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毛概重点章节知识点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毛概重点章节知识点整理.docx(1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第一节工、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获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主线因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到一点,就是高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现代中国发展进步B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H旗帜3、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首要问题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发明性地摸索和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B党、如何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如何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积累了重要B历史经验。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概
2、念: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理论基本: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0科学继承时代背景:对国际形势和时代特性的科学把握历史根据:对国内外建设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经验0科学总结现实根据:对国内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最广大人民共同愿望0科学结识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涉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设社
3、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0继承和发展第二节1、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H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有关中国革命和建设对BB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2、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H过程。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萌芽阶段。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开始形成。遵义会议后来,走向成熟1945,中共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引思想解放战争时期恶化新中国成立后来,继续和发展3、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种重大理论成果4、时代背景: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和无产阶级革命B时代主题实践基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第三节
4、1、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时代背景: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0主题历史和现实根据: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背面的历史经验,国内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B实践理论基本: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过程:1978年,党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由此开创国内历史发展0新时期1982年,党十二大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命题1987年,党十三大第一次比较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种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构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0社会主义理论”0轮廓1992年,党
5、十四大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日勺重要内容作了系统概括,指出这个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0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0一系列问题1997年,党十五大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拟定为党的指引思想,并写入党章。1999年,载入宪法2、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现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性相结合B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0历史条件下得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第四节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B继承和发展,反映了现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
6、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规定,是加强和改善党B建设、推动国内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B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时代背景: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实践基本: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摸索。现实根据:党B建设面临B新形势新任务,PS:党必须解决的两大历史性课题进一步提高党B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0能力过程:(1) 2月,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时,第一次提出“三个代表”B规定。(2) 7月,江泽民在纪念建党80周年大会上发言,全民论述了“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和基本内容。(3) 11月,江泽民在党
7、的J十六大报告中进一步论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历史地位、精神实质和指引意义,阐明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线规定。(4)党的十六大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引思想并写进了党章,又写进了宪法3、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4、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在于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于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于坚持执政为民第五节1、科学发展观,是对中国共产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有关发展的重要思想B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有关发展的世界观和措施论丛J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
8、学理论,是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引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0重要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进一步分析国内发展的阶段性特性,总结国内发展实践,精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规定提出来的。2、科学发展观0形成主线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现实基本:国内在新世纪阶段B阶段性特性。重要借鉴:现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过程:(1)10月,党B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有关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增进经济社会和人B全面发展。(这是第一次提到科学发展观)(2)9月
9、,党的J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有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B决定,把树立贯彻科学发展观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B重要内容。(3),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有关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种五年规划0建议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4)3月,全国人大十届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种五年规划纲要核心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5),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深刻论述了科学发展观日勺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主线规定,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第二节1、党时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
10、是,在实践中检查真理和发展真理。2、”一种中心,三个着眼于:一一坚持以国内改革开发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0实践和新B发展。3、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目前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会主义初级阶段。4、在理论与实际的关系上,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曾经存在过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从课本出发,靠照搬照抄马克思列宁主义词句解决问题的教条主义;另一种是从狭隘经验出发,轻视科学理论B指引作用,满足于一得之功和一孔之见的经验主义。5、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一要吃透理论,二要弄清实际6、1941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明确界定了实事
11、求是B科学含义:“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7、实事求是内在地涉及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查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本;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B主线途径和措施;在实践中检查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8、由于实事求是是党日勺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我们一般把党日勺思想路线简要概括为“实事求是”,把党0思想路线称作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第三章:新民主义革命理论第二节1、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第一次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B科学概
12、念和总路线B内容2、1948年,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发言中完整地表述了总路线时内容,即无产阶级领导B,人民大众B,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主义B革命。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帝国主义是首要对象;封建主义是重要对象官僚资本主义是依托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运用国家政权力量而发展起来0买办0封建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4、新民主主义革命B动力:中国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农民阶级是中国革命主力军,贫农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都市小资产阶级涉及广大的知识分子、小商人、手工业者和自由职业者是中国革命0动力之一4.民族资产阶级虽具有两面性但仍是革命B力量之一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无产阶级
13、及其政党的领导6、新民主主义革命B性质和前程: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前程是社会主义7、在党的历史上,“左”倾教条主义的“一次革命论B错误在于。只看到了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联系,而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革命B区别。而右的“二次革命论”aJ错误在于,只看到了民主革命和社会革命的区别,而没看到两个革命阶段0联系。8、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日勺核心问题。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主线口勺标志是革命口勺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9、中国无产阶级具有自身的特点和长处:一是从诞生之日起就身受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产阶级
14、的三重压迫,这些压迫的严重性和残酷性,是世界各民族中少见的,这就形成了中国无产阶级坚强口勺斗争性和彻底的革命性。二是它分布集中,有助于无产阶级队伍的组织和团结,有助于革命思想的传播和形成强大的革命力量。三是它大部分出身于破产的农民,和农民有着天然於)联系,使无产阶级便于和农民结成密切的联盟,共同团结战斗。10、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处在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革命的领导力量是中国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一中国共产党;革命的指引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的前程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11、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新
15、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性质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仍然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范畴;社会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它所要实现的目的是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和改造小生产的私有制。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又是互相联系、紧密衔接的,中间不容横插一种资产阶级专政。“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日勺必然趋势。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第一节1、1953.6毛泽东正式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同年12月形成完整表述:在一种相称长的时期内,逐渐实现国家0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渐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党在过渡时期的J总路线时实质:
16、就是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成为国内国家和社会B唯一的经济基本。2、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B社会主义改造。它们之间互相联系,不可分离,可以比方为鸟的“主体”和“两翼”。“一化”是“主体”,“三改”是“两翼”,两者互相增进,相辅相成3、逐渐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体。4、过渡时期总路线实现B也许性:第一、国内已有了相称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第二、土地改革完毕后,为发展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广大农民具有走互助合伙道路的规定;第三、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在合理调节工商业的过程中,浮现
17、了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统购包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档到高档0国家资本主义形式;第四、当时的国际形势也有助于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主线任务第二节1、邓小平提出了有关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后达到共同富裕。2、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在论述如何才干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问题时,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这个概念。3、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了有关社会主义本质的出名论断4、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第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概括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第二,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突出了最后达到共同
18、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的目的。5、社会主义本质理论B重要意义第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结识提高到一种新的科学水平。第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对摸索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第三节1、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建设0主线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规定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B深刻总结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2、1992年邓小平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0出名论断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第一节1、从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毕算起,到21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
19、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2,邓小平曾指出“不够格”-重要指物质技术基本方面不够格,也表目前社会经济制度和上层建筑方面的不成熟不完善。3、如何结识国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近代中国特殊B历史条件,决定了国内只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B旧中国,通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现实B国情决定,国内的生产力和科技、教育还比较落后,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尚有很长的路要走,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诸多方面存在的许多问题也不是短时期可以解决0当今世界生产力迅猛发展,我们所要实现的J现代化,肩负着更为艰巨、复杂的任务4、为什么要牢固树立初级阶段长期性的观点?有助于我们从主线上克服暴躁情绪,克服多种超越阶段B错误观
20、念和政策,坚持党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大纲、基本经验和各方面的方针政策,埋头苦干、脚踏实地的完毕初级阶段的各项任务,不断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第一节1、改革开放的背景:国内: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都遭受严重挫折和损失。当时,整个政治局面处在一种混乱状态;经济状况事实上是处在缓慢发展和停滞状态,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沿。国际环境:20世纪70年代末作出世界范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发展,国内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0国际竞争压力。2、改革开放的目的: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
21、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推动国内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引领现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善党B建设,保持和发展党0先进性,保证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3、对改革开放0结识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它不是对原有经济体制0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其进行主线性的变革。它从主线上变化束缚国内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布满生机和活力B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的革命,但它不是一种阶级推翻另一种阶级意义上的J革命,不与否认我们已经建立起来B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而是社会主义制度0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
22、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摸索,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第二节1、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2、党在解决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方面积累起来的经验和重要原则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互相协调和互相增进把改革0力度、发展0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0限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解决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第八章第四节1、,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增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规定“好”与“快”有机结合B因素是以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经济发展获得的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为前提的也是进一步发展B迫切规定并不意味着发展速度问题无足轻重3、创新是一种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种国家
23、兴旺发达时不竭动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核心。4、为什么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不仅是提高国内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并且也是贯彻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0重大举措,是解决国内目前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急切规定。只有通过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国内经济增长从资源依赖型转向创新驱动型,才干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和可持续增长,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5、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B跨越式发展
24、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节产业构造、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省型、环境和谐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6、创新必须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将来”0指引方针。7、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核心,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本。8、国内建设创新型国家0总体目0到,使国内的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科技增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明显增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0
25、支撑。基本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明显增强,获得一批在世界上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称为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基本。9、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增进科技成果向实现生产力转化,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10、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要做到“两个坚持”和“三个转变”,即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0方针,增进经济增长由重要依托投资、出口拉动向依托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重要依托第二产业带动向依托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重要依托增长物质资源消耗向重要依托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11、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
26、工业化道路,就是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增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污染环境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足发挥0新型工业化路子。12、十七大报告从国内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第九章第二节1、法治进程:1956年,人大提出要制定法律。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来,邓小平强调和注重法治建设。十三届四中全会,江泽民发展了邓小平有关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B思想。1996年2月提出依法治国的思想。十五大论述了依法治国B含义,把依法治国拟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方略。1999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把依法治国方略以主线大法的形式确立下来。2、
27、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0领导下,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渐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变化而变化,不因领导人见解和注意力的变化而变化。3、依法治国的主体:党领导下B人民群众(即党领导人民实行依法治国)依法治国的客体: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社会事务所依之法:宪法和法律4、为什么要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0重大转变,有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主线保证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依法治国
28、是国家长治久安的J重要保障第十章第三节1、如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以发明生产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要0精神文化产品为目的,增进文化事业全面繁华和文化产业迅速发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在核心环节上实现新突破。2、经营性文化产业日勺主线任务就是繁华文化市场,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第十一章第一节1、我们所要建设0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布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2、精
29、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必须把握如下几种方面:对的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对的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对的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第十二章第一节1、新民主主义革命日勺胜利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扫清了障碍,社会主义制度日勺建立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J重要起点,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开创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B崭新局面2、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任务。国家aJ完全统一是民族复兴日勺重要标志,没有国家0完全统一,就没有完全意义上分民族复兴。第十三章第一节1、对和平发展道路B结识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是一
30、条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发展道路中国和平发展B道路,是一条敢于参与经济全球化而又坚持广泛合伙、互利共赢的发展道路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老式的必然选择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B必然选择2、和平、发展、开放、合伙、和谐、共赢是我们的主张、我们的理念、我们的原则、我们B追求。3、中国外交政策0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增进共同发展第二节1、如何维护世界和平,增进共同发展发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维护世界多样性,增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树立新的安全观念,努力营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推动建设持久
31、和平与共同繁华B和谐世界2、新安全观的核心: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3、外交工作布局:大国是核心,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本,多边是舞台。第十四章第一节1、劳动、知识、人才、发明,四者是一种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劳动在其中居于核心和基本的地位知识是发明财富的重要资源,但它只有通过劳动者、劳动资料,才干形成实际B财富;人才是知识资源的载体,人才的本质在于发明性。发明自身就是一种劳动,发明过程即是劳动者最大限度地发挥聪颖才干的过程。2、在“四个尊重”中,核心是尊重劳动。3、为什么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发明?是时代发展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B新规定。是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规定的具体体现。目0在于最广泛充足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党获得取之不尽0力量源泉。有助于增强全社会B发明活力,形成万众一心共创伟业B生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