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安全综合应急预案.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27696 上传时间:2022-07-2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54.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安全综合应急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生产安全综合应急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生产安全综合应急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生产安全综合应急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生产安全综合应急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产安全综合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安全综合应急预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生产安全综合应急预案1 .总则1.1 应急预案的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XXXX生产、贮存过程中所发生的火灾、触电、灼烫、机械伤害、起重伤害、物体打击、高处坠落、车辆伤害、中毒和窒息等事故的应急响应及处置。1.2 响应分级1)响应原则(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充分发挥从业人员自我防护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专业救援力量的骨干作用。(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本公司事故应急办统一领导下,各级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突发事故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各级要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责任主体的职责,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和应急工

2、作机制。(3)充分准备,科学救援采用先进技术,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实行科学民主决策C采用先进的救援装备和技术,增强应急救援能力,确保应急救援的科学、有效。(4)预防为主,平战结合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好预防、预测和预警工作。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储备、队伍建设、装备完善、预案演练等工作。2)响应分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对于生产安全事故的分级:根据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IOO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

3、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IoO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IOOO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4) 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IOOo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按照事故灾难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结合XXXXXXXX实际,将事故应急响应分为两级响应:I级响应:发生一般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Il级响应:未造成人员重伤、死亡或直接经济损失较小的生产安全事故。2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2.1 应急组织机构XXXXXXXXXXX

4、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队伍:应急总指挥:XXX抢险抢修组:XX、XXX后勤保障组:XXX警戒疏散组:XXX应急救援队伍在应急总指挥的领导下,由抢险抢修组、后勤保障组和警戒疏散组组成。应急总指挥不在时由抢险抢修组组长XX履行响应应急救援职责。应急组织机构图如下图2,1-1:图2.1-1应急组织体系图2.2 构成单位应急处置职责D总指挥职责:(1)发生事故,启动公司级应急响应程序时,负责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指令;(2)组织指挥应急队伍实施救援行动;(3)判断是否可能或已经发生重大事故,是否要求应急服务机构帮助,并实施应急预案;(4)继续调查和评估事故的可能发展方向,以预测事故的发展过程;(5)指导危险

5、设施的全部或部分停止运行,下达全部或部分人员撤离的指令;(6)向上级汇报和友邻单位通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7)与消防部门、地方政府和政府安全监督管理人员保持密切联系;(8)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等;(9)在事故紧急状态结束之后,安排恢复受事故影响地区的正常秩序。2)抢险抢修组职责:(1)事故发生接到命令后,迅速到达事故现场,根据指挥组的命令,在可保抢险人员自身安全前提下,利用现场自救设施,积极展开自救活动,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并力争将事故消灭在发生的初期。如果事故发展较快,无法控制时,立即将情况汇报给应急总指挥,由应急总指挥向外部救援力量求援。(2)利用公司应

6、急设施、器材实施初始事故的应急救援。(3)尽可能清除事故现场可能引起事故扩大的事、物。(4)切断可能受事故涉及的设备电源、气源等。(5)公安消防人员或外部专业救援人员到达后,搞好协调与联系。3)后勤保障组职责:(1)负责应急状态下应急物资的供应保障,如设备零配件、工具、沙袋、铁锹、水泥、防护用品等。(2)组织救护人员、器材进入指定地点。(3)抢救现场受伤人员至安全地带并实施现场急救,如伤势严重,迅速联系120t将伤员送往医院。(4)负责应急抢险过程中的通讯联络协调,主要为保证通讯畅通,负责各小组之间的协调以及与外部机构联系、协调。(5)提供在发生事故时现场救援人员所需物资、器材的保障工作;并组

7、织好事故现场的通信联系、人员撤离、安置,以及车辆的调配等保障工作。4)警戒疏散组职责:负责布置安全警戒,保证现场井然有序;实行交通管制,保证现场道路畅通;加强保卫工作,禁止无关人员、车辆通行;紧急情况下的人员疏散。5)专家组在公司应急总指挥领导下开展工作,主要职责如下:(1)为现场应急工作提出应急救援方案、建议和技术支持;(2)参与制定应急救援预案;(3)负责公司应急总指挥交办的其他任务。6)事故调查职责由应急总指挥、各应急救援队伍负责人联合负责:(1)查明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过程和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情况;(2)确定生产安全事故的性质和责任者,提出对生产安全事故有关责任单位或责任者的处理意

8、见和提出防范措施的建议;(3)向派出调查组的人民政府或安应急管理部门提交参与事故调查全体成员签名的生产安全事故调查报告书,若调查组成员有不同意见的,应当具体注明。注:企业赋予生产现场负责人在遇到险情时第一时间下达停产撤人命令的直接决策权和指挥权。3应急响应3.1 信息报告3.1.1 信息接报1)信息接受与通报突发事故时,事故现场第一发现人立即通过固定电话或移动电话向应急总指挥报告。汇报的内容主要包括事故发生的类型、地点及严重程度,判断事故发生的趋势和可能影响的区域。内部通报的程序为:事故现场第一发现人T应急总指挥一应急小组组长T兼职应急救援人员。公司应急值守电话:XXXXXX2)信息上报事故发

9、生后,公司应急总指挥(本单位应急总指挥即主要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尽快以电话方式向上级应急管理部门报告。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直接向上级应急管理部门报告。报告和通报的信息内容如下:(1)发生事故的单位、时间、地点;(2)事故类型及现场情况;(3)事故伤亡情况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4)事故的简要经过、涉及的危险物料名称、性质、数量;(5)事故发展趋势,事故现场风向、可能的影响范围、后果,现场人员和附近人口的分布,其他有关事故应急救援的情况;(6)事故现场采取的应急救援措施和应急抢救处置的情况,事故的可控情况及消除和控制所需的处理时间等;(7)事故初步原因判断;(8)需要

10、启动厂外应急救援的事宜;(9)事故报告人所在单位、姓名、职务和电话联系方式。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及时补报。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3)信息传递事故发生后,由应急总指挥通过电话、互联网、人员信息传递等通讯手段,迅速向周边企业、单位通报事故简况,提醒其做好预防准备,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3.1.2 信息处置与研判1)应急响应启动的程序和方式根据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控制事态的能力,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应急响应启动的程序和方式如下:表3.11应急响应启动的程序和方式事故性质事故等级影响范围可控性响应分级启动条件备注企业职工伤亡事故一般事故及以上全

11、厂不可控I级响应应急总指挥决策或事故信息达到响应启动条件未造成人员重伤、死亡或直接经济损失较小的生产安全事故事故所在区域可控Il级响应应急总指挥决策或事故信息达到响应启动条件火灾事故一般事故及以上全厂以及厂外不可控I级响应应急总指挥决策或事故信息达到响应启动条件未造成人员重伤、死亡或直接经济损失较小的生产安全事故事故所在区域可控Il级响应应急总指挥决策或事故信息达到响应启动条件2)若未达到响应启动条件,应急总指挥可作出预警启动的决策,各应急小组要做好响应准备,实时跟踪事态发展。3)响应启动后,各应急小组应注意跟踪事态发展,科学分析处置需求,及时调整响应级别,避免响应不足或过度响应。3.2 预警

12、3.2.1 预警启动依据事故的性质,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的判定结果,发出相应的预警信息,预警信息发布的渠道、方式和内容如下表所示:表3.21预警信息发布的渠道、方式和内容事故性质事故级别预警级别预警信息发布的方式/渠道预警信息内容企业职工伤亡事故一般事故及以上I级电话、人员通知预警信息包括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预警级别、警示事项、事态发展、相关措施等未造成人员重伤、死亡或直接经济损失较小的生产安全事故级电话、人员通知火灾事故一般事故及以上I级电话、人员通知未造成人员重伤、死亡或直接经济损失较小的生产安全事故级电话、人员通知3.2.2 响应准备1)应急救援队伍响应准备工作各应

13、急小组成员在接到预警信息后,立即开始进行人员集结;遇夜间事故,所有应急小组成员在单位内备值,做到随叫随到,随时准备执行应急响应程序。2)应急救援物资、装备的准备预警信息发布后,后勤保障组针对各级预警级别对救援物资、装备进行调配,一般防护用具,如口罩、手套等,可由应急人员所在部门自行提供C需要专用防护用具或防护用具数量不够时,从仓库中调拨,涉及人员应本着“安全大于一切”的原则,从快从简办理手续,及时将防护用具分发到救援人员的手中,以免耽误救援工作的开展。需要调动其它单位资源时,及时与外单位进行沟通,随时准备支援事故救援。3)后勤保障的准备工作预警信息发布后,视事故性质确保事故现场的供水、供电等供

14、应。为应急人员准备足够的饮水、食物。需要夜间值守的,还需准备相应的休息用房。4)通信保障的准备工作预警信息发布后,在满足一般语音通信的需求的同时,还要针对可能的图像、视频通信的特殊需求,准备相应的通信器材。323预警解除当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相关危险因素和隐患得到有效控制或消除,经应急总指挥评估符合预警接触条件时,应及时解除预警。生产安全事故预警解除的条件是:D伤病员全部得到救治,原患者病情稳定;2)事故及相关危害因素得到有效控制,隐患得到有效控制或消除;3)经外部专家分析评估认为可解除预警。3.3 响应启动按照事故灾难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结合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以及XX

15、XXXXXXXXX实际,将事故应急响应分为两级响应。对于先期处置未能有效控制事态的生产安全事故,要及时启动相应等级的应急响应,响应启动后,程序性工作(包括应急会议召开、信息上报、资源协调、信息公开、后勤及财力保障工作等),具体如下:3.3.1 确定响应级别按照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本单位将事故应急响应分成不同的等级。具体的等级划分如下表:表3.31应急响应级别对应表事故性质影响范围及事故危害事故级别应急响应级别备注企业职工伤亡事故一般事故及以上I级I级以影响范围作为定级主要因素,事故损失情况作为定级参考因素未造成人员重伤、死亡或直接经济损失较小的生产安全事故Il级Il级火灾事故一般事故及

16、以上I级I级未造成人员重伤、死亡或直接经济损失较小的生产安全事故Il级Il级3.3.2应急响应程序应急响应启动后的程序性工作如下:表3.3-2应急响应程序性工作表事故性质影响范围及事故危害应急响应级别应急响应程序响应措施未造成人员重伤、死亡或直接经济损失较小的生产安全事故Il级召开应急会议应急总指挥和各应急小组成员在最短时间内召开现场碰头会,应急总指挥和各应急小组成员核实事故灾害性质、发生部位、事故范围、受害人员分布。根据不同的事故性质、类型、应急救援物资以及先期开展救援的情况,启动响应的专项应急预案或综合预案。信息上报1)根据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的原则,单位主要负责人为信息送的第一

17、责任人。本单位内发生或者可能发生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生产安全事故,都应立即向上级应急管理部门报告。2)事故发生后,单位主要负责人第一时间向上级应急管理部门报告事故信息,最迟不得超过事发后或接报信息后Ih,紧急情况下要在30分钟内报送,为组织事故性质影响范围及事故危害应急响应级别应急响应程序响应措施力量救援、避免事态扩大嬴得时间。3)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应包含且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事件起因和性质、事发地点、基本过程、已造成的后果、影响范围、处置情况、初步原因分析、事件发展趋势、拟采取措施、需要政府机构帮助解决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建议等。对部分信息暂时不详的,可先报告当前基本状况,随后作进一步送。4

18、)加大信息报送频次,初报可先电话报送,事发后2小时内必须以书面形式续报。要密切跟踪事态进展,全面掌握相关情况,当形势有新变化、处置有新需求时应立即报送,如无特殊情况,可以实行一日一报。事件处置结束后,要及时报送对事件的综合性评估,着重分析事发原因和应急处置各个环节的经验与不足。资源协调应急总指挥根据救援需要具体协调,发布调集相应的安全防护装备的指示,后勤保障组根据应急总指挥的指示,立即调配公司相应的应急救援物资运往事故区域,需要调动其它单位(部门)资源时,及时请示应急总指挥,支援事故救援。在紧急状态下,可直接向上级部门汇报。信息公开1)新闻发言人本单位对外信息发布由主要负责人负责。2)信息发布

19、原则发布的信息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内容详实、及时准确。3)信息发布形式主要包括接受记者采访、举行信息发布会、向媒体提供信息稿件等。后勤及财力保1)本单位财务部门从安全生产费用中列支相关应急救援资金,以保障事故发生后有一定的经费能够及时应用到应急抢险中。在响应过程中,财务部门及时调用资金,用于应急救援物资的采购。2)在响应过程中,后勤保障组在遇停电、停水的情况下,准备足够数量和照度的应急照明灯具;现场准备足够的饮用水和食物供应急救援人员食用。一般事故及以上I级召开应急会议在Il级响应的基础上增加如下程序:1)当事故无法控制的情况下,本单位在开展先期处置时,要立即向上级应急管理

20、、消防等部门和友邻单位通报事故情况,请求救援。2)外部救援力量到达后,应急总指挥应与外部各类应急救援力量召开应急会议,做好外部救援力量决策和技术支持的辅助工作。本单位应急救援力量在外部各类应急救援力量统一领导下开展应急救援工作。信息上报同H级响应事故性质影响范围及事故危害应急响应级别应急响应程序响应措施资源协调同Il级响应信息公开同Il级响应后勤及财力保同Il级响应3.4应急处置3.4.1警戒疏散1)疏散警戒组到达现场后,迅速地、正确的引导外来人员和非应急救援人员有序地向本单位紧急疏散集合点撤离。2)做好人员的清点工作,记录所有到达安全区的人员,并根据外来人员登记表、员工出勤表等确定事发现场人

21、员名单,判断是否有被困人员。342人员搜救疏散警戒组在清点人数后,判断有被困人员,应立即报告应急总指挥,应急总指挥要尽快通过移动电话等手段确定人员被困位置,制定安全行进(搜救)路线,迅速组织开展救援工作,积极抢救被困遇险人员。若事故超出本单位救援能力应立即请求上级消防部门的支援C搜救人员应充分了解火灾地点、火灾类型、火源位置、事故范围、遇险人员数量及分布位置、厂房或建筑的破坏程度,以及现场抢险队伍和应急装备情况。根据需要,增调现场抢险队伍、装备和专家等救援资源。搜救人员穿戴好防火服、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等装备,按制定好的行进路线进行搜救。各应急救援小组要采取措施控制火灾现场火势、烟雾的蔓延,为人员

22、搜救创造条件,保证搜救人员的安全。若火势增大危及搜救人员安全时,搜救人员应及时撤离,等待消防部门的支援C1.1.1 43医疗救治若事故造成、员伤亡,后勤保障组要做好卫生应急救援,有效处置,及时送往医院救治。事故应急救援结束后,还要及时跟进伤员治疗情况,保证受伤人员得到有效救治。3.4.4 现场监测若有危险化学品XXXX或其他有毒有害物质泄漏,后勤保障组应协助化验室人员对周边水环境进行监测,对事故现场进行摄像或拍照。化验室人员应根据本单位现有的仪器、设备,并根据事故区域的情况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作出定性、定量分析,从而确定污染物的浓度、污染的范围及其可能带来的危害。现场监测过程中,若本单位监测人

23、员或设备不能完全满足监测需要,要立即向应急总指挥报告,由应急总指挥向上级环境部门请求支援。有限空间中毒窒息事故时,后勤保障组应使用便携式测氧仪对有限空间内的氧含量进行监测,并将监测数据及时传达给抢险抢修组。3.4.5 技术支持应急专家到达事故现场后,及时分析事故的特征、影响程度、发展趋势,进行救援风险评估,从技术的角度向现场应急总指挥或应急救援小组提出事故处置要点及防护措施等建议。3.4.6 工程抢险1)事故发生后,抢险抢修组根据需要配戴专业防护装备,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严格执行抢险人员进入和离开现场规定。2)抢险抢修组到达现场后,根据现场事故情况,按现场处置方案和有关规定施救,在保证抢险人员自

24、身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本单位现场应急救援设施、器材进行先期处置,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并力争将事故消灭在发生的初期。如果事态发展较快,无法控制时,立即将情况汇报给应急总指挥。3)当事态无法控制时,应急总指挥下达全部或部分应急人员撤离的指令,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和友邻单位通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3.4.7 环境保护D对于火灾事故抢险产生的消防废水,通过现有事故应急池收集系统,消防废水排入厂区事故应急池内储存。事故应急池内废水回用到生产或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2)事故现场发生化学品泄漏事故后,尽可能控制和缩小已排出的污染物的扩散、蔓延范围,把突发环境事件危害降低到最小程度.如果现场

25、备有有效的堵漏工具或设备,操作人员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堵漏,及时对现场泄漏物进行收容,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地面泄漏物的处置方法主要有:围堤堵截,然后用移动泵泵入应急池或容器内收集;充分利用厂区现有事故应急水收集系统,将泄漏物赶入应急系统的沟槽内,使其自流进入厂区事故应急池。泄漏物收容后,由于事故现场还有污染物残留,应用大量清水对地面进行冲洗,冲洗废水排入事故应急池。事故应急池内废水回用到生产或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3.5应急支援当事故无法控制的情况下,应急总指挥下达全部或部分人员撤离的指令,向上级应急管理、消防等部门和友邻单位通报事故情况,请求救援。在外部救援力量到达前应保持与各部门和友邻

26、单位的应急联动,应急总指挥应将最新的事故信息、事故研判情况和先期处置的情况报送给各类应急救援力量,保证其能做好应急救援准备C外部各类应急救援力量有加强信息共享、灾情联合研判、应急相应协调配合等应急联动要求时,本单位应急救援组织应积极配合,做好外部救援力量决策和技术支持等辅助工作。外部救援力量到达后,应急总指挥负责迎接并引导各类外部救援力量进入事故现场,负责协调现场救援人员所需物资、器材的保障工作。本单位应急救援力量在外部各类应急救援力量统一领导下开展应急救援工作。3.6响应终止当事故得以控制,事故现场安全环境符合有关标准,事故导致的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消除后,经应急总指挥批准后,现场应急结束。应

27、急解除判别标准:1)事故现场得以控制,环境处置符合国家及地方政府的有关标准;2)危害已经消除,对周边地区构成的威胁已经得到排除;3)现场抢救活动(包括搜救、险情及隐患的排除等)已经结束,被紧急疏散的人员已经得到良好的安置或已经安全返回原地C4后期处置1)污染物处理事故应急救援过程中所使用的灭火药剂及其他化学物质应经化学处理后,经化验达到中性,并无残留有毒物质后,方可冲洗排入事故收集池,回用于生产。2)事故后果影响消除对事故发生现场开展全面安全检查,排查安全隐患,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杜绝类似事故发生的可能。同时,对事故发生的后果进行评估,消除各类影响正常生产秩序的负面消极因素。3)生产秩序恢复应

28、急结束后,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恢复生产秩序。确认事故现场无隐患后,事故发生部门调整人员,对生产设备进行检查、调试,尽快恢复生产,尽可能的降低事故损失。4)人员安置应急结束后,本单位负责人应第一时间对于事故受灾人员进行妥善安置,伤者及时送院治疗,死者及时联系家属,进行善后工作。对于现场其他企业职工,根据其实际情况,进行安排,在本单位恢复生产之前,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保障本单位职工的合法权益和基本生活需要。在本单位作出恢复生产决议前,应提前通知职工,与职工做好沟通,并积极采纳职工意见。5)善后赔偿成立事故调查小组,根据事故调查报告确定的责任分担,开展善后赔偿工作,保证伤者及时得到治疗,保证死亡职工

29、得到善后处理,积极协助开展保险理赔,使受灾人员得到合理、妥善安排。5应急保障5.1 通信与信息保障本单位必须保证应急救援所需的通信设备、工具。各应急救援机构人员以及当地医院、救援机构、有关政府部门的通信联系方式和方法应及时公布。具体通信联系方式见本预案附件。5.2 应急队伍保障本单位必须根据生产实际,建立各类事故应急救援小分队。应按照应急预案体系建立健全应急指挥、通信系统和应急工作责任制,形成简明有效的指挥和工作协调机制;并按“平战结合要求,组织、训练好专兼职应急队伍。同时根据人员的实际变动情况,每年适时调整应急救援小分队成员,确保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的落实;应急救援组织组成具体见本预案附件。5.3 物资装备保障本单位配备有应急报警系统、急救设备、应急照明及动力、逃生工具、消防器材、通讯及运输设备,建立应急救援设施清单,安排专人进行管理,明确应急物资和装备的类型、数量、性能、存储地点、运输及使用条件,每月进行检查,补充、更新。本单位应急物资装备具体见本报告附件。5.4 其他保障D经费保障本单位应建立有效机制,保证急救援专项经费来源,设立5万元的经费,且经费只能用于应急物资装备保障、人员培训保障和应急预案演练保障。2)交通保障本单位应根据自身生产场所地理位置、周边环境和危险源的情况,确定交通路线、交通路线和最近的医疗机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