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条件下的新型城镇化1.ppt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379307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PPTX 页数:22 大小:2.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时代条件下的新型城镇化1.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新时代条件下的新型城镇化1.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新时代条件下的新型城镇化1.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新时代条件下的新型城镇化1.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新时代条件下的新型城镇化1.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时代条件下的新型城镇化1.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时代条件下的新型城镇化1.pptx(2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新时代条件下的新型城镇化,1,2,3,新型城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目 录,4,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意义,5,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措施,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的问题,6,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7,新型城镇化的模式,8,咨询业在城镇化项目中的机遇与挑战,“新型城镇化”党的十六大“新型工业化”战略提出,主要是依托产业融合推动城乡一体化。“新型城镇化”党的十八大,特别是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正式提出“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是在“城镇化”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的,其在人口集聚、非农产业扩大、城镇空间扩张和城镇观念意

2、识转化四个方面与“传统的”城镇化概念并无显著差异。但在实现这种过程的内涵、目标、内容与方式有所区别实际“新型城镇化”是以民生、可持续发展和质量为内涵,以追求平等、幸福、转型、绿色、健康和集约为核心目标,以实现区域统筹与协调一体、产业升级与低碳转型、生态文明和集约高效、制度改革和体制创新为重点内容的崭新的城镇化过程。,新型城镇化的由来,十九大“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将在城镇化过程中强烈折射出来,十九大报告中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论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新型城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就业,42462万人,来源:国家统计局2014年统计公报,城镇化建设是逐步消除城乡二元体制结构,形成工农之间和城乡之

3、间良性互动,实现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有着非常鲜明的时代背景和重大的历史、现实意义。,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意义,定义:何谓城镇化?城镇化的逻辑起点是人口、土地和资金的流动,这三大要素的“流动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城镇化的空间地理分布。城镇化的核心内容是要素流动带来的生产结构、就业结构、消费模式以及居住方式的四个转变,这种转变发生的地方形成或扩大城镇、城市。,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意义,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意义,条件:城镇或城市如何形成?从城市经济学的角度看,一个城镇或城市之所以形成,并在这个地理空间上产生生产结构、就业结构、消费模式和居住方式的“城市化”,通常是基于三个条件:密度提高

4、、距离缩短和开放度增加。,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意义,新型城镇化的概念: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意义:带动区域协调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提高人口城镇化水平、保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措施,建立城乡居民一体化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城镇保障房和基础设施、依托工业和现代农业建镇、以县城为基础

5、,推进城镇化建设。1、建立城乡居民一体化养老保险制度。2、建设城镇保障房和基础设施。(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和过渡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合理布局城乡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资源。)3、依托工业、现代农业建镇。(发展特色经济、培育支柱产业)4、以县城为基础,推进城镇化建设。(促使重点项目和工业企业向园区布局;发展现代物流、房地产、旅游、商贸等第三产业,创造就业机会;加大招商引资,形成城镇发展的产业支撑和核心竞争力。),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大量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市民化进程滞后,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未能在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保障性住房等方面享受基本公共服务;同时,城镇化管理服务水

6、平不高,“城市病”问题也日益突出:交通拥堵、公共安全事件、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市政管理运行效率、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等问题亟待解决。,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城镇化1.0:初始阶段,资源、要素、产业向城镇集聚;城镇化2.0:城市病显现;城镇化3.0:城市功能疏解,通过乡村振兴、特色小镇等多政策多手段实现。,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城镇化=大城市化=高楼大厦?,国务院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2030年)指出城镇化重速度轻质量问题严重。2000-2015年,全国城镇建成区面积增长了约113%,远高于同期城镇人口59%的增幅。部分城市承载能力减弱,水土资源和能源不足,环境污染等问题凸显、后遗症

7、暴露。,1、城市框架拉得越来越大;2、道路修得越来越宽,办公大楼、高档商品房遍地开花;3、政府的负债则越背越重;4、各种配套则严重滞后,导致各种隐患增多,譬如城市“看海”、“拉链路”随处可见、空城鬼城现象严重等。,建城不创造产业、不完善配套、不提供服务,撤村以后的居民,在失去了土地以后,就失去了收入来源,加上社会保障跟不上,许多“进城”农民从小康又退回到了贫穷。被城镇化农民态度的转变:羡慕不屑一顾。,“虹吸效应”“洼地效应”,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2014年堪称“新型城镇化”元年,以人为核心解决“三个1亿人”的问题。,201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8、,2014年9月,国家发改委等11部委印发 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方案的通知,62个城市(镇)被列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2014年10月,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工作部级联系会议第一次会议召开。,三个1亿人”的问题:,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的理解,第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时间周期非常值得注意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时段是从2014年到2020年。以6年为一个规划时段,这是非常特别的,是短期规划,前景不确定。第 二,指导思想方面有重大突破 与 创新意

9、义一,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二,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作为“全国经济增长、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重要平台”,定位非常之高。三,以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过去地方政府重视程度不够,过高评估综合承载力是普遍的现象。四,以体制创新为保障;习惯于一种发展模式的官员队伍和社会群体,转向体制创新,转向环境保护,转向以人为本,不仅仅是视野和观念上的调整,还涉及到社会重大利益的重组,要做更多、更艰苦的工作,很不容易。,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的理解,第三,对城镇化发展区间快速特征的表述“我国城镇化率处于30%70%的快速发展区间”,如果在这个阶段沿用粗放的方式搞城

10、镇化,那么就有可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比如环境恶化、产业升级缓慢、社会矛盾增多,战略规划的语言表现应该是“50%城市化率的风险警戒线”。30%50%的城市化率是快速发展区间,50%70%的区间,就已经处于一种调节状态下的发展,应理性看待这个区间的发展特征。第四,人均城市建设用地限制构成重要约束人均城市建设用地要严格控制在100平方米以内。这是一个很重大的发展限定条件。可能改变城市面貌和空间格局。现在中国人均建设用地已到达130平方米,对比发达国家,人均建设用地平均只有82平方米左右。香港的集约化程度更高,人均30平方米。需进一步压缩用地规模,有助于推动产业一体化的进展。,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

11、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的理解,第五,中小城市应发展原生态产业和乡土产业原生态产业和乡土产业概念,相比“特色产业”方向明确的多,有助于对地方政府做出更清晰地指引,推动当地产业的发展,夯实城市发展的基础,夯实城市消费活化的经济基础,真正支撑起未来的城市化。发展动力的关键。只谋求发展某个单一产业,把一个有着丰富发展资源条件的城市变成了一个非常脆弱的单一产业结构的城市会带来某些危险的缺陷。比如集中全城资源打造“光谷”,比如古巴的制糖业,底特律的汽车城。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制造业本身的升级换代才应该是主要的追求方向,片面的、无约束的去强调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过渡发展,具有危险性的。,新

12、型城镇化发展要求,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的理解,第六,实现1 亿人转型落户是一个巨大挑战2020年的发展目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这意味着有一亿多的农业人口转移为城镇人口。发户口本容易,变成真正的城里人难!这意味着大量的工作,体制和制度的创新,大量资本的投入,最重要的是,基础设施能力和价格水平的上涨,对地方政府存在重大挑战。,新型城镇化的模式,全国新型城镇化的模式:成都模式、天津模式、广东模式成都模式。成都是典型的大城市带大郊区的发展模式。其主要做法是对土地确权颁证,建立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市场,设立建设用地增减指标挂钩机制。以发展较好

13、的区域作为起步点,确立优势产业,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集群。另外再配以农民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天津模式。天津的小城镇发展主要又分为四种子类型:整体推进型、都市扩散型、开发拓展型和“三集中”型。其主要做法为乡镇政府主导的“以宅基地换房”,先解决搬迁农民的安置问题,然后通过土地集约增值的收益发展地区产业,解决农村居民的就业问题。将农民的集中居住与城镇化、产业化有机结合。广东模式。广东模式又可以分为两条主线:一是珠三角模式,即以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集中的中心镇为发展依托;二是山区模式,即围绕着县城,发展专业镇。珠三角模式的主要做法是通过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进而实现城市周边地区的

14、快速崛起。从共同性来看,分析人士将之总结为:工业向产业园区集中,农地向集约经营集中,村民向新型社区集中和土地有偿转让使用。,新型城镇化的模式,美丽乡村建设特色民居建设,新农村建设,升级版,城镇化的“类化”而非“同质”,从共同性来看,分析人士将之总结为:工业向产业园区集中,农地向集约经营集中,村民向新型社区集中和土地有偿转让使用。,天津示范镇,自2005年开始,天津市政府为了加快全市小城镇建设,推进农村城市化,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结合天津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提出了小城镇建设的“承包责任制不变,可耕种土地不减,尊重农村居民意愿,以宅基地换房”的新思路,其核心内容是城乡建设实行城市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

15、建设用地减少挂钩,在保证耕地总量在规划期内动态平衡的前提下,以“退宅还耕”为突破口,加大农村居民点整治,盘活农村存量土地。,天津示范镇,规划定位集度假休闲、文化娱乐、商务会展、康体疗养、生态宜居等多元功能于一体的大型高档综合性湿地旅游休闲度假城镇。,用地规模:185公顷 人口规模:2.8万人建设规模:170万平方米投资规模:134亿元,咨询业在城镇化项目中的机遇与挑战,一、交通网络、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住宅建设等巨大投资需求,将扩大咨询业务来源。,二、适应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全生命周期工程咨询迎来机遇。,三、工程咨询业务信息化,四、城镇化进程中绿色建筑的发展,为工程咨询企业带来发展契机,咨询业在城镇化项目中的机遇与挑战,结语:城镇化快速推进时期必然是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时期,对于工程咨询企业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良好的市场前景以及优丰富资源供给是发展的机遇,企业对新形势的适应性、风险控制能力以及如何提升工程造价咨询服务品质等是将要面临的挑战。我们应当抓住大好机遇,正面迎接挑战,深耕造价咨询业务,为国家城镇化建设增添正能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