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城市职业大学本科专业教学标准汇编.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396156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391 大小:504.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城市职业大学本科专业教学标准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1页
X城市职业大学本科专业教学标准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1页
X城市职业大学本科专业教学标准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1页
X城市职业大学本科专业教学标准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1页
X城市职业大学本科专业教学标准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城市职业大学本科专业教学标准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城市职业大学本科专业教学标准汇编.docx(39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X城市职业大学本科专业教学标准汇编X城市职业大学2023年3月目录职业本科机器人技术专业教学标准(试行) 1职业本科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教学标准(试行).25职业本科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标准(试行) 48职业本科汽车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标准(试行) 71职业本科汽车服务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标准(试行) 90职业本科大数据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标准(试行) 109职业本科计算机应用工程专业教学标准(试行) 133职业本科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标准(试行) 156职业本科建筑工程专业教学标准(试行) 177职业本科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标准(试行) 197职业本科现代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标准(试行) 237职业本科大数

2、据与会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 258职业本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标准(试行) 280职业本科工艺美术专业教学标准(试行) 299职业本科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 320职业本科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标准(试行) 339职业本科应用泰语专业教学标准(试行) 358职业本科应用英语专业教学标准(试行) 376职业本科康复治疗专业教学标准(试行) 395职业本科机器人技术专业教学标准(试行)一、专业概述机器人技术专业是将机械技术、电工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 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接口技术、信号变换技术等多种技术进 行有机结合,并综合应用到实际中的系统化的交叉技术。机器人 技术专业是教育部根据国民

3、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设置的专 业之一,本专业培养从事机器人技术及相关控制系统的集成应用、 技术开发、系统控制运行、编程调试、操作、维护及管理等工作 的专业人才。机器人技术应用范围涉及工业、农业、国防等众多领域,是 现代工业技术的基础和支撑,是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中国制造2025” 的提出,我国将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工业机器人作为最 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在智能制造领域发挥着无可替代作用,因此, 当今社会对工业机器人的制造和应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机器人技术专业定位为培养机器人技术 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毕业生能够将专业知识运用

4、于复杂的实际 工程当中,具备解决机器人实际生产管理、项目管理等方面的职 业能力。(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机器人技术(260304)(二)生源类型普通高中毕业生及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三)学制与学位1.学制:基本学习年限4年,最长学习年限8年;2.学位:工学学士。(四)学时(学分)安排本专业参考总学分为160-185学分,课内总学时为 2800-3500学时,集中实践类环节安排38-40周。二、职业面向(一)职业岗位序号对应职业大典中的职业(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 类大典2015年版)岗位/工种对应行业(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GB/T4754-2017)12-02-07-07自动化控制工 程技术人员

5、从事自动化元器件、装置、 系统设计和测试、集成,指导 安装、维护的工程技术人员自动化控制 工程技术人 员门类C制造业大类38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中类389其他电气机械及器材制 造小类3899其他未列明电气机械 及器材制造22 (GBM20000)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发布新职业)智能制造工 程技术人员门类C制造业大类3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中类396智能消费设备制造小类3962智能车载设备制造3963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3964服务消费机器人制造36 (GBM60000)生产制造及有 关人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 发布新职业)工业机器人 系统操作员门类C制造业

6、大类38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中类389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小类3429其他电气机械和器材 制造(二)主要工作任务序号职业(岗位)主要工作任务依据或来源1自动化控制 工程技术人 员1.设计、测试自动化元器件及装置,并指 导安装调试维护;2 .设计、测试生产流水线系统和运行控制 系统,并指导安装、调试、维护;3 .进行数控编程、指导数控加工;4 .分析、处理生产技术问题;5 .设计、测试、调试自动化仪表与检测设 备;6 .测试集成和运行自动化系统软件;7 .编制、推广自动化控制标准规范。中华人民共和 国职业分类大典 2015年版2智能制造工 程技术人员智能制造相关技术的研究、开发,对智能 制造装备、

7、生产线进行设计、安装、调试、 管控和应用。人力资源社会保 障部、工业和信息 化部联合颁布国 家职业技术技能1 .分析、研究、开发智能制造相关技术;2 .研究、设计、开发智能制造装备、生产 线;3 .研究、开发、应用智能制造虚拟仿真技 术;4 .设计、操作、应用智能检测系统;5 .设计、开发、应用智能生产管控系统;6 .安装、调试、部署智能制造装备、生产 线;7 .操作、应用工业软件进行数字化设计与 制造;8 .操作、编程、应用智能制造装备、生产 线进行智能加工;9 .提供智能制造相关技术咨询和技术服 务。标准、企业调研、 职业分析3工业机器人 系统操作员使用示教器、操作面板等人机交互设备及 相

8、关机械工具,对工业机器人、工业机器 人工作站或系统进行装配、编程、调试、 工艺参数更改、工装夹具更换及其他辅助 作业。人力资源和社会 保障部、工业和信 息化部、公安部联 合颁布国家职业 技能标准(三)职业资格(技能等级)证书举例本专业可考取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中级)、工业机器人 运维员(中级)、工业机器人操作调整工(高级)、电工证、工业 机器人装调维修工(高级)、工业机器人技师等职业资格(技能 等级)证书。三、培养目标(一)本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先进制造业的机器人 系统操作控制、运维管理和自动化系统集成等工作的机器人技术 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通过本专业学习,学生应具

9、备较高的科学 素养,良好的人文素质、团队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和工匠精神, 较强的机器人技术应用研究和创新设计能力。同时,具备扎实的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机器人技术基础理论,掌握工业机器人及外 围机电设备的设计、安装、编程、调试、集成、运维和控制等方 面的知识和技能,能够在各类工业企业从事工业机器人及工作站 系统的集成应用、运行维护、生产管理和技术开发等工作。学生毕业后在本专业及相关领域经过五年左右的锻炼,成为 自动化工程师、电气工程师、机电工程师和工业机器人系统高级 操作员,优秀者能够成为相关领域的中高级管理人才。(二)具体表述1 .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社会公德、职业

10、道德和法治意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审 美意识和职业素养,身心健康、品德端正、社会责任感强;具有 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较强的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具有良好 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2 .能综合应用数学、自然科学、机器人技术专业知识分析工 业机器人应用领域的实际工程问题,并能运用自动控制技术、智 能制造技术对工业机器人及其工作站系统进行设计开发、系统集 成、安装调试、技术支持。具有工业机器人操作机构安装、调试、 操作、维修能力,控制系统设计、编程、调试和集成能力,传感 检测系统和运行监控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和运行维护能力, 并能在工程实践中持续提升这些能力。3 .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应用研究

11、能力、新技术成果转化能 力,具有良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信息处理、沟 通交流、创新等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具有环保意识和成 本意识,并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能够综合考虑环境、健康、安全、 法律、文化和可持续发展等制约因素的影响。4 .具有良好的组织、合作、表达、沟通能力。具有项目组织 管理能力;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不同的角色;能 与团队成员有效沟通,合作共事;能够在团队中独立或合作开展 工作;能够组织、协调和指挥团队开展工作;能与国内国际同行 进行交流与合作。5.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成长的意识,能紧跟机器人领域的新 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发展,不断提高工业机器人及其工作站

12、 系统的设计、开发、集成、运维和管理等专业能力,具备不断学 习和适应变化的自我发展能力。四、培养规格(一)毕业生能力要求根据国务院公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及教育部 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办法(试行), 结合机器人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学生毕业时应达到以下14项要求:毕业生能力要求1-思想政治与职业道德:践行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理 论认同和情感认同,能够在机器人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职业道 德规范和职业发展理念,具有诚实守信、公平正直、忠于职守、 团结友善、承担责任、追求卓越的职业品质。毕业生能力要求2-工程知识:能够将

13、数学、自然科学、工 程基础、计算机基础和机器人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先进制造业中涉 及的外围机电设备操作与运维、工业机器人及其工作站系统的设 计、开发、集成、运维和机器人模拟仿真系统运行及控制等复杂 工程问题。毕业生能力要求3-问题分析:能运用能够应用数学、自然 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机 器人技术应用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毕业生能力要求4-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基于编程原理、 机器人技术理论设计针对机器人复杂问题和操作的解决方案,设 计满足特定需求的机器人工作站系统、自动化生产线运行流程, 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设计新理念和创新意识,并实现科技成果 和实

14、验成果转化,同时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 环境等因素。毕业生能力要求5-工程实践:能够将工业机器人零部件结 构设计、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与仿真、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与应 用等知识运用到外围机电设备、工业机器人及其工作站系统的设 计、开发、集成、运维和智能产品创新制作等生产实践中,并能 形成实践报告、调试报告和产品设计书等形式的有效结论。毕业生能力要求6-研究创新: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 学方法对机器人领域的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应 用研究、成果转化,包括实验、产品试制、系统集成和调试等方 案的设计和实施,并能收集、处理、分析和解释相关数据,通过 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15、。毕业生能力要求7-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机器人领域的 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 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 够理解其局限性。毕业生能力要求8-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机器人技术相关 的背景知识和现行规范,评价工业机器人项目的设计、实施和运 行等方案的合理性;能分析和评价机器人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对社 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以及这些制约因素对项 目实施的影响,并理解从业者应承担的责任。毕业生能力要求9-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不 同行业领域的机器人项目实施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毕业生能力要求10-综合素质:具有

16、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 身心素质、审美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在机器人工程实践中理 解并遵守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履行责任。毕业生能力要求个人和团队:具有团队意识与协作能力, 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 角色。毕业生能力要求12-人际沟通: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 力、人际沟通能力,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不同的 角色;能与团队成员有效沟通,合作共事;能够在团队中独立或 合作开展工作;能够组织、协调和指挥团队开展工作;能与国内 国际同行进行交流与合作。毕业生能力要求13-项目管理:在与机器人技术专业相关的 多学科环境中理解、掌握、应用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

17、 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和领导能力。毕业生能力要求14-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 意识,注意机器人技术快速发展的主流趋势,有不断学习和适应 发展变化的能力。(二)毕业生能力要求指标点指标1.思想政治与职业道德1-1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在企业工作和日常生 活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求真务实的职业理想, 确立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立志成为党的思想政治理论的传播 者。;1-2能够在机器人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和职 业发展理念,尊重知识产权,履行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指标2:工程知识2T能将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基础知识运用于机器人装备 开发、系统设计、分析方面的工程问题

18、;2-2能将机器人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运用于解决工业机器人 领域复杂工程问题;2-3能够选择相应的理论和分析方法,能对机器人装备或智 能系统进行维护和开发。指标3:问题分析3-1能运用工程科学和专业知识对机器人系统的工程问题进 行判断、分解和表达。3-2能应用文献检索方法,通过查阅手册、文献、行业规范 或国家标准等技术资料,获得解决机器人实际工程的方法和途径。3-3能应用制造技术和先进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获得解决机 器人技术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指标4:设计/开发解决方案4-1能够明确客户需求或任务要求,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和技 术手段,对机器人系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方案设计、技术或产 品开发;4-2能

19、够运用机器人专业水准的设计理念和创新意识,实现 科技成果和实验成果转化,解决机器人在特定需求的软硬件系统、 自动化生产线运行流程;4-3设计与开发过程中能考虑环境、安全、法律等现实约束 条件和公共健康、社会和文化因素。指标5:工程实践5-1具有机器人应用集成项目安装调试和自动化生产线维修 维护的实践经验。5-2能进行机器人相关项目的综合应用实践,包含外围机电 设备调试和安装、工业机器人及工作站系统调试与维护、智能系 统开发与集成、智能产品创新制作等项目生产性实践。5-3能将所从事的机器人相关工程实践工作以实践报告、调 试报告、产品设计说明书等专业文档呈现。指标6:研究创新6-1能够熟知电气装置

20、和仪器仪表的原理、调试及操作过程、校验的方法;6-2能够依照规章制度和流程,安全、规范地开展实验研究, 包括实验方案设计、实验平台搭建、系统调试、数据采集和整理;6-3能够采用统计、比较或归纳等数学方法,对实验数据进 行处理、分析和解释,综合评判实验结果,得出合理有效的结论。指标7:使用现代工具7-1能够熟练运用OffiCe等计算机办公软件进行工程技术 类应用文及学术论文写作和排版编辑,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 论文写作的基本方法。7-2能够运用CAD. P1.C编程软件等工具对机器人技术领域 的机械结构、机器人控制系统分析及原理进行设计,具备设计、 集成、应用及计算机模拟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21、7-3 能够运用 Robot Master . RobotArt、RobotWorks、 RobotStudio等仿真软件工具对机器人系统进行数学建模、计算 分析、优化仿真,并结合机器人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方法进行 综合研判,以对产品生产进行开发。指标8:工程与社会8-1能运用专业知识和现行的行业技术标准、知识产权、产 业政策和法律法规,评价机器人工作站系统、机电外围设备、电 气系统的设计、生产、运行、维护维修等方案的合理性。8-2能够客观评价机器人项目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 律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社会责任。8-3能应用基本哲学原理和法律知识分析、判断机器人技术 的工程伦理问题,以

22、获得工程的道德合规结论指标9:环境和可持续发展9-1理解环境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意义,熟悉环 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9-2能够理解、评估智能系统在环境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方面的重要作用和影响。指标10:综合素质10-1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能够用辩证、发展的 眼光看待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具有积极向上的情感和敬业精神, 理解机器人工程师的职业性质与责任,遵守机器人工程师职业道 德和职业规范。10-2具有较强的情绪控制力、心理承受力及自我调适能力; 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能按照坏境的变化调整生活的节奏,使身 心能较快的适应新坏境的需要;具有健康的体魄,达到国家体育 锻炼合格标准要求。

23、10-3具有一定的感受、鉴赏、评价和创造美的能力,并能 在机电产品设计和机器人工程实践中遵循美学基本原则。10-4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在项目或工程中能充分发 挥其作为从业者应该承担的社会事务责任。指标11:个人和团队11-1有团队协作意识,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能与其他团队成员合作共事。11-2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能对团队进行合理分工, 并组织团队成员完成既定的任务。指标12:人际沟通12-1具有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能够在多 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不同的角色;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 进行有效沟通与交流。12-2具有较强的团队沟通能力及应变能力,能与团队成员 有效沟通,合作

24、共事;能够在团队中独立或合作开展工作;能够 组织、协调和指挥团队开展工作;能与国内国际同行进行交流与 合作。指标13:项目管理13-1能运用工程管理知识和基本原理编制工程项目管理文 件,能依据有关文件和方案组织项目实践活动,并能在管理实践 中解决现实问题。13-2能够将经济决策的方法用于机器人工作站的设计和运 行的优化。指标14:终身学习14-1能合理规划个人的职业发展,针对个人发展需要,找 到合适的自主学习方法,主动适应社会经济环境变化和发展需求。14-2能通过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获得拓展知识和提升能 力的方法和途径,能制定切合自身的学习计划并有效执行。五、课程体系(一)公共基础课程1 .必

25、修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形势与政策、公共体育、大学生健康教育、大学生创新创业与就 业指导、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应用文写作。2 .选修课职业素质课程。.(二)专业(技能)课程1 .专业基础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电路 分析基础、AUTO CAD,工程力学及材料、机械制图;2 .专业主干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机器人技术基础、单片机应用技术、P1.C 控制技术、电机与拖动技术、机器人传感器;3 .专业核心课程工业机器人零部件结构设计、伺服电机与驱动技术、自动控 制原理、工业机器

26、人离线编程与仿真、工业机器人现场操作与编 程、机器人故障诊断与维修、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与应用;4 .专业选修课先进制造技术、嵌入式系统、智能控制概论、电机控制技术 及应用、智能机器人系统设计、网络控制技术、电力电子技术、 自动化专业英语。5 .考证课程电工维修、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与应用、工业机器人操作与 运维、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6 .实践教学课程工业机器人及零部件结构课程设计、工业机器人现场操作与 编程实训、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与仿真课程设计、机械设计基础 课程设计、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机器人系统综合创新设计本专业的实践教学课时占总课时的比例不低于50%,实验实 训项目(任务)开出率达到100%

27、。毕业设计(论文)、顶岗(毕业) 实习等。其中,顶岗(毕业)实习原则上为6个月。六、师资队伍(一)师资队伍数量和结构要求1 .队伍结构组建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教科研水平较高的专业教学 团队。专业专任教师与该专业全日制在校生人数之比不低于1:20, 高级职称专任教师比例不低于30%,具有研究生学位专任教师比 例不低于50%,具有博士研究生学位专任教师比例不低于15%o 专业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占比不低于50%o专业兼职教 师占专业教学团队人数比例不低于25%,兼职教师中来自企业的 工程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占比不低于50%,所承担的专业课教学任务授课课时一般不少于专业课总课时的20%o2

28、 .专任教师专任教师应具有高校教师资格,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 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具有智能控制技术等相关专业本科及 以上学历;具有扎实的本专业相关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具有较 强信息化教学能力,能够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有每5 年累计不少于6个月的企业实践经历。同时,应配备满足实践课 程教学的实验实习指导教师。3 .专业带头人实施校企双带头人制度。校内专业带头人应具有本科及以上 学历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满10年,具有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能系统讲授专业2门以上核心课程,熟 悉本专业基本技能在本专业教学中形成自己鲜明的教学特色;企 业专业带头人应为1名来自行业企

29、业并具有副高职称的教师担 任,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从事企业技术工作满6年及以上,具 备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能够面向行业企业实际需求,主动 承担与专业相关的技术服务项目。专业带头人应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教学经 验丰富,专业能力过硬,能够较好地把握国内外机器人技术行业、 专业发展,能广泛联系行业企业并准确把握行业企业的需求变化, 能够有效开展教学管理工作,能够组织专业教学团队开展教学科 研工作,并在本区域或本领域具有一定的专业影响力。4 .兼职教师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高级工程师以上等级职业资 格,特殊情况也可聘请具有特殊技能,在相关行业中具有一定声 誉的能工巧匠、国家和省级

30、创新能手、技术能手等。个别特殊行 业条件可以适当放宽,但必须具备五年及以上对口专业的工作经 验。(二)专业教师企业背景与水平1.专业教师企业背景要求专业教师近5年内具有累计不少于6个月的本专业企业实践 经历,或每两年不少于2个月的本专业企业实践经历。工作不满 三年的教师,每年到企业开展与本专业相关的顶岗实践的经历不 少于1个月。具有一定的工程背景,承担过实际工程性项目经历 的教师占比不低于本专业教师的50%o专任教师原则上从具有3 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的工程技术人员或高技能人才中引进。5 .专业教师业务水平要求授课教师应具备与所授课程相匹配的能力和从事机器人工 程领域科学研究的能力。教师应具备高

31、尚的师德,具有严谨的治 学态度和科学创新精神,爱岗敬业;应掌握教育教学的基本原理 和基本方法,熟悉机器人技术相关专业的基本知识,并通过学习、 研究与实践,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应具备独立开展科 学研究的能力,坚持教学与科研互动,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 容,打造省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等认定的高水平教师教学(科 研)创新团队,有专业教师获省级及以上教学领域有关奖励两项 以上。6 .专业教师指导实践教学要求指导教师应具备所授课程相匹配和工程项目管理的实战经 验。实践教学指导教师接到实践教学任务之后,根据大纲和实施 计划的要求,对实践教学前的准备、实践教学组织实施、实践报 告(总结)的批改、实践

32、课程考核等环节进行实施与管理。编写 实验指导书,制定实践安排表,并按照实践指导书先进行预备实 验,然后在进行实践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三)教师发展环境教师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本专业有合理可行的师资队 伍建设规划,为教师进修、从事学术交流和工程实践锻炼提供支 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包括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和培养。与企业建立长期的校企合作关系,加大教师走进企业的机会, 推进教师进行社会服务。校企联合构建了许多校内外实训基地。 教师每年到校企合作企业挂职锻炼,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 实践能力,不断提高“双师型”素养与水平。定期组织专业研讨会,开展教学和科研经验、成果、动态方 面的交

33、流探讨,指导和鼓励青年教师申报教研课题和科研项目, 提升自身职业素质和学术水平。七、教学条件(一)教学设施设备1.教学基础设施具备能满足各类课程教学要求的多媒体教室、语音教室等, 机房计算机的数量和管理应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学生进行课程 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应有固定教室。教室配备黑(白)板、多媒 体计算机、投影设备、音响设备,互联网接入或Wi-Fi环境,并 实施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安装应急照明装置并保持良好状态,符 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逃生通道畅通无阻。2 .实践教学设施设备(1)校内实训基地。与机器人技术及相关领域产教融合型 企业等优质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建设基础校内实训基地。按

34、 照环境建设多元化、实践场所职业化、课程教学理实化、实践项 目企业化的“四化”原则,建设满足课程基本需要的“四化”多 功能专业实训室:工业机器人实训中心、电气自动化设备实训中 心、智能加工实训中心、P1.C综合实训室等基本实验实训场所。 根据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实训室设备、仪器完好,场地面积和 设备台套数满足实训教学要求,设施设备完善,能够满足实训教 学的基本需求,专业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为1.5万余元。有 效利用校内实训基地,促进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衔 接,设立专业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考核站点。(2)校外实训基地。具有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能提供工 业机器人应用系统集成、工业机

35、器人应用系统运行维护、自动化 控制系统安装调试、销售与技术支持等相关实习岗位,能涵盖当 前工人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主流技术,可接纳一定规模的学生实习 实训基地实训设施齐备,实训岗位、实训指导教师确定,实训管 理及实施规章制度齐全;应有保证实习生日常工作、学习、生活 的规章制度。(3)建立校企“双元”合作机制,建设资源共享、集实践 教学、社会培训、企业真实生产和社会技术服务于一体的高水平 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满足生产性实训需要的生产型教学,重点应 加强教学功能设计及企业氛围的建设,使学生在校期间能感受企 业文化氛围,接受企业操作规范。3 .大师工作室建立一支能有效指导学生基础实验和专业实验的人员队伍,

36、 管理规范有序,实验仪器设备运行良好。创建实际的技能大师工 作室,通过探索研究工作室的运作方式、工作方式、各项制度等, 创建以项目攻关为主要依托、课题研究为重要方式、教学研讨为 主要内容的“技能大师工作室”,通过自主开展系列技术研究、 交流、培训等,加速优秀技术人员的成长。(二)信息资源1.教材及参考书(1)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教材应尽量选用职业教育国家规 划教材及校企合作共同编制的规划教材。建立由专业教师、行业 专家及教研人员参与的教材选用机构,完善教材的选用制度,经 过规范程序择优选用教材。(2)校企合作开展职业本科机器人技术的教材编写工作, 在内容上坚持“四新(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

37、法)、三 性(实用性、应用性、普适性)”的原则,以适应企业及社会的 不同需求。(3)使用校企合作开发的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并 开发信息化资源。(4)选用国家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开展专业课程的教学活 动,将国家精品课程的建设成果有效应用到专业课程的教学中。4 .图书信息资源(1)专业教学资源及数字化教学资源丰富,图书文献满足 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等工作的需要,有专业技术类图书与实际案 例图书不少于生均IOO册:10种以上专业学术期刊。(3)有与行业有关的政策法规文件、行业标准、技术规范、 设计手册、标准图集。(4)有课程教学与实训、毕业设计(论文)所必需的正版专 业软件。(5)提供主要的数字化

38、专业文献资源、数据库和检索工具, 并提供使用指导。(6)建设专业课课程网站,或利用现有的网络课程资源, 为学生提供一定效量的网络教学资源。5 .网络教学资源建设、配备与机器人专业相关的音视频素材、教学课件、数 字化教学案例库、虚拟仿真软件、数字教材等专业教学资源库, 种类丰富、形式多样、使用便捷、动态更新,能满足教学要求。(三)教学经费1.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本专业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原则上不低于1万元,并按 每年平均新增教学科研仪器值不低于设备总值10%逐年增长。6 .生均年日常教学经费教学经费投入应满足人才培养需要,生均年日常教学经费支 出包括实训、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及答辩、教师办公

39、、差旅 及实验室日常维护费等不低于1500元,生均实习实训经费支出 不低于学校平均水平。7 .专业建设经费应有稳定的、可持续使用的专业建设经费并逐年增长,满足 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维护更新、图书资料购买、实训基地建设 以及组织学科带头人、企业优秀人才联合编写具有科学性、实用 性的教材等需求。八、质量保障(一)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建立专业教学过程主要环节质量监控机制,使主要教学环节 的实施过程处于有效监控状态;各主要教学环节有明确的质量要 求;建立对课程体系设置和主要教学环节教学质量的定期评价机 制,由合作企业、用人单位、社会、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对教学 的评价,收集反馈信息,逐步完善以专业为核心

40、、社会和企业共 同参与的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参与教学评价的合作企业数比 例不低于本专业校企合作企业数的50%o(二)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时掌握毕业生就业去向和就业 质量、毕业生职业满意度和工作成就感、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 意度等;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毕业生跟踪反馈信息进行统计分析, 并形成分析报告,作为质量改进的主要依据。(三)专业的持续改进机制建立持续改进机制,针对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 采取有效的纠正与预防措施,进行持续改进,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吸纳行业、企业专家参与专业建设指导工作,形成定期修订完善 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效机制,促进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不

41、断提高。职业本科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教学标准(试行)一、专业概述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业处于极其重 要的地位,在机械制造技术领域起着支撑性作用,成为国民 经济各行业的基础。其以机械设计与制造为基础,融入自动 控制技术,应用先进设计制造技术的理论与方法,解决机械 工程领域中的复杂技术问题,研究各种工业机械装备,从设 计、制造、运行控制到生产管理的技术应用问题,以实现产 品智能化设计与制造的综合技术学科。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 化专业培养从事机械产品设计及其智能制造的专业人才。机械设计阶段是整个机械制造工程的最初阶段,关系到 整个机械制造工程的完成质量。随着产业升级转型,智能制 造作为

42、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机械设 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受到空前重视,目前机械设计制造及自 动化专业人才的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需 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定位为 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毕业生具有一定系统思维能力、 组织协调能力、岗位操作与设计创新能力,有较强职业素养 和职业技能。(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260101)(二)生源类型普通高中毕业生及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三)学制与学位1.学制:基本学习年限4年,最长学习年限8年;2.学位:工学学士。(四)学时(学分)安排本专业参考总学分为160-185学分,课

43、内总学时为2800-3500学时,集中实践类环节安排38-40周。二、职业面向(一)职业岗位序号对应职业大典中的职业(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 类大典2015年版)岗位/工种对应行业(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12-02-07-01机械设计工程 技术人员从事机械产品的研究、开 发、设计、新技术推广与应 用和标准化等工作的工程 技术人员。机械设计工 程技术人员门类C制造业大类34通用设备制造业中类342金属加工机械制造小类3429其他金属加工机械制 造22-02-07-02机械制造工程 技术人员从事机械制造加工工艺、检 测方法及其工艺装备的开 发、设计等的工程技术人机械制造工 程技

44、术人员门类C制造业大类34通用设备制造业中类342金属加工机械制造小类3429其他金属加工机械制 造32-02-07-04设备工程技术 人员从事生产设备和动力设备 的规划与设计、调查与购 置、安装与调试、运行、维 修、改造、更新和报废等工 作的工程技术人员。设备工程技 术人员门类C制造业大类34通用设备制造业中类342金属加工机械制造小类3429其他金属加工机械制 造42-02-07-07自动控制工程 技术人员自动控制工 程技术人员门类C制造业大类38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从事自动化元器件、装置、 系统设计和测试、集成,指 导安装、维护的工程技术人 员。中类389其他电气机械及器材制 造小类38

45、99其他未列明电气机械 及器材制造(二)主要工作任务序号职业(岗位)主要工作任务依据或来源1机械设计工 程技术人员1 .研究和设计机械设备;2 .研究和设计机械零部件;3 .研究和设计流体传动与控制系统;4 .研究和设计电力拖动和控制系统;5 .研究和设计机电一体化系统;6 .研究和设计机械工程成套设计;7 .制定机械设备整体综合性能测定方案与 规范,确定检测的主要技术参数,测试与试 验;8 .推广与应用新技术;9 .编制、推广标准。中华人民共 和国职业分类 大典2015年 版2机械制造工 程技术人员1.研究和开发工艺技术;2 .编制工艺规划,设计平面布置方案;3 .进行工艺设计和编写工艺文件

46、;4 .进行工艺管理;5 .设计、制造、装配、安装和调试工艺装备;6 .研究、设计测量几何尺寸的方法;7 .对材料和毛坯进行化学分析、力学性能测 试、金属材料的金相组织及冶炼质量的检 验;8 .对制造过程的质量进行监控,并分析失效 原因;9 .进行材料、毛坯二零部件的无损检测和 设备、设备的无损检测及可靠性分析与评 估;10 .研究、开发、推广、应用加工和测试的中华人民共 和国职业分类 大典2015年 版新技术;I1.编制、推广、应用加工工艺、测试方法 及所需装备的标准;12.进行设备的技术鉴定、评估和仲裁等。3设备工程技 术人员1.进行设备资产与资产评估;2 .进行设备技术鉴定;3 .进行设

47、备润滑管理;4 .管理设备备品和备件;5 .监控设备运行,编制设备预防性维修计划 和修理计划;6 .监控制备安全运行,分析与处理事故,采 取改进和预防措施;7 .调节动力负荷;8 .处理设备运行和维护修理中的机械、电 气、动力的技术问题;9 .进行技术改造的规划、设计和自制专用设 备、设施的设计、制造、安装和调试;10 .诊断设备故障;11 .进行电气试验;12 .参与工厂建设的制造工艺设备的调查、 设施规划、总体设计和平面布置等工作;13 .参与生产车间和实验室的规划与设计;14 .进行技术改造规划与设计;15 .推广、应用新技术等。中华人民共 和国职业分类 大典2015年 版4自动控制工 程技术人员1.设计、测试目动化兀希件及装置,并指导 安装、调试、维护;2 .设计、测试生产流水线系统和运行控制系 统,并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