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知识产权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嘉兴市知识产权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2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嘉兴市知徂产权发展“十四五”规划为全面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强市战略,大力提升我市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水平,努力成为展示创新型国家和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成效的“重要窗口”中“最精彩知识产权板块”,根据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浙江省“十四五”知识产权发展规划以及嘉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要求,制定本规划。一、嘉兴市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基础与机遇挑战(一)“十三五”期间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成效“十三五”期间,嘉兴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知识产权工作的一系列重要部署,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取得新进展,“每万人发明专利拥
2、有量”等10项关键性指标的平均实现率为145.4%,“十三五”规划既定的发展目标如期完成,部分指标居于全省领先地位。知识产权制度政策更加完备。知识产权机构改革顺利完成,专利、商标、商业秘密、地理标志实现集中统一管理。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全面强化知识产权工作的意见,县(市、区)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先后出台了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资助、质押、保险以及纠纷调解等多项规范性文件,完善了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的政策措施。知识产权创造活力得以激发。“十三五”期间,我市新增专利申请190919件、新增专利授权121274件,其中新增发明专利申请52211件、新增发明专利授权11521件;全市有效
3、发明专利拥有量20022件,列全省第三;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41.7件,列全省第二;PCT国际专利年申请达到255件。至“十三五”末,全市累计注册核准商标209664件,突破二十万大关,申请国际注册商标累计3398件;获得中国驰名商标25件、浙江省著名商标254件,嘉兴市著名商标806件;全市共拥有证明商标19件,集体商标63件,其中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集体商标18件。作品著作权年登记量达2000件。知识产权运用工作取得突破。“十三五”期间,全市专利权、商标权质押融资金额超过110亿元,专利权转让、许可数量累计超L5万件;区域公用品牌实现产值超300亿元,实现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集体商标农产品产值
4、超30亿元;大力推进全国专利保险示范工作,企业购买专利保险的保障金额近12.5亿元。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明显加强。建成嘉兴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浙江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嘉善分中心以及桐乡、海宁两家知识产权快速维权援助中心。“红船”“南湖红船”等特定名词列入禁用字永久保护。知识产权、市场监管、文化新闻出版、公安等部门经常性联合开展“亮剑”“铁拳”等专项行动,知识产权部门与法院建立了知识产权纠纷诉调对接机制以加强知识产权行政和司法保护的衔接。全市法院共受理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0.7万件,审结0.6万件;累计查办商标行政违法案件1556件,罚没0.95亿元;处理专利侵权纠纷案件1955件,调处电商专利侵权纠
5、纷6000余件。知识产权管理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建立了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以及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示范)县(市、区)、省知识产权示范县(市、区)、市知识产权示范镇(街道)三级区域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体系。2019年10月,经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批准在嘉兴设立商标申请受理点。五年来,全市已有国家知识产权强县示范县2家、试点县3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33家、省专利示范企业93家、市级专利示范企业330家;省商标品牌示范县(市、区)2家、省商标品牌示范乡镇(街道)10家、省商标品牌示范企业26家;建成商标品牌服务指导站14家,拥有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17个、制造业区域公用品牌2个。知识产权人
6、才培养持续优化。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人才引进培育机制,五年来,全市共组织开展知识产权培训班200多期,培训L5万余人次。支持嘉兴学院设立了知识产权本科专业开展知识产权学历教育。表1.知识产权“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指标2015年实际值2020年目标值2020年实际值技术市场成交额(亿元)11.520100完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年度金额(亿元)1.51555完成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件)7.382041.7完成发明专利年授权量(件)118425004733完成PCT年专利申请量(件)102150255完成指标2015年实际值2020年目标值2020年实际值各级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个)483
7、700820完成专利行政案件结案率(%)95%95%95%完成专利保险投保数(件)91500500完成有效注册商标量(万件)7.8819完成中国驰名商标累计拥有量(件)212525完成(二)“十四五”期间知识产权事业发展面临的机遇放眼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加快对世界的重塑,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知识产权国际环境、发展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签署,中国在融入和构建国际知识产权保护新秩序中将扮演重要角色,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正在形成,知识产权事业面临重大发展机遇。新一轮全球科创要素和高科技企业加速向我国
8、、特别是长三角地区转移聚集,要求嘉兴知识产权事业继续走在前列。“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向“第二个百年”目标奋进的第一个五年,是浙江省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建设征程的新起点,是嘉兴市建设“五彩嘉兴”、“重要窗口”中最精彩板块、共同富裕典范城市的关键五年。“十四五”期间,嘉兴应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坚定不移实施知识产权强市战略,坚持问题和效果导向,持之以恒抓好知识产权治理体系建设,不断深化知识产权“一件事”集成改革和数字化转型,促进知识产权整体水平上新的台阶。(三)“十四五”期间知识产权事业发展面临的挑战总体来看,我市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仍然存在短板,面临挑战
9、,主要体现在:知识产权整体质量有待提升。知识产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不够高、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力不够大,企业研发中原始创新投入不够足,知识产权创造激励机制有待完善,标准必要专利、基础研发专利、高价值专利偏少,知名品牌的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精品版权仍然偏少。知识产权保护环境有待优化。知识产权维权赔偿低、取证难、周期长、效果差等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侵犯商业秘密、互联网知识产权等新业态侵权情况仍未得到有效遏制,知识产权执法处罚措施不够、侵权惩戒不足,创新主体海外维权还比较困难,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体系还不健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仍然不够完善。知识产权运营体系有待完善。知识产权运营机制仍然不成熟,存在平
10、台数量不足、转化渠道不畅、运营效率和效益不高等问题。企业对知识产权仍停留在被动保护层面,缺乏知识产权管理、运营和布局等主动意识。知识产权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不够明显,不能有效挖掘和满足专利权的许可需求。知识产权证券化体制机制仍待完善。知识产权服务水平较低、服务人才紧缺。嘉兴高端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数量偏少,有资质的专利代理机构缺乏,知识产权服务业整体水平还有待提升。全市的知识产权专业服务人员稀缺,目前高校对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偏重理论轻务实,呈现出学难致用、供需脱节的瓶颈,难以满足知识产权发展的需求。二、总体要求与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
11、关于知识产权的决策部署,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大力弘扬红船精神和新时代嘉兴人文精神,深入实施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首位战略,以标杆型知识产权强市建设为统领,以知识产权数量增多、结构优化、运用活跃、保护有力、形象优良为目标,大力提升知识产权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在长三角区域中知识产权领域的话语权和竞争力,以更多担当、更大作为的勇气打造高质量知识产权强市高地,为奋力打造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中“最精彩知识产权板块”做出新的贡献。(二)基本要求聚焦重点,系统协调。系统谋划知识产权强市重大政策举措,探索知识产权工作新理念和新模式,厚植知识产权发展新优势,培育经济发
12、展新动能,保障创新者的合法权益,激发市场主体的创造活力和全社会的创新热情。质量第一,注重效益。坚持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导向,鼓励更多政策、资源向高价值知识产权倾斜。科学制定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实现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高价值知识产权倍增计划,促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高效益运用,为建设共同富裕典范城市、夯实共同富裕物质基础贡献力量。法治保障,严格保护。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加强联动执法运行机制,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法治化水平,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既要严格保护知识产权,又要确保公共利益和激励创新兼得。创新引领,体现担当。围绕打造省区域创新体系副中心目标,协同推进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成果转
13、化,构建新时代知识产权强市指标体系,在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方面大胆探索,研究制订落实知识产权强市、强区、强县和强企战略实施意见,形成中国典范、嘉兴特色的知识产权强市战略。(三)发展目标聚焦G60科创走廊、高新园区、产业集聚区、小微企业园区“一廊三区”主战场,不断强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不断夯实知识产权对重大战略的支撑,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在激发创新活力、促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积极作用。到2025年,嘉兴市知识产权创造质量、运用效益、保护效果、管理水平、服务能力和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参与全球化竞争能力进一步增强,知识产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更
14、加明显,示范性高质量知识产权强市高地基本建成。知识产权创造从数量取胜向质量提升转变。以核心专利、知名品牌、精品版权、专有技术推动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优化,推进区域经济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2%o形成至少5个支撑产业发展和国际竞争的高价值专利组合。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6万件,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8件,有效马德里国际注册商标拥有量达到500件,中国驰名商标拥有量达到30件,地理标志有效量达到26件。知识产权运用跻身长三角先进行列。乌镇互联网知识产权营运中心建设完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持续增长,知识产权交易许可大幅提升,到2025年,专
15、利权转让、许可数量达1万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达200亿元。以知识产权运用促进“乡村振兴”,地理标志农产品产值达到50亿元。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得以全面加强。全面提升知识产权保护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实施最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不断提高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和司法保护能力。加大重点领域和新兴业态知识产权违法处罚力度,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快速维权援助体系,实现知识产权纠纷调处化解组织、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县(市、区)全覆盖,建立与知识产权市场价值相适应的侵权损害赔偿标准。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不断优化,打造互联网知识产权纠纷解决的优选地。知识产权服务水平有较大提升。加大对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运营机构的支持力度,
16、发挥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区的辐射作用,促进高端知识产权服务与区域产业融合发展,引导服务机构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服务,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新增知识产权服务机构IOO家。提升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服务质量,新增一批品牌服务机构,组建嘉兴市知识产权协会、推动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参与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实施知识产权强企工程,新培育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300家,新增贯标企业100家。知识产权人才缺口有较大缓解。完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机制,支持嘉兴学院办好知识产权学院和知识产权本科专业,加强嘉兴市知识产权智库建设,优化知识产权职称评定,吸引全球知识产权人才落户嘉兴,新增知识产权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专门
17、人才100名,其中新增知识产权代理人、律师不少于50名。表2.“十四五”时期知识产权发展主要指标一级指标序号二级指标2020年实际值2025年目标值指标属性量多数增1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万件)22.6预期性2地理标志有效量(件)1726预期性3省级及以上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家)13预期性4省级及以上品牌指导服务站(家)1430预期性5省级及以上商业秘密保护示范区(家)15预期性结构优化6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件)9.218预期性7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有效发明专利数量(万件)0.50.9预期性级标一指序号二级指标2020年实际值2025年目标值指标属性8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件)255400
18、预期性9有效马德里国际注册商标拥有量(件)293500预期性10中国驰名商标拥有量(件)2530预期性运用活跃11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亿元)110200预期性12专利权转让、许可数量(万件)0.51预期性13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数量(家)200300预期性14地理标志农产品产值(亿元)3050预期性形象优良15各级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家)7001000预期性16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覆盖率(%)71100预期性17知识产权纠纷调处化解组织县(市、区)覆盖率(%)62100预期性18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家)48预期性三、完善知识产权治理体系,打造知识产权强市示范高地(一)强力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强县
19、全覆盖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示范城市、强县工程试点示范县(市、区)、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和知识产权示范单位建设,实现知识产权强市强县全覆盖,打造以专利为支撑的创新经济、以商标为支撑的品牌经济、以版权为支撑的文化经济。鼓励特色发展,培育一批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市场,支持高新园区、特色产业基地等建设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实验区。全面实施商业秘密保护管理与服务规范省级地方标准,持续深入开展商业秘密保护示范基地建设工作。(二)加快推进知识产权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建设围绕高水平打造全省接轨上海“桥头堡”和承接上海辐射“门户”,全市域一盘棋持续完善长三角先行示范区知识产权联动协作机制,大力推进长三角地区知识产权公共
20、服务一体化、维权执法一体化、信用建设一体化,建立知识产权资源共享平台,服务支撑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围绕打造数字经济发展高地、构建区域创新共同体、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等重点领域,着力推动长三角知识产权联动发展、联合保护、跨省交易,进一步优化区域创业创新生态环境。(三)持续推动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建立健全政府治理、市场治理、社会治理三位一体的知识产权治理体系,提升知识产权治理水平。在濮院羊毛衫市场、海宁皮革城等专业市场强化知识产权规范化市场建设。在大数据经济、新材料、生命健康等产业以及互联网知识产权等领域鼓励探索优化专利、商标、版权、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门类的综合管理试点。(四)健全知识产权
21、全流程“一件事”集成改革通过接入“浙江知识产权在线”综合服务平台,集成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办事事项,推进知识产权“一件事”办理,实现全流程“最多跑一次二贯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全链条,融合专利权、商标权、植物新品种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地理标志、商业秘密、著作权等全门类事项,囊括申请、登记、确权、维权、缴费、无效、终止、政策资助等全周期服务。打通国家、省、市、县(市、区)等各层级,市场监管、司法、法院、版权、文旅、海关、农业等各部门的知识产权服务节点,全面推进线上在线服务,实现“一张网”办理。全面推进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减事项、减环节、减材料、减次数、减时间、减费用”,推
22、行“一套材料、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次办结”,实现知识产权网上办事“最多跑一次”“零见面”。(五)完善支持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建立健全以市场为导向的高质量知识产权政策激励体系,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知识产权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建立知识产权政策的动态调整机制,完善专项资金管理,促进知识产权与财政、产业、科技、金融、教育、人力资源等相关部门间的政策协同。完善政策绩效评估机制,推进上下联动、资源共享,做好市县两级资助奖励政策的衔接,避免重复资助、撒网资助。四、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质量,建设高质量发展典范高地(一)布局G60科创走廊高质量知识产权创新平台以知识产权要
23、素资源整合和精准匹配为主线,着力提升知识产权与区域经济、产业发展的匹配水平,高效实现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深度融合,将区域知识产权发展优势转化为全市知识产权创新优势、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高质量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布局G60科创走廊高质量知识产权创新平台,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知识产权培育中心,充分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立重大技术、关键技术知识产权攻关目录,推进科技规划与知识产权事务协同对接。实施PCT国际专利拥有量倍增计划,加强知识产权海外布局。专栏1:G60科创走廊重大知识产权创新平台和载体培育工程强化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浙江清华柔电院、未来技术研究院、南湖研究院、南湖实验室等现有知识
24、产权创新平台建设。大力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体系,结合嘉兴科技城、秀洲国家高新区、湘家荡科创高地、祥符荡科创绿谷、鹃湖国际科技城、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平湖园、天鹅湖未来科学城、乌镇大道科创聚集区等科创平台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知识产权培育中心。充分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全方位深化与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大院名校战略合作,建立重点产业、关键技术知识产权攻关目录,建立科技规划与知识产权事务的协同机制,共享创新资源,促进公共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扩散。全面提升G60科创走廊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能力,促进高端知识产权服务与区域产业融合发展。到2025年,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
25、利拥有量达到18件。(二)完善知识产权赋能产业机制依托先进产业基地,分类支持创建一批知识产权特色园区和运营中心。实施区域重大产业规划、政府重大投资项目知识产权评议制度,实施知识产权产业链布局计划,从专利布局、专利运营和维权保护全链条开展高价值专利培育,形成一批规模较大、布局合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价值专利组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建立知识产权检索、创造、布局和工业设计、产品研发同步推进的政策机制、管理机制,推进知识产权法务、商务与技术研发的融合。打造精品版权,加快培育文化创意、时尚、软件、影视及融媒体等文化产业重点领域的核心版权。(三)探索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有效融合路径构建知识产权创新与标准创
26、新的联动机制,鼓励和支持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和联盟标准,掌握标准制定的主动权。鼓励企业构建技术、专利、标准联动创新体系,支持领军企业联合科研机构、中小企业等建立标准合作机制,对企业标准领跑者进行奖励。专栏2:优势产业知识产权标准化建设工程强力推进优势产业知识产权标准化建设。试点建设专利与标准融合发展示范区,支持企业将优势技术转化为国际、国家、行业标准,形成一批含有必要专利的标准,探索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产业化、产业品牌化的有效途径。在知识产权管理、商业秘密保护、互联网知识产权、品牌指导站建设、地理标志保护与管理等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制订
27、实施一批地方标准。(四)实施领军企业知识产权强企“头雁计划”结合嘉兴上市公司和百亿产值公司倍增工程,培育IOO家专利附加值高、品牌价值高、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知识产权领军企业。引导行业领军型企业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培育更多高价值核心专利和知名品牌。鼓励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和知识产权联盟,建设共性技术平台。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在沪杭甚至海外设立科研基地,建设知识产权在沪、在杭甚至海外“飞地”,提升嘉兴知识产权创造水平。专栏3:上市公司知识产权加速器建设工程建立上市公司知识产权加速器。建立拟上市企业名录库,统筹引进中介辅导机构,提前开展知识产权及法务、财务等规范和服务工作。对接配置知识产权快速预审、优
28、先审查资源。提供知识产权预警、专利导航等公共服务,建立专题知识产权大数据库,为企业选择重点研发方向、合理进行知识产权布局提供服务。开通知识产权保护直通车,为企业提供法律维权、法律咨询等服务,扫清其上市潜在的法律障碍。支持上市公司海外知识产权布局。通过PCT等途径加快知识产权海外布局,建成一批具备熟练运用知识产权国际规则参与全球竞争的旗舰型企业,外向型经济知识产权风险明显降低。(五)强化产业集群中大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融合发展大力推进工业企业技术创新和品牌创新,实施规上工业企业发明专利清零计划。以共建专利池、形成知识产权联盟等形式,强化特色小镇产业集群以及其他产业聚集区大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融合发展
29、。完善小微企业知识产权托管机制、FTO(自由实施尽职调查)服务机制、维权援助机制,健全支撑提升小微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能力的服务体系。专栏4:产业集群知识产权联盟建设工程围绕我市千亿产业集群、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特色支柱产业,依托产业骨干企业,组建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开展知识产权运营,支撑联盟成员与产业共同发展,鼓励产业联盟参与制定相关技术标准。开展产业专利导航分析服务,支撑联盟成员开展知识产权的定向跟踪监测和风险分析。围绕产业链上下游核心技术和产品,构筑产业专利池,通过联盟内部交叉许可、共有共享专利权等方式共同使用专利池中的专利或专利组合,实现知识产权的共享。五、促进知识产权转化
30、运用,构筑知识产权价值最大化高地(一)激活知识产权市场价值完善创新要素参与分配机制,制定支持职务发明知识产权权益分配制度改革试点的政策措施,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热情。引导企业加强知识产权战略设计和管理创新,支持知识产权运用转化。培育商标品牌示范基地,将商标注册纳入企业质量品牌提升项目要求。培育和扶持数字版权产业发展,加快国家级和地方版权创新发展示范基地建设。加强地理标志培育、认定与保护工作,培育一批国家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项目。鼓励和支持知识产权交易与转化,建设乌镇互联网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专栏5:乌镇互联网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工程建设乌镇互联网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完善知识产权交易政策支持体系,打造交
31、易品种全覆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高价值互联网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线上拍卖处置绿色通道建设,打造全国互联网知识产权创新资源集聚区、成果转化核心地。建设知识产权运营服务数据库,发挥乌镇互联网知识产权运营枢纽作用。(二)以知识产权运用助力“乡村振兴”持续推进“地理标志商标三年行动计划”,服务全市农业供给侧改革、助力“乡村振兴”建设,大力实施地理标志、集体商标和证明商标促进应用工程。进一步增强涉农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农业合作社等主体品牌意识和树牌创牌的积极性,进一步健全政府重视、部门联动、市场激活的农产品品牌发展机制,争创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加大植物新品种、非物质文化遗
32、产、老字号食品等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和开发利用力度。(S)鼓励重点产业专利导航与高价值知识产权转化聚焦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高端时尚产业等优势产业以及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氢能源、航空航天、生命健康、半导体、时尚消费电子等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和发展柔性电子、区块链、虚拟现实等未来产业,开展专利培育工程和专利导航工程,绘制未来产业、新兴产业、优势产业等重点产业知识产权图谱,引导和鼓励企业在重点产业进行国际专利布局,支持企业在优势产业技术领域加强标准必要专利建设。运用专利技术加快传统产业、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提升智能家居产业链知识产权竞争水平,增强现代纺织与服饰产业链知识产权国
33、际竞争力。专栏6:重点产业高价值知识产权运用与转化Z禄-加快数字经济领域高价值核心发明专利布局,强化前沿新材料、生命健康领域高价值知识产权攻关。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在高端芯片、人工智能、未来网络、工业互联网、智能数据等数字技术领域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价值专利组合和标准必要专利,在区块链、柔性电子、虚拟现实等重点领域提前布局一批国际专利。到2025年,全市数字经济领域有效高价值核心发明专利运用转化数量达到8000件。(四)健全知识产权投融资机制推进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建设,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知识产权保险政策。健全知识产权出资入股和退出机制,打通知识产权股权化
34、、股权市场化的知识产权转化节点,畅通从高价值知识产权到知识产权密集型产品、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路径。探索以企业知识产权未来价值收益权为基础的知识产权证券化新渠道,拓宽创新主体融资渠道。支持企业将知识产权纳入财务报表,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知识产权证券化模式。支持商业银行创新信贷产品,开展信用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融资服务。专栏7:知识产权运营基金工程设立嘉兴市知识产权运营基金。市、县(市、区)财政共同投入部分资金,吸引社会投资力量参与,以市场化的方式设立总规模与嘉兴市场需求相适应的嘉兴市知识产权运营基金,支持知识产权以作价入股、证券化等方式,促进创业企业、小微企业的知识产权价值实现,重
35、点支持产业转型升级以及“乡村振兴”。发挥政府产业基金的引导作用,利用现有的非定向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参与知识产权投资,重点投向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数字经济、新材料等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鼓励市、县(市、区)政策性担保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担保业务,推广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保证保险,探索开展知识产权被侵权损失保险、侵权责任保险等保险业务。(五)完善知识产权信用体系建立健全以知识产权信用为基础的分级分类监管机制,迭代完善知识产权信用评价体系,探索知识产权区域、行业、企业信用指数、信用预警等产品。建立知识产权的信用评价奖惩机制以及知识产权信用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实现对知识产权重点领域、重
36、点主体、重点环节主要风险点的精准监测和精准监管。加强信用监管与行政执法有机结合,全面实施差异化分级分类监管。六、强化知识产权综合保护体系,筑建知识产权权益保护高地(一)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工作格局坚持以知识产权“大保护”为遵循,综合运用审查授权、行政执法、司法裁判、仲裁调解等各种渠道,形成保护合力。以知识产权“严保护”为导向,依法明确惩罚性赔偿的适用条件,加大对源头侵权、重复侵权、恶意侵权和规模侵权行为的赔偿力度,大幅提高知识产权违法成本。以知识产权“快保护”为追求,既重效率,也重效益,开展知识产权保护“直通车”工作,建设“一站式”知识产权快速保护平台,提供便捷、高效、低成本的维权渠道。以知
37、识产权“同保护”为原则,坚持依法平等保护中外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以知识产权“智保护”为手段,重点支持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实现新型智慧化治理,推广“互联网+”专利执法维权系统,建立数据跑路、电子存证、云上合议等一体化数字流程。鼓励建立知识产权保护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机制,增强全社会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专栏8:“一站式”知识产权快速保护平台建设工程推进县(市、区)知识产权快速维护中心全覆盖,推进嘉兴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提档升级,充分利用和发挥浙江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嘉善分中心、海宁以及桐乡知识产权快速维护中心的功能。加强知识产权纠纷信息收集体系建设,建立投诉快速处置机
38、制,构建知识产权保护与服务的便捷通道。结合数字化改革建立“一站式”知识产权快速保护机制。(二)完善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工作机制强化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健全重大案件联合查办和移交机制,完善案件移送要求和证据标准,统一知识产权法律适用标准和办案指引,实施知识产权信用监管和失信联合惩戒,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效率。完善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仲裁、调解、公证存证工作,实现专业化知识产权社会调解组织全覆盖。(三)强化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探索建立知识产权保护专业队伍,健全行政执法体系,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强化数字经济等重点产业、生命健康等关键领域、进出口等重点环节、商品交易市场等专业市场的知
39、识产权行政执法专项行动。统筹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反垄断、公平竞争审查等工作,促进创新要素自主有序流动、高效配置。打击商标抢注和专利非正常申请行为。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完善“云上稽查”综合执法系统。专栏9:“云上稽查”综合执法系统工程一完善“云上稽查”综合执法系统。加强在线创意、研发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提升预警防范能力。探索创新网上网下一体化查处打击模式,实现全方位执法保护。实现以“云上稽查”为中枢的知识产权执法保护体系,形成全市知识产权执法一张保护网。争取设立互联网知识产权鉴定处置中心,对互联网知识产权的各种类型和业态进行标准化规范管理,通过标准化的流程管理、技术识别鉴定,达到客
40、观鉴定标准互认,实现司法部门与执法部门的证据协同,并向电商平台延伸,拓宽互联网知识产权维权通道,提升维权效率和便捷性。引入非盈利性保护平台和专业人员,建立知识产权执法辅助项目,实现网络侵权线索自动搜集、违法事实初步鉴别及侵权证据同步固定。(四)健全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深入推进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案件“三合一”审判机制改革,构建案件审理专门化、管辖集中化和程序集约化的审判体系。积极推进跨区域知识产权远程诉讼平台建设。在无知识产权案件管辖权的创新活跃地区的基层人民法院,设立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服务平台。加大刑事打击力度,完善知识产权犯罪侦查工作制度。加强知识产权案件检察监督机制建设,加强量刑建议指导和
41、抗诉指导。(五)加强对企业海外知识产权纠纷的应对指导与援助建立知识产权海外纠纷应对指导快速响应和风险预警机制,健全海外维权服务全链条工作网络,定期发布海外维权指引,组建嘉兴市海外知识产权维权专家库和公益律师团队,为嘉兴“走出去”的企业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防范和纠纷应对服务。加强知识产权对外许可转让管理,规范涉及核心知识产权的企业并购行为。七、推进知识产权“放管服”改革,勇创知识产权服务标杆高地(一)加快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大力发展知识产权高端服务业,建设国家级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实现不同层级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县(市、区)全覆盖。扩大知识产权服务业务聚集区的辐射范围,完善
42、创新产业园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强化专利、品牌、标准集成服务。促进服务标准体系建设与运用,全面提升知识产权代理、法律、信息、咨询和培训服务水平。实施知识产权品牌服务机构培育工程,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培育知识产权服务行业组织,强化行业自律。创新知识产权服务模式,促进“互联网+知识产权”融合发展。专栏10:知识产权服务业品牌机构培育工程一强化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品牌建设。大力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引进和培育一批高资质知识产权代理和咨询服务机构,强化知识产权事业高质量发展服务支撑。支持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向品牌化、高端化、集成化、规模化、国际化发展,持续提升服务质量、创新服务模式。到20
43、25年,全市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数量达到260家以上,知名知识产权品牌服务机构10家以上。持续加大国际知名品牌服务机构招引力度,鼓励市外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在嘉兴设立分公司,为嘉兴创新主体提供高质量知识产权服务。到2025年,全市引进知名品牌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的分支机构数量达到10家以上。加强长三角地区知识产权交流合作,推进知识产权服务资源跨区域共享流动,通过精细化分工、联合服务等方式接受沪杭知识产权服务高地辐射功能。(二)建设快速审查确权维权业务平台提供包含快速审查、快速确权、快速维权、协同保护等业务的全流程管理和服务。加快专利申请便利化改革,缩短专利质押登记办理时限,进一步压缩专利优先审查推荐时限,
44、提高专利快速预审效率,拓展预审产业新领域。加快商标注册便利化改革,争取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下放马德里商标注册相关权限,持续提升重点产业商标注册业务服务质量。(三)搭建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网络平台应用信息化手段采集和收集信息,关联各类知识产权、人才、市场主体、产业数据,建设知识产权大数据库。精准定位区域产业优势,精准匹配信息资源,科学布局公共服务平台、高价值知识产权培育运用平台。推进跨部门、跨层级、跨领域知识产权信息互联互通,强化知识产权信息归集、共享和使用,完善知识产权联合奖惩体系。推进地方、行业知识产权信用应用平台互联互通,加快构建多源数据采集体系,鼓励企业、行业协会、社会组织等开放自有知识产权
45、数据资源。建立知识产权大数据联盟,引导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共同参与建设,共享信息成果。专栏11:知识产权数字驾驶舱建设工程建立以产业数据、知识产权数据为基础的知识产权数据库,全面提升知识产权数字监管水平。围绕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重点产业专利导航、重点领域知识产权预警分析、知识产权海外保护等重点领域,推动知识产权数据融合利用,拓展知识产权数据场景化多业务协同应用。加强知识产权数据公共服务政府采购力度,提升数据公益服务和监测分析利用水平。到2025年,开放不少于8个产业、领域专利专题数据库,建有个性化专题知识产权数据库的企业达到50家以上,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数据
46、全面集成打通。(四)强化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制定全市知识产权人才工作方案,促推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向高端化和高质化发展,使嘉兴成为知识产权人才聚集高地。以企业、政府、服务机构为重点,打造一支政治坚定、勇于创新、勤政廉洁的知识产权管理人才队伍。培养一批具有知识产权战略眼光、开拓精神、实务管理的企业家和高水平的企业知识产权人才队伍。支持嘉兴学院建设知识产权学院和知识产权专业,培养、引进一批专业素质高、责任心强、创新服务优的专业高层次服务人才队伍。健全分层次、分类别人才培训机制,按照党政领导干部、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人员、企业家、企业知识产权工作者、知识产权专业服务人才等类别依托嘉兴学院知识产权学院组织开展
47、培训。建立知识产权人才信息库,发布知识产权人才供需信息,推动知识产权人才优化配置。促进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之间的知识产权人才向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和企业流动。(五)营造尊重知识产权文化氛围弘扬“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的知识产权文化理念,充分利用世界知识产权日、专利周、商标节、品牌日、工业设计大赛等重大活动,推广知识产权文化。加强知识产权宣传培训,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知识产权意识和做好新形势下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本领。推动知识产权进社区、进课堂、进新媒体,提升市民知识产权意识。持续组织开展知识产权主题沙龙、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辅导培训等活动。研究制订有针对性、符合时代特色且易于接受的宣传方案,加强下一代知识产权意识培养,让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失去生存的土壤,创造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社会环境。八、保障措施(-)加强组织领导全面加强党对知识产权工作的领导,把知识产权工作纳入党委(党组)重要议事日程。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保护联席会议制度作用,统筹协调知识产权行政管理和司法部门等各方力量,加强全市知识产权的管理,探索建立知识产权保护社会参与机制,构建大知识产权工作格局。重点突出高价值发明专利创造、知识产权高效益运用、公共服务效能提升和知识产权侵权假冒打击,将知识产权保护作为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营造最优营商环境的基础性、关键性工作,纳入市域高质量发展全过程。加强专业团队配备和轮训工作,建立重点任务和专项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