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社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要点 (5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用社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要点 (5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要点聚焦二十大,奋进新征程。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前进方向,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现将学习要点如下:如何理解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是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是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理论武装与思想建设的关系,对于推进全党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一、党的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是党领导的伟大社会革命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重要保证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艰难困苦而不断发展壮大,很重要的一
2、个原因就是我们党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党的思想建设是指党为保持自己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而在思想理论建设方面进行的理论创新、学习教育等一系列工作。政治上的清醒来自理论上的清醒,政治上的坚定来自思想上的坚定。在党的建设中,思想建设是基础性建设。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是为了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保证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的高度一致。只有把党的思想建设搞好了,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制定正确的纲领和路线,坚持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才能保持全党的团结统一,实现全面正确领导,确保党领导的伟大社会革命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3、二、在党的思想建设的各项任务中,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是根本的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镌刻在党的旗帜上。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我们党一贯重视理论指导和勇于进行理论创新,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引领党和人民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引领党和人民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4、,引领党和人民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新时代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理论成果洞察时代风云、把握时代脉搏、引领时代潮流,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掌握历史规律、谋划事业发展、应对风险挑战,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走出强国复兴的铿锵步伐。三、结合新时代党的实际,切实抓好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的工作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刻回答了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新时代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就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5、武装全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的强大思想武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必须做到:一是真学。认真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把握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真正学深悟透、融会贯通。二是真信。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拥护“两个确立”真正转化为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自觉,转化为对
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忠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信心,转化为做好各项工作的实际行动。三是真用。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合一,自觉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观察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在复杂形势面前不迷航、在艰巨斗争面前不退缩,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要点聚焦二十大,奋进新征程。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前进方向,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现将学习要点如下:如何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
7、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准确把握这一精辟论断的科学内涵,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至关重要。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坏自然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人类自诞生起就与自然紧密联系在一起,现代化使这一联系千百倍地拓展和深化。西方现代化模式下,资本对利润无止境追逐,导致对自然无节制索取,在创造了极为丰裕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难以想象的环境创伤。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发生的“世界八大公害事件”,以极其惨烈的代价给人类敲响了警钟。人口规模巨大和现代化的后发性,决定了我国实现现
8、代化将面临更强的资源环境约束。我国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2,宜居程度较高的土地面积只占我国陆地国土面积的19%;人均淡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且时空分布极不平衡;油气、铁、铜等大宗矿产人均储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对外依存度高;人均森林面积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5,近一半木材依赖进口。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力较弱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摒弃西方国家大量消耗资源能源、肆意破坏生态环境的现代化老路,努力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路,否则我国的资源环境压力将难以承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
9、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不仅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而且可以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从理论和实践层面阐明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与外延,为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党的十
10、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把绿色发展纳入新发展理念,把污染防治攻坚战纳入三大攻坚战,把美丽中国纳入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全党全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但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任务依然艰巨,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还需要付出长期艰苦努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仍然面临诸多矛盾和挑战,生态环境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从量变到质变的拐点还
11、没有到来,生态环境质量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相比,同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相比,同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要求相比,都还有较大差距。”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要点聚焦二十大,奋进新征程。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前进方向,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
12、代新征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现将学习要点如下:如何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个重要论断,从中国和世界关系的角度,深刻揭示了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涵和重要特征。对此,可从以下3个方面来理解。一、这是源于中华民族崇尚和平的文化基因“和而不同”是中华文化的内在特质。中华民族自古讲究“和为贵”,遵奉“和合”理念,对和平、和睦、和谐的追求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历史上,中华民族对外战略基本上都采取守势,即使是国势最盛时期也是开放吸纳而非开疆拓土,目的是保境安
13、民、以包容求强大。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消除战争、实现和平,成为中国人民最迫切、最强烈的愿望。经过长期不懈奋斗,直到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我们才拥有了建设自己国家、创造美好生活的和平环境。这一段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记忆,让我们更加深刻懂得和平的珍贵,因而绝不会把自身曾遭遇的苦难强加于他人。中国人民怕的就是动荡,求的就是稳定,盼的就是天下太平,正是这种持久的追求和深沉的期盼构成了中国通过走和平发展道路实现现代化的不竭动力。二、这是源于对实现中国发展目标条件的深刻认知。国情决定道路取向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从改革开放
14、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探索中国式现代化、推进民族复兴的不同阶段,走和平发展道路、维护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始终是党领导人民完成不同时期历史任务,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现实需要。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向世界展现了负责任大国形象,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显著提升。同时,必须清醒看到,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如期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让有14亿多人口的中国整体迈入现代化行列,规模和难度都世所
15、罕见,必须毫不动摇地长期奋斗、持续发展。因此,继续营造一个和平的外部环境,对实现中国的现代化目标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我们立足基本国情,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努力营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三、这是源于对世界发展大势的准确把握一个国家要走向现代化,实现繁荣富强,必须主动顺应世界发展大势。曾经作为现代化先行者的“西方式现代化,其本质是资本主义现代化,是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给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带来了深重苦难。这种损人利己、充满血腥罪恶的现代化老路,必须坚决摒弃。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仍是时代潮流,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
16、空前加深,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长期以来,我们坚持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走出了一条通过合作共赢实现共同发展、和平发展的现代化道路。这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打破了“国强必霸”的大国崛起传统模式,提供了实现现代化的全新选择、全新方案。总起来说,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从对历史、现实、未来的综合判断中得出的科学结论,是历史自信、道路自信和实践自觉的有机统一。新征程上,我们要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持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17、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越走越宽广。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要点聚焦二十大,奋进新征程。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前进方向,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现将学习要点如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食物观的重要论述,对于我们深刻把握现代农业发展规律、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科学有效破解人多地少国情下粮食安全问题,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树立大食物观,就是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顺应人民群众食物消费
18、结构变化,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缺了哪样也不行。树立大食物观,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客观要求。新时代树立并贯彻大食物观,关键是推动我国农业发展方式实现“三个拓展”。一、实现从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解决吃饭问题不能光盯着有限的耕地宜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根据各地资源禀赋,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一是向森林要食物。我国有大量丘陵、山地,具有发展木本粮油、森林食品的巨大潜力。以油茶为例,通过开发潜在资源,可替代几千万亩耕地,能有效缓解耕地
19、压力和食用油供需矛盾。二是向草原要食物。我国草地面积达39.68亿亩,但单位面积草地畜产品产量远低于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发达国家,草原开发潜力巨大。要像重视耕地一样重视草原建设,通过补播、灌溉、施肥等措施对水热条件较好的退化草原、重度沙化盐碱化草地和南方草山草坡进行改良,推动草原畜牧业集约化发展,有效提高草原草地生产力。三是向江河湖海要食物。我国有面积5000亩以上的宜渔湖泊、水库达1500个,在深远海适合鱼类养殖的面积有7万多平方公里,通过发展大水面生态渔业和深远海鱼类养殖,可以获得数量可观的优质蛋白食物资源。四是向设施农业要食物。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农业设施技术的发展和融合,使得人类可
20、以通过智慧农业、植物工厂、垂直农场等生产方式,大规模低成本生产所需的食物,从而部分替代土地,有效缓解农业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我国在设施农业方面有后发优势,目前技术上已日臻成熟,未来发展前景广阔。二、实现从传统农作物和畜禽资源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拓展微生物生长快、易于培养、所需生产空间小、蛋白含量高,微生物组学理论和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人类挖掘、改造乃至创造新型微生物资源提供了可能。近年来开发利用真菌源蛋白、合成型替代蛋白等微生物食物产品,成为世界各国农业科技竞争的重要领域。目前被人类所利用的微生物种类尚不到地球微生物总量的1%,开发前景十分广阔。预计未来15年内通过微生物合成的替代蛋白产品将占据约2
21、2%的全球食用蛋白市场份额。宜从战略高度认识和谋划微生物食物资源开发利用,通过建设农业微生物科技创新平台、设立微生物食物资源开发科技项目、培育微生物领域高端创新人才队伍等举措,大力发展农业微生物产业,向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三、实现食物安全政策由单一的供给侧管理向需求侧管理拓展一方面,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开发丰富多样的食物品种,实现各类食物供求平衡,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另一方面,制定针对性的消费引导和营养干预政策,在全社会积极引导并树立食物消费新观念,推动居民膳食结构优化与升级,并以此促进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加强食品安全和食用知识宣传,
22、全面普及膳食营养和健康知识,鼓励减量、营养、健康、绿色消费,反对浪费食物。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要点聚焦二十大,奋进新征程。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前进方向,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现将学习要点如下:为什么要深化拓展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中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深化拓展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致力于扩大同各国利益的汇合点。”这一重要论述体现了中国外交政策的原则和宗旨,也是理解中国对外关系和外交布局的“金钥匙”。广交朋
23、友是中国外交的不变使命,拓展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鲜明标志,是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和外交政策宗旨的重要体现。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中国领导人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周边友好国家积极响应,受到国际社会广泛欢迎,成为新中国外交70多年始终不渝的原则基础,也成为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中国始终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不以意识形态或社会制度划线,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走开放发展、合作发展、共赢发展之路,同各国
24、人民一道把世界的“蛋糕”做大,实现共同发展繁荣。这是中国处理同别国关系的基本立场。一、深化拓展全球伙伴关系,必须促进大国协调和良性互动,推动构建和平共处、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格局大国关系直接影响世界格局稳定。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要为我国发展创造有利外部环境,首先必须处理好大国关系,推动大国和平共处,维护大国关系基本稳定,实现大国关系均衡发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对世界格局至关重要的是中美关系。中美能否合作,直接决定国际关系和国际秩序走向。中美关系中的最大问题,是美国对华战略错判,把中国作为主要战略竞争对手而不是合作伙伴,对中国发展无理打压遏制,严重损害两国关系和双方共同利益。
25、美方的错误行径必然遭到中国政府和人民的有力回击。事实证明,中美对抗,两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都要遭殃;中美合作,则全世界都会受益。要巩固和发展同俄罗斯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坚持打造中欧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加强同各大国协调和合作,共同给动荡变革中的世界注入正能量、提供稳定性和确定性。二、深化拓展全球伙伴关系,必须坚持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友好互信和利益融合周边是我国安身立命之所,营造良好外部环境首先必须确保周边安全稳定。长期以来,我们经略周边成效显著,周边形势总体稳定,我国同周边国家互利合作态势良好,利益融合日益加深,命运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
26、。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周边还有不少热点难点问题,外部势力加紧插手挑拨,唯恐天下不乱,维护周边安全稳定责任重大,容不得疏忽大意。我们要始终把周边外交放在首要地位,深化利益交融和民心相通,不断增进同周边国家友好合作,把周边命运共同体、亚太命运共同体做深做实。三、深化拓展全球伙伴关系,必须秉持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维护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是我国外交政策重要基础。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历来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争取独立、维护主权、谋求发展的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发展中国家的朋友们“抬”进去的。我国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永远都是广大
27、发展中国家最可靠的兄弟和朋友。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将一如既往巩固和加强外交政策基础,在国际事务中始终坚定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站在一起,加强南南合作,维护共同利益,促进共同发展,携手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四、深化拓展全球伙伴关系,必须加强同各国政党和政治组织交流合作,积极推进人大、政协、军队、地方、民间等各方面对外交往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开放的政党,一贯主张各国的事情由各国人民自己决定、世界上的事情由大家商量着来办。迄今为止,中国共产党同世界上170多个国家的600多个政党和政治组织保持着不同形式的联系,多次举办各国不同主张的政党参加的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高层对话会等,为促进世界政党和政治组织交流互鉴作出了积极贡献。新时代新征程,我们愿同各国政党和政治组织加强对话、交流、合作,推进各领域各方面友好交往,为深化拓展全球伙伴关系作出更大贡献。