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新艺术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423896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新艺术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2新艺术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2新艺术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2新艺术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2新艺术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新艺术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新艺术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docx(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2022新艺术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其一随着翘首以盼的新课标的颁布,陆陆续续聆听学习了专家、教授、老师们的演讲。疫情当下,线上的学习形式让我们和专家近距离接触,其中张三教授的美术课程标准的节点,张三教授开篇用一段文字让我印象深刻。“不应该仅仅拥有河段思维,还应该拥有全流域思维。”这是对我们教师提出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着眼未来、面向未来培养人才,不仅有现阶段育人的能力更要有长远的眼光,为未来培养有担当、有能力、具有健康审美的人才,那么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位美术老师都具有“全流域思维”的育人观念和智慧。一、艺术课程,提升人文素养此次新课改将以往的美术、音乐等课程统归为艺术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整合创新、开

2、拓贯通和跨域转换的多种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优化课程设置,强调了艺术课程的重要性,提升了课时的比重,聚焦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中国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育人导向,弘扬文化强自信课程内容坚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讲好中国故事,吸收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追求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相统一,以落实核心素养为主线,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美术活动,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丰富审美体验,学会和领会中华民族艺术精髓,增强中国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开阔视野。感受和理解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

3、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定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倡综合,重创新以各艺术学科为主体,加强与其他艺术的融;重视艺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充分发挥协同育人功能;注重艺术与自然、生活、社会、科技的关联,汲取丰富的审美教育元素,传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作为一线教师,我深刻地感受到对一个孩子的影响过程远比结果更重要,艺术的学习过程是多元的、立体的、全方位,有体验有感受的课堂才是有温度的课堂。期待在新的艺术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我们美术课堂发生新的变化。其二感谢工作室提供多次新课标学习机会。在闲暇之余我通过学习文件和观看专家解读视频,学习了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

4、术新课程标准。与2011年版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对比,发现在诸多方面有所不同和增加,新课标更加强调素养指引、问题导向、情境创设,辅助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发生变化:一、艺术核心素养贯穿始终,注重学生素养提升艺术课标中提出义务教育阶段艺术课程的核心素养确定为: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与文化理解,标志着初中美术课程也正式跨入核心素养时代。并且提出在课程的设计思路中要聚焦核心素养,组织课程内容;课程目标的设置上关注核心素课养程,的内容选择与评价量规都与核心素养密不可分,形成由“核心素养一美术学科总目标一美术学科分段目标一美术学科课程目标”的递进。二、改变课程设置安排,注重知识与学

5、段衔接首先艺术课标由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课程组成,五门学科共同组成艺术学科;同时在89年级的课程安排上,引导学生在五门学科中选择2门进行学习,更好地与高中模块课相衔接。三、任务驱动的目标设置,注重学生的真实生活情境新课标的课程实施建议中提出:“设计与学生经验、社会现实和当地文化资源相关联的情境与任务”,意图通过更多的真实性任务、任务驱动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结合身边的事件、结合现实生活营造身临其境的学习氛围,在真实情境的任务创设中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迁移。四、学科内容选择更融合,注重知识的有机整合新课标的教学建议中提出要重视知识的内在关联,加强教学内容

6、有机整合,将教学内容有机整合起来,提倡将美术学科内部知识的融合、与其他姊妹学科知识融合、与社会学科知识融合,通过将知识进行整合能够促使学生对知识进行整体联系和建构,并形成深层次联结,实现从知识、技能的掌握到意义建构的发展,提升综合解决解决问题的能力。五、评价层级提升,注重素养导向的评价方式2011年版的美术课标中的评价建议更多的关注于课程的评价,关注美术学科的评价,而2022年新版艺术课标在教学评价中提出坚持素养导向、坚持以评促学,这种评价一方面关注学生掌握艺术知识、技能的情况,另一方面要重视学生整体的素养,为学生价值观、必备品格、关键能力的发展“保驾护航”。其三新课标修订,美术划分到了艺术领

7、域,由学科转向课程,并提出了美育全新的时代内涵,再次点出艺术要服务于大众这一观点。而艺术课程的标准也有变动,包括各种核心理念的改变,培养的主体也成为了全体学生,而非专业生。尹少淳教授提出的观点则更加亲民,看得出来他是在这些年对于艺术课程的不断探索中得出的结论。此次的艺术课程标准让我感受到了音乐和美术的结合,这次的新型课程标准注重综合类型的培养。但是美育除了培养孩子的艺术审美情趣以外,还应该塑造孩子们的价值观。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新课标大背景就是强调综合性。新课标的学习中,让我感受最深的是这句话;“教育面向的是学生的未来,而不是我们的过去J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新课标的推进势在必行,我们作为老师更应该

8、与时俱进,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而今天,新课程标准向教师提出了更加集体更加细节的要求,对于学生的培养也更加细化。这些改变越来越合理,尤其对于乡村美术教育来说,以前人教版的很多课程设计,学生根本无法完成。现在要求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个性特点和学习经验设计课堂,这让课堂的包容性更强。其四近日,教育部印发的艺术新课程标准为一线老师指明了以美术核心素养为导向的美术教学新方向,也为教师在美术大概念统领下,整合教学内容、创造性使用教材提供了依据。特别感谢本次学习的机会,在以美育人,建设素养型艺术课程标准专题研讨会中受益良多。核心素养是灵魂,是教学中心。依据艺术课程核心素养四个方面总目标开展美术学科各学段教学,

9、达成核心素养的贯彻和落实。以美术为主进行跨学科融合、课程内容嵌入驱动性任务、提供明确的学业质量标准,以上观点在课程中为更好地落实以美育人理念提供了方向。通过开展情境教学、学科融合等方式手段,来帮助学生解决生活情境中的真实问题,达到激发学生兴趣,实现文化自豪感,扩充教学资源,发掘保护好民间美术的意义。教育能改变生活,而美术则可以美化生活,今后我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来进行美术教学,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过程,解决孩子们生活中的真实问题,使之学有所用,学有所得,最终实现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美美与共的美育新境界。其五期待已久的新艺术课程标准已经印发。细心研读新课标的内容让我体会到时代在快速进步的同

10、时,时代下的教改也随之而来。那么具有国际视野的艺术新课标又为教育界带来了哪些变化呢?以义务阶段美术学科为例:使我感触最深的便是新课标中注重艺术学科间的融合这一指导观点。艺术学科包含了音乐、美术、舞蹈等。在以往的课标中艺术各学科是相互独立存在与教学的,联系较少。而新课标中强调艺术学科整合的概念,艺术教师可参照学习任务进行适当的跨学科教学,一方面拓宽了学生学习知识面,另一方面则提升了教学效率。此外,耕读新课标的内容也使我倍受启示,我也并为之思考1、新时代下的美术老师应该怎么做?2、美术学科应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首先我认为,老师在教育中的作用可谓是引航者,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意识到学生能力的培养

11、不仅仅在当下,目光长远做具有前瞻性的教师是我们应意识到的。其次,在学生的培养方面,新课标强调要重视艺术体验。艺术体验强调的即是“过程”,突显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知能力培养。因此应着重注意学生的学习过程与体验,培养出健全、具有良好品格、能独立适应社会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其六通过此次观看“义务教育新课标解读”之以美育人,建设素养型艺术课程标准直播解读,收获很大。新课标更加适合现在的学情和基础教育的发展,更加凝炼和有针对性,艺术学科更加多元和丰富,对于学段的划分更加明确,对于学业质量的规定也更加科学,课程的内容框架更为合理和优化,让一线教师有更加明确的方向。新课标更加明确育人思路。做好以美育

12、人,以文化人,要求学生不仅能从人文的角度对作品评价,而且能够从科学的角度去欣赏、判断和评价艺术品,使学生实现了由欣赏美向体验美的有效转化。新课标要求将学生的课程学习与实践活动情况纳入学业评价。要求重视艺术课学习的过程性、基础性考核与评价;尊重学生艺术学习的选择性,以学定考,根据学生的选择进行专项考核。美术设19年级四个学段的学业质量标准,要求各艺术学科学业质量标准具有可测性、可评性,不设水平等级,只规定学生在每个学段学习结束之后应达到的合格标准。学业质量标准是教师教学评价的重要依据,也是学生需要达成的学习目标。作为当代的美术教师,我们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价值和品味,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高

13、自己的专业技能,更好的去为美术教育而努力。其七新课标需要长时间去研究解读,本次工作室组织学习观摩北京师范大学新课标解读研讨会,让我对美育有了很多新的认识,在这里浅谈两点我的收获:新课标更加明确育人思路。做好以美育人,以文化人,需要让学生对相关作品创作背景和作者生平深入了解,对艺术品所处时代背景和历史文化风俗有充分认知。要求学生不仅能从人文的角度对作品评价,而且能够从科学的角度去欣赏、判断和评价艺术品,使学生实现了由欣赏美向体验美的有效转化。新课标的颁布,让我们认识到我们要从一个美术教师的角色努力向着以艺术学科为主题,加强与其他艺术的融合,重视艺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充分发挥育人作用,并借助丰富的

14、审美教育元素,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养,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开阔艺术视野,和学生一起成长,不断提高艺术素养和创造能力。其八本次新课标的学习收获颇丰,给我的教育教学指明了一个明确的方向。新课改的最大三点改变是:一是新课标主要特征发生改变。美术核心素养,跨学科融合,课堂的任务驱动,大概念的引领,学业质量标准;二是课堂教学目标从三维目标到美术核心素养的的转变;三是学段的划分。结合学习,在教师示范这个问题上有了一点点自己的思考。新课标美术老师如何实施教学示范?我有以下一点拙见:美术老师在造型表现课的时候要有教学示范,它是强化学生的直观认识,但往往在实际的教学当中很多学生他会直接去临摹老师的作品,最终作品

15、展示效果变得千篇一律。那么怎么样能够让学生的作品不模仿老师?我认为教师示范不是画全部,老师只示范局部,启发学生思考才是重要的。我们教师的示范是为了能够让学生理解,并且是启发他的思考。这就要求我们的示范不是去画整一幅画,通过这个局部示范学生能够启发他思考其他部分要怎么画?但是对于手工工艺的课需要示范步骤的。老师可以自己示范步骤,注意是示范步骤不是示范全部,也可以在公开课的时候选择播放微视频的方式,这样可以减少在公开课当中出现的一些临时性错误。其九初步学习新课标,发现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变化,在以后的日子中将结合实际将新课标的理念落实到自己的教学中:一、新在课程设置有重要变化新版课程方案增加了道德与法治、信息、艺术课程的学习时间,调整了学习内容,凸显这些学科的重要性,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二、新在强调学习方式的新变化要求我们改变教学方式,从教走向学,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将学习由“解题”转变为“解决问题”,让学习与生活相融合,模拟真实的生活场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三、新在评价标准有新变化新版课标体现出强烈的育人价值导向,素养导向贯穿于课程编制、课程实施的全过程,注重培育学生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核心素养。从这次的学习中,我明白现在需要积极改变教育形态,要从照着书本教知识向培育“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转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