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篇)民主党派人士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心得体会(精选版).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756367 上传时间:2024-12-18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2.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篇)民主党派人士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心得体会(精选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10篇)民主党派人士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心得体会(精选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10篇)民主党派人士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心得体会(精选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10篇)民主党派人士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心得体会(精选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10篇)民主党派人士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心得体会(精选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篇)民主党派人士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心得体会(精选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篇)民主党派人士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心得体会(精选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民主党派人士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心得体会(共10篇)目录篇一、民主党派人士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心得体会2篇二、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3篇三、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心得体会.9篇四、理论学习中心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交流发言10篇五、2024年传达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时的讲话提纲12篇六、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传达稿17篇七、二十届三中全会心得体会24篇八、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27篇九、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29篇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应知应会学习宣讲提纲31篇一、民主党派人士学习二十届三中全

2、会精神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心得体会2024年7月15-18日召开的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是一次历史性的重要会议。会议公报围绕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对建国八十周年提出了更具有阶段性、时代性和引领性的建设目标。这些目标更为系统,更具有时代性,尊重人民当家作主,尊重基层原始创新,为未来五年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勾勒出了景象清晰,任务明确的工作蓝图。首先,7个“贯彻的原则”为进一步领会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指明了规则和道路,这七个方面中加入了“坚持系统观念”这个科学性概念,说明未来五年的发展必将更加注重全国一盘棋的整体观,这对各项目标的落实要求提出了更为科学的思考维度。其

3、次,在描述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中,用了13个具体的内容,将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进行详细分解,同时还提出了2个全会强调,为中国式现代化明确了党的领导和和平发展两个重要特点。这两个“会议强调”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明确了性质。第三,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14个系统部署中,体现出了系统性和制度性的双重特点,这样的部署进一步提升了改革的有序性、科学性与可操作性,为落实各项任务目标提供了理论保证。我相信未来五年即从现在到二O二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八十周年之际,中国的“十五五”规划必将有崭新面貌,向世界人民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全新面貌,展现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带来的丰硕成果,人民生活水平更加幸福,社会建设水平更加健

4、全,国内外交流更具活力,经济发展有了新质生产力的赋能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新动力!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参政党成员,二十届三中全会带给我的是一份新的学习机会,一种新的思考视角,一份新的历史使命。从这次全会公报中,我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生命力越来越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建设脚部越来越紧。未来五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一战线事业也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新的履职使命,新的任务挑战。我想,这是每一名参政党成员都应该义不容辞承担下来的,回顾历史,铭记先贤,走好我们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行的每一步,就是走好我们自己的人生道路。篇二、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2024年7月15

5、日至18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在北京召开,重点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对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体部署。2023年4月21日,北京中南海,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二十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会议全面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进程,深刻指出:“新时代IO年,我们推动的改革是全方位、深层次、根本性的,取得的成就是历史性、革命性、开创性的。”十多年砥砺奋进,绘出一个民族向上生长的脉络,见证新时代迈向更广阔天地的伟大变革。从判断我国经济发展处在“三期叠加”阶段、提出“新常态”,到部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再到作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

6、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习近平总书记敏锐把握发展之变,以改革引领新时代中国经济变革。,质量变革,一一“三去一降一补”深入推进,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制造等多个领域取得新突破,新旧动能加速转换;”效率变革”一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素市场化改革等牢牢抓住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这个核心问题,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为显著;“动力变革”一一从“破四唯”“立新标”,以“揭榜挂帅”“赛马制”支持科学家大胆探索,到坚持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创新活力不断迸发、科技新成果层出不穷;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锚定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断开辟新空间、提供新

7、动能、创造新条件,中国经济在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上行稳致远。“我们推进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让国家变得更加富强、让社会变得更加公平正义、让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J这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拳拳赤子之心,也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成绩单。以改革促脱贫攻坚,建立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机制,创造了8年间让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伟大奇迹,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以改革解急难愁盼,取消实行多年的药品和耗材加成,建立集采制度,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下大力气啃“硬骨头”,破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难题;以改革护社会公平,从努力让每个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到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生动诠释“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

8、之大者、以改革汇民智民意,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让群众智慧广泛纳入决策程序,“小院议事厅”“居民智囊团”等议事平台让人民当家作主落地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20(X)多个改革方案,大写的“人”字贯穿始终,书写着人民至上的新篇章。从监察法通过施行,到国家和省、市、县四级监察委员会组建完成,再到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等配套法规制定出台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从试点到全面推开,实现从监督“狭义政府”到“广义政府”的转变,改革形成的制度优势逐步转化为治理效能。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抓住“关键点二文化体制改革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

9、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工作体系,不断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市场体系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大大激发;避免“碎片化工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摒弃旧有思路,组建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建立实施中央环保督察、河湖长制,出台“史上最严”环保法,以一系列系统集成的举措使美丽中国蔚为大观;善打“组合拳二行政体制改革以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为突破口,大幅削减行政审批事项,全面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全面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制度,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更好发挥政府管理服务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部署全面依法治国,

10、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作出13方面制度安排。全面深化改革始终突出制度建设这条主线,不断健全制度框架,筑牢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创新重要制度,构建起制度建设的“四梁八柱”。扩大开放之门,走稳改革之路。实施外商投资法,修订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持续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吸引和利用外资力度不断加大,中国开放的“磁力”日益增强;从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到广交会、进博会、服贸会、消博会等组成的“展会矩阵”,中国开放的“舞台”越来越大;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约30%,出口全球占比保持约14%的较高水平,是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中国开放的“分

11、量”越来越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开放新机制加快建设,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稳步推进,中国正以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能。放眼世界,没有哪个国家和政党,能在这么短时间内推动这么大范围、这么大规模、这么大力度的改革,也没有哪个国家和政党,能在改革进程中实现这样的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党的二十大,开启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站在新起点,发展面临新的困难挑战:向外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地缘政治形势严峻;向内看,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仍面临挑战,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尚未根本解决;向未来,新一轮科技浪潮扑面而来,大国博弈和

12、竞争空前激烈站在新起点,改革到了新的重要时期: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通过改革让新质生产力活力迸发;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通过改革畅通经济循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需要通过改革更好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参与全球竞争,需要以改革促创新,赢得发展主动权新的历史关头,需要新的思考谋划。党的二十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利用各种方式深入调查研究,思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问题;在多个重要场合,阐明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考量。2024年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济南主持召开企业和专家座谈会。在听取大家的发言后,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从“紧扣改革主题”“突出改革重点”“把牢价值取向”“讲求方式方法”四个

13、方面,就如何擘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宏伟蓝图作出战略指引。一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理念一变天地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必须开阔视野、打开格局。解放思想是前提,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的总开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是解放思想的必然结果,也是解放思想的重要基础。凝聚改革共识,激发社会活力,将为新征程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源源动力。一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14、,必须坚持科学的方法论。改革,不仅要系统集成、协同发力,更要抓住关键、精准发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牵住“牛鼻子”。总书记深刻指出,“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要从现实需要出发,从最紧迫的事情抓越”,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主攻方向。一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改革,就是调整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的部分。发展新质生产力,正引导中国开启以创新和科技进步赋能经济发展的变革之旅。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是发展命题,也是改革命题。关键是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让各类

15、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46年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11年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而今迈步从头越。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即将召开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必将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又一座标注时代的里程碑。篇三、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心得体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深入研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议题上,展现出了非凡的深远意义。此次会议让我对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在新时代的征程中,面对层出不穷的新情况与新挑战,唯有不断深化改革,才能引领国家实现全面而持续地发展。三中全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改革蓝图进行了总体部署,为

16、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同时也为我们每一个人注入了坚定的信心。作为社会的一员,我将积极学习并领会会议精神,将其融入到日常的工作与生活中,以实际行动支持和参与改革,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我坚信,通过一系列有力的改革举措,中国将在经济、社会等多个领域取得新的辉煌成就,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篇四、理论学习中心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交流发言同志们:7月15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开幕。这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对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广大党员干部要不断把稳

17、前行之舵、荡开为民之桨、扬起奋进之帆,以劈波斩浪的勇气和力量,让中国式现代化这艘“巍巍巨轮”在新时代的浪潮中乘风破浪。把稳前行之“舵”,锚定富强民主伟大目标,百折不挠、一往无前。前进的道路没有一帆风顺,越是前景光明,越要居安思危。发展理念是否顺应时代潮流、是否能够推动发展,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事业的成败。回答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这个重大问题,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深刻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成为21世纪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旗帜。广大党员干部应当深

18、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持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让真理武装头脑、指引理想、铸牢忠诚,胸怀“国之大者”,在自己工作的“主战场”百折不挠、一往无前,唱响“为党尽忠、为国尽职、为民尽责”的时代最强音。荡开为民之“桨”,共期繁荣昌盛美好未来,乘风破浪、高歌猛进。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中国式现代化融贯东西先进经验、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需

19、要、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旨归,是“民本”思想的当代传承,是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成果,为“中国之治”写下了生动注脚。广大党员干部要心怀“国之大者”,始终坚持事事以人民为先、处处为人民着想,主动深入艰苦地区、复杂环境和基层一线,聚焦群众关心关切的热点、难题、堵点和重要民生领域,在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政于民中做到深入了解察实情、开动脑子出实招、脚踏实地干实事、攻坚克难创实绩,将“民生堵点”变成“民生亮点”,把人民的“急难愁盼”抓在手上、放在心上,争做履行职责、为民服务的领头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不竭动力。扬起奋进之“帆”,勇破艰难险阻重重巨浪

20、,破浪前行、敢为人先。前进的道路没有捷径可走,唯有奋进拼搏才能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不断开新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我们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决定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成与败。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广大党员干部要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把每一项工作任务都当成是对自身的考验,统筹好“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与“完成工作任务”之间的内在关系,在做实做好做细

21、“分内事”中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同时,要勇于到“风浪”里去闯、到“急流”中去拼,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难都能凝起势、聚起能,都能保持主动争先、一往无前的奋进姿态,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闯出新局面、打开新天地。篇五、2024年传达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时的讲话提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于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在京召开,大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这是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世界观察中国、读懂中国的重要窗口。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对于经历由富而强四十多年历程的中国而言,它是特征、是气象、是共识,也是动力。在这一轮全球竞合的时代场景下,全面深化改革,正为中

22、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中高速增长阶段的新常态,在这一背景下,*既面临着产业层次不高、资源要素短缺、公共服务能力薄弱等旧常态下累积起来的矛盾与难题,也面临着新常态下如何从粗放到集约、从注重规模到讲求效益的发展方式转变的新要求。对此,我们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关于谋求改革新成效的最新部署,思考改革、聚焦改革,正确处理好全面改革与重点改革、规定工作与自选动作的关系,努力把潜在动力转化为加快发展的现实生产力,进一步通过改革构建新常态下*发展的新优势。一、准确理解新常态,找准*未来发展的新动力。新常态是相对于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是一种趋势性、不可逆

23、转的发展状态,意味着中国经济已进入一个与过去40多年高速增长期不同的新阶段。从宏观形势来看,新常态下无论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收入结构还是需求结构都发生了明显变化,一产、二产占比逐渐降低,三产比重持续上升,企业在国民财富中占比降低、个人收入增加,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此消彼长,这些变化深刻地影响了未来经济发展形态。但是,在全国经济总体上呈现出新特征、新常态的同时,对具体的市、县区域经济来讲,由于受资源禀赋、区位条件、传统文化、产业基础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具有面上新常态下共性特征的同时,依然会体现出各自的发展特色。因此,不能错误地理解,在新常态下,各个地方发展的动力都主要靠服务业、靠消费

24、拉动,工业特别是制造业不再是经济发展的主引擎,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都要让位于消费。特别是对于*这样发展依然不充分、工业化程度低、城镇化水平不高(20*年只有50.7%)、人力资源充沛、土地开发强度不高(只有17.6%,全省平均21%)的地方来分析,工业突破、投资拉动依然是我们经济工作的主抓手、牛鼻子。因此,大力发展工业、有力有序推进城镇化和着力提升中心城区辐射带动作用,将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所在,而且相对于*发展现状来说,这种动力还没有充分显现出来,更多的是一种潜在的动力,需要借助于改革来催化和激发。二、聚焦改革发力点,全力打造未来发展新优势。市委书记*指出:“谋求改革新成效关键要找准

25、改革发力点、突破口。”我们将立足*实际,紧紧围绕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打造区域次中心三大领域定向发力、挖掘潜力,构建未来发展新优势。以大力发展制造业激发工业发展活力,着力打造发展新优势的强大引擎。制造业作为工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能促进一产发展、又能带动三产繁荣。放眼世界,美国制造业回归、德国等国家以制造业立国,从国内看,天津以滨海新区建设推动了市域经济跨越赶超、沿海部分地区因制造业外迁导致经济空心化并出现衰退,这些都说明“经济越发展、工业作用越下降”只是一种误区。对于*来说,就是要立足资源禀赋,利用好发展空间让工业经济充分发展。因此,我们将始终把改革的着力点放在抓好工业突破上,在主导产业、园

26、区经济、招商方式、科技创新等方面下功夫,激发工业经济发展潜力,不断强化工业经济对经济发展的牵引作用。以推进城镇化来释放后发优势,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李强总理强调,新型城镇化是未来发展的动力源泉。当前,*农村发展基础薄弱,投入较少、建设和发展水平较低,城镇化空间巨大、前景广阔,必将为扩大消费和投资需求提供强大、持久的动力。对于*而言,农村发展就像是一个大项目,后发优势明显,将其作为未来的重要增长点来打造,既是一个社会课题,也是一个经济课题,当务之急是加快推进已经破题的镇村体系、村庄布局规划、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试点、农村建设用地布局优化试点、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支撵体系及试点办法筝改革

27、步伐,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一体化进程,激发农村发展活力。以区域次中心定位加快县城建设,努力构建资源要素富集高地。古今中外的实践证明,没有一座实力强大的城市不足以带动一个区域发展。根据*省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规划(20*2030年)相关政策,我们将以推动撤县设市为契机,把全力打造区域次中心作为中心县城发展的战略定位,同时也是我们改革的一个发力点,下一步重点在城市内涵式发展、建设与管理体制机制完善、文化旅游培育、城市特质塑造等方面下功夫,为工业化发展提供支撑,为农村人口进城入镇创造条件,也为服务业发展和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提供载体平台,对内形成引领带动全县发展的向心力,对外成为集聚产

28、业、人才、资本等资源要素的发展高地,真正把县城建设成为宜居宜游宜业的美丽城市。三、强化干部队伍建设,切实保障改革动力充分释放。改革的落实关乎成败,成败的主要因素在于人,关键在干部队伍。*近年来的改革与发展培养了一批干部,也锻造了一支队伍,但也不可否认,*干部队伍整体素养还难以满足新常态下改革创新、推动发展的要求。在新常态下,同样是抓工业、抓投资,但我们碰到的困难、问题会与过去截然不同,我们的路径选择、政策方向和工作的具体举措也需要跟着调整,尤其是既要努力防止工业和投资因国家宏观调控转向强化供给管理而“躺枪”受伤,又要努力抢抓国家系列“滴灌”政策的红利。所以,毫无疑问,在新常态下*改革与发展的道

29、路更加崎岖、任务更为艰巨。我们将把强化干部队伍建设、着力提升干部综合素养作为保障改革顺利推进的决定因素,努力做好干部管理的文章。让各级干部想干事、想改革,牢固树立“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须有我”的政绩观,坚持“*北全面争第一、全省年年有进位”目标定位,大力弘扬责任文化,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考核体系,引导各级干部务实苦干,好字当头、稳中求快,能快则快,做到降速不降压、换挡不降档,确保第一档。让各级干部会干事、会改革,针对*干部的实际情况,以问题为导向组织相关专题,开展大规模、有深度、成系统、针对性的干部培训、轮训,把干部逼向书本,逼向实践,不断提升干部能力和水平,真正做到“既能上得厅堂,又能下得厨房”

30、。让各级干部不出事、敢改革,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以规范镇村干部行为作为突破口规范各级干部选拔任用与管理,引导他们规矩办事、依法办事,不拘常例、不违常情,努力形成干净做人、干净做事的一种常态。篇六、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传达稿同志们:根据会议安排,下面由我传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总书记受中央政治局委托所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全会充分肯定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高度评价新时代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

31、研究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和人民群众新期待,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全会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进一

32、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注重系统集成、突出重点和改革实效,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全会指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2035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到

33、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要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聚焦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聚焦建设美丽中国,聚焦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聚焦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到202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八十周年时,完成本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全会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总结和运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贯彻“六个坚持”原则,即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系统观念。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做出系统部署,强调了14个重点领

34、域的工作要求,即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持续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提高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水平。全会提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必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

35、创新活力。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要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全会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完善发展服务业体制机制,健全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全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

36、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全会提出,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必须完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要完善国家战略规划体系和政策统筹协调机制,深化财税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全会提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必须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要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全会提出,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

37、。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要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深化外贸体制和外商投资、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全会提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把人民当家作主具体、现实体现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要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建设,健全协商民主机制,健全基层民主制度,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全会提出,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必须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要深化立法领域改革,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健全公正执法司法体制机制,

38、完善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机制,加强涉外法治建设。全会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要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全会提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完善就业优先政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全会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

39、生的现代化。必须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要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健全绿色低或发展机制。全会提出,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必须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完善维护国家安全体制机制,切实保障国家长治久安。要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完善公共安全治理机制,健全社会治理体系,完善涉外国家安全机制。全会提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深入实施改革强军战略。要完善人民军队领导管理体制机制,深化联合作战体系改革,深化跨军地改革。全会强调,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必须

40、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保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高度自觉,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不断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要坚持党中央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了重要讲话。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所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习近平就决定(讨论稿)向全

41、会作了说明。全会充分肯定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一致认为,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中央政治局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和安全,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推动和谋划全面深化改革,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不断加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切实抓好民生保障和生态环境保护,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有力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继续推进港澳工作和对台工作,深入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一以贯之推进全面从严

42、治党,实现经济回升向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全会高度评价新时代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研究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民主,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聚焦建设美丽中国,聚焦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聚焦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到二O二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八十周年时,完成本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全会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总结和运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

43、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贯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系统观念等原则。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做出系统部署,强调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持续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提高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水平。全会提出,

44、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必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更好维护市场秩序、弥补市场失灵,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要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全会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化供给侧结

45、构性改革,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完善发展服务业体制机制,健全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全会梃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全会提出,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必须完善宏观调

46、控制度体系,统筹推进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要完善国家战略规划体系和政策统筹协调机制,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全会提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必须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要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全会提出,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扩大国际

47、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要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深化外贸体制改革,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全会梃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和完善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重要政治制度,丰富各层级民主形式,把人民当家作主具体、现实体现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要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建设,健全协商民主机制,健全基层民主制度,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全会提出,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必须全面贯彻实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协同推进立法、执法、司法、

48、守法各环节改革,健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障机制,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要深化立法领域改革,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健全公正执法司法体制机制,完善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机制,加强涉外法治建设。全会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培育形成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要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全会提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

49、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完善就业优先政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全会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要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全会提出,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必须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完善维护国家安全体制机制,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