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开发区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园区行动计划(2023~2025年).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322200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昆山开发区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园区行动计划(2023~2025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昆山开发区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园区行动计划(2023~2025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昆山开发区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园区行动计划(2023~2025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昆山开发区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园区行动计划(2023~2025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昆山开发区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园区行动计划(2023~2025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昆山开发区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园区行动计划(2023~2025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昆山开发区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园区行动计划(2023~2025年).docx(1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昆山开发区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园区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为全面贯彻落实昆山市委常委会专题调研开发区工作会议精神,在增进民生福祉上“挑重担、扛重责”,加快打造共同富裕的示范园区,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切实提升教育、医疗、养老、托幼等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加快推动“民生七有”向“民生七优”提升,实现保障更加有力,服务更加周到,人民更加幸福,让开发区人民的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制定本行动计划。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苏州市委赋予昆山现代化建设“县域示范”重要使命和昆山市委赋予开发区打造共同富裕的示范园区目标,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

2、的发展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传承弘扬“敢闯敢试、唯实唯干、奋斗奋进、创新创优”的新时代“昆山之路”精神,更加注重向农村和基层倾斜、向困难群众倾斜,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大力推动共同富裕制度创新、模式创新、实践创新,全面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实现共同富裕上取得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共同富裕阶段性标志性模式,为昆山全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县域示范谱写更加精彩的昆山篇章。二、总体目标深刻认识高品质生活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聚焦人民群众对美好生

3、活的向往,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品质,不断补齐民生事业短板,拓宽富民增收渠道。按照优质、分级、精细、辐射的原则,提升教育、医疗、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推动从“硬件”的基础保障迈向“软件”的品质提升;按照以人为本、加强民生保障要求,统筹做好养老、托育、儿童权益保障等工作,让“一老一小”民生实事惠及千家万户;按照构建共同富裕成果丰硕的现代化原则,提高兜底保障水平、抓好富民增收工作、发展城市现代化农业,努力把“蛋糕”做大做好、切好分好,通过共同奋斗实现创造美好生活;按照精益涵养、厚植城市魅力要求,加快夯实文体设施建设,增加优质文体服务供给,不断丰富拓展美好生活内涵。2023年,共同富裕在生活富裕

4、富足、农业生产现代化、公共服务普及普惠等方面取得明显的阶段性进展,到2025年,基本实现公共服务更有厚度、社会保障更有温度、生活富裕富足。三、重点任务(一)以实现共同富裕为导向,推进富民增收渠道拓宽工程。1 .强化员工收入增长激励导向。一是促进充分就业。深入开发更具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和就业培训项目,提升就业人群职业技能,拓宽就业渠道。2023年,大力实施“高技能人才跃升计划”,培养一批适应产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新增技能人才5000人。到2025年,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员比例达到30%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例达到35%以上。二是社会保险扩面提质。指导用人单位落实社会保险法要求,逐步提高企业职工社

5、保缴费基数。加强职工权益保障、员工关爱,畅通基层员工诉求渠道,通过内部协商化解社保缴费基数投诉纠纷。到2025年,实现从“重数量”向“量质并举”转变,引导区内企业制定分级提升社保缴费基数方案,实施阶梯式社保基数缴费。三是指导企业科学调薪。做好主导产业薪酬分层分类指导,提升薪酬分配激励的精准性、公平性和有效性,结合企业实际,合理调整工资水平,充分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2023年,实现区内参加薪酬调研企业110家,到2025年,实现薪酬调研行业全覆盖。(牵头单位:人社局;参与单位:经促局、社管局、综保区管理局、各城市管理办事处、总工会)2 .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把村集体经济发展放到全区产业发展

6、中谋划布局,将开发区产业优势转化为富民优势,突出优质投资项目,打造富民增收新亮点,构建“政府引导、市场发展”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一是加强富民载体建设。鼓励富民公司、村集体建设高标准工业厂房、公共宴会厅、智慧菜场以及人才公寓等新型载体项目,2023年,打造吴淞江路新建厂房项目,建成投用后可年均增加集体经济收入约500万。落实“一村二楼宇”等政策工具,既为科技企业孵化基地,又为企业提供创业条件。二是盘活老旧存量资源。根据开发区产业规划调整,推进昆嘉路章基路沿线地块产业提升改造,对相关老旧集体经济组织的厂房进行原地拆旧建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大产业集聚效应,提升沿线城市形象。借助城市管理办事处

7、改革契机,进一步整合青阳办事处农村集体资产。三是大力发展服务经济。支持村集体、富民公司等承接设施设备养护、清洁绿化、安全保卫等物业服务,发展服务经济。2023年,村级可支配收入超IoOo万元的村预计14个,占比78%,村均集体可支配收入达1360万元。到2025年,村均集体可支配收入达1500万元,农村集体经济水平位于昆山前列。(牵头单位:社管局;参与单位:经促局、规建局、各城市管理办事处、财政分局、集体资产经营公司)3 .健全农民收入增长机制。充分发挥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在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方面的促进作用,鼓励有条件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逐步提高分红水平,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范围,

8、稳步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完善对农民直接补贴政策,逐步扩大覆盖范围,建立与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消费指数相适应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的正常增长机制,落实市级被征地农民养老补助待遇政策。积极引导和促进“三次分配”,城乡居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2023年,股份合作社股均分红650元,到2025年实现股均分红690元。2023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5.7万元,到2025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6.3万元。(牵头单位:人社局、社管局;参与单位:经促局、各城市管理办事处、集体资产经营公司)4 .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着力打造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开发区样板。借助东部新城现代产业园项

9、目,与苏州苏垦开展深度合作,以水稻现代化种植及产业化经营为核心,引入智慧农业服务、品牌经营理念,共同致力于建设我区高质量规模化现代农业。深入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打造开发区现代化农业示范中心,满足开发区7000亩稻(麦)烘干产能,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20232025年,水稻播种面积稳定在每年6500亩左右,小麦播种(含轮作换茬)面积稳定在每年6500亩左右,通过三优三保复耕整治,盘活存量土地,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加强农田连片及闲置地整治工作,全面提升农业农村环境面貌。推进开发区供销体系建设,试点打造村级供销社。(牵头单位:社管局;参与单位:财政分局、资规分局)(二)以提高生活品

10、质为目标,推进公共服务质效提升工程。1 .持续扩大教育供给。有序推进学校项目建设,2023年续建钱塘江路幼儿园、景王路小学、景王路初中3所学校;完工南浜路初中、瑾晖实验小学2所学校,提供学位4560个;到2025年,完成新学校项目建设7个,提供学位14400个。扩大学前教育资源,2023年全区整体学位能满足适龄儿童入学需求,实现区域供给平衡。2023年实现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覆盖率达85%以上,到2025年达92%o2023年提升校园安全防范水平,二级安防覆盖率达100%,2025年实现校园安防三级达标率100%o(牵头单位:社管局;参与单位:规建局、财政分局、资规分局)2 .办好人民满意教

11、育。借助上海、苏州等长三角地区优质教育资源,带动开发区整体教育质量提升,吸引更多创业人才,促进产教融合。加快推进实验小学、二中开发区分校实体化运作,引进更多“知名校长”“学科带头人”及“知名教师”等高层次教育人才,借助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大合作办学力度,2023年积极对接苏州大学、新教育集团,力争实现苏州大学附属中学招生开班,2024年秋季实现苏州大学附属小学招生开班,2025年利用苏大雄厚的教育资源,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在昆山开发区实验学校设立苏大师范生实训基地,开设素质教育、学历进修培训,教师师范类研究项目合作,让教育更加优质,学生更加出彩,人民更加满意。(

12、牵头单位:社管局)3 .优化医疗体系布局。通过建立与东部医疗中心的战略合作,完善机构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整体水平。2023年,震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式投入使用,蓬朗中心增挂第一人民医院开发区分院,启用全市“首家”联合病房,拟新、改建社区站2个。2024年,构建“1+4+N”医疗服务框架,完成青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新址建设及搬迁工作,增设兵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拟新建改建3个社区服务站。2025年,蓬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二级医院标准进行扩建,新建改建2个社区站,形成相对成熟完善的医疗服务体系,通过3年的医疗服务的战略合作及人才带教培养,各中心找准定位,错位发展,蓬朗中心与东部医疗中心建设

13、为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助力“营商首选地”的金字招牌;震川中心打造成为昆山南片综合性、功能性、区域性的医疗服务中心;青阳中心持续输出老妇幼、社区站、中医妇科的精品特色,保障老城区居民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兵希中心以“兵希中心+太湖院区”互相补充,定位解决辖区居民基本公共卫生需求。(牵头单位:社管局;参与单位: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 .提供特色诊疗服务。依托东部医疗中心、中医院等市级医疗资源开展全方位的医疗帮扶及带教,在检验服务、急救服务、特色专科服务、中医保健服务、妇幼保健服务等方面狠下功夫,进一步深化“病有良医”的诊疗服务特色。2023年,初步做到基层中心与东部中心医学影像、部分超声及部分检验结果

14、互认,逐步降低看病时间及费用成本;将内分泌科、心血管、骨质疏松等特色专科延伸到三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力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在社区中心、社区站建立基层中医馆(阁),创新开展以“二十四节气”为特色的中医养生活动,打造“基层保健养生的新阵地2024年,依托东部中心的影像、检验中心技术,完成影像、超声、检验结果互认;以东部中心的“胸痛中心”为核心,升级“急救体系”建设,在全区社区中心、社区站、学校等公共场所配备AED设备,开展急救普训,保障老年人、妇女儿童、企业员工等群体的急救需求。2025年,将东部医疗中心、中医院等优质特色专科持续延伸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形成相对完善的同质化专科诊疗服务;依托妇幼保

15、健院的托育机构、儿科、产科、育龄妇女为重点,持续释放妇幼医疗服务的影响力;依托康复医院各项资源与指导,承接二级三级医院出院病人的社区康复服务,建立区域性的“康复联盟”。(牵头单位:社管局;参与单位: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 .推动健康昆山高质量发展。更大力度关心关爱“一老一小”、企业员工、小区居民健康,整合卫生健康资源,融合全要素服务。大力推进托育服务,按普惠托育的标准,引入有社会资质的第三方机构,解决我区双职工无老人照看的家庭需求,2023年完成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3.5个,2024年达4个,到2025年达4.5个。将昆山唯一一个托育民生实事工程(昆山市托育服务综合中心)落地我区

16、,打造成为全省托育机构的示范亮点。在全市率先打造“健康集成服务试验区一健康家园”,2023年,选取2个社区(宝岭社区、绣衣社区)、1个集宿区(世硕家园2期),结合不同年龄、不同人群的健康需求,初步探索因地制宜地开展各类基本的健康管理、关爱帮扶等服务。2024年,持续丰富健康服务的内容,侧重以“妇幼健康、老年人慢性病管理、关爱帮扶”为特色亮点;同时针对集宿区企业职工的特定需求,重点做好应急救护、心理健康疏导、孕产妇服务等保障工作,积极发挥集宿区健康服务标杆引领作用。2025年,实现基本健康需求不出小区的目标,形成可推广复制的健康集成服务经验,持续在社区、集宿区中扩大影响力与覆盖面,进一步擦亮“健

17、康家园”的服务品牌。(牵头单位:社管局;参与单位:党群部、各城市管理办事处、国创投资集团、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 .提高养老服务供给质量。深化养老服务阵地建设,积极与苏康养集团对接,2023年完成两岸人才康养中心建设,到2025年打造成区域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的昆山样板,完善15分钟养老圈建设,满足老有颐养需求。加快推进居家适老化需求满足,20232025年,完成适老化家庭改造不少于150户/年;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格局,加快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投入使用,2023年创建星级日间照料中心3家,新增三星级1家,到2025年实现所有日间照料中心达到星级标准,其中三星级总数达6家。完善区级老年大学教育体系,绣

18、衣、蓬苑、孔巷3个社区分校点持续稳定运作,新增乐善社区分校点,并依托各日间照料中心开展线上教学,形成线上线下双轨教学服务。持续做好高龄空巢关爱行动,确保高龄、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服务保障率达100%。(牵头单位:社管局;参与单位:各城市管理办事处)7 .拓展未保特色服务内涵。以区未保工作站、49个社区未保工作室为依托,充分发挥“护童鹿联盟”牵引作用,持续完善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位一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体系。2023年启动家校社试点工作,进一步强化家庭、学校、社区、社工机构一体联动机制,实现数据流通、信息共享,形成一体共护格局,当年度实施家校社试点不少于1家。将“小艾之家”课后延

19、时班嫁接至区未保工作站,服务内容由课后辅导扩展至课后兴趣课堂。到2025年,依托“护童鹿联盟”特色品牌,引导联盟成员开展主题未保服务,多渠道汇聚优质资源,构建“平台+项目+技术”专业化未保服务体系。形成“守护者赋能”“联盟总动员”“瑞兽聚能”三个子品牌,分别从专业辅导、宣传推广、示范引领三个维度实现服务主体、服务阵地和服务内容之间的有效衔接。每年开展未保服务项目活动不少于45场次,实现困境儿童家庭全覆盖,未成年人及其家庭参与不少于800人次。(牵头单位:社管局;参与单位:各城市管理办事处)8 .精准提供文体服务供给。合理规划小区健身器材,建设慢行步道、更换超期全民健身路径等设施,争取至2025

20、年完成区域内50套全民健身路径设施换新、实现区域绿色出行10分钟健身步道全覆盖。推进学校体育设施向公众开放,紧盯开放进程,力争条件成熟一批开放一批;围绕“活力夏驾河科创生态城”金名片,整合工青妇条线资源开展“文化艺术节”“公益电影节”“非遗科普节”“我们的节日”等各类传承、科普、学习、互动文艺展演体验1000场;成立区文联,招募区域内文艺人才,每年固定开展研学、展览;每年打造夏驾河龙舟赛、皮划艇赛、夜跑等精品系列赛事,每四年举办一次企业居民广泛参与的开发区全民体育运动会,争取每年开展比赛、展演、培训30项次,其中包含开发区全民健身系列赛事12项次。(牵头单位:党群部;参与单位:各相关单位)(三

21、)以聚焦关键群体为重点,开展民生保障水平提高工程。1 .健全分层分类救助体系。根据苏州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细则关于开展苏州市低收入人口认定和动态监测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规定,建立更加科学、更加便民、更加快捷的救助对象认定机制、主动发现机制和动态监测机制,构建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分层分类的综合救助体系。加强特殊困难群体救助帮扶和儿童权益保障问题专项排查整治,绝不允许发生击穿道德底线的事件,全面落实困境儿童分类分层关爱保障制度和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20232025年,确保每年低保对象精准救助率达100%,困难群体应保尽保率达100%O(牵头单位:

22、社管局;参与单位:党群部、人社局、规建局、各城市管理办事处、财政分局)2 .稳步提高兜底保障水平。加大住房保障力度,20232025年,新增保障性住房4950套。引入商业保险活水灌溉民生保障责任田。政府买单为群众锁定多重保障。在落实常规救助政策之外,目前已实施户籍人口团体人身意外险、在册老村民村级民生保险,区级大病医疗支出型救助等各类补充保障。2023年拟在重大疾病首诊方面为户籍居民提供多一份保障,预计新增保险资金投入378万元,实现户籍人口全覆盖。到2025年,让各项保障政策形成优势互补,进一步织密惠民保障网络。(牵头单位:社管局;参与单位:人社局、各城市管理办事处、财政分局)3 .实施就业

23、帮扶“暖阳”计划。做好援助对象“五清”工作,抓好援助对象“一人一策”精准服务。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至少提供1次政策宣导或就业推荐,保证有就业意愿和能力的重点群体就业率达98%o在区内企业积极开发用于安置就业困难人员的非营利性基层公共服务类和公共管理类岗位,规范公益性岗位监管流程,实行“谁用人、谁管理、谁负责”原则,每年开发不少于52个的公益性岗位,举办不少于4场的公益专场招聘。(牵头单位:人社局;参与单位:社管局、各城市管理办事处、财政分局)4 .大力推进慈善事业。不断加强资源整合,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设立社区发展基金

24、,与企业结对共建,实现精准帮扶。充分运用“互联网+慈善”工作形式,持续扩大“慈善一日捐”“99公益日”影响力。推广“社工+志愿者”的运作模式,拓宽慈善救助方式,实现“物质救助”向“物质+服务”转变,构建崇德向善的文明和谐之城。20232025年,实现募捐筹款增长率不低于全市平均增长率,当年度慈善资金支出金额达上年度筹款额的70%,精准实施各类慈善帮扶救助项目,围绕困难群体急难问题,推动慈善救助工作合规合理、精准高效,最大程度覆盖最需关注的困难群体。(牵头单位:社管局;参与单位:党群部、经促局、人社局、综保区管理局、各城市管理办事处)四、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统筹。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加

25、强对民生事业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定期召开工作例会研究、调度,针对重点工作任务细化配套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和时间安排。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各部门要切实承担相应主体责任,履行职能职责,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扎实推进各类民生实事有序实施。(二)强化资金保障和政策支撑。加大资金统筹整合力度,持续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将工作经费纳入年度预算,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为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提供基础保障,全力支持补齐民生事业短板。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保障各项惠民利民优惠政策落实到位,让群众享受更好、更高水平的民生服务。(S)持续监督考核和社会宣传。加大督查工作力度,围绕重点项目、重要工作、重大任务抓督查、抓推进,并将督查结果纳入工作绩效评价内容。广泛收集社情民意,提高为民服务水平,让群众真正满意。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利用报刊、网站、微信等新闻媒体,宣传工作的动态、成效和经验,最大限度地调动起积极因素、凝聚社会正能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