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2020-202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2020-2022).docx(1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2020-2022年)为推进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建设人民满意的现代化品质城市,根据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8)15号)、大力推进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鲁发(2018)40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总体目标实施全域统筹规划、全域产业布局、全域品牌营销、全域品质提升,进一步提高文化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将我市打造成为国内知名的齐鲁民俗文化旅游体验地、乡村休闲和健康养生目的地,建设成为让本地人自豪、外地人向往的现代化高品质旅游城市。到2022年,全市接待境内外游客9500万人次、年均增长6%,实现旅游总收入
2、HOO亿元、年均增长7%o二、重点工作(一)高质量编制全域旅游规划1.推进旅游规划与其他规划的衔接。将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国土空间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关规划。各级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功能区规划时充分考虑文化旅游项目的空间布局和用地需求,旅游发展相关规划与城乡规划做好衔接。重大旅游项目建设规划应符合本地国土空间规划和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要求。(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各县市区、市属各开发区)2 .健全完善全域旅游规划体系。统筹推进实施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将全域旅游作为重点纳入“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配套编制市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及相关专
3、项规划。各县市区(含市属各开发区,下同)统筹编制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和县域全域旅游规划。各级各有关部门指导做好重点文化旅游项目编制建设规划。(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各县市区、市属各开发区)3 .优化全域旅游发展布局。构建“一心、一环、四带、两组团”的全域旅游空间格局。“一心”即风筝故乡城市旅游中心,突出文化功能和吸引力,提高中心城区全域旅游首位度,打造旅游产业的核心区域。“一环”即环中心城市休闲圈,以寿光、昌乐、安丘、昌邑、滨海开发区为主体空间,打造一小时城市休闲圈。“四带”即北部滨海休闲产业发展带、南部山水休闲产业发展带、西部弥河生态休闲产业发展带和东部潍河文化休闲产业发展带。“两组团”即古
4、州镇山旅游组团(以弥河为轴,串联青州、临胞的古城、山水和镇山文化)、龙城凤都旅游组团(以潍河为轴,串联诸城、高密、峡山的地质、民俗和康养文化),形成点、线、面全面发展的全域旅游空间格局。(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各县市区、市属各开发区)(二)打造全域旅游特色产品1 .“风筝之都”城市休闲产品。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文化+旅游”为引领,推进旅游产业与风筝民俗、商业建筑、农耕渔盐等文化的融合,推进十笏园、杨家埠、坊茨小镇、1532文化产业园、滨海欢乐海等片区综合开发和品质提升,打造以城市休闲与民俗游乐为主题功能的城市休闲产品。(责任单位:奎文区、潍城区、坊子区、寒亭区、高新开发区、滨海开发区,市
5、文化和旅游局)2 .“古城寿山”文化休闲产品。以青州古城景区、云门山驼山、青州博物馆、井塘古村、玲珑山等为主体空间,以“古城+旅游”为引领,放大首批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带动作用,打造以文化体验为主题功能的休闲旅游产品。(责任单位:青州市,市文化和旅游局)3 .“山水绿川”生态休闲产品。以青州仰天山、泰和山、九龙峪和临胞沂山、嵩山等区域为主体空间,联动弥河上游,以“山水+旅游”为引领,打造以山水休闲和乡村旅游为主题功能的旅游产业集群片区。(责任单位:青州市、临胸县,市文化和旅游局)4 .“乐在田园”都市休闲农业游产品。发挥农业资源优势,以“现代高效农业+旅游”为核心理念,整合全市蔬菜、花卉、苗木、
6、茶果、渔业等优势资源,打造一批独具特色、满足近郊休闲出游需求的休闲农业游产品,打响“乐在田园”品牌。(责任单位:各县市区、市属各开发区,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农业农村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海渔局、国家农综区推进办)5“动力之城”工业休闲产品。以潍柴动力、盛瑞传动、福田汽车、雷沃重工、迈赫机器人等企业为依托,坚持“新型工业化+旅游”理念,融合消费类、工艺品类工业企业,策划推出系列工业观光、工业休闲以及主题研学产品。(责任单位:各县市区、市属各开发区,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工信局)6.“华夏龙城”地质休闲研学产品。以诸城恐龙地质公园为主体空间,整合临胸山旺古生物化石、昌乐蓝宝石和古火山口等资源,以“地
7、质+旅游”为核心理念,重点建设雪松恐龙探索王国项目,打造以地质文化特色休闲体验为主题功能的休闲研学产品。(责任单位:诸城市、临胞县、昌乐县,市文化和旅游局)7“欢乐滨海”海洋休闲产品。以滨海开发区为重点,整合寿光羊口、昌邑下营等滨海资源,以“海洋+旅游”为核心理念,助力经略海洋战略,打造以海洋生态休闲与滨海度假为主题功能的产业集群片区。(责任单位:滨海开发区、寿光市、昌邑市,市海渔局、市文化和旅游局)8.“红动潍水”红色旅游产品。加大对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力度,积极争取上级资金用于王尽美故居、潍县乐道院暨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等保护维修等。推动诸城王尽美红色文旅小镇、寿光牛头镇抗日纪念馆等项目建设,整
8、合乐道院潍县集中营博物馆、安丘留山中国共产党历史教育馆、潍县战役纪念馆、潍县战役指挥部、青州陈毅纪念馆、寿光陈少敏纪念馆等,融入中小学研学实践,带动全市红色旅游快速发展。(责任单位:各县市区、市属各开发区,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教育局)9“印象”特色商品。推进旅游商品和文创产品开发。保护、开发、利用特色民间手工艺,策划设计、整理提炼、包装打造符合市场需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鲜明地方特征的时尚性、实用性、便携性的旅游商品,形成品种齐全、丰富多彩的“印象”旅游商品体系。(责任单位:各县市区、市属各开发区,市商务局、市文化和旅游局)10.新业态产品。依托中央商务区、特色建筑、历史遗存等,打造知名城市地标
9、,建设一批集购物、休闲、餐饮、娱乐于一体的特色街区,打造“夜享风筝都”品牌。各县市区建设特色商业街区,开发夜间休闲产品,到2022年打造2处夜消费聚集区。顺应消费升级趋势,鼓励社会资本开发温泉、滑雪、房车、康养等新业态。到2022年,将青州王府文旅康养小镇、峡山迪梦温泉小镇、临月句淹子岭房车露营地、坊子坊茨温泉水城、诸城竹山生态谷露营地、滨海游艇码头、临胸嵩山龙潭湖露营公园、昌邑梨花水镇康养项目等一批新业态旅游项目打造成知名旅游品牌,推动全市旅游产品从观光向休闲度假转变。(责任单位:各县市区、市属各开发区,市文化和旅游局)(三)壮大全域旅游市场主体1.培育文化旅游集团公司。打破行政区域及行业部
10、门界限,统筹整合市、县公共旅游资源、资产,培育壮大市级重点旅游企业,使其具有融资和资本运作能力,打造一批全产业链的综合性旅游企业集团。推动市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金宝文旅集团、青州古城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八喜文化旅游集团、诸城市隆嘉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临胸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高密市红高粱集团有限公司等加快发展、转型升级,真正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推动有条件的重点旅游企业集团进行资本运作,打造龙头旅游企业集团。(责任单位:各县市区、市属各开发区,市文化和旅游局、市财政局、市国资委)2.加快重点旅游景区上档升级。以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为依据,引导旅游景区寻标、对标,以创促建,
11、以点带面,引领全市A级旅游景区服务质量有效提升。加强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日常监督管理,形成“有进有出、激励与约束并重”的动态管理机制。加快推进省级旅游度假区建设,打造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滨海欢乐海旅游度假区积极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责任单位:各县市区、市属各开发区,市文化和旅游局)3,培强做大旅行社。加强旅行社品牌化建设,打造旅行社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引导旅行社创新经营模式,支持重点旅行社开展研学、培训等多元经营,通过股权合作、战略联盟等方式实现跨区域连锁经营。支持旅行社网络化经营,鼓励旅行社通过合资、品牌连锁、特许经营等模式,到省内外主要客源市场设立分支机构。(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4.
12、引导饭店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推动高品质旅游饭店和国际品牌旅游饭店建设,培育一批高星级饭店、文化主题饭店、精品旅游饭店。推进国际品牌饭店建设,引进、建设一批知名品牌饭店,提升全市旅游饭店品质。鼓励各类企业新建高标准饭店和申报评定星级饭店,发展特色饭店、精品民宿等新业态。(责任单位:各县市区、市属各开发区,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商务局)(四)推进全域旅游融合发展1 .推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着力推进理念融合、产业融合、市场融合和服务融合。注重与齐鲁文化O生态保护区建设统筹推进,加强优秀传统文化遗产普查、保护和展示。深入挖掘城市文化底蕴,打造古城文化、风筝文化、年画文化、丝绸文化
13、等特色旅游产品。充分利用博物馆、美术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文化场所开展文化体验旅游。支持挖掘地域文化,专业化创作、制作影视剧、动画和微电影作品。到2022年,培育发展一批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基地,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旅游文化产品品牌。(责任单位:各县市区、市属各开发区,市文化和旅游局)2 .推进旅游与农业深度融合。创新提升“三个模式”,将旅游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和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升工程,引导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项目提升改造、转型升级。到2022年,以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等为依托,完善休闲设施,丰富度假功能,打造一批体现“乐在田园”特色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14、精品项目、文化旅游精品小镇、精品旅游特色村,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建设做出贡献。(责任单位:各县市区、市属各开发区,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住建局)3 .推进旅游与教育深度融合。将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文化旅游资源纳入国情、市情教育体系。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博物馆、旅行社等机构,挖掘特色地质文化和民间艺术等优势资源,开展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到2022年,培育、遴选、推荐一批在省内有较高认可度的中小学研学教育基地。(责任单位:各县市区、市属各开发区,市教育局、市文化和旅游局)4 .推进旅游与林业深度融合。发挥我市森林和湿地资源丰富、结合度高、景观性强等优势,大力推进自然公园建设,
15、加快发展花卉产业,完善旅游服务功能和设施,增加森林和湿地旅游多样性、观赏性和经济价值,丰富森林和湿地旅游产品和文化内涵。到2022年,培育一批森林和湿地旅游典型。(责任单位:各县市区、市属各开发区,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水利局、市海渔局、市城管局、市农业农村局)5 .推进旅游与工业深度融合。引导安丘景芝酒业、临的华艺雕塑、奎文1532文化产业园、青州云门酒业、昌邑丝路绸语文化创意园区、临胞华建铝业等行业企业利用标志性建筑、生产制作过程、先进管理经验等软硬件资源,开发和推广工业旅游产品。鼓励和支持利用废弃工矿场址、工艺加工展览等开发文化创意产业园。积极开发工业旅游产品和线路,推进
16、工业遗迹游、工业科普游、企业文化游和工业购物游。到2022年,培育一批工业旅游示范基地。(责任单位:各县市区、市属各开发区,市工信局、市文化和旅游局)6 .推进旅游与卫生康养深度融合。以中医院、中医老字号、中药材种植加工等为依托,融合开发医疗健康、中医药、养生养老等健康旅游项目。到2022年,将峡山开发区中国艾大健康运营中心、青州贝隆杜仲科技、诸城竹山生态谷、寒亭秘境本草、潍城铁皮石斛产业园、潍州药花谷等建成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为市民和游客提供健康旅游体验。(责任单位:各县市区、市属各开发区,市卫健委、市文化和旅游局)7 .推进旅游与会展深度融合。围绕打造全国特色会展名城的目标,加强旅游与会展
17、资源整合,全方位开展旅游会展联合营销,将文化旅游融入国际风筝会、鲁台经贸洽谈会、中日韩产业博览会、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中国(青州)花卉博览会、北方(昌邑)绿化苗木博览会等,引导交通、酒店、旅行社等行业打造会展服务链条,打造具有特色、知名度和影响力大的品牌展会。(责任单位:各县市区、市属各开发区,市商务局、市文化和旅游局)8 .推进旅游与体育深度融合。积极发展低空飞行、冰雪、马拉松等体育旅游产品。加快建设青州大马山航空飞行基地、临胸宋香园滑翔伞基地,发展低空飞行特色旅游。推进峡山华安、坊子九龙涧等冰雪项目建设,提升青州驼山、安丘青云山、昌邑青山飞龙等滑雪项目。提高峡山环湖马拉松赛事水
18、平,培育风筝冲浪、赛马等特色赛事品牌,打造一批具备影响力的新赛事。(责任单位:各县市区、市属各开发区,市体育局、市文化和旅游局)(五)构建全域旅游品牌体系1.构建全域旅游品牌体系。策划体现内涵的城市文化旅游品牌标识,展现与“生态、开放、活力、精致”相契合的高品质城市新形象。各县市区在市级品牌引领下,培育县域特色旅游品牌。引导、支持旅游景区、文化园区、度假区、酒店、旅行社等练好内功,打造企业品牌、服务品牌,构建起全链条、多元素、多层次的全域旅游品牌体系。(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各县市区、市属各开发区)2 .制定全域整体营销方案。坚持以需求为导向,把整体营销作为全域旅游发展重要环节,明确市场开
19、发方向,实施整体营销和全面营销。树立大营销理念,以市场营销指导旅游产品的策划、设计、生产和经营管理服务,实现产品开发与市场开发无缝对接,将旅游营销贯穿于规划、建设、经营全过程。根据市场反馈情况,调整并加大对国内重点客源市场及入境旅游市场营销力度,促进旅游市场发展。(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各县市区、市属各开发区)3 .创新营销方式。在做好传统营销的基础上,整合利用各类宣传营销资源和渠道,建立全方位、立体化的全域旅游网络营销体系。充分运用现代新媒体、新技术和新手段,加大国际、国内市场营销力度。在各类市级网络平台开通旅游宣传专栏,加强对内宣传,深耕本地市场。(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旅游局
20、,各县市区、市属各开发区)(六)提升全域旅游服务质量1.加强旅游交通建设。加快市内通往A级景区、乡村旅游点道路建设,全市通往3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的道路基本达到三级以上公路标准,实现从机场、车站到主要景区公路交通的方便对接。完善旅游标识系统,建立布局合理、指向清晰的旅游引导标识体系,及时增补新景区、新乡村旅游点标识牌。配套建设公共停车场,引导旅游景区等通过生态化、智能化等途径提升停车服务质量,建设与游客承载量相适应的停车场体系。(责任单位:各县市区、市属各开发区,市交通局、市公安局、市文化和旅游局)2 .深化“厕所革命”。推进城市公共厕所建设、提升,推进旅游景区和乡村旅游项目厕所建设,一并纳入全
21、国旅游厕所百度地图,方便市民和游客使用。加强厕所维护、管理,完成“数量充足、干净无味、实用免费、管理有效”任务目标。(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城管局、市交通局、市商务局,各县市区、市属各开发区)3 .全面提升旅游服务智能化。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依托全域旅游大数据平台,拓展旅游大数据应用,增强旅游智能管理和服务能力,拓展信用、监管和互动功能。引导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建设智慧旅游系统,为游客提供高效、便捷服务。全市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基本实现智能导游、电子讲解,主要区域实现通信信号、视频监控和免费W1F1覆盖,主要旅游消费场所实现在线预订和在线支付。(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市
22、工信局,各县市区、市属各开发区)4加强全域旅游安全监管。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落实各级各单位安全责任,制定、落实安全应急处置预案,加强涉旅市场主体安全风险评估。加大公安、市场监管、交通、文化旅游等有关部门安全监管力度,确保旅游安全人员有能力、设施性能有保障、安全信息上报制度有效执行。(责任单位:各县市区、市属各开发区,市公安局、市交通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文化和旅游局)5.营造文明诚信旅游环境。宣传文明旅游、绿色出游,落实旅游文明行为公约和行动指南。加强旅游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对旅游领域严重失信相关责任主体实施联合惩戒,提高行业诚信水平。完善旅游行业协会职能,形成政府指导、行业自律、企业诚信、社
23、会监督的工作机制,鼓励涉旅协会承担公共服务事务。建立完善景区志愿服务驿站,开展志愿服务公益行动,打造旅游志愿服务品牌。(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旅游局,各县市区、市属各开发区)三、保障措施(一)强化组织领导。在市政府旅游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构建部门联动、市县协同的全域旅游管理治理体系。统筹宣传、发改、自然资源和规划、交通、农业农村、文化和旅游等部门资源,合力推进全域旅游工作。各县市区也要参照市级作法,加强对全域旅游的统筹领导。(二)强化政策扶持。市、县两级统筹利用文化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制定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政策。各相关职能部门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扶持,突出抓好全域旅游用地支持,落实上级有关土地政策,实施“点状供地”,优先支持旅游基本设施、旅游厕所、停车场等项目建设。(三)强化人才支撑。发挥行业协会纽带作用,探索旅游行业人力资源校企合作新模式。整合驻潍高校、农民职业学院等各类培训资源,以各类管理人员及旅行社导游员、酒店服务员、景区讲解员等为重点,分类开展旅游行业人才技能培训,提升文化旅游企业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组建文旅融合发展专家智库,为全域旅游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四)强化督促指导。实行目标责任制,细化分工,明确责任、工作时限,对工作进度、阶段成效进行跟踪督促指导。对工作落实不力,造成不良影响的,予以追责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