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医生一样抢救中国民间文化.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687914 上传时间:2024-11-2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0.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像医生一样抢救中国民间文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像医生一样抢救中国民间文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像医生一样抢救中国民间文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像医生一样抢救中国民间文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像医生一样抢救中国民间文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像医生一样抢救中国民间文化.docx(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像医生一样抢救中国民间文化正午的阳光下,天津高校校内内,树木葱郁。安静的冯骥才文学艺术探讨院,坐落在一栋高大的深灰色建筑楼里。推开三楼他办公室虚掩着的门,高大魁伟的冯骏才站起身来:宽宽的额头,浓眉大眼,鬓角虽已发白,但目光炯炯有神。谈话间,声音平缓,透着学问分子的儒雅。像医生一样,在抢救民间文化2019年,由冯瞋才倡议推动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令这位作家再一次引起社会的关注。尽管1000多项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已经完成,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名录专家委员会主任,冯骥才还是忧心忡忡:在他看来,抢救的速度还是远远赶不上消逝的速度。“假如文化消逝了,民族也就没了”。两年多来,冯骥

2、才跑遍了全国26个省、自治区、市,边指导志愿者进行田野普查,边进行民间文化抢救。在他眼里,民间文化有着无尽的魅力甚至充溢着灵气。南乡三十六村、内丘神马、拜灯山、打树花、慈爱堂、屋顶秘藏古画版等等,这些散落民间的文化艺术携带着历史的、文化的气息,凝合着先人的才智。河北的武强、天津的杨柳青、河南的朱仙镇等都是年画产地。“以前一张年画卖一两块、两三块钱,现在一些艺人的画已卖到几百元钱一张了。还建起了博物馆,出版了整套的书”,冯骥才欣慰地说。“古村落是中华文化的箱底儿。”冯骥才说,中国目前有2800多个县,19000多个镇,有几十万个村庄。相对地说,特色比较显明、保留比较完好、历史的记忆比较深厚、民俗

3、和民间文化遗产比较丰富的村落至少有几千个。由于年轻人到城里打工,很多古村落人去楼空。加之开发商对古镇、乡村的不合理开发,”古村落内在的、沉甸甸的历史文化积淀在被抽空。”为了摸清古村落的“家底”。冯骥才跑遍了山东、山西、江西、安徽等7省的几十个村庄。他干脆和镇长、村长“谈判”,在一系列的乡村文化论坛和研讨会上发表看法。“我打算写一篇关于古村落的现状和出路的文章。明年5月份,在江南的嘉兴召开全国古村落高峰论坛,请全国古村落负贵人到那里去研讨。”“我们就像医生一样,在抢救一个个生命。”冯骥才说。写小说,还是到民间,心的选择冯骏才是作家,也是位画家。在他事业辉煌的时候,即上世纪90年头,他起先把目光转

4、向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拿他的话说,现在所做的工作主要有三方面,即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的普查和认定、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爱护和古村落的调查与爱护。如今,诸如中国木版年画、民间剪纸、唐卡等等,以及中国民俗志、中国民间故事全书的编撰都已绽开。“我的这种转换是特别自然的。”他毫不迟疑地说。冯骥才讲了一个故事。10年前,一位法国女子在贵阳市租了一套商品房,花钱展人到各村寨特地收集古老的服装与饰物,每过一阵子,就打包装箱运回法国,一干就是6年。“别人视为珍宝和值钱货,我们自己竟轻易地放弃。这是轻贱了我们自己的文化。”对于老城,冯骥才有着特殊的感情:1994年,他拿着稿费赶在天津老城拆迂之前记录下完整的老街;在他

5、的奔跑下,估衣街得以保留;天津总商会遗址被拆时,刚从法国回来的冯骥才站在废墟上落泪了,他哭“原汁原味的&1.squ。;五四运动’的遗址”没有了“我们是讲责任的一代。当看到我们的社会和社会文化出现不和谐时,看到我们的精神领域有这么多的困惑时,就会毫无疑问地守望我们的文化。”说到这里,冯骥才有些激烈:“我现在是急于写我的散文,急于写我的小说,急于画我的画呢?还是急于到文化的第一线去,到田野里去,到民间去?毫无疑问,我会选择后者。”他提高了嗓音:”这个选择是完全凭自己的心,而不是太费劲的选择。”传承文化,是每一个人的事冯骥才两次通过卖画筹集资金,成立基金会支持云南甲马、贵州民间美术遗产等

6、调查。今年底,基金会还将与中国民协合作,评比中国首届“民间守望者”奖。“经费特别少,普查抢救民间文化特别艰苦,须要很强的奉献精神。很多文化工作者在第一线静默地工作着,一些很出名的老专家住着最一般的旅店,甚至住在老百姓家里,调查、探讨、抢救,特别令人感动。”60多岁的冯骥才有时候也会觉得很疲乏。但是,一旦有个电话打过来,说到一个好的街区或村落要被拆棹的时候,他再累也会跑去。“因为这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爱。它们就像是一个无形的十字。我曾经说过这句话:民间文化要拨打120(急救电话)。”“坦率地说,我有时候也特别悲观。比如从20世纪90年头起先,天津的很多老街区还是拆掉了。但是你还是要拼力去做。为了

7、一种精神吧。”谈到这里,冯骥才深情地说:“我跟爱人都是画画、搞艺术的,她对我的想法很了解。她支持我,因为我是个志向主义者。”“传承文化是每一个人的事。只有我们每个人都关切和疼惜前人给我们留下的这些财宝,我们民族的精神和独特的审美、独特的气质、独特的传统,才能传承下去。我们须要共同努力。”冯骥才小传冯骏才,中国当代作家和画家。1942年生于天津。现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执行副主席,中国小说学会会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天津高校冯骥才文学艺术探讨院院长,国际民间艺术组织(IOV)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其作品啊、雕花烟斗、神鞭、三寸金莲等获全国文学奖。作品被译成英、法、德、意、日、俄、荷、西等10余种文字,在海外出版各种译本30种。(记者班若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