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学及专业发展 附教育技术理论发展趋势.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320518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3.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技术学及专业发展 附教育技术理论发展趋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育技术学及专业发展 附教育技术理论发展趋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育技术学及专业发展 附教育技术理论发展趋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教育技术学及专业发展 附教育技术理论发展趋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教育技术学及专业发展 附教育技术理论发展趋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技术学及专业发展 附教育技术理论发展趋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技术学及专业发展 附教育技术理论发展趋势.docx(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教育技术学及专业发展摘要:我国教育技术学科建立时间久远,自1978年改革开放启动之时我国教育技术专业便已经诞生,然而到了近代关于教育技街学专业的唱衰论甚嚣尘上,这使得我们不得不去反思教育技术学的的现状中存在的问题,以求探索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发展及其前景。本文正是基于随着时代进步教育技术学科发展遇到瓶颈的问题,分析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以求探析出一条教育技术学及专业发展的正确路径。关键词:教育技术学;专业发展;信息化教育技关学是一门历史悠久、底蕴悠远的深远的学科,在现代发展的过程中,教育技术学先后走过了视听教育、信息化教育和智能化教育等多个阶段,在实践的摸索和科学技术的推进之下,教育技术学科也逐渐

2、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教学实践上取得了大量傲人的成就。然而现今的教育技术学却越来越衰弱,多所高校教育技术本科专业停办,让教育技术学的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的问题引起了学界和学者的关注。反观我国各高校的实践情况可以发现,无论是综合性大学还是师范类高校在教育技术学的本科专业建设上都存在着各式各样的问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而教育技术学对我国的教育事业建设有着重大的意义,因此,在现在教育技术学发展现状之下,急需探索一条适应新时代发展的教育技术学及专业发展的路径,让教育技术学继续在我国教育事业的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二、教育技术学的学科发展及专业现状教育技术学是教育学理论和现代技术相结合的一个交叉性学科

3、,这一特性使得其从诞生至今的发展过程中从弱小走向强大。首先学科的内涵不断扩展。教育技术学的研究领域从起初的单一视听教育,主要涉及的技术有投影、录音、电视的初始阶段,以视听教育理论为基础,不断加入教育技术学的研究范围和实践领域。以计算机的出现为里程碑,教育技术学步入信息化教育阶段,在这一阶段主要涉及的技术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投影、影视和计算机多媒体系统被广泛应用与学科教学实践中。走向现代,2017年7月20日国务院颁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为标志,教育信息化又进行了一次飞跃,逐渐进入了智能化教育阶段。人工智能和数据技术开始加入教育技术学的课程之中,我国着手把教育信息化作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强

4、大动力和教育制度变革的内生要素,我国智能化教育正式拉开帷幕,推动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变革,使得学科研究更加深入。由此可见,教育技术学学科理论不断随着时代而创新,研究领域从单一走向多元,教学方式也不断丰富。但是学科的发展却遇到了如下的问题。首先是学科发展理论和实践的错位,教育技术事业如日中天,但是其理论基础教育技术学却正在衰弱,理论跟不上实践导致发展错位,教育技术学科实践超前,没有理论引领的优势,学科的不可替代性难以显现。其次,教育智能化也为学科带来了新时代的挑战,教育智能化所带来的新形态教育,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管理方式等都发生了变化,也为教育技术学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新的挑战。最后,教育技术学的

5、理论创新难以突破现实困境,使得学科交叉的优势逐渐转变为劣势。三、教育技术学专业发展路径(一)适应现状,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教育技术学的交叉特性使得其学科内涵会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更新,没有固定路线和现成的经验可以照搬照抄。在教育技术学专业发展的过程中首先要明确的问题就是本专业要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教育技术学是用各种现代技术来解决教育实际问题的学科,教学重点落足于“技术”,最终目的是解决实践问题,可见人才培养的重点是培养实用型的人才,以理论基础为支撑,让学生掌握各种媒体技术,才是教育技术学人才培养的正确路径。随着时代发展,教育技术学学科内涵的变革,专业培养也要适应现状,在专业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顺应时

6、代,加强教授智能化技术、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培养出能够在时代教育技术发展潮流中发挥实际作用的精英人才,而不是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二)就业导向,合理设置培养课程教育技术现代化发展如日中天,与之相对应的社会对教育技术人才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然而在现代的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毕业生却陷入了就业困难的困境,究其根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校的课程,大多注重理论传授却不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得人才输出不符合市场需求。因此,在教育技术学的专业课程设置中应当将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在学生的专业课程设置中要增加实践教学课程的比重,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技术掌握、信息素养、策划能力等高端能力。另一方面,各个院校教育技术

7、学专业建设千篇一律,缺乏特色,毕业生之间差异性不大,没有突出的优势,加剧了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各高校在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上,应当结合自身优势打造特色课程体系,充分发挥自身长处。(三)立足前沿,实践创新走进课堂随着教育智能化时代的到来,意味着我国的教育技术学正在贴近国际发展步伐,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独特经验,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智能化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不发达地区教育资源的匮乏问题,使得我国教育事业逐渐均衡,教育技术学科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因此,在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的过程中,要注重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教会学生对从实践中验证理论的合理性、科学性,并从实践中提炼出新的理论成果

8、。在教学设计中可以多采取新型教育学方式,如团队小学、小组探讨等,真正将教育技术学的成果在课堂上展示,将教育技术教学实践的精神传递给学生。对于学生的创新思维也要有意识的培养,在课程上引导学生创新,鼓励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设计。创新思维对于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被陈旧思维禁锢的学生终将难以跟上教育技术学的现代化发展,只有具有创新思维才能跟上发展、引领发展。参考文献:杨刚,孙芙蓉,郑信军.危机与突围:“师范气质引领下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发展的路径与实践J.电化教育研究,2019,40(10):109-114+128.2张绒,袁梦霞.信息时代教育技术学专业发展及人才培养-2017年全国教

9、育技术学专业院长(系主任)联席会议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2017,38(11):124-128.3杨九民,梁林梅.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发展现状及改进对策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5,36(07):98-104.浅议教育技术理论发展趋势【摘要】本文通过对有关教育技术理论发展历史的分析,结合当前教育技术理论的情况,谈了一些个人看法,并试讨论了教育技术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理论基础的未来发展趋势。【关键词】教育技术理论发展趋势引言作另一门独立的学科,我们可以通过对教育技术学的定义“一种根据在人类学习和传播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确立目标,对教与学的总体过程进行设计、实施及评价的系统方法。”上看到,它是非

10、常有别于其他学科的一门特殊科学。这个定义一方面明了它是从方法论的角度上来说明教育技术是对教与学过程进行设计、实施、评价的一种系统方法;另一方面亦阐明了它的理论基础是有关的人类学习理论与传播理论,它对教与学过程的设计是建立在学习与播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从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历史分析,这里所指的学习理论主要是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具体说是斯金纳的强化论。所以说,教育技术虽然被定义为在解决教育问题的过程中所应用的媒体技术和系统技术,但必须强调它是建立在一定的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而这些理论研究成果是对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的理论认识。在教育技术形成的初期,其理论基础是感觉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随着

11、教育、心理等学科的发展,在教育技术应用的过程中,理论基础也不断地在充实和发展,像系统理论、认知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也都被引入教育技术。一、教育技术学理论发展历史教育技术学是一门综合的应用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以及理工学的知识和技术,研究实现教育目标的最优化手段、方法的一门学科。即在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及理工学(包括计算机科学)等各门学科的结合下,探讨教学效果最优化的理论和技术。纵观教育技术早期发展的历史,以巴普洛夫的条件反射,桑代克的试误说,斯金纳的学习理论为代表的早期刺激-反应学习理论,以及格式塔学习理论,柯勒的顿悟学习理论,托尔曼认知目的的学习理论,勒温的心理场论、行动研究的认知学习理论等

12、的研究都是教育技术学理论的基础。学习理论是教育科学中最核心的理论,它是指导人类怎样学习的理论。学习理论旨在阐明人们行为变化怎样产生,并揭示学习过程依据心理、生理机制的规律,它对教育技术的产生、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学习理论发展过程中,对教育技术影响较大的主要是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两大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以桑代克和斯金纳为代表,虽然当时他们已经开始用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来解释人类的学习,但是他们研究的对象集中在机械的无意义材料的学习和记忆、人类和动物的条件反应、动物的学习和人的心理测量等领域。用这些成果来解释人类的复杂学习和教育显然是困难的。到了20世纪60年代,随着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科

13、学的兴起,出现了所谓“认知心理学革命:60年代后的认知心理学分为两派,一派是强调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在新的学习中的作用的建构主义心理学,另一派是侧重分析信息从外部输入人的大脑所经历的加工阶段的信息加工心理学。而到了现代以加涅为代表的认知主义学派(也称折衷主义)认为:学习可以改变行为,学习是否发生可以通过行为表现的改变来推断;学习离不开内部和外部条件,人的学习固然与外界刺激分不开,但人是有认知机能的,在学习时,他总是利用这一机能,为实现一定的目标,主动地去寻找外部刺激进入内部认知过程,因而学习既要重视外部事物的刺激作用,又要重视学习者内部机制的中介作用,强调有机体的内部状态。加涅还提出了认知结构的

14、新观念,认为人的各种认知因素,如知识、策略、感知、记忆、反应等,相互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相互作用、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完整结构。学习就是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经内部认知活动而扩大原有认知结构的认识过程。这些理论得到了很多教师和学习者的认同,为确定教学内容、教学起点和教学策略及其学习过程的阶段的划分、学习结果的描述,以及获取反馈信息的教学技术提供了更加科学的理论基础。例如现在的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支持下的发现式教学法,就是根据学习者已有的认知结构特点设定问题,引导学习者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九十年代中期以前,国际上对信息技术教育应用(IT或ICTinEdUCatiOn)主要强调辅助

15、教或辅助学,以后才逐渐转向关注如何运用IT(或ICT)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但遗憾的是迄今尚未找到有效办法。九十年代中后期在西方(尤其是在美国),反映当时IT(或ICT)在教育中的应用主要强调培养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且多是课外活动,并不太关注如何运用IT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国际教育技术界只强调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即“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这种教学设计强调情景创设、信息提供、协作学习、自主探究和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而忽视教学目标分析,忽视学习者特征分析,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近年来又有许多人认识到“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应当与“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结合起来,才更有利于学生身

16、心的发展和知识技能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二、教育技术理论的发展趋势众所周知,在九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中后期,即从建构主义开始兴起到它达到鼎盛时期,西方学者(包括国内部分学者)对建构主义一般都是积极倡导,广泛赞扬与大力支持。应该说,这种态度基本上没有错,因为建构主义理论确实是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但是随着国际教育技术界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在西方(尤其在美国)教育界,近年来从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层主管到一般学者乃至教师中间发出了一种关于建构主义的不不同看法开始时是有些不同意见或颇有微词,以后则发展成愈来愈尖锐的批评(如美国教育部长佩奇的观点)。最近国内的学者也对教育技术理论深入发展提出了反思,例如何克抗先生

17、提出的:“从三个方面对建构主义理论的反思”,主要包括:(1)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到底是“以学生为中心”还是,“主导一主体相结合(2)建构主义的认识论是纯主观主义的还是主客观统一?(3)是否应该将建构主义作为指导当前教育深化改革的主要理论基础?这些反思与其说是反思到不如说是对未来教育技术理论发展趋势的展望。总的看来,通过到目前为止的学习,本人对教育技术发展的趋势得出了以下看法,希望专家们予以斧正:(一)教育技街理论由“极端说”向“中立说”发展学习理论从斯金纳的“程序教学”开始,行为主义发展到鼎盛时期,然后发展到皮亚杰的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完全否定了行为主义的外部学习“刺激-反馈的联结,认为学习是由学

18、习者的内部构建的。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然后发展到加涅的“认知-行为”学习理论,将各有利弊的两个方面结合起来,使得学习理论也更加具有哲理。相应的,课堂教学中,开始是倡导以“教师”为主导地位,更好的控制课堂的进程,使得知识的单向传输更加有效。随后的实践反思带来了对这种教学模式的全盘否定,认为学习既然是自己建构的,发现(认知)学习占了主流,课堂教学也就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开始倡导以“学生”为主导地位的教学,显然课堂教学变得难以控制,学生的学习往往因为困难而动机大受打击,因此又开始中立了起来,从而出现了双主体“主导-主体”教学模式。(二)教育技术中的“适度说”会得到长足发展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

19、对有关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实质是对各种标准化和非标准化的教育信息进行搜集、加工、处理、组织,促进学习者有效地利用信息进行学习,这些信息究竟能否内化为知识,取决于学习者的信息素养,特别是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在理论中能够发现最多的一个名词就是“适度”的原则了。人们在创造出“过犹不及这个名词的时候,就已经意识至IJ“度了。而我们却继续在为把握“度而实践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要适度的应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要选择适当的媒体,课件的使用也要适度,当然,学习者与教育者的主体主导地位也要适度把握。(三)将“低成本”作为未来教育技术运用的标准之一人们总是希望

20、能付出的最少而得到的最多,希望达到“教育的最优化的目的,大概说的就是想达到投入的成本越少而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吧,这点仅仅靠一两个学科或技术的整合式很难达到的。人类已经进入信息时代,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Internet已经把全世界的信息资源连接在一起,形成了全球最大的信息资源库,为学习者的学习提供了令人难以置信的丰富的教育信息来源,如何准确、有效、迅速地对大量的教育信息进行科学、有效和富有个性化特点地加工、处理、组织、创造、挖掘隐藏在信息背后的知识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也就是说,教育信息管理的内涵已经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化社会的需求,学习者渴望借助于某种技术将教育信息转化为知识,进而上升为智慧。所以教育技术的应用不能以过高的成本作为代价,花费过多的成本只会让学习者在知识的海洋里浪费时间和精力。参考文献:Ul张祖忻编著美国教育技术的理论及其演变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02美RM加涅主编,张杰夫等译.教育技术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R.M.加涅等著.皮连生,庞维国等译教学设计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4邵瑞珍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5桑新民现代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创新研窕中国电化教育2003,96行动研究法在教育技术中的应用李克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