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医大护理学导论讲义04人的成长与发展.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328973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9.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温医大护理学导论讲义04人的成长与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温医大护理学导论讲义04人的成长与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温医大护理学导论讲义04人的成长与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温医大护理学导论讲义04人的成长与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温医大护理学导论讲义04人的成长与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温医大护理学导论讲义04人的成长与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医大护理学导论讲义04人的成长与发展.docx(1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四章人的成长叮发展成长与发展贯穿于人的生命全过程,人在每一个成长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和特殊问题需要解决。护理对象包括各个年龄阶段的人,处于不同的成长发展水平表现不同的身心特征。因此,了解生命过程中各个阶段的特点及特征,可以帮助护士掌握有关理论及技能,明确不同年龄阶段护理对象的心理特点、行为特征及基本的需要,提供适合于护理对象所处的生命阶段的护理。第一节成长片发展梃住成长与发展又可称为生长与发育,是人在整个生命历程中的一个自然而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了解成长发展的基本概念、一般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有利于护士正确评估病人的成长发展水平,通过创造有利条件和预防不利因素,促进病人正常的成长发展。一、成

2、长与发展的基本概念L成长(RrOWth)又称生长,指由于细胞增殖而产生的生理方面的改变,表现为各器官、系统的长大和形态改变,是量的变化,可用量化的指标来测量,如身高、体重、骨密度、牙齿结构的变化等。一般生长的形态可包括四种基本类型:增星性生长:指除去排泄或消耗的部分后生理上得到的增长;增生:即细胞数量的增多;肥大:即细胞体积的增大;更新:是机体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进行的新陈代谢。2 .发展(development)又称发育,是生命过程中有顺序、可预测的功能改变,包括身、心两个方面,表现为细胞、组织、器官功能的成熟和机体能力的演进,如行为改变、技能增强等,是质的变化,一般不容易通过量化的指标来测

3、埴。发展是学习的结果和成熟的象征,发生在人的整个生命过程中。3 .发展任务(developmentaltask)是个体在生命的各特定时期出现的、并需要完成的任务或实现的成长发展目标,即个体在一定年龄阶段时,社会规范或标准要求他完成的任务,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成功地完成某一阶段的发展任务,可使个体获得满足感和幸福感,顺利地步入下一个发展阶段;反之,则会出现发展障碍,并影响以后的发展。4 .成熟(maturation)狭义的成熟指生理上的生长发育,广义的成熟包括心理社会的发展。成熟是成长和发展的综合结果,受遗传基因及环境因素的影响。成熟是一种相对的概念,是相对某一生命阶段中人是否完成了相应

4、的成长及发展任务而设置的衡量标准。人的成熟可表现为:从依赖到自治;被动到主动;主观到客观;无知到有见识;能力弱到能力强;承担责任少到多;兴趣狭窄到广泛;自私到利他;自我否定到自我接受;模仿到独创;注重细节到注重原则;思维肤浅到深入;冲动到理智等。一个人社会心理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不断调整自己,使自己适应不断变化的客观环境,并从中吸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不断地完善自己。5 .年龄(afje)年龄是衡量成长与发展的阶段性指标之一,人的年龄可以分为两大部分:时序年龄及发展年龄。时序年龄(ChrOnOlORicalage)指个体自出生之日起计算的年龄;发展年龄(developmentala大)代表

5、身心发展程度的年龄,包括生理年龄、心理年龄、社会年龄、精神年龄、道德年龄等。根据时序年龄可以将人的生命过程分为八个阶段: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期、青年期、中年期及老年期。成长、发展及成熟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相互关联,不能截然分开。成熟是成长与发展的综合结果,成长是发展的物质基础,而发展的成熟状况在某种程度上又反映在成长的量的变化上。二、成长与发展的基本内容成长与发展是一个整体的概念,一般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1 .生理方面(PhySiOk)BC)指体格的生长和改变,以及机体各组织器官的发育和功能的完善。2 .认知方面(CoRnitiVel认知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

6、、思维、语言等过程。认知方面的发展可表现为记忆力、观察力、判断力、理解力、推理能力、想像力、对知识的运用以及解决问题等能力的不断发展和改变。3,情感方面(MnCtiCnAI)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主观的态度体验。人的基本情感包括喜、怒、哀、乐、悲、恐及惊等。情感发展是人在对客观事物认识过程中判断其能否满足需要而产生的。4 .精神方面(spiritual)指人在成长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对生命意义及生存价值的认识。5 .社会方面(Scial)指人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与他人、群体及社会互动能力的不断发展。6 .道德方面(mnrl)指人的是非观念和信仰的形成。道德观念的发展受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以上内容除

7、生理方面外,都属于心理社会领域。但各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从而构成人的整体,其发展按一定顺序并以可预测的方式进行。三、成长与发展的规律人的成长发展过程非常复杂,受许多因素的影响,虽然具有一定的个体差异,但也遵循一定的规律。L可预测性成长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以一定的顺序、可预测的方式进行。每个人几乎都要经过相同的发展过程及生命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一定的成长及发展特点。Z顺序性生长发育通常遵循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简单到复杂和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或规律。工连续性和阶段性成长和发展在人的整个生命阶段不断进行,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但并非等速进行,具有阶段性。例如,出生后6个月生长最快,出现第一

8、个生长高峰,之后生长速度逐渐减慢。至青春期又迅速加快,出现第二个生长高峰,成年后处于相对稳定的阶段。心理社会的发展同样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每个人都要经过相同的发展阶段,每个发展阶段都各具一定的特点,且下一阶段的发展都要以前一阶段的发展为基础。4-不平衡性人体各系统的发育顺序遵循一定规律。例如,神经系统从出生到一岁发育最快;生殖系统在青春期发育最快;淋巴系统的发育则先快而后回缩;肌肉组织的发育到学龄期才开始加速。心理社会发展同样存在不平衡性,例如,语言发展以35岁最快。5-个体差异性成长发展虽然遵循上述一般规律,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例如,在正常标准范围内,体格成长的个体差异随

9、年龄增长而增大,青春期差异更明显。心理社会方面的发展也因社会文化背景、家庭教养等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并随年龄增长个体差异越大。关键期(CriticaIPeriOd)指个体在成长发展过程中,对环境刺激最敏感,且是发展某些技能和能力的最佳时期。如果错过了关键期,将会对以后的成长发展带来难以补偿的影响。例如婴幼儿期是形成人的基本人格因素,如情感、素质、生活态度、健康行为、价值观和信仰等的关键期,如果错过了此阶段的发展关键期,则会影响以后此方面能力的发展。四、成长与发展的影响因素遗传和环境因素是影响成长发展的两个最基本因素。遗传决定生长发育的潜力,这种潜力又受到环境因素的作用和调节,两方面相互作用,决

10、定了成长发展的水平。1 .遗传因素成长与发展受父母双方遗传因素的影响,表现在身高、体形、肤色及面部特征等生理方面,同时也表现在性格、气质和智力等心理社会方面。2 .个人因素个人的因素在成长发展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内因作用。具体包括:(1)个人健康状况:一个人的健康状况,不仅会影响他的体格发育,而且会不同程度影响他的心理及智力的发育,尤其是在发展的关键期,疾病、创伤等因素均会影响儿童的成长发展。(2)自我因素:人的自我意识的形成一般是在两岁左右,而其独立的行为也在这时开始出现。加上以后日渐强烈的喜、恶习惯,使个人有能力去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从而不同程度地影响个人的身心发育。(3)其他个人因素:内环

11、境稳定、个人动机、学习及社会化过程等也会影响人的成长与发展。,环境及其他因素(1)孕母状况:胎儿在宫内的发育受孕母生活环境、营养、情绪和健康状况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妊娠早期感染风疹、带状疱疹和巨细胞病毒,可导致胎儿先天畸形。(2)营养:充足和合理的营养是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是保证健康成长发展的重要因素。长期营养不良会导致体格发育的迟滞,如体重下降、身高增长缓慢及各器官功能低下等,并影响智力、心理和社会能力的发展。而营养过剩所致的肥胖也会对人的成长发展造成一定影响。(3)家庭:家庭环境对成长发展起着显著作用。家庭提供的居住环境、卫生条件、教养方式、家庭气氛、父母的角色示范、接受教育的机会、有效的

12、健康保健措施以及家庭成员的生活方式等,都会对儿童的体格及心理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4)社会文化: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对人在各个发展阶段所需完成的任务有不同的要求,因此,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养方式、生活习俗、宗教信仰及社会事件等,都对人的成长发展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第二V心现社会发及现金及其在护理中的应用几个世纪以来,生物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人的成长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许多理论。其中精神分析理论家围绕人的情绪、人格和社会性发展,提出了独特的理论,包括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学说和艾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学习这些理论,有助于护士理解人在各个成长发展阶段的心理、行为特点及其需求

13、,从而提供适合不同阶段病人特点的护理,以促进病人健康人格的发展。一、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学说弗洛伊德(SiRmUndFnnId,18561939)是奥地利著名的精神病学家,被誉为“现代心理学之父”,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用精神分析的方法观察人的行为,他以多年对精神病人观察及治疗的过程为依据,创立了性心理发展学说(TheOryofPsychosexualDevelopment)(一)理论的主要内容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本能是追求生存、自卫及享乐,而刺激人活动的原动力是原欲(Iikk)或称为性本能。原欲是人的精神力量,也是性心理发展的基础。人的一切活动为满足性本能,但条件及环境不允许人的欲望任

14、意去满足,因此,人的本能压抑后会以潜意识的方式来表现,从而形成了性压抑后的精神疾患或变态心理。成年期甚至老年期后出现的许多严重的心理问题,都可能源于儿童期的人格发展障碍。其学说包括意识的层次、人格结构和性心理发展阶段三个要点。1,心理结构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活动分为意识、潜意识和前意识三个层次,并将其形象地比喻为漂浮在大海上的一座冰山。(1)意识(CCnMiCnMMq)指个体直接感知的心理活动部分,是心理活动中与现实联系的部分,如感知觉、情绪、意志和思维等,被形容为海平面以上的冰山之颠部分。(2)潜意识(ImmnKricnze)指个体无法直接感知到的心理活动部分,这部分的内容通常主要是不被外部现

15、实和道德理智所接受的各种本能冲动、需求和欲望,或明显导致精神痛苦的过去事件。潜意识虽然不被意识所知觉,但它是整个心理活动中的原动力,被形容为海平面以下的冰山部分。(3)前意识(PreConSCiOUSneSS)介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主要包括目前未被注意到或不在意识之中,但通过自己集中注意或经过他人的提醒又能被带到意识区域的心理活动,被形容为介于海平面上下部分,随着波浪的起伏时隐时现。意识、潜意识和前意识是人的基本心理结构,在个体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各有其功能。意识保持着个体与外部现实联系和相互作用的部分,潜意识使个体的心理活动具有潜在的指向性。因此,人的各种心理和行为并非完全由个体的意志决定,还由

16、潜意识的欲望和冲动等因素决定。潜意识中潜伏的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等常常是导致个体产生焦虑,乃至心理障碍的症结。2人格结构弗洛伊德在对人的心理活动分析的基础上,认为人格由三部分组成,即本我、自我和超我。(1)本我(id):处于潜意识深处,是人格中最原始的部分,由先天的本能与原始的欲望组成,其中性本能(Iihidr)对人格发展尤为重要。本我受快乐原则(PleaSUrePrinCiPle)的支配,目标在于汲取最大的快乐和最小的痛苦,是人类非理性心理活动的部分。(2)自我(改。):大部分存在于意识中,小部分存在于潜意识中,是人格中理智而符合现实的部分。自我不仅包含对自己的确认,而且包含对自己躯体与外界接

17、触后所形成的各种感觉的确认。自我受现实原则(realityprinciple)支配,用社会所允许的行动满足本我的需求,在本我的冲动欲望和外部现实世界对人的制约之间起调节作用,从而使人的行为适应社会和环境。自我的发展及其功能决定着个体心理健康的水平。超我(superego):大部分存在于意识中,是人格中最具理性的部分,由良心和自我理想两部分组成。超我是在长期社会生活过程中,由社会规范、道德观念等内化而成,遵循完美原则(principleofideal),其特点是按照社会规范、伦理、习俗等来辨明是非和善恶,从而对个体的动机进行监督和管制,使其行为符合社会规范和要求,即按照尽善尽美的原则指导自我,限

18、制本我,达到自我完美的高度。&人格发展(性心理发展)弗洛伊德认为个体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性本能”,又称“原欲”。人格的发展经历五个可重叠的阶段,其中前三个阶段是人格发展的关键期。每个阶段的“原欲”会出现在身体的不同部位,如果需求不能得到满足,则会出现固结(fixation).即人格发展出现停滞,可能产生人格障碍或心理问题,并影响下一阶段的发展。由于在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中主要强调性的概念,人们认为他是泛性论者。因此,其人格发展理论又称为性心理发展理论。人格发展的主要时期及特点如下:(1)口欲期(OralStaK),01岁。此期原欲集中在口部,婴儿专注于与口有关的活动,通过吸吮、吞咽、咀嚼等与口

19、有关的活动获得快乐和安全感。如果口部的欲望得到满足,则有利于情绪及人格的正常发展;如果这些欲望不能得到满足或过于满足,则会产生固结现象,形成自我为中心、过度依赖、悲观、退缩、猜疑等人格特征,并可能出现以后的吮手指、咬指甲、饮食过度、吸烟、酗酒和吸毒等不良行为。(2)肛欲期(analstage):13岁。此期原欲集中在肛门区,儿童关心与直肠及肛门有关的活动,愉快感主要来自排泄所带来的快感及自己对排泄的控制。如果父母对儿童的大小便训练得当,则会使儿童养成清洁、有秩序的习惯,学会控制自己,并形成以后人际关系的基础;如果训练过早或过严,则会形成洁癖、吝啬、固执、冷酷等人格特征;如果训练过松,会形成自以

20、为是、暴躁等人格特征。(3)性蕾期(PhaHiCstaRe):36岁。此期原欲集中在生殖器,儿童对自己的性器官感兴趣,并察觉到性别差异,恋慕与自己性别相异的父母,而排斥与自己性别相同的父母,出现恋母(父)情结。如果此期能与同性别的父亲或母亲建立性别认同感,有利于儿童形成正确的性别行为和道德观念;此期固结会造成性别认同困难或由此产生其他的道德问题,恋母(父)情结会固着在潜意识中,成为以后心理问题的根源。(4)潜伏期(IatentStage),612岁。此期儿童早期的性欲冲动被压抑到潜意识中,把精力投入到学习、游戏等各种智力和体育活动上,儿童的兴趣从自己的身体和对父母的感情转移到外界环境,愉快感来

21、自于对外界环境的体验,喜欢与同性别的伙伴一起游戏或活动。如果此期顺利发展,可获得许多人际交往经验,促进自我发展;此期固结会形成强迫性人格。(5)生殖期(genitalstage):12岁以后。此期原欲重新回到生殖器,注意力转向年龄接近的异性伴侣,逐渐培养独立性和自我决策的能力,性心理的发展趋向成熟。此期发展不顺利则会导致性功能不良,难以建立融洽的两性关系或病态人格。(-)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学说在护理中的应用弗洛伊德的理论提出儿童早期经验对人格发展的决定性影响,重视潜意识及其在人类行为中所起的作用。该理论有助于护士认识到潜意识对情绪和行为的支配作用,了解病人潜在的心理需要,正确理解和评估不同发

22、展阶段的特点和需求,从而通过健康教育和相应的护理措施,促进健康人格的发展。1.指导护士为父母提供健康教育护士可通过对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帮助父母理解儿童在健康人格形成过程中的心理需求,根据不同年龄阶段性心理发展的特点,养育和训练儿童。同时,指导父母正确理解儿童外在的焦虑、愤怒等不良情绪和反常行为所反映出的潜在需求,重视早期生活经验对儿童人格健康发展的作用,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不健康人格的形成。2指导护士在护理中满足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1)口欲期:注意满足婴幼儿口部的欲望,通过恰当的喂养和爱抚给婴幼儿带来舒适和安全感,以利于正常情绪及人格的发展。(2)肛欲期:对幼儿进行恰当地大小便训练,并注意

23、适当地鼓励和表扬,以带给幼儿愉快的体验,避免训练过早或过严,培养其自我控制的能力。(3)性蕾期:鼓励儿童对性别的认同,帮助其解决恋母情结和恋父情结的矛盾冲突。孩子对异性父母的认同有助于其日后走出家庭,建立良好的两性关系。)潜伏期:为住院儿童提供各种活动的机会,包括游戏、身体活动、学习文化知识等。(5)生殖期:提供青少年为自己作决定的机会,鼓励其独立性和自我决策能力,正确引导青少年与异性的交往。二、艾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艾瑞克森(ErikErikSonj9021994年)是美国哈佛大学的一位心理分析学家,是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的学生。他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及多年从事心理治疗的经验,在弗洛

24、伊德性心理发展学说的基础上,于195。年提出了解释整个生命历程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TheoryofPsychosocialDevelopment)(一)理论的主要内容艾瑞克森的理论强调文化及社会环境在人格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人的发展包括生物、心理及社会三个方面的变化过程,此过程由八个发展阶段组成,每个阶段都有一个发展的危机(developmentalcrisis)或中心任务必须解决。成功地解决每一阶段的危机,人格会顺利发展;如果危机不能解决,危机将持续存在,相继累加,则可能出现人格缺陷或行为异常。同时,任何一期的发展顺利与否,均与前一发展时期密切相关。如果前一期发展顺利,将为后一期的人格发

25、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反之,如果前一期发展不顺利,将会影响下一期的人格发展。1 .婴儿期(infancy)。M个月,此期发展的危机是信任对不信任(trustvsmistrust).信任感是发展健全人格最初且最重要的因素,婴儿期的发展任务是与照顾者(父母)建立信任感。婴儿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无助感最强,必须依赖他人满足自己的需要。如果婴儿的各种需要能得到持续和有规律地满足,并得到爱抚和良好的照顾,则会产生基本的信任感,成为以后对外界和他人产生信任感的基础;反之,如果婴儿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缺乏爱抚和有规律的照顾,则会产生不信任感,表现为与人交往时焦虑不安、畏缩及疏远、自我意识增强、对周围环境中的一切具

26、有极强的不安全感,并将这种恐惧、怀疑及不安全的感觉带入以后的人生发展阶段。对婴儿期的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人是母亲。母婴之间具有一种身体移情作用(Physicalem-Pathy),即婴儿能敏感地感受到母亲的情绪状态,如果母亲焦虑不安,则婴儿会产生相应的情绪体验。这种母婴之间的早期互动也会影响婴儿基本信任感的产生,并影响婴儿基本人格的形成及完善。同时,艾瑞克森认为信任和不信任是相对的,应该让婴儿体验这两种经历,因为当婴儿有不信任体验时,才能识别信任的体验,重要的是信任与不信任的比例,信任应当超过不信任,这一点同样适用于其他时期。婴儿期顺利发展的结果是建立信任感,表现为信赖他人、乐观、有安全感、愿意与

27、他人交往以及对环境和将来有信心,形成有希望的品质(VirtUeOfhOpe);如果发展障碍,将出现对他人的不信任感、焦虑不安和退缩等人格特征。2 .幼儿期(CarlyChiIdhood)18个月彳岁,此期发展的危机是自主对羞愧或疑虑(JmIonomyvsshameordoubt)幼儿期的发展任务是适时地学到最低限度的自我照顾及自我控制的能力,获得自主感。此期儿童开始学习独立吃饭、穿衣及大小便等基本的自理活动,通过爬、走、跳等动作来探索外部世界,并开始察觉到自己的行为会影响到周围环境及他人,从而形成独立自主感。同时,由于缺乏社会规范,儿童喜欢以“我”,“我的”表示自我中心的感觉,常用“不”表示自

28、主性。此期如果儿童的自主行为受到过分的限制或否定,则会产生羞愧和疑虑,怀疑自己的能力,并停止各种尝试和努力。对幼儿期的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人是父母。父母对儿童自主行为的态度和行为对自主感的建立有重要影响。如果父母能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让儿童主动完成自己的事情,如吃饭、穿衣等,并给予适时的支持和鼓励,可促使儿童自主感的建立。此外,在儿童以自我为中心的意愿开始的同时,父母应注意用温和、适当的方式训练儿童,促使其按社会规范约束自己的行动;反之,如果父母过分溺爱或过度保护,为孩子包办一切,或要求过高,对其自主行为进行否定、嘲笑、斥责和限制等,则会使儿童产生羞愧和疑虑的感觉。幼儿期顺利发展的结果是产生自我控

29、制感,有自信和自主性,形成有意志的品质(VirEPofwill);如果发展障碍,会出现缺乏自信,怀疑自己的能力,过度自我限制或顺从,任性以及反抗等人格特征。3 .学龄前期(latechildhood)36岁,此期发展的危机是主动对内疚(initiativeVSguilt)学龄前期的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体验目标的实现。此期儿童的活动和语言能力增强,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和探索的欲望,喜欢各种智力和体力活动,喜欢问问题,爱表现自己。此期游戏成为儿童生活的中心,通过游戏,儿童积极地探索世界,学习一定的社会规范,发明或尝试一些新活动和新语言,为自己设定目标和制定计划,并努力去实现目标。当儿童发现自己的某

30、些愿望难以实现或违背了社会禁忌时,会由此产生内疚感或罪恶感。对学龄前期的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人是家庭成员,儿童的心理社会发展取决于父母对孩子自创性活动的反应。如果父母对儿童的好奇和探索性活动给予理解、鼓励和正确引导,儿童的主动感就会得到增强.艾瑞克森还认为,此期的家庭或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主,在游戏中发展儿童的感官,激发智力,培养各种社会适应能力。在清新自然的环境中,给予儿童自发的活动及学习机会,才会培养主动进取的性格;反之,如果父母常对儿童的行为进行指责,禁止儿童一些离奇的想法或游戏,或刻意设计教育活动,要求儿童完成其力所不能及的任务,会将儿童置于失败的压力之下,产生内疚感。学龄前期顺利发展的结

31、果是有自己生活的目的和方向,能主动进取,有创造力,形成有目的的品质(VirtUeOfPUrPOSe)。艾瑞克森认为,个人在社会中所能取得的成就,都与儿童在本阶段主动性发展的程度有关。如果发展障碍,会表现为缺乏自信、悲观、退缩、害怕做错以及无自我价值感等人格特征。4 .学龄期(SChOOlac)612岁,此期发展的危机是勤奋对自卑(industryvsinferiority)学龄期的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此期儿童的活动场所包括家庭、学校和社区等,开始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主要精力集中于学习文化知识和各种技能,学习与同伴合作、竞争和遵守规则。学龄期是养成有规律的社会行为的最佳时期。此期儿童在学业上的

32、成功体验会促进勤奋感的建立;反之,如果经历失败的体验多于成功,则会产生自卑感。对学龄期的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人是父母、老师、同学等。如果儿童在学业上的成功得到家长、老师、同学的鼓励和赞赏,会强化勤奋感,形成勤奋进取的性格,敢于面对困难及挑战,并为以后继续追求成功打下基础;但如果儿童的努力和成绩得不到赞赏,或无法胜任父母或老师所指定的任务,遭受嘲笑和指责,会导致自卑感的产生。学龄期顺利发展的结果是学会与他人竞争、合作、守规则,获得基本的学习和社会交往能力,形成有能力的品质(VirlUeOfCOmPetenCe)。艾瑞克森认为,人对学习、工作的态度和习惯都可追溯到本阶段勤奋感的发展;如果发展障碍,儿童

33、会出现自卑,缺乏自信,充满失败感等人格特征。5 .青春期(adolescence)1218岁,此期发展的危机是自我认同对角色混乱(identityvsroleconfusion)青春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建立自我认同感。艾瑞克森认为此期是人生最为关键的阶段,青少年面临以下多种发展危机及问题:身体上性生理的成熟,使之具有了性冲动的压力。由于性知识的缺乏及社会的禁忌,使之不知如何处理因性冲动而出现的困惑和压力;由于学校及社会的期望和要求,使之对日益繁重的学业及考试的压力感到苦恼,在求学时模糊地感到求学的成败关系着未来,但对自己的未来方向感到茫然;儿童时期的生活多由父母安排,而在此期,很多事情要自己作出

34、决定,如职业、伴侣的选择,但由于人生经验不足而缺乏准确的价值判断标准,在作出判断和决策时感到彷徨无措。自我认同(歌OideTnity)是人格上自我一致的感觉,青少年需要从周围世界中明确自己的社会角色,选择人生的目标。青少年经常在思考“我是谁”、“我将来向哪个方向发展”的问题。他们极为关注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并与自我概念相比较,一方面要适应自己必须承担的社会角色,如实现父母的期望,考上理想的大学,同时又想扮演自己喜欢的新潮形象。因此,青少年为追求个人价值观与社会观念的统一而困惑和奋斗,从而获得自我认同感。艾瑞克森认为自我认同是自我发展的理想境界,由于年龄、能力、经验及家庭背景等因素的不同,每个人都

35、可能有不同的自我认同状态。此期一般会出现四种类型的认同状态:达到认同状态(identityachievement):指矛盾冲突解决,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明确自己的需要,能朝着既定目标而努力;认同延期状态(identitymoratorium):指矛盾冲突尚未解决,仍在苦苦探寻;认同迷失状态(identitydiffusion):指矛盾冲突无法解决,陷入迷失和困境,对未来的一切尚未找到答案;认同早闭状态(identityforeclosure):指自己对未来毫无主见,一切听从父母的安排。对青春期的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人是同龄伙伴及崇拜的偶像。此期顺利发展的结果是能接受自我,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并为设定的

36、目标而努力,形成忠诚的品质(VirtUeoffidelity)如果发展障碍,会产生认同危机(identitycrisis),即个人在自我认同过程中,心理上产生的危机感,导致角色混乱,迷失生活目标,彷徨,可能出现堕落或反社会的行为。6 .青年期(youfiRadulthood)1835岁,此期发展的危机是亲密对孤独(intimacyvsi-SOlatiOn)青年期已经建立了自我认同感,形成了独立的自我意识、价值观念及人生目标,此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发展与他人的亲密关系,承担对他人的责任和义务,建立友谊、爱情和婚姻关系,从而建立亲密感。艾瑞克森认为真正的亲密感是指两个人都愿意共同分享和相互调节他们生

37、活中一切重要的方面,只有在确立自己的认同感之后,也就是解决了上一期自我认同和角色紊乱的矛盾冲突后,才能在与别人的共享中忘却自我,否则很难达到真正的感情共鸣,会产生与同龄人、社会及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孤独感。对青年期的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人是朋友和同龄的异性。此期需要选择固定的职业目标,选择社交范围,选择伴侣和朋友,建立相互信任、相互理解以及分享内心感受的友谊或爱情关系。青年期顺利发展的结果是有美满的感情生活、有亲密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协作精神、形成爱的品质(Virtueocve),并为一生的事业奠定稳固的基础;如果此期发展障碍,人就不能体验和经历亲密感,从而产生孤独、I自我专注、缺乏密友和性格孤僻

38、等。7 .中年期(adulthood)3565岁,此期发展的危机是创造对停滞SenerativityvisStasnation)中年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养育下一代,获得成就感。在前几期顺利发展的基础上,成年人建立了与他人的亲密关系,关注的重点扩展为整个家庭、工作、社会以及养育下一代,为社会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同时,中年人知识积累日益增多,对问题的认识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不再为表面现象所迷惑,遇事沉着冷静,不像青年人那样充满憧憬,而是脚踏实地、满怀信心地创造未来。对中年期的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人是同事和配偶。此期顺利发展的结果是用心培养下一代,热爱家庭,有创造性地努力工作并形成关心他人的品质(Virt

39、UeOfeare);如果此期发展障碍,或前几期的发展不顺利,则可能出现停滞不前的感觉,表现为过多关心自己、自我放纵和缺乏责任感。对老年期(OIdage)65岁以上,此期发展的危机是完善对失望(interityvsdespair)老年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建立完善感。此期机体各个器官逐渐老化,功能下降,许多老年人丧失了体力和健康,丧失了工作、配偶和朋友,容易出现抑郁、悲观以及失落等情绪。因此,老年人除了要面对生理和周围环境的变化外,还要与内心的不良情绪作斗争,学习如何保持自己的潜能和智慧,积极面对现实,根据体力和周围环境的变化调根自己的生活和心态。此期,老年人开始回顾一生,评价自己的人生是否有价值,

40、会对自己没能力实现的理想感到缺憾,对自己所犯的错误感到失望。与此同时,尽管存在不可避免的错误或遗憾,老年人也在努力去发现一种完善感和满足感,进一步发挥潜能,以弥补自己的缺憾,使生命更有意义,使晚年生活更丰富多彩。老年期发展顺利的结果是对自己的人生产生完美无憾的感觉,表现为乐观、满足和心平气和地安享晚年,形成有智慧的品质(VirtUeOfWiSdom);如果发展障碍,则会出现挫折感、失落感和绝望感,处于整日追悔往事的消极情感中。(二)艾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在护理中的应用艾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有助于护士了解人生命全过程的心理社会发展规律,识别不同阶段所面临的发展危机及其发展的结果,更好地理

41、解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格和行为特点,从而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帮助病人顺利解决各发展阶段的发展危机,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预防人格发展障碍。1 .婴儿期及时满足婴儿的各种需求,以促进信任感的形成。除满足其食物和卫生等生理需要外,还应提供安全感和抚爱,如经常抱起和抚摸婴儿,与之轻柔地交谈,提供各种视觉刺激。在患儿经历痛苦的治疗或护理过程中,应尽量减轻疼痛,此过程结束后继续给予抚慰。同时应减轻父母的焦虑,鼓励和指导家长参与护理婴儿的活动,促进母婴的情感联结。Z幼儿期鼓励儿童进行力所能及的自理活动,如吃饭、穿衣及大小便等,为其提供自己做决定的机会,并对其能力表示赞赏。如果治疗或护理过程需要约束患儿,应向其做

42、出适当的解释,并给予抚慰,尽量缩短约束时间。3 .学龄前期鼓励和表扬儿童有益的主动行为,重视游戏的重要性。为住院患儿提供创造新活动的机会,包括允许儿童使用无伤害性的玩具或医疗用品做游戏,如用听诊器、叩诊锤等给布娃娃检查身体,通过画画以表达心情,接受儿童的合理要求,倾听其感受,并耐心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4 .学龄期帮助患儿在住院期间继续完成学习任务,将业余爱好带到医院,并尽快适应医院的限制性环境。在治疗或护理过程前后可允许儿童帮助准备或整理用物,-如静脉输液前,可让患儿帮助撕胶布,使其体验到成就感。5 .青春期多创造机会让其参与讨论所关心的问题,谈论自己的感受,并在其做某些决定时给予支持和赞赏。

43、帮助青少年保持良好的自身形象,并尊重其隐私,尽可能安排青少年与同年龄组的病人在一起娱乐和交流。青年期帮助病人保持与亲友的联系,为处于恋爱时期的人提供尽可能多的相处机会,以避免因疾病和住院造成的孤独感。护士还应作为咨询者,帮助病人设定较为现实的生活目标。7.中年期成年人生活负担较重,在家庭和工作中承担着多种角色,是家庭重要的物质和精神支柱,其健康状况的好坏对家庭的影响较大,因此在护理中要注意给予更多的感情支持,帮其调整和尽快适应患病后的角色,并对其个人成就给予适当赞扬。.老年期耐心倾听老人对往事的叙说,对其既往的成就给予肯定,帮助病人发掘潜能,鼓励其参加所喜爱的活动,与他人多交往。同时.及时发现

44、病人的抑郁、悲观情绪,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避免发生意外。第三V认知和道德发及理隹及其在护理中的应用认知与道德发展是人格发展的主要部分。本节主要介绍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学习有关理论,可以帮助护士认识不同年龄段儿童认知和道德发展的水平及特点,通过不同的护理方式,更有效地护理和教育患儿,促进其认知的发展及良好道德观念的形成。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JeanPiaKtj8961980)是瑞士杰出的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基于对儿童数十年来的观察和研究,提出了一套有关儿童思维、推理和问题解决的理论,即认知发展理论(TheoryofCognitiveDevelopment)(一

45、)理论的主要内容.认知发展就广义而言,包括个体的智力、感知觉、记忆、思维、推理和语言使用等能力的发展,狭义上指个体在成长过程中的智力发展。皮亚杰认为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失衡(力Wilibrium),个体因失衡而产生寻求恢复平衡的心理状态,因而产生了适应(adaptation).适应时需要发挥个体的适应能力,从而促进其智能的发展。他认为人的智力发育是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经同化及顺应两个基本认知过程而形成的。每个个体都有一个原有的认知结构(cognitivesiructure),又称为基模(RChema)。当个体面临一个刺激情境或困难情境时,企图用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来解决所遇到的新问题,这种认知历程称

46、为同化(aoimiIaIion)。如果原有的认知结构不能对新事物产生认知作用,就出现心理上的失衡。为了重新达到平衡,个体必须改变或扩大原有的认知结构,以适应新的情境,这种心理历程称为顺应(accommodation)。认知结构的扩大与改变,是个体智能发展的过程。认知发展是一个有序的、连续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各个阶段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每个阶段都是对前一个阶段的完善,并为后一个阶段打下基础。各个阶段的发展与年龄有一定关系,顺序固定不变,但每个人通过各个阶段的速度有所不同。I-感觉运动期(SenSOrimOtOr3taae)。2岁,通过感觉和运动,如吸吮、观看和抓握等,来认识周围的世界。此期

47、分为6个亚阶段,主要特征是能区分自我及周围的环境,以正误尝试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能将事物具体化,对空间有一定概念,具有简单的思维能力,知道动作与结果之间的联系,并开始协调感觉、知觉及动作间的活动,形成物体永恒(ObieCtDermanence)的概念。感觉运动期是儿童思维的萌芽。(1)反射练习阶段(USeOfrenexes),0-1个月,以基本的反射动作为基础,反复练习,并调节自己的反应,以适应环境。例如吸吮动作由不协调到逐步熟练,刚出生时无论将什么物体放入婴儿的嘴里时,婴儿都会出现相同的吸吮反应,但在第一个月后期,婴儿会根据放入嘴里的不同物体而改变吸吮方式。此阶段最显著的认知发展过程是同化。.

48、(2)初级循环反应阶段(PrimaryCirClIlarreaelion):14个月,不自觉地反复尝试新的体验,当偶然从某些反射性活动中获得乐趣时,会不断重复这一动作,并扩大范围,将不同的动作或图式整合在一起。此阶段比起单纯的反射动作,使婴儿能更好地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但行为的整合水平不高,多带有尝试错误的成分,所重复的动作一般与身体感觉有关,因为婴儿此时只关心自己的身体活动。(3.级循环反应阶段(secondarycircularreaction):48个月,开始关注和探索自己身体之外的周围环境和事物,并为再现某一有趣的结果而重复相同的动作。例如,当婴儿的手偶然碰到一个玩具,并使它摇动,发出声响时,婴儿开始对此结果感兴趣,会反复重复这个动作,以再现上述结果。因此,婴儿的动作和结果相互影响,形成了循环反应,对自身的动作及其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有了初步了解。(4)二级图式协调阶段(Coordinationofsecondarvschemata):812个月,可以协调两个或更多的动作或图式以达到目标,动作具有明显的目的性,并形成了物体永恒的概念,会采取行动寻找在自己视野范围消失了的物品。此阶段是感知运动期智力发展的一个质的飞跃阶段。(5)三级循环反应阶段(tertiarycircularreaction):1218个月。会根据情景,有意调节和改变自己的行为,并观察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