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制度.docx(1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一、目的为了做好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建立统一指挥、职责明确、运转有序、反应迅速、处置有力的应急救援体系,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企业财产损失,特制定本制度。二、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厂内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工作。三、职责1、主要负责人负责建立健全应急救援管理机构,指定专人负责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2、安环科负责编制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应急管理。负责组织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评审、备案、培训、演练和修订等工作。3、安环科负责编制应急救援人员训练计划,对应急预案演练效果进行评估,编写应急演练效果评估报告。4、应急救援人员定期接受培训、开展训练。5、综合办公室负责应急物资的日常管理
2、和紧急情况下的物资调拨。6、各部门车间负责现场应急处置方案的响应。四、内容1、应急机构和队伍1.1、 应急救援管理机构主要负责人组织成立应急救援管理机构,成员由主要负责人及各部门主管组成,负责应急管理及响应。任命专人负责应急救援管理工作,应急救援管理机构应负责以下工作:编制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组织抢救受伤人员;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信号;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经验;必要时向相邻单位通报事故救援情况;组织应急救援预案的评审、备案、培训、演练和修订等工作。1.2、 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应急救援队伍是企业应急管理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
3、援的重要力量,应建立与本企业安全生产特点相适应的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或指定专兼职应急救援人员。未建立专职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的应与邻近专职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签订应急救援服务协议。1.3、 定期组织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和人员进行训练。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和人员担负着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的重任,都应具备所属行业领域和所在企业安全生产事故救援需要的专业特长,专职应急救援队伍是具有一定数量经过专业训练的专门人员、专业抢险救援装备、专门从事事故现场抢险救援的组织,应具有较强的战斗力和实战经验;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和人员也应当具备相关的专业技能,并能够熟练使用抢险救援装备。应急管理人员负责编制应急救援人员训练
4、计划,组织应急救援人员定期接受培训与开展训练,认真填写应急救援人员训练记录,知道如何救人与如何保护自己,熟练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正确使用相应的防护器材和装备。2、应急预案2.1、应急预案的编制编制应急预案前,编制单位应当进行事故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事故风险评估,是指针对不同事故种类及特点,识别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分析事故可能产生的直接后果以及次生、衍生后果,评估各种后果的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提出防范和控制事故风险措施的过程。应急资源调查,是指全面调查本地区、本单位第一时间可以调用的应急资源状况和合作区域内可以请求援助的应急资源状况,并结合事故风险评估结论制定应急措施的过程。生产经营单位应当
5、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相关标准,结合本单位组织管理体系、生产规模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特点,确立本单位的应急预案体系,编制相应的应急预案,并体现自救互救和先期处置等特点。生产经营单位风险种类多、可能发生多种类型事故的,应当组织编制综合应急预案。综合应急预案应当规定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应急预案体系、事故风险描述、预警及信息报告、应急响应、保障措施、应急预案管理等内容。对于某一种或者多种类型的事故风险,生产经营单位可以编制相应的专项应急预案,或将专项应急预案并入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应当规定应急指挥机构与职责、处置程序和措施等内容。对于危险性较大的场所、装置或者设施,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编制现场处
6、置方案。现场处置方案应当规定应急工作职责、应急处置措施和注意事项等内容。事故风险单一、危险性小的生产经营单位,可以只编制现场处置方案。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应当包括向上级应急管理机构报告的内容、应急组织机构和人员的联系方式、应急物资储备清单等附件信息。附件信息发生变化时,应当及时更新,确保准确有效。生产经营单位编制的各类应急预案之间应当相互衔接,并与相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应急救援队伍和涉及的其他单位的应急预案相衔接。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符合下列基本要求: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实际情况;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危险性分析情况;应急组织和人员的职责分工明确,
7、并有具体的落实措施;有明确、具体的应急程序和处置措施,并与其应急能力相适应;有明确的应急保障措施,满足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应急工作需要;应急预案基本要素齐全、完整,应急预案附件提供的信息准确;应急预案内容与相关应急预案相互衔接。综合应急预案综合应急预案是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主要从总体上阐述事故的应急工作原则,包括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组织结构及职责,应急预案体系、事故风险描述、预警及信息报告、应急响应、保障措施、应急预案管理等内容。综合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包括:总则、事故风险描述、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预警及信息报告、应急响应、信息公开、后期处置、保障措施、应急预案管理9个部分。专项应
8、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是生产经营单位为应对某一类型或某几种类型事故,或者针对重要生产设施、重大危险源、重大活动等内容而制定的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包括:事故风险分析、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处置程序和处置措施4个部分。现场处置方案现场处置方案是生产经营单位根据不同事故类型,针对具体的场所、装置或设施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生产经营单位应根据风险评估、岗位操作规程以及危险性控制措施,组织本单位现场作业人员及安全管理等专业人员共同编制现场处置方案。现场处置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事故风险分析、应急工作职责、应急处置、注意事项4个部分。除上述三个主体组成部分外,应急预案需要有充足的附件支持,主要包括:有
9、关应急部门、机构或人员的联系方式,重要物资装备的名录或清单,规范化格式文本,关键的路线、标识和图纸,相关应急预案名录,有关协议或备忘录(包括与相关应急救援部门签订的应急支援协议或备忘录等)。2.2、 应急预案的评审、公布和备案金属冶炼和中型规模以上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编制的应急预案进行评审,并形成书面评审纪要。参加应急预案评审的人员应当包括有关安全生产及应急管理方面的专家。评审人员与所评审应急预案的生产经营单位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应急预案的评审应当注重基本要素的完整性、组织体系的合理性、应急处置程序和措施的针对性、应急保障措施的可行性、应急预案的衔接性等内容。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
10、预案经评审后,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签署公布,并及时发放到本单位有关部门、岗位和相关应急救援队伍。事故风险可能影响周边其他单位、人员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将有关事故风险的性质、影响范围和应急防范措施告知周边的其他单位和人员。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应急预案公布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按照分级属地原则,向应急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进行告知性备案。前款规定以外的非煤矿山、金属冶炼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企业,以及使用危险化学品达到国家规定数量的化工企业、烟花爆竹生产、批发经营企业的应急预案,按照隶属关系报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备案;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的备案,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有
11、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确定。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应报县(市)及以上应急管理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备案。并提交以下材料:应急预案备案申报表;应急预案评审或者论证意见;应急预案文本及电子文档;风险评估结果和应急资源调查清单。受理备案登记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对应急预案材料进行核对,材料齐全的,应当予以备案并出具应急预案备案登记表;材料不齐全的,不予备案并一次性告知需要补齐的材料。逾期不予备案又不说明理由的,视为已经备案。对于实行安全生产许可的生产经营单位,已经进行应急预案备案的,在申请安全生产许可证时,可以不提供相应的应急预案,仅提供应急预案备案登记表。3、应急设
12、施、装备、物资管理办公根据应急预案的要求以及事故应急处置的需要确定应急物资和装备的类型、数量和性能,并建立相应的储备。负责建立应急设施物资台账。应急设施、装备、物资包括事故或险情发生后的即时处置、报警、逃生、避险、隔险、自救、通信、救援等方面的设施、设备、装置、工具、器材、材料等。应急救援管理人员负责应急救援物资的定期检测和维护,使其处于良好状态,填写应急设施检查维护保养记录。4、应急演练4.1、 组织应急演练应急管理人员负责制定本单位应急演练方案,根据本单位事故预防重点,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这是对企业开展应急预案演练的最基本的要求。生产安全事
13、故应急演练指南(AQ/T9007)规定了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的目的、原则、类型、内容和综合应急演练的组织与实施。该标准主要适用于针对生产安全事故所开展的应急演练活动。安全生产应急演练可采用多种演练方法,根据我国工贸企业安全生产重大事故应急管理体制与应急准备工作的具体要求,下面分别介绍桌面演练、功能演练和全面演练三种类型。桌面演练桌面演练是指由企业应急人员或关键岗位人员参加的、按照应急预案及其标准运作程序讨论紧急情况时应采取行动的演练活动。桌面演练的主要特点是对演练情景进行口头演练,一般是在会议室内举行的非正式活动,主要作用是在没有时间压力的情况下,演练人员检查和解决应急预案中问题,获得一些建设
14、性的讨论结果。主要目的是在友好、较小压力的情况下,锻炼演练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应急组织相互协作和职责划分的问题。功能演练功能演练是指针对某项应急响应功能或其中某些应急响应活动而举行的演练活动。功能演练一般在应急指挥机构的指挥部举行,并可同时开展现场演练,调用有限的应急设备,主要目的是针对应急响应功能,检验应急响应人员以及应急管理体系的策划和响应能力。例如,指挥和控制功能的演练,其目的是检测、评价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指挥机构在一定压力情况下的应急运行和及时响应能力,演练地点主要集中在应急指挥部或现场指挥部,并开展有限的现场活动,调用有限的内部、外部资源。全面演练全面演练指针对企业安全生产
15、事故应急预案中全部或大部分应急响应功能,检验、评价应急组织应急运行能力的演练活动。全面演练一般持续时间较长,采取交互式方式进行,演练过程要求尽量真实,调用更多的应急响应人员和资源,并开展人员、设备及其他资源的实战性演练,以展示相互协调的应急响应能力。应急预案管理人员根据应急演练情况填写应急演练记录。4.2、 应急演练效果评估应急预案演练结束后.应急预案管理人员对应急预案演练效果进行评估,编写应急演练效果评估报告,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对应急预案提出修订意见。为保证应急演练取得实效,演练前应当制定方案,明确目标和重点,并据此设定场景和内容,按照有关规定确定主要评价指标;做好各主要环节情况的记录;演练
16、结束后要立即组织有关方面人员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指出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应急预案修改完善的意见以及改进和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最后形成演练总结评估报告。评估和总结的主要目的:辨识应急预案和程序中的缺陷;分析应急培训和人员的需要;确定应急设备和资源的充分性;确定应急响应行动是否达到预期目的。每一次应急预案演练结束后,都要对演练相关的文件、资料进行归档,按照有关规定保存、上报,并按照评估意见修订、完善应急预案,改进应急管理工作。5、事故救援5.1、启动应急预案本单位发生事故后,应当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有关力量进行救援,并按照规定将事故信息及应急预案启动情况报告应急管理部门和其他负有安全生
17、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立即如实报告当地安监部门,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不得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有关证据。快速、有序且高效地处置事故需要应急救援系统中各个组织机构的协调努力。重大事故一旦发生,应立即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程序。重大事故应急响应程序包括接警与响应级别的确定、应急启动、救援行动、应急结束。四大步骤:接警与响应级别确定接到重大事故报警后,按照工作程序对事故严重程度做出判断,初步确定响应等级。应急启动应急响
18、应等级确定后,按应急预案的规定,采取相应的响应行动,如通知应急指挥机构有关人员到位、开通信息与通讯网络、调配救援所需的应急资源、成立事故现场应急指挥部等。救援行动应急救援机构进入应急状态,根据事故抢险的需要,动用企业一切可以动用的应急资源开展应急行动,包括对危险区域实行警戒和人员疏散;应急队伍进入事故现场开展人员救助、工程抢险等工作。专家组为救援决策提供建议和技术支持。当已经或预计到无法控制或处置事故时,应立即向政府应急救援指挥机构提出支援请求。应急结束现场应急抢险工作结束后,由事故应急救援总指挥宣布现场应急抢险工作结束。此后,进入应急响应的最后阶段,包括现场清理、人员清点和撤离、警戒解除、善
19、后处理和事故调查等。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主要有:抢救受害人员。控制危险源。指导群众防护,组织群众撤离。清理现场,消除危害后果。5.2、 编制应急救援报告事故应急救援结束后,应认真分析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并提出改进应急救援工作的建议、编制应急救援报告。分析总结本次事故应急救援经验教训内容应包括:总结应急预案和应急管理工作中的缺陷;分析应急培训内容与实际救援的差距以及救援人员的个人救援专业能力情况;进一步确定应急设施、设备和资源的充分性与完整性;确定应急救援行动是否达到预期目的。针对分析总结的结论,对包括应急预案在内的所有应急管理制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修改工作建议,并据此编制应急救援报告,上报企业相关部门与领导。涉及协助救援的要报告其协助救援单位以及地方政府有关应急管理部门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