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市“十四五”服务业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安市“十四五”服务业发展规划.docx(3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安市“十四五”服务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广安府发2022)32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广安经开区、川渝高竹新区管委会,市直各部门,有关单位:广安市十四五服务业发展规划已经六届市政府第2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广安市人民政府2022年12月28日广安市“十四五”服务业发展规划前言在我国国民经济核算实际工作中,服务业视同为第三产业,即将服务业定义为除农业、工业、建筑业之外的其它所有产业部门。从国际发展趋势看,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达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发展服务业,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
2、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十三五以来,广安服务业发展取得了新进展,成为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改善民生的重要保障。十四五”时期,广安正处在用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机遇加快建成川渝合作示范区的关键起步期,是广安从区域边缘迈向战略前沿的关键五年。要完成这一目标,需要做大做强服务业,加快推动广安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成川渝合作示范区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广安贡献服务业力量。根据广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四川省十四五”服务业发展规划,特制订广安市十四五”服务业发展规划。本规划着眼当前服务业发展新趋势,立足广安服务业发展现状和基础,明确
3、未来一段时期服务业发展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重要举措,是指导全市服务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第一章发展环境第一节发展基础“十三五时期,广安市大力提升服务业能级、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为十四五时期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奠定坚实基础。总量增速稳步提升。十三五期间,我市服务业实现稳步快速发展,2020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650亿元,较2015年的322.1亿元翻了一番;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9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持续提高,2020年占比达到49.9%,比2()15年提高17.9个百分点,占GDP比重位居全省第8位,三次产业结构实现了由二三一向三二一”的重大转变。经济结构持
4、续优化。“十三五期间,我市借力中省重大发展战略和自身产业优势,经济结构逐步进入调整新阶段,形成了以新兴产业为引领、融合产业为支撑、传统产业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以高附加值为特征的金融、物流和科技信息等产业占比已达14.9%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传统产业通过信息化、智能化改造不断释放新动能、带来新增长,年均增速高于全市服务业增长速度。市场主体迅速扩张。截至2020年底,全市共有服务业市场主体17.1万户(企业2.1万户),占市场主体(企业)总量的88.5%(67.7%),其中限额以上商贸单位494户、规模以上服务业单位219户。发展效益不断提升。“十三五”期间,我市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撑作
5、用更加突出,已成为了税收主源头、投资主阵地、就业主渠道、发展主动力。截至2020年底,服务业税收占全市税收总额56.7%、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69.8%,服务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突出。功能载体更加完善。十三五期间,我市以城市综合体、特色商业街、产业集聚区等为支撑,融合购物社交、旅游休闲、文化创意、健康养老等服务功能,全力推进功能载体建设截至2020年底,成功培育省级服务业强县1个,服务业集聚区14个、城市综合体14个、特色商业街18条、专业(骨干)市场144个(其中年销售额上亿元市场6个),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7个。同时,中心城区服务功能更加完善,对全市经济链接引导和集聚辐
6、射能力更加突出,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总额的32.1%0改革开始续深化。十三五期间,我市放管服改革有序推进,不断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持续优化政务服务。将市场法治环境建设作为激发市场内生动力的重要支点,着力推进完善市场信用体系,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为市场体系建设提供有利的法治保障。成功争取到国家级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省级现代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乡高效配送试点、家政服务发展示范等试点示范项目,在行业领域内先行先试、大胆探索。第二节存在问题当前,广安服务业总量增速贡献均有较大突破,发展潜力、发展优势明显,但也存在不少短板,需要在“十四五期间着力解决。内生动力转换不足。从“十三五”
7、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速看,整体呈现趋势性回落,商业贸易、文化旅游等传统产业竞争更加激烈,科技服务、商务会展、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尚在培育,新旧动能亟需转换接续。产业能级有待提高。国际知名品牌、知名机构、知名企业数量不多,国际化水平不高;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相对乏力,现在还没有一个在全国全省具有品牌号召力、产业引领力的现象级产业,在创新策源上面亟需增强。消费流失较为严重。外出人口比重大,大型商业综合体、高品质商业步行街等核心商圈打造整体落后于重庆、成都、南充等地,高端消费呈外流趋势。同时,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较低、主城区常住人口较少、发展要素支撑不足等原因也对服务业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第三节发展形势“
8、十四五”时期,广安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形势面临四个方面的重大变化。从战略地位看,广安发展位势从区域边缘迈向战略前沿。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重庆都市圈发展规划的出台,标志着广安已经站在了国家战略的最前沿,从“川东一隅,变成川渝焦点。特别是重庆都市圈发展规划将广安全域纳入规划,成为目前全国唯一全域纳入跨省域都市圈的地级市。从创新驱动看,服务业已进入新技术向新服务转化的大趋势。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5G网络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推广,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持续涌现,平台经济、共享经济、体验经济蓬勃发展,传统服务行业改造升级步伐加快,新兴服务业发展规模不断壮大,服务经济发展新动能不断增强。从
9、品质服务看,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呼唤更高质量服务供给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拥有全球规模最大最具成长性的中等收入群体,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居民消费加快升级,个性化、体验式、互动式等服务消费市场具有巨大潜力、强大韧劲和旺盛活力。从产业融合看,产业深度融合将进一步激发服务业发展活力。区域产业竞争正从单个产业竞争、产业链竞争演进至产业生态竞争,价值链以制造为中心正向以服务为中心转变。制造业企业不断增加服务要素在投入和产出中的比重,从以加工组装为主向制造+服务转型,从单纯出售产品向出售产品+服务转变。制造业服务化、服务衍生制造、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总集成总承包、全生命周期管理、
10、供应链管理等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程度加深。第二章总体要求第一节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入实施同城融圈、优镇兴乡、品质主导、产业支撑四大战略,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集聚发展、融合发展、创新发展为主线,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围绕建设川渝毗邻地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打造成渝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基地、巴蜀特色消费目的地、川东渝北区域物流中心,促进广安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成川渝合作示范区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广安贡献服务业力量
11、。第二节发展原则市场主导、质效优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顺应消费新趋势,提升品质优化供给,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公平竞争中提升竞争力,推动服务精细化、管理规范化,健全服务质量治理体系,全面提升服务业发展质量和效率。创新驱动、融合发展。以创新驱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蓄势突破,激发企业创新创造功能,壮大新经济、发展新产业、推广新技术、培育新消费。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促进服务业内部有机融合,拓展服务业发展新领域。核心引领、区域协同。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牵引,以四大战略为支撑,推进“一核四极多节点协同发展,加
12、强县域服务业对接合作、资源集约共享、功能集成互动,推动区域空间布局整体优化、功能体系整体完善、发展能级整体提升。改革开放、释放活力。深化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重需求侧管理,加快服务业双向开放,大幅增加优质市场主体,以制度型开放深化服务业改革,以改革释放产业发展活力。绿色低碳、安全发展。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推动传统服务业绿色转型,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的服务经济,提升服务业绿色发展水平。强化安全底线思维,严格把好服务业领域安全关口,健全服务业源头安全治理体系,推动服务业高效安全发展。第三节发展目标顺应服务业发展趋势和规律,综合考量全市服务业发展需要和可能,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
13、全面提升广安服务业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乃至全国的竞争力、创新力和影响力,形成产业发展新格局。产业规模跃上新台阶。到2025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达到900亿元、年均增长8%。产业结构更加优化,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稳定在50%左右,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达到25%左右。核心集聚区规模进一步扩大,中心城区服务业占全市总量达40%左右。竞争优势实现新提升。到2025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800亿元,网络零售总额达到60亿元,建设重庆都市圈北部副中心。全国重要红色旅游目的地建设取得突破,基本建成文化强市旅游强市,文旅产品供给力、游客消费贡献、文旅公共服务、文旅品牌竞争力不断提升。主体
14、培育迸发新活力。到2025年,依托深化开放、制度优化及科技创新,集聚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主体,培育服务业领军企业30户以上,引进国内外知名龙头企业5家以上。加快服务外包、数字贸易主体队伍培育,建设四川省服务外包城市。广安品牌成为新名片。到2025年,在服务经济领域形成一批知晓度广、信誉度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服务品牌,通过服务认证的获证组织累计达到25家左右,培育市级及以上服务业集聚区8个以上,新制定服务业地方标准、团体标准、企业标准10个以上。专栏I“十四五”时期服务业发展主要指标序号指标名称2020年2025年目标I服务业增加值(亿元)649.2亿元900亿元左右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
15、额(亿元)549.4亿元800亿元左右3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49.9%50%左右4生产斑艮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21.9%25%左右5中心城区服务业占全市服务业比重(%)32.1%40%左右第三章产业体系坚持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并重、现代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并举,优化服务供给结构,加快建设符合发展趋势的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全面提升广安服务业发展综合竞争力。第一节做大做强生产性服务业以产业升级需求为导向,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培强做大生产性服务业,全面提升产业体系整体素质和竞争力。金融服务业。优化金融组织体系,吸引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银行、保险、证券等金
16、融机构在广安设立分支机构,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增设面向小微企业、乡村振兴、绿色金融等重点领域的专营部门。引导银行机构精准支持“十四五”重大项目建设和广安发展战略实施,加大对现代服务业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支持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断提高直接融资比例。建立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对广安市各类上市后备企业进行重点帮扶,推动企业上市培育。鼓励保险公司主动对接社会保险需求,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聚焦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建设,创新保险产品和服务,为主导产业和双创主体提供资金支持。科创服务业。制定完善支持科技服务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稳步推进科技服务业产业集聚区建设,完善省级高新区
17、产业创新孵化体系,积极引进成渝地区孵化器、众创空间布局广安,探索在成渝两地开辟科技企业异地孵化平台,发挥成渝人才、金融、市场和广安人力、土地、租金等比较优势,构建完善众创空间一孵化器一加速器一产业园”科技企业孵化体系。突出对高成长、高技术企业扶持,联合专业机构组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服务联盟,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一高新技术企业一瞪羚企业全生命周期梯次培育体系。充分借力成渝科技服务资源,组建科技服务联盟,推动科技创新券在成渝两地通用通兑。支持广安企业与成渝高校院所、高新企业联合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共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功能平台,释放产业科技创新活力。信息服务业。加强5G基站站址规划
18、和资源支持,完成5G基站建设规划并纳入各地国土空间规划。开展基于5G技术的移动电子政务网络研究及部署。鼓励通信运营商企业加快推进5G网络建设,优先推动5G网络在重要交通枢纽、重点产业园区、热门旅游景区、核心生活商圈等区域部署。到2025年,全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和创新能级迈向全省一流水平,高速、泛在、融合、智敏的高水平发展格局基本形成,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全面融入城市生产生活,新型基础设施成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城市高效治理的重要支撑。人力资源服务业。搭建多层次、多元化人力资源线上线下供需对接平台,持续开展“春风行动”高校毕业生服务月”等活动,深入实施人力资源服务促进就
19、业和助力乡村振兴专项行动,精准服务重点群体就业创业。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支持和鼓励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参与或承接公共就业、人才等人力资源服务领域相关活动和项目,扩大人力资源市场有效需求。大力发展高级人才寻访、人力资源服务外包等新兴服务项目。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支持川渝高竹新区建设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大力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商务会展服务业。积极发展检验检测认证、广告设计和12代理、管理与咨询服务、市场研究等商务服务业,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加快推动法律服务、知识产权、会计评估和会展业转型升级,打造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品牌商务服务机构。促进商务服务业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鼓励各类社会资本以独资、
20、合资、参股联营等多种形式来我市兴办商务服务企业,加快培育综合与专业性商务服务类高端智库,依法实施服务资格许可及认定,健全商务服务业职业水平评价制度,全面提升商务服务机构服务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引进培育会展策划、设计、布展企业,完善广安会展场馆建设,争取知名展会活动落地广安,办好华釜山文化旅游节、广安龙安柚文化旅游节、岳池农家文化旅游节等特色展会活动。打造云会展、云招商新平台。第二节构建现代流通服务体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先进技术和信息化为支撑,以提高效率和降低流通成本为目标,提升流通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集约化服务水平。现代物流业。畅通物流通道,积极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依托广安产业优势,整合现
21、有的公路、水路、铁路货运量,探索更灵活的集拼集运模式,推动多式联运发展,常态化运营广安港一重庆港集装箱班轮。打造物流集散地,支持华釜高兴打造川东渝北地区综合型物流基地、全国二级铁路物流节点,支持岳池发展医贸物流、前锋发展生产型物流和大宗商品仓储配送,支持广安经开区发展水运物流、打造川东北生活型物流基地,推进武胜万善物流园区建设。研究规划广安机场空港物流园、广安高铁货运物流基地、川渝高竹新区物流园区。完善城乡商贸流通体系,整合交通、邮政、快递、商贸流通、供销、物流等城乡干线资源,畅通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提高物流标准化、专业化水平,加快标准托盘(1200mm100Omm)、标准物
22、流周转箱(筐)等物流载具推广应用。引导上下游企业建立协同联动的合作机制,做大做强专业化、现代化物流市场主体,引导中小微企业做精做专物流服务,鼓励工业企业、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剥离物流业务或功能,组建专业物流企业或交由第三方物流企业。加强市场主体培育,到2025年,引进、培育国家A级及以上物流企业5家。专栏2:广安至点物流园区发展定位枣山物流园区:建设省级现代服务业(物流)集聚区,重点发展仓储S雄、流通加工、冷链物流、智慧物流等,着力打造成为川东北生活型物流基地;前锋物流园区:建设生产型物流园区,重点发展石材建材、粮食加工、蹒储运、物流综合服务等,着力打造生产型物流、大宗商品仓储配送基地;华釜高兴物
23、流园区:建设四川(高兴)煤炭储备基地,重点发展铁路物流,建成华蓑高兴铁路货场,若力打造全国二级铁路物流基地;武胜万善物流园区:建设现代物流园区,重点发展晚熟柑桔、生猪等农产品、应急物资及国家战略储备等仓储配送,若力打造重庆产业北向物资供应链和重要仓储物资集散基地.商业贸易业。加快繁荣购物消费商圈,加快推动高品质商业综合体、步行街建设,打造城市消费新地标。顺应新技14术、新物种、新潮流的快速发展趋势,引导传统商业向品牌化、智能化、连锁化转型,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推动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做强首店经济,吸引国内外一线品牌入驻广安,争取在广安设立品牌首店、旗舰店。持续改
24、善消费环境,用好放心舒心消费城市品牌。持续推动广货走四方行动,重点做好“渝见广货”等活动。专栏31.推动商业契易转型发展精品商圈建设工程。到2025年,形成营业收入超亿元级、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商圈5个,营业收入1。亿元级、具有辐射影响力的区域级高端商圈I个.特色商业步行街培育工程.持续推进市级特色商业街培育打造工作,到2025年,争取省级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I条,打造市级特色商业步行街8条.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加快推动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总结试点飒并全面推广.积极争取省级城市TU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广货走四方”行动.借助境内境外、线下线上展示展销平台,组织本地企业参加广交会
25、、加博会等国内外知名会展活动,推动广安特色产品销往全国大中城市.重点做好.广货走四方渝见广货”活动,推动广安造产品进渝入蓉,提升广安形象和广安产品区域影响力。第三节扩大社会服务有效供给积极应用现代科学信息技术,大力推广新型管理、营销和服务模式,适应生产生活需求变化,进一步完善文化教育、健康养老、家庭服务等方面的服务,全面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教育服务业O聚焦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升公共教育供给水平。多渠道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确保公办幼儿园学位数占比高于80%。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学校标准化建设,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全面消除大班额,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读入学政策措施。实施县域普通
26、高中发展提升行动,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调整优化中职学校布局和专业结构,培育一批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推进中高职衔接五年贯通培养工作。实施高等教育攻坚工程,新建(引进)本科高等学校或高职院校,鼓励广安职业技术学院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规范民办学校和校外培训机构,营造良好教育生态。构建职业教育终身学习体系,大力发展城乡社区教育,创新发展老年教育,持续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工作。专栏4:教育供给水平提升工程新(改、犷)建公办幼)痘”4所,每个乡镇办好I至2所公办幼)施。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216所,新增学位37730个,实现义务教育嬲标准化.新(扩)建普通高中
27、21所,提升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创建一批名校和示范校.新(改、扩)建中职学校5所,打造省级中职名校5所、名专业10个、名实训基地5个。新建(引进)本科高等学校或高职院校,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创建省级“双高高职学校和本科层次学校。健康服务业。加强与知名医院、科研院所合作,实施”名医带名科计划,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做强市、县骨干医院。立足自然资源、中药材种植、生物医药产业优势,引进社会资本和专业企业(机构),建设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推进医养融合发展,打造川东渝北康养高地。促进健康食品、医药制造、文体旅游、休闲养生、共享经济等业态融合,实现各大产业优势互补,跨界创新,培育发展健康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
28、养老服务业。推进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加快建设老年用品展示体验场所、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构建城市社区养老服务15分钟服务圈;力口强机构养老和农村养老服务,建设县级特困人员供养中心或功能性养老机构,全面落实农村养老巡访+互助关爱制度,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推进渝广养老服务合作,探索建立养老服务工作跨区域协作协商机制。持续抓好养老项目建设,建成运营市养老服务中心,加快推进县级养老服务项目;精心包装一批项目,加快推动广安枣山园区养老服务中心等重点项目落地落实。加强老年大学和养老服务行业协会建设,结合养老福利机构疫情防控,推进养老机构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全面推进养老机构等
29、级评定和划分,落实好运营补贴提标政策。鼓励发展智慧养老。体育服务业。增加体育资源供给,各县(市、区)建成一场两馆一中心。构建市、县、乡、村四级全民健身设施网络,常住人口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平方米。加大新建居住区配建体育设施力度,确保室内、室外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分别不低于0.1、03平方米。引导全民参与体育健身活动,建好妇女、残疾人健身站(点),满足特殊人群健身需求,持续改善各类公共体育设施无障碍条件。大力实施现有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推动县城学校体育场馆在节假日向学生免费开放。坚持举办广安国际红色马拉松赛、广安市运动会、广安市老年人体育运动会、全民健身运动会。大力发展健身跑、骑行、
30、球类、广场舞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扶持武术、太极拳、赛龙舟等民间传统运动项目,推广空竹、击剑、射箭等新型运动项目,创建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专栏5:体育基础设施补短板工程建成能满足重大赛事举办、竞技体育训练、全民健身和带动体育产业发展的体育基础ig施项目68个.县县建成“一场两馆一中心,适当配建体育综合体、体育公园、健身步道、健身路径、中心场镇健身中心和社区健身中心,常住人口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平方米。文化服务业。培育扶持群众文艺院团,加强对民营文艺团体的规范指导,增强市场活力;推动专业艺术团体与文旅企业合作,鼓励打造一批旅游演艺项目;举办文创产品大赛,以赛促创;支持文艺院团、文艺
31、工作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线上展演。聚焦乡村振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主题,创作一批反映广安发展、地域文化、城市精神和历史文化的艺术作品;积极组织参与重大艺术节会活动,遴选一批文艺精品参加各级赛事。加快市本级五馆一院、县级四馆建设,补齐文化设施短板;加强广播电视传输覆盖基础设施建设,策划举办周末大舞台、邓小平故里文化惠民券”等品牌活动。加强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水平。第四节提高居民服务质量适应群众对生活服务便利化的新要求,引导居民服务规范发展,全面提升服务品质和消费满意度。旅游服务业。依托三山两江自然生态优势,着力打造华釜山、广安区协兴镇、明月山、渠江沿线四大民宿集
32、群,重点以民宿产业为核心构筑华釜山居美好生活”品牌。依托大华釜山良好的自然生态和丰富锢泉、温泉资源,整合优势资源,创新打造一批康养旅游度假区,培育中医药、温泉疗养、德泉养生、水上运动等一批康养旅游品牌。积极争创一批国家级(省级)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做活红色研学产业。依托武胜火锅文化产业园、雪花啤酒、前锋花椒加工、前锋松针制茶、安泰丝绸、广安盐皮蛋、岳池米粉等,打造一批工业旅游产品,争创一批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家政服务业O加大家政服务品牌培育力度,支持州姐妹邻家小妹”等家政服务企业做大做强。推动家政服务标准化建设和标准体系框架建设,支持社会资本投资家政服务,促进中小家政企业专业化、特色化发展。支持广
33、安家政行业协会建设,制定推广行业标准,加强规范化和职业化建设,加大对家政服务人员培训的支持力度,推动家政服务行业示范创建,逐步完善示范评价标准体系。促进家政兴农,引导贫困劳动力从事家政服务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家政行业诚信体系建设。房地产服务业。强化住房居住属性,满足不同区域、不同层次居民的多元化住房需求,加快推动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节能环保型住宅,打造新型住宅产业链。建立健全房地产领域长效机制,持续加强商品房交易过程监管和房地产市场秩序专项整治o积极推进物业行业的标准化建设,鼓励社会投资兴办物业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物
34、业服务效率,延伸服务领域,促进物业服务专业化、信息化、多元化。第四章空间布局按照城市功能优化和空间布局规划导向,着力构建”一核、四极、多节点”的服务业空间格局,形成点线串联、功能辐射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网络。第一节充分发挥主城区核心引领作用支持广安区发挥核心引擎功能,优先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等新兴服务业,引育结合加快商业载体能级提升,加快推动老旧商圈、步行街改造提升,强化城市公园、广场建设和城市文化、精神展示,完善城市配套设施,提升城市服务水平,全面锻造凝练城市文脉、城市品牌,增强主城区能级。支持广安区全域开展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鼓励吾悦广场、加德天街等新兴高品质综合体打造商旅文一体的
35、城市新IP,鼓励“一品天下特色商业街项目培育和发展服务业新业态,联动新老城区服务业发展。支持前锋区加快发展家居、鞋服等配套产业,建设川渝轻纺产业园。支持中心城区引领广安经济发展,整合广安区、前锋区、广安经开区力量,形成产业发展集聚集合、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的发展态势,提升广安中心城区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中的坐标等级,进一步加深与成都都市圈、重庆都市圈的战略合作。支持中心城区统筹引进培育一批服务业龙头企业,进一步改善服务业商业业态,提升服务业产业品质,打响服务业品牌名气,进一步提升服务业承载力和吸附力,辐射带动市螃济发展,打造重庆都市圈北部副中心。第二节支持四极打造特色服务业支
36、持岳池县、武胜县、邻水县、华釜市立足区位优势、资源禀赋、产业规模,发展特色服务业。支持岳池县发展中医药康养、文化旅游、人力资源服务等产业,武胜县做强商文旅融合、电商直播、工业旅游等产业,邻水县发展工业研发设计、文化旅游、商业贸易等产业,华釜市发展现代物流、休闲旅游等产业。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工程,鼓励中心乡镇因地制宜建设商贸重镇、文旅小镇、康养基地、物流节点等,打造县域经济副中心。重点支持10个中心镇发展服务业特色产业,到2025年争创商贸、文旅等省级特色小镇10个。第三节发挥服务业集聚区的关键节点作用大力推进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市级服务业集聚区培育建设,推动建设一批高质量商圈、商业综合体、专业市场
37、等产业集聚载体和集聚区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增强服务业集聚示范效应,提升产业竞争力,力争到2025年创建省级、市级服务业集聚区8个。支持前锋区、枣山园区依托商业贸易、现代物流等产业集聚发展优势,积极承接成渝两地现代服务业产业转移,推动前锋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广安智慧物流产业园等建设。支持实施邓小平故里旅游景区提质工程,加快推进小平干部学院改扩建工程,盘活闲置商业资产,重点发展文化旅游、教育培训I、特色餐饮住宿等产业;支持官盛新区、广安现代服务业园区等加快发展。支持各县(市、区)、广安经开区围绕、自身禀赋、产业发展、居民需求,培育壮大一批特色服务业集聚区。支持川渝高竹新区在一体规划、设施互联、产业共
38、兴、园区共建、环境共治、利益共享等领域先行先试、率先突破,有效承接重庆中心城区功能疏解,示范引领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第五章创新驱动第一节提升服务业新技术转化效能大力推动现代服务业数字化网络化转型,以大数据促进服务业上下游、产供销协同联动,构建线上线下联动服务网络。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引导企业加大新技术的研发投入,加快科技成果市场化转化。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创22新型企业、产业龙头企业建立创新平台,牵头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并承担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畅通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应用渠道,构建市县两级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区域服务机构的联动机制,积极推进全市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努力实现产业化。鼓励行业协会发
39、挥纽带桥梁作用,引导整合资源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开展关键共性技术开发应用。树立市场需求核心价值链,鼓励企业对服务工艺进行创新,适应服务多元化、专业化、精细化、个性化发展要求。鼓励挖掘、保护、传承、发展传统技艺,支持传统工匠利用新技术开发、弘扬传统工艺。第二节促进新业态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鼓励企业通过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并购整合、跨界应用、异业联盟、集成创新等方式,打破传统产业结构和价值链条,推动交叉领域多点突破、融合互动和跨界发展。鼓励服务业多领域、多行业进行整合集成,顺应数字经济快速发展趋势,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服务领域的创新应用为基础,衍生叠加出新的服务环节和服务活动,推动创意设计、网络视听、
40、数字娱乐、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知识产权服务、人力资源服务、征信服务、检验检测、精准营销、远程医疗、智慧社区(商圈)等新兴服务行业迅速成长,创造更高的服务价值,在服务业发展中占据更大空间。第三节鼓励新模式开辟新市场支持企业根据市场需求科学细化分析利用,积极开拓个性化的专业服务产品O鼓励服务业企业开展体验式消费服务、群体共享式消费服务、个性需求定制服务,推动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服务市场;支持发展综合型、特色型服务在线平台,全方位提升服务能力和用户体验。推动实体企业运用5G、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优化服务体验,积极发展智慧商圈、智慧社区、智慧城市,支持传统服务场所向消费、体验、社交综
41、合场景转变。鼓励生活性服务企业利用闲置资源,依托已有电商平台或自有服务平台,积极开展共享经济实践和线上线下融合创新加快社会服务业创新发展,推动健康物联网、医养融合平台建设,打造综合健康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平台教育、虚拟学校等新教育方式,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第六章融合发展第一节促进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快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建设,推动制造业龙头企业向技术研发、工业设计、采购分销、生产控制、营运管理、售后服务等环节延伸,全面提升产业链条价值、核心环节能级和产品技术含量。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鼓励有条件的制造业企业向一体化服务总集成总承包商转变。以大型服务平台为基础,促进大数据、云计算、新能源等
42、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发展智能制造、网络化协同制造、24创新设计等新的制造模式,鼓励发展服务外包、服务定制等新模式新业态,推动生产、服务、消费深度融合。用好华釜山三线军工等工业遗产资源,把历史保护、文脉挖掘、旅游开发等有机融合,积极推动广安与重庆工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鼓励服务企业开展批量定制服务,利用信息传输、营销渠道、创意设计等优势,向制造环节拓展业务。第二节促进服务业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围绕商贸流通、休闲旅游、数字信息、综合服务等方面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加快农业生产服务业发展,鼓励新型经营主体编制重要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
43、支持新成果转化、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应用。加快构建现代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为主体的产业化联合体,推进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推动物流渠道向最后一公里延伸。支持山水景观、历史传承、地域人文、乡村美食等文化资源与果蔬采摘、农事体验等休闲活动有机结合,通过新媒体手段宣传培育网红打卡点,丰富农家乐和民宿经济。用好电商进农村项目,大力培育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和企业,扩大优质特色农产品网络销售。鼓励文化旅游、创意孵化、医疗康养、餐饮娱乐等产业向农村进一步延伸。第三节促进服务业内部多行业跨界深度融合顺应消费升级、产业融合和生产生活多样化趋势,推
44、进服务业内部领域交叉渗透和资源整合。大力发展“商贸+”物流+金融+科技+”等,实现业态创新、功能完善和环节重组,通过产业互融促进现代服务业聚变发展。支持服务企业拓展经营领域,发挥平台型企业的引领作用,推动服务业集群集聚发展,培育一批跨区域、跨行业的综合型企业集团或产业联盟。支持跨区域服务业集聚区联动发展、融合发展,进一步丰富服务功能,提升产业能级。第七章品质提升第一节壮大市场主体大力扶持服务业重点企业龙头企业,积极引进行业头部企业。加强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提供信息咨询、市场开拓、技术支持等方面的服务,引导和扶持中小微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积极培育行业小巨人、隐形冠军企业。加大对行业
45、商协会的政策扶持,指导商协会规范发展,支持具备条件的行业建立商协会,切实发挥商协会在行业发展和规范管理中的作用。全面落实各级关于企业培育政策措施,着力推动个转企小升规企上市和主辅分离,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升规入统,支持有潜力的在库企业转型提质,鼓励更多的服务业企业改股上市,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市场主体。第二节扩大消费供给打造消费升级新载体,大力推进连锁经营,优化服务网点,鼓励改造老旧门店,发展品牌连锁,培育新零售模式,打造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持续优化消费结构,充分利用元旦、春节、五一、中秋、国庆等节假日,引导商贸流通企业开展形式多样的消费促进活动,拓宽假日消费空间。聚焦餐饮、电商、汽
46、车、家居建材等重点领域,举办系列专业性、综合性展会,推动大宗消费和重点消费。加快构建夜食、夜景、夜游、夜购、夜娱”等多种消费业态融合发展的夜间经济体系,激发消费潜力,扩大消费总量,打造夜广安”品牌。支持各大商圈提档升级,引导中高端消费回流。激发农村市场活力,依托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项目建设,进一步提高农村电商覆盖面,健全农村商业网点。第三节提升标准质量落实政府主导制定标准与市场自主制定标准协同发展、协调配套的新型标准体系,鼓励企业制定和实施高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鼓励岳池电工、华釜建工等优势产业探索依规建立行业服务标准,将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专利技术向标准转化。引导服务业市场主体与第三方认
47、证机构依法共同推行国家和相关行业服务认证标准,鼓励研发新兴服务领域相关标准并开展认证准则备案。指导企业加强全程质量控制,建立服务质量自我评估与公开承诺制度,主动发布服务质量标准、质量状况报告。鼓励企业申报争创高新技术企业质量奖顿标志产品”飞物质文化遗产老字号。第四节打造知名品牌引导服务业企业增强品牌意识,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国内竞争力的“广安服务知名品牌。鼓励服务业企业争创“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中华老字号中国质量奖天府质量奖四川老字号旅游名牌”等品牌,鼓励中小企业开展品牌孵化,支持大型企业争取、培育知名服务品牌。引导服务业企业运用品牌培育的标准,健全品牌营运管理体系。鼓励行业协
48、会在品牌培育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打造高质量公共品牌,推动广安服务品牌走出去。第八章开放促进第一节打造高能级开放平台建设四川自贸试验区广安协同改革先行区,积极承接四J1.1.自贸试验区省级管理权限下放,开展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试验。巩固提升广安经开区、华釜市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和前锋区、岳池县、邻水县省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集聚发展优势产业。用好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为企业发展开放型经济提供人财物支持。用好外贸公用保税仓,积极申建保税物流中心,打造无水港。加强与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重庆两江新区、重庆临空经济示范区等国家级平台协同开放,提升开放合作水平。第二节构建开放型产业体系围绕绿色化工、电子信息、纺织服装、汽摩、医药等优势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引进和培育生产型外贸企业,培强育优进出口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跨境电商,实施跨境电商高境电商特色产业带。鼓励建设每外仓”、商品贸易平台、展示中心、分拨中心、服务平台等国际营销网络,促进广安工农业产品建立稳定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