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700446 上传时间:2024-11-2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docx(2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一、纲要的提出依据党的十六大与卜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与法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发200544号),制定并实施全民科学素养行动支配纲要(2006-2010-2020)(以下简称科学家养纲要)。二、首音科学素养是公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养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学问,驾驭基本的科学方法,树匕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肯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实力。提高公民科学素养,对于增加公民获得和运用科技学问的实力、改善生活质、实现全面发展,对于提高国家自主创新实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全

2、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依据方关调杳,我国公民科学索养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大。公民科学素养的城乡差距非常明显,劳动适龄人口科学素养不高;大多数公民对于基本科学学问了解程度较低,在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等方面更为欠缺,一些不科学的观念和行为普遍存在,愚昧迷信在某些地区较为盛行。公民科学素养水平低下,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瓶颈之一。公民科学素养建设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基础性社会工程,是政府引导实施、全民广泛参与的社会行动。改革开放以来,特殊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来,我国公民科学素养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仍存在

3、很多问题。人均接受正规教化年限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因长期受应试教化影响,学生科学素养结构存在明显缺陷;社会教化、成人教化的发展尚不全面和深化,公民缺少接受终身教化的机会。科普长效运行机制尚未形成;科普设施、队伍、经费等资源不足;大众传媒科技传播力度不够、质成不高。公民科学素养建设的公共服务未能有效满意社会需求,公民提升自身科学素养的主动性尚未充分调动。全民科学素养行动支配旨在全面推动我国公民科学素养建设,通过发展科学技术教化、传播与普与,尽快使全民科学素养在整体上有大幅度的提高,实现到本世纪中叶我国成年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长远目标C本科学家养纲要提出了全民科学素养行动支配在“十一五”期间的主要

4、目标、任务与措施和到2020年的阶段性目标。三、方针和目标(一)指导方针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全社会力气共同参与,大力加强公民科学素养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为提升自主创新实力和综合国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打下雄厚的人力资源基础。今后15年,实施全民科学素养行动支配的方针是“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索养,促进和谐”。政府推动一一各级政府将公民科学素养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工作,加强领导。各级政府将科学素养纲要纳入有关规划支配,制定政策法规,加大公共投入,推动科学素养纲要的实施。社会各界各

5、负其责,加强协作。全民参与一一公民是科学素养建设的参与主体和受益者,耍充分调动全体公民参与实施科学素养纲要的主动性和主动性,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激励创新、敬重学问、敬重人才的良好风尚。提升素养一一提高公民科学家养是科学索养纲要的动身点和落脚点。通过实施科学素养纲要,推动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和谐一一仔细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实现科学技术教化、传播与普与等公共服务的公允普惠,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二)目标到2020年,科学技术教化、传播与普与有长足发展,形成比较完善的公民科学素养建设的组织实施、基础设施、条

6、件保障、监测评估等体系,公民科学素养在整体上有大幅度的提高,达到世界主要发达国家21世纪初的水平。到2010年,科学技术教化、传播与普与有较大发展,公民科学素养明显提高,达到世界主要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头末的水、F。阐绕公民科学素养建设最关键、最具基础性的问题,实现以下目标:一一促进科学发展观在全社会的树立和落实。重点宣扬普与节约资源、爱护生态、改善环境、平安生产、应急避险、健康生活、合理消费、循环经济等观念和学问,提倡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一一以重点人群科学素养行动带动全民科学素养的根体提高。未成年人对科学的爱好明显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实

7、力有较大增加;农夫和城镇劳动人口的科学家养有显著提高,城乡居民科学素养水平差距逐步缩小;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养在各类职业人群中位居前列。一一科学教化与培训、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大众传媒科技传播实力、科普基础设施等公民科学素养建设的基础得到加强,公民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机会与途径明显增多。四、主要行动依据指导方针和目标,在“十一五期间实施以下主要行动:(一)未成年人科学素养行动任务:一一宣扬科学发展观,重点宣扬我国人口众多、资源有限、人均占有资源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基本国情,使未成年人从小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一一完善基础教化阶段的科学教化,提高学校科学教化质肽,使中小学生驾

8、驭必要和基本的科学学问与技能,体励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与方法,培育良好的科学看法、情感与价值观,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实力,增加创新意识和实践实力。一一普与农村义务教化,切实提高农村中小学科学教化质肽。为农村未成年人供应更多参与科普活动的机会,培育改善生存状况、提高生活质St和自我发展的实力。一一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和社会实践,增加未成年人对科学技术的受好和爱好,初步相识科学的本质以与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培育社会责任感以与沟通合作、综合运用学问解决问题的实力。措施:一一通过实施新世纪素养教化工程,推动新科学课程的全面实施C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注意课程的综合性与连贯性;开展学龄前科学启蒙教化,

9、实行方效措施,主动推广义务教化阶段综合性科学课程,逐步推动中学科学课程改革;深化中小学科学课程教材、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充分发挥现代教化技术的作用,改革科学教化评价制度,定期监测科学教化质量。一一提高农村未成年人科学教化水平和质地。结合农村实际,加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化的科学教化资源建设,发展针对农村校外未成年人的非正规教化,开展生活实力和生产技能培训等科普活动。一一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引导未成年人增加创新意识和实践实力。普与爱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能源、心理生理健康、平安避险等学问。加强“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和崇尚科学文明、反对愚昧迷信的宣扬教化。发挥未成年人在家庭和社区科普宣扬中对成年人

10、的独特影响作用。一一通过“大手拉小手科技传播行动”、科技专家进校内(社区、科普基地)、中学生进科研院所(试验室)等活动,组织科技工作者与未成年人开展面对面的科普活动。一一提高母亲的科学素养,重视家庭教化在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养中的重要作用。一一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化等机构和团体加大面对未成年人的科技传播力度,用优秀、花益、生动的科普作品吸引未成年人,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K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一一整合校外科学教化资源,建立校外科技活动场所与学校科学课程相连接的有效机制。利用科技类博物馆、科研院所等科普教化基地和青少年科技教化基地的教化资源,为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养服务;加强现有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

11、等综合性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的科普教化功能,在方条件的地区建设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等特地的科普活动场所。发挥社区教化在未成年人校外教化中的作用。(二)农夫科学索养行动任务:-面对农夫宣扬科学发展观,重点开展爱护生态环境、节约水资源、爱护耕地、防灾减灾,提倡健康卫生、移风易俗和反对愚昧迷信、陈规陋俗等内容的宣扬教化,促进在广阔农村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一围绕科学生产和增效增收,激发广阔农夫参与科学素养建设的主动性,增加科技意识,提高获得科技学问和依靠科技脱贫致富、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活质盘的实力,并将推广好用技术与提高农夫科学素养结合起来,着力培育有文

12、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夫。一一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的实力。一一提高农村妇女与西部欠发达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农夫的科学文化素养。揄*一一逐步建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适应需求的农村科学教化、宣扬和培训体系。制定农夫科技教化培训体系建设规划和中国农夫科学素养教化大纲,指导面对农夫的各类科学教化活动。一一大力开展农夫科技培训。结合实施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化、农村党员基层干部适用技术和市场经济学问培训支配、绿色证书工程、星火科技培训专项行动、双学双比、巾帽科技致富工程等,开展针对性强、务实有效、通俗易懂的农业科技培训,多渠道加大培训力度。使参与绿色证15培训

13、达100。万人;重点培育10。万个科技示他户,辐射带动2000万个农户。发挥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农村致富技术函授高校、农业科教与网络联盟、方关大中专院校和其他农村成人教化机构在农村科技培训中的作用。一一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技卜乡和群众性、社会性、常常性科普活动。深化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旦等活动,总结推广科技特派员、科技入户、科技110、科普之冬(春)、科普大集、专家大院、科技询问服务站、科技大王下乡、科教兴村等行之有效的做法,探究科技人员与农夫互动的科技泡问服务长效机制.一一开展农村科技、科普示范活动,建立和完善示范体系。深化开展全国科技进步示

14、范市(县、区)和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乡(镇)、村、户等建设活动,大力发展科技、科普示范基地,发挥好它们的示范作用。一一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科技培训。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机制,依据20032010年全国农夫工培训规划要求,主动开展农夫工的引导性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和岗位培训。一一建立健全农村科技教化、传播与普与服务组织网络和人才队伍。发展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村基层科普组织和农夫合作经济组织,重点扶持】万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组织专家询问服务和忐愿者队伍,形成动员科技人员为“三农”服务的有效机制;培育农夫技术员队伍,提高农村好用人才的学习实力、实践实力和传播实力。一一加强农村基层科普

15、实力建设。依托农村中小学、村党员活动室、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文化站和有条件的乡镇企业、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等农夫合作组织,发展乡村科普活动场所。推动乡村科普桐窗、宣扬栏等建设,开发和充溢适应需求、富有特色的展示教化内容。加强民族地区科普工作队建设,提高西部地区特殊是边疆民族地区基层的科普实力。(三)城慎劳动人口科学亲养行动任务:一一在广阔城镇宣扬科学发展观,重点提倡和普与节约资源、爱护环境、节能降耗、平安生产、健康生活等观念和学问,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一一围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发呈现代服务业的需求,以学习实力、职业技能和技术创新实力为重点,提高其次、第三产业从业人

16、员科学素养,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和自身发展的要求。一一困绕城镇化进程的要求,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职业技能水平和适应城市生活的实力。一一提高失业人员的就业实力、创业实力和适应职业变更的实力。措:加强对劳动者科技教化培训的宏观管理,进行特地的规划、组织和监督实施C统筹协调各相关部门的关系,合理分工、加强合作。一一将劳动人口应具备的基本科学素养内容纳入各级各类职业教化和成人教化的课程内容和培训教材,将有关科学素养的要求纳入国家职业标准,作为各类职业培训、考核和鉴定的内容。一一开展各种形式的劳动顼备制培训、再就业培训、创业培训、农夫工培训和各类从业人员的在岗培训和接着教化。城镇职工在职培训达到2.5亿人次

17、,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1500万人,农夫工培训2亿人。使新增劳动力接受劳动预备制培训的比例由目前的70%提高到90%。一一在企业广泛开展科普宣扬、技能培训和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学问型职工等活动,着力加强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教化,提高职工的科学文化素养。激励群众性技术创新和独创活动。充分发挥企业科协、职工技协、研发中心等组织和机构的作用。一一建迂企业事业单位从业人员带薪学习制度,激励职工在职学习,形成用人单位和从业人员共同投资职业培训的机制。在职业培训中,加大有关科学学问的内容。一一优化整合各种教化培训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形成广覆盖、多层次的教化培训网络,为劳动者提高科学素养供应更多机会和

18、途径。一一以城镇社区为依托,通过社区科普活动室、科普学校、科普画廊等机构和设施,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宣扬,建设学习型社区,发挥社区在提高劳动者科学素养方面的作用。(四)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索养行动任务:一一在面对领导干部普与科学技术学问的同时,突出弘扬科学精神,提倡科学看法,讲究科学方法,增加领导干部实行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科学决策的实力。一一围绕实行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学习型机关,调动公务员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主动性和主动性,增加终身学习和科学管理的实力。措施:一一将提高科学素养列为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负责人培训教化规划和相关支配的重要内容。一-各级机关在创建学习型机关中,其学习培训制度应体现

19、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养的要求。一一各级行政院校和干部学院将提高学员科学素养列入教学支配,实行切实措施加以落实。一一举办讲座、报告会等科普活动,编辑出版相关的科普读物,向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介绍现代科技学问与发展趋势,传播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蛆织公务员参与科普活动。一一报刊、电台、电视台和各级政府网站创办有关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养的栏目和节目。一一在公务员录用考试大纲与题库中,列入与科学素养要求有关的详细内容。五、基硝工程协作上述行动支配,“十一五”期间重点实施以卜基础工程。(一)科学教化与培训基鼻工程任务:一一加强老师队伍建设,培育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素养优良、胜任各类科

20、学教化与培训的老师队伍。一一加强教材建设,改革教学方法,形成适应不同对象需求、满意科学教化与培训要求的教材教法。一一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化培训场所、基地,配备必要的教学仪器和设备,为开展科学教化与培训供应基础条件支持“措施:一一加强中小学科学教化老师队伍建设。实行多种途径,开展中小学和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科学教化老师培训工作,尤其重视县与县以卜.中小学科学教化老师的培训,提高学历层次和实施科学教化的实力和水平。激励师范院校设置科学教化专业,培育具亦较高专业水平和职业实力的科学教化老师。一一建立科技界和教化界合作推动科学教化发展的有效机制。动员组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专家参

21、与中小学科学课程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改革和科学老师培训。一一加强科学教化与培训志愿者队伍建设。发挥老科技工作者协会、老教授协会的作用,动员组织离退休科技工作者、教化工作者、公务员和企业事业单位管理者参与科学教化与培训。发展育少年科技辅导员队伍,提高辅导员的素养和实力。一一加强科学教化探讨,依据普与性、基础性、发展性的要求,促进科学课程的完善与发展,更新课程内容,提中学小学科学课程的教材质盘,改进教学方法。以创新意识和实践实力的培育为重点,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一一加强职业教化、成人教化和各类培训中科学教化的教材建设。依据农夫、城镇劳动人口、领导F部和公务员的特点和锚求,以科学发展观、先进适用技术、

22、职业技能、现代科技学问为主要内容编写教材。重视少数民族文字的教材编写和音像类教材的开发制作。一一加强中小学特殊是农村中小学科学教化基础设施建设。依据科学课程的须要,建立健全试验室、图书室,充溢试验仪器、教具、音像设备、计算机等教学器材,并面对社会供应服务。一一增加行政院校和干部学院,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职业学校、函授学校、广播电视学校等机构的科学教化和培训功能.一一利用社会资源开展科学教化和培训。激励和支持科技馆等科普场馆、社区学校、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等开展科学教化与培训。构建不同职业、不同工种、布局合理的职业技能培训基地。(二)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任务:一一引导、激励和支持科普产品和信息资源

23、的开发,旺盛科普创作。围绕宣扬落实科学发展观,创作出一批紧扣时代发展脉搏、适应市场需求、公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并推向国际市场,变更目前科普作品“单向引进”的局面。集成国内外科普信息资源,建江全国科普信息资源共享和沟通平台,为社会和公众供应资源支持和公共科普服务。措而一一建立有效激励机制,促进原创性科普作品的创作。以评奖、作品征集等方式,加大对优秀原创科普作品的扶持、嘉奖力度,吸引和激励社会各界参与科普作品创作;调动科技工作者科普创作的主动性,把科普作品纳入业绩考核范围;建立将科学技术探讨开发的新成果与时转化为科学教化、传播与普与资源的机制;激励和支持科普创作、科技传播专业团体发挥作用;制定实

24、惠政策和相关规范,激励和吸引更多社会力气参与科普资源开发。一一加强合作与沟通。推动科普、科技、教化、传媒界的疗效合作,引进国外优秀作品,借鉴国际先进创作理念和方法,促进我国科普创作整体水平的提高。一一集成国内外现有科普图书、期刊、挂图、音像制品、展教品、文艺作品以与图片、科普志愿者等各类科普信息,建成数字化科普信息资源库和共享沟通平台,通过互联网为社会和公众供应资源支持和公共科普服务。一一开展优秀科普作品的推介、展演、展映、展播和展示活动,扩大科普信息资源的共享范围。针对公众生产生活的实际需求,组织编制简明生动的科普资料,以公众易于获得的方式送达基层。一一制定相关法规、规章和标准,充分爱护学问

25、产权,创建公共科普信息资源公允运用的法制环境。(三)大众传媒科技传播实力建设工程任务:一一加大各类媒体的科技传播力度。电视台、广播电台科技节目的播出时间,各类科普出版物的品种和发行量,综合性报纸科技专栏的数目和版面,科普网站和门户网站的科技专栏等大幅度增加。一一打造科技传播媒体品牌。提高科技频道、专栏制作传播质故,培育一批读者量大、知名度高的综合性报纸科技专栏、专版和科普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形成一批在业内有肯定规模和影响力的科普出版机构。一一发挥互联网等新型媒体的科技传播功能,培育、扶持若干对网民有较强吸引力的拈牌科普网站和虚拟博物馆、科技馆。措施:一一激励、支持“科技博览”、“

26、科技之光”、“科普大篷车”等电视科技栏目进步提高质量,使其成为有广泛影响的媒体精船.择优扶持若干有特色、覆盖率高的知名科普网站。一一制定实惠政策和相关规范,主动培育市场,推动科普文化产业发展.一一建立与市场、公众需求相适应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树立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引进现代营销模式与先进编创技术,注意市场调研,提高播出和编辑出版质量。一一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科普出版物发行渠道,加强网点建设,大力扶持科普出版物在农村和边远地区、民族地区的发行工作。一一提高各类媒体对于公共卫生事务和重大自然灾难等突发事务的反应实力,指导公众以科学的行为和方式应对突发事务。一一探讨开发网络科普的新技术和新

27、形式。开拓具力实时、动态、交互等特点的网络科普新途径,开发一批内容健康、形式活泼的科普教化、嬉戏软件。(四)科普基设施工程任务:一一拓展和完善现有基础设施的科普教化功能。对现有科普设施进行机制改革和更新改造,充溢内容、改进服务、激发活力,满意公众参与科普活动的需求。整合利用社会相关资源,充分发挥科研基础设施的资源优势,发展青少年科技教化基地和科普教化基地。一一多渠道筹集资金,在充分探讨论证的前提下,新建一批科技馆、自然博物馆等科技类博物馆。各直辖市和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至少拥有1座大中型科技馆,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至少拥有1座科技类博物馆,全国科技类博物馆的接待实力有显著增长。一

28、一发展基层科普设施。在城乡社区建设科普画廊、科普活动室、运用网络进行远程科普宣扬教化的终端设备等设施;增加综合性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的科普教化功能,有条件的市(地)和县(市、区)可建设科技馆等特地科普场馆;在一些市(州、盟和县)配备科普大篷车,以“流淌科技馆”的形式为城乡社区、学校特殊是贫困、边远地区供应科普服务。措施:一一突出社会公益性,加强对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的宏观指导。制定科普设施的发展规划、建设标准、认定方法和管理条例,规他科普设施的建设与管理。一一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总体规划与基本建设支配,加大对公益性科普设施建设和运行经费的公共投入。一一对科普教化功能薄弱的设施

29、进行更新改造,完善基层科普设施的功能;引进和开发适应公众需求的活动项目,创新活动方式,增加吸引力,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增加社区科普设施为老年人服务的功能,为他们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供应条件和机会。落实科普场馆对未成年人和老年人的实惠措施。一一激励社会力气参与科普基础设施建设。落实有关实惠政策,激励社会各界对公益性科普设施建设供应捐赠、资助;吸引境内外资本投资兴建和参与经营科普场馆;激励有条件的企业事业单位依据自身特点建汇专业科普场馆;落实有关激励科普事业发展的税收实惠政策,激励社会力气参与科普基础设施建设。一一国家级青少年科技教化基地和科普教化基地总数由目前的3OO余座增加至500

30、座,省部级背少年科技教化基地和科普教化基地总数由目前的100o余座增加至2000座,定期对公众免费或实惠开放。有条件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类团体向公众开放试胶室、陈设室和其他场地设施;激励高新技术企业对公众开放研发机构和生产车间。一一培育科普展览、展品市场,推动设计制作社会化;制定技术规范和设计制作机构的资质认定方法;择优扶持一批设计制作机构,提高设计制作水平。六、保障条件(一)政策法规完善有关公民科学素养建设的政策法规,明确政府、社会组织、企业与公民个人在公民科学素养建设中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依据形势发展须要,对现有政策法规进行修订、补充和调整.一一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支配

31、和有关科学技术教化、传播与普与的法律法规中,体现公民科学素养建设的目标和要求。一一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与法实施细则。一一制定激励和吸引境内外机构、个人独资或合作兴办科学技术教化、传播与普与机构的政策。一一制定表彰和嘉奖政策。二)级费投入实行多种措施,加大政府和社会投入,形成多渠道投入机制,为科学素养纲要的实施供应资金保障。一一加大财政保障力度。切实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化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与法的有关规定,各级政府依据财力状况和公民科学素养建设发展的实际须要,逐步提高教化、科普经费的增K速度,并将科普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保障科学素养纲要的顺当实施。中心财政依据财力状况,逐步加大

32、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力度。各级政府要从中心财政的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中支配肯定的经费用于公民科学素养建设。一一落实各相关部门实施经费。各有关党政部门、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依据担当的科学索养纲要实施任务,依据国家预算管理的规定和现行资金渠道,统筹考虑和落实所需经费。一一激励捐赠,广辟社会资金投入渠道。进一步完善捐赠公益性科普事业个人所得税减免政策和相关实施方法,广泛吸纳境内外机构、个人的资金支持公民科学素养建设。三)队伍建设培育专业化人才,发掘兼职人才,建立志愿者队伍,加强理论探讨,为公民科学素养建设供应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一一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和进修活动,加强业务学习,全面提升在职科学技术教化、传播与

33、普与人员的科学素养和业务水平。一一通过高等院校和有关探讨机构培育大批科学技术传播与普与特地人才;改革文博专业课程内容,为不同类型科普场馆培育适应性广泛的专业人才。一一建立有效机制和相应激励措施,充分调动在职科技工作者、高校生、探讨生和离退休科技、教化、传媒工作者等各界人士金与公民科学素养建设的主动性,发挥他们的专业和技术特长,形成一支规模宏大、素养较高的兼职人才队伍和志愿者队伍。对在公民科学素养建设中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组织予以表彰和嘉奖。一一增加科技界的责任感,支持科技专家主动参与科学教化、传播与普与,促进科学前沿学问的传播。一-开展公民科学素养建设理论探讨,加强国内外学术沟通,把握基本规律

34、和国际发展趋势,为公民科学素养建设的实践供应指导。七、蛆叙实施(一)组织导一一国务院负责领导科学素养纲要的实施工作,成立科学素养纲要实施领导小组,进行统一动员部署和检杳监督。各有关部门、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依据科学素养纲要的要求,将有关任务纳入相应工作规划和支配,充分履行相关工作职责,发挥各自优势,亲密协作,形成合力,切实推动公民科学素养建设。一一地方各级政府将公民科学素养建设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支配,将科学素养纲要的实施纳入政府的议事日程,纳入业绩考核。一一建立和完善实施科学素养纲要的工作机制。科学索养纲要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担当领导小组的口常工作,井定期向领导小组汇报。(二)监测评估制定中国公民科学索养基准。依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结合我国国情,借鉴国外相关阅历和成果,困绕公民生活和工作的实际需求,提出公民应具备的必本科学素养内容,为公民提高自身科学素养供应衡成尺度和指导,并为科学素养纲要的实施和监测评估供应依据。一一建立公民科学素养状况和科学素养纲要实施的监测指标体系,并纳入国家社会发展指标体系。一一托付有关监测评估机构对公民科学素养状况和科学素养纲要实施状况进行监测评估,并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