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国加速康复外科临床实践指南(第一部分).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401676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78.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中国加速康复外科临床实践指南(第一部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最新:中国加速康复外科临床实践指南(第一部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最新:中国加速康复外科临床实践指南(第一部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最新:中国加速康复外科临床实践指南(第一部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最新:中国加速康复外科临床实践指南(第一部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中国加速康复外科临床实践指南(第一部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中国加速康复外科临床实践指南(第一部分).docx(5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最新:中国加速康复外科临床实践指南(第一部分)近年来,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recoveryaftersurgeryzERAS)的理念及路径在我国得到迅速普及和广泛应用。临床实践表明,ERAS理念及相关路径的实施必须以循证医学及多科室合作为基础,既要体现以快速康复为主要目的的核心理念,也要兼顾病人基础疾病、手术类别、围手术期并发症等具体情况,更需要开展深入的临床研究以论证ERAS相关路径的可行性及必要性。在上述背景下,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和麻醉学分会于2018年共同组织制定了加速康复外科中国专家共识及路径管理指南(2018版)(下称2018版指南),规范了胃手术、结直肠手术、肝胆外科手

2、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ocoduodenectomy,PD)等领域的ERAS管理路径1o2018版指南发表3年以来,对于普及ERAS理念、指导临床实践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为体现近年来ERAS领域知识更新与学科进步,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和麻醉学分会联合对2018版指南进行修订,以问题为导向,以循证为基础,通过对近年文献的复习总结并结合临床经验,对ERAS领域的若干热点问题逐一评述并提出推荐意见,在与国际相关指南接轨的同时,兼顾我国国情及临床实际,以更好地为ERAS路径的规范实施提供参考及指导。本指南依据GRADE系统进行证据质量评估及推荐强度分级,证据等级分为高、中、低三级,推

3、荐强度包括强烈推荐和T殳性推荐两级2o本指南包括总论及各论两部分,前者述评ERAS的一般性原则,后者分别针对肝胆、胰腺、胃、结直肠等手术ERAS相关的具体问题展开讨论。对于总论部分已涉及的共性问题,各分论部分从简。1 总论1.1 ERAS定义ERAS以循证医学证据为基础,通过外科、麻醉、护理、营养等多科室协作,对涉及围手术期处理的临床路径予以优化,通过缓解病人围手术期各种应激反应,达到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及促进康复的目的。这一优化的临床路径贯穿于住院前、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出院后的完整诊疗过程,其核心是强调以病人为中心的诊疗理念。研究结果显示,ERAS相关路径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外科病

4、人围手术期的安全性及满意度,缩短术后住院时间,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301.2 ERAS的核心项目及措施:术前部分1.2.1 术前宣教术前应针对不同病人,采用卡片、手册、多媒体、展板等形式重点介绍麻醉、手术及围手术期处理等诊疗事项,以缓解病人焦虑、恐惧情绪,使病人及其家属充分了解自己在ERAS路径中的重要作用,以更好地配合项目实施,包括术后早期进食、早期下床活动等。1.2.2 术前戒烟、戒酒吸烟可降低组织氧合,增加切口感染、血栓栓塞以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风险,与术后住院时间和病死率显著相关。有研究结果显示,术前戒烟4周可显著减少术后住院时间、降低切口感染及总并发症发生率4o戒酒可显著降低术

5、后并发症发生率。戒酒2周即可明显改善血小板功能,缩短出血时间,一般推荐术前戒酒4周5o1.2.3 术前访视与评估术前应全面筛查病人营养状态、心肺功能及基础疾病,并经相关科室会诊予以针对性处理;审慎评估手术指征、麻醉与手术的风险及病人耐受性等,针对伴随疾病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制定相应预案,初步确定病人是否具备进入ERAS相关路径的条件。术前麻醉访视包括病史采集、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气道及脊柱解剖学的基本评估以改良心脏风险指数:revisedcardiacriskindex,RCRl)评价围手术期严重心脏并发症的风险6,也可采用代谢当量评级(metabolicequivalentofta

6、skzMET)预测术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老年病人还应进行术前衰弱评估、精神神经及呼吸系统功能评估。对于合并肝脏疾病及黄疸病人,应特别关注凝血功能、有无合并低蛋白血症以及血胆红素水平等情况。1.2.4 预康复预康复指拟行择期手术的病人,通过术前一系列干预措施改善其生理及心理状态,以提高对手术应激的反应能力。预康复主要内容包括:(1)术前贫血的纠正。贫血可致住院时间延长,显著增加急性肾损伤发生率、病死率及再入院率7Jo建议常规进行贫血相关检查、评估并予以及时干预。(2)预防性镇痛。术前根据手术类型进行预防性镇痛可缓解术后疼痛,降低术后澹妄风险以及减少术后镇痛药物剂量。术前用药包括非笛体类抗炎药(n

7、onsteroidalantiinflammatorydrugs,NSAIDs选择性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抑制剂等8L(3)衰弱评估。衰弱是因生理储备下降所致的抗应激能力减退的非特异性状态,术前衰弱评估及有效干预可降低术后病死率9,建议以临床衰弱量表(clinicalfrailscale,CFS)进行衰弱评估及术前干预。(4)术前锻炼。围手术期体力活动减少是导致术后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10o建议进行术前活动耐量评估,制定锻炼计划,提高功能储备。(5)认知功能评估。围手术期病人特别是老年病人的认知功能受损可增加术后发生并发症和病死率的风险11,澹妄、痴呆和

8、抑郁是认知功能评估的关键因素,建议术前应用简易智力状态评估量表(mini-mentalstateexamination,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cognitiveassessment,MoCA)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并可作为术后评估的基线参考值。必要时请专科医生干预。(6)术前炎症控制。近期研究结果显示,术前应用类固醇类药物,可以缓解术后疼痛,减轻炎性反应和早期疲劳12o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可行激素预防性抗炎治疗。(7)术前心理干预。恶性肿瘤或慢性病病人术前常存在焦虑或抑郁,采用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anxietyanddepressionscale,HADS)评

9、估病人心理状况,进行有效干预13o1.2.5 术前营养支持术前应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utritionalriskscreening2002,NRS2002)评估营养风险。对合并营养风险的病人(NRS2002评分3分)制定营养诊疗计划,包括营养评定、营养干预与监测。当存在下述任一情况时应予术前营养支持:(1)6个月内体重下降10%。(2)NRS2002评分5分。(3)体重指数(BMl)18.5且T殳状态差。(4)血清白蛋白30gLo首选经消化道途径如口服及肠内营养支持。当经消化道不能满足需要或无法经消化道提供营养时可行静脉营养。术前营养支持时间一般为710d,存在严重营养问题的病人可能需

10、要更长时间,以改善营养状况,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4o1.2.6 预防性抗血栓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复杂手术(手术时间3h)和长时间卧床病人是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thromboembolism,VTE)的高危人群。血栓弹力图、D-二聚体、下肢血管超声检查、CT静脉成像等方法,有助于VTE风险评估及诊断。在治疗方面建议:(1)除外活动性出血、高出血风险等禁忌证后,所有因恶性肿瘤行复杂手术的病人均应予普通肝素(unfractionatedheparin,UFH)或低分子肝素(IoWmolecularweightheparinzLMWH)预防性抗血栓治疗。(2)预防措施建议从术前开始。(3)机

11、械性预防措施如肢体锻炼、间歇性压力梯度仪等,可作为药物性预防的辅助措施,但不能作为唯一措施。(4)药物和机械性预防的联合应用有助于高危病人的血栓预防。(5)对接受复杂手术的肿瘤病人建议行710d的药物性预防;对于合并VTE高风险因素如运动受限、肥胖、VTE病史行开腹或腹腔镜下腹盆腔复杂手术的肿瘤病人,术后建议应用LMWH持续4周。对低危病人可视具体情况酌定15o1.2.7 术前禁食禁饮缩短术前禁食时间,有利于减少手术前病人的饥饿、口渴、烦躁、紧张等不良反应,减少术后胰岛素抵抗,缓解分解代谢,缩短术后的住院时间。除合并胃排空延迟、胃肠蠕动异常、糖尿病、急诊手术等病人外,目前提倡禁饮时间延后至术前

12、2h,之前可口服清流质饮料包括清水、糖水、无渣果汁、碳酸类饮料、清茶及黑咖啡(不含奶)等,不包括含乙醇类饮品;禁食时间延后至术前6h,之前可进食淀粉类固体食物(牛奶等乳制品的胃排空时间与固体食物相当术前推荐口服含碳水化合物的饮品,通常在术前10h饮用12.5%碳水化合物饮品800mL,术前2h饮用400mL16o1.2.8 术前肠道准备术前机械性肠道准备(mechanicalbowelpreparation,MBP)对于病人为应激因素,特别是老年病人,可致脱水及电解质失衡。术前不予MBP并未增加吻合口漏及感染的发生率170因此,不推荐对包括结直肠手术在内的腹部手术病人常规进行机械性肠道准备。M

13、BP仅适用于需要行术中结肠镜检查或有严重便秘的病人。针对左半结肠及直肠手术,根据情况可选择性进行短程的肠道准备。1.2.9 术前麻醉用药术前不应常规给予长效镇静和阿片类药物,会延迟术后苏醒。如果必须给药,可谨慎给予短效镇静药物,以减轻硬膜外或蛛网膜下腔麻醉操作时病人的焦虑。老年病人术前应慎用抗胆碱药物及苯二氮草类药物,以降彳氐术后澹妄的风险。1.3 ERAS的核心项目及措施:术中部分1.3.1 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与皮肤准备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有助于降低择期腹部手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应用原则:(1)预防性用药应针对可能的污染细菌种类。(2)应在切皮前30-60min输注完毕。(3)尽量选择单一抗菌药物预

14、防用药。(4)如果手术时间3h或超过所用药物半衰期的2倍以上,或成人术中出血量150OmL时,可在术中重复应用1次18o推荐葡萄糖酸氯己定乙醇皮肤消毒液作为皮肤消毒的首选。在清洁-污染及以上手术中,使用切口保护器可能有助于减少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siteinfection,SSI),但其使用不应优先于其他预防SSI的干预措施19L13.2 麻醉方法、麻醉药物与抗应激管理选择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或椎旁神经阻滞、切口局部浸润镇痛等可满足手术无痛的需求并抑制创伤所致的应激反应。麻醉药物的选择应以手术结束后病人能够快速苏醒、无药物残留效应和快速拔管为原则。因此,短效镇静药、短效阿片类镇痛药及肌

15、松药为全身麻醉用药的首选,如丙泊酚、瑞芬太尼、舒芬太尼等,肌松药如罗库浪镇、顺式阿曲库钱等。肌松监测有助于精确的肌松管理,深肌松可在低气腹压(8-10mmHg,1mmHg=0.133kPa)下满足腹腔镜手术操作的空间需求,同时降低内脏缺血风险和对心肺功能的影响,术毕采用舒更葡糖钠可以快速拮抗罗库;臭胺的残余肌松效应,并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外周神经阻滞以及局麻药浸润镇痛不仅是有效的抗应激措施,还有助于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减缓阿片类药物对麻醉苏醒以及术后肠功能的不良影响。推荐常用的局麻药物为0.5%1.0%利多卡因复合0.25%0.50%罗哌卡因,在此基础上根据术中脑电双

16、频指数(bispectralindex,BIS)值(40-60)调整丙泊酚靶控浓度或持续输注速率,持续输注瑞芬太尼0.20.4g(kgmin),或者靶控输注(TCI)瑞芬太尼68gLo对于手术时间3h的病人,持续输注舒芬太尼可致术后苏醒延迟并影响肠功能恢复。右美托咪定具有抗应激、镇静、抗炎、免疫保护以及改善肠道微循环等效应,对于创伤大、时间长以及合并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腹部手术,可复合连续输注右美托咪定20o13.3 术中低阿片多模式镇痛策略低阿片多模式镇痛策略有利于术后肠功能的快速恢复,包括:(1)在手术开始前30min给予NSAIDs预防炎性痛21o(2)麻醉或手术开始前实施椎管内阻滞,或者

17、外周神经阻滞,或者局麻药切口浸润镇痛,以控制切口痛。(3)腹部手术合并内脏痛的强度超过切口痛,切皮前预防性给予K受体激动剂有助于增强术中及术后内脏痛的镇痛效果。13.4 4炎症管理围手术期多种原因可致炎性反应过重,包括创伤、术中缺血-再灌注损伤、麻醉管理不当相关的器官缺血缺氧、循环不稳定导致全身氧供需失衡以及外科感染相关的炎性反应等因素。诸多研究结果表明,围手术期过重的炎性反应严重影响病人的术后转归和长期生存22JO围手术期炎症管理措施包括:(1)有效的抗应激措施,包括全麻复合区域神经阻滞或切口局麻药浸润镇痛,并可联合给予右美托咪定、氯胺酮和利多卡因等。(2)提倡精准、微创及损伤控制理念,如采

18、用腹腔镜手术、尽量缩短手术时间、控制出血量等。(3)优化循环、容量、全身及器官氧供需平衡并实施低气腹压,避免器官缺血缺氧。(4)对术中外科操作必须的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需要预防性给予相应的炎症管控措施。(5)对大型或特大型手术,预防性给予抗炎措施,如糖尿皮质激素或胰蛋白酶抑制剂(乌司他丁)等药物,必要时可持续至术后。13.5 气道管理与肺保护策略推荐在全麻气管插管前经静脉给予糖皮质激素,如甲泼尼龙(2040mg)或氢化可的松(IoOmg),以预防术中支气管痉挛、咽喉部并发症和潜在的过敏反应。推荐实施气管内导管插管,预防因CO2气腹、特殊体位导致的反流误吸和通气效能降低。肺保护策略包括:(1)

19、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包括低潮气量(68mL/kg),中度呼气末正国PEEP)58cmH2O(1cmH20=0.098kPa),吸入氧浓度分数(FiO2)80g/L;如果具备条件,建议实施近红外光谱局部无创脑氧饱和度(rS02)连续监测,防止脑氧供需失衡。(3)有效的抗应激及抗炎管理24o13.7 7术中输液及循环管理提倡以目标为导向(goal-directedfluidtherapy,GDFT)联合预防性缩血管药物指导围手术期液体治疗,维持等血容量(体液零平衡X推荐适当使用婿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如苯肾上腺素或低剂量去甲肾上腺素等缩血管药物,维持术中血压不低于术前基线血压80%,老年病人及危重病人不

20、低于术前基线血压90%24o对于无肾功能异常的病人,术中可给予胶体溶液如130/0.4羟乙基淀粉溶液等。危重及复杂手术病人建议实施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必要时实施功能性血流动力学监测;心功能较差或者静脉内气栓高危病人建议实施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监测。在缺乏目标导向液体监测的条件时,腹腔镜手术建议维持液体用量为12mLkgh)开放手术为35mLkgh),并结合尿量、术中出血量和血流动力学参数等进行适当调整。13.8 术中体温管理有多项Meta分析及RCT研究显示,腹部复杂手术中避免低体温可降低外科感染、心脏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出血和异体血输血需求,改善免疫功能,缩短全身麻醉后苏醒时间。术中应常

21、规监测病人体温直至术后,可以借助加温床垫、加压空气加热(暖风机)或循环水加温系统、输血输液加温装置等,维持病人核心体温不低于3625o13.9 9手术方式与手术质量根据病人肿瘤分期以及术者的技术等状况,可选择腹腔镜、机器人辅助或开放手术等。创伤是病人最主要的应激因素,而术后并发症直接影响术后康复的进程,提倡在精准、微创及损伤控制理念下完成手术,以降低创伤应激。术者尤应注意保障手术质量并通过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避免术后并发症等环节促进术后康复。13.10 围手术期血糖控制非心脏手术病人术后应激性高糖血症发生率为20%-40%,心脏手术后高达80%,与围手术期死亡率、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脑

22、卒中、术后切口感染及住院时间延长等具有相关性。围手术期血糖管理的核心要点包括(1)术前将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控制在7.0%以下。(2沐中实施有效抗应激管理,监测并调控血糖浓度8.33mmolLo(3)术后尽快恢复经口饮食,严密血糖管理26o13.11 鼻胃管的留置择期腹部手术不推荐常规留置鼻胃管减压,有助于降低术后肺不张及肺炎的发生率。如果在气管插管时有气体进入胃中,术中可留置鼻胃管以排出气体,但应在病人麻醉苏醒前拔除。13.12 腹腔引流腹部择期手术病人术后预防性腹腔引流并不降低吻合口漏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或减轻其严重程度,因此,不推荐腹部择期手术常规放置腹腔引流管。而对于存在吻合口漏危险因素如血

23、运差、张力高、感染、吻合不满意等情况时,建议留置腹腔引流管27o对于PD病人,建议常规放置腹腔引流管,根据术后引流情况,判断拔除指征。13.13 3导尿管的留置一般24h后应拔除导尿管。行经腹低位直肠前切除术的病人可留置导尿管2d左右或行耻骨上膀胱穿刺引流。1.4 围手术期液体治疗液体治疗是围手术期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液体治疗能够影响手术病人的预后,既应避免因低血容量导致组织灌注不足和器官功能损害,也应注意容量负荷过重所致组织水肿。大型、特大型手术及危重病人提倡以目标为导向的液体治疗理念,根据不同的治疗目的、疾病状态及阶段个体化制订并实施合理的液体治疗方案28o治疗性液体种类包括晶体液、胶体液

24、及血制品等。晶体液可有效补充人体生理需要量及电解质,但扩容效果差,维持时间短,大量输注可致组织间隙水肿及肺水肿等副反应。胶体液扩容效能强,效果持久,有利于控制输液量及减轻组织水肿,但存在过敏、影响凝血功能及肾损伤等副反应。对于择期腹部中小型手术,应以平衡盐液作为基础治疗。对于耗时长、操作复杂、出血量多的中大型手术,可以晶体液/胶体液3:1的比例输注胶体液。近期文献显示,术中合理使用以醋酸钠林格溶液替代生理盐水为溶剂的羟乙基淀粉130/0.4电解质注射液,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病人术后康复29-30o1.5 ERAS的核心项目及措施:术后部分1.5.1 术后疼痛管理推荐采用多模式镇痛方案,目

25、标是:(1)有效的运动痛控制(视觉模拟评分3分(2)较低的镇痛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3)促进病人术后早期肠功能恢复。(4)有助于术后早期下床活动,防止术后跌倒风险31o在控制切口痛方面,对于开放手术,推荐连续中胸段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epiduralanalgesiazPCEA)联合NSAIDs药物。NSAIDs药物可使用至出院前,但应根据病人年龄、术前并存疾病(消化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等Y手术类型、术前肾功能等状况评价潜在吻合口漏、急性肾损伤等风险。实施PCEA具有低血压、硬膜外血肿、尿潴留等并发症风险,应密切监测并予预防。局麻药切口浸润或连续浸润镇痛、外周神

26、经阻滞联合低剂量阿片类药物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controlledintravenousanalgesia,PCIA)联合NSAIDS可作为腹腔镜手术的镇痛方案。局麻药物可选用罗哌卡因、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等。以激动受体为主的阿片类药物可致肠麻痹,而以激动K受体为主的阿片类药物的肠麻痹及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较轻,同时可有效减轻手术导致的内脏痛,可以考虑使用。1.5.2 术后恶心呕吐的防治女性、低龄(年龄50岁I晕动病或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nauseaandvomiting,PONV)病史、非吸烟者、手术方式(腹腔镜手术、减重手术、胆囊切除术吸入麻醉、麻醉时间(1

27、h)以及术后给予阿片类药物等是PONV的风险因素。依据术后恶心呕吐防治共识推荐,对于存在PONV风险因素的病人提倡使用两种及以上止吐药联合预防PONVo5-HT3受体拮抗剂为一线用药,可以复合小剂量地塞米松(58mg二线用药包括NK1受体拮抗剂、抗多巴胺能药、抗组胺药、抗胆碱能药物等,也可依据病人情况采取非药物措施降低PONV的风险如针灸、补液等。当PONV预防无效时,病人应接受不同药理学作用的止吐药物治疗。此外,相关共识还建议麻醉诱导和维持使用丙泊酚,避免使用挥发性麻醉药,围手术期阿片类药物用量最小化及保障日间手术病人足够液体量等,从基线上降低PONV风险32o1.5.3 术后饮食有研究结果

28、显示,择期腹部手术术后早期恢复经口进食、饮水可促进肠道功能恢复,有助于维护肠黏膜屏障,防止菌群失调和易位,从而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及缩短术后住院时间33。因此,术后病人应根据耐受性尽早恢复正常饮食,当经口摄入少于正常量的60%时,应添加口服营养补充,出院后可继续口服营养补充。1.5.4 术后贫血病人血液管理(PatientbloodmanagementzPBM)是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围绕纠正贫血、优化止血以及尽量减少失血为目的的一系列管理措施。PBM可减少异体血输注、病死率和医疗费用,同时有利于缩短住院时间,促进病人康复。建议:(1)所有接受大型手术(出血量500mL或手术时间3h)的病人、术前贫

29、血以及术中中重度出血病人术后进行贫血筛查。(2)接受大型手术病人在术后13d复查血常规,筛查是否出现术后贫血。(3)术中大量失血的病人根据术后铁浓度静脉补铁治疗。(4)针对非肿瘤病人合并术后贫血、炎症诱导的红细胞生成延缓及减少输血的病人,建议采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5)如果上述血液管理措施未能阻止术后贫血且进一步恶化,需要按照严格的指标进行输血治疗(维持Hb在70-80g/L(6)建立PBM专家小组,对围手术期病人进行评估与诊疗34o1.5.5 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早期下床活动可促进呼吸、胃肠、肌肉骨骼等多系统功能恢复,有利于预防肺部感染、压疮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实现早期下床活动应建立在术前宣

30、教、多模式镇痛以及早期拔除鼻胃管、尿管和腹腔引流管等各种导管的基础之上。推荐术后清醒即可半卧位或适量在床上活动,无须去枕平卧6h;术后Id即可开始下床活动,建立每日活动目标,逐日增加活动量。1.5.6 出院基本标准应制定以保障病人安全为基础的、可量化的、可操作的出院标准,如恢复半流质饮食或口服营养补充;无须静脉输液治疗;口服镇痛药物可良好止痛;切口愈合佳,无感染迹象;器官功能状态良好,可自由活动;病人同意出院。1.5.7 随访及结果评估应加强病人出院后的随访,建立明确的再入院的绿色通道。在病人出院后2448h内应常规进行电话随访及指导,术后710d应至门诊进行回访,进行切口拆线、告知病理学检查

31、结果、讨论进一步的抗肿瘤治疗等。一般而言,ERAS的临床随访至少应持续到术后30d。1.6 建立ERAS评估系统ERAS评估系究ERASinteractiveauditsystem,EIAS)是基于网络的数据输入与分析,监督相关路径的执行情况,评价其对临床转归的影响,建立反馈机制,不断调整修正,有助于调高ERAS路径的可行性及依从性35o上述ERAS路径源于临床实践,对既往围手术期诊疗措施进行了具有循证基础的优化,均具有较高级别的证据支持。但是,鉴于临床实践的复杂性及病人的个体差异性,实施ERAS过程中不可一概而论,应结合病人自身情况、诊疗过程、科室及医院的实际情况,不可简单、机械地理解和实施

32、ERASo开展ERAS过程中应注重缩短病人住院日,降低医疗费用,但更应注重提升病人功能恢复,秉承安全第一、效率第二的基本原则,更为健康、有序地开展ERAS。2 肝胆外科手术部分随着精准外科理念及微创技术的推广普及,ERAS理念及路径在肝胆外科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近年来的临床实践表明,肝胆外科围手术期实施ERAS安全有效36oERAS促进了多学科团队的协作,提高了肝胆外科手术的安全性,也极大改善了病人对手术过程的体验,康复质量和速度均有显著提高。然而,肝胆外科手术操作复杂,具有技术要求高、标准术式少、术式变化大等临床特点,围手术期应激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往往差异很大。因此,肝胆外科开展ERA

33、S较其他专科更具复杂性,应针对病人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实施方案,在最大限度保证安全的基础上实现加速康复。本指南所涉及的肝胆外科手术包括肝脏切除、胆管探查、胆肠吻合等术式,不包括肝脏移植手术。由于术式复杂多样,以肝切除术的ERAS流程作为重点内容阐述。2.1 术前宣教通过宣教提升病人和家属对肝胆外科加速康复相关知识的认知,以获取其对围手术期诊疗行为的配合,鼓励参与,进而减轻病人负面情绪,减少术后并发症,提升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围绕ERAS围手术期措施,应从入院到出院每个重要时间节点进行全流程的宣教。建议把术前内容前移至病人在家等待床位期间,通过实施运动和营养等预康复措施,使身心进一步优化37o

34、充分利用移动网络平台,把术后康复内容延续到病人出院后能进行自我护理为止,提升病人出院后的自我管理效能,改善生活质量38o建议:宣教活动应贯穿于病人从入院前到出院后的全过程,提高病人对肝胆外科疾病、手术过程的认知水平及其依从性。证据等级:低推荐强度:强烈推荐2.2 多学科评估包括营养评估、心理评估、虚弱状态评估等,参见总论部分。建议:复杂肝胆外科手术前须行包括营养、心理及虚弱状态等的多学科评估,个体化制订并实施包括运动、营养、心理干预等预康复计划。证据等级:高推荐强度:强烈推荐2.3 专科评估用多种方法从多个角度评价肝功能,包括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终末期肝病评分模型(modelfor

35、end-stageliverdisease,MELDAPRI(aspartateaminotransferase-to-plateletratioindex)评分等/引口朵菁绿(ICG)排泄试验是常用的肝储备功能评估方法,ICG15min储留率(ICG-Rl5)14%是肝切除术后肝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CT血管成像(CTA)和MRl等影像检查不仅可显示肝脏血管、胆管的分布和走向,也可评估肝脏体积。标准肝体积(standardIivervolume,SLV)可通过病人性别、身高、体重等参数进行计算,进而准确计算肝实质切除率(剩余肝体积SLV)o对于肝实质正常的病人,保留功能性肝脏体积应30%SLV

36、;对于明显肝实质损伤病人(肝硬化、脂肪肝、药物性肝损伤等),保留功能性肝脏体积应40%SLVo对于剩余肝体积不足的病人,可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采取基于门静脉栓塞(portalveinembolization,PVE)或联合肝脏分隔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ALPPS)的分期手术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对于乙肝肝硬化合并肝癌的病人,术前乙肝病毒活动度的评估很重要。手术创伤和术中出血均为激活乙肝病毒的危险因素。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在围手术期监测HBV-DNA变化,并给予抗病毒治疗。如果HBV-DNA水平较高,血丙氨酸转氨酶水平2倍正常值上限,应先进行抗病毒治疗,待肝功能好转后再行肝切除术;如HBV-DN

37、A水平较高但肝功能正常,可尽快手术,但术后应尽快给与抗病毒治疗。对于合并胆管梗阻病人,应根据梗阻的部位和黄疸的严重程度以及梗阻的时间个体化决定是否行术前胆管引流。一般低位梗阻不常规进行术前胆管引流,而对于肝门部胆管癌所致的高位梗阻,由于常需行大范围肝切除以充分根治,术前胆管引流有利于手术安全及术后康复,但也存在争议。一项纳入16篇回顾性研究包括2162例病人的Meta分析结果显由39术前胆管引流病人的肿瘤复发率高于未引流缄OR=2.07z95%CI138-3.11),胆管引流并未降低围手术期死亡率。目前普遍认为,对于严重梗阻性黄疸(直接胆红素水平200mmol/L长期黄疸(1个月1合并胆管炎、

38、营养不良(白蛋白3OgL计划行PVE、残肝体积30%等病人,术前胆管引流仍具积极作用。术前胆管引流方式包括经皮经肝胆管弓I流(percutaneoustranshepaticCholangialdrainage,PTCD),内镜下鼻胆管引流(endoscopicnasobiliarydrainagezENBD)l内镜下月旦管内支架弓I流(endoscopicretrogradebiliarydrainage,ERBD)等。ERBD不仅可引流胆汁,且不干扰肝肠循环,避免因胆汁外引流导致的电解质紊乱,宜作为术前胆管引流的首选。胆管完全梗阻时可采用单侧或双侧PTCD外引流,为减少胆汁丢失所致的水电解

39、质及营养问题,可考虑胆汁回输。建议:肝胆外科手术需通过保留充足且结构完整的剩余肝体积以保障病人有良好的肝功能。围手术期抗病毒治疗和个体化术前胆管引流,对部分病人具有必要性。证据等级:高推荐强度:强烈推荐2.4 手术规划手术规划应基于精准、微创的理念,根治性切除病灶的同时最大限度保护剩余肝脏的结构和功能,最大限度保障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应根据肝胆外科疾病的病理生理特征、病人基本状况、手术者的技术能力和医疗机构的硬件保障水平选择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如选择大范围切除还是小范围切除、一期切除还是分期切除、开放手术还是腹腔镜手术等,这些选择都会对手术安全和康复带来影响。微创技术有助于病人的术后康复,减少术

40、中出血和缩短平均住院时间,但因手术难度的增加同时也提高了病人的术中风险。行腹腔镜手术时必须遵循肿瘤根治以及保证病人安全的基本原则,在无瘤原则前提下,减少病人的创伤应激及其他器官损伤。在不能达到与开放手术同等质量或手术时间、出血难以控制时,应及时中转开放手术,以保证手术质量及病人安全。另有研究结果表明,机器人辅助肝切除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均高于传统腹腔镜手术,但尚无研究结果表明机器人辅助与腹腔镜肝切除手术在平均住院日、中转开放手术率、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40JO建议:应根据病人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术者的技术专长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目前尚无证据表明机器人辅助肝切除术优于传统腹腔镜手术。证据等级

41、:低推荐强度:一般性推荐2.5 控制术中出血术中出血是肝胆外科手术的主要风险之一,也是影响病人术后康复及整体疗效的主要因素,通过各种技术有效控制术中出血是病人术后高质量快速康复的重要保障。2.5.1 入肝血流阻断法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全入肝血流阻断法(PringIe法)可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T殳采用15min-5min的阻断-开放模式并不导致严重缺血再灌注损伤,对肝功能及病人远期预后无显著影响41-43。根据病人病情和切除范围选择最佳入肝血流阻断方式如Pringle法;也可选择半肝入肝血流阻断(鞘内阻断法与鞘外阻断法),既可减轻对保留侧肝脏的损伤,也可减少术中出血。2.5.2 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

42、(controlledlowcentralvenouspressure,CLCVP)麻醉开始即可应用限制性补液方案,肝实质离断的关键时段要注意调节适宜的麻醉深度,使用适量的心血管活性药物,配合体位调节等,控制CVP5cmH20,同时维持心排出量(CO)和动脉血压正常。可通过降低肝静脉及肝窦内的压力,减少肝脏渗血及静脉破裂出血44o2.5.3 肝下下腔静脉阻断法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肝切除术中,与CLCVP比较,肝下下腔静脉阻断技术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且对病人肝肾功能无显著影响45o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在复杂的肝切除手术中采用入肝血流联合肝下下腔静脉阻断法,可显著减少术中离断肝实质过

43、程中的出血46o肝实质离断过程是肝脏手术出血的重要环节,在可视化引导技术和多种能量器械的联合应用下,沿规划好的断肝平面由浅入深离断肝实质及重要脉管,逢血必止,尽量保持肝创面的干性、清晰。可据术者经验及熟练程度选择肝实质的离断方式。建议:根据病人病情和切除范围选择最佳入肝血流阻断方式;在保证器官灌注基本正常的前提下实施CLCVP(CVP5cmH20)技术;肝下下腔静脉阻断技术可有效降低来自肝静脉的出血;应基于肝脏的特点及术者的熟练程度选择适宜的肝实质离断方式。证据等级:中推荐等级:一般性推荐2.6 损伤与感染控制对于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可先行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弓I流术(percutaneoustra

44、nshepaticgallbladderdrainage,PTGBD)迅速控制并减轻胆囊急性炎症,减轻病人损伤。对于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cuteobstruc-tivesuppurativecholangitis,AOSC),I期可先行PTCD或行ENBD,期再行确定性治疗,以减少病人损伤。对于肝内胆管结石病人,在传统开放和腹腔镜手术之外,亦可选择经皮经肝胆道镜碎石进行治疗47,使病人获益最大化。术中控制污染:主要措施包括减少出血,尽量避免胆汁、胰液、肠液等集聚腹腔,腹腔清洗,避免胃肠道过度牵拉和刺激,控制手术时长,抗生素应用等。腹腔镜胆管取石时,采取头低和右低体位,使胆汁、冲洗液和结石

45、碎屑等积聚在右侧肝肾夹角区域,避免污染腹腔其他区域;取石时可放在事先准备好的纱布上及取物袋内,然后一同取出;开腹器械进行取石时,退出腹腔前应先擦拭或冲洗干净,避免污染切口。建议:尽量避免急性感染期进行手术,有条件地将急诊手术转化为择期手术,并且选择损伤较小的手术方式,同时手术中尽量减少各种创面污染。证据等级:中推荐等级:一般性推荐2.7 控制手术时间复杂肝胆外科手术的手术时间较长,长时间麻醉及手术过程无疑会增加创伤和应激反应,但不能为追求手术时间而牺牲手术质量。在首先保证高质量完成手术的基础上,通过优化手术入路和流程,手术器械合理使用,个人经验积累等措施缩短手术时间,如腹腔镜双主刀模式,有助于

46、提高腹腔镜术中意外出血等紧急情况的应对能力,更好地保障手术安全,同时提高手术效率,避免术者站位的频繁变换,缩短手术时间48L建议:在保证手术质量的前提下,通过优化技术及流程,尤其是推广腹腔镜手术中的双主刀模式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病人创伤应激。证据等级:低推荐等级:一般性推荐2.8 肝胆外科手术麻醉方法与术后镇痛策略肝胆外科一般性手术的麻醉与术后镇痛原则及其具体方法参见总论部分。许多肝胆外科手术属于IV级手术,手术创伤大,术后表现为重度疼痛,需实施与创伤相适应的区域性神经阻滞和全身麻醉深度调节49-51,以达到有效控制创伤性应激反应的目的。推荐麻醉方法为全静脉或静吸复合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或神

47、经阻滞(如胸椎旁神经阻滞,竖脊肌阻滞等全麻复合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定0.30.7g(kgh)可产生与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相当的抗应激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效应。对IV级肝胆外科手术病人的术后镇痛以连续神经阻滞(竖脊肌阻滞、胸椎旁阻滞和腹横肌平面阻滞)或局麻药切口浸润镇痛为基础,联合静脉使用NSAIDs药物和(或)低剂量阿片类药物+止吐药的多模式镇痛方案52-54,覆盖术后4872h以上。可根据病人术前及术中凝血与循环功能状况,替代性选用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55,或单次硬膜外注射吗啡+低浓度局麻药(吗啡23mg+0.3%罗哌卡因或布比卡因58mL静脉使用K受体激动剂具有控制内脏痛的效应,也可考虑使用。可将术后镇痛的措施提前于手术开始前,实施预防性镇痛。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