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态学复习题1.ppt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306299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1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生态学复习题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农业生态学复习题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农业生态学复习题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农业生态学复习题1.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农业生态学复习题1.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生态学复习题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生态学复习题1.ppt(5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农业生态学复习资料一 名词解释(共10题,每题2分,总分20分)1、生物群落:是指在一定地段或生境中各种生物种群所构成的集合。2、农业生态系统:是人类为满足社会需求,在定边界内通过干预,利用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能量和物质联系建立起来的功能整体。3、食物网:是指一个生态系统中不同种类的生物形成的相互交错成网的多条食物链。4、现存量:指在某一特定的观察时刻,单位面积地段内有机体的数量,可以用个体数目、重量或能量来表示。5、库:指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物质被暂时固定、贮存的场所。6、r对策生物:是指生育力高,亲体具有良好保护幼体行为的生物。7、物质循环:泛指生态系统中的一切物质,包括有机物

2、、无机物、化学元素及水(作为介质)在生物与环境不同组分之间的频繁转移和循环流动。,8、初级生产力:是指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生产生物量的速率。9、营养级:是指食物链上的不同链节,每个链节上的生物都构成了其下一个链节生物的食物能来源。10、生态金字塔:把生物群落的众多生物按所属的营养级加以分类,然后将各营养级按其总个体数量、生物量或能量的多少绘成长方形横框,自下而上顺序排列,即形成了所谓的生态金字塔。11、生态工程:是应用生态系统原理(如物种共生原理、物质循环与再生原理等),结合系统工程的优化方法,设计的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及分层次多级利用物质的生产工艺系统。12、生态位:是生物在完成其正常生活周

3、期时所表现的对环境的综合适应特性。13、系统:是指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14、能效率:指人工投入单位辅助能量所获得的有效产出能或能量报酬。15、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的学科。,16、次级生产:大型消费者和小型消费者生物量形成的生产过程称为次级生产17、肥力结构是指(形成产量的)自然肥力、再循环肥力和外源肥力所占的比例。18、立体种养技术:立体种养技术是利用了物种间对资源利用的互补特性,利用了生物间生态位的差异,从而提高了整体对资源的利用率。19、生物学放大作用:各种有毒污染物质一旦进入生态系统,便会参与物质循环,在循环过程

4、中性质稳定、易被生物体吸收的毒物沿着食物链逐级富集、浓缩。食物链的浓缩作用又称生物学放大作用20、种群是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有机体的集合群。21、食物链就是由日光能转化固定的食物能,经过一系列有取食、被取食关系的生物,从植物有机物开始被逐级转移而形成的生物链条,22、顶级群落:是生态演替的最终阶段,是最稳定的群落阶段,其中各主要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达到平衡,能量的输入与输出以及产生量和消耗量(如呼吸)也都达到平衡。23、环境污染:由于人为因素使环境的构成或状态发生变化,环境素质下降,从而扰乱和破坏了生态系统和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生产条件,就叫做环境污染。24、群落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

5、群落中一些物种消失,另一些物种侵入,出现群落与其环境向着一定方向,有顺序的发展变化,称为群落演替25、全球变化:全球变化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排放温室气体而产生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降水量增加、海平面上升,并由此而产生一系列生态和环境变化的总称。26、温室效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臭氧、氯氟碳(CFCs)、水蒸气等可以使短波辐射几乎无衰减地通过,但却可以吸收长波辐射,因此,这些气体有类似温室的作用,故称上述气体为“温室气体”,由此产生的效应称为温室效应。27、原生演替:自裸地上或深层水体下开始的演替称为原生演替。,28、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利用生物或它的代谢产物来控制有害动、植物

6、种群或减轻其危害程度的方法。29、生态系统: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通过物质交换,能量转化和信息传递,成为占据一定空间、具有一定结构、执行一定功能的动态平衡整体,称为生态系统。30、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湿沉降。31、自然资源:在自然界中凡是能提供人类生活和生产需要的任何形式的物质,均可称为自然資源,它是人类賴以生存的基础。32、生产环:在食物链中加入能够将非经济产品转化为人们直接利用的经济产品的环节,称为生产环。33、次级生产力:消费者生产生物量的速率称为次级生产力。34、生态对策:是指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在繁殖和竞争等方面朝着不同方向、适应不同栖息生境

7、的对策。35、初级生产: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辐射能以有机物质的形式贮存起来,由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量是以能量贮存为最初和最基本的形式,所以绿色植物的生产过程称为“初级生产”或称第一性生产。,36、生活型;由于环境对生物的限制作用,不同种的生物长期生存在相同的自然生态条件和人为培育条件下,会发生趋同适应,经过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形成具有类似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的物种类群称为生活型。37、群落结构:组成群落的生物种群在群落中所处的位置和存在的状态称为群落结构38、生境:生物与环境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使具有特定生态特性的生物种或生物类群只能在特定的环境中生存,该特定环境即为该生

8、物种或类群的生境。39、生态平衡:所谓生态平衡系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通过相互作用达到的协调稳定状态。40、耗散结构:是指在远离平衡区的非平衡状态下,系统可能出现的一种稳定化的有序结构。41、生态死亡率:死亡率是指死亡的速率。种群在理想条件下有一个最低死亡率,即个体死亡由于生理寿命所决定的“老年”,也是一个生物学常数。实际上的死亡率又称生态死亡率42、龄级比:若一个种群中的不同个体具有不同的年龄,则可按一定的年龄分组,统计各年龄组个体数占种群总个体数的比例,称龄级比43、次生演替:在原有植被已被破坏,但保存有土壤和植物繁殖体的地方开始的演替,称为次生演替,二 填空

9、题(共5题,每题2分,总分10分)1、农业生态系统具有 能量转换功能、物质转换 功能、信息转换 功能和 价值转换 功能(四大功能)。2、农业生态系统立体结构的三种主要类型是 立体种植、立体养殖 和 立体种养。3、食物链加环的类型有 生产 环、增益 环、减耗 环、多功能 环和 加工 环。4、系统的研究方法通常采用的是“白箱”和“黑箱”方法。5、生物组分按照功能分为 生产者、消费者 和 分解者 三种类群。6、农业生态系统的两类输入能为 自然能 和 人工能。7、农业资源分 自然资源 和 社会资源 两大类。8、四大自然圈是指 岩石圈、水圈、大气圈 和 生物圈。,9、营养级之间的效率表有:In/In-1

10、为 能量摄入(林德曼)效率,An/An-1为 同化 效率,Npn/Npn-1为 生产 效率,In/Npn-1为利用(消费)效率。10、地球上总贮水量中,陆地生物和人类直接能利用的水大约只有 万分之二,占地球总水2.6%的淡水中,能被陆地生物和直接利用的也不到淡水的 1%。因此淡水是世界最宝贵的资源之一。11、生态系统在结构上包括两大(基本)组分:生物组分 和 环境组分。12、碳循环有 4 条循环途径。13、作物生产力按照不同因子的影响可分为 光合 生产力、光温 生产力、气候 生产力和 土地 生产力。14、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分 地质大循环 和 生物小循环 两个类型。15、农业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指

11、食物链 和 食物网。16、生物群落从演替初期发展到成熟期,其最后状态叫 气候顶极群落。17、种群增长有 指数增长 型和 逻辑斯谛增长 型两种指数增长模型。18、使种群稳定增长的年龄结构中含有大量 幼年 个体。19、种群生态学以 种群 为单位,研究生物种群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20、食物链中,消费者可分为 小型消费者 和 大型消费者。,21、我国144亿亩土地资源中,现有耕地面积为 20亿亩。22、生态金字塔特指能量金字塔,其次还有 生物量金字塔 和 数目金字塔。23、含有大量幼年个体与较少老年个体的种群为 迅速增长的种群。24、我国森林覆盖率为 12.7%,世界排名120位。25、自然界中食物链

12、的长度一般为 45 级。26、个体生态学以 个体 为研究单位,研究某种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27、生产成果与资源投入量之比代表 系统资源利用率。28、草原生态系统占陆地面积为 42%。29、磷循环属于 沉积性循环 故应合理利用。30、生态学研究_生物 _与_ 环境 _之间的关系。31、竞争与捕食属于种间 负 相互作用。,32、生态演替的两种类型为 原生 和 次生 演替。33、“IBP”代表“人与生物圈计划。34、衰退型种群是因为种群内含有大量 的老年个体。35、水循环 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物质循环。36、目前农业上最突出的生态危机是 资源危机。37、互利共生与原始合作属于种间 正 相互作用。3

13、8、生态系统中失调的标志表现在 结构 和 功能 的两方面的破坏。39、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为 农业生态系统。40、生态演替所能达到的最终状态为 气候顶级群落。41、“MAB”代表“国际生物学研究”计划。,42、根据收益递减律,资源的投入量并不是 越多越好。43、生态金字塔依计量单位的不同,可分为能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数目金字塔。44、WPi(i=1,2,3n)代表系统的 整体 特性。45、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是 二氧化碳。46、生物组分按照功能分为 生产者、消费者 和 分解者 三种类群。47、农业生态系统的两类输入能为 自然能 和 人工辅助能。,三单项选择题(各题所列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4、.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共10题.每题1分,总分10分)1、自然界中食物链的长度一般有多少级(A)A、45级 B、67级 C、78级 D、9级2、以下哪种是初级生产的生产者(D)A、猪 B、牛 C、羊 D、水稻3、我国水资源分布的特点为(A)A、南方多于北方 B、内陆多于沿海 C、平原多于山地 D、都是4、属于可更新资源的是(D)A、磷矿资源.B、钾.C、钙.D、水资源.5、物质循环中,属于沉积型循环的是(D)A、氮.B、氢.C、水.D、磷.6、根据收益递减律,资源投入量应选择(B)A、越多越好.B、适当点.C、越少越好.D、关系不大.7、草食动物牛、羊属于(A)A、初级消费者.B、

15、次级消费者.C、初级生产者.D、分解者,8、生物防治利用某一生物种群压制另一类生物种群,使其不能为害农作物,是利用生物种间的(A)A、负相互作用 B、正相互作用 C、中性作用 D、偏利作用9、消费者处于食物链的中间环节,属于异养生物。如下面的(D)A、草 B、小麦 C、水稻 D、牛10、森林减少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导致(B)A、厄尔尼诺现象 B、温室效应 C、拉尼拉现象 D、赤潮11、利用天敌来消灭害虫是生物种间的(C)A、原始合作 B、互利共生 C、捕食 D、共栖12、生物学放大作用是指有毒物质在食物链上的(A)A、浓缩 B、降低 C、平衡 D、毒害13、农业生态系统具有生命特征是因为其中包含

16、(A)A、生物组分 B、环境组分 C、太阳辐射 D、水14、我国现有耕地面积约为(A)A、15亿亩 B、30亿亩 C、144亿亩 D、5亿亩15、目前农业上最突出的生态危机是(A)A、污染危机 B、粮食 C、石油 D、化肥16、农田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水平较高是因为增加了(B)A、腐食食物链 B、捕食食物链 C、寄生食物链 D、其它,17、对磷钾类资源要节约、合理利用,是因为它的循环属于(A)A、沉积型 B、气相型 C、中间型 D、其它18、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D)A、个体 B、种群 C、群落 D、生态系统19、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它们生存环境的总称是(C)A、栖息地 B、生境 C、生物圈 D、土壤圈

17、20、我国大部分农区大量亏缺的元素是(A)A、氮 B、磷 C、钾 D、锌21、我国森林覆盖率为(B)A、50%;B、12.7%;C、33%;D、9%22、“人与生物圈计划”的英文代号为(A)A、IBP;B、MAB;C、Ecology;D、E.C.G23.生态金字塔一般指(A)A、能量金字塔 B、生物量金字塔 C、数目金字塔 D、都有,24、生态演替所能达到的最终状态称(A)A、顶极演替 B、先峰期 C、过渡期 D、衰退期25、WPi(i=1.2N)代表系统的(A)A、整体性 B、分散性 C、均匀性 D、随机性26、属于r-对策生物的是(D)A、恐龙.B、大象.C、鲸.D、昆虫.27、我国15亿

18、亩耕地中,人均占有量为(D)A、1.2亩.B、2.2亩.C、1.7亩.D、0.5亩.28、属于气候生态型的是(B)A、水稻与陆稻.B、早稻与晚稻.C、粘稻与糯稻.D、都是.29、生物种间负相互作用为(C)A、互利共生.B、偏利共生 C、竟争 D、共栖.30、下列元素在物质循环中属于沉积循环的是(C)A、碳 B、氢 C、磷 D、氮31、生产成果与资源投入量之比为(B)A、生态效率 B、系统资源利用率 C、能量效率 D、都是,32、我国森林生态系统占陆地面积约(A)A、39%B、50%C、60%D、.69%33、生物种间正相互作用是(C)A、竞争 B、捕食 C、互利共生 D、寄生34、生态平衡失调

19、的标志是破坏了其(A)A、结构与功能 B、群落与种群 C、物质与能量 D、其它35、森林减少可在一定程度上导致(B)A、厄尔尼诺现象 B、温室效应 C、拉尼拉现象 D、干36、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它们生存环境的总称是(C)A、栖息地 B、生境 C、生物圈 D、土壤圈37、消费者处于食物链的中间环节,属于异养生物。如下面的(D)A、草 B、小麦 C、水稻 D、牛38、要提高农田生态系统净生产力,应多增加(A)A、腐食食物链 B、寄生食物链 C、捕食食物链 D、混合食物链39、属于可更新资源的是(D)A、磷矿资源.B、钾.C、钙.D、水资源.40、种群在资源无限制情况下的增长属于(A)A、J型 B、S

20、型.C、J与S之间.D、无规律.,41、“国际生物学研究计划”的英文代号为(A)A、MAB.B、IBP.C、Ecology.D、ECG42、农业生产中利用天敌消灭害虫是生物种间的(D)A、互利共生 B、寄生 C、共栖 D、捕食43、钾损失的主要形式为(B)A、挥发 B、淋溶 C、土壤固定 D、其它44、生物群落的演替从没有生物的地方开始称(A)A、原生演替.B、次生演替.C、正演替.D、逆演替.45、物质循环中,属于沉积型循环的是(D)A、氮.B、氢.C、水.D、磷.46、我国森林覆盖率为(B)A、50%.B、12.7%.C、33%.D、9%.47、森林生态系统土层肥沃是因为它有较多的(B)A

21、、捕食食物链 B、腐食食物链 C、寄生食物链 D、其它,48、利用天敌来消灭害虫是生物种间的(C)A、原始合作 B、互利共生 C、捕食 D、共栖49、目前农业上最突出的生态危机是(A)A、污染危机 B、粮食 C、石油 D、化肥50、生态系统的另一个同义词是(B)A、生物地理群落 B、生态群落 C、生物种群 D、有机体个体51、种群生态学研究的基本单位是(C)A、有机体个体 B、种群 C、群落 D、生态系统52、种群处于最适环境下的瞬时最大增长率为(A)A、内禀增长率 B、最适增长率 C、最小增长率 D、其它53、衰退型种群是因为其中大量包含(C)A、幼年个体 B、中年个体 C、老年个体 D、都

22、有54、氮损失的主要形式为(A)A、挥发 B、淋溶 C、土壤固定 D、其它55、磷损失的主要形式为(C)A、挥发 B、淋溶 C、土壤固定 D、其它,四 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列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共5题.每题3分.总15分)1、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有(A、B、C)A、物种结构 B、时空结构 C、营养结构 D、信息结构E、资金结构 F、社会经济结构2、现代农业的辅助能投入类型包括(A、C、D、E)A.基因性投入 B.科技性投入 C.资源性投入 D.设施性投入E.保护性投入3、下列哪些元素的循环属于气相循环(B、D、E)A

23、 磷 B 氮 C 铁 D 碳 E 氧4、农业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调节途径有(A、B、C、E)A 常规投入 B 结构调整 C 措施优化 D 信息投入 E 合理的消费方式5.合理的农业生态系统追求的目标是(A、B、C)A、生态效益 B、社会效益 C、经济效益 D、产量 E、产值,6、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是(A、B)A、CO2增多 B、森林减少 C、O2增多 D、森林增多 E、其它7农业资源具有的特性包括(A、B、C、D)A、整体性 B、区域性 C、有限性 D、变动性 E、多用性8、能量的主要形态有(A、C、D、E)A、日光能.B、食物能.C、化学能.D、动能.E、热能9、固氮的主要形式有(B、D、E)

24、A、化学固氮.B、高能固氮.C、物理固氮.D、工业固氮.E、生物固氮10、土壤库包括哪些亚库(A、B、C、D、E)A、土壤矿物质.B、土壤有机质.C、土壤生物.D、土壤溶液.E、土壤空气11、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包括(A、B、C、D、E)A、生物构成特点 B、环境特点 C、稳定机制 D、开放程度 E、生产力特点,12、生态系统结构包括(A、C、E)A 物种结构 B 生物结构 C 时空结构 D 环境结构 E 营养结构13、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的评价指标包括(A、B、C、D、E)A 持续性 B 协调性 C 承载力 D 均衡性 E 稳定性14、r-对策生物的特征包括(A、B、D)A、个体小 B、寿命短

25、C、存活率低 D、繁殖率高 E、数量少15、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组份包括(C、D)A、自然群落 B、种群 C、农业生物 D、自然环境 E、社会环境16、一切影响生物生命活动的因子叫生态因子,包括(A、B、C、D、E)。A、光 B、温 C、水 D、空气 E、土壤17、食物链类型在自然界中通常包括()A、腐食食物链.B、捕食食物链.C、寄生食物链.D、混合食物链.E、其它18、自然资源中,属于不可更新资源的是(D、C)A、太阳能.B、潮汐能.C、水资源.D、磷矿.E、钾.,19、K-对策生物的特征包括(A、B、D)A、个体大.B、寿命长 C、存活率高 D、适应稳定的环境.E、扩散能力较低.20、我国

26、森林资源的特点是()A、资源少.B、分布不均.C、过熟林多.D、蓄积量低.E、成熟林多21.生物群落的演替包括(A、B)A、原生演替.B、次生演替.C、正演替.D、逆演替.E、其它22、近年来出现的生态危机包括(A、C、D、E)A、粮食 B、环境 C、资源 D、能源 E、人口.23、以下资源中属于可更新资源的是(A、B)A、水资源 B、空气 C、钾 D、辐射 E、磷24.合理的农业生态系统追求的目标是(A、B、C)A、生态效益 B、社会效益 C、经济效益 D、产量 E、产值25、生物群落从演替初期发展到成熟期要经历的阶段为()A、先锋期 B、过渡期 C、顶极期 D、中年期 E、老年期,26、温

27、室效应产生的原因是(A、B)A、CO2增多.B、森林减少.C、O2增多.D、森林增多.E、其它.27、农用养份循环中,氮素的损失途径包括(A、B、C、E)A、挥发 B、水蚀 C、降雨淋失 D、沉积 E、风蚀28、农业资源具有的特性包括(A、B、C、D)A、整体性 B、区域性 C、有限性 D、变动性 E、多用性29、我国大部分农区氮素普遍有余,而亏缺的是()A、钙 B、磷 C、钾 D、硫 E、硼30、地球目前出现的几大生态危机包括(A、B、D、E)A、人口 B、粮食 C、环境 D、资源 E、能源31、自然资源中,属于不可更新资源的是(D、E)A、太阳能.B、潮汐能.C、水资源.D、磷矿.E、钾3

28、2、农业生态学研究对象包括(A、C、D)A、生态系统.B、农作物个体.C、种群.D、群落.E、资源,33、种群的年龄结构包括(A、B、C)A、增长型.B、稳定型.C、衰退型.D、变迁型.E、跃变型34、能量的主要形态有(A、B、C、E)A、日光能.B、食物能.C、化学能.D、电能.E、热能35、固氮的主要形式有(B、D、E)A、化学固氮.B、高能固氮.C、物理固氮.D、工业固氮.E、生物固氮36、土壤库包括哪些亚库(A、B、C、D、E)A、土壤矿物质.B、土壤有机质.C、土壤生物.D、土壤溶液.E、土壤空气37、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包括(A、B、C、D、E)。A、生物组成特点 B、环境特点 C、

29、稳定机制 D、开放程度 E、生产力特点38、生态系统的环境组分包括(A、B、D、E)。A、辐射 B、大气(气体)C、生物 D、水体 E、土体39、农业生态系统的系统生产力包括(A、B)。A、自然生产力 B、经济生产力 C、经济产量 D、生物产量 E、能量产量,五.简答题(共30分,每小题6分)1、简述我国生态农业的特点我国的生态农业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需要发展起来的,必然具有适应我国国情的特点。(1)以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为目标。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对上述三大效益的侧重面和关心程度不尽相同。我国是个发展中国家,在国家经济初步发展,农民得到温饱之后,更迫切要求致富,要求取得更

30、多更好的经济效益。这种迫切要求是发展农业生产的巨大动力。但这种要求也有可能导致农业生产上的短期行为,即为了取得近期经济利益而浪费或破坏资源,污染生产和生活环境,导致不易挽回的恶果。因此我国的生态农业必须要将生态,经济和社会三个效益统一有机地结合起来,把生态效益看成取得长久经济效益的保证。在进行经济建设和发展农业中,寓生态效益于经济效益之中。(2)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与传统农业的精华相结合。中国传统农业有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无论在充分合理利用土地,在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以及复种、间套作立体种植和轮作,在培肥和改良土壤,保证生产持久发展,以及农业内部结构多样化,构成农林牧渔良性循环等方面都有着丰富的经验

31、。这些经验,在现代生态学指导下,和同步农业科学技术相结合,必然在各地产生丰富多彩,多种多样的生态农业结构模式和生态农业技术体系。因此,生态农业的精耕细作绝不是传统农业低水平的内部循环的翻版。精耕细作还要与不断增加有效投入相结合,这种投入包括物质,能量的投入,也包括了科学技术和信息的投入,并通过合理的结构组装和精耕细作提高投入的产出效率和效益。,(3)鲜明的地域性和多样性。我国幅员辽阔,无论南北还是东西,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地域差异极大。我国生态农业不可能是一个统一模式,必须因地因时制宜,建立与当地生态环境和资源条件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多种多样,具有地域特点的生态农业模式,只有多样性才能

32、充分利用和发挥各地拥有的资源优势,也只有按各地社会经济特点组装生态农业模式,才能充分发挥当地社会经济优势。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往往会要求原有模式和技术进行相应的改革,而新的模式又会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力。(4)、政府部门的有力支持。在我国,生态农业一经提出,就得到政府部门的有力支持和提倡。国务院明确指出,要认真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积极推广生态农业,防止农业环境污染和破坏。(5)我国生态农业的研究。一开始就和经济学科结合使我国生态农业较好地处理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2、简述土壤库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能量和营养元素的保蓄。土壤库是农业生态系统营养元素的主要贮存场所,在极其复杂

33、物质和能量的转化中,它以巨大的库容和物质的循环利用,满足农作物世世代代所需的营养元素。(2)营养元素的供给与调解。营养元素的供给是土壤库的重要功能,而调解营养元素供给的速率是其自身运动规律的一种表现。人类往往通过土壤耕作措施影响土壤生物活动,以及营养在各个亚库之间的转移,达到调控农业生态系统的目的。,(3)氮素固定作用。土壤生物亚库中存在着大量共生固氮菌(如大豆根瘤菌)和非共生固氮菌,它们可以把大气中的惰性氮气转化为植物可以利用的氮素。共生固氮在生物固氮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固定的氮量占生物总固氮量的五分之四,在农业上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其中最主要的是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共生固氮体系。(4)净化

34、环境。农业生态系统为防治病虫草害而使用了大量的农药,残留在土壤中的农药大部分可被土壤生物降解。在处理污粪方面,土壤在一定容量内是一个理想的场所。因此,在维持环境质量方面,土壤生物起着积极的作用。然而,有些难降解和降解很缓慢的农药会引起严重环境污染,这是值得注意的问题。,3、简述农林牧(渔)多业结合的重要意义(1)多业结合与资源的合理利用 根据因地制宜原则,宜林则树、宜草则牧,宜农则耕、宜水则养,这就决定了只有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才能充分挖掘水土资源潜力,使地尽其利。(2)多业结合与物质的循环利用和转化增值 农、林、牧、渔及其产品加工业是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基本功能单元,各业之间存在着物质交换

35、和能量转化的内在联系。如果各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处理得好,交互作用能够充分发挥,则系统的整体功能必将大于各单元功能的简单相加。(3)多业结合与社会需求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们的需求也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不仅需要各种植物蛋白质营养,还需要多种多样的动物蛋白质营养,不仅需要良好的物质享受,还需要优美的环境和洁净的栖息场所。这就要求农业作为一种产业进行物质生产的同时,还要植树种草、种花种果、美化环境,在进行物质生产时,必须兼顾多种需要,提供多种类型的产品。,4、简述合理农业生态系统的标准(1)生态系统中生物群体与环境资源组合之间互相适应,能充分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并保持资源的永续利用。(2)生态系统中各

36、种生物群体之间能互相配合,科学衔接,充分利用光、热、水、土资源,提高光能利用率,并实现生物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成为一个高效的、无“废物”的系统。(3)系统中各组分之间量比关系协调,输入输出平衡,具有较强的自我调控能力。(4)有助于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5)能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具有高的物质生产力和高的经济效益。,5、如何提高能量转化效率(1)调整生物结构。就是要根据当地的资源条件、生产技术、市场需求的变化,建立适宜的农林牧群落结构,合理选择和搭配高产高效的品种,保证最大的有效能产出。许多低产低效的农业生态系统之所以长期停滞不前,就是由于其生物群落结构不能适应当地资源特

37、点,不能形成最大生产能力所致。(2)优化投入组合。农业生物的生长发育和高产优质需要多种生活因素和投入资源的配合,其中某些处于最低量的因素和资源的数量变化对产出水平和转化效率影响最大。人工投入的辅助能如果能显著改善这些限制因子的供应状况或保证程度,将能获得最佳的投入产出效果。(3)改善资源的基础状况。土地质量、水资源和生物资源状况对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转化能力和辅助能的效率有很大影响。(4)采用节能农业技术。减少耗能作业,用可再生资源代替某些工业能投入,节约不可再生资源,这是当代技术进步的一个方向。,6、简述农业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特征农业生态系统有较高的养分输出率与输入率。整个养分循环的开放程度较之

38、自然系统大为提高。农业生态系统内部养分的库存量较低,但流量大,周转快。农业生态系统在耕种条件下,有机养分库加速分解与消耗,库存量较自然生态系统大为减小,而分解加快,形成了较大的有效养分库,植物吸收量加大,整个土壤库养分周转加快。农业生态系统的养分保持能力较弱,流失率较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结构较自然系统大大简化,植被及地面有机物覆盖不充分,这些都使得大量有效养分不能在系统内被及时吸收利用,而易于随水流失。农业生态系统养分供求同步机制较弱。自然生态系统养分有效化过程的强度随季节的温湿度变化而消长,自然植被对养分的需求与吸收也适应这种季节变化,形成了供求同步调节的自然机制。,7、简述人类对水循环的

39、影响植被破坏削弱了降水到达地面后的入渗过程,导致了水土流失及江河下游的季节性洪涝。围湖造田以及排干沼泽、冬水田,低湿地等,使地表水体的蓄水、调洪、供水功能缩小,引起地区性的干旱化进程。兴建大型的截留、蓄水、引水、灌溉工程,可改变整个流域的水平衡和水环境,导致相应的生态演替。同时,由此引起局部地下水位升降,可使流域不同部位盐渍化、沼泽化和干旱化同时出现。过度开采地表和地下贮水库,使河湖干涸(he),地下水位出现漏斗,海水入侵等异常现象。,8、简述食物链加环时应遵循的原则填补空白生态位,增加产品产出。使废弃物资源化,提高废弃物的利用价值。减少养分的丢失浪费和能量的无效损耗。广开农民就业门路,增加经

40、济收入。实现环境净化。,9、简述物质循环的一般特点()物质不灭、循环往复()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物质循环通常是在生物和环境间进行,生物在循环中占有特殊地位,没有生物物质九难以循环()生态系统内部存在稳态机制,对物质循环有一定的调节能力,10、简述限制因子定律在农业中的作用(1)制定农业发展战略。农业生产是一个自然与经济相交织的过程,因此,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都是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要素,都可能成为生产过程中的限制因子,对这些限制因子的克服就成为某地区农业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2)制定作物生产区划。农业资源具有区域分异的特点,不同区域内各种环境因子都有不同的存在状态,因此,

41、可以将不同耐性的作物种植在不同的区域内,从而形成不同的种植方式和种植制度。(3)建立最佳的作物生产群体。利用不同作物对不同环境因子的耐性范围,可以建立起理想的作物生产群体,使各作物能够各得其所,相得益彰。例如,在我国热带地区建立的橡胶茶园生产系统,就是利用橡胶树为茶树提供荫蔽,以消除强光对茶树生长的影响,从而提高茶叶品质。(4)采用合理的农业生产措施。限制因子原理能为施肥,育种和水利工程建设等农业生产措施提供 论依据。如配方施肥、培育抗(耐)逆性品种、旱地农业技术等都是利用了限制因子原理。,11简述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1)系统的生物构成特点。农业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生物品种是经人工驯化培育的农用

42、生物,以及与之有关联的生物。(2)系统的环境特点。农业生态系统的环境更多地受到了人类的调控、改造,人类一方面通过工程措施改造环境,如建水库,另一方面通过生物措施和化学措施改变环境,如建防护林、施化肥等。(3)系统的稳定性机制。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自然调节稳定机制被削弱,代之以更多的人类调节控制。(4)系统的开放程度。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比自然生态系统简单,便于人类管理,简化了的能量和物质流通途径使得系统趋向更加开放;有意识的输入和输出增加,如化肥农药输入,农产品输出等,无意的输入和输出也会增加,如农药施用带来的环境污染,开垦坡地造成的水土流失等。,(5)系统的生产力特点。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常比同一

43、区域内的自然生态系统为高。(6)系统服从的规律。农业生态系统由于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不仅服从自然规律,而且还服从社会经济规律。(7)系统的运行“目标”。生态系统演变的最终状态若称为系统运行“目标”的话,自然生态系统运行的“目标”是自然资源的最大限度生物利用,并使生物现存量达到最大。而农业生态系统的“目标”是使农业生产在有限自然与社会条件制约下,最大限度满足人类的生存、致富和持续发展的需要。,12、简述作物生产力估算的重要意义(1)作物生产力估算提供作物的理论产量,定量地表达在一定气候、土壤及农业技术水平下作物可能达到的生产能力,预示农业发展前景。(2)作物生产力估算不仅可以作为制定国家或地区农

44、业发展规划,确定投资方向及有关农业政策的依据,而且是估算土地人口承载能力的基础。(3)作物生产力的动态研究则揭示作物生育规律、产量形成与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机制,对定量分析资源利用程度、生产潜力、产量限制因素等,是一种有效的手段。,13、简述土壤库的特征(1)是一个固相、液相和气相共存的三相体系,为生物活动提供了适宜的条件。(2)土壤库的化学成分和结构比较稳定。(3)土壤库的温、湿度变化程度比大气库低得多。(4)土壤库内的空气维持着饱和或接近饱和的湿度。(5)土壤库为生物提供了避免高低两个极端温湿度变化,以使其根系免受风吹、蒸发,光照和干燥的安全场所。(6)土壤库中居住着大量生物种群,捕食动物和

45、被捕食动物,食草动物与食肉动物以及微生物等变动着的种群。(7)土壤库与地面动植物存在着密切的能量转化与物质循环联系。土壤有机物质是生物活动的能源。(8)土壤库的功能可以通过人工措施及合理的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得到改善。,14、简述土壤库的生态管理措施(1)依据最大生物量原理,努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生态系统的生物量通量或能适量。(2)建立生物固氮体系。豆科作物可以减缓有机质下降,并可增加土壤的氮素。(3)增加生态系统的再循环指数。采用秸秆还田的方式,在不施化肥、少施农肥的条件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土壤有机质下降的趋势。(4)以小流域为单元,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建设,保护土壤肥力,并从社会、经济

46、,生态三个方面,从宏观上调控土壤肥力。,15、次级生产在农业生产中有何作用?动物和微生物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具有多种功能,除提供畜力外,还可以生产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的产品奶,肉,蛋、皮毛和食用菌等。农业动物和微生物能够将人类不能直接利用的物质转变为可以利用的产品,能够富集分散的营养物质,并进行转化和浓缩。这在农业生态系统中是不可取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农业生态系统的次级生产。(一)转化农副产品,提高利用价值 在农作物生产的有机物中,70一90作为产品从农田中收获取走。其中用作粮食、油料和工业原料的部分仅占全部有机物质的30左右。大量的秸秆、糠麸等含有丰富营养元素和化学潜能。如果将秸秆直接作燃料,则

47、有机物中的化学潜能很快变为热能散失、结合态氮素也挥发损失而脱离农业生态系统进入大气圈,这是能量转化率最低的一种途径。秸秆通过畜禽和食用菌利用转化,废弃物再通过沼气系统,不仅满足对燃料消费的需要,而且可使低价的粗有机质变为高价优质的蛋白食物供人类利用,同时还可提供优质粪肥,菌渣等以培肥农田。,(二)生产动物蛋白质食品,改善膳食组成 我国人民综合畜产品的占有水平与世界某些国家相比,或与应有的食物营养标准相比都存在较大差距。动物性食品富含蛋白质,如猪肉含16一20,大米仅含7,特别是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蛋氨酸、赖氨酸、色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缬氨酸),在动物性食品中含量较多,对

48、改变膳食结构,提高消费水平有很大意义。(三)促进物质循环,增强生态系统功能,提高产品经济价值 农副产品经过动物消化后,其粪便排泄物易于被微生物分解转化为植物可以吸收利用的营养元素,有利于促进物质循环,增强生态系统的功能。此外,初级生产的产物经过次级生产者的转化后经济价值可以提高,经济收入的增加有利于系统中各生产过程的改善和加强,有利于加速经济扩大和再生产。,16、简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1)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土地、水、气候等)(2)农业品种的繁育及其高效种养技术:优 质、高产、抗逆(3)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技术(4)生态农业与绿色食品技术(5)农业信息化技术,六 论述题(15分)1

49、、农业生态系统立体结构有哪些类型?并举例说明之。一、立体种植类(1)、农林间作型。有以农作物为主的,也有以林木为主的,成功的实例很多。如河北省的枣粮间作,河南省的桐粮间作。间作粮食比单作粮食增产89,并有小枣和枝柴的收益。泡桐引入农田,使风沙区农田生态系统得到改善,增强了农作物对自然灾害,特别是干热风的抗御能力。(2)、胶茶(胶椒、胶药)间作型。热带经济林中,常采用多层次的立体间种方式,如胶茶、胶椒、胶药等。云南的胶茶人工群落,最上层是橡胶冠层(5米),第二层是肉桂和萝芙木(3米),第三层是茶树(1米),最下层是药材砂仁,形成了有四个层次的多层结构。(3)、农作物高矮间作型。遍及全国各地的玉米

50、与豆类间作,其增产效益显著,据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玉米间种大豆试验结果,无论带状间作或宽行间作,间作的联合产量比玉米单作增产13116.6,比大豆单作增产206383。间种作物除大豆外,还有绿豆、赤豆、黑豆、花生等。,绿肥作物间作,或绿肥作物与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间作的实例也很多。如油莱,萝卜和紫云英混作,特别是萝卜与紫云英混作,具有较好的种间互补作用。此外,草木樨的固氮作用(23千克N亩)对后茬作物有30的增产效果。(4)、沟垄(畦)结构与立体种植。开沟作畦或开沟作垄是一种传统的耕作法,具有多种功能和广泛的适用性。在丘陵地区起垄可以截流贮水,在平原或低湿地区起垄可以降低地下水位,防涝排渍,在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