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篇)2023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专题研讨发言共五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篇)2023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专题研讨发言共五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2023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专题研讨发言(共五篇)()根据主题教育工作安排,局党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集中学习。会前,认真研读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党章,认真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等学习材料,系统全面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不断加深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和把握。刚刚,各党组成员围绕着各自学习体会结合分管领域工作进行了很好的交流,也为全局上下实现主题教育高质量开局提供了样板。下面,我结合自身学习感悟,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谈以下体会:“三农”稳,天下安。当前,“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地转向全面推进
2、乡村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为此,乡村振兴局系统的各级党组织要结合主题教育这个有力契机和良好平台,进一步加强理论武装、搭建人才平台、坚定文化自信,久久为功,全面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一、不断强化理论武装,提升政治站位,为乡村振兴“强根二只有对科学理论理性认同,对历史规律正确认识,对基本国情精准把握,才能为乡村振兴工作提供不竭动力和理论基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践行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的必然要求。乡村振兴局各级党组织要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贯穿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全过
3、程,融入到农村改革发展的各方面。深入学习领会“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学出政治忠诚、学出坚定信仰、学出使命担当。心怀“国之大者”,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坚持一切从农村实际出发、从农民需要出发,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把准“三农”工作基本规律,创造性抓好落实,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发展实效。二、注重搭建人才平台,提供机遇平台,为乡村振兴“赋能”。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新时期下乡村振兴的关键一环在人才振兴,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步在于高质量人才蓄力,
4、人才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引擎。因此,各级党组织要创新人才引进、培养机制平台,突破制约引才、用才及成才的“瓶颈”。对紧缺人才采取“不拘一格”的“柔性引进”方式,持续加强对人才的关心和关注。优化多元人才培养结构,引进培养人才以服务当前经济发展所需为主,亦需“风物长宜放眼量”,持续优化营商及生活环境,以长远目光选育好人才“种苗”,注重“过程化”考察,实行“阶段化加码式”培养。三、始终保持文化自信,康续红色基因,为乡村振兴“铸魂”。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补齐乡村“精神短板”,让精神文明润心聚气,为建设美丽宜人、业兴人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思想保障。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为乡村建设铸魂,必须推进乡
5、村文化振兴,让乡村绽放精神文明之花,激发乡村建设内生动力。乡村振兴局各级党组织要加强文化阵地建设,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群众满意为目标,以群众参与为抓手,建设文化礼堂、文化大院、乡村阅览室、老年活动中心、基层文化站等公共文化设施,为群众搭建学习场所和交流平台,让群众的“口袋”和“脑袋”同时富起来。扩大文化产品与服务供给,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活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同志们,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们要顺势而为,乘势而进,以积极向前的姿态,以全力以赴的态度,通过主题教育激发的
6、精神动力转化为具体工作的实际行动,奋力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更上新台阶。(=)同志们: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是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权威教材,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提供了思想宝库和力量源泉。选读中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对于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释,对于我国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具有领航指向的重要意义。下面,结合分管工作实际,我谈几点体会。第一,在乡村振兴的思想理念方法上把握“
7、全面”。党中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体现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为了人民,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三个必须”强调了“三农”问题是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是对“三农”工作基础性地位的总把握。2015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调研时强调,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不能忘记农民、不能淡漠农村。“三个不能”明确了我们党在经济上要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在政
8、治上要尊重农民民主权利。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召开的农村改革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坚定不移深化农村改革,坚定不移加快农村发展,坚定不移维护农村和谐稳定。三个坚定不移”发出强农重农的强烈信号,意义深远。这些重要思想既有实践的总结又有理论的创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三农”思想。凸显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理念,重塑新型城乡关系。习近平总书记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出发,作出“我国发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的重大判断,为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把握和处理工农关系、城乡关系提供了重要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在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一文中指
9、出:“要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J城乡融合发展理念,为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举措提供了基本依据。展现坚持系统观念方法论,构建乡村振兴战略“四梁八柱二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指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任务,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要围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带来的新形势、提出的新要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这些重要论述
10、,凸显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对于构建新发展格局,补齐社会主义现代化短板的基础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连续出台11个中央一号文件和一系列政策举措,构建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四梁八柱二第二,在乡村振兴的目标要求和路径举措上把握“全面”。围绕重中之重,突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总一保障“顶层设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在2017年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举全党全国全社会之力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2018年3月,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从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
11、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个方面,系统阐述了乡村振兴的目标任务。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发表了重要讲话,进一步系统阐述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总方针、总要求和制度保障。他深刻指出,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总方针,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是制度保障。这些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体现了我们党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规律认识和实践推动的深化。围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提出七条“之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一文高度概括了深入实施
12、乡村振兴战略的七条“之路”:必须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必须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必须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必须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必须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必须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走中国特色减贫之路。围绕贯彻落实目标要求,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紧扣乡村振兴这一重大战略,相继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
13、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等文件,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和地方性法规,不断完善乡村振兴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为加快解决乡村振兴过程中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有效落实提供了坚强的制度保障。第三,在加快推动乡村振兴实践和经验推广上把握“全面二加快推动重点地区的乡村振兴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是一盘大棋,要把这盘大棋走好J在“这盘大棋”中,不同地区的乡村振兴实践分别扮演着先行者、主力军、保障员等重要角色。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如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量占全国逾l5o东
14、北地区坚持不懈抓好粮食生产,始终强调保护好黑土地是东北地区粮食生产中的关键一环,不断完善高标准基本农田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通过黑土地耕地质量“天空地”立体监测和智能化农机设备开展保护性耕作,实现粮食高产优产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再如,浙江省以“两山”理念为指导,以“千万工程”为牵引,推动高水平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推动部省共建数字乡村引领区,助力共同富裕和省域现代化先行。加快推动重点领域的乡村振兴实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加快推动“三农”重点领域的实践探索。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
15、度”“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等,为我国分两个阶段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形成重点领域的新局面新气象创造了条件。加快推动乡村振兴重点任务和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强调,把“三农”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抓紧抓好,不断提高“三农”工作水平。要求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从9个方面33个重点工作上提出具体指导,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画好“三农”任务图。坚持全国“一盘棋”,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在党的建设和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方面积极探索,不断推动地方实践
16、和创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本和经验。布好“党建引领”棋局,筑牢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铺就乡村善治“快车道:以产业引领为先,探索因地制宜发展模式,挖掘乡土资源打造特色产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强村富民,牵好产业兴旺“牛鼻子”。选优配强基层干部队伍,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锻造一支有本领、敢担当、善作为的乡村先锋。发言完毕,不当之处,请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五个振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其中组织振兴既是乡村振兴的目标之一,也是其他四个振兴的根本保障。市委组织部作为市委重要职能部门,将在全市乡村振兴工作中发挥组织优势、体现组织担当,展现组织作为,为全市“再进位、冲百强、创辉煌”做出组织
17、贡献。一、夯实基础,把振兴体系建起来一是织密组织网。健全完善党组织“纵向到底”和联系服务群众“横向到边”组织体系,持续推行“党员中心户+3+N”工作模式,进一步做实小区(湾组)党小组、定准党员中心户,用“绣花功夫”激活组织体系“神经末梢二实行市镇村三级党员干部联户定期走访制度,实现“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全面转变。二是织细类别网。指导各镇办党(工)委搞好村党组织分类定级工作,原则上按照30%,60%.10%的比例确定好中差三个档次。结合“一村一策”要求,针对性制定整改提升措施,切实整顿后进、提升中等、做强先进,推动农村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三是织牢保障网。扎实开展村(社区)党员群众服务
18、中心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十个一”要求。深入推动资源服务平台下沉,协调市镇两级财政足额落实村级“两经费两报酬两补贴:持续增强村级造血功能,以乡村合作公司为抓手,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加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考核结果运用,依法依规引导村集体经济收益更多用于乡村振兴。二、建强队伍,把振兴力量聚起来一是彰显头雁队伍效应。深入实施“红色头雁”工程,落实村党组织书记市委备案管理制度。推行村党组织书记乡村振兴培训计划,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每年分级分批分类组织开展村党组织书记集中培训,实现全覆盖。健全村党组织书记履职评估机制,开展明星书记评选,对不胜任、不尽职的村党组织书记坚决予以调整。二是发挥乡镇干部作
19、用。充分发挥乡镇党委乡村振兴“龙头”作用,全面提升乡镇干部引领乡村振兴和服务群众能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切实将乡村振兴战略蓝图细化成符合乡村实际的作战方案。三是挖掘农村党员潜能。通过认岗定责、亮身份、搞评议等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党员力量渗透到基层治理、产业发展等方面,让农村党员想干事有舞台,干成事有激励。四是借力乡贤能人资源。充分发挥乡贤在人脉、资金等方面优势,依托“三乡英才联盟”平台,组织召开乡贤回归大会,请老乡、回故乡、建家乡。五是释放帮扶力量优势。选好育强、用好用活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金融村官、名誉主任、农村党建助理员等各类帮扶力量,为农村发展注入源头活水。三、加强治
20、理,把振兴重点抓起来一是抓好治理。注重结果导向、示范带动,持续推进全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促乡村振兴试点工作,切实把“一约四会”试点工作干出成效、出色出彩。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扩大全市5个联村党委工作成效,在产业项目、乡村旅游、红色美丽村等方面探索共建共治新路径。二是抓实民生。以全省运用共同缔造理念和方法推进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试点县市为契机,深入践行“五共”理念,聚焦房前屋后“七小事”,加快建设“七联体”,纵深推进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二三是抓严程序。联合市纪委监委、市民政局,在全市全面推开以“村党组织提议、村两委商议、村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大会决议、决议公开、实施
21、结果公开”为主要内容的“四议两公开”议事决策程序,推进农村重大事项决策规范化、法治化。四、强化督导,把振兴责任扛起来一是坚持目标导向。突出“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工作导向,明确镇办党(工)委书记和村党组织书记抓乡村振兴职责,将乡村振兴纳入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和村级综合责任目标考核内容,切实把压力传导到基层、措施落实到一线、责任分解到个人,以党建责任落实推动组织振兴责任落地。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定期开展明察暗访和通报,推行镇办党建观摩评议制度,督办检查重点任务落实情况,指导引导基层对照标准抓规范、对照目标抓提升,逐项建立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推进工作落地落实落细。三是坚持效果导向。充分
22、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在干部监督、选人用人专项检查及日常调研中,注重了解各级书记抓组织振兴情况,及时纠正和解决相关问题。注重考核结果运用,对排名落后、履职不力的党组织和个人进行约谈,推动各级党组织书记和党员干部把乡村振兴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实到行动和效果上。(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多次深刻阐述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大意义,作出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战略部署,为我们更好推进新时代“三农”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农业农村工作一
23、直以来都是我们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现在更是将其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摆到了更加高的战略位置。那么从城镇化到乡村振兴,显示了中央对农业农村工作的战略转变,为什么有这样的转变?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把握其中所蕴含的重大意义。一、这是基于矛盾变化的重心之变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最大的发展不平衡就是城乡发展的不平衡,最大的发展不充分就是农村发展不充分。发达国家的历史进程表明,城镇化率达到*%左右就会出现城乡人口流动的平衡甚至逆向流动,意味着我们国家在充分城镇化后,仍然有4亿左右农民住在农村。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
24、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在实现全面小康的大背景下,在实现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进程中,补齐农村这块最短的“短板”显然非常重要、很有必要。过去几十年,在推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乡村为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虽然一直以来,中央都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工作,但由于多年发展积累,在传统维度上城乡能级差距太大,根本上还是以城市来带动农村,所以,虽然乡村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城乡差距在缩小,但城乡发展依然不平衡,农村空心化、发展滞后、乡村衰落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中央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意味着中央对乡村的发展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意味着农村发展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意味着将来发展的重心不只是城市,而是城
25、市和乡村并举,以新理念在农村开辟出一片新的发展空间,来真正解决农村的平衡发展和充分发展问题。二、这是重构城乡关系的思路之变一直以来,农村的发展靠的是城市和工业对农村的反哺和扶持,把农村放在城市的从属地位,被动地去接收城市发展的带动和辐射,没有从内在上激发乡村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认为只要城镇化有序推进,就能解决农村的问题。然而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市病”的凸显,大家开始重新审视城乡关系,越来越认识到,农村的问题既离不开城市,但更需要立足农村,他们有各自的形态和功能,互相不能取代,却能在互动中共同发展,是一对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命运共同体。农村的生态宜居、绿色景观、农业生产方面的功
26、能是城市所不具备的,城市在创新实力、要素吸附、辐射引领方面的能力也是农村无法企及的。在中央的各类重大报告中,以往“城乡统筹”的表述变成了“城乡融合”,这是对当下城乡发展规律的认知升级、对全新城乡关系的重新定义。“融合”意味着把乡村放在了与城市平等的地位上,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更加注重发挥乡村的主动性,立足产业、生态、文化等资源来激发乡村活力,进而实现乡村振兴,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三、这是契合发展需求的供给之变随着如今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活的快节奏,让更多人越来越向往乡村的田园风光和风土人情,越来越渴望在乡村的自然恬静中放松心情、安放心灵,对农产品也不仅仅满足于数量、质量上的需求,更有品种多样化、
27、消费个性化的需求,这也是美国富人反城市化、法国乡村复兴的背后逻辑,在欧美发达国家,一些环境优美的乡村成为了时尚生活的标志和象征,生活品质也远高于城市,成为人们休闲休憩的重要区域。如今,社会资本对乡村的投资热度逐步提升,大量农民工也返乡创业,很多乡村沉淀的资源得以变成资产,也带动了农村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民宿、休闲农业、特色小镇大量兴起,“互联网+”“旅游+”“生态+”“创意农业+”深度渗透并融入农业农村发展的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不断催生诸多新产业、新业态和新的经营模式,引导更多的资本、技术、劳动力等要素流向乡村,在满足各类需求、创造就业机会的同时,也为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我们要充分认识全面推进乡村
28、振兴的重要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部署上来,特别是要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和具体路径;要深刻理解农业农村基础地位的重要性,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深刻理解“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的底线思维,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不能把耕地改少了、不能把粮食生产能力改弱了、不能把农民利益损害了;要深刻理解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坚持市场需求导向,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转变,实现农业供给由“量”到“质”的历史性跃升;要深刻理解乡村振兴的基本路径在城
29、乡融合发展,加快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坚持城镇化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城市工作同“三农”工作一起推动,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五)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学生回信中寄语广大青年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这是总书记的殷殷期盼,也是时代的呼唤。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建立健全年轻干部队伍选拔任用标准常态化工作机制,是我们党后继有人的根本大计。乡村振兴中亟需大量新鲜血液,不断扩展人才输入途径,是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广大青年要自觉听从党和人民召唤,胸怀远大理想,主动到艰苦地区中、
30、到乡村基层一线中施展抱负、建功立业,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奉献精神,点燃青春火把,践行初心使命,勾勒出绚丽的人生底色。一、弘扬“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为民精神,奔赴服务群众的最前沿。青年是胸怀梦想、热情奔放、能力突出的一代,但青年也有着经验不足、阅历不够、理论丰富而实践缺乏等不足,因而青年一代服务乡村振兴时需要在实践中走群众路线。青年干部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站稳人民立场、走好群众路线、践行为民宗旨,向下扎根扎进基层沃土,奔赴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着力解决好群众困难,耐心收集每一条意见、细心处理每一个难题,暖心服务每一位群众,以人民群众为“标尺”,聚焦群众“急难盼愁”,书写“人
31、民满意”答卷。要深入基层了解群众的各项急难愁盼,收集群众的所需所想所盼。只有深入群众,与群众零距离接触,才能确保收到的信息、掌握的情况真实可靠,从而使得工作方向明确,重点突出,做到有的放矢,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得到群众的支持与配合。要向群众学习,青年一代由于对乡村情况了解不多,缺乏破解乡村问题的经验和方法,只有主动向群众请教,拜群众为师,放下架子向群众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办二才能在服务乡村振兴中走得稳、走得顺。要重视调研,只有不断深入调研,才能不断突破对乡村基层认识的盲区,不断深化对乡村基层方方面面的认识,要深入矛盾纠纷多、群众意见大的地方和领域调研,要在不断“自找苦吃”中锤炼自我,增长
32、见识,只有这样才能找到解决乡村振兴的各种问题的“金钥匙”。二、厚植“一片丹心许家国”的家国情怀,开赴急难险重的第一线。青年一代大多接受过新式的教育,拥有知识,懂得科技,擅长管理,综合能力较强,因而青年在服务乡村振兴中,要发挥好、利用好自身的长处,在乡村展现自己的才华,实现学有所用,理论与实践结合,做最好的自己。乡村振兴,必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必须践行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广大青年要敢于用新理念、新观点破除乡村中的旧有的、落后的观念,要带头反对和破除乡村中的一些禁锢人们头脑、阻碍乡村发展的陈规陋习,为乡村振兴夯实思想根基。要发挥“传帮带”作用,到田间地头,手把手
33、地耐心向农民传授农业生产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理念,要通过举办相关培训班的方式,推动农民群体实现由只会拼劳力、耗时间的传统农民到掌握科技、善于经营的新式农民的华丽转身,把科技兴农战略落到实处,不断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要从历史长河中汲取营养,坚定战略自信,保持必胜信念,钾足“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拼劲,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聚焦问题、知难而进,保持“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遇事不推脱、不扯皮、不回避,始终奋斗在急难险重的第一线,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伟业添砖加瓦。三、提高“天工人巧日争新”的创新能力,赶赴改革发展的主战场。党的二十大对建设农业强国进行了部署,
34、作出了规划,这就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政策保障。如今,我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任重而道远,青年干部要认识到自身的能力和责任,不做过客、不当看客,拿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踊跃投身全面深化改革大潮,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各尽所能、各展所长,在农村改革发展主战场,展示青春风采,在搏击风浪中增长才干、成为栋梁。要心系“三农”,要明白农村是个大有可为的广阔舞台,农业是个大有前途的朝阳产业,农民是个受人敬重的体面职业。要珍惜在乡村基层锻炼的机会,要真正用心用情用力地在乡村基层积极作为,勇挑重担,不能有完成任务的心态,不能有把乡村锻炼的机会当作“踏脚板”“垫脚石”的想法。青年在乡村基层奋发作为,一方面是对个人的历练和提升,可以在这里经风雨、长见识、拓视野,为将来的人生奠基,另一方面可以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为“三农”发展输入新鲜血液,引导农业农村朝着现代化、科技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广大青年以实干为帆,以担当为桨,在乡村振兴的赛道上奋力奔跑,美丽乡村建设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