干部按章办事、履职尽责、听从指挥,进而在人民群众心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使党的组织动员能力自党内到党外都充分发挥出来。(二)充分发挥宣传工作的能动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宣传工作因党而生、为党而长,伴随着党成立、发展、壮大的全过程。党的组织动员能力建设同样也离不开思想宣传工作,思想宣传工作对于深化人民群众对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理解、凝聚全党全国人民共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对宣传工作的认识和运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增添新的内容,通过发挥宣传工作的能动

39、性作用,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组织动员。革命年代,党号召广大群众“左手拿传单右手拿枪弹才可以打倒敌人的”“打倒列强除军阀”“打土豪、分田地”,利用简单易懂、朗朗上口的宣传口号唤起了群众参加革命斗争的强大力量。进入新时代,随着一系列新兴技术的发展,为党推动宣传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影视剧、央视频、学习强国等新的传播手段使得宣传工作得以不断丰富和拓展。疫情期间,中国共产党号召广大群众积极投身疫情阻击战,并以“伟大抗疫精神”为号召,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开展宣传工作提高组织动员能力的重要成功案例。历史已经证明,做好宣传工作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战胜风险挑战的强大武器。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工作具有

40、鲜明的政治属性,从诞生之日起就始终围绕党在不同时期的中心任务而进行,宣传工作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进入新时代以来,我们党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冲击。中国共产党只有不断加大教育宣传力度,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广大人民群众,主动凝聚正确共识,在思想上保持定力、站稳脚跟,动员广大人民群众自觉捍卫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才能更加充分发挥宣传工作在组织动员能力建设中的作用功效,才能实现全国各族人民与党同心同德、同频共振,不断取得更大胜利。党的二十大专题党课讲稿: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永葆先进性的根本政治要求同志们:在党的二十大报

41、告中,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取得的历史性、开创性成就,并结合新征程上党长期执政面临的风险和考验,指出:“全党必须牢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这一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视问题、刀刃向内的政治勇气,不忘初心、勇毅前行的使命担当,对于确保党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实现新征程上既定目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一、创造新时代伟大历史成就的宝贵实践经验初心易得,始终难守。十年前,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42、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取得显著成效,为我们继续前进奠定了坚实基础、创造了良好条件、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一系列长期积累及新出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亟待解决:有些党员、干部政治信仰发生动摇,一些地方和部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屡禁不止,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较为严重这些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严重侵蚀党的肌体。坚定不移地惩治腐败是我们党坚强有力的表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使我们党坚守初心使命,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新时代十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壮士断腕、刮骨疗毒的

43、政治决心,提出和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打铁必须自身硬,以钉钉子精神纠治“四风”,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刹住了一些长期没有刹住的歪风,纠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开展了史无前例的反腐败斗争,“打虎”、“拍蝇“猎狐”多管齐下,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使命担当祛疳治乱,以“恶竹应须斩万竿”的坚定意志,书写了反腐败斗争的历史新篇章。经过不懈努力,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消除了党、国家、军队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使我们党经受深刻洗礼得到重塑而再铸辉煌,党内政治生态呈现健康向好的发展趋势,

44、党的面貌为之一新,国家的面貌为之一新,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为之一新,为党领导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二、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要理论供给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引。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执政的根本问题同样是政权问题O历史告诉我们,无论是资产阶级执政党,还是社会主义执政党,其执政地位都不是一成不变和一劳永逸的。在我们党面临执政考验的重大历史关头,毛泽东和黄炎培关于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窑洞对”成为全党聚焦、高度关切的问题。1945年7月,黄炎培到延安考察,谈到“

45、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称历朝历代都没有能跳出兴亡周期率。毛泽东表示:“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究竟还行不行?中国共产党究竟还能不能?对此,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指出:“我们要准确把握时代大势,勇于站在人类发展前沿,聆听人民心声,回应现实需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守正创新,更好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46、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要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实现崇高使命,必须一刻不放松地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勇于自我革命的精神打造和锤炼自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之所以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新时代十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总结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深入推进管党治党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从“从严治党”到“全面从严治党,从“党的自我革命”到“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47、在这一伟大历程中,中国共产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展现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远见和清醒,标志着对“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规律性认识达到新的高度,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三、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强大政治保证党的二十大报告庄严宣告:“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民族昂首阔步迈向

48、世界舞台的中央。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越是接近民族复兴越不会一帆风顺,越充满风险挑战乃至惊涛骇浪。形势环境变化之快、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对我们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前所未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新时代十年,我们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解决了党内许多突出问题,但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将长期存在,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

49、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将长期存在。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我们要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全党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党的团结统一。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发挥政治巡视利剑作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用好问责利器。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激励干部敢于担当、积极作为。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激励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