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点寻踪品《乡愁》教学方案.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463770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8.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点寻踪品《乡愁》教学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美点寻踪品《乡愁》教学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美点寻踪品《乡愁》教学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美点寻踪品《乡愁》教学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点寻踪品《乡愁》教学方案.docx(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美点寻踪品乡愁教学方案长宁县长宁镇初级中学校杨凡1课时【教学目标】1、时空变化推诗情2、具体事物载乡愁3、空间反复营氛围4、量词叠词吟音韵5、通过对本诗内容美和结构美的学习和分析,体会作者厚重的“乡愁”【教学重点】1、时空变化推诗情2、具体事物载乡愁3、空间反复营氛围4、量词叠词吟音韵【教学难点】通过对本诗内容美和结构美的学习和分析,体会作者厚重的“乡愁”【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1972年,台湾的一个深夜,一轮明月高悬天空,如水的月光穿过窗根,洒进房间。当时,已经高开大陆三十多年的诗人余光中倚窗而立,思乡之情如潮水翻涌,一首小诗从他笔尖流淌出来。今天,我们将随着余光中先

2、生这首乡愁,一起来聆听诗人内心的呼唤,一起来感受诗句中的景之妙,情之切。现代文学也不乏“乡愁”主题作品,我们来品鉴余光中先生的乡愁。设计意图:情境式导入,既交代了创作背景,又再现诗人创作场景情境,引出课题,帮助学生快速进入课文情境中。二、进入新课1 .展示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习目标明确,思路清晰2 .探究任务诗人通过时空的变化层层推进诗情,请把表示时间变化的词找出来.“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四个词囊括了诗人的一生,感情随时间的推移愈来愈浓烈。余光中的重大人生经历1928年,10月21日(重阳节)生于南京。1937年,9岁,因战乱离开南京,逃到大后方去读书求学。1950年,22岁,离开大

3、陆到台湾,考入台湾大学外文系。1956年,入东吴大学任教,结婚。1958年,30岁,赴美国进修。这一年,他的母亲去世。1972年,44岁,在台北写出乡愁。这首诗用了哪些具体事物表现乡愁?这些具体事物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人把抽象的乡愁浓缩到了具体的“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事物上,采用了诗歌常用的写作技巧“托物寄情”邮票:指明离家求学的少年想念母亲船票:道出奔波在外的青年思念爱妻坟墓:直指失去母亲的痛楚海峡:预示了国家的分裂,亲人的分离,那是更痛的乡愁情感的浪潮澎湃汹涌而来,个人的悲欢离合,上升为家国之思,情感进一步升华。诗歌中反复出现得方位词用得好不好?“这头”,那头,“里头

4、”“外头,的反复使用,营造出了低回掩抑,如泣如诉的氛围。再加上诗句节与节,句与句的均衡对称,重章叠句,极具结构美。诗歌中的量词、叠词用得好不好?好在哪里?“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数量词以面积小重量轻的词语,准确生动地形容了事物的形状,以小物载深情,反衬乡愁之浓烈。“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四个叠词叠词让声音延长,加上同一位置的数量词运用,和四个小节的均衡对称,节奏舒缓,便于抒情,也造成了一种类似音乐的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具有音乐美。设计意图:通过从“时空变化”“具体意象”“空间词反复应用”“量词叠词”四个方面的分析,探寻本诗的美点,品析诗人的乡愁三、课堂小结本诗之美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从内容上,美在对称,美在凝练;从形式上,美在结构,美在韵律。在这些美中,作者百转千回,深厚凝重的乡愁,也就层层向我们铺展开来。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梳理总结。四、布置作业请仿照乡愁的意象运用和形式美的特点,以“XX的爱”或“理想”为题,尝试创作一首小诗,字数不限。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生活,借助相关主题的表达,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运用本课所学到的方法,尝试运用于创作中。【板书设计】乡愁余光中小时候邮票母亲母子别长大后船票新娘夫妻别个人悲欢离合上后来啊坟墓母亲生死别升到了家国之思而现在海峡大陆古国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